第一篇: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教案
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表的制作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会制作表格、格式化表格。
掌握单元格的引用(绝对引用、相对引用)。
掌握数据公式和函数运算(rank、counta、countif等函数),多表运算。 会制作图表(折线图、条形图、柱形图),完成数据筛选等操作。
2、能力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方法】情景分析、分层次任务驱动
【教学重点】单元格的引用、函数的使用、图表的制作、数据筛选 【教学难点】函数的运用、图表的生成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投影系统、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8 学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函数使用、数据处理、图表制作这部分内容学起来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实际生活,我先举利用Excel 2003公式处理分析数据,解决商家提出的问题并向经理提交一份项目经营报告。把单元格地址一个一个相加的方法太繁琐,计算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也不够直观,从而引发思考:能否简化操作?是否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呢?由此引入函数的使用,并提出用图表的形式更直观的展现,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建立学生名册表 演示:输入二条记录。
同学们观察发现:前面以“0”开头的数据,输入后“0”自动消失 让同学们思考,提问:为什么?如何解决?
解答:Excel默认数据为数值型,我们需要将其转化成文本型。
方法:“格式”→“单元格”菜单,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设置表格格式为“文本”。让同学们输入所有数据,讲解并演示格式化表格的方法。
2、建立单科学生成绩表
演示:用工作表复制方法,导入学生单科成绩表。运用公式计算学生单科成绩。单科成绩计算公式:=平时成绩0.2+作业0.2+期末考试0.6。引导学生完成各科成绩表的制作。
3、建立学生成绩总表,数据计算汇总(1)演示求和函数(SUM)的使用方法
功能:计算指定区域内所有单元格的数值总和,计算出总成绩。
格式:=SUM(指定区域)
演示完成后,举一反三,让学生逐步掌握其余三个函数的功能及应用格式。(2)平均值函数AVERAGE
功能:计算指定区域内所有单元格数值的平均值。
格式:=AVERAGE(指定区域)(3)最大值函数MAX
功能:求指定区域内所有单元格中的最大值
格式:=MAX(指定区域)
(4)最小值函数MIN
功能:求指定区域内所有单元格中的最小值
格式:=MIN(指定区域)
具体操作让学生回顾刚才的SUM求和函数实例,学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完成函数的应用。(5)排位函数RANK 功能:返回一个数字在数字列表中的排位。格式:=RANK(参数列表)
启发学生归纳总结这几个函数共同的应用格式: 应用“插入”→“函数”菜单,选择要应用的函数,选择数据区域,确定得结果。重点强调函数应用的范围是得出正确结果的根本,也是学生操作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4、制作学生成绩分析表
讲解counta、countif函数的用法。
建立图表的方法:“插入”→“图表”,利用图表向导进行设置。
5、建立成绩分析统计表
讲解多表数据的引用,进一步强化图表(条形图、柱形图)制作。
三、分组协作,完成任务,教师分别参与各组的讨论
根据巡回辅导,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对比分析,补充讲解。
四、巩固小结
1、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派代表回答。
2、归纳总结,投影演示
单元格的格式化
数据引用
公式
函数
图表
五、课后作业
处理天正公司员工考勤表及工资发放表。【教学反思】
1.只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创造出我们想象不到的结果,让我们也产生了许多思考。
2.“教无定法”,教材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必须找到同学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才能与学生有共鸣。
第二篇:学生成绩统计常用函数公式
学生成绩统计常用函数公式
优秀率: =COUNTIF(C2:C47,“>=85”)/COUNT(C2:C47)要注意,前后两个公式不一样
2及格率: =COUNTIF(C2:C47,“>=60”)/COUNT(C2:C47)注意事项同上.3
双(多科)优秀人数统计: =COUNTIF(C3:G3,“>=90”)
其中”C3:G3”为电子表格横向成绩数值区域.结果为2或3说明有2或3科成绩优秀.4
双科(或多科)优秀率: =COUNTIF(K2:K46,3)/COUNT(K2:K47)
其中数字”3”,说明结果是三科均为优秀的百分比.5统计显示”优秀,良,及格,不及格”: =IF(C2>=85,“优秀”,IF(C2>=75,“良”,IF(C2>=60,“及格”,“不及格”)))=IF(C2>=85,“优秀”,IF(C2>=75,“良”,IF(C2>=60,“及格”,“不及格”)))其中文字要半角状态下输入,标点符号要英文状态下输入.6
利用excel条件格式让不同分数段显示不同颜色
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单元格中的数据,达到什么条件,如高于60于即为及格,低于60分为不及格,及格与不及格希望用不同颜色来区分。让符合某种条件的数据以不同的颜色(字符颜色或填充颜色)显示出来,对于这种要求,我们可以用“条件格式”来实现。
下面,我们以业绩表为例,让大于等于90分的业绩数值以“蓝色”显示出来,让小于60分的业绩数值以“红色”显示出来。
1)、选中业绩所在的单元格区域,执行“格式→条件格式”命令,打开“条件格式”对话框。
注意:在选取较大的单元格区域时,可以这样操作:单击鼠标,选中区域的左上角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拖拉滚动条到区域的尾首,按住Shift键,单击区域右下角最后一个单元格。
2)、按第2个方框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大于或等于”选项,然后在后面的方框中输入数值“90”。
3)、按下“格式”按钮,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字体”标签中,按“颜色”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调色板中,选择“蓝色”选项,确定返回。
4)、单击一下“添加”按钮,添加一个“条件格式”,再仿照上述
平均分: =AVERAGE(C2:C47)
第三篇: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点评
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点评
1.1概述 1.1.1开发背景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管理系统MIS事实上已成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深入到各个部门,为其提供更加丰富和人性化的服务。对于江苏大学而言,学生成绩的记录和管理对学校和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手工记录数据已不能满足现代学校的发展需求,当数据量繁杂冗长时,依靠人工查找是没有效率的。采用计算机来管理学生的成绩信息,大大提高了查询的速度,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今,计算机已应用到社会的各领域,走进人们的生活和视野。
1.1.2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
1、系统目标
本系统开发混合运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与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结合两种开发方法各自的优势进行系统开发。
系统计划实现后,计算机系统代替原来繁琐的人工档案管理,能完成以下功能:(1)档案查询;
(2)档案更新;(3)档案输出。
对原来的库存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使之能为学生成绩管理提供强大的管理支持和查询服务。具体完成以下功能:(1)库存输入,(2)库存修改;
(3)库存查询。
2、系统开发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开发本系统要求开发人员能够熟练运用VB、VF等编程语言。目前技术人员已经掌握这些编程语言。因此,本次系统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时间可行性:开发时间需要两个月左右。前一个半月,主要用于系统分析、设计、实现,后面的时间用于调试。
资金可行性:对项目的经济上进行分析评价,其核心是成本/效益分析:①支出的费用:包括设备购置费、管理和维护费用、人员工资和培训费(对编程语言和基本操作的学习)等;②收益: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是学校必备的。
人员可行性:经过前期对编程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培训,从这个层面上是基本可行的。综上所述,此系统开发目标已明确,在技术、经济等方面都可行,并且投入少、内容完善,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在江苏大学实现,在当前操作环境下能很好地运行,即组织内外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因此系统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
1.2系统需求分析
本次系统开发只需开发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采取的是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即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务管理的具体业务上,略去其他无关部门的具体业务调查。
第四篇:学生成绩分析报告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示例
访问 www.xiexiebang.com 看您自己的成绩分析报告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示例
访问 www.xiexiebang.com 看您自己的成绩分析报告
科目卷面分析报告示例
访问 www.xiexiebang.com 看您自己的卷面分析报告
科目卷面分析报告示例
访问 www.xiexiebang.com 看您自己的卷面分析报告
第五篇:学生成绩分析报告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
2016年1月,按照学期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成本会计》进行了期末考试,14会计电算化4班实考人数应为48人。下面就此次考试从两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为了实现成本会计的学习目标,既注重平时成绩又注重期末考试对所学全部理论知识的验收。期末成绩总分=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共30分),平时成绩按个人作业、课堂提问成绩计算。试卷共包括五种题型:总分10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15*2分=30分)、多项选择题(10*2分=20分)、判断题(10*2分=20分)、业务计算题(10*3分=30分)。从试题结构上看,主观试题占70%,客观试题占30%,覆盖知识面100%,试题的难易程度比例分配是容易的占30%,中等的占50%,较难的占20%。这次试题中侧重实际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二、考试成绩分析:从这次考试成绩看,试卷成绩加上平时成绩,90分以上3人,80-89分的18人,70-79分的16人,60-69分的9人,60分以下的2人,及格数46人,不及格数2人,及格百分比数为96%。
从试题上看,大多数同学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业务计算题答得都非常好,从此能看出学生对成本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比较准确,常识性知识掌握比较好。而多项选择题失分较多,基本概念学生掌握不准确、容易混淆、其中部分内容需要用排除法来辨别、涉及一些课外知识面。总体来说还应多加强训练,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要有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看,学生掌握的都比较好,能够认真对待本次考试,大部分同学都能较好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成本会计的基本方法——品种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有些同学因为试卷卷面成绩能够达到及格的水平,由于平时由于作业不能按时交,课堂提问也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因此平时成绩30分仅仅拿到了10分左右,致使期末考试成绩直线下落。也有部分同学因为平时上课表现非常好,作业按时交,课堂提问表现认真、积极回答,即使卷面成绩低一些,最终也能及格。这样做既能警戒学生不是考试之前努力就能得到高分,平时表现也很重要,教导学生争取在期末考试之前,各项表现都良好才能拿到很高的期末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