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陆剑峰)场景教学(推荐)
场景教学法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
陆剑峰
【内容提要】“场景教学法”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真实工作场景为核心,利用项目导向的角色模拟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通过创设工作场景、设置工作项目、分解工作任务、角色模拟仿真、六步教学引导、项目演练提升六大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考证相结合,实践与岗位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场景教学
情景教学
项目任务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使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保持一致;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相一致,教学目标与学生毕业就业要求相一致。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学应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场景教学法“是构建高效旅游专业课堂的有效方法。“场景教学法”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真实工作场景为核心,利用项目导向的角色模拟方式,规范并系统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它要求教师从实际工作内容出发,确定各阶段的培养目标、项目实战内容和培训课程内容,通过逐步深入的六步教学法展开整个教学过程。将“知识总结、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考证相结合,实践与岗位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一、以真实工作场景为核心创设工作项目
针对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工作场景,进行项目分析和任务分解,重现在企业中工作的任务环境。课程的总体设计要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发展职业能力。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以行业专家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工作服务操作流程为线索,结合岗位工作所需的相关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学习项目,如:导游服务专业方向包括熟悉接待计划、接站服务、参观游览服务、住宿服务、餐饮服务、购物与娱乐服务、送站服务、善后工作、旅游故障处理等9个学习项目。围绕学习项目设计教学课程与学材,以真实工作场景展开教学过程,建立健全学习领域,促使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以实际工作项目为主导组织教学活动
1/6 所有知识点和技能都是通过一个或者几个项目来组织的,学生通过可扩展的项目案例来逐步学习知识和技能,所有的实践都是项目中的一个实际任务。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服务的业务流程和职业能力要求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和实践,合理安排活动场景和时间,实现做学一体化。场景教学中可通过校内模拟实训、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利用场景教学法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构建工学结合的良好运行机制,加强校处基地建设。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服务规范和操作技巧的训练,注重服务艺术和应变能力的培养。
三、以工作项目为单元分解工作任务
在完成工作项目知识与概念讲解的基础上,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多个子任务,再分析每个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并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内容、设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融合全国导游员的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以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任务模块为教学单元,以工作岗位要求为核心内容,以任务引领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如:旅游门市接待项目的具体任务可分为:咨询服务、客户资料登记、推介旅游产品,接受预订和委托、解读合同、投诉登记处理。
四、以角色模拟的方式完成项目任务
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课程和项目实训过程中,以场景为依托使用真实的企业工作项目,真实地企业工作流程和工具,模拟项目组中各种角色,协同完成项目和任务,体验和掌握各种角色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
在教授《导游业务》中“地方陪同导游服务流程”时,让学生上台扮演地方陪同导游,其它的学生则坐在下面充当游客。整个课室的环境假设为地陪在旅游大巴上为客人进行车上讲解。表演者利用所学的知识充当地陪这一角色,台下的学生则以游客经常出现的状况来测试表演者的各种应变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它顺应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利用角色效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从“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参与的情境模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
2/6 的主体,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五、以六步教学法展开整个教学过程
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学习都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场景教学一般可按照以下6个步骤来组织的:
第一阶段,引思导学。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适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体验学习情境,通过自觉的体验,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诱发学习动机。构建求知欲望的动力。
第二阶段,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内容和工作实际,创设多元化情境,利用多感官进行体验活动,促使知识内化、迁移,构建职业素养的培养模式。
第三阶段,实践体验。教师提供动手动脑的活动内容,并适时点拨。学生则在反复尝试中运用所学,实践探究。构建实践应用职业的能力。
第四阶段,归纳总结。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帮助学生总结求知方法。构建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五阶段,综合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发展趋势,贴近行业,贴近岗位,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构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场景。
第六阶段,能力拓展。各任务之间环环紧扣,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多次体验、实践。学生的学习要靠内化,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导学是本教学法的核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实现让学生“走进教材、走上讲台、走出课堂、走近企业”,提高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场景教学之中必须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学趣。学生有了探究知识的欲望,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起来。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形象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在旅游专业技能训练中实施情景教学法,是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案例教学法、情景现场教学法等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资料和教师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在旅游情境中,获得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参与实践、探究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情景教学具体方法有:
1、仿真表演情景
仿真表演情境就是让学生扮演某个角色,在课堂上或实训室进行
3/6 现场表演。在旅游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可能承担的岗位职责,将学生安排在模拟且逼真的旅游工作环境中,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处理在旅游服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其具体方法可按六个操作步骤进行,即:情景设置、挑选角色扮演者并分析角色、布置场景并确定表演程序、仿真表演、讨论和评价表演、教师总结。
比如《导游业务》中关于登车服务能力的训练,可设计登车服务模拟与分析这一环节,设计引领某旅游团队登车的工作任务,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根据情景模拟的六个步骤,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表演、讨论,并予以点评和总结。在模拟过程中,学生通过多次体验,就如何登车服务的各种细节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服务内容涉及语言、表情、动作等各个方面。
2、视频展现情景
视频展现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通过对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运用,再现课本中的文字内容,使学生身如其境,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的了解、掌握知识。
在教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园林建筑”时,如果只是单纯的用语言讲授园林的建筑特点、建筑布局等,学生难以理解众多的专业术语,会感到书本知识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和苏州拙政园、留园等私家园林进行景像再现。视频中的优美画面和优雅的中国古典音乐,加上配音师抑扬顿挫的朗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皇家园林的磅礴大气和苏州园林的玲珑雅致。
3、实物演示情景
实物演示情境就是通过实物演示,创设特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
在教授《餐饮服务与管理》中“中餐宴会摆台”时,教师带学生去本地的四星或五星级饭店的宴会厅观摩,学生在感叹宴会造型之精美、花型之丰富、服务员技能之娴熟时,不由自主的产生对宴会摆台知识的渴求。这样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引起学生的欣赏兴趣,激发学生较强烈的竞争情感反应,使学生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实际操作能力。
4、生活引入情景
生活引入情境就是从生活中某一典型场景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
4/6 身临其境,激发学习情感。
《旅游礼仪》这门课的教学采用这种方法效果较好,因为礼仪知识多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如在教授“名片礼仪”时,教师先以设问的方式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名片使用的场合及重要性,学生在思索问题的过程中对名片的使用方法产生兴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理解名片的接受与递出的礼仪、名片制作的注意事项等。在学生了解知识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现场演示,进一步加深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优化的情境使学生经历“目标关注——激起情感——知识移入——加深理解——知识弥散”的情绪发展和知识认知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可以使学生在一种“创造性的环境中”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知识实践运用能力。
5、案例导入情景
情景案例教学法是对在旅游实践活动中所发生的某一真实的、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情景所进行的客观描述或介绍,通过这个具体案例中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通过对旅游工作中具体案例的思考,启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引起互动,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比如《导游实务》在接站服务训练关于漏接事故处理的教学设计,笔者运用了漏接处理案例分析的方法,设计处理某旅游团队漏接的工作任务。案例一般由六个组成部分:题目、案例概述、事件详细经过、点评、思考题和分析。教学一般安排五个步骤:讨论、分析、思考;小组讨论;课堂讨论;评价。
6、预设现场情景
情景现场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寻找情景再现地,组织学生到旅游的实际工作场所,通过对具体情景的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等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这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它具有现场、事实、实践者、学员和教师五个要素,在该教学方法中现场成为课堂、事实成为教材、实践者成为教师、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主导,其教学功能主要在于亲临实践现场、直接认识事实,面对事实讨论、掌握规律,启发拓展思路、提高实际能力。所以学生在特定情景现场的体验可以弥补在课堂教学中缺乏的直接知识的不足,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这种认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系统、更全面、更符合客观实
5/6
比如在《导游操作实务》中,需训练学生恰当处理游客自由活动的要求。我们是根据预设的情景,带学生到能展现该情景的当地景区现场,实地体验游客自由活动在范围、时间等不同条件下带来的问题。通过深入现场,及对现场事实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让学生在体验工作的同时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让学生在现场再现情景,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新观点。
六、以项目演练为核心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课程中的实验和进行项目演练,培养学员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帮助学员掌握重点技术的应用,熟悉项目工作过程中常见的技术、流程、人员协作问题,并掌握相关的解决方法,为日后完成更大的项目积累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技能操作训练的容量,增加现场教学和亲身体验环节,在实践训练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导游讲解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以团队协作为手段提升职业素质,在授课过程中,学员将被划分为几个团队,每个团队将根据课程内容和讲师的安排,通过技术研讨、实际操作等手段,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和项目。通过实际操作、项目实践、课堂研讨、在线学习,以及职业素质训练,学员能够从任务目标设定、个人时间管理、团队协作和沟通、冲突和情绪处理等方面,得到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训练。
综上所述,场景教学法重在教学过程,在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创设生动具体的旅游场景,引发学生的体验,促使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解决旅游服务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高文、徐斌艳、程可拉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2002年
2、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1999.
3、高宏,钱晓冰,《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
4、姜承峰、东莉莉,《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哪里来》,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
6/6
第二篇:《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宁剑峰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和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课文对人物外貌以及神态描写的作用,积累语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描述画面。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教学重点:
感受“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教学难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感悟语言的魅力所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中心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板书课题《语言的魅力》
1、“魅力”你是怎样理解的?
2、语言的魅力又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
抓住“魅力”这一关键词,理解这个词语其本意及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二、自读课文,摘出重点句
1、选择你认为最有效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2、想一想:你认为没有魅力的语言是哪一句?有魅力的语言又是哪一句?
3、划一划有关词句,可以简单的批注上你的感受。【设计意图】
抓住重点语句“读、思、批”仔细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意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体会句子独特的魅力。
三、抓住“变化”,感受语言的魅力
(一)第一—三自然段
1、从哪几个自然段看出这句话没有魅力?(指名回答)
2、指名读1—3自然段,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划出描写外貌、神态的语句。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会:
(1)抓住“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等词语体会。
(2)从老人的神态、语言去体会。
(3)从老人收入的情况去体会。
3、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学生练读
(二)第四—五自然段
1、从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添上几个字以后就变成了有魅力的语言?
2、男女生分读4、5自然段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会令人产生怎样的想象?
3、诗人为失明老人的木牌添上“春天来了,可是”几个字以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又说明了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木牌内容变化前后行人的态度、失明老人的感受所发生的变化,来体会加上这几个字的巨大作用,体会语言的魅力所在。)
4、老师小结:是的,“春天到了”让人想到了如诗如画的春天美景,“可是”一词让人形成对比,这美景失明老人却看不见,于是让人产生了同情之心,具有了感染力,所以说它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富有诗意的语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5、找两个同学对比朗读这两段。(学生自愿选择朗读,对比、体会前后之变化,一部分读1—3自然段,另一部分读4—5自然段。)【设计意图】
通过自读自悟,对比朗读,不断加深学生的感悟,促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感受语言。
6、体会诗人善良的品质
你认为让·彼浩勒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知道的?
(三)深入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2、播放课件:春天万紫千红的美景画面,最后屏幕突然变黑。老师师适时旁白: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另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失明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3、你刚才看不见时是什么感受呢?
4、如果你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 【设计意图】
情景教学是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还可以活跃思维,促进感悟。)
5、充分朗读,体会两个反问句式
(听录音带——生练读——个别展示读——集体合作朗读等)【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悟,悟中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6、仿说句子:是的„„那„„那„„那„„那„„,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设计意图】
这一设计是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语言实践,逐步内化语言,丰富语言,进而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更深切地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7、试背第六自然段,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文,再次品味语言的魅力
五、知识延伸
1、展示收集的精彩广告词和打动人心的警示语,在班上说一说。
2、课件播放课后练习的三幅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为画面说一句最有魅力的语言。【设计意图】
此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说的欲望,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及对语言文字魅力的感悟,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描述画面。板书设计:
语言的魅力 ..
春天到了,可是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纷纷相助
学科:小学语文
题目:学校:
姓名: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茂名市官山学校
陈 海 燕
第三篇:《场景歌》教学反思
《场景歌》教学反思15篇
《场景歌》教学反思1
《场景歌》是二年级的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陈老师执教的《场景歌》一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首先,陈老师儿童化的语言富有启发性,并用赞赏的语气鼓励孩子进行思考,本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当学生交流要去哪些地方时,学生说到去果园,你从哪里看出是果园呢?学生回答是从图中看到的,陈老师没有打击孩子,而是引导学生你能从文字中找一找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到“乡村”。其次,学生陈老师的教学形式多样,尤其是在识字教学中,陈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接下来记忆字形,组词,有些字结合实物让学生认识,比如“号”。陈老师利用字词卡片进行教学,可见陈老师的用心。陈老师还运用图画帮助学生记忆词语,并帮助学生正确运用量词,以及注重观察顺序的指导。另外,陈老师在三节的学习中,设计了一个“迎中秋免费游”的活动,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知识的学习渗透在同学们的游戏中,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总之,陈老师的教学非常值得我借鉴学习。
《场景歌》教学反思2
《场景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景物的呈现均由一个个的量词短语构成,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画面。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优点:
1、创设大耳朵图图这一学生熟悉的动漫情境,导入课堂,贯穿整堂课,让课堂充满童趣,紧紧吸引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利用大耳朵图图这一角色由第四小节的“少先队活动”这一场景巧妙无痕地过度到第三小节“乡村”这一场景的教学,板块教学清晰,衔接自然,情境创设真实、高效又灵动。
2、抓住文本特色,教学学生学习量词儿歌的方法。教学第四小节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画出景物,圈出量词,读好韵文,运用量词。再引导学生小结学法,由扶到放,自学第三小节。学生字语文实践活动中习得语文学习方法,提高了语文学习综合能力,课堂学习真实有效。
缺点:
生字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写的字太多,时间不够,教师示范过于匆忙,生字教学过于粗糙。低年段的语文教学特色不显著。
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设计教学评价,把识字方法真正的应用到学习中去。
2、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或者利用课下时间对孩子进行拓展练习。
《场景歌》教学反思3
范晶晶
《场景歌》编排在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个识字单元中,是一篇数量词归类识字课。本课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方式。而且作为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出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是一种方向的引领,方法的传授。
二年级的孩子,在大量接触汉字之后,总会出现混淆,易忘的现象,这无形中成为孩子们阅读的一大障碍。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努力挖掘学生生活场景,通过一系列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使得他们学字、析文。
一、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设计中,为了将发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为学生构建一个整体的概念。我特此在开课将孩子们喜欢的哆啦A梦引入课堂,随着哆啦A梦的中国之行,从而走过不同场景。而出示哆啦A梦时的小谜语中,也引用到了一些数量词,为本课数量词的学习作以铺垫。
本课识字学习,我努力创设孩子们喜欢的多种学习形式,直观与抽象相结合,自理研究与自己创编相结合,使得孩子们感受到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识字方法更是多种多样。
字理探究,从中发现:在学习“领”字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三个含有“页”的古代汉字,孩子们在其中对比识记时,明白了含有“页”的字多与头部有关,并一字拓多字,认识其他两个字。词语拓展,从中总结:在学习“队”字时,采用了与本课有关的多个词语,在拓词积累中,学生了解字义,认识字形。归类识记,从中发散:归类识记也是本课想要传授给学生的一种识字方法,在学习“船、艘、舰”几个字时,学生自己谈发现,认识“舟”字旁,通过自己想象画画甲骨文,与祖先的甲骨文进行对比,明白了含有它的字与船相关。之后出示的一艘含有“舟”的形声字轮船,便是结合孩子们兴趣点,拓展的一个识字趣味活动。与此同时后面的“国字框”开花,也是类似的归类识记法。儿歌创编,从中巩固:学习“园”字的书写时,为了帮助学生明晰其笔顺的注意点,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小儿歌,并让学生自己来创编,以此来加深对笔顺的认识。本课还有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努力在主线问题之下,总结提升。学生在一个个教学环节中,识字方法与能力逐渐提升,思维越发活跃,学习氛围越来越热烈,
本课出现了很多美丽场景与事物,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明晰每个名字背后代表的含义,我采用了直观感受,链接生活的方法。与教材相对应,我挑选了大量的精美图片,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受到了事物的美丽。之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场景与事物,将课本学习拉向生活,建立通道,加以巩固。学生看到一幅幅美丽图片时,都激动地睁大了眼,张大了嘴,惊叹声此起彼伏。
数量词是本课一难点,我为学生提供了一段和数量词相关的相声。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活跃,孩子们乐着、学着,原本生硬的知识点,一下子活了起来。
二、不足之处
学生本课学习氛围较为浓厚,能够紧紧跟随老师的节奏,但与此同时,伙伴之间的交流碰撞仍有些欠缺。发言的学生较为固定,应该多关注到教室每个角落学生的表现与发展。本课升华的知识点不够,如果可以在最后让学生将填补的短语进行串联,自编《场景歌》就更好了。
三、改进措施
1.课堂学习环节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如:同桌、小组等。
2、利用多种渠道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可使用开火车等形式使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
3、结尾环节增设创编《场景歌》,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展示。
整节课,我期望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爱上文字背后的世界,期望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敢于翱翔天际,跨越古今,更想要传递给每一个孩子一个信号——语文学习,有法可依。我将带着本节课的思考不断改进,从而在之后的教学生涯中摸索总结出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服务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场景歌》教学反思4
开学初,一次在班级讲授第二单元识字课《场景歌》收获颇多。场景歌这篇课文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本堂课我设计的形式比以往更加丰富,学生们学习的也相对轻松,也更易于学生接受,理解。
我认为优点有:开篇导入采用图片配音乐及文字的方式,很好的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情景中来。在认读生字方面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阅读、出示图片、展开想象、联系表达、趣味诵读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量词的表达效果。这几种读的形式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期中拍手读和师生对读的方式最受欢迎。
虽然有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
1、教学评价语需要改进,过多得使用“很好,真不错”等俗套的评语。
2、在教学生讲授的内容多了一些,尤其是量词的学习方面,侧重在理论上多一些,缺少实践练习。合作学习没有应用到教学中来。
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设计教学评价,使评语更有针对性、灵活性。
2、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或者利用课下时间对孩子进行拓展练习,以恰当地学会使用量词。
3、多运用合作学习,并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
《场景歌》教学反思5
《场景歌》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优点之处:
1.读中感悟字的意思,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2.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阅读、出示图片、展开想象、联系表达、趣味诵读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量词的表达效果。
不足之处:
本节课,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能用数字加偏旁的方法,方式单一,识字兴趣不是太高。这说明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同时对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还需努力。另外,我还应该重视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平时多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情景中识字。
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设计教学评价,把识字方法真正的应用到学习中去。
2.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或者利用课下时间对孩子进行拓展练习。
《场景歌》教学反思6
优点:
1、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2、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阅读、出示图片、展开想象、联系表达、趣味诵读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量词的表达效果。
不足:
1、教学评价语需要改进,过多得使用“很好,真不错”等俗套的评语。
2、在教学生讲授的内容多了一些,尤其是量词的学习方面,侧重在理论上多一些,缺少实践练习。
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设计教学评价,使评语更有针对性、灵活性。
2、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或者利用课下时间对孩子进行拓展练习,以恰当地学会使用量词。
《场景歌》教学反思7
《场景歌》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是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是太高。
而我在教学中也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同时对视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平时多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做“小诗人”这一环节,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合作学习,有点流于形式。分析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深透,忽视了部分学生没能进行充分的个体学习与自我感悟。
对策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在合作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场景歌》教学反思8
《场景歌》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第一课,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场景歌》的词串为我们展现了四幅美丽的场景图,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将图文对应起来,能形象地记住词串,有滋有味地朗读韵文,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对四幅场景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深切的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有些难度。为了攻克这一难点,课上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以文中插图,这样这些场景就在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队旗”等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水到渠成。
识字教学,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识字的基础上组词、在组词的基础上练习说话,实现了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场景歌》教学反思9
《场景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一首儿歌,全文向我们描绘了四幅不同的场景。教学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玩中感受美景,学习生字。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个拍手歌的小游戏,既巩固了前面一个环节认识的生字,也让学生在课间进行了休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现反思如下:
1、初读儿歌时,我在大屏幕上标出小节,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果让学生上台标出,效果更好。
2、课堂评价语单一。只用了很好、真棒等,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热情。
3、朗读方式单一。本课的儿歌朗朗上口,适合多种方式朗读。由于时间关系,教学时只采用了齐读和拍手读,应该再采用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
4、引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只范写了生字,没有写出词语。低段学生的写字教学应该多指导,如果再写出拼音及组词就更好了。
5、教师板书粉笔字不够美观。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认为我对学生的组织还不够,不能收放自如,在关注学生方面还需大大加强,真正走近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建立师生平等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场景歌》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进一步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的同的,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是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是太高。而我在教学中也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同时对视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平时多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今后教学中要注意把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在合作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场景歌》教学反思11
《场景歌》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是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是太高。
而我在教学中也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同时对视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平时多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2、做“小诗人”这一环节,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合作学习,有点流于形式。分析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深透,忽视了部分
学生没能进行充分的个体学习与自我感悟。对策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在合作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场景歌》教学反思12
《场景歌》这篇课文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它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4处景物。课文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教学本课共分两课时,本次执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识字,感知量词的用法,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本堂课我设计了闯关的.形式进行识字,学生们兴致高涨,学习的也相对轻松,更易于学生接受,理解。
反思本课教学,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
1、以旅游为引子,激发兴趣,导入情境。“喜欢旅游吗?有一群少先队员也出去旅游了,他们不是跟着家长去旅游,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出动啦!”
2、打破常规顺序,将儿歌编撰成一次有趣的活动。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想一想:少先队员要去哪些地方?引出第四小节的学习。这一小节是旅游出发前的准备,让学生的思绪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3、以闯关为契机,趣味性识字。“我们的目的地正在搞迎中秋门票大放送活动呢,只要游客闯关成功就能得到一张免费门票!你愿意试试吗?”出示闯关要求:a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读好一字的变调。b 描述这个场景,用上这四个短语。这种形式的教学,把识字融入到学文中,在组词的基础上练习说话,实现了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4、认识事物更直观。本课的词语很多,有的熟悉有的不熟悉。我利用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我拿来了队旗、铜号,展示给学生,并介绍与此相关的少先队知识。军舰、帆船、港湾等用栩栩如生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使认识事物更直接生动。
5、教学内容未完成,巧妙截止不拖堂。由于识记生字学生思维活跃,拓展比较宽,拖延了教学时间。备课时我想到了这一点,于是果断采取闯关不过的形式,给学生留下伏笔。卡通小男孩摆手摇头的可爱形象让学生意犹未尽,为下节课的学习提起了兴致。课讲不完是个失误,巧妙地戛然而止弥补了这个缺憾,我感觉这反而成了一个亮点。
缺点:
1、教学目标落实不扎实。由于在识记生字部分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自学提示中,描述场景这个要求没有落实到位,后两个场景就没来得及进行。这说明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不足,没有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也感觉这节课准备不充分,教案还不是很熟。所以出现未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
2、在教学生讲授的内容多了一些,尤其是量词的学习方面,侧重在理论上多一些,缺少实践练习。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认为我对学生的组织还不够,不能收放自如,在关注学生方面还需大大加强,真正走近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建立师生平等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场景歌》教学反思13
《识字1场景歌》的词串为我们展现了四幅美丽的场景图图。课前孩子们进行预习和读熟课文,在读熟的基础上能够背诵先背诵下来。
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将图文对应起来,能形象地记住词串,有滋有味地朗读韵文,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对四幅场景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深切的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有些难度。为了攻克这一难点,课上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以文中插图,这样这些场景就在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队旗”等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水到渠成。
体现了随文识字的教学特点,识字的基础上组词、在组词的基础上练习说话,实现了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不足之处:总感觉给他们留出读书识字的时间少了些。
《场景歌》教学反思14
《场景歌》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场景图中,以歌谣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的基础上,在情境中学习儿歌,积累数量词,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本课时,在导入部分,我利用孩子最喜欢的游乐园的图片导入,让孩子说出这些事物让他们想到了哪个地方的场景,从而了解什么是场景,并提示孩子,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几个场景组成的《场景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环节,我通过教师范读、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四个同学分小节读、男女生比赛读、打着节拍读,帮助孩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一”字的声调变化,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味,初步了解课文的四个场景。
接下来是随情境学文、识字。文中的四处景物都是南方的景色,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使得学生的想像具有局限性,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想像画面、观察画面来领悟文中所体现的美丽景色。但可能学生生活经验所限,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到位,在这一点上我还缺乏指导。
一年级已经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这节课,我根据学情和生字特点,用多种方式指导孩子学字。从字形方面看,本课生字以形声字为主,在识记生字时,我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用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比如,“艘”“舰”,偏旁相同,教学时可以图文对照,引出“舟字旁”的表义,知道带“舟字旁”的字都和船有关,初步建立起形声字形旁的表义特点,又把“帆”和图片进行对照,从而让学生知道“帆”的“巾字旁”代表布,学生自然就区分了帆船和军舰。“园、铜”是声旁表音十分明显的形声字,适合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也可以让学生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的方式的识记,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物园、幼儿园、公园”等图片识记“园”字。“稻”是一种农作物,教学时,通过图文对照,让学生明白“禾”字旁的表义。
课间游戏,我设计了一项师生互动环节,做一做课中操,我选择了一首量词歌,学生跟着音乐边说边动,不仅达到了休息的目的,而且也是对数量词的巩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指导书写时,我注重引导孩子从结构、占位、笔顺和关键笔画先观察字形,并养成写字之前先正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的好习惯,写完之后,又通过得星的方式引导孩子从“规范、整洁、端正”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适当修改,达到把生字写规范、写整洁的目的。
反思这节课,我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足,比如,我认为我在关注学生方面还需大大加强,真正走近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建立师生平等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学生还需要再多一些个性化的鼓励,激发孩子课堂表达的欲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好地设计教学评价,使评语更有针对性、灵活性。
《场景歌》教学反思15
第二周的周三第三节课,是语文组的听评课时间,这也是本学期第一次听评课。陈国珍老师以她的智慧,从学生出发,创设情境,环环相扣,把学生引入课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场景歌》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第一课,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场景歌》的词串为我们展现了四幅美丽的场景图,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下面就来谈谈我的听课体会。
一、情境贯穿全文,激发兴趣
学习课文时,陈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把最后一小节:少先队员欢笑的场面作为引入内容,“让我们跟着一群少先队员去春游”的提议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学生变成了文本中的角色,把课堂学习变为了一场孩子们最爱的旅游,通过闯关学习,一下子点燃了他们的学习情感,快速地引领学生进入了文本学习。“旅游”的情景贯穿整堂课,让课堂充满童趣,紧紧吸引了二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这样的情境创设真实、高效又灵动。
二、识字方法多样,扎实有效
《小学语文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陈老师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用字卡进行识字,指名读、齐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组词,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在识记字形环节,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偏旁归类等方式引导学生高效的识字。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男生在识记生字时,想象每个字的每一部分像实物的部件进行识记,不管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记住就是最好的方法。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队旗”等词语,为了帮助他们理解,陈老师从直观的画面、实物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水到渠成。
整堂课,可以说亮点纷呈,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有一点和陈老师商榷,要求学生描述每一个场景的画面,这一点没有落实到位,可能是忘记了,不过让学生说的话,他们说的一定很棒。
第四篇:《场景歌》教学设计
《场景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法设计:情景教学法
学法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课件播放,少先队员举旗吹号去旅游的活动场面)1.交流场景,出示词语。
一面队旗 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 一片欢笑
2.理解词语,识记生字。
(1)辨析比较“队”和“对”。对 队
()号入座()员()不起 排()
(引导学生先认真)
(2)铜号:丰富语境识记“号”。
看图认识“铜号”,出示长号、短号、小号、圆号的图片;结合一年级课文《青蛙写诗》,引出“逗号、句号、省略号”,复习不同的标点符号。在认读中巩固生字“号”的识记。
(2)一队“红领巾”:平常说“一条红领巾”,这里为什么说是一“队”红领巾?这“一对红领巾”指的是谁?
二、初读课文,了解场景。1.配乐听读,感知课文。
教师:“红领巾”们,我们的旅游马上开始了!先来听导游的介绍,了解我们这次旅游的安排(配乐播放课文录音)。2.初读课文,交流场景。
教师:借助拼音,读读儿歌,读完后想想这次旅游要去哪些地方? 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一只海鸥 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 一条帆船 沙滩:读读词语,说说这两个字的相同点。
艘、舰:比较发现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引导学生明白,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
帆:看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左边的巾表示的意义。
4.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一方鱼塘 一块稻田 一行垂柳 一座花园
垂柳:看图感受柳条的“垂感”,理解“垂柳”。春天,柳树长出了碧绿碧绿的枝条,像无数绿色的丝带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左右摆动,唐朝诗人贺知章是这样描写这些垂柳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背诵儿歌,积累运用。1.拍手游戏,背诵积累。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在田间休息一下,做做课间操,玩玩拍手歌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海鸥展翅飞。
你拍二,我拍二,一片沙滩在眼前。
你拍三,我拍三,一艘军舰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一条帆船向前驶。
你拍五,我拍五,一方鱼塘许多鱼。你拍六,我拍六,一块稻田庆丰收。
你拍七,我拍七,一行垂柳燕子戏。
你拍八,我拍八,一座花园开满花。
你拍九,我拍九,海滩边上走一走。
你拍十,我拍十,乡村风光真美丽!
四、比较发现,指导书写。观察“巾、队”,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字巩固复习,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2.教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二、情境教学解读课文。1.看图说话,合作探究。
(1)学生合上课本,观看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图片,并填空。题目:一(丛)翠竹 一(块)稻田 一(道)小溪 石桥
(2)小组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一(孔)(3)学生看课文,对照自己的答案思考,为什么答案是这样的。2.解读课文
(1)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2)教师逐一展示课文中的各个场景,分别进行讲解。
如:一只海鸥,海鸥是一种鸟,用于描述鸟的量词是只,如一只小鸟。
一片沙滩,沙滩远远看去是一片一片套,所以是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军舰是大型的船,如一艘船。
一条帆船,帆船的个头比较小,量词用条。(3)教师引导学生对最后一节的量词进行理解。学生从事物的特征入手理解“面、把、队、片”。3.知识延伸
(1)学生说一说“一群海鸥”和“一只海鸥”的区别。(2)学生讨论、回答。(“群”指很多,一只就是数量是一)(3)师:通过课本课,你学到了什么?为什么课文标题是场景歌?
(4)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指名回答,(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事物所用的量词不同)
(5)现学现用:学生就课堂上的事物进行练习。如:一把伞 一片朗读声 一块黑板 一面班旗 一群小学生 三 指导书写生字
园、孔、桥、群、旗、铜、领、号。
四、课堂小结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指名认读。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五、拓展活动
学生查一查《场景歌》中哪些量词可以用其他的量词代替。
第五篇:场景歌 教学设计
《场景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我国儿歌已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备受大家的喜爱。儿歌形式多样,它们往往内容浅显、语言活泼、节奏鲜明,并且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让儿童在朗诵和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知识的萌芽。本组教材就是以“儿歌”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编的一首首儿歌都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魅力,也让我们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让我们一起学习儿歌,从儿歌中感受快乐和学习知识吧!
这首儿歌是关于数量词归类识字,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让学生学习不同事物用数量词的表达,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感受美丽的景色,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会数量词的运用。【学习目标 】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学习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图片。(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准生字,识记字形。(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带着学生做游戏,模拟课文里的人物——一群少先队员一起出游的情景。2.板书课题:场景歌 跟随老师做游戏,进入模拟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5分钟)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
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少先队员分别到过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随情景学文、识字。(用时:20分钟)1.首先学习第四小节,提问:你看到了什么?(1)出示图片,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
(2)学习生字,采用指读、齐读的方式朗读第四小节。2.情境延伸,学习前三小节。
(1)出示图片:海边、乡村、公园景色,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引导生字识记方法。
(2)朗读小节,朗读竞赛:男女读、小组读、二人合作读。1.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认读生字、词语。
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4.朗读竞赛。
5.诵读课文,感受儿歌朗朗上口的节奏与韵律,学习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6.根据图片,小组合作填量词。一()沙滩 一()海鸥 一()军舰 一()帆船
7.拼写词语我最棒。huā yuán shí qiáo()()hónɡ lǐnɡ jīn()
四、巩固生字,诵读全文。(用时:12分钟)
1.游戏“对口令”检查生字和量词搭配的掌握情况。2.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练习活动: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五、复习巩固 1.游戏竞赛。
2.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3.参与活动,把数量词搭配延伸至实际生活。4.词语搭配我会连。一面 花园 一只 小溪 一座 队旗 一道 海鸥
六、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写会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