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玩具教案和教学反思
玩具(1-5各数的认识与书写)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5各数。
2、学习用操作、画图等方法,表示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5这5个数的顺序。
3、学习用数来表示生活中物体的数量。初步体验用数表示物体个数的简洁美。
4、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重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物体的个数。体验用数表示物体个数的简洁美。
一、情境创设、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玩具店逛一逛,大家请看(出示主题图),都有哪些玩具呢?请你来说一说。
二、数一数,说一说
1、数一数
师:都有这些玩具,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你能数一数每一种玩具各有几个吗? 师:请你说一说,你数的是哪种玩具?有几个?(1个机器人,2架飞机,3个皮球,4辆玩具小车,5把玩具手枪)
2、说一说 师:(指着2架飞机)这个是什么?有几架?刚才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让老师知道这是2架飞机的呢?(嘴巴说)
师:如果不用嘴巴说,你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让老师知道这是2架飞机呢?(2个手指)。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你能不能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方式让老师知道呢?动手试一试。
反馈孩子的表示方法,对每一种表示方法都给以肯定。(2个圆形,2个三角形,2个正方形,2朵花,数字2……)
师: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表示2架飞机,真厉害。这么多的表示方法中,你觉得哪种表示方法最简单最方便呢?(数字2)
师: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来表示2架飞机,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用同样多的方法来表示4辆玩具小车,动手试一试。想好或者写好以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师:在你们想的这么多的表示4辆玩具小车的方法中,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最方便呢?(数字4)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用数字来表示物体的数量是最简单最方便的。
3、小活动 师:(请5个小朋友站在老师身边)如果要请你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几个小朋友的人数,你会用哪个数字来表示?(留3个小朋友)现在呢?怎么表示?(只留一位小朋友)这样呢?你会用数字表示吗?
三、描一描,写一写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用数字来表示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最简单最方便,既然数字这么好用,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写的漂亮一点呢?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写会让数字更好看,更漂亮。师:(翻开书)请你认真观察一下数字1-5分别是怎么写的。它在田字格中占了多少的位置?
介绍每一个数字的起笔和落笔,各由几笔组成。
师:现在请你动手照着它的样子描一描,再写一写。注意写字时候在坐姿和握笔姿势要端正。
(在孩子描和写的过程中,观察每个孩子的书写姿势,并进行及时的纠正。)
四、练一练
1、写数
(1)数一数,写一写
刚才我们知道了数字可以表示玩具和人的数量,而且还能把它们漂亮的写出来,现在要考考你们还能不能准确的用数字来表示其他物体的数量。
(2)师疑问:为什么这里有5个三角形,但是它只写了数字1?(因为只有1个蓝色的三角形)。也就是说这里的1表示什么?(表示1个蓝色的三角形)
2、数一数、画一画
此题做简单的解释后,可由学生独立的完成。并要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3、看数涂一涂
4、巩固数的顺序,感受几个和第几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加深对基数和序数的理解。
第二篇:玩具教学反思
玩具教学反思
篇一:玩具>教学反思
数玩具是低年级小朋友所喜欢和熟悉,整节课设计了四个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的,我选取了这一学生感兴趣、熟悉的材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让学生将具体物体的个数转化为图形来表示,再对图形抽象出数字,通过“直观操作―图形符号―数字符号”的转变,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体会数的意义。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握笔书写数字。对刚入学的学生,写数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虽然,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已能写出了,但是如何进行规范的书写,需要老师进行适当地给予示范。因此,当学生书写时,进行多加指导,如分析字形“3”像耳朵,开口向左;分析书写的笔顺,“4”由两笔写成,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同时注意学生写字的姿势,随时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希望学生们能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有一部分的同学还不能达到要求,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对学生们在书写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篇二:玩具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同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启发学生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查资料,解释爬、升两个字的意思,让学生更深一步了解爬升的含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发现有哪些爬升现象,然后欣赏教师找到的爬升现象(课件)让学生了解爬升的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制作兴趣。然后通过爬升玩具图片的欣赏,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从生活中找出适合制作爬升玩具的材料。请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爬升玩具,让学生边看边观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送>礼物,把爬升玩具发到每个小组,学生分组分析、研究、讨论制作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下一步小组同学制定设计方案,渗透设计意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交流,启发,小组探究得出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制作方法。开阔了思路,做到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作为教师能放手时就得放手,给学生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学效果明显优于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制作、评价的过程中,我提出学生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个人创造的形式来完成爬升玩具,完全尊重学生的意愿,最后请同学玩一玩,评一评(由组长组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看一看,谁的玩具做的会爬升、有趣,造型与众不同,就让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小组推荐)培养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最后拓展部分,请学生欣赏神州飞船发射升天的情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科学,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热爱祖国、为人类的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情感。
面对机遇与挑战,到底如何上好美术课,有待于不断学习,探索、实践。学生的思维空间需要我们去开拓,学生身上闪耀出的智慧火花也令我备受鼓舞,总之敢于“放”就是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制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去获得知识。实践使我体会到,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为人师者,要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发展素质人才的沃土,让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美术教育活动都闪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光辉!
篇三:玩具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学习要求不但是让学生用纸或废旧材料做一个会游的玩具,还要让学生学会画设计草图,而我们平时上手工课一般都不画设计草图,为了让学生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于是我就在课前先画了一张设计草图,上课时对照草图边讲解边示范还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不画设计草图会出现什么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知道,如果不画草图可能导致各部位尺寸不合适,影响制作效果等问题,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制作环节中大部分同学都考虑到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制作的玩具比较成功。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欣赏了课本中展示的玩具范例,让学生商讨各种“会游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装饰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并采用画、剪、贴等各种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我示范了制作方法,无形中产生了一定的框框,使得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制作了“会游的小船”,没有什么新的创意。其实这也是美术课上的一个“老毛病”,不示范,学生无从下手,但一示范,又是全篇一律,没有了学生自己的想法。我一直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积极的寻求好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最后的作品评价阶段,由于时间问题很多同学没有完成自己的作品他们总是不停的做自己的,无心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没有一个好的>倾听习惯,这就使得这一环节不尽人意,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这也说明平时的课上就没有很好的去培养学生的这些良好习惯。今后,我一定要注意平时课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提高作品质量的同时对行为习惯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在美术课上获得能力与习惯的“双丰收”。
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每个感官,对学生加以引导,实施教育。总之,今后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寻求更好的方法,让我的美术课上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果。
第三篇:玩具教学反思
玩具教学反思
九龙镇丁营小学:丁子鹏 2015年9月10日
玩具教学反思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中学会了书写。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1.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
2.数学的学习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探索,还应该利用恰当时机进行拓展.如数数的方法,以及单数与双数的概念,教师巧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小猫钓鱼教学反思
九龙镇丁营小学:丁子鹏
2015年9月16日
小猫钓鱼教学反思
“借助小猫钓鱼”的有趣情境,呈现一组连环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变化过程.教师在这里注意联系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在学生评价中,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互评。让学生观察图,找出“0”让学生说说“0”的含义,从而明确“0” 让学生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直观体会“0”的实际含义。教师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教师让学生初步感知“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文具教学反思
九龙镇丁营小学:丁子鹏
2015年9月22日
文具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给学生创造了观察、思考、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在数学活动中不能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由于本课内容相对较固定、较枯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讲故事、编儿歌、及时给予鼓励等手段化解了这一问题。合作学习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而小组合作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尽量提供两个人之间交流合作评价的机会,给小组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写数活动中,6-10各数写法如果能用课件演示会更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节省一部分活动时间。
乘车教学反思
九龙镇丁营小学:丁子鹏 2015年10月13日
乘车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使学生达到: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的导入,直入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会,新课的教学整个贯穿在此条线索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线条流畅,学生在每个环节的情境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每个孩子发挥、展示自己的空间。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大有裨益。
整理房间教学反思
九龙镇丁营小学:丁子鹏
2015年11月5日
整理房间教学反思
本节课具有如下特点:
1.生活引入
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看录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学生相互叙述,使学生再观察、思维、想象、交流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
2.导放结合培养学生能力。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数学活动,如:帮售货员摆放货物,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得积极性,使学生在分类中初步体验分类的必要性。分一分这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
3.渗透爱家庭、爱劳动的教育。
通过整理房间,多媒体演示学生整理的过程,学生愉悦的看到整理后的房间时,适时的进行思想教育。
4.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给学生广泛参与得机会和发的余地。
第四篇: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民间玩具教学反思(精选5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间玩具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民间玩具教学反思1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和灿烂的文化,而它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和汉唐盛世,更多的却是点点滴滴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精神的表征,是民族文化之根!然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问题亟需我们正视——中国的民俗文化在国内面临传承的危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做自己的一份努力。
那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教育工作?现就民间玩具一课做如下反思,以期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三课。在教学过程中,气氛热烈,结构紧凑。本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民间玩具的了解和鉴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艺术,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现就我处理教学的两个难点以及其它环节的实际过程谈点体会:
1、学科融合,真切认识民间传统文化
民间玩具是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刻的内涵,它的起源、制作工艺等囊括了人文、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本课开始,我从学生熟悉的潍坊风筝导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共鸣很快进入课题,在介绍其他的民间玩具时,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拥有的民间玩具,让学生就自己知道的讲给大家听。一则使知者得到鼓励,二则使不了解者得到促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民间玩具这类民俗传统文化渊源的深入了解和继承。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得到了解决。
2、直观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尽可能多的搜集民间玩具实物素材,加深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孩子们对民俗文化能有直观的感性的理解和领悟。显然,同学们对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是喜闻乐见的。
3、重视动手操作,强调亲身体会
很庆幸美术学科尤其是工艺美术与民间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尤其作为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乃其天性。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先教后学的老路子,伴着欢快热烈的传统民乐,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研究实物范本,自己实践操作,制作简单的泥塑面塑玩具。至此,本课的第二大难点也顺利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竟然把“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也纳入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在这些孩子身上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这应该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民间玩具教学反思2上周市教研中心到我校视导,我执教了一节课题为《民间玩具》的美术课,这节课是四年级的一节美术手工课,作为手工课学生会特别的感兴趣,但课堂组织与课堂秩序等方面也会出现混乱,课堂局面不好控制等问题。于是,课前我就做了精心的准备,紧紧地抓住了“趣”这个特点,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了“圣诞老人”和“多啦A梦”两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动画形象,在新课导入时搞了一场“小型模仿秀”,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心都从别处收回来了,下面的教学就顺利多了。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圣诞老人”和“多啦A梦”为什么会走?同学们通过观察很快发现,“圣诞老人”是靠人的手指来“走”的,“多啦A梦”的两条腿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人用手推着它就可以“走”了。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我马上因势利导:还有其他的方法让玩具走起来吗?学生们马上联系到自己的玩具上,想到还可以给玩具安上轮子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一课的学习要求不但是让学生用纸或废旧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还要让学生学会画设计草图,而我们平时上手工课一般都不画设计草图,为了让学生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于是我就在课前以“圣诞老人”为例先画了一张设计草图,上课时对照草图边讲解边示范“圣诞老人”的做法,还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不画设计草图会出现什么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知道,如果不画草图可能导致圣诞老人各部位尺寸不合适,影响制作效果等问题,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制作环节中大部分同学都考虑到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制作的玩具比较成功。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欣赏了课本中展示的玩具范例,让学生商讨各种“会走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装饰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并采用画、剪、贴等各种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我示范了“圣诞老人”的制作方法,无形中产生了一定的框框,使得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制作了“圣诞老人”,没有什么新的创意。其实这也是美术课上的一个“老毛病”,不示范,学生无从下手,但一示范,又是全篇一律,没有了学生自己的想法。我一直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积极的寻求好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最后的作品评价阶段,由于时间问题很多同学没有完成自己的作品他们总是不停的做自己的,无心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没有一个好的倾听习惯,这就使得这一环节不尽人意,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这也说明平时的课上就没有很好的去培养学生的这些良好习惯。今后,我一定要注意平时课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提高作品质量的同时对行为习惯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在美术课上获得能力与习惯的“双丰收”。
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每个感官,对学生加以引导,实施教育。总之,今后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寻求更好的方法,让我的美术课上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果。
民间玩具教学反思3做玩具”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一个挑战了,而本课又更加有难度,学习的主题是做“会跳的玩具”。虽然学生会对本课的题目比较感兴趣,但是又怕自己不会做,或是做不好而缺乏自信心。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拉近学生与本课的距离。我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动物会跳,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小动物是怎么跳的。很快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收集了一些会跳的物体,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物体拿出来,相互展示交流,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接着,我出示了用卡纸做的兔子,让学生想办法使它们跳动起来。当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时就启发他们,看看能不能利用你手中的会跳的物体使这只小兔子跳起来?通过我的启发,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有用衣夹的,还有用铁丝自制弹簧的……这样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中我还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他们做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构思自己的玩具。我还通过让学生自主的交流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的掌握会跳玩具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我再以自己做的小老虎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制作过程的轻松愉悦和取得成果的兴奋。接下来就是学生大显身手了,学生表现得很积极,作品的完成也很顺利,这样学生在玩乐中自然的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民间玩具教学反思4本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和民间艺术的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说实在的,这是一节欣赏课,开始我很害怕,因为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它的种类、材料、造型虽然都各不相同,但它们又是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我面对的又是三年级的学生,不知道课下查没查资料,我心里没底,于是我查了好多有关的资料,但又不知从何入手。就在我犹豫的时候,儿子说:“妈妈我想学剪纸”。这一下引起了我的启发,对就从剪纸入手。
于是,开始我就利用剪纸导入了本课,孩子都喜欢剪纸,这一下就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接着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作品,并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图片有什么民间玩具?你见过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找出这些民间玩具的共同特点吗?它们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并引导学生从材料、颜色、图案、功能不同的侧面欣赏民间玩具。
于是就总结出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丰富、废物利用等,还总结出中国民间玩具不仅好看,好玩,还寄托人们希望吉祥、长寿、幸福如意的美好愿望,也是馈赠亲友的吉祥礼品。在本课孩子不光体验了玩具带来的快乐,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能。
民间玩具教学反思5今天我们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对民间玩具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民间玩具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注入对下一代人的深情与爱心;在造型的塑造上,不仅强调夸张变形,又强调生动活泼、清新健康,传神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有象征性,而且更重视色彩自身的对比和五彩斑斓。我们通过简单的玩具制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结束总结:近几年来,民间玩具得到很大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制成的玩具已步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中国民间玩具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各种具有民俗意义的玩具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旅游品,有的甚至走向世界,中国的民间玩具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今后,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多留意、收集和了解民间玩具,为发扬和光大我国的民间艺术做一点努力。
我在执教《中国民间玩具》一课时,以“欣赏评述”为切入点,结合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儿童美术教学,使儿童依靠直观知觉,发展他们感官敏锐性,尊重儿童情感体验,培养其审美意识,利用多种手段扩大生活视野,激发创作兴趣,培养儿童视觉造型反应和创造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美术语言特点,逐步积累美术审美的经验,学会欣赏人类的艺术精华。
第五篇:《玩具》教学反思
《玩具》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玩具》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玩具》教学反思1活动目标:
1、认识形状标记(方、圆),能将相同形状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2、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标记。
活动准备:
学具方、圆片片各占人数的一半(大小、颜色相同),方、圆篓子各占人数的一半,方、圆标记各占人数的一半,方圆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将形状相同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出示方、圆片片,“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出自:屈;老.师”“方形的片片,我们叫它方片片;圆形的呢?”“一个小朋友拿好一个片片,一边拿一边说:X片片好。”
教师出示方、圆篓子,“看看这有什么啊?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娄子,我们叫它圆娄子,方形的呢?”看看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片片?想想它最喜欢和什么形状的娄子做好朋友?一个小朋友拿一个娄子,一边拿一边说:X娄子和X片片做朋友。”拿完后,问幼儿他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片片?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娄子?
2、按照玩具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标记。
出示方、圆标记,“这儿有许多的标记,上面话的是什么形状?”“画着方形的,我们就叫它方标记;画着圆形的呢?”让每个小朋友选一个玩具,“看看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玩具?开动小脑筋想一想,应该送它什么标记?一边送一边说:X标记和X玩具做朋友。”
3、评价:方片片和圆片片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谢谢小朋友。
活动反思:
1、选材适合小班幼儿,比较贴近幼儿生活,幼儿非常感兴趣。
2、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玩具》教学反思2在进行本次教学的时候,我收展示各个充气玩具的图片,然后从这些图片我引入本课。从效果看,学生的反应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充气玩具。我首先出示注射器和橡皮。然后演示里面冲一些空气。然后教授学生怎去做。由于我分发的注射器是玻璃的,因此需要在活动中注意安全的问题。展示完注射器的使用方法之后,我指导学生进行想一想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个时候学生都能够注意到安全问题。在这里我强调了操作的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学生进行活动的时候,学生们都进行较为谨慎的操作。但我发现有的学生虽然操作但是没有进行观察,我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还有许多小组的合作的不是他太好,需要老师进行教育和指导。在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进行了体验之后,我让学生进行将注射器进行交会。学生们交回之后,然后学生进行汇报。我想这个操作还是有必要,进行这一边之后,学生就能够较为专心的进行汇报和交流。通过学生的汇报和交流,我导出压缩空气,及发现压缩空气又弹性,能够产生弹力。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篮球的拍球的比赛,当然一个是气足,另一个是气不足。通过活动很容易得出充气玩具有弹性,并且得出压缩的越厉害,弹力越大。这个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后一个活动就是学生进行放气球的活动,在个活动中学生比较容易的发现气球的运动与喷气发现的不同,然后介绍反冲。这个活动虽然学生经常做,但是经过活动能够有更深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
《玩具》教学反思3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学习重点:
默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学习难点:
联系实际,谈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教法:
谈话法、点拨法
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陪爸爸妈妈逛过商场吗?你最喜欢在哪类柜台前停留?如果遇到了你特别喜欢的东西,你会怎么做?
2、看图:看这也有一个孩子在陪妈妈逛商场。睡与阿尼亚说说你都
看到了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说说读题后能提出哪些问题。
1、开火车检查读文情况,并思考读题后提出了问题。
2、这个孩子为什么在玩具柜台前?我们到课文中去细细地寻找答案,请默读课文,找一找能回答问题的句子画下来,标出认为重点的词。画好后说给旁边同学听听。
3、指生汇报:
1)“目不转睛地盯着”是怎样的看?
2)为什么“闪着兴奋的光芒”?
4、能把小兵的喜欢读出来吗?想一想他看见别人来买玩具汽车时,心里会想什么?
5、如果你遇到了这么喜欢的东西,会怎么做?小兵和你们的做法一样吗?他是怎么做的?
6、什么是“抢着说”?小兵为什么要抢着说?
理解“常年”的意思。常年这样病着会怎么样?(体会妈妈的辛苦)
7、看到妈妈如此辛劳,如果是你,还会要心爱的玩具汽车吗?所以小兵要抢着说:——
8、小兵只是看到玩具汽车这样说吗?还会在什么时候?
水果店前、蛋糕店前、看到漂亮衣服等
9、妈妈在说这些话时,会想些什么?读读妈妈说的话。
10、妈妈被小兵感动着,还有两个人育人被感动着,是谁?这处他们被感动的句子。
从这些句子看出他们的什么样的人?
小兵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让我们送给他不同的祝福吧。把你想要祝福他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喜欢——不要
送——不要
懂事、体贴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反思
回顾这节课,我认为最突出的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课堂呈现出的效果来看,学生能处于兴趣盎然的读书氛围中,读的情绪高涨,读的目标明确,读的层次也很清晰。分析其原因,在于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的不厌倦。
在略读课文中除了形式多样的读,还要有重点的读,避免泛泛读,无目标的读。在突破课文重点部分,重点理解“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等词语时,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课堂上又不能完全放手。我就通过创设情境,适当加以引导,运用了学生多种感官来感悟,学生完全把自己当作了课文中的小男孩。从那丰富、传神的表情动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多么喜欢小汽车的“小男孩”。学生在朗读时真正的有感而发。在突破难点,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时。我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默读方式,感受文本,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又提供了个性化阅读的空间。
有待改进的问题:
课堂上学生的感受谈得还不够深刻,内容还不够具体。仔细分析,这与我在课堂上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有关;也与我有些紧张,没有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而忙于教学进程,给学生默读的时间还不够充分有关。
因此,尝试上了这节略读课文后,也使我更清楚了今后略读课文教学的方向,既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时间、空间。同时也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还是要给予适时的引导、点拨。
《玩具》教学反思4“玩具”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是我在与我班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并提出来的,通过搜集和了解了一些相关资料后,我认为这个主题非常具有实施的价值,内容涉及的比较广,可操作性强,实践性强,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热情。下面,将从活动前、活动中与活动后三个阶段来进行全面的反思,把我的心得与体会,大家共同分享,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活动前:情境创设 激情引趣
情境创设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一种方法,被广泛推崇与使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的运用,那么对于保持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会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我们经常苦于学生的“三分钟热血”,于是我在活动前的情境创设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我今天展示的《玩具总动员》,从主题导入上看就能给人一种神秘感,“玩具”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玩具伴随着学生成长,但是用猜测游戏导入,吸引着学生想布口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我认为在我的精心设计下,主题活动的情景创设也可以成为主体生成的一个重要素材,看似无意,但其作用却也是不可忽视的。
其实我认为我的指导从活动前就已经开始了。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的热情越来越少,甚至中途停止,不再参与,明明这个主题很符合学生的兴趣,为什么开展不下去呢?于是,我就从头想起,我为学生创设的这个情境能够吸引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吗?通过探讨与实践,我认为,任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都不应该是草率的,所以在开展活动之前应该深思熟虑,想想应该怎么样指导,让学生走好重要的第一步。
二、活动中:以点带面 全心投入
在本次的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将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但是我并没有就因为这样割裂组与组之间的联系,使小组间没有联系,而是利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在各组之间建立起纽带,让组与组之间息息相关,相互关注,共同进步。
在我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当我让学生去评价其他小组时,学生不知道说什么,时而说些空话、假话,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去关注其他小组,互相促进,我不遗余力的去引导,却始终看不到什么效果。
对于“小组合作”我有太多的问题和疑惑,但通过我的一番思考后,我认为“小组合作”并不仅仅是指组内的合作,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尽量拓展学生合作的空间,跨组的合作、跨班级的合作,乃至跨校、跨区域的合作……合作的空间越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就越大。同时,要让合作来的自然一些,少一些刻意,多一些创意,其实“合作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三、活动后:拓展创新,活动升华
综合实践活动的意旨在于实践和创新,活动后,根据在“交流和展示”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大家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积极行动。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新玩具。在制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最后,组织学生写一写活动的感受,使这次活动进一步深化。
四、活动启示:
这次活动,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作为老师,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是学生的朋友,是他们的合作伙伴。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协助、指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获得了感性体验,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增强。更可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他们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更在活动中大放异彩。
《玩具》教学反思5《介绍我喜欢的玩具》这节课从题目上看就是非常吸引学生的一节课,本课教学重点就是学习观察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搭配,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爱好和对玩具的评价,并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玩具,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有的玩具是伴随着他们一起成长起来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我想他们一定会有很多关于玩具的话题想要与别人分享。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先运用多媒体播放《玩具总动员》的一段视频带领学生们走进了玩具世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回想起属于自己的玩具世界。视频刚刚播放完,学生们就迫不及待的讨论起玩具来,我并没有制止他们的自由讨论,就让学生沉浸在他们的快乐之中吧。随后我让学生在对书中作品的欣赏和认识中感受到了卡通玩具的特点,并让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自己喜欢的玩具,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玩具的造型和色彩,还有自己的跟玩具有关的经历,并与其他学生交换玩具玩一玩,分享玩具的乐趣。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绘画时就有了很高的热情,作品的表现也更加富有趣味,有的学生在画面中把自己的各种玩具组合在一起,好像在讲述故事一样。这节课我觉得课上得很轻松,最重要的是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还得到了欢乐。
《玩具》教学反思6本节课我选择在室外进行授课,原因是球类的实验需要学生在室外能够进行进行较好的操作。而且今天三个班都在室外进行了操作学习。我有以下的一些反思。
1、首先是学生在操场的坐的位置。
我发现对于学生在操场上的座位的位置,需要精心去安排。我首先学生按照横列分小组进行坐下,但是我发现这样学生坐的就比较的长。我站在中间,虽然我拿着话筒,但是还是有同学特别是两头的同学没有提到声音。我后来又改成圆形的,围着我做。但是我发现后面的孩子就听不大清晰了。我想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将孩子摆成一个扇形,那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2、在打操场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问题。
在操作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较为分散,我想主要是因为周围有很多的其他的干扰物进行干扰。虽然他们不是故意的,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不自觉的收到吸引。我除了将课设计的更加的精彩之外,还需要尽量排除干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选择在除操场之外其它人较少的地方,上课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3、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预设的。
在以后的教学,我一定注意预设,才能够更好去提问,根据预设进行设计问题。这样上课就会使课程的环节紧紧相扣。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只是重视提问的环节,但是预设没有进行真正的重视。
《玩具》教学反思7在这一节课中我通过设计了四个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一年级的学生对数玩具比较有兴趣并且对他们而言数玩具并不陌生,我觉得通过选择孩子们所熟悉所兴趣的教学材料,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他们会觉得我们的学习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让学生将具体物体的个数转化为图形来表示,再对图形抽象出数字,通过“直观操作―图形符号―数字符号”的转。例如让孩子们在练习题的第1题第二排的图中,找出题目的要求并且从数字中找出排列的规律。结果,学生在第3题的图中也能找出题目的要求,填完方框里的数字后,也能自发地去寻找数字的排列规律了。使得学生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数的含义。
这一课时是学生初次书写数字,一年上的学生刚才幼儿园的以玩为主的教学环境中走出,对他们而言初次正式的书写数字当然有相当难度,当然,在这些人当中不可避免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已经能够掌握规范的数字书写,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需要在老师正确的示范下和悉心教导才能掌握,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本课时或日后的教学中,进行多加指导,如注意书写时应注意做到“顶天立地”统一书写在田字格的左边或是右边,分析书写的笔画笔顺和书写的姿势。
此外,当你要求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用1,2,3,4,5来表示”时,如果有人说“1可以表示一群小鸟”这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这时你就不应扼杀学生的潜力了。
《玩具》教学反思8本课是篇阅读课文,学生对阅读课文已经有了一些积累。默读勾画,旁批,写写自己的体会(知道什么)。于是本课的学习活动全放手于学生,本人只是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本文的插图非常显目,清晰、人物表情、动作,以及柜台上那些各种各样的玩具,这一显目特点,就足以表达了文章的中心。特别引导孩子关注“庆祝 ‘六一’儿童节”,这是文中主人公奢望自己喜欢的小汽车的原因所在。
出示阅读要求,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完成作业练习,本课用了50分种左右完成。阅读课文主要是训练思维的速度与方法,则无须精读,初略浏览,小学生“一目一行”,跳跃性读,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也就是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从学生完成作业来看,学生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比如、不认识的字,大家都查找,不懂的问题一起研究,老师陪着学生作最关键的点拨。
比如、本文的结尾,售货员阿姨天天盼望着再次见到那个小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让学生带着希望的语气该段,并设了几问:售货员见到了小男孩吗?见到了阿姨会说些什么?小男孩会怎么样呢?本人的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兴奋劲儿。有的说,还是这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小男孩又来到柜台前……有的说,那是星期五,阿姨拿着小汽车来到小男孩的学校,站在校门前……也有孩子说,爸爸的病好了,妈妈给了小男孩钱,让他去买小汽车……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写在课后。(点拨,这是续写)。
续写就是接着写下去。为什么要接着写下去呢?因为文章没有说出最终的结果或接下来会有什么发展变化。由于是还没有说出来的内容,续写时要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测补充地写下去,所以续写也属于想象作文的范畴。那么如何续写呢?(续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接着一篇完整的文章,把原文没有写出或没有写尽的部分写出来。例如,课文最后一句。课文并没有明确说出来。引导学生可以想象“重复反思内容”,另一种情况是提供一定的情节,让我们接着写。比如、今天天气真好,早晨,我穿着一件漂亮的新衬衫去上学,心里特别高兴,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情节想象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恰当地组成一篇情节完整,前后统一的文章。续写的想象要合情合理,故事必须真实可信,续写的内容必须与课文前后一致,不许有矛盾之处。
上完本课,本人感觉学生长大了许多,好像是知我心的感觉,回家想想在自己的教学指导中,没有忽视如下方面。
本文是根据略读教材的编写意图,设计了尊崇文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教学设计中,以读为本,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
抓住课文插图,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的谈话,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生活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本人始终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伙伴,旁敲肯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的促进与发展。
读书方式自由,本人力求把读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个性行为。使学生喜欢读书,并能准确流利地朗读,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文本内容,领悟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抓住文中对话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在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修改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中受到文中主人公潜移默化的影响,渗透德育思想教育,有恩,知恩、懂恩、报恩。
本文的教学效果一般,习作练笔是成功的。语文就是这样有“矛”无“盾”反而没兴趣,为了“双齐”只能走“永久的探究之路。”
《玩具》教学反思9上周市教研中心到我校视导,我执教了一节课题为《民间玩具》的美术课,这节课是四年级的一节美术手工课,作为手工课学生会特别的感兴趣,但课堂组织与课堂秩序等方面也会出现混乱,课堂局面不好控制等问题。于是,课前我就做了精心的准备,紧紧地抓住了“趣”这个特点,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了“圣诞老人”和“多啦A梦”两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动画形象,在新课导入时搞了一场“小型模仿秀”,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心都从别处收回来了,下面的教学就顺利多了。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圣诞老人”和“多啦A梦”为什么会走?同学们通过观察很快发现,“圣诞老人”是靠人的手指来“走”的,“多啦A梦”的两条腿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人用手推着它就可以“走”了。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我马上因势利导:还有其他的方法让玩具走起来吗?学生们马上联系到自己的玩具上,想到还可以给玩具安上轮子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一课的学习要求不但是让学生用纸或废旧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还要让学生学会画设计草图,而我们平时上手工课一般都不画设计草图,为了让学生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于是我就在课前以“圣诞老人”为例先画了一张设计草图,上课时对照草图边讲解边示范“圣诞老人”的做法,还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不画设计草图会出现什么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知道,如果不画草图可能导致圣诞老人各部位尺寸不合适,影响制作效果等问题,明白设计草图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制作环节中大部分同学都考虑到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制作的玩具比较成功。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欣赏了课本中展示的玩具范例,让学生商讨各种“会走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装饰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并采用画、剪、贴等各种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我示范了“圣诞老人”的制作方法,无形中产生了一定的框框,使得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制作了“圣诞老人”,没有什么新的创意。其实这也是美术课上的一个“老毛病”,不示范,学生无从下手,但一示范,又是全篇一律,没有了学生自己的想法。我一直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积极的寻求好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最后的作品评价阶段,由于时间问题很多同学没有完成自己的作品他们总是不停的做自己的,无心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没有一个好的倾听习惯,这就使得这一环节不尽人意,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这也说明平时的课上就没有很好的去培养学生的这些良好习惯。今后,我一定要注意平时课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提高作品质量的同时对行为习惯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在美术课上获得能力与习惯的“双丰收”。
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每个感官,对学生加以引导,实施教育。总之,今后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寻求更好的方法,让我的美术课上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果。
《玩具》教学反思10
美术课的趣味性强,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多种造型方法,给学生以想象、创造的空间,尤其是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知识,讨论会转的原因;开放的教学方式,营造宽松的娱乐环境,让他们大胆地做、尽情地玩。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
在上《会转的玩具》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试着发现并巧妙利用身边废旧材料用不同的装饰手法来制作“会转的玩具”。丰富的玩具材料是发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准备大量的废旧物或自然物,充实制作内容,充分发展学生想象创造力。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材料远比一些现成的来的吸引学生,只要稍微动动脑筋,都能变废为宝,能带给孩子更多的乐趣。对孩子是有益无害。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制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一样玩具做好后,学生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会无比的快乐,有利于自信心的发展。其次,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他们也明白通过自己付出的劳动也能变废为宝,这些奇妙的变化会让人欣喜,明白有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会更加珍惜自己制作的玩具。学生在收集废物的过程中,会逐渐明白废物利用的好处,有利与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的形成。
我引导学生们欣赏了课本中展示的玩具范例,让学生商讨各种“会转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装饰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并采用画、剪、贴等各种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整个课堂在趣味无穷的情景体验和浓厚的情境氛围中达到高潮,学生在作品的展示中既张扬了个性,又轻轻愉快地消化了本课的知识。通过有意设置一定的情境氛围,让学生产生激情,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欲望、个性化创造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每个感官,对学生加以引导,实施教育。
《玩具》教学反思11现代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学生通过阅读,在被故事情深深吸引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文听小男孩进行对照,教学中我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读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所体现的教学亮点:注重朗读感悟。
本节课紧紧围绕“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这句话,逐词逐句,层层深入,让学生真正感悟小兵的内心活动。抓住“抢”字,设疑小兵抢着说了些什么?他抢在谁的前面说?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小兵抢在妈妈前面,他为什么抢着说?他真的只是看一看吗?心里不想买吗?学生说出小兵抢着说的原因有“保护妈妈的自尊心、不想让妈妈丢脸、不想让妈妈心里难过等等。”老师问这该怎么读呀?学生读:“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引导学生朗读时语气速度要稍快,要读出孩子不买的决心。从学生朗读声中我发现学生读得要比第一次有感情,这次的读学生是发自内心的!“小男孩的爸爸病着,家里的生活很困难,小男孩心疼妈妈,不让妈妈给他买小汽车。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出示孩子他妈说的话:{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的生活也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小兵为了给爸爸治病,什么都不要啊!此时此刻,老师问:“你想对小兵说些什么?”学生都发自内心地说小兵是一位十分懂事的小男孩。老师再让学生读:“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这句话时,学生已经完全领悟小兵说“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这句话时的心情和分量了,从孩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已经被小兵这懂事、善良、体贴、知道心疼妈妈的心思等等品质被深深的打动了,学生内心深处都洋溢着要向小兵学习!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就是需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文本的魅力。“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这句话时,是在学生层层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而发自内心读书的。学生发自内心深情的朗读和形式上的做秀完全是不一样的,发自内心的感悟朗读不是强加刻意的直白、宣告,而是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层层深入,学生融入文本,静下心来静静地品悟。
《玩具》教学反思12本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和民间艺术的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说实在的,这是一节欣赏课,开始我很害怕,因为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它的种类、材料、造型虽然都各不相同,但它们又是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我面对的又是三年级的学生,不知道课下查没查资料,我心里没底,于是我查了好多有关的资料,但又不知从何入手。就在我犹豫的时候,儿子说:“妈妈我想学剪纸”。这一下引起了我的启发,对就从剪纸入手。
于是,开始我就利用剪纸导入了本课,孩子都喜欢剪纸,这一下就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接着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作品,并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图片有什么民间玩具?你见过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找出这些民间玩具的共同特点吗?它们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并引导学生从材料、颜色、图案、功能不同的侧面欣赏民间玩具。
于是就总结出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丰富、废物利用等,还总结出中国民间玩具不仅好看,好玩,还寄托人们希望吉祥、长寿、幸福如意的美好愿望,也是馈赠亲友的吉祥礼品。在本课孩子不光体验了玩具带来的快乐,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能。
《玩具》教学反思13讲到玩具不仅是学生的最爱,也是我的喜好,从小我就喜欢玩玩具,不过小时候我的玩具大都是自己做的,所以特别珍贵,而现在市场上的玩具琳琅满目,随便去个玩具店都会让你看花眼,有了这种共同的爱好便容易找到共同语言。这是一节手工制作课,作业也是学生熟悉的玩具,课上我先从各种玩具谈起,孩子们也有话要说,纷纷回忆自己难忘的玩具,我先把他们的思路放出去,然后再拉回来,学生的兴趣却不减,我趁势把课本上的设计构思和设计思路介绍给学生他们很快就明白了,但是毕竟是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许多学生的作品只能算是勉强完成了作业。接下来我让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做了设计感受,许多学生深受启发,纷纷重做,这次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作业效果自然变好。有时学生的语言要比教师的更容易让同龄人接受。
《玩具》教学反思1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文中用亲切朴实、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售货员阿姨及她的女儿关心小兵,胜似亲人,妈妈用爱挑起生活的重担,主人公小兵,小小年纪却懂得关爱父母,自尊自爱,“非常喜欢小汽车”却“不要妈妈买”,非常渴望拥有小汽车却对着售货员阿姨说:“不要!”故事情节曲折,令人感动,引人深思。现代社会中养尊处优的孩子,是很少有文中小男孩这样的情感体验,而本文用贴切的语言讲述的故事,很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并自然而然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对父母的关爱,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是个很好的思想教育题材。因此,如何使本堂语文课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发自内心地爱父母,爱他人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努力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上课伊始,我首先与学生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二、自主学习,发散思维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遵于这一目标,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及词语卡片,创设找朋友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先词卡出示“晴”,让学生认读,并请读得准确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然后课件出示“晴”,请同学们给“晴”找朋友,学生们很快完成了这一任务,找出了“目不转晴”这文中的关键词,我随机运用课件出示带有“目不转晴”的句子,请孩子们在小组内表演“目不转睛”,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齐读“目不转睛”,接着尝试用“目不转睛”互说句子,同学们发言热烈,参与性高,我乘胜追击,让大家把“目不转睛”当成最好的伙伴认真书写,同时采用多种方式认读“柜台”“售货员”“富裕”“心疼”等词,巩固了识字教学,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如此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地促进。这样轻松、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喜悦,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
三、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注重积累
这篇课文情节曲折感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是在简短的对话中折射出来的,要让学生充分领悟到人物鲜明的个性。于是我利用课件展示了文中人物对话的内容,让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质疑。如“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吗?有的学生说小兵心疼他妈妈,不想让妈妈花钱,因为他家里不富裕。我接着问你从哪读懂的?能读出妈妈无奈的心情吗?有的学生说,小兵很懂事,帮妈妈省钱给爸爸看病,有的学生甚至可以说售货员阿姨要把小汽车送给他,他也不要……此时屏幕上打出“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让学生体会小兵内心巨大的心理反差,进而领会人物内心的情感。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也能使学生容易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触摸到人物的心灵,想人物之所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本课所描绘的情节感人,语言文字也很贴切,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积累语言,如“目不转睛地盯着”“兴奋的光芒”“专心地看”“忍不住”“眼圈红了”等词语,在结尾时,出示习题:如果小兵来到我们当中,你想为他做什么?落实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的教学目标。
四、读中品味,读中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方式多样,激趣学文:课文教学中,我力求把读放首位,通过自读,评读,比赛读等方式,使学生喜欢读书,并把课文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
2、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如:让学生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在深入研读课文后,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课堂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课堂上学生的感受谈得还不够深刻,内容还不够具体。仔细分析,这与我在课堂上巧妙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有关;也与我有些紧张,没有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而忙于教学进程,给学生默读的时间还不够充分有关。
因此,尝试上了这节略读课文后,也使我更清楚了今后略读课文教学的方向,既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时间、空间。同时也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还是要给予适时的引导、点拨。
《玩具》教学反思15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想到了现在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哭闹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现在的孩子对玩具也很迷恋,所以,上课伊始,我说:“你们喜欢玩具吗?你站在过玩具柜台前吗?说一说你站在玩具柜台前的样子。”孩子们先是沉默着,好像在回想着什么?马上又都兴奋起来,情不自禁地说起来。有的说:“我一动不动地盯着里面的飞机。”有的说:“我看到我喜欢的玩具两眼放着光。”当你家长给你买你喜欢的玩具时,你又怎样了?有的说:“我高兴的蹦起来。”当你家长没有满足你的愿望时,你又怎样了?哭过吗?蹦过吗?闹过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在玩具柜台前,遇到心爱的小汽车是什么样的神情?快到课文中找一找,边读边画。“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你认为这里的哪个词用得好?说一说?“只要、马上、目不转睛、盯着、闪着、兴奋的光芒。”你就是那个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快来演一演。这么心爱的小汽车,他让妈妈买了吗?为什么?“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因为他知道,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还得给爸爸买药,他懂懂得心疼妈妈。你被感动了吗?售货员阿姨也被感动了,阿姨做了什么?可是,她再也没看到那个小男孩。
这篇课文处处让人感动,人物对话也较多,所以,在学完课文后,我们又都带着那种感动来读课文,孩子们的情情不自禁地外露。最后,我说:“今后你打算做一个这样懂事的孩子吗?”孩子们都笑了。这笑里藏着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