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挂两支笔的孩子》教案(大全)
教时安排及目标:
第一教时:学习课文第1—12自然段的内容,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大胆创新的能力,初步感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第2教时:抓住单元提示,进一步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深刻领会文章中心。指导学生如何围绕中心,把第一教时所编的故事写具体,全面提高学生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
第一教时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1—12自然段的内容,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1—12自然段的内容,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大胆创新的能力,初步感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初步感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准备:多煤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呢?(想)
2、好,下面就请你仔细地观察这位新朋友,说说你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挂两支笔,头斜着,嘴也笑歪了,很得意,很神气,很高兴)
3、这位新朋友就是挂两支笔的孩子——陆小亮。(出示课题,并齐读)
二、学习课文,展开想象。
1、他为什么这样高兴而得意呢?原来,在他生日那天,妈妈送了他一支漂亮的圆珠笔。出示“圆珠笔红红的杆,金黄色的夹。笔套上有三个小键,像变魔术似的,一按,蹦出红笔芯;再按,缩进红的钻出蓝的;再按一下,又变成黑色的,简直妙极了。” A一二读(齐读)
B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笔很漂亮、很奇妙,我也想有一支,小亮一定很高兴)
2、陆小亮原来有一支钢笔,他做梦都想有一只漂亮的圆珠笔。如今,美梦成真,陆小亮心里乐滋滋的。
出示“他想,教授、作家、记者……谁的口袋里不插两三支笔呢?” A请你自由地读一读。
B你发现了什么?(……表示列举人物的省略,请学生补充后得出小亮向往自己长大后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C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强调心想,要轻读,充满向往和幻想,好像自己挂了笔,就真的成了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很了不起似的)
3、,于是无论到哪儿,小亮都不忘挂上这两只宝贝笔。可有一段时间,小亮却不再挂笔了。
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组合讨论陆小亮不再挂笔的原因。交流反馈(笔漂亮,字不漂亮就不挂了;考试考砸了,同学嘲笑他,就不挂了;捐给灾区小朋友了;劳动时,弄丢了……)
三、抓住重点,学习方法。
1、刚才,大多数同学都能发挥想像,把故事编得合情合理。可是,要把编好的故事如何恰到好处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确是一门学问。
2、我们先来看课文是怎样编的,又是怎样把陆小亮这个人物写具体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直接写小亮的句子,细细体会,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疑问,可以相互交流。
3、交流反馈
A课文中的小亮,为什么有一段时间没有挂笔? B你找到了那些直接写小亮的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导领会含义及写法
“小亮一听写信,就着了慌。”为什么着慌?(自己给爸爸写的信,爸爸回信指出不少毛病。平时学习不扎实,给老奶奶写信怕丢脸。)
“不答应吧,老奶奶会说我不像红领巾;说没带笔吧,可明明挂着两支笔。”(指出是心理描写,领会了左右为难的矛盾心情后指导朗读)
“小亮左右为难,想来想去只好说:“奶,我写不好。”(只好看出他答应的很勉强,但是心灵深处他还是想帮助别人的)
“钢笔老划破纸,用圆珠笔又不如用钢笔好写,笔换过来又换过去。”(这是动作描写,从只看出小亮信写捕处的着急心情,写得很费劲)还有那些句子写他写信写得很费劲。“三四十个字的信,写了大半个小时。”(对比的写法,写信时间长,很费劲)“虽说是早春,可小亮却全身发热,手心湿漉漉的。”(写出了小亮着急的心情)
“他咬着笔杆,琢磨了一阵,偷偷地抬起头,瞅了瞅耐着性子等的老奶奶,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上了“准南矿物局”,以及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咬、琢磨、偷偷、瞅写出了小亮害怕、着急的心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写出了他的马虎。)
4、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小亮平时学习不认真、,不塌实,帮老奶奶写信才会费劲。小亮这个人写得活灵活现,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我平时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不够深刻,以后改进。)
四、情境导读,深刻感知。
1、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可是,老师发现第10、11自然段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小亮,但是他的心情我们能体会吗?(能)
2、那几位同学想读老奶奶的话?谁想读王老师的话呢?再请一个同学读提示语。其他同学想象当老奶奶和王老师谈话是,小亮在干什么?他当时的心情怎么样?(情境朗读)
3、交流:小亮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后悔、羞愧、恨不得钻地下去)
4、作为小亮的朋友,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小亮,不要灰心,现在努力还来得及等)
五、憧憬未来,结束教学。
1、相信,有了朋友的鼓励,老师的关心,陆小亮同学一定回振作起来的。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第二篇:《挂两支笔的孩子》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说出课文哪一段详写,哪几段略写,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无论……都……”、“一……就……”、“严肃”造句。
3.认识过渡句、段,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能借助过渡句、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4.能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5.懂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别人服务的道理。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能借助过渡句、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分段和概括段意;教学第—段;完成课后4题和作业本第2、5两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齐读,导入新课。
二、认读本课的3个生字和9个词语。
三、生默读课文,分段,口头概括段意,板书:挂笔→不挂→重挂。然后,完成作业本第5题。
四、1.抽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魔术”的意思,辨别“芯”、“心”、“蕊”。
提问:这小节写圆珠笔“妙极了”,表现在什么地方?(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回答,导出板书:喜爱)。
生带着喜爱的情感朗读本节。理解反映小键功能的语句为什么用分号(三种颜色并列,三个分句并列)。
2.抽读第二自然段,了解“教授”、“作家”、“记者”各是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有文化的人,有扎实广博的知识,受到人们的尊敬)。
生按思考题(为什么陆小亮见教授他们口袋里都插上两三支笔,自己就要挂上两支笔?)再读课文,回答,导出板书:羡慕。随后结合课文,用“无论……都……”造句。
生带着喜爱、羡慕的思想感情齐读本节课文。
五、课时小结。生完成课后题4和作业本题2。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第二、三两段,结合课后题3,理解过渡段的作用,完成作业本第1、3两题。
教学过程
一、听写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
二、1.抽读第3小节,理解过渡段承上启下、连贯一、二两段意思的作用。
讨论:本小节应归第—段还是第二段?(联系“不挂笔”的内容,结论:应归第二段)
2.先作情感语气指导,再抽读第4至7自然段。
尔后理解:“劳驾”、“左右为难”的意思,前者要用换词法来理解:后者由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来理解。接着,生联系插图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
3.按课后题1(3)题的问题自己默读第8至10自然段。抽答课文中反映陆小亮写信“费劲”的词句,板书费劲。
齐读这些语句。生再找出反映“费时”的语句(“写了大半个小时”)板书:费时。
理解“琢磨”的意思。
朗读的情感指导后,抽读第8自然段,着重引导学生读出陆小亮写信心慌手乱、记不住字心中无数又羞于见人那种千难万难的神态语气。
提问:王老师看了陆小亮给老奶奶代写的信,为什么“微笑的脸慢慢变严肃了”?(因为“在短短的几十个字的信中,有好几个错别字”)板书:,错别字多。
讨论:陆小亮写信那么费劲、费时,且错别字多,说明他哪些方面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差)
提问:这样,陆小亮能不能很好地为别人(老奶奶)服务?(不能)所以,当听老奶奶的话后,陆小亮表现怎样?齐读倒数第二自然段)板书:不好意思。
4、抽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陆小亮有什么心事?(生联系课文内容回答)王老师知道后找他谈了话。你估计王老师会对陆小亮说什么话?(王老师可能告诉他:①写错别字、知识不巩固与挂不挂笔没有关系;②教授、作家、记者小小时候在学习期间也会写错别字:③挂上笔只会给学习;书写带来方便,更便于帮助别人等。)
讨论陆小亮又挂起笔说明他有什么决心?(抽答,结论)板书:决心踏实认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
生口头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课时小结。课堂作业。
作业本第1、3两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熟读课文,总结课文,进一步认识过渡段和合理安排详略的作用。完成余下的课后和作业本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无论……都……”、“一……就……”、“严肃”几个词语口头造句,完成作业本第4题
二、生按课后题要求再轻读课文,抽答。(第二段详写,其余两段略写。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说明一个明确的中心。)
三、那么,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告诉我们:要想更好地为别人服务,就要认真踏实地学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体会。
四、我们学这篇课文:不但学习了怎么安排详略,突出了中心,还学习和了解了过渡段过渡句的作用,课文除了第3自然段是过渡句外,还有哪一句是过渡句?(后来,王老师知道了他的心事,找他谈了话)抽答,黑板出示本句。讨论结论:这是从时间、人物、内容上把二、三两段自然地连接起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过渡句承上启下,连接两段意思的作用。)
五、全课总结。
六、完成余下的作业本习题。
附板书设计:
23、挂两支笔的孩子
挂笔→不挂→重挂
喜爱 费劲
认真踏实学习
费时——不好意思——决心
羡慕 错别字多 掌握知识技能
第三篇:《挂两只笔的孩子》教学设计内容
教学目标 :
知识:
学会5个生字,理解12词语的意思,能摘录课文中有分号的句子,能用关联词“无论……都……”、“虽说……可……”造句。
进一步认识过渡句与过渡段,能说出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能力:
能借助过渡段和过渡句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给课文选择正确的中心思想。
学有余力的同学能根据课文内容,开展合理的想像,把王老师找陆小亮谈话的内容写下来。
情感:
懂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别人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借助过渡段和过渡句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给课文选择正确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
学有余力的同学能根据课文内容,开展合理的想像,把王老师找陆小亮谈话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在口袋里挂着笔的人吗?
2、你们想想,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一个挂着笔的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说第一遍读课文,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
为什么挂两枝笔?挂了笔结果怎样?等。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
4、说说:
除了刚才解决的问题,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找出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1、这单元我们重点学习的是过渡段。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划出过渡句或段。
2、交流。齐读过渡段。
3、利用过渡段,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4、小组内交流。
5、集体交流。
四、学习第一段。
1、抽生读第一段。
2、听后交流。
说说:你从第一段中了解了什么?
你觉得第一段中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段。
1、出示过渡段,齐读。
2、为什么小亮也有不挂笔的时候呢?展开想像,说说你认为不挂笔的原因。
3、学生自由读第二段。
4、交流:说说陆小亮不挂笔的原因。
5、你觉得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陆小亮帮老奶奶写信时的情况?
引出:“费劲”
6、认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亮“费劲”?用笔标上号,并在旁边写上理由。
7、交流。结合指导朗读。理解课文。(重点)
8、作为小亮的朋友,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二、学习第三段。
1、可小亮后来又重新挂上了笔,这是为什么呢?
2、你觉得王老师会对小亮说些什么?请你以王老师的口吻来说说。
3、听了王老师的话,小亮会怎么想?
三、延伸。
1、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觉得小亮该不该再挂上两枝笔?为什么?
2、自由讨论。
3、集体交流。
4、结束语:相信,有了朋友的鼓励,老师的关心,陆小亮同学一定回振作起来的。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板书:
14、挂两支笔的孩子
左右为难费劲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第四篇:六年级硬软笔书法教案
第一课时 书法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难点:运笔的技法。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
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第二课时 结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第三课时 结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示范小结
三、指导要点
盘: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皇:“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书写:斩、转
第四课时 结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
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哥: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
竹: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
羽: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
吕、昌: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
兢: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第五课时 结构特点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峰:“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和、知: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
催: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
说: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第六课时
结构特点
(五)教学目标:
1.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构字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想一想,说说写好这些字的关键是什么?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这课的例字均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相互间的穿插和避让,使之协调统一。
四、范字指导提要
仰:中间的竖提收缩。
做:中间部分收缩,使右边部分的长撇得到充分的舒展。
哪:左口向上抬,右竖充分往下舒展。
班:左提收紧,使中间的撇能向左充分展开。右“王”下横从撇下起笔,略长些。
街:中间部分的竖起笔稍高,以显示挺拔有神,4个横画要和右边的横画相互穿插,使其紧密不松散。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第七课时 偏旁之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反文旁和殳字旁,斤字旁欠字旁的写法。2.理解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重点:理解左右结构字的写法,合理分配左右两边的比例。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左右结构的字也有很多种结构的安排方法,怎样分配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
二、新授
1.反文的写法:左右基本相等。注意点:攻、改两字在写的过程中,左边的工与已应稍稍短一些。注意攻字左边工字的穿插。
2.殳字傍左右两边基本相等,注意捺要稍长。殿字的最左面的一撇不宜过长。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斤字傍的写法:斤字的一竖在一个字中是主笔,不能写歪。欠字傍宜写得比较宽一点,并且注意斤字一撇的穿插。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6.作业展示。
三、综合练习。
1.课本中综合练习上面两排字。
四、小结,左右结构字的写法特点。
五、作业:P2连段文字。
第八课时 偏旁之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单耳傍和右耳傍的结构特征、联撇旁和立刀旁的结构安排。2.理解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重点:右耳旁的具体写法。“彡”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二、新授
1.单耳和右耳的写法:左右匀称。注意点:不论是单耳还是右耳,一竖都必须比左边长一些。单耳的左边如果比较长一点,单耳写的时候起笔就要靠下一点。如“印”“却”等字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3.“彡”的写法:三撇要有一定的变化,包括形状、长短的变化,取势的变化。总体必须保持在一条竖线上。立刀旁的前一竖要短一些。“彡”和立刀旁都要求狭窄一些,不能太宽。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5.作业展示。
三、综合练习。课本中综合练习上面两排字。
四、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P4连段文字。
第九课时 偏旁之三
教学目标:掌握以页、鸟、羽、隹等为偏旁的字的写法 重点:鸟字旁的字的正确写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页、鸟、羽、隹”等为偏旁的字的写法。
二、新课
1.各个偏旁的分析
“页”字旁左右略等,注意凡是左边短的字,左边要向上提,如“项”字。
“顺”字的三竖不能写得一样,要有长短弯直的变化。
“鸟”字为偏旁的字的字,主要注意是鸟的写法,转折处要向里弯。而且鸟字旁要宽一点。“羽”和“隹”字旁要略微宽一点。
2.老师范写各个范字,注意让学生看清笔画的轻重徐疾的变化。3.学生作业:第5页的一面。老师指导。4.稍作点评
三、作业,自主完成第六页。
第十课时 偏旁之四
教学目标:掌握以寸、力、戈、辛等为偏旁的字的写法 重点:寸的一竖要写好直,戈的斜钩要写长一点。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寸、力、戈、辛”等为偏旁的字的写法。
三、新课
1.各个偏旁的分析
“寸”字旁和“力”字旁左右略等,寸的一竖要写直。力字的一撇宜长一些。
“戈”字的斜钩要长一点,不能写得太弯。
“辛”字旁应稍稍长一点,这样写出来的字才好看一些。如“辨”字,2.师范写各个范字,注意让学生看清笔画的轻重徐疾的变化。对、耐、封、尉、劝、助、劫、勃、戏、我、战、栽、辟、辞、辫、辨。
3.学生作业:第7页的一面。老师指导。4.稍作点评
三、作业,自主完成第8页。
第十一课时 偏旁之五
教学目标:掌握以艹、竹、山、羊等为偏旁的字的写法 重点:“艹”的上面两竖,羊字头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艹、竹、山、羊”等为偏旁的字的写法。
四、新课
1.各个偏旁的分析
“艹”字头和“竹”字头宜扁一些,如艺、节、苍等字,艹字头的两竖不能写得一样。“山”字头要上面宜扁一些如岩、崖等字
“羊”字头的上面要窄一点,下面要宽一点,这样写出来的字才好看。
2.写各个范字,注意让学生看清笔画的轻重徐疾的变化。艺、节、苍、茂、竿、笔、笑、笨、岁、岩、崖、崇、羔、善、着、羞
学生作业:第9页的一面。老师指导。3.稍作点评
三、作业,自主完成第10页。
第十二课时 偏旁之六
教学目标:掌握以爪、刀、四、寸等为偏旁的字的写法 重点:“雨”的四点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爪、刀、四、寸”等为偏旁的字的写法。
二、新课
1.各个偏旁的分析
“爪”字头宜写得扁一些,让出来给下面的字,如舀字 “刀”字头要小一点,如色、兔。
“四”字头要扁一些,如罗、署、罪、置等字。
“雨”字头要宽一些,注意四点要有上定的变化,如雪、零、雾等字
2.老师写各个范字,注意让学生看清笔画的轻重徐疾的变化。采、妥、舀、孵、负、争、色、兔、罗、署、罪、置、雪、零、雾、露
学生作业:第11页的一面。老师指导。3.稍作点评
三、作业,自主完成第12页。
第十三课时 左右对称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内容:关于“泊”“外”等字的教学。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教学用具:钢笔。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小黑板
“泊”“外”
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 “泊” “外”
2.让学生读一读。举出和以上类似的字。
三、指导学生写字:
1.练习书空
2.观察比较、书空掌握这类字特征然后向老师提出书写中遇到的问题。3.练习临贴。
4.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
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第十四课时 走之旁的字和有长捺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内容:关于“走”“还”的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教学用具:钢笔。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小黑板
“走”“还”
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 “走” “还”:
2.让学生读一读。举出和以上类似的字。
三、指导学生写字:
1.练习书空
2.观察比较、书空掌握这类字特征然后向老师提出书写中遇到的问题。3.练习临贴。
4.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第十五课时
欣赏练习1 教学目标:
1.通过《张芝临池》一课,教育学生学习大书法家张芝勤奋好学的精神。2.在指导欣赏中让学生得到启示,要练好字必须勤学苦练。
重点:学习大书法家张芝勤奋好学的精神 难点:要练好字必须勤学苦练。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我们国家有许许多多的书法家,每个书法家都有不少感人的勤学苦练的故事。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张芝练字的故事。
二、看图听故事,讨论:
1.张芝临“池”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向张芝学习?
三、小结
四、欣赏第7课小学生作品选。这位作者是靠从小刻苦训练,才写出这样好的作品的。现在他仍在继续苦练。
五、练习写古诗。先读诗,后解义,再书写。
六、部分同学练字积极性高,又有潜力,可鼓励他们在方格本上进行书写,也可改换书写内容进行书写练习。
第十六课时 欣赏练习2 教学目标:通过“读古诗、猜谜语”的教学,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重点:教学“读古诗、猜谜语”
难点: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节课的作业,表扬书写优秀和进步的同学,并张贴展览部分学生作业。
二、补充书法家的故事。
三、讨论:
1.书法家文征明为什么会学有所成? 2.他为什么特别喜欢那位少年儿童? 3.为什么送一支毛笔?
4.我们应该怎样向他学习?
四、指导学生猜谜语,写谜语
第十七课时 书写练习1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第十八课时 书写练习2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车”字旁的书写。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第一笔横稍短。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第十九课时 综合训练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内容:关于“詹”“夫”的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教学用具:钢笔。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小黑板
“詹”“夫”
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 “詹” “夫”:
2.让学生读一读。举出和以上类似的字。
三、指导学生写字:
1.练习书空
2.观察比较、书空掌握这类字特征然后向老师提出书写中遇到的问题。3.练习临贴。
4.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
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第二十课时 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内容:关于“点”“照”等字的教学。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教学用具:钢笔。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小黑板
“点”“照”
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 “点” “照”
2.让学生读一读。举出和以上类似的字。
三、指导学生写字:
1.练习书空
2.观察比较、书空掌握这类字特征然后向老师提出书写中遇到的问题。3.练习临贴。
4.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
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第二十一课时 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4.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和规律,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和兴趣。教学内容:关于“峻”“岭”“蜿”等字的教学。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教学用具:钢笔。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小黑板
“峻”“对”“岭”
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 峻: 岭: 蜿:
2.让学生读一读。举出和以上类似的字。
三、指导学生写字:
1.练习书空
2.观察比较、书空掌握这类字特征然后向老师提出书写中遇到的问题。3.练习临贴。
4.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
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第二十二课时 左中右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内容:关于“确”“做”等字的教学。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教学用具:钢笔。教学过程:
一、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小黑板
“确”“做”
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 “确” “做”
2.让学生读一读。举出和以上类似的字。
三、指导学生写字:
1.练习书空
2.观察比较、书空掌握这类字特征然后向老师提出书写中遇到的问题。3.练习临贴。4.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
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毛笔书法教学
第一课 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
教学目标:
1.认识左上包右下结构的形态特点;
2.掌握左上包右下结构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能按照左上包右下结构的书写方法写课文的四个例字。教学重点:左上包右下结构的运笔方法和它们的区别。教学难点:左上包右下结构的运笔方法和四个例字的写法。教学用具:范字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毛笔的执笔方法是怎样的? 2.写毛笔字的坐姿是怎样的?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
二、学习横画
1.板书课题:左上包右下结构
2.出示写有左上包右下结构的教学卡片,组织学生观察横画的形态特点。理解左上包右下结构的笔画特点:“中间宽、上下窄”
3.教师讲解中间宽、上下窄的运笔方法,起笔、顿笔、提笔、行笔、收笔,让学生体会,最后示范。4.学生质疑。对于以上的讲解有什么疑问?进一步理解上中下结构的书写方法。5.组织学生书写上中下结构,教师巡视辅导。
6.比较上中下结构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示范书写。7.组织学生进行书写比赛,书写短横和长横。
三、评价小结
1.回课巩固毛笔执笔法、坐姿、左上包右下结构书写要领。2.评价表扬课堂中书写认真、姿势正确、书写美观的同学。
第二课 半包围结构—左下包右上 教学目标:
1.认识左下包右上的形态特点; 2.掌握左下包右上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能区别左下包右上的不同之处;
4.能按照左下包右上的书写方法写课文的四个例字。教学重点:左下包右上的区别。
教学难点:左下包右上和四个例字的写法。教学用具:范字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我们学过毛笔的哪个是左下包右上?
2.指名上台板演左下包右上的运笔方法。3.集体评议、书空左下包右上。4.老师小结导入:再学一个新笔画。
二、认识左下包右上,掌握运笔
1.学生看书,感知竖画。
(1)认识左下包右上并书写。
(2)指名说说:书上共有几种左下包右上?它们的样子有什么异同?(3)学生齐读文中的“笔画特点”的内容。2.了解运笔,学会书写。3.指导书写。
4.老师逐个范写、讲解。
5.学生练写,老师个别指导。
三、评价小结
1.回课巩固竖左下包右上书写要领。
2.评价表扬课堂中书写认真、姿势正确、书写美观的同学。
第三课 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
教学目标:
1.认识右上包左下的形态特点;
2.掌握右上包左下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能区别短撇和斜撇的不同之处;
4.能按照右上包左下的书写方法写课文的三个例字。教学重点:右上包左下的运笔方法和它们的区别。教学难点:右上包左下的运笔方法和四个例字的写法。教学教具:范字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学习用具。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右上包左下
三、讲授新课:
1.板书:右上包左下。
2.出示右上包左下,引导学生观察右上包左下的形态特点,3.让学生比较右上包左下
4.教师讲解右上包左下的运笔方法并示范,强调不同写法。5.组织学生练习书写短撇和斜撇,教师巡堂辅导检查。6.组织学生书写四个例字。
四、评价交流:
进行课堂“小型书法展”,评出“小小书法家”。
六年级下期 书法教案 徐开伶
第五篇:三至六年级软笔书法课教案
第一课 认识和使用书法工具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毛笔。
2.书写姿势,执笔方法。
3.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4.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5.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教学重点:掌握中锋用笔,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水写纸 教学过程:
一、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齐、圆、健。“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
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4)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或小心捏开。每次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晾在废纸上或者悬挂起来。不可套上笔帽。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长使用寿命。
二、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1、身姿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3)头正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 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立书姿势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2、执笔
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古人的执笔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镫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对执笔的松紧也意见不一。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动笔杆。其实“紧”与“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要能很好地驾驭笔锋,不让其飘滑无力,“松”是指手中的笔运转灵活,笔锋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字才有韵味。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
(1)笔杆垂直笔正,指笔杆应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为的是保证中锋行笔,具体说是笔杆垂直,便于调节八面锋的笔锋指向。值得指出的是,在运笔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摆动,笔杆会倒向笔锋所指的方向,如写横画时笔杆向左倾斜,写竖画时笔杆向前倾斜.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让笔杆倒向运笔方向而造成“拖笔”,更不可倒向笔画的两边而形成偏锋。
(2)指实掌虚指实,用指尖捏笔,不能用指关节处勾笔。因指尖部分感觉灵敏,易于控制笔锋的细微变化。手指捏笔要松紧适度。一般地说,所写的字越小,笔就越要捏紧一点,大字则可松一些。坐书姿势捏笔要紧一些,立书姿势则可松一点。掌虚,是指执笔时掌心要虚空。无名指、小指不得握于掌内。古人说,“虚可容卵“。即是说掌心要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间,目的是便于手指及关节的灵活运动。
(3)自然放松
第二课 笔墨技法的基础训练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水写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双姿
二、用锋与用毫
毫——长而尖锐的毛。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的部分。
锋——刀剑等器械的锐利或尖端部分。笔锋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
我们今天来认识和运用笔法。笔法,就是正确地使用毛笔的方法,亦即笔毛在点画中运行的方法。中国的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篆书有《大盂鼎》、《散氏盘》、《峄山刻石》;隶书有《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史晨碑》;楷书有颜、柳、欧体;行书有《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草书有《十七帖》、《书谱》、《自叙帖》„„等等。如此林林总总,数目繁多,有如浩瀚星海中的颗颗明星,熠熠生辉。如此众多的书法作品,面貌不同,神采各异,但它们都是优秀的传世书法作品,它们肯定有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这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现在我们就讲笔法。
1、毛笔的“四面八方”
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是要学习笔法,是要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如果是蘸墨汁来写,笔毫和线条都是黑的,看不清笔毫的变化。而蘸清水,我们不但能写,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笔毫的各种变化,只是笔画干得比较快。
我们学书法,手中的毛笔就像武打小说中武士手中的剑一样,各种招式、各种笔画全由它出来。笔毫为圆锥体,分“四面八方”,就像是地理学中的方位一样(用米字格说明),也
分四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分成八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左上方、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中间的交点就是笔心,米字格也能反映出八种基本笔画的走向。这“四面八方”也正是米芾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毛笔的八个面都用到了。
2、中锋、偏锋、侧锋
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运笔所产生的线条,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圆润、富有立体而有质感的艺术效果。初学书法,务必从此入门,才能得到精妙的用笔。同学们按“四面八方”的方向、走向练习中锋用笔。
偏锋,即运笔时笔锋在点画的一面,而笔身又在另一面运行,运笔时笔毫卧倒像拖地板一样平拖过去。它所表现的点画往往扁平、浮薄,墨不入纸。初学书法时最好不要用这种偏锋方法来写字,而大多数初学书法者因不懂用笔方法,多数都是写出偏锋的字。如何由偏锋转为中锋?——注意转动笔杆以调成中锋。
3、笔法的分解
写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笔法。(1)起笔——起笔有三种笔法:顺锋、侧锋、藏锋。
顺锋是锋尖儿方向与笔画的方向在一条线上,而方向相反,开始尖细,越来越粗。侧锋和顺锋相同的地方都是锋尖儿外露,所不同的是,侧锋要有个转折顿挫的过程,落笔后经过转折再入正轨。
藏锋要把笔锋裹藏在笔画里,不露锋尖,“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只是比侧锋多了个逆笔和转折的动作。
(2)行笔——行笔有铺毫、平移、提按和转折。
铺毫就是把笔毫铺展在纸上,使每根笔毫都发挥作用。行笔时笔毫铺开,两侧锋毫的轨迹,构成了笔画外沿的线条形态。这种运行状态就是“中锋行笔”。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圆润丰满。
平移就是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等于纸面的中锋移动。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可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提笔和按笔指的是行笔时将笔管提起或按下。提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细,按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粗。经过提按的变化,笔画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富于节奏和韵律
转笔和折笔是两种笔画变换方向的方法。转笔是在行笔时逐渐转过笔锋,形成弧线。折笔是在行笔时先提笔,然后再按笔、转笔变换方向,折笔其实是横画和竖画的组合。(3)收笔——收笔有回锋、放锋。
回锋是笔画结束时把笔锋回收在笔画之内,不露锋尖儿。放锋是在收笔时把笔管逐渐提起,使笔收拢,让笔锋放出去,使锋尖儿露出。
4、笔法的综合运用,体会线的表现内涵以及线形的情感意义 以逆起回收法练习横画的写法——藏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横的外形:粗 — 细 — 粗 用力感觉:重 — 轻 — 重 速度感觉:慢 — 快 — 慢
三、墨法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四、作业
要求:笔毫不能短于3.5厘米,至少用笔腹处书写。
1、蘸墨汁,分别写三遍各种笔法(于旁边注明笔法名称),体会和控制笔毫的形状和方向。
2、蘸墨中加水,体会墨分五色所带来的笔墨情趣。
3、用逆起回收法写横画五遍,体会各种笔法的综合运用。
第三课 基本笔画练习(横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
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
3、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教学重点: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顿笔的写法;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永字八法的讲解: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一般会提到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包含在“永”字里面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提。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八种笔画在“永”字中的位置。
(这八种基本笔画就好比建房子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房子才稳当,可见基本笔画在楷书种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基本笔画——横的写法)
1、教师出示基本笔画“一”(横)。
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2、师小结并导入下节。
二、熟悉不同的横画。
1、教师写出二 三 五 七
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
三、练写主笔是长横的字,把握长横的写法。
1、书写“二”、“三”。
(1)“二”:上横短,下横长。短横写在田字格上半格,长横写在田字格下半格,两横间隔要适当,不要靠得太近或离得太开。
(2)“三”:第一横和第二横都是短横,第三横是长横。第二横的位置应在横中线上。三横之间间隔要均匀,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
2: 旦 旦 旦
哪个“旦”字好看?为什么?
3、师范写“旦”字,并讲清书写要领 出示规则:长而平稳、略带斜势。
4、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旦”字。
(教师巡视,给坐姿端正、握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学生加分。)
5、你能再举几个主笔是长横的字吗?
6、教师小结:写主笔是长横的字,不但要留意写好长横,还要留意些什么?(设问)还要留意些处理好长横和相临笔画的关系,整体考虑才能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7、每人写满一张,同桌互评后,指名评议存在哪些问题。展示优秀作业。
四、练写多横的字,体会横画的参差有别,长短相映。
教师出示:
工、天、来(士)„„ 王、羊、春、青(言)„„ 隹、美、垂
1、设问学生这些字有何特点?上下有两横的、三横的、四横的,引导学生归纳特点:
2、组中任选两个,每个各练写1遍或重点练习一字。
3、小组评议后推荐本组优秀者演示。(重点是横与横之间是否等距,横是否长短有别。)
4、教师小结
五、练写带斜横的字,把握斜横的写法
1、教师范写“七”。
2、请学生回忆带斜横的字,师选其中三个范写在田字格内。如:七 也 毛 我
3、把斜横写成平横,你来试试看好不好?对照说明“斜横不可平”。
4、任意挑其中三个学生进行演示。
5、评议板演的字。
6、学生练习本上选三个练写,评议。(学生自评:较好的,自己上前台演示,较差的,演示其字后请他人指点。)
7、短横的写法(与长横的写法基本相同)
8、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汉字的长横和短横,还要留意到有些横一定要写得斜一点才能压平整个字。
六、请学生自己挑选感爱好的例字,完成整幅作品。
师生互动:写好的学生请老师评点。还可把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
七、课堂小结:
1、教师设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练了带横画的不少字,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吗?
2、结束语结束本节课。
第四课 基本笔画练习(竖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横画的写法。
2、学习悬针竖的写法。
3、练习“十”“干”“丰”。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认识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学习了横画的写法,练习了“一、二、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基本笔画“竖”。坚画与横画一样也有态势问题。古人称竖画为“努”笔。“努”即弓弩的意思。竖画不可太直,直则无力,要像弓那样有点弯曲,这样就显得富有弹性,有一种反弹欲回复到挺直状态的态势,这就叫努势。
二、写法指导
我们写字时,首先要求作到“横平竖直”,所谓的竖直,就是要求把坚画写得笔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弯,这是写竖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讲究方法,把竖画写
更美观大方。下面我们就仔细地研究。
(一)、悬针竖、垂露竖的写法
竖分为两种,一种是悬针竖,(教师示范),这各竖末尾很尖,恰似针尖悬在空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是不是,给人一种像一把利剑从空中直插下来的感觉。因此,悬针竖尖的写法最关键。收笔出锋的称为“悬针竖”,其写法:①向左上逆锋起笔;②提笔圆转;③中锋向下行笔;④逐渐提笔;⑤出锋收笔
一种是垂露竖,但收笔却不一样,竖的收笔是回锋呈“垂露”状(形如下落的露珠),故称垂露竖。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悬针竖的写法。(教师示范)想想看,把一根竖画写的田字格中,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竖中线)把笔在竖中线一点顿笔后,沿竖中线向下行笔,到末尾要出尖时,把笔轻轻地提起来,边向下写边提,最后提出。这样悬针竖的尖就定好了。(教师再示范,学生模仿在方格中书写)
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1、顿笔太明显。竖画的起笔部分太大,有明显的转折。原因:顿笔太重。修改方法:笔尖接触纸面,轻轻用力不要动,只把笔尖的方向转而向下,就能解决。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时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时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写出来的,不是快速“飘”出来的。
刚才,我们把竖画的错误写法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正确的写法。(教师再正确地示范,在学生易错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在仔细观察字帖的基础上临写三遍,教师具体指导,及时纠正。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不同的笔画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汉字。下面,我们把学过的横画同悬针竖进行组合。
“十”的写法。同学们想想看,按照前面我们学习的排列规律,“十”应该在田字格中怎样排列,字才匀称?(横画在横中线,竖画在竖中线。)先把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再从竖中线上起笔,写竖。(教师示范)。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汉字中有横有竖,要注意把横写得细一些,竖写得粗一些,也就是说,写横是用力要轻一些,写竖时要稍微用力。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把这个字临三遍。要(教师具体观察指导,及时纠正)
“干”的写法。前面我们是把“一”和悬针竖进行了组合。现在要把“二”同悬针竖进行组合,我们首先来看,单独“二”在书写时,以横中线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竖画后,要把竖画的空间留出,这样我们就要把两根横画进行上移。(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在练习本上临写三遍。
“丰”的写法。下面我们乘胜追击,把“三”同竖组合。同样的道理,也要把竖的空间
留出来,要求我们把三根横的间距适当缩小,再把竖写好。(教师示范,学生观察体会)临写三遍。
(二)垂露竖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不同,特别是:垂露竖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许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还应该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
小结、回想一下,悬针竖的特点。
三、学生练习
“十”是基础,只有在“十”训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后面的两个字写好。因此,“十”在教学时,所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四、归纳总结。
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横画和竖画进行复习,并把它们的特点记清楚,这样利于学生把笔画写准确。
第五课 基本笔画练习(撇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
2、初步学会“牛”、“仁”、“午”“千”几个字的写法。
3、初步认知短撇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会短撇、长撇的写法。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短撇
(1)、看短撇,并根据口诀进行练习。(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短撇的意境
啄(zhuo)法,像匕首、鹤嘴、竹叶,也像小鱼的鱼鳍(qi)、尾巴等。
撇; 撇和捺是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两两对称。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写的仪态舒展,弧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其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顿后向左下用力撇出。长撇末锋飞起,短撇迅速锋利撇出。
二、弧撇
这个撇是比较弯的撇,想一想有几个这样的字?在黑板上范写“大”“火”,想一想该怎
么写?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弯度最大,前半段较竖直,后半段弯度很大。
三、竖撇
想一想这个撇是怎么样的?你能说出有这个笔画的字吗?在黑板上范写“月”“用”,想一想竖撇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前半段是竖直向下的,后半段渐向左下,弯度稍大。
四、教学示范 牛 千 仁 午 大 火
五、学生练习。
六、提问,通过练习复习其中的悬针竖的写法,悬针竖的收笔和短撇的收笔有什么联系?
七、缤纷展示,评价总结学生作业。
第六课 基本笔画练习(点的写法1)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几个不同形态的点。了解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继续了解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点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点。
教学重点:几种不同形态的点在字中的作用及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几种点的书写方法,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结上节课撇的学习情况,让同学们欣赏几幅书法作品,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表扬前几节课中表现认真的同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今天呀我们学习“点”的写法,看看那些同学的点写得最漂亮。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双姿:执笔及坐姿,二、学习“点”的写法
1.学生自学,了解本课内容。出示三种点,他们是一家五兄弟,长得很相像。请你仔细来观察,怎样才能分得清?
学生观察后说不同:左点、右点、长点、提点、竖点 2.师范写“右点、长点”
① 师边范写边强调要点:“右点”逆锋起笔,翻笔下顿,回锋收笔。“长点”逆锋起笔,翻笔渐顿至腰处,折锋向右下顿,回锋收笔。
②学生听好看好后,拿起笔随老师一起练习。
③小组评议
④师评: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顿挫不恰当,有菱角、无顿挫、散锋。
⑤学生再次练习
3.同样的方法教学生写其他的点。4.(1)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评议
(3)注意长点用笔方法与右点相同,只是形态较长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出示范字:念、六、净、心 2.仔细观察,看谁的眼睛亮!
(1)这四个字多有点,分别是什么点呢?(2)请学生回答
3.师范写“心”学生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5.小组评议、集体讲评 6.出示“心”字
(1)这个字由几个点组成?分别是什么点?
(2)学生观察后回答(3)老师示范(4)学生练习(5)点评
四、优秀作品展评
五、作业
利用十五分钟的习字时间练写带有点画的字
第七课 基本笔画练习(点的写法2)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几个不同形态的点。了解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继续了解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点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点。教学过程:
一、区别几种点的用法、写法
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根据以上讲解,找出相对的字进行摹写
三、讲解点评
四、总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解的不同的点,不同的点的形状,以及它们在字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其实,我们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在书写的过程中会根据字的要求或遵照自己的想法书写出更为出色的点。请大家在课后查找书籍或其他资料,丰富我们的点。
第八课 基本笔画练习(捺的写法)斜捺、平捺、反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楷书捺的种类;
2、了解楷书捺的形态特征;
3、了解楷书捺的运笔方法;
4、实践感受楷书捺的动笔动作。
教学重难点:笔画的段落变化特点的了解,提按动作的把握。教学过程:
一、引入:捺是书法中最难写的笔画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捺的书写,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形态特点,思考它的运笔方法,体现它的动作特征。
二、定义:呈现出有不同形状的捺的字夫
之
这请同学说出他们各自的形状或特征。然后教师给出名称:
夫
斜捺,因它较斜,所以叫斜捺; 之
平捺,因它较平,所以叫平捺。
教师板书:把“这”字中“文”部的捺写成斜捺,看看好看吗?”
老师解析:因为重复了两个整体反时针方向,又都是出尖锋的平、斜捺,雷同,没有变化,所以短的捺要改成点,这是书法的规律。因为反捺是属于点的写法,今天我们只学习斜捺 和平捺。
三、认识笔画外形及运笔特点
(1)启发学生观察每个捺的形态特点,比较两个捺的不同之处。(2)提问:斜捺和平捺的形态特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斜捺,由二段构成,先向右下再往右,开始由细变粗,后面由粗变细,写法为:逆锋起笔,开始不宜写粗,转锋向右下逆时针方向边行边按,使笔画渐渐变粗,至捺脚即最粗处,驻笔微顿,缩回,再拖锋提出,缺口较大,尾部上边缘略有下垂之意。平捺,平捺有三段,如同把斜捺放平,再在前面加一短横,写法为:先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由轻到重逐渐按笔行走,捺脚出锋与斜捺同,只是方向略为高一点。
四、教师示范,边运笔示范边讲解要领。指导学生临写有斜捺和平捺的范字。
五、作业讲评
六、总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捺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捺形状和写法,虽然写的难度较大,但只要大家注意笔画开始为边行边按,然后稍停,再慢点提笔出锋,不久会熟练地掌握。
第九课 基本笔画练习(折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楷书各种折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难点:折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横折竖
横与竖画的连接叫横折竖,其连接处称“折”。如柳体“口”字及颜体“言”字下“口”的“折’即上横与右竖的相连处。柳体“口”和颜体“言”字都是方折,其写法为:
①中锋右行;②向右上提笔;③顿笔;④提笔换锋;⑤顿笔;⑤中锋下行。实际上第②步至第⑤步就是边锋方笔竖面的写法,横折竖画就是横画结束、竖画另起重写的结果。为了使横画中锋变成竖画仍处于中锋状态,必须有一个提笔换锋的动作。我们在前面一再强调
提笔的重要性,它是中锋运笔的前提,在写折回时尤为重要。古人把这种转换笔锋的动作称之为“暗过”,即暗中过笔,也就是用提笔的方法令其换锋。古人将横画结束、竖画另起再写的方法又称“笔笔断而后起”。但不能误解为横折竖一分为二,将“口’字变成四笔。
有人将字帖上的断笔误解为书家的风格而学,是要不得的。方折还可以用笔毫毫面翻折的方法来完成。即:在横画结束后,提笔使毫面改变一个方向再顿笔,然后写中锋竖画,同样能达到方折目的。此法在行草书中大量运用,楷书中用得不多,因为不易写得干净完美。横折竖中的圆折写法与方折写法稍有不同,实际上它是横画与圆笔竖画的连写。
二、竖折横
竖与横画连接称为竖折横。竖与横的连接形式不同,写法也不同。
①中锋下行;②提笔自左向右收笔;③顿笔折锋;④向右中锋行笔。
三、折的其他形式
折画的形式较多。如“玄’字既有撇折点,又有撇折挑;“子”字是挑折撇;“女”字是撇折长点;‘郎”字左边是横折竖与竖折挑,布部是横折撇。折画的写法虽略有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前一笔画结束,后一笔画必须换锋再写,使其笔笔中锋。
四、折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
a、扁 笔。折的扁笔是常见病笔。如图75所示横折竖的扁笔,竖折横的扁笔,撇折挑、挑折撇的扁笔,其质感粗而扁。形成原因:书写折时没有转换笔锋的方向,由原来的中锋硬折成扁笔偏锋,故下一笔画粗而扁。纠正方法:前一笔画完成后即提笔转换笔锋方向,或用翻折的方法改变毫面方向,然后再写下一笔画,使其仍然保持中锋运行。
b、鹤 膝。折是两个笔画交接点,在折处形成如鹤膝一般的肿胀为“鹤膝”。形成原因:有两种可能。其一,在写折时笔没有提起来,而是将处于下按状态的笔锋直接硬扭过来,这时锋向是转换了,但在转换锋向的同时必然在笔画外形成以笔腹为圆心、以笔腹到笔尖为半径的圆弧形的鼓出部分——鹤膝。其二,运笔方法正确,但由于书写速度过慢,在换锋时的提笔、按笔、再提笔的过程中,墨不断地往外涨出,形成鹤膝。纠正方法 : 其一,参照折的正确书写法,用提笔或翻笔来转换笔锋方向;其二,加快书写速度。古人将这种适当加快转换处运笔速度称为“留处行”。“留处”是笔停留之处,如转折、挑剔之处。“留处行”就是写到转折挑剔(钩)处,行笔速度要比平直之处要快,因为折处钩处笔锋要来回提按重复,若按平直处速度写,必有墨涨出。
c、塌 肩。横折竖画之方折处坍塌如“美人肩”,称为“塌肩”。形成原因:书写时缺少向右上提笔的动作,而是直接向右下顿笔写竖画。纠正方法:按正确书写法加人向右上提笔的动作。
d、抬 肩。在横直面的交接处,竖画高出许多,称为“抬肩”。形成原因:横结束写
竖时向右上提笔幅度过大。纠正方法:减小提笔幅度。向右上稍提即可。
五、总结
折的颜体写法有相当特点,要注意的是横与竖之间的粗细变化。
第十课 基本笔画练习(勾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楷书各种钩的基本形态,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重难点:钩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钩的写法(结合学生训练)
钩是一种常见的笔画。钩有竖钩、横钩之分。在书写方法上,无论是竖钩还是横钩,都是竖画或横画与点的出锋相结合。因此,钩的书写亦是竖画、横画与出锋点的连写。
1、竖 钩
颜、柳竖构的写法基本相同。但在提笔到出锋的运笔方法上,又有提转竖构与翻折竖钩两种。以颜体“明”字与柳体“利”字为例,其竖钩为提转竖钩。其写法为:
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因竖钩是竖画结束再写点的出锋,所以注意事项可参照点的出锋。
2、横 钩
横钩,最典型的就是秃宝盖头的第二画。如柳体“常”字与颜体“軍”(军)字的横钩。写法为:
①中锋行笔;②向上提笔;③逐渐按笔;④提笔;⑤自右向左圆转至近中处;⑥顿笔;⑦逐渐提笔出锋。其③-⑦即右出锋点的写法。其注意事项可参照出锋点。颜。柳横钩大同小异,只是颜体第③步按笔的角度比柳体略小、略陡而已。横钩还有另一种写法,即用折锋的方法运笔出锋。如柳体的“额”字与颜体的“富”字的横钩,其写法为:
①中锋右行;②提笔右上 ③顿笔;④略提折锋;⑤渐提出锋。这种写法与竖钩的折锋写法相似,由顿笔右下时直接折换毫面,翻折后的笔毫方向与运行方向是一致的,故仍是中锋运笔。这种方法在行草书写中普遍使用,它可加快书写速度,但笔画不如提转的方法写得干净,有时会有“贼毫”(笔画外有笔毛的痕迹)露出,故书写时仍须略微提笔再折锋,确保笔画的干净利索。
3、戈 钩
戈钩的书写难度相应来说比竖钩大一些,主要是戈钩的弧度变化及下行的位置不易掌握。颜体“武”字与柳体“成”字的戈钩写法大致相同,只是出锋方向略有不同,其写法为:
①中锋向右下行笔;②提笔;③自下往右上方圆转;④顿笔;⑤逐渐向右上方提笔出锋。
戈钩也可以用折锋的方法完成,书写方法与横钩翻折出锋相类似,出锋的方向与横钩的翻折出锋方向相反。
4、心 钩
心钩写法与戈钩相近,只是弧度略大,接近于平写。颜体“愍”字、柳体“悉”字均有心钩。心钩有两种写法,基本程序是一致的:
①中锋向右行笔;②提笔;③向右上再自右向左圆转或自下往右上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上略偏左出锋。心钩 的出锋也可以用竖钩、横钩折锋的方法以及向相反方向出锋,这里不赘述。钩有出锋,其锋向所指也就有个呼应问题。如颜体“愍”和柳体“悉”字,心钩出锋后接写中间的点,故往左上出锋。“呼应”,使笔画之间产生了承接、传神之韵,是写毛笔字不可缺少的活力所在。
“钩”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以外,还有“风”字的撇钩与横折竖弯钩,但撇钩近于竖钩,风钩近于心钩,故不细述。
5、钩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
钩的病笔主要是散锋、坠锋、长颔、尖颔、悬囊等几种,虽然不同的钩病笔所处方向。位置不同,但原因相同,故以竖钩为例介绍其形成原因及纠正方法。
a、散 锋。钩的“散锋”指出锋处虚散平扁,没有形成钩尖。形成原因:写竖构中锋下行到钩出处没有提笔转换笔锋方向,而是顿笔往左推出。因自上而下运笔时笔尖在上、笔腹在下,突然改向往左,变中锋运笔为偏锋运笔,所以出现扁平散锋。这与点的出锋的病症如出一辙,可见钩与点一样,也同样存在中锋运行问题。纠正方法:在出锋前要增加“提笔”动作,提笔是中锋运笔的前奏,然后再顿笔渐提出锋。
b、坠 锋。坚钩“坠锋”指出锋是圆弧形下坠状。形成原因:书写时手腕枕于桌上,到出锋处很容易形成以手腕为圆心,以手指所执持的毛笔为半径的圆弧,故锋尖呈下坠圆弧状。纠正方法:悬腕,最好是悬肘书写,使竖钩平出。注意出锋的速度不要过快。
c、长 颔。“长颔”指竖构的垂露部分加长长的下巴。形成原因:坚画结束在提笔圆转以后多了一个往上行笔的动作。纠正方法:提笔圆转后即顿笔,渐提出锋,无须再向上回锋。
d、尖 颔。竖构的“尖颔”指垂露部分往左下延伸如向前翘起的尖尖的下巴。形成原因:竖画结束提笔向在圆转时幅度过大;或用折锋法书写时提笔向左下行走过头,超过了竖画的左边线。纠正方法:提笔由右向左圆转时笔锋不要超过竖画的左边沿线。
e、悬 囊。竖钩“悬囊”指委露处肿胀加水囊。形成原因:其一,竖画结束后缺少提笔动作,直接圆转,由于笔毫处于下按状态,圆转运笔使垂露肿胀。其二,竖画结束时虽然提笔了,但圆转了几次或圆转范围太大、圆转速度太慢形成肿胀。纠正方法:首先必须提笔,然后圆转速度稍快些,回转幅度不能超出竖画的宽度。
二、小结:作业展示、点评
第十一课 基本笔画练习(提的写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2、初步学会提的写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提的写法,提的出锋。教学准备:教学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述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提的写法。出示提的写法课件。请学生观察提的特点:
(一)像一把刀的尖。
(二)其在斜线上。
(三)由粗到细。
提的写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笔转锋向上,边行边提(要稳),出锋。1.出示小黑板,看看这两种提笔有何不同?
2.识斜提和平提,体会各自形态特点。
3.师范写“斜提”
4.生说说运笔特点,5.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评议。
6.同样方法学习习近平提的写法
7.评议学生作品,注意平提运笔与斜提的不同。
8.指名上台写,集体评议。
9.生练写.互相评议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 带有“斜提”的字。
出示小黑板:孔 虫 坏
观察这几个字的共同特点:都带有“斜提”
师范写“提”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
生练写“提”
集体评议:运笔方法、间架结构。
同样方法生练写提 虫 坏
2. 带有“平提”的字。
出示小黑板:站 妇 红 珠驼
用同样的方法练写这几个字
评议:运笔方法、间架结构。
在本子上观察范字,练习书写。
四、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
第十二课 基本笔画练习(竖提的写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提”。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提画。
2、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3、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二、新授:
(一)讲解“竖提”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提”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
范写
5、指名说一说竖提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提,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撇的字。
1、出示范字。
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3、演示书写过程。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十三课 组合笔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组合笔画在交接、转折处,复杂、细微、多变的笔法需学生用心体会。教学过程:
出示讲解笔画,举出几个例字
一、横折斜
1、横折斜是由横和斜组成
2、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3、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斜,力至笔端
二、横折折撇
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
2、提笔轻顿,转笔写小撇,3、再折锋边行边按,后转锋写撇
3、横折撇弯钩
三、撇折提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向左下写撇
4、提笔向下顿笔转锋后,挫笔蓄势向右下写提,力至笔端
四、橫折撇
1、起笔写短横
2、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3、然后行笔写撇
第十四课 笔画的应用(1)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要使学生深刻理解,一字内笔画有轻重之变,一画内线条有粗细之分的道理。教学重难点:笔画轻重的搭配是有一定规律的,必须大量临写,方能熟记。教学过程:
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笔画组成。在字中,由于笔画之间相互搭配的需要,尤其是在字中所处的位置和主次的不同,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一字之中,不同的笔画其轻重、长短不同,同一笔画在字中所处位置不同,其轻重也不一样。同时,笔画在搭配时,应分清主次,有长短、有伸缩。
若是相同的笔画在字中同时出现时,就更应该强调其变化,有的甚至其形状也会发生改变,以避免重复而显得呆板。当然,这些变化,以突出主笔为原则。
笔画在应用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轻重搭配;主次分明。以下分别说明。
一、轻重搭配
1、横轻竖重
一字之中,横画一般较轻,尤其是长横和被包围部分的横画宜轻。
竖画(包括竖钩)要重,尤其是中竖及横折中的竖画要重。如“寸”、“寺”。
2、撇轻捺重
一字之中,如果撇捺左右相对,或相交,应该使其撇画轻,捺画重,这一般是指长撇与长捺而言的。如“来”、“史”。
3、短重长轻
一字之中,长笔画宜轻,短笔画宜重,不论笔画是否同一类型,都如此。“土”、“者”二字中,长横、长撇都轻,短横、短撇都重。
4、左轻右重
左轻右重是指在同一字中,左右相对的两竖,左边的竖要轻,有边的竖要重,以分清主次。如“田”、“甫”二字它们各自左右两竖在写的时候,就有轻重之分。
5、内轻外重
一字之中,处于字的中间部分的笔画,因其多而密集,宜轻。处于字的四周,特别是上下两端的笔画,因其空疏,则宜重。如“尊”、“尘”。
6、多轻少重
合体字中,字中各部分的笔画多少不等时,笔画多的部分,笔画宜轻;笔画少的部分,笔画宜重。如“且”、“殿”。
第十五课 笔画的应用(2)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主次分明
1、主笔宜长
一字之中,笔画因其位置以及在整个字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对字的结构形态有重大影响的笔画为主笔。如“”重、“年”的主笔为长横、中竖。
“丈”字的主笔是撇、捺 “或”字的主笔是斜钩
2、同画求变
一字之中,连续出现同一笔画时,其笔画应该有长短、轻重、正斜、曲斜、方圆等的不同变化。“事”字六横,“而”字四竖则各不相同。
“为”字三个横折,上面两折,形方外突,竖部内斜,下折外形圆转,竖部正而微曲。“承”字三撇则曲直、长短、轻重各不一样。
第十六课 临、摹和创作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临摹的方法和作用;
2、了解临、摹和创造的关系。
3、掌握正 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重点难点:掌握临、摹的方法,了解只有继承才有创新。教学过程:
学习书法,临摹是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摹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羲之,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
一、摹法
(1)描红: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
(2)摹书:把油纸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摹写,古人叫作“响拓”。初学写字不先摹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摹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
二、临法:
(1)方格临写: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有些依*。将碑、帖放在对面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
(2)去格临写:如临行、草书,应用无格的纸,就其行笔连接的地方,注意临写;所以用无格的纸,是为了免受拘束。(以上两种方法都算作“对临”。)
(3)分临:就碑、帖中笔画最清楚无缺损的字选择一个,把这一个字分拆开来,看它一点一画的安顿,学它的结构;再看它每一点、一画的起止转折,学它的笔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贪多。
(4)空临:古人学习书法,随时随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笔,坐着无事,画沙、画地;睡在床上,画被、画腹;甚至书空作势,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体的笔画结构的印象,用指画空临,也可以收到效果。
(5)背临:平时将所临写的碑、帖,熟记心中,临写的时候,将碑、帖合起来,照它的笔法、结构,背着摹仿,写完之后,用原碑、帖来对照,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随时重写更正。凡经过更正的字体,印象较深,以后便不易忘记,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三、摹临法:
同时摹临:先用透明不渗墨的纸,将所要临写的碑、帖摹出,然后用较薄的纸,罩要摹本上,再对照碑帖临写出来。既摹之后,对于结构、笔法已经大概明了,再加临写,形体和精神,更可以结合起来,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有益处的。从前王羲之说:“始书之时,不可看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以遒润,五遍益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笔势论》)他所说的一遍正手脚,是说写第一遍的时候,要先把字的手脚端正起来,手脚就是字的笔画,横、坚、撇、捺之类,先把它摆端正了;第二遍得形势,形势就是每个字的形体,因为第一遍,只能将手脚安放端正,不暇注意全体,到了第二遍就应该注意每一个字的整体位置;第三遍微微似本,既在第一遍端了手脚,第二遍注意到整体结构,现在第三遍就应该求其稍微像原本了。这是专指结构而言,到了第四遍,就是应该注意笔法的时候,所以说:“加以遒润”。“遒”是运笔沉着有劲,这是说运笔不论方、圆,笔画总要挺拔;“润”是笔墨秀健不枯槁的意思,行笔太快,墨气不匀,写出来的字,干燥枯焦,当然不会秀润;行笔太慢,笔画滞肥,墨气钝涩,这样“润”倒“润”了,却以不“遒”,就像一个胖子徒有虚肉,不见筋骨,臃肿无力;行笔
应该是不快不慢,从容运行,写出字来,不肥不瘦,自然会秀润有劲;最末写到第五遍,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所以说:“益加抽拔”。“抽拔”的意思,就是笔能提得起来(在新学写字的时候,笔是塌在纸上,提不起来的。),灵活运笔,纵横挥毫。如果运笔还是生涩,则并末达到纯熟,仍要多写,不得计较遍数。以上是指练字的一个阶段来讲的。写到某一阶段可以达到某种程度,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只要按步就班地学习,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就是说,要经久不断的练习,才会见到功效。
四、读碑、帖法:
上面所说摹、临的方法,是学习书法必经的阶段,决不可少的。而帮助摹、临,使得进步更快,还有读碑、帖的一种方法。我们在不临写的时候,把碑、帖摊开来对它的一笔一画,以至字体的结构变化仔细端详。其次,再研究它的笔法,对它的起笔、住笔和运笔中间的转折,都一一加以领会。这样,对于临碑、帖是有极大帮助的。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临、摹的方法,知道了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书法基本功 课后反思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只有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
总结:
书法艺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必须得到传承和发展,中小学的书法教育是使我国书法艺术得到发扬光大的基础。只有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真正重视书法教育,把书法教育真正摆在中小学课程当中,把书法考试分数计入升学总分数中,才能使书法教育全面走进中小学。只有书法教育全面走进中小学,我国的优秀书法艺术传统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