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听、说、读、写是语文的综合能力其中“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高考作文60分的分值在所有的高考学科中是最具分量的,众多的同行削尖了脑袋,希望能够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写出有质量的文章然而现实是许多太想将自己的创作感悟加诸学生身上,却没有意识写作是一件很自由化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观察、思维、想象角度也不一样因此,每人的风格、特色也就不尽相同,更不存在什么标准规律、标准套路可言只要能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象到的内容或事情,就是好习作伟大的作家巴金曾说过:“写作的最高技巧为无技巧”他特别强调自然抒写,无拘无束,不包含任何虚伪、矫揉和造作的成分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也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你的方法对你很实用,但把它强加在学生身上,也许就会弄巧成拙写作要呼唤个性,要自由表达,作文才能够独具一格,放射出自由的光芒,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就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写作的自由和快乐还给学生要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与快感,前提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自由写作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的确高考作文是有规定时间的,甚至有时连文体也有限制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应该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不是我们多做几次定时训练就能完成的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语文教师不用将分数常挂心中,现行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正愈来愈倾向于对学生心灵的解放只要我们的学生真正拥有了写作的自由和快乐,一切自会水到渠成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可以说,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许多盎然生机但新课改毕竟代表着一次语文教育转型,这次改革之广之深也是前所未有,许多老师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在教学实践中就难以准确把握标准和尺度,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却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也就是说,这样的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首先,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文本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图、采访、辨证会、播放课件等众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发展了哪些语文能力?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层的思维方向,结果这节课便只剩下活泼有余,扎实不足,空洞的热闹了高中语文教学案例反思时间:2013-07-0115:16来源:未知作者:admin阅读:334次栏目关注:2013高考分数线2013高考作文2013大学排名答疑网教师招募阳光导师摘要:
一、《再别康桥》一课教材地位《再别康桥》这首诗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
一、《再别康桥》一课教材地位《再别康桥》这首诗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二首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这个单元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这个单元是这一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中新诗鉴赏的开始,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
二、《再别康桥》一课教学难点诗歌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已经在创造性的文学样式,是抵御物化世界的利器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因为诗以抒情为本,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所以,诗歌鉴赏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教学中要防止僵化、片面解读,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多种途径、方法如:知人论世的方法,注意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背景与内容也不可、不必机械地一一对应;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等等总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及文学鉴赏的初级阶段的开始,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的第二首诗《再别康桥》则是鉴赏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名篇佳作的开始,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作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读,而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并能运用这些途径和方法去鉴赏其他诗歌作品因此,《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对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借助这节课所学到的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继续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新诗作品,进而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
三、突破教学难点的创新教学设计
1、借助导语,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在已经在学生的兴趣——求知、探索的兴趣,而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为了评价课堂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兴趣是什么呢?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该事物或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完成这种活动的效率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个体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乐已经在刻苦钻研,勇已经在攻克难关的强大原动力正因为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得以发挥,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便是通过设计巧妙而恰当的导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便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两首词,初步接触了现代诗歌,也初步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诗歌时,应从那些方面入手进行鉴赏呢?”这段导语,以提问的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听完这段话后就会立即思考这个问题,并在头脑中归纳出答案:“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感情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鲜明生动的形象品位诗歌意境,感受意境之美”这样,这小小的一段导语,既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又引导学生领悟这节课依然是用这种途径和方法鉴赏诗歌,进一步明确了鉴赏诗歌的途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用下面的导语,进一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鉴赏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诗人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方面的特点,体会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把握了这首诗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这节课的难点便十分明确了,而学生们也更加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和无目标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创新教育、创新学习中学习者有目标,常常会根据目标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而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即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创造性地学习有人曾问:“学生是什么?”诗人罗伯特·弗罗斯对此做了这样的回答:“学生是已经有了某种知识程度而想更上一层楼的人”他的话指出了两个重点:知识与欲望有了一定的知识做基础,加之以相应的欲望——在学习上便称之为学习目标,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而有了这种积极进取的动力,便会鞭策学习者勇往直前、努力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的明确,往往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大大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贯彻创新学习的理念、原则、方法,推动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以上便是通过恰当、巧妙的导语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巧妙设疑,自主探究借助导语,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氛围并明确学习目标之后,便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与这首诗有关的内容:字词、作者简介、诗歌写作背景等,其目的是更好地学习把握这首诗在初步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课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家都应归功已经在此,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已经在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而我则要说,学习的智慧更在已经在遇事都问为什么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得和进行创新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已经在无“问题”状态,说明思考者思考不够,这样只会荒废学业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进行创新的关键但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呢?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方法指导下,不断有“疑”,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便是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这节课里,我便设置了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根据”两名同学介绍的背景,结合这首诗的标题,大家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这种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能不能举例说明?”通过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情感,欣赏了本诗美的情感,离突破本文难点又前进了一步在把握这首诗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继续设疑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首诗‘美’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还美在它的语言它的富已经在音乐性上请同学们就这两点做简要分析”这一问题的提出以及学生的回答,更突显出学生对这节课的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节奏整齐、押韵和谐;音节抑扬、结构反复;语言清新、流畅自然;比喻新鲜、准确生动——的掌握更进一步教师的设疑犹如溪水中的踏脚石,但想要真正度过溪水,就必须依靠学习者自己的努力这就是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味着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学习;也意味着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教师、教参的依赖,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变得独立和有所创造,这正是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具体表现和创新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如这节课,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首诗中,诗人特意选择了一些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那么,这些独特的意象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请再次朗读,体会、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问题的答案,也进一步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之一:独具特色的意象至此,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全部被学生(来自:海达范文网: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掌握,而距离突破难点则只有一步之遥
3、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把握了《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风格特色那么,作为徐志摩诗歌代表作品的《再别康桥》,其风格特色能否代表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呢?其诗歌的风格是怎样的呢?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当然也是创新学习的核心,惟有实践,才有创新,脱离实践,就会扼杀创新所以,这节课突破难点——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的创新教学的设计便是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即运用这节课学到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去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较有代表性的诗歌,举一反三这两首诗分别是《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沙扬那拉一首》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鉴赏这两首诗,得出如下结论:这两首诗无论是从表达情感上,还是从诗歌的节奏、韵律、结构来看,其风格特点与《再别康桥》大致相同,由此可推断:“《再别康桥》的风格可以代表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至此,本课难点彻底解决为了进一步强化这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真正理解掌握这节课的内容,还可采用课后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加强了解,因此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比较徐志摩诗与毛泽东词的风格有何不同,并能阐述其不同的原因”这样,理论进一步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比较鉴赏,使学生触类旁通,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教学效果这节课由已经在采用了这种创新教学设计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极大地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效果很好,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充分了解并具体实施了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变得独立、自主,勇已经在探索,勇已经在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又通过对徐志摩另外两首诗的比较鉴赏,训练了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加之课后作业的布置,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标签:高中语文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综合能力。其中“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高考作文60分的分值在所有的高考学科中是最具分量的,众多的同行削尖了脑袋,希望能够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然而现实是许多太想将自己的创作感悟加诸学生身上,却没有意识写作是一件很自由化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观察、思维、想象角度也不一样。因此,每人的风格、特色也就不尽相同,更不存在什么标准规律、标准套路可言。只要能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象到的内容或事情,就是好习作。伟大的作家巴金曾说过:“写作的最高技巧为无技巧。”他特别强调自然抒写,无拘无束,不包含任何虚伪、矫揉和造作的成分。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也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你的方法对你很实用,但把它强加在学生身上,也许就会弄巧成拙。写作要呼唤个性,要自由表达,作文才能够独具一格,放射出自由的光芒,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就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写作的自由和快乐还给学生。要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与快感,前提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自由写作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的确高考作文是有规定时间的,甚至有时连文体也有限制。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应该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不是我们多做几次定时训练就能完成的。
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语文教师不用将分数常挂心中,现行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正愈来愈倾向于对学生心灵的解放。只要我们的学生真正拥有了写作的自由和快乐,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篇一: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综合能力。其中“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高考作文60分的分值在所有的高考学科中是最具分量的,众多的同行削尖了脑袋,希望能够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然而现实是许多太想将自己的创作感悟加诸学生身上,却没有意识写作是一件很自由化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观察、思维、想象角度也不一样。因此,每人的风格、特色也就不尽相同,更不存在什么标准规律、标准套路可言。只要能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象到的内容或事情,就是好习作。伟大的作家巴金曾说过:“写作的最高技巧为无技巧。”他特别强调自然抒写,无拘无束,不包含任何虚伪、矫揉和造作的成分。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也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你的方法对你很实用,但把它强加在学生身上,也许就会弄巧成拙。写作要呼唤个性,要自由表达,作文才能够独具一格,放射出自由的光芒,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就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写作的自由和快乐还给学生。要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
趣与快感,前提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自由写作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的确高考作文是有规定时间的,甚至有时连文体也有限制。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应该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不是我们多做几次定时训练就能完成的。
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语文教师不用将分数常挂心中,现行 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正愈来愈倾向于对学生心灵的解放。只要我们的学生真正拥有了写作的自由和快乐,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1.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诗歌鉴赏课时,我先从分析流行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2.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3.培养学生的几个小习惯。
其一,记的习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试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实生命的基本单位不是时间吗?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而且要及时复习,语文不是短时间能出成绩的,但是不要以为一次的好成绩,就忘乎所以。
其二,爱读书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不要以为名著就是买来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旧时的说法文以载道是之。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从应试来说,也有其现实意义。其三,动手的习惯:就是写的习惯。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口中的话滔滔不绝如绵绵的江水,可是写得时候却如挤牙膏一般,那么平常就写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
其四,向别人学习的习惯: 善于向别人学,甚至要会“偷”学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也要有的,现今的竞争,让我们不再有“铁饭碗”了,而从实际来说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其五,怀疑,好问的习惯。改编一个笑话,为什么嘴在耳朵前面啊,就是让你问的,让耳朵在后面好好听的。
4.注重语文的渐进性,通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对于高中学生更为重要。高中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简单问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满分,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再逐步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成绩。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第五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
“我的梦想是拥有一辆法拉利” 高三语文组 单华
一日在课堂上,偶然聊起了梦想,高中三年还从未了解过孩子们的梦想是什么,我饶有兴趣地问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本以为高三的孩子比较矜持或许不太乐于谈论这种话题,没想到大家反应热烈,各种梦想扑面而来。我就在这嘈杂的回答中听到一个低沉而坚定的声音:“我想拥有一辆法拉利。”
顿时哄堂大笑,同学们善意的嘲笑并没有让他面露尴尬,我笑着向他确认,他依然坚定地说:“是的老师,我的梦想是拥有一辆法拉利。”然后递给我一张打印的图片,“就是它,老师。”我轻声制止了同学们的嘲笑,对他说,“到时候我可以坐你的法拉利兜兜风吗?”“当然可以,老师!”少年灿烂地笑着。
这算是守护了一个孩子的梦想吗?记得铁凝曾经说过,世界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感情。我这里把“少女”换做“少年”,同样适用。
这个孩子叫魏泰昱,高一时就在我的班。自从我们有了这个约定,我就时常敲打他,别的不多说,打瞌睡的时候我拍着他的肩膀:“嘿,同学,别忘了你的法拉利!”魏同学立刻精神百倍,我窃喜:原来梦想的力量这么伟大,还好我没有使它破碎。
其实这个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高一高二对学习不是很上心。然而在我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任何学生的梦想都是值得敬畏 的。我谨记着《第56号教师的奇迹》的作者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在书中的一句话: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这个约定到现在已有几个月,在这期间我看到了他的努力,并且他永远都是那么精神百倍。他的变化让我欣喜,我看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可能性,即使我无法像雷夫﹒艾斯奎斯那样疯狂,至少我们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或许某天,他已然忘记了在高三的某次课堂上说出的梦想,但我坚信,他一定会记得他为了梦想付出了什么。我想即便这样,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
“我的梦想是拥有一辆法拉利”,我并不认为这很可笑。在我看来,这和梦想做一名科学家是同等伟大的。这是学生的梦想,而我的梦想,就是守护他们的梦想,并督促他们为之努力奋斗。作为教师,有时要回到教育的起点,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