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新发展(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00:3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新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新发展》。

第一篇: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新发展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设计新发展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必要因素。本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的热点,从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方式与方法以及培训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有全面的认识,进而希望促进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改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一是由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二是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三是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四是由教案的执行者转变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长期努力过程,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水平,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1]。我国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将其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并推出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以支持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说到底,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其专业发展中是必然的参与者,教师参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自我专业发展需求与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因此,加强教师心理的研究、积极探索教师本身的特点,是寻求教师专业发展可能性出路的有效途径。钟祖荣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是教师职业和教师个体获得和提升些专业特征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二.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综观世界各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目前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可归纳如下:①根据最新发展更新教师的学科知识;②根据新的教学技术、教学目标、课程和教育研究更新教师的技能、态度和方法,使教师能吸收课程或教学实践方面的主导性革新;③使学校能开发和运用课程和教学实践方面的新策略;④使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学术机构、企业家等之间交流信息和专业知识;⑤帮助能力差的教师提高教学效率。”[2]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是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而定的,一直以来在内容选择上存在两种主要倾向。第一种倾向是强调教师的知识更新。认为学科知识的丰富是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要求教师与学生相比,在知识的掌握上要占优势,因此,要进行定期知识更新,尤其教自然科学或技术科目的教师。另一种倾向是强调教师学习新的技能与技术。终身学习要求儿童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因而,向儿童教授终身学习的技能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这对教师学习新的技能与技术提出了要求。这一要求已经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得到了逐步体现。而焦建丽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使教师职业和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而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为教师的交流和反思提供帮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关系,就如同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一样,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不同学者对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焦建丽教授认为: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之一,它构成了通过发展意欲提升的教师技能中的一部分或一大类。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内容,通常是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及教师运用技术变革教学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第二,技术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途径、方式、方法和环境。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手段、方式、方法,是指借助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发展。[3] 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命题,二者相互影响。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在中国似乎还是个比较新的话题,但是业已有部分学者对信息化背景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和变化进行了探讨。通常,研究者使用的术语包括“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远程教育”、“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等等。其中,“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重点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教师远程教育” 侧重的是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支持教师教育,应当视为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或方式;“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则突出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

上述这些概念和命题均与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综合形成的新问题仍然有一些差别。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将信息技术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而且也视为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在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远程教育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是面向信息化的,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突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目标,更突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策略.因此,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复杂过程。其目标在于帮助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培训、校本教研和教师个人的学习

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上述三种方式,还催生了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1、教师培训: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19][20],通常由高校专家或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来设计学习内容并承担授课任务[21][22]。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各级政府机构—主要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设置了各个级别、各种类型的培训,技术则为这些培训提供了支持手段[23]。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教师培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24][25],网络也被广泛用于教师的学习支持中,用以扩展面对面学习的不足[26],天网与地网结合、辅以学习光盘,则成为解决欠发达地区教师培训经费和力量不足的有效办法[27]。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培训课程逐渐成为教师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28][29]。除了政府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也有一些企业赞助资金支持教师培训,如英特尔培训项目、微软携手助学项目、欧盟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等等。这些项目中的培训模块的主要内容是提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因此,尽管培训的主要形式是面对面学习,但都使用了网络作为辅助学习的平台。传统的面对面集中培训尽管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接受了培训的学员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后,由于缺乏后续的支持,加之工作环境变革缓慢,很容易慢慢失去继续探索和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学习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个问题,也有一些培训者尝试通过网络开展集中面对面学习与远程指导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以便为学员提供持续的、长期的学习支持[30]。

2、教师网络联盟:自下而上的群体行为。我国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发生在 2000 年前后。由于网络技术门槛和互联网使用费用的降低,越来越多教师开始了通过网络与其他学校乃至其他地区教师交流的探索。他们主要是通过搭建某个学科的教学网站,以各种教学资源为依托,吸引同类学科的任课教师共同参与[31],如潘华东老师的“先得化学联盟”、曾惠萍老师的“地理家园”等,这些教师也成为中小学教师中的网上明星。教学网站的兴起,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通过这些网站,教师们不仅可以看到优秀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学习到优秀的教学设计,重要的是通过网站还可以与来自全国各地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利。但是,这些教学网站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往往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32]。由于这些网上的工作常常得不到教师所在学校的鼓励或认可,加上网络教学的发展进入“高原期”[33],在教学的形式和效果上都难以获得明显的进步,许多教学网站开始步入发展的停滞期,甚至消亡。从 2005 年后,尽管也不断有新的教学网站出现,但在质量上并没有超越第一代教学网站。也有一些教学网站通过引入商业模式为自己获得资金方面的支持,如“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教师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一旦被网站审核接纳,就获得相应的若干下载点数,可以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源,也可以直接花钱购买下载点数。这种模式较好地发挥了“共建共享”机制的作用,也实现了资源的商业价值,但这种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相互交流。

3、教师个人学习:单个个体的行为。培训大多数是由具有官方背景的机构组织实施的,因此,受训学员的覆盖面和代表性有限,还有很多需要和期望获得学习机会的教师无法实现目标。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34],技术的普及则为教师获取学习内容、拓展学习方式以及加强与同行的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早期软件市场上大量的多媒体教学光盘为教师了解和掌握技术产品、软件工具提供了直接的、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指导[35],优秀视频课例的评选也为教师观摩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36]。网络的发展则在更大范围上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可能,一方面是通过网络,教师可以看到同行的教学设计、课件、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另一方面,网络的交流功能也可以为教师间的协作教学与指导提供支持[37]。技术支持教师个人自主学习的成效,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教师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但是技术可以为那些愿意学习的教师提供帮助,减弱了教师专业发展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依赖性,为更多教师在信息时代脱颖而出提供了可能。

4、教师博客群:混合式发展途径。前述三种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可以归于两类,即行政部门推动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教师自发的(自主学习)、自组织的(网络联盟)行为。前一类无论从影响力、所占比重还是受益人数等方面来看,都是目前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受训学员的筛选、教学内容体系的制定以及培训者的选择都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因此,对受训者学习需求的考虑以及学习特点的关照必然不够,也必然影响到部分受训者的学习热情和培训的效果[39]。教师自主学习与自组织形成的网络联盟,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些自发的行为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往往缺乏深入发展的后劲。

2003 年,博客被引入中国的教育教学领域[40],人们开始尝试在教学中使用博客,并逐步意识到博客是促进教师反思性学习的极佳工具[41]与成长的路径[42]。2005 年始,博客逐步取代教学网站成为教学信息化的新宠儿。教师们通过撰写博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教学故事获得对自己教学改进的建议[43]。当然,这一热潮与教育叙事研究在中国的流行也有时间上的吻合,可以说,教育叙事方法论“合法性”地位的确立为教育博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而教育博客的兴起则为教育叙事的流行提供了工具[44]。一些教育管理机构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展了一些尝试,努力结合两类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优点,利用网络这种平民化工具的特性来开展有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另一方面又可系统规划,有组织地开展一些活动,有效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天河部落、金陵博客等。这些努力所取得的成功也预示着未来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应该走向行政支持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趋势。

(二)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我国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关注由来已久,在已经形成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有以下三个特征。

1.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区。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论述颇多,不同学者依据不同的分析思路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概括为:案例开发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58]、外生性制度主导模式、内生性个体行动模式以及内生性组织协同模式[59];还有学者总结了教师自主发展模式、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协同发展模式、实践反思、成立教师网联等四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等[60]。然而这些模式混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措施、方式、方法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之间的区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模式。

2.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而非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有学者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已经形成了高校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教师入门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模式、以课程为本的培训模式、短期进修培训模式、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以及“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等八种主要模式[61]。类似这样的论述大多将教师置于传统教育的背景之中,基本没有考察信息化背景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变化,强调的是教师专业发展中面对面、同地区的专业发展模式,对于技术引入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充当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考察不足。

3.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体技术应用的趋势明显。近期的文献中可以发现技术应用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的论述明显增多,也有学者尝试从“模式”对二者的整合进行了论述,如上文提到的马秀峰、李晓飞做的关于“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也有的将教师专业发展置于信息化背景中提出区域性校本研究模式[62],还有的将“农远工程”的三种模式引入教师专业发展,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63]。在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到学者们已经将关注点从单纯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信息化背景或技术应用情境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但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理论研究中尚处于刚起步阶段,研究的思路和内容都还不成熟。三. 结论

本文主要涉及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培训、校本教研和教师个人的学习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以下为针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得到的一些启发。

第一,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复杂过程。其目标在于帮助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迄今为止,系统地、直接地阐述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报告仍未见报道,政策、标准、评价和模式方面的研究尤为不足。

第三,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受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制约,也和技术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在我国获得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每一代技术的兴起,都会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将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但是,在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与评价方面,国内目前尚未专门以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的标准体系;同时,我国学者并没有直接描述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更多地是从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来展开讨论。

第四,教师培训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主要途径与策略。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方法单一,尤其是自上而下的面对面培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作为最主要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培训还未能找到更有效发挥技术作用的办法,未能利用技术将面对面集中培训与网络远程培训的优势结合起来,为教师提供长期、及时的学习指导。此外,培训策略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第五,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丰富和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而且还催生了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主导的教师培训、自下而上的教师专业发展群体行为、以教师博客和博客群为舞台的教师个体发展、以及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式发展途径。

第六,缺乏对教师知识与教师学习,尤其是教师的技术学习深入研究。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存在不足:在内容选择上偏向流行的、复杂的技术而忽视了教师职业的需求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在方法上忽视了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差别,把技术训练当作知识来传授。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对传统教学能的关注有所忽视。大多数涉及到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焦点都集中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的专业技能,对于一些传统的教学技能如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的管理等则相对关注不足,而这些技能都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

第七,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区,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而非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体技术应用的趋势明显。学者们已经将关注点从单纯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信息化背景或技术应用情境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但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理论研究中尚处于刚起步阶段。

第八,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未能发挥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对教师自发形成的网络群体,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鼓励还需加大。教师在学校中本来就要承担很多的工作,在教师自组织形成的网络群体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变数和障碍。各级行政机构如果不能及时施以援手,帮助解决相关问题,这些网络教师群体很难得到长久和持续的发展。

第九,在行动、交流与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的学习方式主要应该是案例学习和反思性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和行动学习也日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此外,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者提供智力支持。技术的引入应该始终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同时也要考虑到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以及教师作为学习者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Cohen, D.K., & Hill, H.C.Learning Policy: When State Education Reform Works[M].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1.[2]张莉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1,(7):12.[3] 焦建利,汪晓东,秦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文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01).

第二篇: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贵州铜仁印江进校

秦济

在本专题的学习中,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教授聚焦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让我们意识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与教师的发展、与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本专题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知识的结合以及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方式。在第一板块中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及图片,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如今社会发展的首要趋势——技术的迅猛发展,由此引发人们去思考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中来。在第二板块中,重点讲述了传统教学、传统学校的渐趋没落,提出了“第3种类型的教师”,即将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完美融合的新型教师。同时,焦建利教授还谈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倡教师应具备“技术教学内容知识(TPACK)”,一种灵活抽取技术、教学法及学科知识,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能力。第三板块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方式,为本专题的重点内容,主要谈到了五种学习方式:检索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反思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在检索式学习中,提出“搜索就是学习”的概念,并为我们讲述了搜索的10个技巧。在非正式学习中,提倡实践社群中学习者的参与,教师可以通过BBS、邮件列表、博客群、微博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在协作式学习中,介绍了“Google日历”这一小工具,可利用它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协作式学习。在反思式学习中,强调当今教师应该培养和保持撰写博客的习惯,并谈到博客的5种教育意义。在最后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式学习中,讲述了在线学习的优势和学校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强调自主式学习要以学习者作为中心,牢记你就是学习的主人,不断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也逐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运用。虽然在09年已经参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培训学习,并已经获得了合格证书,但是作为一名新上岗的新教师,在参加岗前培训时,《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听了教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操作中都学习到了不少的知识,这一次的学习感受很深。首先,黄老师的课很幽默,给我们所授的知识也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当中所使用的。

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来说,面临着教育信息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能力发展。在整个学习的学习过程当中,黄老师给出了这么一句话来鞭策我们学好这一科目,去掌握好最基本,最实用的信息技术知识,那就是“只有走向信息技术化的教学形式,才能少吃粉笔灰,跟上时代。”作为一名21世纪的年轻老师,我很羡慕黄老师,虽然今天他和我们共同学习了这一科目,但他的专业确是数学专业,怀着羡慕又渴望学到知识的心情走进了黄老师的课堂。从短短的这一天学习当中,我看到的数字信息现代化的发展在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重大作用,例如Powerpoint,word以及excel,这都是我们在工作中所常用的,之前我所懂得的是一些基本的操作及运用,今天却更深一层的去学习及理解运用了这些程序。要制作或处理文件需要哪些软件,像字表处理用word ,excel,动画制作用flash,图像加工用photoshop等等,以及在使用powerpoint的使用原则。还了解了一些实用的教学资源网,并且还懂得如何去获取网络资源。同时还了解了网络教学平台(web2.0技术产品),云计算机时代的应用等等。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网络的重要性,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如何才能将技术合理的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使之转化为教学工具,把全心的教学设计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当中。虽然目前的教学条件有限,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学好知识,以备在今后工作中能很好的运用

第三篇: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2013年11月国培作业

平时,我要求学生认真识记某个知识要点,往往听到我觉得不可思议令人痛心地回答:“老师,我们不用那么辛苦,到考试时百度一下,就可以解决了”。每听到此话,我总有种“怒其不争”的酸痛的感觉,便不加以分析地说他们超级懒,不可救药。而现在,听了崔教授的精彩讲课之后,我光然大悟,学生的这些话何尝不是在给我暗示:神奇的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尝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甜头。显然,信息技术也能促进我们教师专业发展,崔教授的课最能体现这一观点,我感受颇深。

通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我明白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密不可分,专题的主要内容仍记忆犹新:

一、崔教授以国内外典型的教学事例和直观生动形象的图片,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我们应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应积极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现代教育中来。

二、崔教授在课中说得到传统教学、传统学校已日趋没落,新型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有目共睹,我们应与时俱进做一个新型的教师,崔教授倡导我们做一个将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完美融合的新型教师。他的话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使我们意识到现代教育需要信息技术,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的发展,当然我们教师要熟悉信息技术,否则被时代抛弃。

三、崔教授重点谈到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五种学习方式:检索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协作学习;反思学习;自主学习。崔教授针对这些方式用具体事例做了详细地介绍,让我们知道信息技术随时都在我们身边,也使我们明白了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学习,拓宽视野,丰富头脑,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提升我们综合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记住崔教授那句话——“牢记你就是学习的主人,不断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别忘了借用强大的信息技术。

第四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张爱武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从应然走向实然*

二街小学张爱武

【摘要】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广大教师学习并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基于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论述了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变革、提高教师绩效、引发教育变革和促进教育观念转变等五个方面的作用,并且指出,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推进的今天,研究者必须尽快完成四个转变——从应然走向实然,从描述性研究走向关系研究和过程与机制研究,从实证研究走向质性研究,从验证性研究走向设计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应然;实然

近年来,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共同焦点。各国都把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列为新课题。联合国教科文“亚太教育技术地区研讨-2006”把主题确定为“ICT与教师专业发展”。与会研究者特别重视“ICT与课程的整合、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利用ICT提高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的行动计划案例”三个方面[1]。焦建利等(2009年)将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以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复杂过程。其目标在于帮助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基于文献研究认为,我国在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之环境建设、教师培训、实践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相关政策支持、标准与评价、历程与阶段、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思路和内容都还不成熟,甚至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区[2]。笔者认为,导致国内该研究一直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对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存在忽视和夸大两个极端。第二,将应然当作实然,即把信息技术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混为一谈,忽视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主人”的主体性。第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存在较大缺陷。研究者或满足于初级的描述性研究和验证性研究而忽视深层次的关系研究和过程与机制研究,或只重视力图寻求普遍规律的实证研究而忽视追求理解与共情的质性研究,或醉心于宏大的理论体系研究而忽视细致入微的个案研究,即“顶天”不“立地”,或“立地”不“顶天”„„

一 应然: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教师学习并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增强信息化专业发展的意识;第二,在清晰的目标导向下,提高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基于个人十余载的信息化专业发展实践和大量的个案研究认为,信息技术在促进教

师专业素养提升、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变革、提高教师绩效、引发教育变革和促进教育观念转变等五个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1)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优化

信息时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学科专业知识,还包括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学管理知识、教研教改知识,以及教育技术知识等等,是特别需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一类人群,即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的知识工作者。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个人知识管理,提高个人知识力。

知识检索工具——教师利用Google(学术搜索、图书搜索、Google实验室等)、Baidu(百度知道、百度百科)、新浪(iask爱问知识人)、数字图书馆、CNKI、Wiki百科、教育资源库等知识检索工具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知识。

知识更新工具——信息技术支持知识更新的四种方法即实践法、交流法、学习法和反思法。“实践出真知”。信息化教学实践扩展了教师探索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视野和领域,有助于教师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可以利用BLOG、Social Bookmarks、SNS、IM等社会性软件通过反思和交流进行知识更新。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知识检索工具、电子期刊、教育网站、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教师网联、知识博客、教师博客圈等进行网络化学习。总之,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化学习、混合学习和泛在学***加快了教师知识更新的步伐,向着梦寐以求的“4W”目标迈进(无论是谁,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均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知识)。

知识管理工具——包括知识获取工具、知识保存工具、知识开发工具、知识共享工具、知识利用工具和知识评价工具。教师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教育资源库、PKM软件等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知识结构优化工具——教师利用概念图和脑图工具可以把思维过程、结果和其它隐性知识通过图表、文字等进行形象化和外显化,将获取的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或改造原有的知识结构(顺应),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结构优化和知识融合创新。

(2)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高

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技术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可以带动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监控能力、信息化教研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

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目的。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教学案例库汇集了特定教学情景下教师教学过程的客观描述,已成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教研能力提高——知识检索工具、知识更新工具、知识管理工具、知识结构优化工具帮助教师打牢科研的知识基础。数字图书馆、CNKI、电子期刊、教育网站、教师网联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育科研资源,用于科研选题、文献研究、文献引用、论文写作等。Web2.0技术为教师提供反思、交流、虚拟教研、协作研究的网络环境和工具。教师利用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和网上投稿平台可以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博客等社会性软件的低技术门槛、零成本、零维护和高绩效的特性进行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和群体化的教育反思。日积月累,教师必定能够不断提高教育反思能力。

(3)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养成和升华

教师专业态度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教师工作一方面具有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大量琐碎的重复性劳动等问题,日积月累,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到职业的无趣、无益、无成就,教育也就变得死板、僵化,缺乏开拓创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减轻日常工作负担,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劳动的创造性。教得轻松、教学有乐趣、有成就感、有创造性的体验,教师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将职业升华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努力达到专业境界。信息技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不同的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美国心理学家伯林纳

(Berliner)提出“新手阶段、进步的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五个阶段。钱兵、郑友训依据“高原现象”把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开始阶段—迅速成长阶段—高原期阶段—克服高原期阶段—迅速发展阶段”[3]。我们认为,无论怎么划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大有可为的。

(1)准备阶段:师范生通过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见习、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教育技术竞赛、社团活动、学生业余科研、导师课题研究、毕业论文、家教、暑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支教等实践环节培育教育技术能力。师范生可以利用成长电子档案袋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得到有效发展。

(2)求生阶段:指任职头

一、两年内,教师获得处理日常教学事务的基本技能及对学生行为的指导能力。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见习、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家教、顶岗实习支教使师范生提前进入求生阶段,职后求生阶段也就相应地缩短了。

(3)巩固阶段:指任职第三、四年,教师获得相对熟练的教育教学策略,具备处理和解决学生学生行为问题的能力。新手教师借助DVD光盘、网络远程视频会议、教学案例库等获得各种特定教学情景下教师教学的间接经验,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长为熟练教师。

(4)更新阶段:指任职第四、五年,教师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调整、更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更新方式更多、更有效——基于网络的自学研习与校本研修,基于教师网络联盟的远程培训,基于Web2.0的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和研究共同体(虚拟教研小组)等。

(5)成熟阶段:指任职四、五年后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丰富、充实和提高自己,开始形成程序自动化能力和实现教学行为的自由控制,具备深度反省能力,并拥有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隐性知识。教师利用博客、成长电子档案袋等反思、评价工具进一步走向成熟。

在“更新—成熟—再更新—再成熟”循环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专业能力不断增强,专业情意不断升华,期间会遇到“高原反应”或瓶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更新—成熟”循环的周期,迅速补强专业发展的短板、突破瓶颈(例如提升理论素养,跨越技术门槛等),快速走出高原期,形成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1)教师制度建设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制度包括教师资格制度、从业教师的管理制度等。信息化管理使得教师业务考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聘任或任用更加合理规范、公平公正和高效,促进教师不断进取,提高专业发展水平。信息技术介入教师制度建设,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催生了信息平台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制度,例如教师专业发展电子化档案信息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基于网络的教师发展学校PDS、校本研修机制和教师自主发展制度,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等等。

(2)教师教育方面——有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在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

(3)自我更新方面——教师专业化经历了由“教师群体专业化→教师个人被动专业化→教师个人主动专业发展”的过程。“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 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 激励自我更新, 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4]。信息技术在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其作用不但没有减弱,在转变的过程中反而会进一步加强:第一,易用、好用、高效的反思工具帮助教师保持自我反思的常态化、可视化和系统化。第二,博客日记、电子作品集、教师成长电子档案袋忠实地记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各个阶段的关键

事件),帮助教师保持与自我专业发展的对话,明了自己专业发展的起点、目标和路径。第三,Web2.0新技术使得教师通过合作、对话与交流进行自我更新的通道和方式更加有效、更加多样化。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绩效

乔纳森(D.H.Jonassen)把信息技术工具划分为认知工具与效能工具。其中,效能工具(productivity tools)重在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文字处理系统、作图工具、数据处理工具、电子报表系统等[5]。教师平时的大量重复性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效能工具来高效率地完成。其实,几乎所有的信息技术工具都具有一定的效能作用,都可以在该工具擅长的方面提高教师的效率。而教师绩效的提高,一方面意味着教师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或把工作做得更好,同时意味着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专业发展。信息技术引发教育变革,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教育是一种信息型实践。因此,信息技术更有可能引发教育变革。从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看,几次大的教育变革均缘于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发生了大转变。正在发生的第四次教育变革使广大教师增强了信息化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了信息化专业发展能力。

二 从应然走向实然:转变研究范式,提升研究质量

当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在寻求纵深的突破,而作为理论支撑的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却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态势极不相称。笔者认为,研究者必须完成研究范式的四个转变,即从满足于逻辑推理的应然走向注重案例研究和寻求最佳实践的实然,从初级的描述性研究走向深层次的关系研究和过程与机制研究,从力图寻求普遍规律的实证研究走向追求理解与共情的质性研究,从验证性研究走向以设计学习环境与开发学习新理论为双重目标、通过迭代循环提升研究质量的设计研究。这是因为:(1)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高度复杂性、个性化、情境性、可引导但不可控制、迭代循环等特点。因此,难以通过逻辑推理、描述性研究、实验研究、验证性研究确定各种变量(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也难以获得具有普适性的规律。(2)教师专业化是通过一个个教师具体而微的专业活动来实现的。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来自教学一线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模式、工具、策略、方法和技巧(最佳实践)对他们更有帮助。(3)设计研究的迭代循环是提升教育研究质量的重要保证。

(4)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初见端倪。汪晓东、秦丹(2009年)通过案例研究总结了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四种典型模式即政府主导的网络培

[6]训、民间合作的教学网站、政府引导的教育博客、以及教师个体的自主研修。笔

者通过对5位优秀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历程进行案例研究,建构了基于信息技

[7][8]术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提出了十条对策,并且归纳了此类案例研究的六点

意义:第一,提供榜样学习,充分发挥典型个案的启发、借鉴和示范作用。第二,探寻原因,即探究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联系。第三,提取最佳实践,总结教师可资借鉴的专业发展理念、途径、对策、方法工具与经验技巧。第四,建构理论,即建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第五,协助发展,即帮助个案教师以个案认识自我,发掘隐性知识,推进自我发展。第六,提升绩效,即帮助个案教师加快专业发展进程,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三 结语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和大势所趋。但是,研究者更应该明白,信息技术不能自发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仍然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应然与实然的转化者,是信息技术的“主人”。因此,研究者应该转变研究范式,切实加强案例研究、过程与机制研究、质性研究和设计研究,为广大教师寻求多样化的最佳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专业发展路径、理念、方法和模式,以及相关工具、经验技巧和信息资源。

————————

参考文献

[1] 张际平.通信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UNESCO2006亚太教育技术地区研讨会综述[J].教育信息化,2007,(1):30.[2] 焦建利,汪晓东,秦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文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1):18-24.[3] 钱兵,郑友训.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继续教育,2004,(1):20-22.[4] 白益民.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28-38.[5] 戴维.乔纳森,简.豪兰等著,任友群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 汪晓东,秦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J].远程教育杂

志,2009,(2):21-25.

第五篇: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进行了阐述,从而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运用视听教学法,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到学习情境中。创设一个有效的学习情境,是我们备课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我们在设计情境时,可以给出一些贴近教学内容的视频、动画等,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实物(如网络中心等),通过学生亲自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教学是主导,很多内容都是要求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去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因此,任务的设计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任务会让我们的课堂事半功倍。而一个好的任务至少要具备三点:首先,这个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出来的任务,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其次,这个任务要可评可测。我们要给出一个具体的评价标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评价标准。高中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最后,任务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又要让学生努力了就能完成任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又不会因为任务太难而失去信心。

三.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一直是困扰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个大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出不同层次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学案中动点小心思,将任务设计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名字,如基础任务可设计成“小试牛刀”、提高任务设计成“大展身手”等,通过视觉刺激,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四.分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组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经常会进行一些大型的设计和创作,如信息获取这章教学,要求学生按要求搜索指定知识,这个时候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就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针对任务进行小组内部分工,在组内给出具体的评价体系进行支持,教师和小组长经常进行督促,防止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滋生惰性。

五.注重知识迁移,实现从“教”到“不教”的转变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会涉及很多软件,如果每个软件都一步一步地教学生使用,教学效率非常低,学生只是机械记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会学生总结软件的使用方法,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自己所需的技术,从而实现知识迁移。

实施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后使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训练解题能力的场所,而是给学生一个发展自己奇思妙思的空间,使学生从学知识到做学问,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学习态度上的变化,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是深远的,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载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新发展(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新发展(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

    教学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 上海市民办锦秋学校 陈晓霞 参加宝山区进修学院闫引堂老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培训后,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

    计算机专业、技术支持个人简历

    张XX女 | 未婚 | 27岁 | 本科学历 | 3年以上工作经验现居住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户口所在地:河北省--石家庄市身高:158cm联系电话:***求职意向期望工作地区:河北省--石家......

    教师专业发展

    一、 名词解释 1.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读后感 读了《教师专业发展》,收益颇深。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一专业的发展阶段有了更深的理解。 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与研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

    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教师轮岗制 教育学院12级小学教育5班 郑婷婷 120101431 从2013年11月实行教师轮岗制到现在已经一年多过去了,犹如在襁褓中的婴儿一般,人们对它好奇非常,有赞美有诟病,而本文......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发展特点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教师专业发展》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合作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2.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哪些基本模式? 3.根据舒尔曼的论述,教......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 一、历史演进:原始阶段——泛专业化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的特点:1、教师呈现高学历化2、教师聘用证书化 3、教师培养专业化 4、教师培养终身化)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