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读懂并会复述怀丙捞铁牛的办法,知道他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家。
2、懂得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怀丙捞铁牛的办法 难点:会复述怀丙捞铁牛的办法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1、为什么要捞铁牛?
2、把铁牛捞上来容易吗?
1、读懂并会复述怀丙捞铁牛的办法,知道他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家。
2、懂得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
二、出示自学任务
1、为了捞铁牛,怀丙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项呢?请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2、用先……再……然后……最后…… 说明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3、给下列词语排序,说明打捞铁牛的经过。
(浮
绷
离开
拔
拖
铲
划)
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学并小组讨论。
三、汇报展示
1、学生回答(师用多媒体分步演示四项准备工作)
2、师:这几项准备工作能挑换顺序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怀丙按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
师:你能用 “先……然后……再……最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说一下吗?(学生回答)
3、师:准备工作做好了,要捞铁牛了,同学们先齐读打捞工作这一段,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师指导(渐渐的……慢慢的……一点一点……地语速要慢,铲 浮 绷 离开 划 拖要重读,学生练习朗读。)师用多媒体分步演示打捞工作
4、现在一只铁牛被怀丙捞了出来,谁也想做怀丙捞第二只铁牛……第三只……第四只……(学生复述捞铁牛的经过)
5、师: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就需要十六船。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多不好呀!这样做会阻塞航道,还会污染河水。如果老师给你四只大木船,你能不能只用两船泥沙把铁牛捞回来小组讨论讨论。
生:(分组讨论,气氛热烈)纷纷举手。
生:我先把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划到沉铁牛的地方,架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让另外两只空船分别靠在前面那两只船的两边,让水手们不要把泥沙铲到黄河里去,而是铲到空舱里。这样装泥沙的船慢慢浮起,铁牛也被拔离河底,再把铁牛拖到岸边。接着,用装满泥沙的后两只船挂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运到岸边划回来,再分别靠在这两只船的边上,把泥沙铲到那两只船上。用这样的办法来回七次就可以把八只铁牛全捞上来。……(其他同学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四、讨论探究
1、听见怀丙说:“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时,人们怎么想?说了些什么?
2、八只大铁牛都被拖回来后,人们又会怎么想?说了些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怀丙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
五、拓展
你有没有更高明的办法?请模仿第三、四自然段有条理的说明自己想的办法。
六、小结
同学们,在将近一千年前,在没有任何现代工具的情况下,古人就知道运用自己的智慧、利用自然的力量解决遇到的困难。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怀丙出色的才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我们为我们的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板书设计:
捞铁牛
怀丙水的浮力
水把铁牛冲走———— 水把铁牛送回
出色
回去给家长讲怀丙捞铁牛的故事。
第二篇: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衡阳市雁峰区环城南路小学 唐志玲
一、教材分析
《捞铁牛》是语文S版教材第六册的第10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课文记叙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适宜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理解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2)能给课文分段并学习给课文归纳段落大意。
(3)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道理。从而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字词典来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2)学会理解重点句子的方法。
(3)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又怎样把捞铁牛捞上来的。
2、教学难点: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
四、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偏重于字、词和课文大概内容、脉络的把握,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打捞铁牛的全过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懂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
五、教学策略选择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问题探究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六、教具准备;视频、自制课件
七、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如果我们现在想打捞沉在海底中的重物,有什么方法呢,(学生纷纷提出各种解决方法)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专门的打捞船,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是如何把陷在河底淤泥中的八只笨重的大铁牛打捞上来的呢,学习了今天的课文大家就会知道。(出示课题:捞铁牛)(二)齐读课题,大胆质疑
1、谁捞铁牛,2、为什么捞铁牛,3、结果怎样,(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把陷在河底淤泥中的八只大铁牛捞上来的事)
2、在文中找出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宋朝,地点是河中府城外)(四)学习课文,探讨原因
1、全班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一说捞铁牛的原因。
2(1)黄河发大水,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陷在河底淤泥里。(2)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出示“浮桥” “铁牛” 的图片)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
2、捞铁牛有什么困难?(1)铁牛笨重又陷在在河底的淤泥里,不好打捞。
(2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比较落后。(3)不清楚铁牛在河底的具体位置。
3、“议论纷纷”说明了什么 ? “议论纷纷” 说明人们还没想到捞铁牛的方法
4、谁提出来能把铁牛捞回来? 用什么办法捞, 把怀丙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试试”、“送回来”说明什么? 试试:说明和尚的谦虚。
送回来:说明和尚已经想到了捞铁牛的办法。(五)、品读感悟,了解准备工作
1、读第3自然段,想想和尚叫人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词语。
2、划出相关的词语后,全班进行交流讨论,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最后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潜水摸牛-船装泥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3、利用课件展示和尚叫人做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得到更直观的感受。
4、讨论:这几步准备工作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 3 练习用“先„„然后„„再„„最后„„”这些词说说准备工作的过程。(这段话前后承接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不能颠倒)
5、小结过渡:同学们,和尚做了这么细致的准备工作有什么用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4—6自然段。
(六)、小组合作,学习打捞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第4—6自然段。
1、利用课件展示打捞铁牛的过程,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
2、怀丙把铁牛从河里捞出来,做了那几步工作, 怀丙为从河里捞出铁牛做了三步工作: 第一步,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靠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第二步,水手们划桨,把铁牛拖到岸边,然后一齐把铁牛拖上岸。第三步, 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余的铁牛一只只拖上岸。
3、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自学成果,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4、回过头来探究做准备工作的作用,感受和尚的聪慧 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
船装泥沙:知水深,缩短船与牛的距离;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
并船搭架:保持平衡,浮力大且一致 粗绳拴牛:保证牢固
5、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要把反映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那些词语突现出来。
6、全班齐读课文第5、6自然段,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铁牛离开河底后,能不能立刻把它捞上船呢,为什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适时指导)4 其他的铁牛是怎样捞上来的,“这样的办法”是指什么样的办法?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课文把捞一只铁牛的经过写得详细具体,而捞其余七只铁牛的过程只用“同样的办法”一笔带过。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避免了重复。
(七)、深入理解,总结全文
1、再读课文,让学生完整地说出打捞铁牛的全过程。(可指导学生想想每部分所写的内容,再把这些内容连起来,并告诉他们这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常用方法)
3、教师总结:在一千多年前,怀丙和尚就能发现水的浮力并把它利用到生活、生产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真是了不起!他不愧是当时出色的工程方面的专家!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以后就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八)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出示有关怀丙和尚的资料,再次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说说你还有什么办法打捞铁牛。
3、布置作业:动手实验,加深理解。A、实验准备工作:(1)找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
(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B、演示怎样捞牛。
(1)要求: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样捞铁牛,并认真观察、体会水的浮力。
5(九)板书设计:
10.捞铁牛
被水冲走
叫水送回
|
准备——怀丙——打捞
第三篇:《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理解科学知识就是力量。教学重难点
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个叫怀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铁牛捞上岸来,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要求认识的字。
2、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3、认读生字词.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第一部分(1):写为什么要捞铁牛。第二部分(2-3):写怀丙为捞铁牛做的准备。第三部分(4-5):写怀丙捞铁牛的经过。第四部分(6):简介怀丙和尚。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四、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
2、听读课文,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
2、铁牛有多笨重呢?(出示课件)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
3、读句子,加深理解。
(二)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
1、引导学生理解“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他们在议论什么?
2、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什么?在文中把这句话画出来。
3、怎样捞铁牛?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每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首先:潜水摸牛 然后:备船装沙 再:并船搭架 又:牛架相拴
4、和尚先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结:回顾并演示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学习课文4、5自然段。
1、指名读4、5自然段,生思考: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2、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牛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3、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捞回铁牛的?几次利用水的浮力?
(四)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学习文章写法。
你觉得怀丙是个怎样的人?学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样的启示?(聪明、充满智慧、出色、生活经验丰富„„ 科学知识就是力量)
三、课外扩展
当时条件有限,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捞铁牛,现在科技进步了,如果是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捞铁牛?(学生各抒己见)
四、小结
怀丙虽然不是身体上的大力士,但是却是知识上的“大力士”,他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了奇迹,“知识就是力量”啊!他巧用水的浮力,依靠科学的力量把铁牛从水里捞上来,这种做法足以说明他是无愧于“出色的工程学家”这个称号的。
五、布置作业。
板书:
捞铁牛
准备工作: 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牛架相拴 打捞铁牛: 利用水的浮力
科学知识就是力量
双店小学三年级语文
公 开 课 教 学 设 计
教学课题:《捞铁牛》 教学老师:金明
教学时间:2015年3月
第四篇:《捞铁牛》教学设计之一
《捞铁牛》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录像、实验演示器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
2、练习读熟课文。
3、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尝试分段
四、课堂练习
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学生自由读第一节, 思考;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
二、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
三、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二大段
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在组间巡回指导)练习概括段意。
3、学生大组交流段意概括情况。
(二)学习第三大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
2、学习第一节:
①自由读,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
②理解段中“试试”的含义。
3、学习第二、三节:
①师范读→生小组学习→结合课件●板画,弄清怀丙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②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情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结实”、“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顺序。
③生小组自学→师指导部分学生演示“捞”的过程,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捞”起来的。
④指导学生交流,明白“沙减少→船上浮”的关系及“浮力”等词的意思。
⑤指导学生朗读;结合录像,引导体会文章的意境。
4、生尝试概括段意。
(三)学习第四大段
指名读段,生概括段意;结合课文理解“出色”。
(四)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读课文中的任意段落。
四、发散思维
1、为什么和尚不把铁牛直接拉到船上载回来?
2、为什么船上要装很满的沙?
3、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铁牛“捞”回来?
五、质疑问难
学习了这课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六、课堂练习
填空——课文第四小节。
七、总结(结合课文内容及思想、情感、科学等教育)
(略)
八、课后作业(2、3题选作一题)
1、造句:“熟悉”、“出色”。
2、画出怀丙准备工作的简图。
3、我和怀丙比智慧。
附:板书设计
17、捞铁牛
怀丙------“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
摸位置
准备捞:大船并排拴紧、结实木料搭架
装满泥沙、粗绳
捞回来→利用水的浮力
┕→出 色 的 工 程 家←┘
第五篇: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捞铁牛》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中下生面广,思维的深刻性,想象的丰富性都很一般,而这篇课文讲的是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策略] 为了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引导法,集体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尽量让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真正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2)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并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请看:(CAI课件):(怀丙自述)
阿弥陀佛,大家好,我叫怀丙,是个和尚,家住河北省,出生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朝,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到全国各地走走,看看,听说太和一小三六班的孩子聪明好学,个个都很优秀,所以想和你们一起学习,欢迎吗?
小朋友们,我发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的时代,旧拿桥来说吧,既有拱桥,铁索桥,还有立交桥.而1000多年前,最常见的是这种桥:(课件:浮桥)它是在河上并列的几条船或木筏上铺上木板而成,在古代我们叫它浮桥,正因为它是浮在水面上的,所以需要有东西来固定它.这节课的学习就与这座浮桥有关。
二 学习1,2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生读)
师:在捞铁牛之前和尚说了一句什么话(课件:“让我来试试……叫水把它送回来.”)
请孩子们小声读两遍怀丙说的话,体会体会怀丙说话时的语气.生边读边体会
指导朗读,读出谦虚和自信的语气.师小结:是啊,谦虚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希望孩子们也像怀丙一样具有谦虚的美德.有这样一句名言:有自信的人,能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
三 学习3——6自然段
(一)师:从怀丙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和尚自信的认为能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他是怎样做的呢 请同学们默看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写他捞铁牛前的准备工作 哪些自然段写他捞铁牛(课件:准备工作 捞铁牛)(二)现在,我们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两部分,请看小组合作学习建议:(课件:
小组合作建议:
选择你们组喜欢的一部分,由小组长组织,大家先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再议一议下面的问题:
准备工作:
1.画出表示准备工作先后的词语.2.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捞铁牛:
1.4自然段中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
怀丙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上来的)
汇报
准备工作:
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有哪些(先 再 然后 又)
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他为什么这样
引读课文,体会怀丙的准备工作做的怎样
捞铁牛:
4自然段中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课件:四自然段内容)
(随生回答师板书:泥沙 船 绳子 铁牛)
(2)我们来齐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些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泥沙铲到黄河里去,泥沙慢慢减少,我们用一个比较简练的词“沙减”来概括.(板书:沙减)
其余的“船慢慢的上浮”“绳子越绷越紧”“铁牛一点一点的向上拔”又可怎样概括呢
(板书:船浮 绳绷 牛拔)
师:其实这几个变化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为泥沙铲到黄河里,泥沙慢慢减少,所以船身上浮.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船浮与牛拔之间的因果关系.师:那为什么泥沙减少了船身会上浮 为什么船身上浮,绳子会越绷越紧 绳子绷紧,为什么铁牛向上拔?
师:我们仍然可以把这几个变化用一个动词“拔牛”来概括.(板书:拔牛)
四, 学5自然段.师: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离开了河底,牛拔起来了,怀丙又怎么做的 我们来看第五自然段,请一个孩子读第五自然段.(生读,答)请同学们用几个简练的词来概括.(板书:划牛 拖牛 捞铁牛)
看来,怀丙和尚先拔牛,再划牛,拖牛就捞上来铁牛.让我们再来欣赏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全过程.(课件:捞铁牛的动画)
五, 师小结:怀丙和尚不仅借助水的浮力拔牛,还借助水的浮力划牛,拖牛,运用这样的方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捞上岸,我们再来读读怀丙和尚那句了不起的话.(课件:铁牛是让水冲走的,我还让水把它给送回来.)
可见怀丙和尚具有科学的头脑,运用科学的原理解决问题,真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确是位出色的工程师啊!我们来听听怀丙和尚的心声:
(课件:怀丙:孩子们,我相信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只要努力学习,学科学,用科学,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同学们,我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这个办法在当时很好,但是通过我这段时间的走走,看看,我觉得这个捞铁牛的办法有些缺陷,你们能帮帮我吗)
师:好,我们来议议怀丙和尚的捞铁牛的办法有什么缺陷 如何改进 同桌讨论讨论.(议论,回答)
师:时间过的真快,怀丙和尚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课件:怀丙: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在突出重点部分,也就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部分,通过课件动画展演,学生理解和掌握较好,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概括小标题。准备工作的第三步,并船搭架,学生不易理解,我有效地利用课件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并船搭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准备工作。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