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册_技术_学科教学设计1[推荐]
第一课 房屋的建造和维护
教学目标:
1、知道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建造房屋,知道在选择建造房屋的材料时要考虑多种因素。
2、初步了解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及建造步骤。了解房屋的使用过程中经常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
3、认识到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人们建造功能更理想的房屋。
4、养成在使用房屋时自觉对其维护的习惯。
教学重点:在选择建造房屋的材料时要考虑多种因素。教学难点:建造房屋的步骤及保养、维护的方法。课前准备:用各种材料建造的各式各样房屋图片,过去与现在的民居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各种材料建造的房屋
1、教师出示用各种材料建造的房屋的图片。提问:这些房屋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你还知道用其他材料建造的房屋吗?
2、教师提问:为什么草原上的牧民住的是毡房,而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住的是冰屋?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为什么不同地域的人们用不同的材料建造房屋?我们周围,最常见的是用哪些材料建造的房屋?
4、引导学生小结:房屋的选材既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有关,也与房屋的防御要求、取材的难易程度有关,还与新材料、新技术的房展和运用有关。
活动二:房屋的建造和维护
1、教师介绍:建筑房屋的前期准备工作—获得土地,设计,准备材料、工具和机械等。
2、引导学生:家中有过自建房屋经历或观摩果建造房屋的学生说说造房的过程是怎样的。分析哪些结构是房屋共有的。
3、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房屋应该如何保养和维护?
4、学生介绍对房屋进行保养和维护的一般方法。活动三:比较自家住房和学校教学楼的建造材料
1、让学生开展头脑风暴:说出自己周围建造房屋的常见材料。
2、引导学生观察自家住房和学校教学楼各部分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3、各小组交流、汇报
4、引导学生设计“学校建筑物维护方案”。
教后记:通过小组交流,大家对各种各样的房屋的特点及作用,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大家都对学校建筑维护方案兴趣很浓。
第二课 建筑物的类型
教学目标:
1、知道建筑物有许多种类,分别有不同的用途。
2、初步知道每一类建筑物根据用途的不同,结构和内部设施也各不相同。
3、认识到人们是根据使用要求来设计建筑物的,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和布局、配套设施等都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特定要求。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用途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布局和配套设施。
教学难点:绘制房屋平面图。
课前准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居民楼平面图、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什么是民居
1、教师介绍:用于居住的的房屋可统称为民居。
2、引导学生讨论哪些建筑物属于民居?
3、教师出示:各种民居的图片。讨论:各种民居有什么共同点?
活动二:按照用途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1、教师介绍:除了民居,建筑物还有很多类型,如用于生产和办公、娱乐、公共服务、支持交通系统等。
2、提问:你知道的建筑物有哪些?
3、教师出示: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4、提出任务:按照上面的介绍的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对各种建筑物进行分类。
5、提问:你和家人最常去的场所有哪些?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建筑物?
活动三:认识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在结构和内部配套设施上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建筑物在结构上的特点。(1)出示居民楼平面图。
(2)引导学生观察居民楼平面图,分析居民楼的结构特点:有独立的单元,内有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等。
(3)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楼布局和结构的特点:教学楼有公共走道;教室多为长方形,一般有两扇门。
(4)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分别观察体育馆和桥梁的结构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建筑物在内部配套设施上的特点。
(1)提问:医院、饭店、剧院等建筑物的内部配套设施分别有什么特点?
(2)教室里有哪些配套设施?是否需要改进?
3、教师小结:不同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配套设施等都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活动四:说说我家的设备
1、引导学生寻找家中有哪些生活设施,讨论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师组织学生说说心目中理想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具有哪些功能。
教后记:大家都对生活中的设施了解不少,但了解的还不全面,通过小组学习,大家对各种各样的建筑的作用有了较深的了解。
第三课 建筑物与外界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知道建筑物通过各种管线与其他建筑物相联系。
2、了解在建造建筑物前,需要对建筑物的选址、布局等进行合理规划。
3、认识到很少有建筑物是孤立的,建筑物的规划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4、认识到建筑物的规划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要,还要给未来发展提供空间。
教学重点:知道建筑物的布局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的质量。
教学难点:发现居住地周边环境在布局上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以及建议书的具体写法。
课前准备:水、电、燃气等管线的网络图,小区规划平面图。
教学活动:
活动一:调查房屋之间的联系
1、导入:在你周围有没有一栋建筑物是孤立存在的?如果有一栋与世隔绝的房屋,居住在里面的人会遇到哪些问题?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教师讲解:房屋一般都通过水、电、燃气、电话、有线电视等的管线与其他建筑物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网络。
4、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家中的自来水从哪里来的,产生的废水又到那里去了?(2)寒冷的冬天,暖气如何传送到千家万户?(3)家里使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
(4)电话、电视的信号是如何传送到千家万户的?
5、师生共同整理讨论内容。活动二:分析身边建筑物之间的联系 教师提问:
1、你所居住的小区除了居民楼,还有那些设施?小区周围有哪些配套设施?
2、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建造前在规划时应当分别注意些什么?
(1)城镇居民区;(2)学校教学楼。
3、教师强调建筑物在建造前要做好规划,使学生了解规划的重要性。
4、师生小结:规划的目的除了保障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便利外,也要考虑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活动三:改进我家的周边环境
1、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家所在的小区建筑物的布局。
2、提出任务:画出你家所在小区的平面草图。分析小区的布局是否合理,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后记: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建筑在建造前,需要做好规划,要保障人们的生活学习更加安全,也要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四课 设计纸盒房屋
教学目标:
1、知道设计的过程包括选择材料、画草图、确定方案、画设计图等。
2、知道设计、制作纸盒房屋的基本步骤,知道绘制草图是制作模型的基础。
3、了解设计是有目标、分布骤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纸盒房屋的基本步骤。教学难点:绘制纸盒房屋外形的效果图及制作图。课前准备:
建筑效果图、各式各样的纸盒、房屋模型的图片、乳白胶、铅笔、钢尺、橡皮、剪刀、美工刀、牙签等。
教学活动:
活动一:欣赏各种建筑物的设计草图
1、导入:出示收集到的建筑物效果图。
2、教师讲解:(1)建筑师设计建筑首先考虑建筑物的形状和功能。(2)设计必须经历的过程:画草图—完善设计—形成设计方案。
活动二:画出纸盒房屋模型的图纸
1、教师提出任务:用纸盒设计、制作房屋模型。
2、教师指导学生分步骤设计、制作房屋模型。
(1)让学生从不同形状的纸盒中选择想要用来制作房屋模型的纸盒。
(2)引导学生确定要制作的房屋模型的风格。
(3)引导学生先画出纸盒房屋外形的效果图,然后画出制作图(平面展示图)。
3、安全提醒:再用美工刀将纸盒拆开时应注意安全。活动三:制作纸盒房屋模型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完成模型制作。
2、引导学生展示、评价作品。(1)引导学生介绍模型的设计风格。(2)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作品。
3、教师小结,布置下节课要用的材料。教后记: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纸盒房屋,学生懂得了设计纸盒房屋的基本步骤,在展示的过程中,同学们还知道了,设计要有自己的风格。
第五课 麦秆小屋模型
教学目标:
1、知道建筑物的模型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建筑物的外观,还可以用来测试建筑物的性能;知道制作建筑物模型的材料有很多种,需要根据材料的特点来选择。
2、通过实践,了解小屋模型的制作方法。
3、了解可以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来制作模型;培养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小屋模型。
教学难点:通过亲身实践,完成选材、设计、画草图、制作等过程。
课前准备:各种建筑模型图片、废旧材料的小屋模型、白乳胶、美工刀、透明胶带。
教学活动:
活动一:制作关于建筑物的小报
1、问题导入:你是否看到过建筑物模型?是在哪里看到的?你看到的建筑物模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提出任务:制作关于建筑物模型的小报。
3、组织学生完成小报制作。
4、引导学生交流、展示制作完成的小报,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模型的信息。
5、教师小结:建筑物的模型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建筑物的外观,还可以用来测试建筑物的性能。也就是说,可以用来交流沟通并检验设计思想和步骤。
活动二:制作纸壳小屋模型
1、教师提问:用我们身边常见的废旧纸壳是否可以制作成建筑物模型?
2、教师介绍用废旧纸壳制作建筑物模型的方法。
3、教师展示作品。
4、学生按照教材上绘出的制作方法完成纸壳小屋模型的制作。
活动三:小屋模型展示会
1、教师提问:除了使用纸壳制作建筑物模型外,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
2、引导学生设计并制作几款小屋模型。要求:(1)材料不限。
(2)结合某一种风格的建筑物进行设计。(3)制作前要画草图。
3、以模型展示会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材料制作的小屋模型。
4、教师布置下节课要带的材料。
教后记:要让学生知道制作前要有设计草图,然后要按照草图再去制作。主要是要选择什么样的材料。
第六课 我们的新操场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物体的模型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材料也各有不同。
2、了解在制作模型群时,需要考虑同一场景中不同模型之间的比例与协调问题。
3、了解设计过程是一个目标明确的、按部就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
教学重点:从实际出发,运用模型群表达思想,并对新操场
中各种设施进行设计、制作、布局。
教学难点:根据草图制作各种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模型,以及模型群的组织与协调。
课前准备:操场平面图、各种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图片等。教学活动:
活动一:调查学校操场设施和器材的现状
1、导入:操场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家经常在操场上开展哪些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
*师生交流。
2、引导学生画出操场上体育设施的分布图。活动二:为本校规划一个新操场
1、组织学生向全校师生征求对操场上体育设施和器材配备的意见,提出改进建议。
2、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3、组织学生画一张“新操场的布局图”,并介绍自己的设计思想。
活动三:设计、制作新操场整体模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组成部件,及连接或组合的方式。
2、提出任务:为新操场设计、制作体育设施和器材模型。
3、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画的草图,完成模型制作。
4、引导学生进行新操场整体模型的布局和安装。
5、引导学生进行展示和评价。
6、教师总结:表扬与鼓励。
教后记:在制作前要先设计出模型,要先画草图,然后按照草图去制作,引导学生要有自己的风格。
第七课 大自然的启示
——联想法带来灵感 教学目标:
1、知道“联想法”的含义,了解运用“联想法”进行创造发明的事例;能运用“联想法”完成规定的任务。
2、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经历运用“联想法”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
3、能主动地运用“联想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学重点:体验运用“联想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难点:运用“联想法”完成规定的任务。
课前准备:各种运用“联想法”开展创造发明的故事。教学活动:
活动一:通过“联想法”的实例了解什么是“联想法”
1、教师讲故事,介绍混凝土、尼龙搭扣的发明过程。提问:混凝土和尼龙搭扣的发明是分别受到了什么现象的启发?
2、组织学生讨论:鲁班是受到了什么启发而发明锯子的?潜水艇的外形像什么?
3、教师出示: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利用联想的方式发明新事物的事例?
4、教师介绍“联想法”的特点。活动二:运用“联想法”完成任务
1、提出任务:将一片长22厘米、宽2厘米的纸条架在两端相距20厘米的地方,不能用任何粘接方法。
2、教师提醒:观察兰花的叶子,根据这一启示思考完成任务的方法。
3、组织学生根据设想,开展制作。
4、组织学生展示完成的制作,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三:运用“联想法”完成任务
1、教师提出任务:用2张A4纸和4张2厘米×5厘米的粘纸做一个高度不低于8厘米的结构,然后进行承重试验。
2、组织学生根据设想,开展制作。
3、组织学生对完成的制作进行承重试验。
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承重试验结果对结构进行调整,并再次实验。
5、组织学生对展示完的制作,开展自评与互评。教后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结构,通过实际操作与对比,来了解各种结构所承受的重量。
第八课 承重的结构
探究性学习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学会设计制作木质的承重的结构,探究结构承重的规律。
2.科学知识:图形组合的巧妙搭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设计制作合理的承重结构,探究优质的结构原理。
材料准备:火柴 胶水 盘子 书本 小刀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探究内容 1.观看视频,学生谈感受。2.介绍模型承重比赛。3.揭示课题。
二.设计制作,探究优质结构。1.活动规则
(1)检查活动准备。(2)分析比赛规则。A.制作规则
B.承重测试规则和方法
(3)设置小鲁班奖,宣布评奖规则。2.学生活动
(1)活动分工测试。(2)学生设计承重的结构。(3)小组评选优秀的设计。(4)学生制作承重的结构。
(5)进行承重测试,聘请老师鉴证,由鉴证老师填写测试结果。
(6)填写小组探究报告 3.交流归纳总结
(1)请承重测试优胜组汇报活动过程(2)归纳小组承重结构的设计特点。
(3)分析优质合理的承重的结构的承重较大的原理(4)教师归纳小结。
三.活动拓展
1.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承重的结构? 2.设计优质的承重的结构有什么重大意义? 3.视频短片。4.教师活动总结。
第九课 报纸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用报纸设计房屋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会用报纸座房子。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会发明创造。
教学重点 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设计并完成制作过程。教具准备 报纸、胶带 教学方法 交流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多少将来想当设计师的?为什么?那么你想过用报纸设计房子吗?
进行新课:
一、任务角:
1、认真阅读课文。
2、齐读任务内容。
二、瞭望台;
1、读课文,画出知识点。
2、汇报知识点。
3、思考:
还能在哪里见到三角形的房子? 为什么拱桥的两头是向下弯的?
三、制作图:
1、讨论:报纸质地绵软,怎样才能使它成为不容易弯曲的建筑材料?
2、学生边制作边总结方法。
3、思考:
透明胶带应怎么粘?
搭建报纸屋要多少跟立柱才能使小屋变大?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固定帐篷骨架德尔支点?
四、创意宫:
1、先完成构思。
2、完成书后任务。
五、小结:
谈谈本节收获。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以整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设计、说课、反思
教师 :尹开荣
【教学内容】教科书59页,例4及相关练习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培养学生的计算方法。
5、渗透法制内容:
(1)《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第二是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城市垃圾管理办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教学关键】
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二)计算:
268÷ 4 224÷ 4 256÷ 6 345÷ 15
1、分组指定一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重点说一说224÷ 4怎样算。
3、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20表示什么? 24表示什么?
二、教学新课
(一)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
1、出示题目,创设情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暑假期间,老师也参加了清晨健身行列。在广场老师四天跑了22.4千米的路程。你能算一算老师每天跑多少远吗?
2、根据题意,渗透法制教育
(1)启发式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题目的意思与我国的哪部法律中的规定有关吗?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讨论。(3)出示: 《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第二十二条 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4)学生读读。(5)教师点拨。
(二)提出问题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困难时可求助同学和老师。
(三)交流问题
1、小组内交流答案并互相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相信每一位同学所得出的答案都有自己的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吧,把不明白的弄明白,比比看,看哪个小组解决困难问题最多,要加油噢!
2、小组内交流,师收集相关信息。
(2)分小组在指定的黑板上进行板演。强调全组人员参与。在交流后,指定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板演,全组参与。
(3)全班分组展示。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适时的知识冲突,突出学习目标。
(四)算法展示
1、对每一道的算法进行展示 生1: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生2:22.4÷4=5……2.4 生3:先把22.4扩大10倍,变成224,用224÷4=56,再把商缩小10倍,得出结果是5.6。生4:直接算出22.4÷4=5.6 生5:列竖式计
师:分别介绍你是怎样想的?听明白了吗?5的后面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呢?
2、比较算法间的不同,择优。问:会用竖式计算了吗?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3、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五)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
1、第一步用22除以4,商5余2。这里的24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又怎样算?
2、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3、我们今天所学的22.4÷4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除法224÷4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呢?(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列竖式计算。
25.2÷6 34.5÷15
2、计算下列各题。9.42÷6 94.2÷6 87.64÷7 876.4÷7 反馈后教师问:如果计算出第一题的结果是1.57,你能估计出第二题的结果吗?已知第三题的结果是12.52,你能说出第四题的结果吗?为什么?
生:看被除数的小数点。师:看被除数的小数点想什么? 生:想商的小数点。
3、根据5823÷3=1941,口算下列各题。58.23÷3= 5.823÷3= 582.3÷3=
四、课堂小结
(一)启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知识。
(二)教师归纳总结。
五、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完成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2、课外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小数除以整数》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除以整数,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几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4-25也例
1、例2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表内除法,三年级下册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了整数除法的基本方法,这节课以整数除法为基础,为下面学习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的小数除以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占位以及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四、教学策略
采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成为教学学习的主人,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力求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注意力较低年级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教学中抓住这些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简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个环节我设计变了几道整数除法的计算题 268÷4 224÷4 345÷15 采用分组指定一题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复习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确这里的224表示224个一。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促进者,也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给予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我对教材提供的问题情景重新设置,教材上创设了王鹏坚持晨练的情景,让学生解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的问题。由“4周跑22.4千米”的信息列出算式:22.4÷4,我把这个情景调整为:在超市购物中,我去超市买了4盒奶,总共花了22.4元,每盒奶多少元钱呢?通过解决“每盒奶多少元钱”列出算式22.4÷4。购物和计算单价更接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计算中,如果转化成整数除法来做,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计算难度大,不易口算。而元角的进率是十,便于计算。
其次,估是算的基础,在处理22.4÷4计算方法前,可以先让学生估算结果,并说说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接着让学生比较22.4÷4与224÷4的不同,揭示课题,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先让自己尝试计算,有困难就和同伴商量,并在小组嫩交流一下你的想法,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汇报时学生可能会产生这几种做法:
方法一:22.4元=224角 224÷4=56角 56角=5.6元
方法二:先把22.4扩大10倍,变成224,用224÷4=56再把商缩小10倍,得出结果5.6 方法三:列竖式计算(一种224不带小数点,一种22.4带小数点)新课程故里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所以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都应给予坑定。
当学生介绍第三种方法是,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224或者22.4表示什么?5的后面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
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计算法则,突破教学难点
在探索新知之前,已经复习了整数除法算理,孩子应嘎可以想到5表示5个一,6表示6个十分之一,所以为了区分商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5的后面要点上小数点。而这里的224和22.4都表示224个十分之一,教师可以告诉孩子既然都表示一样的意义,为了简便,小数点可以省略不写,直接写224就可以了。
然后,让学生比较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224÷4和22.4÷4的竖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孩子会发现小数除以整数是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最后,说说列竖式解决22.4÷4是,你对哪个地方感触最深刻,加强学生的记忆,并让孩子做一下第16页的做一做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所以反馈时让孩子说清算理。
2、教学例2 出示例2,先让学生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列出算式5.6÷7 在探索506÷7的计算方法时,我首先做一个“放”,让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独立解决,汇报时有的学生会出现这几种错误:
商会得0.8;商只写了一个8,商写了小数点没写整数部分的0,这时我做一个“引”,让全班同学帮忙改正竖式中的错误,并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这样做。从错误中改错,学生会意识到当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时,要商0占位,使后进生能在交流中能把自己没理解的知识弄清楚。
三)分层练习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几道有层次的计算题 7.83÷9 4.08÷8 0.54÷6 14.21÷7 第一道和第二道都是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需要商0占位的小数除法,但第二道角第一道不同的是用40个十分之一除以5时正好除完,所以这里检验了学生对整数除法的掌握程度。第三道是商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都需要商0占位的小数除法。第四道是商的十分位需要商0占位,小数的整数部分正好除完的小数除法。通过这几道题让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回顾小结
让学生说说列竖式解决小数除以整数的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五)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单明了,突出本课学习重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总结1
一学期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从总体上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难点,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本班50名学生中,学习中下者将近占一小半,所以“抓差补阙”工作认真尤为重要。本学期,我除了在课堂上多照顾他们外,课后还给他们“开小灶”。首先,我通过和他们主动谈心,了解了他们家庭状况、经济基础、邻里关系等,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其次,对他们进行了辅导。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于新学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通过一学期“时间、地点、内容、人物、措施”五落实的辅导工作,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j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
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总结2
一学期来,本人任教五年级__班,能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难点,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尽可能做到面批,及时当面辅导学生,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于新学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总结3
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从组织到实施已经半个学期了。在课改实验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改工作在探索中行进,在理解中发展。
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思想的延伸。分层分班教学,更有利于老师课堂教学的操作,有利于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教学,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现就五年级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验带来了教师观念的更新:由教师本位转为学生本位,真正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实验中,教师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此次课程改革中,新课标强调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模式已逐步深入人心。
新的数学教材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的。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实验者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创设愉悦、探究的教学情境,力争做到“课伊始,情趣生”,力争将导言导得新、导得巧、导得趣,导出学生急于探究的心理,力争让学生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求知。
二、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还要让学生动口、动情,寓情于教、寓情于学,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我们一致认为: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在实验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求知,这也是我们实验中要重点研究和深入研究的。
三、新课程,昭示了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教师在每一节课中,应得到生命创造的满足,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
在实验者的课堂上,学生不但是“听”者、“答”者,而且是“问”者、“思”者、“说”者,并且从“学”的领域扩展到“教”的领域,部分已成为“教”者。学生在课堂的“风采展示”栏目中成了一个个“小老师”。教学中,实验者是这样做的:新课教学中,把一节课中学生易疲倦、易忽视或重点、难点问题交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讲。
课前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如在学习《梯形的中位线》时,教材中的方法省略了很多思维过程,不仅抽象,而且难于理解。于是教师让学生当“小老师”,准备这部分知识的讲解,并引导他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研究,课上,他采用了两种方法讲解,并让学生多中择优,选择简单的方法,学生俨然是一位“小老师”。
语言也颇有启发性,如“同学们请观察……”,“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思路吗?”等等。实验结果表明,不仅“小老师”教得认真,获得了成功感,而且学生也听得投入、听得专心,他们瞪大眼睛以便使自己发现别人的毛病,等别人讲完后好争着抢着评价。这样,学生觉得课堂气氛自由、民主、开放,所以能够乐学、爱学、善学、勤学。师生互教互学,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初步转变。
四、通过印发“学习方法指导”,教给学生如何预习。
要求学生学在前面,使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通过预习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并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课上做预习汇报。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判定》时,学生根据性质猜想得出5种不同的判定方法,其中包括教材中没有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学习《矩形》时,学生提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矩形?
这也是新教材中没有的;在学《正方形》时学生又提出:正方形、矩形、菱形之间有何关系?不仅新课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己构建知识结构。在复习课中,实验者也同样重视让学生构建一章的知识结构。如在“直角三角形的计算”一章的复习课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了知识结构。
将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基本总结出来了,然后通过互助、补充的方式,学生将此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即“先建骨架,渐丰其体”。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认识,对各种观点加以组织和改组,进而提高自主构建的能力。
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策略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更情愿地、自主地、有效地实现数学学习过程”,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力争实现的目标,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现在学生课前能够主动预习的占50%,一章结束后能主动复习的占43%,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多了,学数学的同学多了。
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动手操作,体验、感受知识。
重过程轻结果,开发潜能,自主编题:在学习中,实验让学生操作,图形让学生画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总结,用学生的活动代替教师的讲、做、说,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如结合所学知识自编题,并鼓励编题别树一帜,标新立异,求异创新。注重让学生探索、搜集信息、感受知识。于乐中学,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高兴地看到,学生喜欢这样的数学。
六、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却无法迫使它饮水。”
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可以把真理奉送给学生,但他们的内驱力、自主性却是我们奉送不了,也“灌输”不了的。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做了知识的.代言者,控制着学生的学习,决定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何时答等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没有考虑到主体参与学习的程度,我们所教的知识不能内化为学生个人意义的材料,也就更不能外化为能力,被动的、机械式的学习使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学生的天性受到了摧残。
新的课程改革赋予了课堂教学以新的涵义:“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地、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上这些体会,使我们感觉到我们正在向新课程迈进。
但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尽管我们重视学生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仍“不会说话”――不会完整、准确的表词达意;学生动手能力也很差,如不能正确规范的画图,不会使用画图工具等。下一步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教学中,尽管互换了师生角色,也能够让学生走上讲台分层教学,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仍过“死”,有些地方总是不相信学生,不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下一步实验中,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变以“教师为本位”为以“学生为本位”。
3、课堂教学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程度和时间,因此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过于看中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的“果”,没有把学生的交流看作是学生心灵间的沟通。下一步实验中,要放手让学生探究、交流、合作,重结果,更重过程。
4、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分层复式教学法。
改进措施
1、科学的测量、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采取的方法。
2、正确有效的处理好层次关系。
3、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总结4
五年级本学年,我在教导处、数学教研组的指导下,完成了既定的工作计划。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完成了六年级数学科的教学任务,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认真学习了“数学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论”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教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我很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我一学年来,撰写理论学习笔记两万字,有价值的教学反思20篇。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与积累,逐渐摸索并形成适合于六年级学生的学研式课堂教学模式。
我坚持开展听课、评课、学习讨论、交流心得体会等研讨活动,如本学年听课40节,每周参加了集体备课一次。我们数学教研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与探讨。听评课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我的教学水平提高。如我在镇数学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在镇教学开放日活动中所教数学课获评优质课。
学校还组织了我们外出听课取经,拓展视野,并及时交流心得体会。
三、常规教学持之以恒。
一学年以来,我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做好常规教学,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作为教师的我有严谨、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精心制定了学期数学科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向40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心布置作业,作业批改认真、及时。精心组织考试与评价,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实事求是。精心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上好“趣味数学课”,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了。精心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及时总结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四、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兴趣。本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了效益。提高学生先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小组交流能力。开展学研式的课堂教学,组织了特色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
当然,我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今后在集体备课等教研上还应努力开拓出操作性强的新路子,提高教学实效。同时对青年教师要多给他们指导,提高他们当堂说课、评课的能力,力争有更多的人评上县、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下期至上期,我任教的六年级数学科在镇期末统考中分别获第一、二名。我会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数学教学教研工作搞得更出色,力争来年更上一层楼。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总结5
一学期以来,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奋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增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用德律己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坚持阅读,勤奋学习,刻苦研究,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束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等量齐观。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难解纷,为学生多办实事。本学期全勤,没有因个人私事而耽误学生一节课。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并且能够保全大局,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用功学习
“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每位教师来讲固然很重要。由于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题目都会提出来,而且经常“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虽然自己刚踏入工作岗位,但在这一学期里,我能认真阅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上课、反思,也能积极参加学校展开的各项活动,如教职工运动会、集体教研活动等。每次听课或参加培训学习,我都争取坐个看得清楚的坐位,以便能更好地作记录,我也会积极地讲公开课,让那些有经验的教师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课余时间我坚持写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例如:《年轻教师步入工作岗位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与评价》、《提高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等等。付出一定会有收获的,在12月23日的新教师汇报课中,我有幸获得数学组第一名,这将是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动力。
三、用爱育人
我经常教育学生要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假如连自己身边的人和物都爱不好,谈何爱祖国、爱人民呢?因此我经常不失时机地捉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逐渐渗透爱的教育。碰到学生因小事吵架,我会主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告知他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对学习落后的学生,我没有放弃他们,经常鼓励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的困难,使他们有信心继续学习。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养我的学生,用自己的行为给他们建立爱的榜样。
四、专心教育
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以为:“认知是一个进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夸大“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进程。”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进程,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我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使他们在活动中有机会探索,并有所发现。使学生们拼出了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从中得出梯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进而激起了他们对学习的爱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假如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类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倦怠,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我上课的第一工作就是使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以偷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新课标提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题目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教师应当转变角色,成为真实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解决题目中能够主动地调动相干知识,积极思惟,通过自主学习,取得独立解决题目的能力。我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正是如此努力地实现着这个目标。
五、存在题目
1、学生没有一种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2、学困生的转化还没有到位,个别学困生没有转化好。
3、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计算的正确率太低,理解能力差,知识学得较死,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4、自己的知识面窄,教学经验,需要找到一种好的、合适自己的、合适本班学生的、符合当前环境的教学门路。
六、改进措施
1、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多表扬,多鼓励。
2、在学困生身上多下功夫,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表扬为主,多一些关爱。
3、坚持练习口算和计算题,进步计算能力。
4、教给学生分析题目的方法,培养思惟能力。
5、认真研究教材,掌控教材的难点,重点,扎实基础知识。
6、多看些与数学有关的书籍,向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多沟通,找差距,补不足,以进步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写反思。
7、工作尽可能做细,考虑周全,细节决定成败。
总之,我认真地备好每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教学用书。学习好新数学课程标准,虚心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力求进步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题目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五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总结6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中能做到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并及时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教学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对本学期数学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1、重视备课环节
学期初,我认真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精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思考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预设解决方法。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每一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设计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反思与总结。
2、注重上课过程
(1)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有意识地通过生活、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操作、实践、体验、讨论等方法,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进行不同坡度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感兴趣,参与性高,这为今后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具体方法如下:
①加强口算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举行口算抢答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②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我尽量让学生掌握技巧,鼓励学生多练、多想、多问,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而又蕴涵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培养了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及时复习。新知识上完后,旧知识已基本遗忘。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然后又回过头来复习旧知,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样让旧知及时得到巩固。
(3)每单元进行整理复习,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学生经历了教材由部分到整体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二、强化自我“充电”意识。
1、在教学上,有疑必问,有问必解。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2、积极参加远程培训和校本教科研活动,钻研教学理论著作。通过学习,填补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修养。
三、提升作业批改质量。
对学生作业严格要求,布置作业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要求学生要认真做作业,尽量做到不出错,提高正确率。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作业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重视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产生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上去。对后进生分层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鼓励的态度,从而打破学困生上课不发言的死气沉沉局面。这样,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五、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并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一切努力,往往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关注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每个孩子都可以学好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不同,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我还设计了一些不同类型的数学题供学生选学,培养他们学数学能力。
总之,我在教学工作中都力求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学习新课程新理念,虚心地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立足现在,放眼末来,努力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而努力。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小麻雀》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住在屋檐下的窝里,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妈妈不断地告诫它要小心,掉下去会很危险,但是它不听劝告,后来,果然掉到窝下一只大花猫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去救它,小麻雀又怕又急,竟然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设计理念] 联系生活,体会童话与现实的关系;品读为主,多读巧思,在读中品味小麻雀(普季克)的天真幼稚,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读中理解麻雀妈妈的苦口婆心以及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伟大母爱。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本词语是怎么体现人物的内心想法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小麻雀与麻雀妈妈是怎么样的。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不少童话,也一定都喜欢童话。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前苏联著名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故事《小麻雀》,一起看看小动物的成长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板书:小麻雀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错字,不添不漏字。
A.读后检查认读生字: 檐、脖、摔、纠、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
B.出示词语卡片:屋檐 脖子 摔下来 蹲着 扯开 嗓子 手舞足蹈 绿莹莹 瞪眼 舔了舔 懊恼 老鼠 光秃秃 开火车读后全班齐读。C.指名读难读句。
2、默读。标出段落序号,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A.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B.根据成长阶段分段:
(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默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1——13自然段。
1、默读,你从哪里看出普季克天真幼稚,从哪里看出麻雀妈妈的罗嗦,在旁边备注。
2、指名回答。
师:你从哪里看出麻雀妈妈的罗嗦?
师:是呀,麻雀妈妈可真有点罗嗦,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妈妈这么罗嗦,是为了什么呢?
生试用慈爱的语气读妈妈的话语。
3、你从哪里看出普季克的天真幼稚? 学生回答。
a.指名用天真的语气读:摔下去会怎么样呢? b.指名用幼稚的语气读:
树为什么要摇来摇去呢?树不摇,风就没了.....不对!谁都该有翅膀。我长大了,要让所有东西都能飞。c.用好奇的语气读: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小时候,或者你的弟弟妹妹,有没有像普季克一样提一些可爱可笑的我问题呢? 指名回答。
4、分角色读小麻雀与妈妈的对话。
四、作业。
1、书写生字、生词。
1、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与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小麻雀、麻雀妈妈、大花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一读。
东张西望 手舞足蹈 自作聪明 不听劝告 惊慌失措 欢天喜地 绿莹莹 懊恼 光秃秃
2、导入语。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比较细致地体会一下普季克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二、学习14——18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普季克遇到了什么危险?麻雀妈妈是怎么做的?
2、学生回答。
(1)自作聪明又不听劝告的普季克遇到了什么危险? 指名读第十四自然段。A.出示:(学生齐读)
普季克不相信妈妈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B.这只天真幼稚的小麻雀,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还在那里自得其乐呢。
学生读一读它自得其乐的句子。品:手舞足蹈
C.师:普季克掉到窝下边去了,大花猫正瞪着——
师:如果你是那只大花猫,那绿莹莹的眼睛里,透露的是一个怎样的信息?(充满了喜悦,啊!可以饱吃一顿了。)
学生尝试用喜悦的心情读句子: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指名读。
师:如果你是小麻雀,大花猫绿莹莹的大眼睛透露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危险!大花猫想吃掉我!)
师:这个时候,普季克的表现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词。解释:惊慌失措
你还有表示心里害怕的词语吗?(惊恐万分,大惊失色)
学生尝试用惊慌失措的心情读句子: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指名读。
齐读: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扇动着翅膀。
(2)普季克遇到了危险了,麻雀妈妈是怎么做的? A.齐读第十五自然段。
B.问:读完后,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从那些词语看出来?
自由读第十五自然段,把体现麻雀妈妈的词语读出勇敢无畏的语气来。指名读: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
把体现麻雀妈妈的词语读出勇敢无畏的语气来。C.品词:扑 生齐读句子。
师:“扑”字除了体现了麻雀妈妈的勇敢无畏,你还读出了麻雀妈妈的什么心情? 再读,读出勇敢无畏与急切的心情。
如果把“扑”字改成“飞”字,同学们读一读,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预设)生:“扑”字改成“飞”体现不出麻雀妈妈心中那种急切,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深深母爱。生再读,读出勇敢无畏与急切的心情:妈妈从树上扑下来。
(衔接语:妈妈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普季克,在这紧急时刻,普季克——)(3)指名读第十六自然段。
A.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师:在第十四自然段里,普季克害怕得拼命扇动翅膀,而这里却加上了着急,它为什么着急?(因为为了它,妈妈正面临着危险。)
B.出示句子: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被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象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学生读后,师问:你从哪些词语看出麻雀妈妈的心情? 师:麻雀妈妈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吗?
师:所以“它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还欢天喜地地问。体会:欢天喜地
学生尝试用欢天喜地的语气读:“怎么样?怎么样?” 师:两个怎么样,你体会到了什么? 齐读一遍句子。
师:麻雀妈妈为什么欢天喜地?(普季克没有被猫吃了,安全了,并且还会飞了)C.师生分角色对话。师:“怎么样?怎么样?”
生(普季克):“恩,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嘛!”
前面1——13段部分的普季克总是不相信妈妈的话,而现在的普季克是怎样回答妈妈的?你体会到普季克有什么变化? 生答。
D.普季克和妈妈都安全了,大花猫呢? 品:懊恼
三、学习第十九自然段。
A.出示全段: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学生齐读。
B.师读“普季克终于会飞了”生接“他感到十分高兴”师读“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生接“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段比较好呢? C.学生自由读,尝试读出高兴又有一点难过的语气。师:用关联词”既......又......“来说一说普季克的心情,好吗? D。从“觉得鼻子酸酸的。”你体会到了普季克什么变化? 生答。
四、拓展:
师: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于是,小麻雀张开翅膀,绕着屋檐飞了两圈,突然,觉得有一些话想对妈妈说......小麻雀想对妈妈说什么呢?请大家动笔写一写。学生练笔。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课。
小普季克小时候是那么天真幼稚,就好象同学们小时候一样,什么都好奇又自以为是,不听妈妈告诫,但是有一天小普季克终于长大一点了,知道许多不明白的事情总得一样一样学,还能体察到妈妈的爱,希望同学们也快一点长大,细心体会爸爸妈妈给自己的爱,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爸爸妈妈。
六、作业超市:(任选其中一题)
1、你和爸爸妈妈发生过争执吗?写一写或与同学们说一说争执的原因、经过、结果。
2、用心读几遍《小麻雀》,看自己还能读出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3、学习用爱的眼光对待爸爸妈妈的罗嗦,看看自己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把自己的心情变化写下来。附教材: 小麻雀(高尔基)有只黄嘴小麻雀名叫普季克,住在屋檐下那个温暖的窝里。他还不会飞,只能拍着翅膀,伸着脖子,往窝外东张西望,想快点儿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合不合自己的心意。麻雀妈妈看见了,有些不放心,就说:“孩子,小心,会摔下去的!”
“摔下去会怎么样呢?”普季克歪着脑袋问。“一摔下去,猫会把你吃了!”妈妈向他解释。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可普季克的翅膀长得不紧不慢。
有一回,天上刮起了风,普季克又问妈妈:“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妈妈向他解释:“这是刮风。刮风时,你要当心,不然的话,被风刮到地上,就会让猫给吃了!”
普季克不爱听这些,他摇着脑袋说:“树为什么要摇来摇去呢?树不摇,风就没了......”
妈妈说不是那么回事儿,可普季克还是不相信,他样样都爱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一个庄稼汉从屋檐下走过,两条胳膊摆来摆去。普季克就说:“他翅膀上的毛都让猫给咬掉了,光剩下两根骨头了!”
妈妈纠正说:“你说的不对。他是人,人没有翅膀。” “为什么?”
“人是高一等的动物,他们不是用翅膀飞,而是用双脚走。” “不对!谁都该有翅膀。我长大了,要让所有东西都能飞。”
普季克不相信妈妈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他越唱越高兴,不知不觉就手舞足蹈起来,一不留神,掉到窝下边去了。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扇动着翅膀。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被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象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恩,没什么!”普季克说,“总得一样一样学嘛!”
大花猫蹲在地上,添了舔爪子上麻雀妈妈的羽毛,绿莹莹的眼睛盯着他们。懊恼地叫着:“妙极了的一只肥嫩小麻雀,像老鼠一样妙,喵喵,可惜没有了!” 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课后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说说句子表达了麻雀妈妈和普季克怎样的心情。
.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被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象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样?”.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3、读读写写。
屋檐 脖子 摔下来 蹲着 嗓子 手舞足蹈 绿莹莹 懊恼 老鼠 光秃秃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技术教学设计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小学五年级
(下册)
技术 教 案
2017—2018第二学期
执教者: 许广红
第1课 早期的机械
授课时间
3.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帮助自己做事的装臵。
(2)知道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以人力为动力到以其他力为动力的过程。
(3)了解为机械提供动力的能源也在不断发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机械的发展历程。
(2)通过阅读,了解机械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3)通过早期的机械和现在的机械的对比,了解机械的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机械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生活。(2)从早期的机械中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3)通过早期的机械和现在的机械的对比,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随着技术的发展,机械的种类不断增加,工作效率和精确度不断提高。
教学难点:各种机械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一袋重物,一根木棒,简单机械的图片(如杠杆、斜面、滑轮、滚轴、齿轮)各时期农耕机械的图片等。
教学活动
活动一:体会不使用工具与使用工具的差异
情境导入:出示一袋重物,请一位力气稍大的同学徒手将重物从教室的一侧搬运到另一侧,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运用哪些工具可以方便、快捷地搬运这一袋 重物?
出示一根木棒,提问:如何借助这根木棒来搬运重物? 大家的建议(1)将重物分成两袋,用木棒作为扁担,挑着走。(2)将木棒作为撬棍,慢慢地移动重物。通过对比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机械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小结:用木棒来帮助搬重物,这时的木棒就不再是一根简单的木棒,而是成了帮助我们做事的机械。
教师讲解:机械的概念。
活动二:了解早期机械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第2-5页,了解早期机械的种类及机械的发展。讲解:(1)凡是能帮人们做事的装臵都可称为机械。(2)最初的机械非常简单,取材于自然界。
活动三:认识机械的驱动力的发展
提问:人们使用机械,主要是为了省力,但是,机械本身并不会动,它们是怎么工作的?
讨论农村耕地用的机械的发展历程。
(1)出示木犁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木犁的工作动力。(2)提问:人们是怎么会想到要改进木犁的?(3)提问:现在的农村是怎样耕地的? 教师讲解:最早的机械是靠人力推动的。靠人力来推动机械,人会觉得很累,而且工作效率很低。后来就出现了运用畜力、水力、风力的机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部分机械靠电动机、汽(柴)油发动机来驱动。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6-7页。思考:(1)牛拉犁和驴推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为什么现在有些农村还在使用这样的方法?(2)风车是怎样利用风力来磨面的?(3)水车是怎么工作的?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体会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便利,工作效率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师总结:表扬与鼓励。
板书设计:
第1课 早期的机械
体会不使用工具与使用工具的差异
了解早期机械的发展历程
认识机械的驱动力的发展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体会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便利,工作效率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认识到机械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生活。
第2课 常用的工具
授课时间
3.29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及其用途袁并能对常用工具进行分类。
2、知道机床是较复杂的机械装臵袁它们用发动机(电动机)作动力工作的效率更高。
3、通过对常用工具的分类,了解工具各有所长。
4、通过对比机床和手动工具完成任务的情况,了解机床的特点是力量更大、速度更快、操作更精准。
5、感受工具和机床的使用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6、从工具的发展中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工具和机床的使用,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教学难点:了解机床的名称及用途。课前准备
尖嘴钳、细铁丝、多种常见工具(图片或实物)、介绍工具的教学课件、机床的图片、铅笔若干枝、小刀、卷笔刀、手摇式卷笔刀。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常用工具的种类。
组织学生在认识各种工具的同时,了解它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师:出示一把尖嘴钳。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工具? 它有什么用途?你会使用它吗?
学生:说出尖嘴钳的作用。用来弯折、截断铁丝。请一名学生用尖嘴钳将细铁丝弯折成一定的角度。
师: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用途吗? 出示多种常见工具说出各种常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师:出示介绍工具的教学课件,(1)进一步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新型伺服驱动元件、光栅和光导纤维等新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2)体会到各种大型专用机械的发明都要归功于机械制造者的技术创新,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机械的分工越来越细,教学难点:知道机械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其本身的特殊结构,教学活动,因此没有必要设计得“大而全”,学生在区分不同工具的工作目的时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先告诉他学生在区分不同工具的工作目的时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先告诉他们工作目的可分为击打、切割、钻孔、表面处理、固定、测量及其他类,然后让学生对工具进行归类。也可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9-12页的内容,了解工具的种类及各种工具的名称。
学生:对常用工具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录下来。师:出示介绍工具的教学课件,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工具。
1、机动工具
机动工具是指以压缩空气、直流或交流电力以及高压油液为动力源驱动的工具(如气动扳手、气动砂轮机、气动凿岩机、电钻、液动扳手等)。这类工具虽然具有输出功率大,使用效率高等优点,但受到动力源、使用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携带不方便、只能在车间、装配线等固定场所使用。
2、手动工具
手动工具是指以手力驱动的工具(如扳手、钳子、锤、锉等)。这类工具品种齐全,且体积小,携带方便,可在狭小的空间使用,因此使用范围极广。
3、风镐
风镐是一种手持工具,由配气机构,冲击机构和镐钎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用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往复运动,使镐头不断撞击路面,岩壁等物体。常用于采矿、筑路等。
针对活动一,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同一种类的工具中,有些是早期的工具,有些是现在的工具。如在“切割工具”中,斧和钢锯都是早期的工具,而伐木电锯是现代的工具,它们的工作目的相同,而工作效率却有明显的差异。让学生回忆第1课中将早期的机械和现在的机械作对比的活动,再一次体会由驱动力的进步带来的机械的进步。
活动二:认识机床 师:提问:要加工比较粗的铁丝或钢板,尖嘴钳可以胜任吗? 学生讨论:用尖嘴钳能否加工比较粗的铁丝或钢板。师:出示多张机床的图片(课件),并简单介绍它们各自的
功能。比较手动工具与机床的差别,从而体会机床的强大功能。
机床
机床是对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坯料或工件进行加工,使之获得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器。机械产品的零件通常都是用机床加工出来的,故机床又称为工作母机或工具机。
2、机床按加工性质和所用刀具分: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 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其他机床。
3、机床未来的发展趋势:
(1)进一步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新型伺服驱动元件、光栅和光导纤维等新技术,简化机械结构,提高和扩大自动化工作的功能,使机床适应于更广泛的制造系统工作。
(2)提高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速度,相应提高结构的动、静刚度以适应采用新型刀具的需要,提高切削效率。
(3)提高加工精度并发展超精密加工机床,以适应电子机械、航天等新兴工业的需要。
(4)发展特种加工机床,以适应难加工金属材料和其他新型工业材料的加工。
师:总结机床是手动工具的替代品,它们是较复杂的机械装臵,用发动机(电动机)作动力,工作的效率更高。
活动三:认识工具的进步
教师出示九枝铅笔、三把小刀、三个卷笔刀、三个手摇卷笔刀,提出要求:每组出三名同学进行一个小实验,在同等时间内看哪个组先把铅笔削的又快又好。
提问:使用哪种工具削铅笔效率高?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用不同的工具,削铅笔的效果、所用时间也不同呢?
总结:小刀、卷笔刀、手摇式卷笔刀反映了工具的进步。提问:你还能举出哪些工具进步的例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常用工具的现代化替代品。并完成下表
完成的工作 扫地 扇风 拧螺丝 刮胡子 刷牙 称重 工具 扫帚 扇子 螺丝刀 刮胡刀 牙刷 杆秤 工具的升级替代品 吸尘器 电风扇 电动螺丝刀 电动剃须刀 电动牙刷 电子秤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工具,相信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再遇到这些工具,你能叫上它的名字来,知道它的用途。
板书设计:
第2课 常用的工具
1、机动工具
2.工具手动
3、风镐
教学反思:
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及其用途袁并能对常用工具进行分类。
2、知道机床是较复杂的机械装臵袁它们用发动机(电动机)作动力工作的效率更高。
3、通过对常用工具的分类,了解工具各有所长。
4、通过对比机床和手动工具完成任务的情况,了解机床的特点是力量更大、速度更快、操作更精准。
5、感受工具和机床的使用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第3课 专 用 机 械
授课时间
4.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行各业都有许多专用机械。
(2)认识到不同种类的专用机械都是通过本身的特殊结构。将输入的动力转换成工作所需的动作或功能。
(3)认识到机械的发展方向是多功能、高精度和智能化。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不同行业的专用机械及其用途。(2)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不同专用机械的共同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对现代化的专用机械产生好奇心遥
(2)体会到各种大型专用机械的发明都要归功于机械制造者的技术创新。(3)知道现代化的专用机械可以帮助人们完成精细的、高难度的甚至是危险的工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机械的分工越来越细,专用性越来越强。
教学难点:知道机械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其本身的特殊结构,将输入的动力转换成工作所需的动作或功能。
课前准备
刨子、木工刨床图片、各种专用机械的图片。教学活动
活动一:认识专用机械
出示刨子(实物)和木工刨床(图片),提问:(1)你认识这两样东西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回答:
师帮助学生总结:刨子和刨床都是刨木头用的,刨子是手动工具,工作效率较低,刨床是以电为动力的大型专用机械,工作
效率较高。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专用机械的名称?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5-18页的内容。
讲解:专用机械大致可分为木工机械、农用机械、建筑机械、制造业机械等。
小结:与老一代的工具相比,专用机械干起活来速度更快,质量更好。活动二:了解专用机械的工作
提问:专用机械的种类很多,本领也很大,那么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呢?它们的工作动力又是什么呢?
结合教材第19-21页,讲解起重机、挖掘机、盾构的用途、基本构造及工作过程。
引导学生描述自己所了解的其他专用机械的工作过程。学生在描述专用机械的部件名称时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应及时补充、指正。
小结:现代化的专用机械正朝着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活动三:寻找不用电的专用机械
提问:现在,生活中帮助人们做事的机械大多都要用电,那么,是否有不用电而能完成某个动作的机械?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寻找到的生活中不用电的专用机械。小结:尽管现代化的专用机械朝着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但是生活中的许多机械只要完成一两个动作,用以满足生活中某项特定的需求,因此没有必要设计得“大而全”。板书设计: 第3课 专 用 机 械
一、认识专用机械
二、了解专用机械的工作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描述自己所了解的其他专用机械的工作过程。学生在描述专用机械的部件名称时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应及时补充、指正。
第4课 与众不同的压路机
授课时间
4.2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路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各自的作用。(2)学会绘制简易压路机模型草图并完成模型制作。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体会从选材,画设计草图到完成制作的模型设计步骤。(2)通过讨论和实践,了解在选用材料时要考虑所有的设想,并能兼顾考虑不同材料相应的加工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和制作压路机模型,提高设计、制作模型的兴趣。
(2)在观察、实践中体验: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力求创新和考虑所有设想对于搞设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压路机的特性,合理选择制作模型的材料及加工方法遥 教学难点:在设计压路机模型时,应考虑所有设想并力求创新。课前准备
各种压路机的图片,各种废旧材料(饮料瓶盖、卡纸或包装盒、线轴、易拉罐、纸筒、废旧玩具等)、尖嘴钳、剪刀、铁丝、订书机、胶水等。
教学活动
活动一:认识压路机
出示修建马路的场景图片,提问:运用什么机械可以使路面更平整、密实?
出示各种压路机的图片。
讲解:压路机是利用碾轮的碾压作用,使土壤、路基和路面
变得更加密实。在没有压路机的年代里,人们用石碾来压实路面。石碾是靠人力和畜力来拉的,而压路机一般都有发动机作为动力,这也体现了机械的发展。
提问:农村碾玉米用的石碾与压路机有什么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发现石碾与压路机都是依靠滚碾的重量将物体压平(或压碎)。
活动二:设计简易压路机模型 出示压路机的图片。组织讨论:压路机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提出任务: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一个简易的压路机模型。请同学们画出设计草图。
活动三:根据设计草图制作简易压路机模型
提出任务:根据你的设计草图,制作简易压路机模型。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制作? 组织学生收集易得的材料,如:包装盒(硬纸板)、空易拉罐、塑料瓶盖、细铁丝、废圆珠笔芯等。
组织学生展示完成的作品,开展交流和评价。教师总结:表扬与鼓励。
板书设计: 第4课 与众不同的压路机
活动一:认识压路机
活动二:设计简易压路机模型
活动三:根据设计草图制作简易压路机模型 教学反思:
通过设计和制作压路机模型,提高设计、制作模型的兴趣。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制作? 组织学生收集易得的材料,如:包装盒(硬纸板)、空易拉罐、塑料瓶盖、细铁丝、废圆珠笔芯等。开展交流和评价。
第5课 机械手模型
授课时间
5.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机械手的作用,认识不同用途的机械手。
2、了解取物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能够绘制简易机械手模型设计草图并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机械手模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不同的机械手分别能做哪些事。
2、通过观察和实践,完成设计、制作简易机械手模型的任务。
3、通过口头叙述以及展示草图、模型,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设计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机械手可以代替人完成某些工作。
2、再一次体会从选材、画设计草图到完成制作的模型设计步骤。
3、能在别人介绍时认真倾听。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口头叙述及展示模型、草图是将自己的设计想法介绍给别人的方式,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简易机械手模型。课前准备 装有小块橡皮的小口玻璃瓶、筷子、镊子、长柄取物器、各种机械手的图片、细铁丝、旧圆珠笔、尖嘴钳、牙签、小手工锯。
教学活动
活动一:认识机械手 创设情境:巧取橡皮实验。
1、出示一个装有小块橡皮的小口玻璃瓶。
2、提出要求:在不敲碎玻璃瓶且不将玻璃瓶倒臵的情况下 取出小块橡皮。
3、引导学生讨论:需要借助什么工具才能巧取橡皮? 教师提供筷子、镊子、长柄取物器等工具。
4、教师找学生演示:用取物器取橡皮。
教师利用图片介绍各种机械手及它们的用途,也可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8-29页。
学生阅读教材第28-29页袁了解各种机械手的作用。
教师小结:机械手能模仿人手臂的动作,可以代替人从事重复或繁重的体力劳动,甚至可以在困难或危险的环境中工作。
活动二:设计简易机械手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取物器。
1、出示取物器,组织学生观察取物器的外形特征。
2、提问:取物器在取物时起关键作用的部件是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取物器结构的分析草图。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机械手模型。
教师提出任务: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一个简易机械手模型。提问: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废旧物品来制作机械手模型?效果会怎样?
3、要求学生先画出设计草图。
4、组织学生讨论设计草图。
5、组织学生根据设计草图开展制作。
教师组织学生试用制作完成的简易机械手模型抓物。提醒:使用尖嘴钳和小手工锯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三:展示尧交流简易机械手模型
教师提出任务:向其他同学介绍你们小组设计、制作的简易机械手模型。教师小结院通过口头叙述以及展示草图、模型来表达想法,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书设计: 第5课 机械手模型
活动一:认识机械手
活动二:设计简易机械手模型
活动三:展示尧交流简易机械手模型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了解不同的机械手分别能做哪些事。完成设计、制作简易机械手模型的任务。认识到机械手可以代替人完成某些工作。
第6课 曲轴玩具方案
授课时间
5.2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解剖曲轴玩具,了解曲轴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学会制作简单的曲轴玩具。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不同的设计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通过实践,完成曲轴玩具从方案设计到完成制作的过程。
3、通过口头叙述以及展示草图或完成的作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设计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设计步骤包括以直观的形式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从中选择最佳者。
2、能用文字或草图等方式表达设计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需求、材料、制作方法、操作是否方便、美观程度、最终效果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设计方案。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小丑跳舞的曲轴玩具。
课前准备
旋转木马的图片、曲轴玩具、锥子、细铁丝、尖嘴钳、美工刀、细绳、纸盒、卡纸、双面胶、剪刀。
教学活动
活动一:观察曲轴玩具的结构 教师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你在公园或游乐场坐过旋转木马吗?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境吧。旋转木马是怎样运动的?
2、提问:为什么旋转木马会一上一下地运动?
教师出示各种曲轴玩具,让学生先玩一玩,然后观察玩具的内部结构,说说它们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回忆自己玩过的其他曲轴玩具,介绍它的玩法和工作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玩过的其他曲轴玩具。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应用曲轴结构的产品?
活动二:比较小丑玩偶的两个设计方案
教师出示小丑玩偶:这是一个小丑,我们要想办法让他“跳舞”。出示用教材第37页上的两种方式进行曲轴连接的设计方案。
教师让学生预测:小丑的动作可以变化成哪些样式? 引导学生思考:采用这两种不同的曲轴连接方式,对小丑的动作有什么影响?
1、哪个小丑的动作更多?
2、哪个小丑操作起来方便? 教师小结:不同的曲轴连接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游戏效果。活动三:按方案1制作小丑曲轴玩具
教师提出任务:请你用方案1的曲轴连接方式制作一个小丑曲轴玩具。
请先写下你的设计方案(文字和草图)。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开展制作。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评价。
教师提醒:制作过程中,在使用锥子、尖嘴钳和美工刀时要注意安全。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第6课 曲轴玩具方案
活动一:观察曲轴玩具的结构
活动二:比较小丑玩偶的两个设计方案
活动三:按方案1制作小丑曲轴玩具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和解剖曲轴玩具,了解曲轴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学会制作简单的曲轴玩具。
第7课 借用真奇妙
授课时间
6.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移植借鉴法”的含义,了解生活中运用“移植借鉴法”的事例。
2、能用“移植借鉴法”设计、制作一个查看煤气表数据的装臵。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分析,了解什么是“移植借鉴法”。
2、通过交流和实践,经历用“移植借鉴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移植借鉴法”在拓展思路、创新设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在生活中能主动地运用“移植借鉴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借助“移植借鉴法”产生的。
教学难点:运用“移植借鉴法”设计能够方便观察煤气表的装臵。课前准备:
“气压式墨汁瓶”示意图,潜望镜、收音机天线、小手电的实物。教学活动
活动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情境引入:书法课上,你是怎样取用墨汁的?课后,对于没有用完的墨汁是怎样处理的?
引出问题:怎样才能方便地取用和倒回墨汁?组织学生 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出示“气压式墨汁瓶”示意图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提问:
1、漏斗起到什么作用?
2、输液器的控制阀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3、血压计的气囊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装臵的结构和原理。
教师小结: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借用了其他领域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材料而产生的。
活动二:寻找生活中运用野移植借鉴法冶的实例
教师介绍教材第42-43页上运用“移植借鉴法”的实例。
1、“扣诊法”借鉴了“敲酒桶”。
2、人体内粉碎结石的定向微爆破技术借鉴了军事和工程领域的定向爆破技术。
3、被褥烘干机借鉴了电吹风。
教师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借鉴其他领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实例。教师介绍野移植借鉴法冶的特点。
活动三:运用野移植借鉴法冶设计查看煤气表数据的装臵
教师出示潜望镜、收音机天线、小手电的实物,提出任务:在这些物品中寻找启发,设计能方便观察煤气表上数据的装臵。
组织学生交流这些物品分别有什么特点,从中寻找启发。
引导学生开展设计。提醒学生要写出设计方案(文字或草图)。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设计的方案,开展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这一装臵。组织展示、交流。
展示完成的作品,检验该装臵的使用效果。教师小结,表扬与鼓励。
板书设计: 第7课 借用真奇妙
移植借鉴法 教学反思:
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借用了其他领域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材料而产生的。第8课 提升葡萄干
授课时间 6.2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具有提升功能的机械和装臵。
2、学会搭建具有提升功能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杠杆和滑轮的结构与功能。
2、通过实践,学会设计、制作提升葡萄干的装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可以借鉴杠杆、滑轮等原理,设计出满足任务要求的装臵。
2、再一次体验设计的步骤。
3、能实事求是,如实记录测试结果。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规定的材料,模仿杠杆和滑轮,搭建具有提升功能的结构。教学难点:根据任务,设计、制作提升葡萄干的装臵。课前准备
牙签、吸管、葡萄干、铁夹、棉线、大头针、回形针、砖、A4纸、透明胶带、具有提升功能的机械和装臵的图片。教学活动
活动一:明确任务
教师介绍提供的材料,提出任务:设计、制作一个装臵,将一粒葡萄干从静止的位臵提升并稳定在一个更高的位臵。
教师要在提出任务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此任务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
活动二:了解具有提升功能的机械和装臵 教师利用图片,介绍借助杠杆提升物体的机械(跷跷板、撬棍等),并介绍杠杆装臵的结构和原理。
利用图片,介绍借助滑轮提升物体的机械(卷扬机、吊车等),并介绍滑轮装臵的结构和原理。
活动三:尝试提升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模仿杠杆和滑轮,尝试用吸管、牙签等材料搭建提升物体的结构。
一开始可让学生自行尝试搭建,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交流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随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7-48页,按照教材上的提示进行搭建。
活动四:设计尧制作提升葡萄干的装臵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用学到的提升物体的方法,设计提升葡萄干的装臵,写出设计方案(文字和草图))。组织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开展制作。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本组制作的装臵,进行测试,并开展交流与评价。
小组设计时,教师应再一次向学生明确该提升装臵的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测试各组制作的装臵时,严格按照评分标准。
教师总结:这一课中,无论是模仿杠杆还是模仿滑轮,都用到了第7课的“移植借鉴法”,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
板书设计: 第8课 提升葡萄干
第九课 发射乒乓球
授课时间
7.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抛出物体有多种方式,共同特征就是将积聚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形成一个强大的击打力或冲力。
2、学会运用杠杆或弹力等原理,设计、制作乒乓球发射机。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抛出物体的方式及其共同特征。
2、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发射装臵的工作原理。
3、通过讨论和实践,设计、制作乒乓球发射装臵,并利用此装臵将乒乓球发射到规定的位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抛石机等机械的功能,体会人类的聪明才智。
2、体会可以借鉴杠杆等原理,设计出满足任务要求的装臵。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乒乓球发射装臵。
教学难点:调试发射装臵,使之能准确地将乒乓球发射到规定位臵。课前准备
砖、吸管、牙签、铁夹、橡筋圈、回形针、透明胶带、尺、A4纸;射箭、打高尔夫球和棒球的图片。教学活动
活动一:明确任务
教师介绍提供的材料,提出任务:设计、制作一个乒乓球发射装臵,用它将10个乒乓球分别发送到废纸篓内。具体描述完成任务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提问:如果某个小组发送到由近及远三个废纸篓内的乒乓球分别为5个、3个、2个,那么这个组的得分是多少?
教师给出一个评分的范例,可使学生更加明确该如何评分。活动二:了解抛出物体的方式及其共同特征
教师出示介绍弓箭、枪炮、高尔夫球和棒球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事例中抛出物体所采用的方式。
教师小结:抛出物体的方式的共同特征是将积聚的能量在瞬间传递给物体,形成一个强大的击打力或冲力,使物体获得很大的速度。教师出示图片,介绍“抛石机”的结构和原理。
教师在介绍抛石机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抛石机的结构特点,为后面的设计、制作作铺垫。
活动三:学习发射乒乓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结构可以产生抛出物体的效果?哪些材料可以产生抛出物体的效果?
出示图片,介绍用杠杆发射乒乓球的结构。出示图片,介绍用弹力发射乒乓球的结构。
教师启发学生充分交流制作中的难点和问题,并加以具体的指导,为此后将要进行的小组自主设计、制作奠定基础。活动四:设计尧制作发射乒乓球的装臵
教师指导学生用学到的发射乒乓球的方法,设计发射乒乓球的装臵。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设计与制作。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装臵,进行测试,并开展交流与评价。
教师提醒学生,应先写出设计方案(文字和草图),再根据方案开展制作。测试装臵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发射的技巧和方法,组织学生多次尝试后再进行比赛。
教师总结,表扬与鼓励。
板书设计;第九课 发射乒乓球
活动一:明确任务
活动二:了解抛出物体的方式及其共同特征
活动三:学习发射乒乓球的方法 教学反思:
教师在介绍抛石机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抛石机的结构特点,为后面的设计、制作作铺垫。教师提醒学生,应先写出设计方案(文字和草图),再根据方案开展制作。测试装臵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发射的技巧和方法,组织学生多次尝试后再进行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