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和运河4教案 苏教版
长城和运河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穿行于中国东西,另一个像绸带,连接着大陆南北。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课题,生齐读)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简介(运用课件)
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防御外敌侵扰,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也叫秦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700千米,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运河:指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1747千
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4)齐读出示的词语(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五、完成练习: 钢笔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同桌互改反馈。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万里长城的奇异表现在哪儿呢?找一找,读一读。(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万里长城这一世界奇迹,是谁创造的?生齐答
我们勤劳的祖先,历经千辛万苦创造了这世界奇迹,你们有何感想?带着这自豪的感情齐背这一节。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小结:是的,就是这条美丽的京杭大运河,她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一路延伸,靠人工的力量。那么:这条运河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请你结合书上的插图展开丰富的联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有了运河的浇灌,庄稼丰收了;感受运河上运输的繁忙。体会到
运河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总结全文:长城、运河是我们祖国的两大奇迹,但是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这些奇迹的确值得我们称赞、颂扬,然而最值得我们颂扬的乃是奇迹的创造者们。希望同学们将来也成为创造奇迹的人。
三、作业 1.多音字组词 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像巨龙)动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市 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第二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和运河 4
长城和运河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1.屈原流放他乡时,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bù xiǔ de shī piān。
2.从山顶向下俯视,qǔ zhé wān yán 的公路从山脚穿过,好像是一条长青龙。
3.象棋和围棋是中国智慧的独特chuànɡ zào,它们深深植根于mín zú 文化的沃壤,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全息地映射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
二、好搭档,连一连。
创造 长城 不朽的 运河 奇异的 奇迹 连绵起伏的 诗篇 银光闪闪的 景象
三、句子花园。
1.这样的句子最动听。
例: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北京体育馆“鸟巢”像 像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像 飘落在大地。北起,南到,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四、读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万里长城不仅仅是我们中华人民的骄傲,而且其中还蕴含着我们古代人民的劳动的汗水。可是在墙面的每块砖上,都布满了游客用各种工具刻的痕迹。从字面上看,这些痕迹来自国内大部分省份以及一些外国游客,时间跨度长达40年之久,仅在1号楼到5号楼之间,就可以发现来自全国24个省份的痕迹。
1.面对这条新闻,你想说些什么?
--1--2.如果你在旁边,看到有乱涂乱画的行为,你会怎么有礼貌地去劝说? 3.你能写一句保护长城的标语吗?
五、天南海北任我行,连连线条长见识。
莫高窟 兵马俑 长城 九寨沟
四川 西安 敦煌 北京
参考答案:
一、不朽的诗篇 曲折蜿蜒 创造 民族
二、传造奇迹 不朽的诗篇 奇异的景象 连绵起伏的长城 银光闪闪的运河
三、1.一个缠结着树枝的鸟窝。天上的白云像一串串棉花糖。2.绸带 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首都北京 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
四、1.感到难过,因为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这样损坏下去,总有一天,人类是会收到惩罚的。
2.你的行为不仅是代表你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做新社会的一名文明人。
3.爱我中华,保护长城。
五、莫高窟 兵马俑 长城 九寨沟
敦煌 西安 北京 四川
--2--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比喻句。
4、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课时布置: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感知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发明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发明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2、同学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局部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
2、讲读。
3、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 用
5、自身的话说一说。
6、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的意思。
7、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8、“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9、“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10、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1、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2、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3、指名读,生评议。、齐读。
五、安排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板书设计:
长城 和 运河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局部。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局部
1、导读。
听老师读课文,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下面的三句话的不同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句话读懂了什么?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局部结构完全同于第一局部,同学们自身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
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局部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无妨自身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局部读法的区别。
7、同座可分两大局部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局部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局部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读两局部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俺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教师总结。
四、指导背诵
五、指导写字
驾 折 蜒 谱 朽 篇 创 簇 绸
1、同学自读上面的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齐读
4、指导同学记生字:你能记住哪几个生字?
怎么记住的?
5、指导同学说
6、指导同学写字
蜒 左右结构 与“蜓”的区别
创 注意“仓”的写法
驾 下面的“马”不要写成“木”
7、同学描红
8、同学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形近字组词
架()蜒()谱()拆()
驾()蜓()普()折()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用-----划出来
板书设计:
蜒 长城 和 运河(雄伟而壮丽)
创
驾(惊喜而自豪)
第四篇:长城和运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长城和运河(出示中国地图)
导入: 这是我们居住的国土,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的中华奇迹,谁能说说看,你都知道哪些奇迹?
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盘古开天劈地,到现在,有过多少人间奇迹啊!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两个人间奇迹
(出示长城,运河图片)这是----------,这是---------活动一 读通课文,感受奇迹
1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小组汇报交流。
活动二 走近长城,体会奇迹
1观看图片,走近长城。2再读课文,画出相关词语。3小组交流,汇总词语。4全班展示交流。
活动三 感悟长城,谱写不朽
1阅读资料,了解长城。2理解不朽,交流感悟。3诵读课文,激发自豪。
每一块砖石,每一方泥土,都记录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灿烂文化历史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自强不
息的象征!
于是:长城成了一种精神,成了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巍然屹立的民族魂 “众志成城”这是一种精神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一种文化
国歌中不是有一句吗“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检测反馈
1自学生字 驾 折 蜒 谱 朽 2选字填空 篇 遍 偏 骗
()旁()地 欺()诗()驾 架 骂
书()()驶 责()蜓 延 蜒
蜿()蜻()拖()3完成《习字册》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和运河1教案 苏教版
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
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学生齐读课题)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引出主要内容的。(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绸带(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奇迹:奇异的景象。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4)齐读出示的生词。(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学生评议。11.指名读,学生评议。12.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蜿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这句话是把大运河比成绸带,它们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5.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6.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7.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8.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2.课后作业。(1)形近字组词。
骂()使()蓝()导()象()驾()驶()篮()异()像()绵()峪()蜿()蜒()扁()棉()浴()碗()诞()篇()折()绸()朽()州()飘()拆()调()巧()洲()漂()
附板书: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像巨龙)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古代劳动人 奇迹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民的创造(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