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慕课(MOOCs)建设指导手册

时间:2019-05-13 00:2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昌大学慕课(MOOCs)建设指导手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昌大学慕课(MOOCs)建设指导手册》。

第一篇:南昌大学慕课(MOOCs)建设指导手册

南昌大学慕课(MOOCs)建设指导手册

一、什么是慕课

慕课,即MOOCs,为英文“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缩写的音译,它基于全面开放共享知识的理念,进一步发展了开放式课程(OCW,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2001年开始推动)和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全面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慕课(MOOCs)不仅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提供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教学视频、课堂讲义、课程任务布置、评量试题、学习评估、补充教材等,并且提供各种用户交互性社区、师生互动与答疑机制,提供学分、学位或认证(non-credit certificate)。

二、怎样认识慕课

(一)慕课发展理论

慕课(MOOCs)以关联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知识呈网状结构分布,学习个体基于同一话题在社交化网络中通过讨论、交流建立知识节点,并最终形成个性化建构的、多群体学习路径的生成式(或关联式)课程。在这种课程模式中,教师提供的资源成为知识探究的出发点,学习个体可以在开放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兴趣使用多种工具和平台,成为学习和互动的中心,实现“课堂翻转”。

(二)慕课主要特征

 完整的课程结构。与传统网络课程相比,慕课(MOOCs)除了提供视频资源、文本材料和在线答疑外,还为学习者提供各种用户交互性社区,注重对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支持服务,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 重视学习过程引导。在课程开始前,慕课(MOOCs)平台将会提前告知学习者课程开始时间和必要的学习准备。课程学习以周为单位向前推进,学习者很容易找到本单元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测试内容、讨论版等。授课老师会及时将学习者的修业动态通知学习者。 及时学习效果反馈。慕课(MOOCs)多采用基于视频的嵌入式测试和阶段测试及时反馈测评结果,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合格完成课程修业的学生可获得证书或者学分。

 团队化运作必不可少。调查显示,一门慕课(MOOCs)要想吸引并满足来自全世界的个性化学习者及其学习需求,需要课程团队在课程前期设计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程运行上,课程团队也需要根据学习数据分析和反馈对课程进行螺旋式动态调整。因此,团队化运作方式是一门精心设计的慕课(MOOCs)必不可少的支撑。

(三)慕课发展前景

现代信息社会,碎片化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微电影、微课程、微博、微信等微信息化的广泛兴起,凸显了快节奏生活下人们更加注重知识的及时性、准确性、动态性、非完整性和非系统性。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亟需改进,需要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交互功能和超时空的特性,构建课程网上课堂,实现互帮互学,丰富教学手段。慕课(MOOCs)的产生顺应了技术的普及和用户数字行为习惯的变化,视频短小精悍,支持移动在线学习,成功高效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突破性创新与改革,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模式冲击着全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让学习不再受限于年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教学信息化改革是全球高等教育大势所趋,慕课(MOOCs)建设势在必行。

三、慕课建设要领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优质资源和稀缺资源的共建共享,建立灵活性、多样性和启发性的课程体系,真正最大化的服务大众,促进教育公平和普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教师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不断改革。

一方面,慕课(MOOCs)对老师的角色冲击是颠覆性的,它让老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要挖空心思不断更新课程知识,改进教学方法,用最高效的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思维、方法上的提升,努力使自己的课广受欢迎。另一方面,慕课(MOOCs)对教学手段的高要求,也必然对教师的质量和职业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准备充分,保质保量

要创新和探索建设一门能够满足成千上万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慕课(MOOCs),无论是开课前准备还是课程运行阶段,教师和助教所要投入的心力会远多于传统面授课程的投入。虽然辛苦,但慕课(MOOCs)的优势在于,一次高质量的投入以后可以重复使用,不断累积,螺旋成长,极具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成千上万学生的正面回馈又能反过来增强教师个人的学术影响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忱,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

(三)目标明确,设计创新

在许多方面,慕课(MOOCs)的教学原则仍然与传统大学课程类似,例如在一开始上课之前就必须明确订定及公告教学大纲、目标与进度及评量方法等,让学习者可以依循这些规划进行有系统及有计划的学习,努力达到教师订立的学习目标。

同时,考虑到开放式教育里学习者具有不同的特质,建议教师在设计慕课(MOOCs)时,尽量不要直接把传统整学期上课的课程材料原封不动的套用,而要重新编排或设计课程结构与单元内容,并充分利用慕课(MOOCs)平台所提供的一些特殊功能来增进学习效果。

(四)建好团队,辅教辅学

一门受欢迎的慕课(MOOCs)很可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教师独力经营必定会很辛苦,因此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助教团队辅助很有必要。建议每一门课酌情配备助教人数,合理分担课程建设与辅教任务。教师与助教能否精心经营课程的运行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往往攸关课程的顺利进行及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慕课建设要求与设计标准

(一)内容要求

课程内容既要精炼简洁、思路清晰,又应当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内容相对稳定性、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课程应以知识点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及其它环节,创意、优化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建设基本流程为:对原课程解构、拆解知识点→择取、凝练核心知识点→重新创意、设计、结构课程→拍摄制作→翻译、校对→课程上线。

(二)团队要求

课程主持人应为学校专任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特色鲜明,效果良好。每人只能主持一个项目。课程团队由主讲教师和助教组成,应不少于5人。课程一般由主持人独立讲授完成;如确须由多人共同完成,则主讲教师一般不超过3人,且主持人的授课比例不得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三)课时安排

在慕课(MOOCs)平台学习的学生相当一部分都是免费的,没有学费、学分、学位的压力,也缺乏教师面对面的督促,因此在设计慕课(MOOCs)课程时,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动机。假如课程时数过长,则学生的学习成效可能会快速下降,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也很容易因为落后进度而放弃学习。根据美国三大慕课(MOOCs)平台的实际运行效果和统计分析来看,课程周数集中在4-10周的课程比较受学习者的欢迎,课程的选修率和结业率最高。建议凝练课程内容精华,课程设计周数不要过长,以约为4-10周为宜,每周授课时数设计在5-6节,每节平均10分钟左右,每门课程总时数控制在为4-10个小时,以便学生较易完成课程,累积学习成就感,进而保持学习兴趣。

(四)视频制作

有研究表明,多数受众专注教学视频的注意力只能维持约10-20分钟,因此,采用传统教室上课(40-50分钟)全程录制的视频过长。建议将课程内容以知识点的形式切割成若干内容精简的小单元(小节),每一节视频以10分钟左右为宜,最长不要超过20分钟。视频规格采用MP4格式,确保一般的PC或移动终端都可以正常播放。

(五)资源要求

课程资源要系统、完整、丰富,应包括按照知识点提供的视频、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试题库、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等。

1.讲义和教材

对在线学习者而言,课程教材和讲义是很必要的辅学工具,建议提供学习者可以免费下载使用。讲义的内容的详尽程度各个教师决定,一般采用Word格式,个别涉及产权保护的可采用PDF格式。为避免产权纠纷,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尽可能使用超链接的形式。

2.测试与作业

教学测试建议采用视频嵌入式测试和阶段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类似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随堂考测与阶段考测。

嵌入式测试主要分随堂提问和作业考测。随堂提问的用意是让学生保持注意力以及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通常不会计入学生的学习成绩,建议这类的题目不要太过艰难,也不适宜太复杂的延伸、演算或计算题。作业考测主要是为引导和督促学生确保合理的学习进度,避免因进度落后而放弃课程的学习,起到温习和预习的作用,增加学生的学习成效。一门设计完善的慕课(MOOCs),应当有完整的作业考测模块,例如作业考测题库、设定作业考测缴交期限、缴交次数、提示与说明、自我评量、作业考测成绩计入等。

当然,除了嵌入式测验题外,教师也可以提供阶段考测,即中期测试和终期测试。

注:因为慕课(MOOCs)的在线修课人数可能有成千上万人,因此单靠教师或助教亲自一一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测试是不太现实的,最理想的作业或测试评量方法是利用教师或助教批改、计算机自动批改和同侪评量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师或助教批改主要是针对课程发起的有针对性的、能够集中反映课程运行和学习情况的测验,便于教师掌握某一方面的情况,能够为课程的改进提供有效信息。计算机自动批改主要是针对客观题型,例如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以及有标准答案的问答题、翻译题等,但提供给计算机标准答案时不应当简单仅限于核心词的形式,应当综合考虑,给计算机提供所有可以接受的、非常明确的正确答案,让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批改。同侪评量主要是针对不存在大是大非的主观题。MOOCs平台可以随机分配给每位学生批改一定数量的其他同学的作业或测试,学生可以通过相互间的角色互换、批改与回馈建立一定范围的社区讨论,形成相互观摩及协同学习的良好气氛。

3.社区讨论

知识的网状结构使社区讨论成为可能。好的慕课(MOOCs)应该设计足够的、高质量的讨论主题,以引导学生社区讨论的产生。Coursera曾统计发现,当讨论区有学生提出问题后,由世界各个角落的学生参与讨论,该问题平均在22分钟内就可以获得解答。因此,当学生一旦有问题提出时,教师或助教最好不要立即提供正确答案,而是让学习者能够共同参与讨论,经由讨论过程产生正确答案的学习效益可能远高于教师直接提供答案。

(六)课程的知识产权

慕课课程改革项目视为教师的职务作品。课程应在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开放共享全部课程资源,以服务于课程的教与学。课程的全部资源必须具有清晰的知识产权,不存在侵犯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等问题。

慕课(MOOCs)建设中的版权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担心开放课程将会使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另一方面是教师担心自己开放的课程资源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关于第一个方面,开放课程本身就是不受版权限制的或者是在知识产权协议下发布的,可供他人免费使用、下载或复制的教学、学习和研究资源。因此,教师在决定建设慕课(MOOCs)之时便已做出主观选择,届时会以书面协议形式将授权确认下来。

关于第二个方面,只要满足对著作权人一定的尊重,开放式课程的教师们仍然得以依赖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规定,自由地利用他人著作,不必取得授权。

注: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慕课(MOOCs)教师在制作课程时,尽量对原著作进行转换性之利用,增加教育上的必要价值。可以参考以下的合理使用方式:

a.编撰教材时,从多个作者、出版社、杂志取得的教材比集中对特定著作撷取的开放课程内容更容易符合合理使用。例如,在生物课程比较蝴蝶或蛾的不同时,从两个不同出版社、摄影者的来源处取得照片比较。b.引用不同学者、学派的学说、理论,解释目前学术见解分歧的现象。c.以各个不同出版社、作者的文章,和自己的创作多重来源引用编写学生的教材、讲义。d.e.以多个翻译版本的片段解释各种不同的文学解读。引用数个研究者的论文摘要或结论证明学界理论的发展、走向。

(七)技术保障

学校实行与国内教育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建设的模式,由平台工作组配备技术人员为每门慕课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参考网站:

edX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慕课”是什么?MOOCs什么意思?(三)

在线课堂,能否取代传统高等教育

“慕课”的到来,让先贤“有教无类”“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宏愿越来越近。不少人也为大学的命运担忧:未来,在线课堂,会否取代传统的大学课堂?找到了一条通向免费大学课堂的便捷路径,实体大学靠什么吸引学生?

“慕课”现阶段还不可能取代传统的高等教育,毕竟校园生活的经历、校园文化的熏陶都是在线课程难以替代的,以“慕课”冲击为契机,加快大学教学、管理的根本变革,实现两者的融合才是更好的姿态。与此同时,在这场汹涌的世界浪潮中,中国高水平大学强强联合,积极参与并且融入这场变革,方能化危为机。

就在几天前,中国远程教育出版社和北京朝闻道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爱视恒恩之夜”在北京隆重召开,聚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交流,有来自国内外教育培训行业、信息技术领域的学术与实践一线的共计近90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在大会论坛上做主题演讲;来自国内外、中国港澳台地区万名会议代表应邀莅临大会现场,有3万多人参加大会展览;来自国内外教育机构及服务商总计500多家在大会上展示最新产品、技术成果。爱视恒恩之夜已经成为中国和亚太地区在线教育领域规模盛大,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教育高端会议品牌,堪称中国远程教育行业“盛典”,对推动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和企业学习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大会上朝闻道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新产品“iTVOO第四代高清智能录课电视及开启课件工场模块”,为建立若干高水平在线课程平台,实现在线优质课程共享,率先“试水”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率先探索跨校联合辅修专业培养模式,探索和实施“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向社会开放。

一些专家也指出,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就一直在热烈探讨,计算机和互联网会不会造成大学基本形态的危机。在美国,“慕课”之热,背后有互联网资本力量的驱动,也是美国大学引领全球高等教育的一种表现。

“这将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其影响绝不限于大学,对推动继续教育发展,打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也将具有积极意义。”张杰说,“中国大学应以在线教育发展为契机,重新思考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第三篇:“慕课”MOOCs对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慕课”(MOOCs)对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HTK]慕课;文献检索;课程 ;改革

摘要:[HTK]文章介绍了慕课的含义,从教师和授课对象两方面阐述了慕课对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影响,并以河北北方学院文检课教学为例,提出了在慕课背景下进行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6-0121-03

[FQ(6*2\.172mm,ZX-W]

[KH*3D]

收稿日期:2015-5-20

作者简介:[HTK]王华(1983―),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馆员;刘洁(1983―),河北北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本文系2014河北北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河北北方学院文献检索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201431;也系张家口市科技与地震局“原产地效应对张家口地区液态奶产业竞争力影响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11058I-24。[FQ)][HT]

[BT3]1慕课

1.1慕课的内涵

“慕课”(MOOC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大规模授课,多则几万人,与传统课程几十人、几百人学习不同。第二,课程的开放性,完全以授课对象的兴趣为导向,感兴趣的都可以进来学习,没有国籍等任何限制,只要一个邮箱注册即可参与其中。第三,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完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只要可以上网,随时随地学习。“慕课”是201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兴起的,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从2013年起,我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纷纷加入国际“慕课”平台,并且建设本土化的“慕课”联盟平台。其授课范围不仅覆盖数学、统计、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还包括哲学、经济、政治等社会科学和汉语言、艺术欣赏等人文学科。“慕课”的课程讲授不是简单的信息搜集,虽然课程的学习不提供学分,也不包含在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学位里,而且课程学习还是免费的,但是,“慕课”是将分布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学习者和教授者,他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论题联系在一起,而且对于学习者而言,零门槛进入,没有特别的要求,通常“慕课”会以每周一议题的形式,提供大致时间表,定期进行课程讲授、问题探讨、阅读建议等,此外,每门课程的学习还会有小测验,例如: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或者小范围成立网络学习兴趣小组进行讨论、互评。最后,结课的时候,如果学习者试图获得某种认证的话,有可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来颁发一些证书等学习证明。总之,“慕课”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由那些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的开放在线优质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名校、名师课程资源的共享学习。

1.2慕课的特点

1.2.1慕课授课规模大。所谓大规模,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也不仅仅强调是数以万计的学习者数量,注重的是教授者与求学者之间进行规模化的协作、交互和评价。此外,学习人数越多越能发挥其功能,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

1.2.2慕课的课程具有开放性。所谓开放性,即遵照创用共享(CC)协议,这里不仅仅指课程学习免费,而且强调课程的可复制、重组、无任何获取和交互障碍以及课程的高质量。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普遍面临缺乏优质师资和先进教学工具的窘境,优质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东部省份、城市等发达地区。慕课的优势在于通过互联网方式,打破时空限制,不设置学习门槛,只要有网络,注册个人信息后,便可随时随地地学习,这样,可以将名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

1.2.3慕课授课形式是在线网络课程。在线网络课程,与面对面的授课不同。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开展教学,无论你身在何处,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连接即可享受全球范围内知名院校的一流课程,学习过程由播放视频、提问、练习、小组学习等环节组成,由电脑自动指派任务和测验、评分,也可建立学习者社区进行线上线下讨论。通过提问、互动、检测等确保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有深度的学习,实现自我管理、主动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是起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但要对教学有热忱、有动力,对学生有爱心、有热情、有耐心。

[BT3]2慕课对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影响

2.1对授课教师的影响

从目前“慕课”在我国的授课情况来看,大多数课程是由大学教师通过引导性教学来提供的。大学教师可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之后,可引导学员之间讨论互动;或者在实体课堂教学更加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所以,一门成功的慕课课程离不开高水平教师及其团队的积极配合,慕课时代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相反,教师的引领和教授是课程实施的先决条件。在慕课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去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还要设计教学的互动环节和评价方式,然而单靠一名教师的力量无法完成慕课教学的这些要求,而需要依靠教师团队协作。例如:课程的主要讲师、辅助教师、学员学习反馈服务助教等,不同角色的教师在分工上既各有侧重又密切配合。在课程运行过程中,课程设计团队要促进学生参与互动,把传统的面授转变成共同探索与研究,随时掌控课程教学效果并及时提供学生测试、反馈,分析学习数据,对课程设计进行及时动态调整,不断满足学生学习的变化需求。此外,由于慕课具有开放性、零门槛准入,如果学员缺乏指导和支持将会被迫辍学。所以,教师要尽可能掌握网络技术背景下互动环节的设计,以及在线课程测评、研讨交流等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慕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具有传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云信息、数据挖掘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技术与学术的有效结合。

2.2对授课对象的影响

一节慕课课程内容通常按照10~20分钟左右的时长编排为一个视频,上课周期为1~3个月,在预定的时间开始,学员们需要提前了解课程表、章节内容并进行注册。与传统的实体课堂教学相比,慕课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学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独立自主的高效学习;对有疑问的地方,学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到理解为止。一门慕课课程的学习开始后,教师要定期发布教学视频,播放中会有即时的测验,课后则有要求完成的作业。课中或者课下会有师生讨论互动,教师通常只回答提问率较高的、有共性的问题,其他的问题则由网络学习社区的其他人来回答。作业的回复通常有截止日期,很多作业采用学员间相互评价的模式进行评定,学员除需要按时提交作业外,还要评价其他学员的作业,以促进学员获取更为准确的课程反馈,帮助学员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改善学习方法,积累经验,扩宽视野,通过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内在归因,肯定自身学习能力,不断突破自我。此外,课程通常还设置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学员们要遵守慕课的相关规定,诚信而独立地完成考试。结课后,完成课程的学员虽然不能得到该学校的任何文凭,但是可以得到某种证书。

[BT3]3慕课背景下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

3.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慕课背景下,教师要适应教学新特点,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理念。在慕课设计开发上,要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吸收不同背景、专业、经历的教师,明确各自的分工,根据课程目标进行协调配合,共同提高慕课课程质量。例如:河北北方学院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目前,授课教师是5名,学科背景包括计算机、药学、数学、图书馆学等专业,授课对象是检验学院和基础医学院及药学院三个医学二级单位的学生。5名教师可以按照慕课教学的要求来分工协作,可划分为主讲教师,主讲助理教师,课程体系设置、研发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互动教师,及课后作业解答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由于他们具备一定专业背景,因此,能够成为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效指导者。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和经历的局限,并不能完全清楚学习的整个过程和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因此,在这种慕课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由传授知识变成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还要研发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掌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施个性化教学。

[+1]3.2提高教师以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教学能力

慕课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满足学员的求知需要,尤其是文献检索课程,信息更新频繁,新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文检课教学要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教师必须顺应其发展需要,充分运用慕课的各种手段和技术,使课堂教学向多种形式叠加教学转变,实现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向师生合作共同创新的学习方式转变。同时,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云计算、大数据和数据挖掘等分析技术进行学习进程、效果分析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慕课教学的需要。

3.3根据课程要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2]“慕课”是免费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不仅开放教师授课视频,还为学生提供包括学习阅读资料和学习辅导等在内的一整套优质教育资源。文献检索课程授课教师要大量搜集浏览与教学

[HT]内容相关的网站、书籍,以及收集不受版权限制的OA开放获取资源,从中挑选适合组织慕课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收集满足知识共享协议的知识内容,从而为慕课课程建设提供资料支撑。利用收集的支撑材料及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来创建文献检索课程视频,学员通过慕课平台预先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内容,自主学习或者通过慕课平台讨论来掌握文献检索知识点,在实体课堂上与老师交流,教师选择关键问题进行引导式讨论并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或者实践练习题,最后以收作业的形式上传到慕课平台。

3.4改变学员的学习习惯

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学员是知识的教授者,大多数是被动学习,而且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是固定的。慕课平台具有开放性,不仅可以整合国内外高水平的文献检索课程,学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其他课程,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这些课程的学习都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极大地提高时间利用率及学习效率。与传统文献检索课程相比。慕课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每次的课程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时间,而规定完成测试和提交作业的时间为两周左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员只要有空闲时间就能够学习知识、完成自我提升。学员在慕课平台学习文献检索课程中,可随机结组进行讨论,把对问题的认识发送出去,促使自己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在信息交流、讨论过程中实现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

慕课,与其他新鲜事物一样,为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优化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过程,注重文检课教育资源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不断促进文献检索课程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HTK]

[1][ZK(#]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90-194.[2][4]周东华.关于慕课理念在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可行性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15(2):19.[3]黄雪松.“慕课”背景下的高校英语基础课程改革.读书文摘,2014(20):38.[4]徐苏燕.在线教育发展下的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高教探索,2014(4):97-102.[5]过宏雷,霍华春.慕课:高校教学模式的全新挑战与变革契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5):110-114.[6]郭芸,白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慕课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14(11):61-64,69.[7]慕课[EB/OL].[2015-2-27].http://baike.haosou.com/doc/7187428.html.[ZK)]

[Y](编校:马怀云)

第四篇:慕课

作为课堂教学的班级授课制自提出以来,对课堂教学的变革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在变革过程中,既有建设性探索,也不乏颠覆性的尝试,甚至有诸如“学校消亡论”、“课堂消亡论”的论断。但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依然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当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资源网络化、环境虚拟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等特征,对教育教学产生极大冲击。尤其是近期“慕课”强势来袭,新技术正在引发一场学习的革命和教育的革命,正在改变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1]。“慕课”提供了一种支持泛在学习、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空间,使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单向知识传授转向注重交流与评估的多向互动;使个体认知转向分布式认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其基本动力,知识生产胜于知识消费是其基本学习理念。它改变了人与人的共生关系,倒逼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的学校若不改革,可能会沦为世界一流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1];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若不变革,可能会沦为“慕课”平台的自习室。面对“慕课”对课堂教学的挑战,须重新审视面对面教学的处境。巨大的挑战之下亦蕴含着变革的机遇,“慕课”为课堂生态的重建提供新的定向。慕课,简称“MOOC”,也称“MOOC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一)开放性课程设计打破了课堂教学封闭性的局限

“慕课”产生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从开放教育资源到开放学习,再到当前一种新型开放资源模式:“慕课”的本质属性均沿承了开放教育的理念。开放教育主张教育的民主和平等,不论学习者的性别、年龄、种族、经济等状况,向世界任何地区、任何人提供能够充分满足学习需求的学习机会。而“慕课”在沿承开放教育基础之上已远超越最初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开放的内涵,它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了上课、分享观点、信息反馈、完成作业、评估学习进度、讨论学习内容、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等学习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均是开放的。“开放”正在成为一种价值,任何学习对象均可在任何时间自由选择注册学习,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分析冲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藩篱。传统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共性,对学生的个性学习关照不足。进而为每位学习者设计差异性的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反馈资源等,凸显了个性发展,冲破课程教学方式的“标准化”藩篱。

(二)多主体的交流互动拆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森严的壁垒 “慕课”平台引入了社交理念,来自不同地域的授课者与学习者依托网络社区进行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多主体、多向互动的分布式认知结构———认知不仅发生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还发生在人与人、人与平台的交互过程中。学习者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上构建学习互助的亚群体,并随着学习者的不断聚集进一步衍生出课程的相关网站与资源库[11]。教师或助教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在线参与到学习者的讨论区,或者筛选出集中且意义较大的问题,以文字整理或视频形式进行系统解答。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不同方式进行参与,“慕课”借助社会化网络工具,形成了比传统课堂教学中更大、更新的学习共同体,拆除教师与学生之间森严的壁垒,摒弃了传统教室里等级分明的权威形象,师生之间用平等、民主的协商来取代教师的专断。

(三)基于微视频与交互练习的知识图谱式学习路径摆脱了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局限 微视频与交互练习是“慕课”核心的学习资源。一般而言,“慕课”的教学安排按“周”布置,教师规定好每周的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分为多个知识模块分别录制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微视频即为课程信息传输的核心形式。它以一个知识点为单位编制,短小精悍,反映了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或某个问题展开教与学活动的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它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完整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局限。同时,微视频的学习逐渐由易到难进阶,呈现的是一种基于知识点的知识图谱式的学习路径。相对于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来说,更加有利于学习者集中精力,体现了“做中学”并强化了知识点的练习。此外,大多数的交互式练习都是课程服务器按照程序自动评估打分,最大的优势是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评估,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课程服务器将会根据学生作答的情况提供相应的讲解视频或其他材料,以强化学习。

“慕课”本身也逐渐显露出了更多的现实困境,它们要比上述外部因素严重得多。这更值得引起重视和关注。

第一,注册者众多,认真者较少,完成者寥寥。第二,“慕课”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任课教师压力巨大。不是所有“慕课”课程都引人入胜,也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担任“慕课”课程。

第三,“慕课”课程必须由高深的技术作支撑。第四,“慕课”的接受效果不甚理想。有 第五,评价与测试是最大难点。

“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总体关联的系统。“慕课”作为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将原来课上的知识传授通过在线微课程放在课下预先进行,而将原来课下进行的知识内化过程放在课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来进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课堂“翻转”改变了原有课堂教学要素的动态组合,势必引起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建课堂教学理念.从重“教”转变为重“学”传统的课堂教学观以“控制教学进度”为特征,常常以教定学,教师控制、主宰着课堂。“控制”、“主宰”均意味着一种外力、服从和被动,这种课堂教学观将教学过程等同于认知过程、知识传授过程,将课堂变为“教堂”。

(二)重建课堂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着眼于终身教育的价值追求,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它们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方面,是同一门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不同维度,也是教育境界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层递性的表征,突出的是生命主体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注重的是超越“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学习能力发展,升华的是个体完整生命的和谐发展。

(三)重建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慕课”带来了教学组织形式的“翻转”,为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带来了契机。“慕课”背景下的课堂“翻转”,将传统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认知目标放在课下利用在线学习实现,而课堂上则是以师生的讨论、交流、探究为主,整个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改变。

(四)重塑课堂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动态发展构成了复杂的课堂教学系统。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使师生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为课堂教学环境带来了新的属性。

第五篇:慕课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 MOOC)又称“慕课”。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和教育信息化浪潮的一个重要部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迅猛发展,并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时间,在各国政府的教育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们、教育研究人员、大学校长、教授,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慕课学习者中,既有人为之振奋,将慕课的兴起喻之为“象牙塔的倒掉”和“大学的革命”;也有人对慕课嗤之以鼻,认为它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觉得它并不会对大学产生多少影响;而更多的人则是不知所措。

面对慕课来袭,大学究竟应该如何推动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尤其是如何将慕课与大学自身的发展、协同创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如何与大学所承载的社会使命等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将成为摆在今天每一位大学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且无法回避的攻关课题。

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就大学如何推动和发展慕课给诸位校长们提供八点建议。

一、跟踪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就世界范围而言,普及化、国际化、信息化可谓当前高等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其中,普及化使得更多的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际化绝非单纯地吸收国际留学生、引进外籍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提高教师出国比例等,它更多的是通过国际合作来提升大学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信息化则是从工具、资源、过程等系统的各个环节,以信息与通讯技术来变革高等教育。世界高等教育的这三大趋势,在慕课这儿可以说是融于一身,它正好顺应了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普及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这三大趋势。因此,大学校长理应跟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在自己的大学积极推动和发展慕课。

二、选修一门慕课,体验尝试

常言道,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必须亲口尝一尝。大学校长们要想知道慕课究竟对大学教育教学变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学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大学应该怎样来推动和发展慕课?其中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我想恐怕就是选一门慕课进行学习,校长要亲自体验一下,尝试一下,哪怕因时间和精力问题无暇顾及最后不得不辍学,也要选修一门课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校长在这么做了。北京大学李晓明校长助理不仅自己修课体验,而且自己亲自上课,带领团队在Courera上开设课程。复旦大学的陆昉副校长亲历亲为,积极推动复旦大学的慕课发展。

三、理性冷静地看待慕课,既不盲从也不漠视

其实,大学是否需要启动慕课计划、推动和发展慕课,大学为什么要推动和发展慕课,这是需要理性的、冷静地思考的问题。在如何看待慕课这个问题上,大学校长应该持一种理性冷静的态度,既要避免盲目跟风,狂热鼓噪,也要避免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校长要紧密地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理性有序地推动和发展慕课。

四、深入研究在线学习、混合学习模式

大学校长不仅要了解和体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更要紧密结合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大学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深化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今天的大学不仅要有全球眼光,而且还要不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的选择。为此,大学应深入研究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模式,积极探索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世界大学名校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以及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之类的课程与资源运用于大学内的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大学要推动和发展慕课,首先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慕课。

这是当务之急,也是推动和发展慕课的前提。

五、制定教学信息化宏观战略与政策

与推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一样,大学应当审时度势,立足学校自身实际,在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教学信息化宏观战略与政策,尤其是要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微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大学课程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布局,系统变革,循序渐进。

六、加入大学课程联盟共建共享

慕课兴起,国内大学闻风而动。北京大学积极推动与edX和 Coursera的合作,清华大学设立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研究中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了慕课中心,成立了面向中学的由国内20所著名中学发起的C20慕课联盟。许许多多大学摩拳擦掌,积极推动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2012年4月,上海市教委为了实现上海各高校课程、专业、师生资源共享,正式发文批准成立“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2013年10月9日,由重庆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的、自愿结成的、非盈利性、非法人、开放性的高校联盟“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该联盟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为实现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广泛共享而自愿结成的高校联盟。

对于国内大学而言,我们不仅可以与edX、Coursera之类的国际机构合作,将自己的课程面向世界发布,也可以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共建共享。大学不仅可以借助这些联盟和平台提升自己大学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而且也可以借助社会资本,深化和发展大学自己的课程与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自身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

七、立足校内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

大学推动和发展慕课,不应当是为了赶时髦。大学应当利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这一契机和举措,紧密结合大学自身人才培养实际,立足校内人才培养,不断推动课程改革,深化大学教学改革,践行大学社会使命。为此,大学推动和发展慕课应当纳入到大学整体发展战略之中加以系统考量,整体规划,应当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等之类立校之本的东西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校内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

事实上,在国内高校中,已经有一些大学开始这么做了。

2014年1月16日,复旦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2014年4月1日复旦大学将登陆全球慕课平台Coursera。在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看来,此举标志着复旦大学对如何建设慕课、运用慕课、发展慕课形成了共识,也有了自己的思路,并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接受上海教育新闻网记者刘时玉的采访时,陆昉副校长说,“我们希望一方面把复旦的课程推向社会,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希望引领校内的教学改革,使在线教学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把慕课建设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

八、积极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过程中,不同的大学,在心态、动机、目的和意图几个方面也许略有不同。一些大学,积极推动慕课,似乎有加入世界一流大学俱乐部的味道,同时,另外一些大学则更多地着眼于深化大学课程改革。还有一些大学,则着眼于践行大学的使命。无论是哪种动机、目的、心态和意图,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时候,大学应当积极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稳步推进。避免“一窝蜂”,避免“瞎折腾”、“搞运动”。

下载南昌大学慕课(MOOCs)建设指导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昌大学慕课(MOOCs)建设指导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慕课

    以科学技术的角度谈慕课 什么是慕课? 慕课是什么?慕课是一个短语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慕......

    慕课革命

    慕课教育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 “未来的学位可能不像现在一样一定要在某一所学校上多少必修课选修课才能得到。未来很可能教育就是定制化的,单位招人不是看你是不是北......

    MOOC慕课

    MOOC慕课 简介 [1]第一个MOOC平台大约出现在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MOOC·史朗把他研究生水平的人工智能课程放在了互联网上,从而吸引了来自190多个不同国家的16......

    微课和慕课

    慕课是否会取代传统课堂? 慕课(MOOC)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是最新涌现出来的一种......

    慕课题库(★)

    第一讲 单选 1、以下慕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研究表明,慕课中积极参与课程讨论交流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较好,结业率也较高。 B、慕课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老师的......

    慕课制作方法

    MOOC视频制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时间: 2015-09-08 11:18:56 点击:110 来源: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于青青、李晓明 一、研究背景 目前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大MOOC平台......

    慕课答案。

    1 名师对话“四个全面” 1.1 名师对话“四个全面” 1现任(2015 年)联合国的秘书长是()。答案:D A、安南 B、朴槿惠 C、潘文基 D、潘基文 2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

    慕课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以“慕课”“微课程”等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以其鲜明的特征,吸引了大量学习者注册学习,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高等学校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