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3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第一篇: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文章脉络和作者情感角度入手,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

2.教育学生学习老舍先生母亲身上的优良品质,如坚韧、善良、宽容、勤俭和好客等,学会正确地做人行事。

【教学重点】品味课文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老舍先生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本环节共3分钟)

我们从小就背诵过这样一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历史,赋予母爱亘古的深沉;是深情,赋予儿女对母亲深深的依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女还没来得及报答母亲,母亲却永远地离去了,这怎么能不让人伤心?不让人怀念呢?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的母亲》,感受老舍笔下那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二、作者介绍(本环节共3分钟)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三、写作背景(本环节共1分钟)

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差不多一年之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饱含血泪,第一次详尽地回忆了母亲的身世、自己艰难的降生、父亲的死亡、家庭在八国联军烧杀北京时所遭遇的不幸、母亲撑持家境的坚强与辛酸、终生的刚强与贫苦。

四、字词(本环节共4分钟)

敷衍:fūyǎn 办事不认真负责,只是表面应付一下。撮土:cuō 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廿:niàn 二十。

份礼:fèn 若干人均摊等份额的钱同办一件事。绞脸:jiǎo 用一条线两股相交,绞去妇女脸上的细毛。

庚子闹“拳”: gēng 庚子,指庚子年,庚子闹“拳”即1900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五、课文内容分析:运用略读方法,快速阅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上顺序号,回答以下问题:(本环节共25分钟)

1.请划出在全文中起结构作用的时间句: 如“母亲生在农家”(第3自然段)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第4自然段)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第4自然段)“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 “我”师范毕业 “我”廿三 “我”廿七 七七抗战

“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第14自然段)

“母亲已去世一年了”(第16自然段)

问题小结:课文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组织安排材料的,作者从母亲的出生、出嫁、“生”我,七十大寿,一直写到去世,脉络很清楚。

2、读完全文,同学们又没有被这样一位母亲的行为所感动呢?思考一下文中写了怎样的一位母亲,结合文中的例子,小组讨论总结出母亲的优秀品质。

A勤劳认真

B待人热情

C朴实善良

D坚强硬性

E慈爱明理

3、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

明确:作者提到母亲对我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

(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问题小结:老舍先生出生在贫寒的家庭,在母亲的血汗灌养下,最终成为一代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这体现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六、本课小结(本环节共2分钟)

文章以 时间 为序组织材料,以 母亲对“我”的生命的教育 为线索,记叙了母亲勤劳困苦的一生,塑造出了一位感人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失去母亲的痛心。

母亲从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母亲的勤俭认真、乐于助人、热情好客、软而硬的性格深深地影响着“我”。

七、布置作业(本环节共2分钟)

品读课文——作者是如何刻画母亲形象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本环节共3分钟)

1、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2、细节描写:

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以及内心的微妙活动或有关事物的细小环节等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

二、学习写法:(本环节共11分钟)

1、作者是如何刻画母亲形象的?

细节描写

2、找出文中对母亲的细节描写,品味体会,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例1: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这一细节,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

作者在描写时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又使用了白描的手法。

2、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旧”与“净”,“残”与“光”形成一种比较,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勤劳、爱整洁的特征,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

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4、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

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笑”——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愣”、“叹”、“递”——包含了母亲丰富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变化,言语不多,但令人感动。

“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3、小结:

成功的细节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突出特色,既表现出了母亲的性格特点,生动传神;又表达了母亲对儿女们的深厚情感,感人至深。

三、品味语言(本环节共15分钟)

1、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1、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2、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去了根的花草。

3、生命是母亲给我的……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这些令人深思,感人至深的抒情和议论,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热爱,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语言特色一:以叙事为主,兼以议论、抒情。

语言特色二: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

例1: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这一句反复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

例2: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

句中“找饭吃”写得通俗极了。

例3: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一句充满了感情,但语言却是大白话。

语言特色三:语言的形式美

(1)句式的整齐之美。即对偶成文或排比成文,“整齐而不雷同,匀称而不呆板”,读之上口,听之有力,极富表现力。

例: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我”的根本意义,感情热烈诚挚。2)句式的抑扬之美,即一句话内要注意词与词平仄相交,而几句话连用则要注意尾句平仄的互相呼应。

例: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3)句式的错落之美。整段文字中或骈散结合,或用语上的雅俗结合,参差有变,就显出一种错落之美来。

例:第11段中用了一些俗语,也有并列句,交错变化,却有哲理,有韵味,有错落之美。

四、体验拓展(本环节共5分钟)

1、仿句练习。

(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失去了慈母便像……

(2)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我之能……是……,我之能……是……。

五、迁移延伸(本环节共3分钟)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亲情的名句,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分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

——冰心 岁月给母亲带来忧愁,但并未使她的爱减去半分。

——[英国]华兹华斯

2、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亲情故事? 孟母三迁、岳飞刺字、朱自清《背影》

六、本课小结(本环节共1分钟)

成功的细节描写,令人深思,感人至深的语言,既表现出了母亲的性格特点,生动传神;又表达了母亲对儿女们的深厚情感,感人至深。

七、课后作业(本环节共2分钟)

1、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收集一些有关亲情的故事、言论和文学作品。

第二篇: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文意,分析母亲形象,体悟文章主题。〈一〉 音乐声中激情导入

刘欢《人生第一次》同学们,你们知道歌中所唱到的“你”是谁吗?(稍停)对,是母亲。莫伯桑说过:“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这是因为母亲是人生的一位老师。这是因为“世界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这是因为我们血液中流淌的我们言行举止中流露的那份独特而超凡的东西都来自母亲辛勤哺育和言传身教。让我们一同走近胡适笔下的母亲去感受、去品味作者字里行间折射的人间至情。

〈二〉 简单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

(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位作家,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去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对于作者简介,因学生课前已去查找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课堂上可让学生在班上交流,然后由教师在课堂上总结并借助多媒体展示。)

母亲在文中充当了三种身份,哪三种?文中哪些句子有提到?慈母、严父、恩师

文中句子:第(4)段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第(6)段“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三〉整体感知:走近母亲

1、交流预习感受 :读课文后,你知道了胡适的母亲的哪些情况?

如:身份〔寡妇、后母〕——身份较特殊;什么事?

2、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A、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B、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

C、试用“读(事),我看到了一个的母亲”的形式组织语言,评价母亲的形象。

〈四〉、研读赏析:认识母亲

1、学生反馈整体感知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由

所写事件认识母亲形象。(这一问题是学生认识胡适母亲的关键所在,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应该比较容易。如果学生没有交流对话的欲望,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激发引导。)

(附板书)

对“我”的管教:严厉、慈爱的母亲

作为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仁慈、温和、宽容的母亲

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刚强的母亲

小结:总之,读这篇文章以后,我们看到了一位严厉、慈爱、仁慈、温和和宽容、刚强的母亲。通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阅读时如要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要学会抓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由所写事件认识人物形象〔提高阅读速度,降低阅读难度〕

2、这篇文章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全文一共

13段,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作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

第1-3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 第4段过渡段(点明主题,引领全文)

第5-12段写母亲

第13 段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3、学生质疑

(本环节让学生就课文中的疑难处发问,可以面向组内,也可以面向全班。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如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强,则可由老师根据情况抛出题目学生探究。)理清文章

A、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

主题无关,为什么?

B、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

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最后一段、齐读)

C、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同学交流)(此环节要视机引导:良好的影响,我们应感谢母亲;不良影响,我们一是努力改掉不良习惯,地是对母亲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毕竟人无完人,况且她成长的那个年代没有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五>、小结:学生谈学后感:这一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亲情作业: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做做家务,为他们夹菜,为他们打洗脚水……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平时,我们都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无怨无悔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现在该轮到我们为父母做点事了,这是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体会至爱亲情。)

2、找出饱含作者对母亲的深情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一、谈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事的感受

二、导入新课

三、品读饱含作者母亲对深情的语句。

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

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天夜里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

舌头舔我的眼病。

3、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

4、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在学生品味的基础上诵读这些语言,体验作者对母亲所饱含的浓浓深情。)小结这些语言没有华丽的文字,很平实,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如实道来,真切叙述〕,显出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类似句子文中有很多,如第八段最后一句,第十段倒数第二句,„„,通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本文之所以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任何虚情假意,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好作品要说真话,诉真情。通过这部份学习,我们明白了作文要打动读者,就要说真话,诉真情。

四、拓展延伸:诉说母亲

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感人的,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书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

1、欣赏“诗中歌中的母爱”(为诉说母亲创设情境)

A、《游子吟》(孟郊)。

B、欣赏歌曲《母亲》(阎维文)

(单调的文本阅读,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且理解片面,更何况是面对母爱这一博大精深的话题。因此,利用诗词歌曲欣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母爱的深层内涵。升华学生对母爱的认识,达到思维的共振。)

2、忆母亲点滴故事,诉母亲缕缕深情

A、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现在,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她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或谈一谈你所承受的母爱中,最让你动情的那一瞬间。学生思考体会交流

B、现在如要你对妈妈说些最想说的话,你会说什么?

C、如果要你用比喻的手法形容一下“母爱”,你会怎么说?

(虽然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伟大的母爱,但是有些学生却未必懂得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与疼爱,未必能理解母亲的苦心,因此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自己所享受到的至爱亲情,懂得去珍惜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设置了这一环节,既有利于了解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又有利于捕捉课堂情感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使师生对母亲的情感在交流中自然升华。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体验反思:善待母亲

是啊,母爱尤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尤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正因如此,人民公仆孔繁森虽远在西藏阿里,却每月定时回山东老家为80多岁的老母洗澡;正因如此,为母亲洗脚成为了当今学子必修的课程。同学们,今天当我们面对母亲日益憔悴的身影,面对母亲日益疲惫的心灵,你可曾想过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

结束语:最后让学生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结束全文的教学。

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些感谢母亲的事,善待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当我们的母亲变得老态龙钟的时候,当母亲满嘴唠叨甚至卧床不起的时候,朋友,都请你倍加善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无论世事如何改变,她永远是属于你的唯一的――母亲!

六、作业:

1、推荐阅读: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

2、作文(选一题)

A、以《妈妈,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说真话,诉真情。

B、以《对我的影响》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通过几件事情来塑造人物,写出真情实感。

第三篇:《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了解胡适的相关知识,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作者。

⑵ 了解自转类文章的一般特点。

⑶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能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⑷ 能够品味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生预习;教师重点点拨并讲解课文中的关键内容。

⑵ 提问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归纳出作者母亲的性格特点。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能够揣摩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

【教学模式或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文绉绉(zhōu)庶祖母(shù)吹笙(shěng)绰号(chùo)眼翳(yì)舔去(tiǎn)摹画(mó)侮辱(wǔ)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二、导人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 《尝试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提问: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

管束 责罚 气量 广漠 质问 宽恕 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粗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明确: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 ?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四、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六、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四篇:《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把握人物形象,梳理作者记事抒情的语句。

情感目标

1.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运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真情实感的语言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语句和重点语段;

2.培养学生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语言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梳理作者记事抒情的语句;

2.避免由于作品的时代性与当代学生生活条件的反差导致学生在体会情感时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消极因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情境导入法、开放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等

课后作业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2.写作一篇关于母亲的看图作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自我介绍

沟通为先 彼此熟悉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互动交流 介绍自己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明确学习任务目标 介绍课程框架构成及大纲要求 认真领会 初步把握职高语文学习的重点

熟读课文

预习为先

布置预习任务

了解作者生平

完成生字词

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形成预习任务报告 培养自主学习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培养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

导入

新课 诗歌导入:

1、孟郊《游子吟》

2、犹太谚语:上帝不能无处不在,因此他创造了母亲。

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诗经•小雅•蓼莪》:“蓼蓼lu者莪e,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

5、展示成功母亲与平凡母亲的图片

6、引出:本文是一位平凡的母亲用自己一生的为人之道和做事之法,给自己的孩子做的一个最好的回答。母亲虽然物质上一贫如洗,但是她那朴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一生一世的成长。

一个平凡的母亲养育了一个真情的儿子。“母亲”苦难的一生告诉我们:不能因贫穷改变做人的标尺,不能因距离淡化对亲人的牵挂。让我们与作者一同感受:母爱的伟大,做人的率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讨论:对比几类母亲形象,思考“生命的教育”,谁能担当?引出母亲。再请学生思考你认为成功的母亲是应该怎样?

自主思考 口语表达

互动交流

作家

剪影 课件展示

语录:“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 解决生字词

了解作家 感受创作者

多元

教学

把握

课文

一、请同学诵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

(1)提问:全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主要写到了发生在母亲及“儿子”身上的哪些事情?

明确: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1—2自然段:母亲的家庭背景。第3—6自然自然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自然段: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

第11—12自然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

第13—14自然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5—16自然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7自然段:儿子对母亲的感谢,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文章内容及情感

第五篇: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 胡适

〈一〉 激情导入

1、母亲——人生中第一位老师,母爱——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学者的胡适在自己的传记中用朴实的语言记叙了母亲含辛茹苦教育子女的几件事,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胡适笔下的母亲去感受、去品味作者字里行间折射的人间至情。

2、简单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的积极倡导者。此文是作者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文章回忆了自己童年、青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歌颂了母亲的优秀品格,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二〉整体感知:走近母亲

1、整体感知:“法国作家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概括性词语,说说胡适怀念的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严、慈、痛苦、和气、容忍、气量大、性子好、温和、刚气„„)

2、母亲在文中充当了三种身份,哪三种?文中哪些句子有提到?

慈母、严父、恩师 :第(6)段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第(4)段“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三〉、研读赏析:认识母亲

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读

(事),我看到了一个

的母亲”的形式组织语言,评价母亲的形象。(板书)

对我的管教(教之严):

每天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作为后母当家之难(爱之慈):

除夕夜如何对待大哥的债主,不骂一句,面无怒色——善良宽容 如何与两个嫂子相处,化解矛盾——忍让温和 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上的侮辱(气之刚):

让发牢骚的五叔道歉,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刚烈

下载我的母亲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二课,本单元都是名家之作,或追述难忘经历,或展现生活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

    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3.通过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把握人物形象。 4.品味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蒲国平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笔者认为,这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感悟生活,从生活的角度感受课文内容;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中,在轻松、自由、活......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 的 母 亲》教学设计 主备人: 卢氏县官道口中学 张聪苗 课题: 我 的 母 亲 邹韬奋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理解作者通过......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第4课《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湖南省常德信息科技学校 文君 教学目标: 1、分析“母亲”这个生动感人的形象,感受“母亲”的伟大,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 2、在反复品读、感悟的过程......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定稿)

    《我的母亲》微型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秦都区天王学校李锦 教学目标 1. 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 2理解文章记叙的时候穿插抒情议论的妙处 3.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开阳县南江乡中心学校罗建刚 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及地位《我的母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作者以细腻、真挚、朴实的语言,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