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4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九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九歌》教学设计》。

第一篇:《九九歌》教学设计

《九九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学会1个新笔画“竖弯”。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随图、随文识字的方法。掌握引读、接读、拍手读、看插图背等多种朗读和背诵的策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农谚这种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的魅力,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一)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学会新笔画“竖弯”。

(二)背诵谚语。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一)布置学生翻看日历或者询问爸爸妈妈,弄清“一九”“二九”„„都是哪些天。

(二)准备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放大的插图等用课件出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喜欢唱歌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九九歌》,板书课题。虽然叫《九九歌》但它不是歌曲,是一首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总结而成的。

2.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24个)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叫数九,这样从冬至起,一九、二九。。。一直数到九九,共81天。想不想了解《九九歌》?

(二)初读谚语,整体感知

1.电脑出示文中六张图片,师范读生边听文边看相对应的图片。

2.领读。注意字音,语气。

3.自由读,圈画出本课生字。

4.指名读。

(三)细读谚语,随文识字

1.出示第一幅图和第一句谚语。学习“九”、“出”、“手”

师问:“同学们看这副幅图上画了什么?”(冬天来了下雪了,小朋友们在雪地上堆了一个雪人,他们都穿着棉衣戴着手套和棉帽,给雪人也戴上了帽子和围巾。围着雪人唱啊,跳啊。)

师问:“冬天刚到是几九啊?(一九接着是二九)

(1)出示生字“九”。学生开火车拼读,组词。师范写“九”,电脑课件出示九的书写顺序,让学生在本上书写三个。

师问:“看图冬季有什么特点?”(很冷,拿不出手,得戴手套。)

(2)出示生字“出”。学生开火车拼读,扩词。“出”是会意字,课件出示“出”的字理。

(3)出示生字“手”开火车拼读,组词。“手”是象形字,课件出示“手”的字理。“不出手”是什么意思?(说明天气已经冷了,手拿出来就冻手。)

指读这句话,练习接续读。感情读。

2.出示第二幅图和第二句谚语。学习生字“四”和笔画“竖弯”。

师问:“这幅图上画了什么?”(两个小朋友在冰上滑冰,很开心。)

师问:“已经开始冻冰了,就是比一九二九冷一些,是几九了呢?”“冰上走”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冰上玩耍。)指读第二句谚语。

(1)出示生字“四”,开火车读,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学习笔画“竖弯”。电脑出示“四”学生写三个。

3.出示第三幅图和第三句谚语,学习生字“六”、“柳”。

师问:“这幅图上画了什么?”(天气变暖了小朋友在河边看柳树发芽了。)

出示生字“柳”,开火车拼读,组词。怎样记住这个字?(想象法、组合法或编成儿歌等)

师问:“天气开始变暖了是几九和几九了呢”(五九、六九)

出示生字“六”拼读,扩词。

指导朗读这一句。接续读。

(课间休息:把九九歌编成歌曲加律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律动。)

4.学习生字“力”、“加”、“边”。

师:“刚才同学们做律动不但姿势优美而且看起来特别有力气呀!”出示“力”拼读,组词。电脑出示“力”字的字理。“如果给它加偏旁,可以变成哪些字?还可以到文中找一找,看谁找得快!”

出示“加”、“边”,开火车拼读,扩词。

5.出示第四、五幅图及第四句谚语。

师问:“这两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河水都融化了,大雁也排着队伍飞回来了。)

出示生字“雁”,拼读,组词。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河开”、“雁来”是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这一句,指读接续读。

6.出示最后一幅图及最后一句谚语。

师:“这幅图画了什么?”(农民伯伯正在赶着牛在田间耕地。)

出示生字“耕”“遍”,开火车拼读,扩词。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遍地”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四)整体感知,巩固识字

1.用多种方法巩固识字。

(1)师领读。

(2)生当小老师领读。等方法。

2.游戏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小兔子过河

课件出示:小猴劈柴

(五)回文识字

齐读课文

(六)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师小结: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气候也不尽相同。《九九歌》中指出的天寒、冰冻、柳绿、冰消、雁来、春耕等现象主要针对华北黄河流域一带而言,有时我们查日历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气候与《九九歌》中的描述的不一样。我们东北就有“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不来”之说。《九九歌》也因地而异,课后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收集祖国各地《九九歌》的资料,体会不同地区不一样的泥土气息和甘醇如酒的亲情,也可以查一查《夏九九歌》。我国还流传着许多谚语大家可以查一查或问一问家长。

第二篇:《九九歌》教学设计(随文识字)

《九九歌》教学设计(随文识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随图、随文识字的方法。掌握引读、接读、拍手读、看插图背等多种朗读和背诵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农谚这种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的魅力,从中了解不同节气的气候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背诵谚语。教学难点:

感受农谚这种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的魅力,从中了解不同节气的气候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翻看日历或者询问爸爸妈妈,弄清“一九”“二九”„„都是哪些天。

2、准备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放大的插图等用课件出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喜欢唱歌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九九歌》,板书课题。虽然叫《九九歌》但它不是歌曲,是一首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总结而成的。

2、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24个)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叫数九,这样从冬至起,一九、二九„„一直数到九九,共81天。想不想了解《九九歌》?

二、初读谚语,整体感知

/ 4

1、电脑出示文中六张图片,师范读,生边听文边看相对应的图片。

2、领读,注意字音,语气。

3、自由读,圈画出本课生字。

4、指名读。

三、细读谚语,随文识字

1、出示第一幅图和第一句谚语。学习“九”、“出”、“手”。师问:“同学们看这副幅图上画了什么?”(冬天来了下雪了,小朋友们在雪地上堆了一个雪人,他们都穿着棉衣,戴着手套和棉帽,给雪人也戴上了帽子和围巾,围着雪人唱啊,跳啊。)

师问:“冬天刚到,是几九啊?(一九接着是二九。)

(1)出示生字“九”。学生开火车拼读,组词。师范写“九”,课件出示“九”的书写顺序,让学生在本上书写三个。

师问:“看图冬季有什么特点?”(很冷,拿不出手,得戴手套。)(2)出示生字“出”。学生开火车拼读,扩词。“出”是会意字,课件出示“出”的字理。

指读这句话,练习接续读。感情读。

2、出示第二幅图和第二句谚语。

师问:“这幅图上画了什么?”(两个小朋友在冰上滑冰,很开心。)师问:“已经开始冻冰了,就是比一九二九冷一些,是几九了呢?”“冰上走”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冰上玩耍。)指读第二句谚语。

3、出示第三幅图和第三句谚语,学习生字“六”、“柳”。

师问:“这幅图上画了什么?”(天气变暖了,小朋友在河边看柳树发芽了。)出示生字“柳”,开火车拼读,组词。怎样记住这个字?(想象法、组合法或编成儿歌等。)

师问:天气开始变暖了,是几九和几九了呢?(五九、六九)出示生字“六”拼读,扩词。指导朗读这一句。接续读。

(课间休息:把九九歌编成歌曲加律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律动。)

4、出示第四、五幅图及第四句谚语。

/ 4

师问:“这两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河水都融化了,大雁也排着队伍飞回来了。)

出示生字“雁”,拼读,组词。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河开”、“雁来”是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这一句。

5、出示最后一幅图及最后一句谚语。

师:“这幅图画了什么?”(农民伯伯正在赶着牛在田间耕地。)出示生字“耕”“遍”,开火车拼读,扩词。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遍地”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四、整体感知,巩固识字

1、用多种方法巩固识字。(1)师领读。

(2)生当小老师领读。等方法。

2、游戏巩固识字。课件出示:小兔子过河 课件出示:小猴劈柴

五、回文识字 齐读课文。

六、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师小结: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气候也不尽相同。《九九歌》中指出的天寒、冰冻、柳绿、冰消、雁来、春耕等现象主要针对华北黄河流域一带而言,有时我们查日历,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气候与《九九歌》中的描述的不一样。东北就有“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不来”之说。《九九歌》也因地而异,课后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收集祖国各地《九九歌》的资料,体会不同地区不一样的泥土气息和甘醇如酒的亲情,也可以查一查《九九歌》。我国还流传着许多谚语大家可以查一查或问一问家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复习生字。

/ 4

师:上课之前让我们开火车见一见老朋友(出示上节课生字卡片),认识它就大声读出它的名字,代表我们的友好,你们愿意吗?

2、朗读谚语。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可以拍手读、也可以合作读,接续读,能背诵的可以背诵。

二、指导写字

三、完成课后题

1、看插图背谚语。

2、读词语走迷宫。

3、做一做。小组交流“一九”“二九”„„都是哪一天。

4、学了这首谚语你有什么发现?(一九到四九天气越来越冷,从五九到九九天气逐渐变暖。)

四、拓展

全班交流有关《九九歌》的资料。你还会哪些谚语给大家背一背。

/ 4

第三篇:《九九歌》教学设计(看图学文)

《九九歌》教学设计(看图学文)

教学目标:

1、感受农谚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有文化现象的魅力,吸取民族文化智慧。

2、掌握随图、随文识字的方法。掌握引读、接读、拍手读、看插图背等多种朗读和背诵的策略。在查资料、问父母的过程中增强语文实践能力。

3、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感受农谚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有文化现象的魅力,吸取民族文化智慧。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

寒冷的冬天快到了,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最冷吗?河水什么时候结冰?什么时候开化吗?你们知道大雁什么时候从南方飞回来吗?

我可都知道,因为我会《九九歌》。和老师一起书空,你注意到老师写“九”的笔顺了吗?再次共同书空。

你们也想知道这么多的秘密吗?那就跟我来吧!

二、以图引文,顺势学字

1、先来看几幅画,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吗?

2、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当学生说到哪幅图的内容时,把哪幅图画面内容简要地概括出来。板书:不出手、冰上走、河边看柳、河开、雁来、耕牛遍地走。

3、这里面有几个字我们没有学过,大家多读几遍,说说你是如何记住的。小组内交流一下。

4、同桌互相考一考这些需要认识的字,然后老师出示卡片考大家,看谁认得快、记得牢。

/ 3

三、多种形式,背诵谚语

1、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可是更聪明的,他们把这段寒冷时期从冬至那天起,每九天为一个“九”,数到“九九”共八十一天,编成了小诗歌,即形成了《九九歌》。

2、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农业谚语,有了它,人们就可以尽早地知道天气的变化,不会耽误农时了。

(1)自己来读一读吧。

(2)齐读后同桌练读。可以看着图练习记一记。(3)师引读后男女同学接读。(4)拍手读,看谁记得快。(5)比赛读。

四、范写生字,指导书写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搜集更多的农业谚语。

2、翻看日历,查查“一九”“二九”„„都是哪一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九九歌》。(1)齐背。(2)指名背。(3)小组比赛背。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组词读。

二、说说你查到的日历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

要指导学生把六个词语读正确,并说说“牛耕地”“雁回来”“河开化”“看柳树”是从文中什么地方变化来的。

/ 3

2、加一加。

这是组合体字练习。第一行是“样子”,以后就逐渐开放,答案不求统一。师补充介绍:华北黄河流域一带关于播种和收获的农谚:“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等。

四、说说你还了解到了哪些农谚

/ 3

第四篇:谚语九九歌

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2009年12月22日是农历冬至

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释意:这条谚语好像适应的范围挺广的,北方地区基本上都适合,最多只在文字上有少许差异。其意思说的是“冬九”天的物候情况。一九、二九很冷,以至于不敢露手;三九、四九更冷,冰厚的足以行人;五九、六九开始回暖,远处的杨柳已现春色;七九河冰开始融化;八九南方大雁飞回;九九之后春耕开始。

解释:每年的冬至日即为“一九”第一天,九天为一“九”,“九九”共81天。因为每年的冬至日基本上都是在12月22日,所以“九九”的日期也是基本固定的。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理论上来说,地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为负,这一天地面透支的热量最多,降温幅度最大。其后虽然白昼逐渐变长,黑夜变短,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地面仍是透支热量的,近地面温度仍会不断下降,直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达到平衡,甚至为正为止。这段冬至之后的“九九”天便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也是一个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由负到零,再到正的过程,体现在人们的感受上,便是由较寒冷到最寒冷,再不断回暖的过程。

一九二九不出手,表示冬天已经来临,手要放在裤兜里保暖;

三九四九冰上走,表示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河水已经结冰,厚度可承载人的体重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表示春天就要来了,柳树开始发芽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了,春天已经正式开始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表示春耕时间到了,九九歌(北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时代,就有了“冬至”这个节气了。

在中文里,“至”是极点、顶点的意思。这并不是指气温在冬至这一天冷到了极点,而是针对地球绕太阳旋转的位置而言的。对于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来说,冬至这天是白昼最

短的一天。冬至之后,白天便一天比一天长了起来。据古书记载,冬至时,皇帝要跟大臣们一起欣赏音乐5天。就是在老百姓家里,也都要吹奏乐器。这一天,皇帝还要把懂得天文历法的能人请来,核对历法,同时还要举行祭天活动。闻名世界的北京天坛,就是皇帝在冬至这天举行祭天活动的地方。

古代,冬至这一天有“贺冬”的习俗,十分热闹。这天早上,人们早早地起床,大人小孩服饰华丽,往来如云,相互庆贺。冬至,在中国民间又叫“交九”。人们习惯从这天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冬至是“一九”的头一天。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照此类推,一共有九个“九”,九九八十一天过后,“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在民间,还有一首歌谣形象地描述了冬至开始的天气变化规律:“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指柳树开始发芽);七九河开(指河里的冰开始融化);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

在中国民间还有从冬至这天开始画《九九消寒图》的习惯。先画一枝不染色的梅花,一共画出八十一个花瓣,表示自冬至开始的八十一天。冬至后,每天用颜色染在一个花瓣儿上,等到八十一个瓣儿染完了,春天也就到了。有人在染色时很有心计,如遇阴天,染上部的花瓣;晴天染下部;刮风染左边;下雨染右边,下雪染中间。这样,八十一天下来,就成了一张有趣的天气统计图表了。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释意:这条谚语好像适应的范围挺广的,北方地区基本上都适合,最多只在文字上有少许差异。其意思说的是“冬九”天的物候情况。一九、二九很冷,以至于不敢露手;三九、四九更冷,冰厚的足以行人;五九、六九开始回暖,远处的杨柳已现春色;七九河冰开始融化;八九南方大雁飞回;九九之后春耕开始。

解释:每年的冬至日即为“一九”第一天,九天为一“九”,“九九”共81天。因为每年的冬至日基本上都是在12月22日,所以“九九”的日期也是基本固定的。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理论上来说,地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为负,这一天地面透支的热量最多,降温幅度最大。其后虽然白昼逐渐变长,黑夜变短,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地面仍是透支热量的,近地面温度仍会不断下降,直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达到平衡,甚至为正为止。这段冬至之后的“九九”天便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也是一个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由负到零,再到正的过程,体现在人们的感受上,便是由较寒冷到最寒冷,再不断回暖的过程。

第五篇:谚语九九歌(河南)

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2014年1月28日星期二

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释意:这条谚语好像适应的范围挺广的,北方地区基本上都适合,最多只在文字上有少许差异。其意思说的是“冬九”天的物候情况。一九、二九很冷,以至于不敢露手;三九、四九更冷,冰厚的足以行人;五九、六九开始回暖,远处的杨柳已现春色;七九河冰开始融化;八九南方大雁飞回;九九之后春耕开始。

解释:每年的冬至日即为“一九”第一天,九天为一“九”,“九九”共81天。因为每年的冬至日基本上都是在12月22日,所以“九九”的日期也是基本固定的。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理论上来说,地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为负,这一天地面透支的热量最多,降温幅度最大。其后虽然白昼逐渐变长,黑夜变短,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地面仍是透支热量的,近地面温度仍会不断下降,直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达到平衡,甚至为正为止。这段冬至之后的“九九”天便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也是一个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由负到零,再到正的过程,体现在人们的感受上,便是由较寒冷到最寒冷,再不断回暖的过程。

一九二九不出手,表示冬天已经来临,手要放在裤兜里保暖; 三九四九冰上走,表示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河水已经结冰,厚度可承载人的体重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表示春天就要来了,柳树开始发芽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了,春天已经正式开始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表示春耕时间到了,

下载《九九歌》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九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预案)修改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如果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平铺直叙,学生难免在上课过程中思想不能集中,要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必须在一节课中设计若干个兴趣高潮,而......

    教学设计

    《简·爱》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简·爱》的主要内容,感受书中文字的力量,人物的魅力。 2、 激发学生读名著的热情,让学生学会读书,爱上读书。 3、 学习作者......

    教学设计

    《尊严》 教学设计 付廷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付出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2、不认识的字,......

    教学设计

    海市蜃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况说明文内容的方法并能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3、感受海市蜃楼景观......

    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用割补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

    教学设计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小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

    教学设计

    《小动物过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2012-03-02 来源:原创 编辑:宋彤浏览:243次 【大 中 小】核心提示:教材解析、单元主题: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