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订)七年级语文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2017年2月
第一单元 人物风采
一、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3、能正确背诵最后一段。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2、能正确背诵最后一段。【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板书课题:《童年的朋友》)
生读注释了解作者,看大屏幕补充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3、能正确背诵最后一段。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三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三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
1、听朗读,给生字注音。
2、自由朗读课文,如有生字请举手。
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的准确。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更正。
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更正,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表扬读的流利的学生。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概括段落大意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划分层次及概括的大意。
(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划分。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第一部分:(1)描写外祖母的外貌。第二部分:(2-5)写祖孙对话。第三部分:(6)写外祖母的外貌。
第四部分:(7)叙述外祖母对“我”的影响。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最后一段。出示 自学指导
(一)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时间:4分钟
(二)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练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问:会背的同学举手?
(三)全班齐背。
(四)同桌相互背。(互背时把对方的书拿过来,把他背错的地方和背得不熟练的地方做上记号。)
(五)指名背。
五、课堂小结。
六、当堂训练:
七、教学反思:
一、童年的朋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感受童年时外祖母给予“我”的爱心。
2、学会运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细腻而饱含深情的语言特点。【教学重、难点】
1、感受童年时外祖母给予“我”的爱心。
2、学会运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细腻而饱含深情的语言特点。
【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板书课题:《童年的朋友》)
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感受童年时外祖母给予“我”的爱心。
2、学会运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细腻而饱含深情的语言特点。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三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三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准确理解外祖母给予“我”的爱心 出示 自学指导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外祖母的爱心?在课本上圈点勾画或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2、再读课文试用自己的话把外祖母的形象描述出来。(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2)指名回答。
(3)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4)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
明确:
1、“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她微笑的时候„„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等正面描写以及“我”的心理感受等侧面描写,都能体现出外祖母对“我”的爱。
2、这是一个 的外祖母(健康、慈爱、乐观、坚毅······)。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准确理解外祖母给予“我”的爱心,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正确运用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运用刻画人物的方法。(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出课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具体描写了外祖母的哪些方面?表现人物什么精神品质?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1)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分别描写了她的头发、眼睛、脸、嘴唇、鼻子、身材等。外貌描写---健康 慈爱 乐观 坚毅
语言描写-----对话的内容有关头发、睡觉,打碎牛奶瓶的事情。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只要和“我”说话就显出轻松、平等、亲切、关爱。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反衬她眼睛的明亮。体现“我”的外祖母是一个饱经生活的苦难却永远年轻、乐观、慈爱的老人。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体会语言特点。
出示 自学指导
品读精彩片段:揣摩探究练习第二题的文字在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和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4分钟后比回答,看谁答的准。)(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讨论后明确 明确:
1、这是以“我”——一个孩子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外祖母的。浓浓的头发写出了外祖母身体的健康,“闪耀着气愤的光芒”写出了外祖母性格的开朗,“又小又可笑”的脸,表现了外祖母和“我”的亲近,也表现了“我”和外祖母的“朋友”关系。气愤时的外祖母,在“我”眼里仍然是如此可爱,既说明外祖母性格的善良,又表明“我”对外祖母的热爱。
2、虽然是批评“我”的过失,但语气语调中却充满了关爱;用比喻用通感形象生动的表现外祖母对“我”的爱。
3、是外祖母的爱,把我从黑暗中带到光明的世界;是外祖母的爱,给“我”的生活带来欢乐,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小结语言特点:
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语言细腻、饱含感情而富有表现力。
作者巧妙地、创造性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五、总结。
六、当堂训练:
七、教学反思:
二、一面(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3、能正确背诵第39至43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2、能正确背诵第39至43自然段。【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新课的《一面》。(板书课题:《一面》)生读注释了解作者,看大屏幕补充内容了解人物及作品。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3、能正确背诵第39至43自然段。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三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三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如果在阅读中有不认识的字要做上标记,或小声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朗读生字词。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生字词,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更正。
(2)指名朗读。
生轮流朗读生词,有错即停,指名更正,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表扬读的流利的学生。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概括段落大意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划分层次及概括的大意。
(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划分。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第一部分:(1-38)回忆四年前偶遇情景。第一层:(1-2)交代时间、地点、起因。
第二层:(3-17)内山老板热情的接待“我”。第三层:(18-38)“我”有幸见鲁迅先生一面。
第二部分:(39-43)“一面”对于作者的影响和鼓舞,沉痛悼念鲁迅。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39-43段。出示 自学指导
(一)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背诵课文的39-43段。时间:4分钟
(二)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练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问:会背的同学举手?
(三)全班齐背。
(四)同桌相互背。(互背时把对方的书拿过来,把他背错的地方和背得不熟练的地方做上记号。)
(五)指名背。
五、课堂小结。
六、当堂训练:
七、教学反思:
二、一面(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能找出文中几处外貌描写并能说出它们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1、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能找出文中几处外貌描写并能说出它们的异同。
【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阿累的《一面》。(板书课题:《一面》)
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能找出文中几处外貌描写并能说出它们的异同。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出示 自学指导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提示:书上圈点勾画或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2、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那些?根据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判定本文采用了哪种写作顺序?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2)指名回答。
(3)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4)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
明确:
1、1932年秋天的一天、内山书店、我,鲁迅,内山完造、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出课文中运用了外貌描写的句子。
1、作者写鲁迅先生外貌时抓住了什么特征?(用一个字表达)描写这一特征有什么作用?
2、先在文中找出三次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比较每次外貌描写的异同,试填写下表格。
3、随着我和鲁迅先生对话的深入,我的感情是怎样步步发展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1)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瘦”。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瘦”是鲁迅先生顽强战斗忘我工作的结果。突出了鲁迅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1、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突出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全身的“瘦”,二是头发的“竖”,三是胡须的“一”。
2、外貌描写的作用: 突出鲁迅的精神,突出他那种斗志,表现了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那种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四、总结。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一次会面经过,并从不同的角度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顽强斗志和革命精神。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三、我的老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详略得当的写法。
3、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重、难点】
1、学会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详略得当的写法。
2、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把握文章主旨。【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魏巍的《我的老师》。(板书课题:《我的老师》)
生读注释了解作者,看大屏幕补充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详略得当的写法。
3、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把握文章主旨。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三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三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1、听朗读,给生词注音。
2、自由朗读课文,如有生字请举手。
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的准确。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更正。
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更正,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表扬读的流利的学生。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正确理解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蔡老师和我们之间的事件。
2、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为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3、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6分钟后比谁答得好。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错误,请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1、①老师假装发怒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③老师让我们观察蜜蜂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 ⑥老师帮我排除纠纷 ⑦我梦中寻师
2、①前五件略写,后两件详写。②因为前五件写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爱护和影响,是从“面”上写,所以略写;后两件事则是“我”印象深刻的,刻骨铭心的,也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是从“点”上写的,所以详写。
③详略安排,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有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逐步加深。
3、温柔美丽、慈爱、热情、公正、关爱学生、热爱生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出示 自学指导:
这七件事是如何串起来的?明确文章的感情线索。4分钟后,比谁概括的准。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错误,请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回忆---喜爱----依恋-------思念
本文的线索:
1、以我和蔡老师的交往
2、感情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
文章通过记叙(蔡老师和我们之间的七件事),表现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抒发了(作者对蔡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
六、当堂训练:
七、教学反思:
四、赵普(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准确译讲课文第一段。
3、正确背诵课文第一段。【教学重、难点】
1、能准确译讲课文第一段。
2、正确背诵课文第一段。【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赵普》。(板书课题:《赵普》)请看作者简介:大屏幕出示介绍 学生读注释了解作者
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准确译讲课文第一段。
3、正确背诵课文第一段。
过渡语:为了达标,我们将进行三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三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
1、听朗读,给生字注音。
2、自由朗读课文,如有生字请举手。
3、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准确,读得流利。时间:4分钟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译讲课文。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第一段。(大屏出示)
(一)自学指导 先把补充注释写到课文有关词语旁。
寡:少。学术:学问。及:等到。为:做、担任。
手不释卷:手里拿着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阖:关上。启:打开。次日:第二天。既:已经。
再结合书下注释或工具书译讲课文第一段,如有疑难,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6分钟)
(二)1、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检查自学效果。
过渡语:时间到,下面请同学对照译讲方法译讲课文第一段。屏幕出示: 译讲方法
一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字词,最后连起来翻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翻译这一句。译讲时要字字落实,并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时间、地名、人名不必翻译)。
学生译讲时老师强调并板书:学术:学问。及:等到。为:做、担任。释:放下。卷:书。
(指名学生逐句译讲,发现错误其他学生举手更正,若还不对,教师更正,并适当板书生译错的字词。)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第一段。自学指导
(一)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背诵这四则论语。时间:4分钟
(二)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练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问:会背的同学举手?
(三)全班齐背。
(四)同桌相互背。(互背时把对方的书拿过来,把他背错的地方和背得不熟练的地方做上记号。)
(五)、指名背。
六、总结。
七、当堂训练。
八、教学反思:
四、赵普(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能准确译讲课文第二段。
2、正确背诵课文第二段。
3、能正确归纳文中介绍赵普的事件,学习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准确译讲课文第二段。
2、正确背诵课文第二段。
3、能正确归纳文中介绍赵普的事件,学习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赵普》。(板书课题:《赵普》)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准确译讲课文第二段。
2、正确背诵课文第二段。
3、能正确归纳文中介绍赵普的事件,学习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方法。过渡语:为了达标,我们将进行三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三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指导:
先把补充注释写到课文有关词语旁。
虽:虽然。以、、、、、、为:把、、、、、、当作。其:代词,指赵普。尝:曾、曾经。为:任、做。
复:又、再。颜色:脸色。他日:过些日子。补缀:修补、连结。初:当初,起初。乃:才。卒:终于。
再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练习译讲课文第二段。如有疑难就向同学请教,或举问老师。时间:6分钟
(二)1、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检查自学效果。
过渡语:时间到,下面请同学对照译讲方法译讲课文第二段。屏幕出示: 译讲方法
一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字词,最后连起来翻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翻译这一句。译讲时要字字落实,并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时间、地名、人名不必翻译)。
学生译讲时老师强调并板书:
虽:虽然 以、、、、、、为:把、、、、、、当作 补缀:修补、连结
(指名学生逐句译讲,发现错误其他学生举手更正,若还不对,教师更正,并适当板书生译错的字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第二段。自学指导
(一)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背诵课文第二段。时间:4分钟
(二)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练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问:会背的同学举手?
(三)全班齐背。
(四)同桌相互背。(互背时把对方的书拿过来,把他背错的地方和背得不熟练的地方做上记号。)
(五)指名背。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比正确理解课文。屏幕出示: 自学指导
1、简要归纳文章主要介绍了赵普的哪些事情?
2、请找出赵普奏荐人才时的细节描写,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什么性格特征?
3、赵普如何向太宗奏荐人才?太宗反映如何?从中看出赵普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讨论明确:
1、刻苦读书 奏荐人才
2、细节描写有“颜色不变,跪而拾之”,“补缀旧纸”。这些细节反映了赵普不为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表现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五、总结。
六、当堂训练:
七、教学反思:
诵读欣赏——《题破山寺后禅院》(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
2、正确译讲古诗。
3、能理解诗歌大意。
4、准确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译讲古诗。
2、能理解诗歌大意。
3、准确背诵古诗。【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一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板书课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学生读注释了解作者
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
2、正确译讲古诗。
3、能理解诗歌大意。
4、准确背诵古诗。
过渡语:为了达标,我们将进行四次先学后教,也就是四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准确朗读古诗。(大屏显示)自学指导
1、听录音,给生字注音。
2、自由朗读课文,如有生字请举手。
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的准确。时间:4分钟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译讲课文。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大屏出示)自学指导
先把补充注释标注在课文有关词语旁边。[曲]:弯折。[初日]:早上的太阳。
[禅房]:僧人的房舍。[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空]:使„„空明。[清晨]:早晨。[俱]:都。[但]:只。[幽]:幽静。[悦]:使„„高兴
再边看课文,边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如有疑难可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课文。
1、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检查自学效果。
过渡语:时间到,下面请同学对照译讲方法译讲课文。屏幕出示: 译讲方法
一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字词,最后连起来翻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翻译这一句。译讲时要字字落实,并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时间、地名、人名不必翻译)。
(指名学生逐句译讲,发现错误其他学生举手更正,若还不对,教师更正,并适当板书生译错的字词。)
参考译文: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唱经礼佛的地方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欢悦,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万物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理解古诗内容
(大屏出示)自学指导
自由朗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题壁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2、说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悦”与“空”的妙用。
3、说说“万 籁 此 俱 寂,但 余 钟 磬 音”的妙处。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
1、古寺 初日 高林 曲径 禅房 花木 山水
2、这两句话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
3、尾联以声衬静,以悠扬不尽的钟磬音,衬托山寺的宁静气氛。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比背诵古诗
自学指导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背诵这首诗。时间:4分钟。
六、总结。
七、当堂训练:
八、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童年趣事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3、体味百草园的乐园生活。【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体味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学习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新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生读注释了解作者,看大屏幕补充内容了解人物及作品。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3、体味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三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三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如果在阅读中有不认识的字要做上标记,或小声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朗读生字词。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生字词,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更正。
大屏幕出示 检测生字词(2)指名朗读。
生轮流朗读生词,有错即停,指名更正,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表扬读的流利的学生。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概括段落大意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划分层次及概括的大意。
(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划分。提示:
1、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哪两部分?
2、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章写三味书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若把第九小节划为下段,则引导:第九小节写的是什么?(离别百草园)与哪一部分关系紧密?(第一部分)应放在第一段。提示:课文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安排的。
(4)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第一部分:(1-9)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第二部分:(10-24)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百草园的生活(1—8)三味书屋的生活(10—24)过渡 承上启下(9)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体味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出示 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读第一小节,其余同学思考:
1、“似乎”和“确凿”矛盾吗?为什么?
2、为什么“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园”在作者看来却是“乐园”?
(提示:4分钟后比谁答的准。)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指名回答,其他认真听,发现错误及时举手更正。讨论后明确
五、课堂小结。
六、当堂训练:
七、教学反思: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小节叙事写景的顺序,掌握有层次叙事写景的方法;
2、体会捕鸟动作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学重、难点】
1、了解第二小节叙事写景的顺序,掌握有层次叙事写景的方法;
2、体会捕鸟动作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学习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了解第二小节叙事写景的顺序,掌握有层次叙事写景的方法;
2、体会捕鸟动作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
出示 自学指导
(一)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请同学们小声读第二节,思考:
1、阅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景物的?
2、“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五分钟后交流,比谁答的准。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2)指名回答。
(3)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4)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
明确:““不必说”宕开一笔,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出示 自学指导
(二)请同学速读3-6小节,思考:插叙美女蛇的故事对表现百草园生活有何作用? 3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明确:这一神乎其神的故事给百草园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的“乐园”情趣。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体会动作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七、八小节,用笔画出描写雪地捕鸟的动作的词语,思考:这些动词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1)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扫 露 支 撒 系 牵 看 拉 罩
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中表现了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
四、总结。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旧式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体会鲁迅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
2、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旧式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体会鲁迅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
2、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学习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理解旧式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体会鲁迅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
2、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出示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1、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2、三味书屋的教学方式怎样?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3、“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红色字流 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分钟后交流,比谁答的准。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2)指名回答。
(3)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4)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
明确:
1、极方正、质朴、博学
2、枯燥、乏味、陈腐、艰深
3、对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的厌倦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请比较阅读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把三味书屋与百草园的生活进行对比,有什么表达作用?
2、探究练习第三题
五分钟后交流,比谁答的准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1)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
明确答案:最突出的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比照,这是儿童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一是“乐园”,一 是“最严厉的书塾”,通过比照,从儿童两种不同的生活感受中,否定了束缚儿童智力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方法、内容。在写三味书屋时还有两处比照,一是书屋和小园的比照,小园虽小,却是一个自由的天地;二是先生的入神读书和儿童们偷偷做游戏的比照,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这两处比照又进一步说明封建教育 的方法,内容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四、总结。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六、月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新课的《月迹》。(板书课题:《月迹》)生读注释了解作者,看大屏幕补充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如果在阅读中有不认识的字要做上标记,或小声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朗读生字词。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生字词,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更正。
大屏幕出示 检测生字词(2)指名朗读。
生轮流朗读生词,有错即停,指名更正,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表扬读的流利的学生。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概括段落大意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划分层次及概括的大意。
(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一)快速浏览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划分。提示:孩子们追寻月亮踪迹有哪三个阶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4)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
(5)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第一部分(1-4)盼月 第二部分(5-30)寻月 第三部分(31—36)议月
自学指导
(二)作者是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的地方月亮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及时举手更正。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 明确:
穿衣镜上(3)→ 院子里(5)→ 酒杯里(24)→ 小河里(28)→ 眼睛里(30)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六、月迹(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2、理解“月亮是印章”的深刻含义,体会一切从孩子眼中看出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1、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2、理解“月亮是印章”的深刻含义,体会一切从孩子眼中看出的意义。【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月迹》。(板书课题:《月迹》)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2、理解“月亮是印章”的深刻含义,体会一切从孩子眼中看出的意义。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理解文章内容。出示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孩子们由“不满足”到“满足”,经历了哪些心理变化?这变化过程表现了什么?
2、月亮是什么?运用圈点勾画在文中找出。
3、读完这篇文章,你觉得在孩童的眼里月亮代表什么? 8分钟后比谁回答的好。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3)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4)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理解重点语句。(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1、快速浏览课文,理解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中的印章吗?”
2、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6分钟后比谁回答正确。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印章 在条据或证明材料上盖上印章,表明自己对条据或材料负责;在个人字画书刊上盖上印章,表明属于自己所有。
2、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也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四、总结。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亮,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作者通过月亮抒发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温馨融洽、积极向上的。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七、三颗枸杞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及层次结构。【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及层次结构。【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新课的《三颗枸杞豆》。(板书课题:《三颗枸杞豆》)
生读注释了解作者,看大屏幕补充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及层次结构。
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如果在阅读中有不认识的字要做上标记,或小声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朗读生字词。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生字词,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更正。
大屏出示检测生字词(2)指名朗读。
生轮流朗读生词,有错即停,指名更正,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表扬读的流利的学生。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概括段落大意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划分层次及概括的大意。
(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1、快速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给文章划分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划分。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文章主要内容: 课文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文章结构,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交代自己是一个植物学家,说明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至59自然段):写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
第一层(3)写门前山谷里的小树林是“我”的乐园。第二层(4-34)写初遇三叔。第三层(35-54)写再遇三叔。
第三部分(60自然段):写自己勤奋、刻苦学习的动力。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七、三颗枸杞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把握金色年华。【教学重、难点】
1、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把握金色年华。【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颗枸杞豆》。(板书课题:《三颗枸杞豆》)
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把握金色年华。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准确理解重点语句
出示 自学指导
1、跳读课文,我与三叔几次相遇?找到相关段落仔细阅读,画出我心里感受的词语。
2、同桌结伴朗读“我”与三叔的第二次对话,品味文中有关太阳的语句,体会句子中所指的 太阳的深刻含义。
时间:6分钟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3)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4)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1)初遇三叔:高兴——惊讶——呆呆、乏味——发现了一个秘密:人临死的时候对一切都很留恋。——想念可敬的三叔、不逃学了。
(2)再遇三叔:奇怪——不解地上的图 悲伤——了解三叔一生 沉默——听到新的人生评价者 探寻——太阳、金盘子 为三叔的人生悲伤——想抓住太阳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分析人物形象。(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1、通过学习本文,你怎样评价文中的三叔 这个人物?
2、你怎样评价文中“我”这个人?(5分钟后比谁答得好。)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三叔:
少时,虚度年华,知难而退、浅尝辄止 老时,分秒必争、知难而进、深入钻研 我:
遇到三叔之前,贪玩、逃学、热爱大自然 遇到三叔之后,刻苦好学、发奋图强
四、总结:
课文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八、我们家的男子汉(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及层次结构。【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及层次结构。【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23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新课的《我们家的男子汉》。(板书课题:《我们家的男子汉》)
生读注释了解作者,看大屏幕补充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及层次结构。
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如果在阅读中有不认识的字要做上标记,或小声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朗读生字词。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生字词,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更正。
大屏出示检测生字词(2)指名朗读。
生轮流朗读生词,有错即停,指名更正,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表扬读的流利的学生。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概括段意。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划分层次及概括的大意。
(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全文,然后告诉大家,作者笔下的这位男子汉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并说出依据。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作批注
2、给文章划分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划分。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男子汉:
他对食物的兴趣 他对父亲的崇拜 他对独立的要求 他的眼泪 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文章结构
(1)文章分为开头语、主体部分和结束语三部分
开头语:交待本文的写作对象,叙述中抒发对“男子汉”的关爱之情。结束语:抒发从“我们家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2)主体部分按性格特点用小标题分类。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八、我们家的男子汉(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小小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理解真正的男子汉的内涵,培养男子汉的气概。
2、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自然、亲切、细腻的描写特点。【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笔下小小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理解真正的男子汉的内涵,培养男子汉的气概。
2、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自然、亲切、细腻的描写特点。【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板书课题:《我们家的男子汉》)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感受作者笔下小小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理解真正的男子汉的内涵,培养男子汉的气概。
2、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自然、亲切、细腻的描写特点。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准确理解重点语句
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读课文,分析作者在5个方面是如何表现这个“男子汉”的个性特点的?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小男子汉对食物有极大的兴趣?怎样写的?
2、讨论“他对父亲的崇拜”这一部分,概括这一部分写了哪两件事?怎么就能表现“男子汉”的特点呢?
3、阅读“他对独立的要求”这一部分,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男子汉”要求独立的特点的?你肯定也有显示自己长大了的趣事?把它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这份快乐。
4、了解“他的眼泪”这一部分表现出的个性特点
5、了解“他面对生活的挑战的沉着”这一部分表现出的小小男子汉的个性特点。时间:8分钟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3)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4)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1)吃的量多、范围广、有滋味。概括叙述 详细叙述 细节描写 嘴唇翘、眼神恍惚、小心 问 男孩子的爽快、不挑肥拣瘦、虎虎生气
(2)第一件事:爸爸妈妈拌嘴时,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第二件事:觉得爸爸是“无所不能”的。(3)要自己走
要自己买东西(对神态的观察、描写真实、准确——胆怯、紧张、勇敢、沮丧。表现了心理的变化。)自己换橘子水(熟练——狂热,飞快努力地喝)
显示自己长大了,显示自己的成就。
(4)坚强、可爱 男儿有泪不轻弹 真到动情方流泪
(5)面对进入陌生的环境这一挑战,镇静、坦然、很快适应。(6)面对不得不回安徽的事实,勇敢地跳进车厢,踏上回乡之旅。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理解重点语句。(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1、赏析语言,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汤拌饭可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
2、有一次,他很不乖,我教训他,他火了,说:“我叫爸爸打你。”我也火了,说:“你爸爸,你爸爸在哪儿?”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说:“在安徽。”
3、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4、揣摩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6分钟后比谁回答正确。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1、他决定忍痛割爱,不吃冰淇淋、雪糕。但连棒冰都不能吃就不能忍受了。“小心”表现了他希望得到肯定回答的心态和神情,愿意在吃上作一些牺牲。
2、表现了他内心的沮丧和想说又吞吞吐吐不敢说的神态。
3、让孩子们独立成长,别约束他们,给他们以空间。
四、总结。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九、《列子》一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全文。
2、能正确译讲
3、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译讲
2、背诵课文。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御寇的《列子》一则,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准确朗读课文(3分钟)自学指导:
1、听老师范读,给生字注音。
峨(é)霖(l ín)更(gèng)
2、自由朗读一遍,如有生字请举手。
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的准确。(有错即停,指名纠正。)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10分钟)自学指导:
1、先把补充注释写到课文有关词语旁。善鼓琴:擅长。志:心意。
善哉: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所念:想。游于泰山之阴:在。止于岩下:躲。乃援琴而鼓之:于是。更造崩山之音:更,再。造,作,这里指弹奏。
再结合书下注释或工具书译讲课文,如有疑难,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2、出示译讲方法。
3、对照原文,指名学生根据译讲方法翻译。
4、老师出示译文,生齐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课文 自学指导: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下面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背诵诗歌。(6分钟)出示背诵提示,指名学生背诵。
五、总结
六、当堂训练
七、教学反思: 诵读欣赏——《生活是多么广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诗歌。
2、准确理解诗歌。
3、准确背诵诗歌。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诗歌。
2、准确背诵诗歌。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革命诗人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准确朗读课文(3分钟)自学指导:
1、听录音,给生字注音。
藏(zàng)颠簸(diān bǒ)
2、自由朗读一遍,如有生字请举手。
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的准确。(有错即停,指名纠正。)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诗歌(5分钟)自学指导:
边读边理解诗歌段落,概括段落意思。理清段落大意:
第一节:写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
第二节:诗的主体部分。诗人通过幻想,引领纯真好奇的少男少女们去开拓一种未曾有过的紧张而有趣的生活。
第三节:使用环结法,即结节是首节的重复。感受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自学指导: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下面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背诵诗歌。(6分钟)出示背诵提示,指名学生背诵。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比理解诗歌
思考: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钟)
表达作者呼吁少男少女们要热爱生活,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价值。
六、总结
七、当堂训练
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
十、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3、能正确背诵第四段的碑文。【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能正确背诵第四段的碑文。【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新课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板书课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生读注释了解作者。
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3、能正确背诵第四段的碑文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三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三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1、听朗读,给生词注音。
2、自由朗读课文,如有生字请举手。
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的准确。(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更正。
(2)指名朗读。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更正,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表扬读的流利的学生。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概括段落大意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划分层次及概括的大意。
(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 以及观察点
2、给文章划分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6分钟后比谁能答得好。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活动顺序: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上石道、走到碑前、踏上台阶、到了平台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节)点题,总领正文。第二部分(2—10节)详写碑身浮雕。第三部分(11节)抒写瞻仰感受。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碑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一)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背诵课文的 第四段碑文。(提示:4分钟后比谁背得好。)
(二)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练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问:会背的同学举手?
(三)全班齐背。
(四)同桌相互背。(互背时把对方的书拿过来,把他背错的地方和背得不熟练的地方做上记号。)
(五)指名背。
五、总结。
六、当堂训练:
七、教学反思:
十、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2、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2、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板书课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2、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准确理解课文。
出示 自学指导
快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2至5段的主要说明顺序是什么?
2、文章6至10段,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6分钟后比谁答得好。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3)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4)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1)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2)东:销毁鸦片烟 1839年、金田起义 1851年
南:武昌起义 1911年、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五卅运动 1925年 西:南昌起义 1927年、抗日敌后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北:胜利渡长江 解放战争时期、热烈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从近代再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体会革命精神。(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再读课文,说说人民英雄纪念碑要纪念的英雄究竟是哪些人? 6分钟后比谁能答得好。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
明确答案: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四、总结。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十一、巍巍中山陵(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新课的《巍巍中山陵》。(板书课题:《巍巍中山陵》)
生读注释了解作者,看大屏了解人物。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1、听朗读,给生词注音。
2、自由朗读课文,如有生字请举手。
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的准确。(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更正。
(2)指名朗读。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更正,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表扬读的流利的学生。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概括段落大意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划分层次及概括的大意。
(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请同学们 快速浏览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6分钟后比谁能答得好。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无错字。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第一部分:(1)交代中山陵的墓主和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2-4)说明中山陵的地理环境、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第三部分:(5-11)说明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各组成部分的特点。第四部分:(12)写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中山陵十分关注。
四、总结。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十一、巍巍中山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巍巍中山陵》。(板书课题:《巍巍中山陵》)
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两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两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填一填。
出示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5-11小节,把课后练习2的中山陵钟形布局图填完整。并说出采用的说明顺序。
4分钟后比谁填的准。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3)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4)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见大屏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准确理解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一)快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
1、对于孙中山这样举世景仰的伟大的革命家,他逝世后,设计他的陵墓要考虑哪些因素?
2、阅读课文2-3段,回答问题。
(1)孙中山为什么会葬在南京的钟山脚下呢?
(2)那么,钟山为什么能得到孙中山的青睐?请大家阅读文章的第二小节,你能找到钟山吸引孙中山之处吗?
(3)这篇文章是介绍钟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是不是偏题了?
6分钟后比谁能答得好。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1、一、设计方案择优
二、地理位置选择
三、陵园布局组成
四、陵墓主人形象
2、(2)钟山地势雄伟,风景优美,并且有沉重的历史感
3、①正是钟山的这些地理和人文环境,才使孙中山选择这里 ②用钟山雄伟的壮观的气势来衬托中山陵的“巍巍”(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二)1、请阅读第4段,想想这些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为什么最后只有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 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些列举的数字能说明什么问题的?
2、请大家阅读第5和第6小节,了解一下中山陵的总体设计和总平面图。思考三个问题:
(1)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值得称道”?(2)陵园大道旁为什么栽种如此多的树木?
(3)既然文章第7~11小节具体介绍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小节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
6分钟后比谁答得好。
明确:(1)注重和谐协调(2)弘扬民族文化(3)追求形神兼备
四、总结。
至此,我们从三个角度:设计方案的择优、地理环境的选择、陵园布局的组成等方面,着重分析了中山陵_“巍巍__ 的特征。它有两层含义: ⑴中山陵建筑群体的雄伟高大。⑵孙中山先生在广大人民心目中崇高伟大的形象。
主要从三个方面:用钟山的雄伟衬托,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从陵墓的主人介绍。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十二、凡尔赛宫(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3、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2、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魏巍的《凡尔赛宫》。(板书课题:《凡尔赛宫》)
生读注释了解作者,看大屏幕补充内容了解凡尔赛宫的知识。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3、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
过渡语:为了顺利达标,我们将进行三次先学后教,也就是三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1、听朗读,给生词注音。
2、自由朗读课文,如有生字请举手。
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的准确。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更正。
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更正,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表扬读的流利的学生。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正确理解课文。(投影显示)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划分。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错误,请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明确答案:
第一部分:(1)点明凡尔赛宫的方位和艺术价值。
第二部分:(2-5)具体说明凡尔赛宫的建筑时间、特色和艺术价值。
第三部分:(6)说明凡尔赛宫今昔的重要地位。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体会感情。出示 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凡尔赛宫这一特征的?
2、本文在叙述凡尔赛宫的修建情况时,插入一段历史轶事有何作用?
3、作者为何要选择镜廊作为重点介绍的对象? 6分钟后比谁答得准。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错误,请及时举手更正
(2)更正:尖子生更正并讲明原因,若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就向尖子生提出疑难并让其解答。
(3)讨论:完全搞懂后,同学们在课本上更正自己的错误。
明确答案:(1)凡尔赛宫特征“艺术价值高”。(2)作者主要从“①凡尔赛宫的建筑本身②内部陈设和装潢③外部的大花园”
2、插入历史轶事的作用:
①为了说明凡尔赛宫建筑风格与富盖府第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突出其富丽堂皇的特征;
②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及嫉妒心理;
③在结构上起着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又引起下文; ④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五、课堂小结。
六、当堂训练:
七、教学反思:
十三、北京四合院(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划分文章层次,了解四合院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文化象征。
3、比较分析四合院和现代高层建筑所给人的不同感受。
4、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四合院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文化象征。
2、比较分析四合院和现代高层建筑所给人的不同感受。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十三课《 北京四合院 》(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划分文章层次,了解四合院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文化象征。
3、比较分析四合院和现代高层建筑所给人的不同感受。
4、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出示自学指导
(一): 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帮助更正。
2、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字。易错的字词:
气氛fēn幽静yōu融洽qià 压抑yì
深巷xiàng 缺陷xiàn抱负 bào凝聚níng
3、生读完全文后,师引导学生将正确读音读两遍。
4、出示自学指导
(二):
下面大家自己练习朗读课文,5分钟后再请几位同学轮流读课文,比谁读得有感情。
5、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6、请几位同学轮流读课文;师生适当评议。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5分钟后比谁能完成。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师巡视。
3、指名同学上台更正。
4、师生共同探讨。师总结: 第1自然段:总说四合院建筑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的文化象征,突出北京的四合院的特点。
第2自然段:分析北京现存四合院的现状及其作用。第3自然段:北京四合院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第4自然段:高层建筑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第5自然段:举例说明北京四合院能弥补现代高层建筑社会功能的缺失,受到国内外建筑师的推崇、关注。
第6自然段:历史赋予现在建筑师的新的义务和责任。
5、出示自学指导
(二):
默读课文,并认真思考下列问题,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本文的主要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文章所说明的北京的四合院有什么特点?(3)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北京现存的四合院在大小和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4)仔细阅读课文,思考:北京的四合院是怎样将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联系起来的?
(5)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请你回忆一下,以往我们所学习的说明方法有哪些?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6)文章第5段列举两个国外建筑师设计的四合院式建筑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6、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课文,师巡视。
7、指名学生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师:
(1)北京的四合院;(2)建筑雅致,结构精巧,数量众多
(3)北京现存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置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数亩,小则不过丈大;或独家独户,或数户或十几户合居。
(4)北京的四合院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将家庭联系与私人交往紧密的联合起来,创建一种和谐的氛围。
(5)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等。
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等。(6)现代居住环境一定要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北京四合院符合人性心理的建筑特点,能弥补现代高层建筑社会功能的缺失,同时受到国内外建筑师的推崇、关注。
四、当堂训练:
五、教学反思:
十四、核舟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1-2)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课文(1-2)
3、概括段意(1-2)
【教学重、难点】 重点:翻译课文(1-2)难点:概括段意(1-2)
【学习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板题、示标
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1-2)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课文(1-2)
3、概括段意。(1-2)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朗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师:首先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帮助纠正。
指名几位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并及时表扬读音准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的同学。
学生可能读错的字有:
器皿()罔不因势象形()尝贻余核舟一()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篛篷覆之()()石青糁之()
2、师:下面大家一起把本文读一遍,看谁的声音最响亮。学生自由读课文,鼓励质疑问难。
3、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比译讲课文
1、师:好!大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下面请大家依据自学指导准备练习译讲课文,比谁译讲得最好。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边对照课下注释练习翻译,5分钟比谁能解释重字词并能正确译讲。(若有不会的地方可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
2、学生看书准备译讲,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测自学效果。
师:接下来,请大家按照译讲方法开始译讲课文。出示译讲方法:一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最后翻译整个句子。
指名后进生先译讲,发现错误,请其他同学帮助更正;若还不对,师更正,并板书学生译讲错的词语。
指名译讲,如有错,引导其他同学更正,教师补充并板书。
4、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认真自学,能够译讲课文了,很好,还有不懂得地方吗?请大家看书,举手提问(师生帮助解难)。
学生读书,质疑问难。
5、学生自己背诵译文(限时2分钟)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比概括段意
1、师:好!大家能够流畅的背诵文章,下面请大家自读文章,依据自学指导独立思考问题,时间为5分钟比比看谁更善于思考。
出示自学指导:
①提问:概括1、2段大意。
第1段: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第2段: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
②提问:从一二段中找出能说明核舟主题“大苏泛赤壁”的细节。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③提问:王叔远雕刻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学生读书,思考问题。
3、小组三分钟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及时关注积极思考、讨论的学生,给予表扬,同时对个别不积极思考、讨论或说笑的学生提醒。
4、学生举手发言,学生补充订正。若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做最后说明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十四、核舟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3-4)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3-4)
3、概括段意领略核舟技艺之工(3-4)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3-4)
难点:概括段意领略核舟技艺之工(3-4)
【学习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明末魏学洢的《核舟记》 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3-4)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3-4)
3、概括段意领略核舟技艺之工(3-4)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朗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师:首先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帮助纠正。
指名几位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并及时表扬读音准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的同学。
学生可能读错的字有:
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手卷 各隐卷底衣褶中 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2、师:下面大家一起把本文读一遍,看谁的声音最响亮。舟尾横卧一楫 居右者椎髻仰面 蒲葵扇 学生自由读课文,鼓励质疑问难。
3、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比译讲课文
1、师:好!大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下面请大家依据自学指导准备练习译讲课文,比谁译讲得最好。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边对照课下注释练习翻译,5分钟比谁能解释重字词并能正确译讲。(若有不会的地方可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
2、学生看书准备译讲,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测自学效果。
师:接下来,请大家按照译讲方法开始译讲课文。出示译讲方法:一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最后翻译整个句子。
指名后进生先译讲,发现错误,请其他同学帮助更正;若还不对,师更正,并板书学生译讲错的词语。
指名译讲,如有错,引导其他同学更正,教师补充并板书。
4、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认真自学,能够译讲课文了,很好,还有不懂得地方吗?请大家看书,举手提问(师生帮助解难)。
学生读书,质疑问难。
5、学生自己背诵文章(限时2分钟)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比概括段意
1、师:好!大家能够流畅的背诵文章,下面请大家自读文章,依据自学指导独立思考问题,时间为5分钟比比看谁更善于思考。
出示自学指导:
①提问:概括3 4 段大意。
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的外貌。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②提问:
3、4段中哪些细节说明核舟主题?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2、学生读书,思考问题。
3、小组三分钟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及时关注积极思考、讨论的学生,给予表扬,同时对个别不积极思考、讨论或说笑的学生提醒。
4、学生举手发言,学生补充订正。若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做最后说明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十四、核舟记(第三课时)【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5-6)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5-6)
3、概括段意(5-6)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5-6)难点:概括段意领略核舟技艺之工(5-6)
【学习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明末魏学洢的《核舟记》 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5-6)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5-6)
3、概括段意领略核舟技艺之工(5-6)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朗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师:首先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帮助纠正。
指名几位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并及时表扬读音准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的同学。
学生可能读错的字有:
其船背稍夷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又用篆章一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师:下面大家一起把本文读一遍,看谁的声音最响亮。学生自由读课文,鼓励质疑问难。
3、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比译讲课文
1、师:好!大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下面请大家依据自学指导准备练习译讲课文,比谁译讲得最好。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边对照课下注释练习翻译,5分钟比谁能解释重字词并能正确译讲。(若有不会的地方可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
2、学生看书准备译讲,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测自学效果。
师:接下来,请大家按照译讲方法开始译讲课文。出示译讲方法:一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最后翻译整个句子。
指名后进生先译讲,发现错误,请其他同学帮助更正;若还不对,师更正,并板书学生译讲错的词语。
指名译讲,如有错,引导其他同学更正,教师补充并板书。
4、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认真自学,能够译讲课文了,很好,还有不懂得地方吗?请大家看书,举手提问(师生帮助解难)。
学生读书,质疑问难。
5、学生自己背诵文章(限时2分钟)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比概括段意
1、师:好!大家能够流畅的背诵文章,下面请大家自读文章,依据自学指导独立思考问题,时间为5分钟比比看谁更善于思考。
出示自学指导:
①提问:概括5、6段大意。第5段:介绍舟的顶部。
第6段:总括全文,通记舟上的所刻。
②提问:这么多的内容刻在一个什么样的桃核上?这体现了什么?
首尾长约8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其长曾不盈寸。“奇巧”,“技亦灵怪矣哉”。
2、学生读书,思考问题。
3、小组三分钟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及时关注积极思考、讨论的学生,给予表扬,同时对个别不积极思考、讨论或说笑的学生提醒。
4、学生举手发言,学生补充订正。若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做最后说明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
十五、松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段意。【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段意。【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布丰的《松鼠》(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一)出示: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
1、给生字注音。
2、自由朗读几遍。
3、朗读比赛,比谁能能读准字音,读得顺口。
(二)1、过渡语:学生自由读,给生字注音。
2、学生自由读,给生字注音。
(三)1、过渡语:下面自由朗读课文,准备比赛。如有不认识的字,赶快举手问老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四)1、过渡语:朗读比赛开始。比谁能读准字音,读得顺口。其他同学当评委,举手更正。××你先读。
2、指名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师在黑板左边板书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学生。
(五)过渡语:请看黑板,齐读生字两遍。
估计易错的字音:驯良 矫健 蛰伏 苔藓榛子 榉实 褐色 帽缨
(六)生齐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理清课文思路 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总特点:讨人喜欢
具体介绍:漂亮、驯良、乖巧 补充说明:生理特征、经济价值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概括段落大意
1、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总括松鼠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
第二部分(2-5):具体说明松鼠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第三部分(6):补充说明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它的用途。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行总结,师巡视。
3、指名同学板书。
四、当堂训练:
五、教学反思:
十五、松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2、学习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3、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2、学习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3、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兴趣。
【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布丰《松鼠》(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准确把握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
1、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正确把握说 明事物的特征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师巡视。
3、指名同学上台更正。
4、师生共同探讨。
总结:先说说“我”的漂亮、再说说“我”的驯良、最后说说我的“乖巧”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1、出示自学指导:
品析语言:你认为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师巡视。
3、指名同学上台更正。
4、师生共同探讨。师总结:
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及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
四、当堂训练:
五、教学反思:
十六、松鼠金龟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3、概括文章段落大意。【教学重、难点】
1、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2、概括文章段落大意。44 【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布尔《松鼠金龟子》(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一)出示: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如有生字请举手。
2、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的准确。
(二)1、过渡语:学生自由读,给生字注音。
2、生自由读,给生字注音。
(三)1、过渡语:下面自由朗读课文,准备比赛。如有不认识的字,赶快举手问老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四)1、过渡语:朗读比赛开始。比谁能读准字音,读得顺口。其他同学当评委,举手更正。××你先读。
2、指名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师在黑板左边板书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学生。
(五)过渡语:请看黑板,齐读生字两遍。估计易错的字音:
炫耀 献媚 抑郁 鞘翅 魅力 衷心 亵玩 咫尺 铁锹 上颚 螽斯
(六)生齐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1、自学指导: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总结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2、总结: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松树金龟子的生活史,三、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概括段落大意
1、自学指导: 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归纳,师巡视。
3、指名同学总结。
4、总结:第一部分(1-3):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 第二部分(4-20):松树金龟子的生活史
第三部分(21):作者发出呼吁:“别去打扰它”
四、当堂训练:
五、教学反思:
十六、松鼠金龟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揣摩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法布尔《松鼠金龟子》(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理解下列问题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师巡视。
3、指名同学上台更正。
4、师生共同探讨:(1)作者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这样证明更加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析:不能删去。课文列举“落花生”和“野豌豆”是因为这两类植物对后代的照料都是漠不关心,这里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松树金龟子对后代的照料也是如此,比较形象,通俗易懂。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揣摩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师巡视。
3、指名同学上台更正。
4、师生共同探讨。师总结:
说明的语言首先要求准确,这样才能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追求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这样既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说明的事物的特征,也能增加读者的 兴趣。本文就运用了文艺的笔调来使文章的说明语言更准确、更形象。
四、课堂总结:
法布尔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生活,进行长期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
文中有“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要想观察清楚它们”等语句,文中还写用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等,都是佐证。
四、当堂训练:
五、教学反思:
十七、国宝——大熊猫(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段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段 【学习课时】 46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叶永烈《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一)出示: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
1、听录音,给生字注音。
2、自由朗读几遍。
3、朗读比赛,比谁能能读准字音,读得顺口。
(二)1、过渡语:先听录音,给生字注音。
2、学生听录音,给生字注音。
(三)1、过渡语:下面自由朗读课文,准备比赛。如有不认识的字,赶快举手问老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四)1、过渡语:朗读比赛开始。比谁能读准字音,读得顺口。其他同学当评委,举手更正。××你先读。
2、指名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师在黑板左边板书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学生。
(五)过渡语:请看黑板,齐读生字两遍。估计易错的字音:
濒危 岷山 邛崃 浩瀚 孤僻 分娩 繁衍 北碚 翌日:第二天、(六)生齐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理清课文思路
1、自学指导:
自读课文,概括文章都介绍了大熊猫的那些方面?
2、自学方法: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总结归纳。
3、指明同学回答。
4、总结归纳: 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概括段落大意
1、自学指导: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段落大意。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行归纳,师巡视。
3、指名同学板书。
4、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第一部分(1-7)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第二部分(8-15)介绍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的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三部分(16、17)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四、当堂训练:
五、教学反思:
十七、国宝——大熊猫(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2、探究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增强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2、探究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增强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叶永烈《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可用笔在书上圈点划,完成目标内容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师巡视。
3、指名同学上台更正。
4、师生共同探讨: 析:最初叫”猫熊”,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自右往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通过媒体广泛传播,很难纠正,于是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析: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但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于是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析:因为竹子中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的食量很大、析: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结合课文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一)出示自学指导:
1、结合课文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2、讨论:根据我们今天所学以及你课外查阅资料的结果,请你谈谈 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二)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师巡视。
(三)指名同学上台更正。
(四)师生共同探讨。
(五)师总结: 1、50年代至今,其栖息地已消失4/5,现仅存一万余平方公里,分布于30多个县境内。
2、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也构成威胁,3、由于大熊猫完全依赖竹子为生,竹子周期性开花死亡,对环境中竹种单一地区的大熊猫是致命的打击。70年代和80年代岷山、邛崃山竹子大面积开花就曾造成大熊猫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4、大熊猫生殖艰难,存活又难。
5、保护大熊猫:(1)建立保护区。(2)兴建竹子走廊。(3)人工饲养。
四、课堂总结:
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说明了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文章抓住大熊猫体态朴实可爱、性情温驯孤僻来写,语言生动,趣味性强。唤起了我们队大熊猫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我们关爱大熊猫、保护大熊猫的热情。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十八、夏天的昆虫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汪曾祺的《 夏天的昆虫 》(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出示自学指导
(一): 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帮助更正。
2、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字。易错的字词:
呱呱叫【guā】
竹篦【bì】
栖息【qī】
嫩绿【nèn】
碧绿【bì】
清脆【qīng】
厉害【lì】
缚住【fù】
3、生读完全文后,师引导学生将正确读音读两遍。
4、出示自学指导
(二):
下面大家自己练习朗读课文,5分钟后再请几位同学轮流读课文,比谁读得有感情。
5、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6、请几位同学轮流读课文;师生适当评议。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分钟后比谁能完成。
2、学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指名同学到黑板前板演),师巡视。
3、指名同学上台更正。
4、师生共同探讨。师总结:本文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刀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在写法上,有的主要描写虫的叫声、饲养;有的主要写虫的形状、捕捉方法等。字里行间流露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5、出示自学指导
(二):
默读课文,并认真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说了哪些关于侉叫蛐子习性的内容,请你找出来,读一读!(2)课文说了哪些蝉的品种,它们各有什么特色?
(3)作者是抓住“螳螂”的哪些特征来进行介绍的?请你写一个于“螳螂”有关的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4)阅读全文,想一想:夏天的昆虫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蝈蝈、蝉、蜻蜓、刀螂这四种来介绍?介绍每种昆虫各说了些什么?
(5)最后一自然段是课文的结束语,交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你以前读过的文章,有没有类似的写法?记住这段话,注意学习和运用这种写法。
6、生对照“自学指导”自学课文,师巡视。
7、指名学生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
师:(1)①就会呱呱地叫;②什么都吃,据说吃了辣的更爱叫;③咬人。
(2)①海溜:最大,色黑,叫声洪亮,生命力很强。②嘟溜:体较小,绿色而有银光,样子最好看,叫声也好听。③叽溜:最小,暗赭色,因其叫声而得名。
共同点:喜欢栖息在柳树上。
(3)头、翅膀、颜色和脉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的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喻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的祸患。
(4)这四种昆虫是作者童年在家乡的时候常常见到的昆虫,甚至在作者童年的时候跟这些昆虫一起嬉戏过,仔细观察过,有些还捕捉过,这对作者来说是童年珍贵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①介绍蝈蝈的时候说了蝈蝈的种类、习性和蝈蝈的饲养方法。
②介绍蝉的时候主要是介绍了蝉的种类和捉蝉的方法。
③介绍蜻蜓的时候主要是介绍蜻蜓的种类。
④介绍刀螂的时候就主要写了刀螂的外形。
(5)这是一种自问自答的写法。作者通过自己问问题自己解答,道出了自己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就是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够多多的去亲近大自然,仔细观察,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四、当堂训练:
五、教学反思:
十九、黔之驴(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黔之驴》(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一)出示: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自 学 指 导
1、听录音,给生字注音。
2、自由朗读几遍。
3、朗读比赛,比谁能能读准字音,读得顺口。
(二)1、过渡语:先听录音,给生字注音。
2、学生听录音,给生字注音。
第二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版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模版
教学内容:
课本…页的内容。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引入新课(温故知新、故事引入、生活情景、开门见山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页的内容,重点看……。想一想: 1.2.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一比谁看得认真,坐姿端正、精力集中,效率高。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师不能辅导)
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做一做:
(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1)遇到……的题目,第一步应该先干什么?然后再怎么样?(2)第…题,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错的说出错在哪里。(3)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请别的同学来回答。(4)拓展练习
六、全课小结
生口述小结:
七、练一练
过渡: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课本第…页第…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三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洋思中学有三大法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其中的法宝之一。什么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在不断地完善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也是。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它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一)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
(二)后教,先由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
(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在运用起来的时候呈现地却是不同的课堂。半年以来,向老教师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初步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值得坚持
就像消费者评价他使用的产品一样,我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是一种值得坚持的教学模式。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有一种母语优势!我们的生活处处有语文,所以学生的自学语文的能力较高!自学能力越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操作起来更方便,效果也更好。
教学主要包括教和学,然而先后顺序的差异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先学后教,强调的是学生学,而且是自学。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基本特点是:“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被(教师)•传递给学习者。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则是:“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传统教学模式只依靠接受学习来使学生达到有意义的学习,进而使能力发生变化。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结合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帮助学生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先学”是发现学习的表现,而“后教”部分,在兵教兵的基础上学生仍掌握不了的问题,老师的教又是接受学习的表现。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易进的误区
由于是新老师,对这种模式我就像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对什么都不懂,但对什么都感兴趣。现在回想起来,曾走进许多教学误区。
误区一:课前导入太平乏,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发的学习洋思资料中,对于课堂导入的要求是不要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原因是浪费时间。就连《教学革命》这本书上也说“三言两语引入,板书课题,或直接板书课题”。然而我发现长期以来的只是“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某某的作品”就直接板书课题,学生那种兴奋期待好奇的目光越来越少了。直到组长全老师评课时指出“你没有讲时代背景学生怎么理解这首《黄河颂》。”我才意识到其实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讲解时代背景或作者的情况。
误区二:每节课都要留15分钟做作业
很多新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为这15分钟感到头疼,有时语文课 是连堂课,如果连续布置两次作业,学生会产生疲劳厌烦感,学习效率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每节课都留15分钟做作业,不是意味着老师只有25分钟讲,而是意味着学生只有25钟学。以前上课前我都是设定好闹钟,手机一震动我就立刻发本子下去。结果学生普遍反映时间过得太快了,根本来不及学懂!
这个情况引起我很长时间的思考,是否每节课都必须布置作业,作业是否必须做在本子上,其他形式可以吗?一节课的目的是为了做作业,还是为了学懂?不是每堂课的知识都可以在25分钟之内学懂的。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懂。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发现问题之前还有一个前提也是让学生学懂!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要湛化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不进则退。洋思人并不是提出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一劳永逸,而是仍不断地摸索如何完善它,作为我们初学者更应如此!我们要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不能简单地模仿,否则往往效果不佳,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前面的误区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上面谈到的两个误区其实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没有了解学情!学生走不了那么快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把步调放慢一点。学生学不了那么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把目标放得低一些,我们应要求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学得才会自如才会快乐。
下面谈一谈我对语文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湛化的设想。我们要坚持 “自学”、“学生教学生”和“作业在课堂”这三点,只有坚持了这3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才不会变味,变假!如何使课堂丰富多彩而不是单一枯燥关键在于“老师的教”,这也是每个老师必须修炼的地方,你教多少?什么时候教?怎么教?教多了,教急了,直接教都可能使你的课变成满堂灌、填鸭式。但是如果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你会慢慢地把握好这三个度,使你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语文课不难教,但是你若要教好语文课却是一辈子的学问!也许你穷尽一生也未必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追求做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没有墨水的笔是写不出字的,作为老师要终身学习,因为你是学问的使者,是传播知识的播种机!
学科也有它自身的科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只能从本科目上谈谈这种教学模式,其他的科目心有余力不足。
第四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doc
学生动起来,知识活起来,成绩升起来 皇甫学校:普彩芬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改革活动,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在一个月时间里的应用实践中一点体会与自己的教学困惑。
以前我对“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理解的还不透彻。一直觉得还没有教,学生怎么能会,让学生先学是浪费时间。现在通过学习、听课,亲身参与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归来后的实践探索,我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理念有了新的感悟: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所以通过种教学模式最大特点是抓住了学生在课堂的有效时间,学习效率高,掌握巩固知识能达到全体都会的效果,教师备课充分、课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时间抓得紧,学生上课学的紧张,教学效果明显。现做如下汇报:
一、在执行“先学后教”过程中的理念上的转变与体会。“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我觉得先学应注意的3点:(1)先学不是课前预习,而是在课堂上进行,只有抓住课堂,减负才有可能。才能抑制现在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三座大山: 课前预习过多;课堂练习滞后;课后作业太多。(2)先学要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是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由教师制定,并在课的开始出示。(3)先学要体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体现“自”字,自主不能自由,互动不能浮动、躁动,应是心动、行动。
“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要善于通过指导、观察、思考去找出学生在先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在此过程中采用“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让优生通过讲解把知识点把握得更透彻,利于举一反三。这时的学生是相互学习即: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教师是老兵,学生是新兵。
“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这样就减少了作业的抄袭行为,提高了作业质量和信度,便于老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加大了辅导对象的准确性,有效地减少了差生面。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正处在尝试应用阶段,其中的好多细节还需我们打磨、改进。
二、在具体实践应用中的收获
(一)模式的运用,要先教会学生学会看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每节课一开始,老师就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用语言的形式告诉同学们,同时出示自学指导。接着同学用6-10分钟的时间看课本。看完书,或者让先让同学进行板演,或者先解决提出的问题。对于我们现阶段来说,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自学能力,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同学们自学时还会有一部分同学不知道应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是重点、自己什么地方还是薄弱环节。有些学生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看书。记得我教学《纳税》这节知识出示了自学指导后,在巡视中我发现江东同学在看利率的内容,我只好轻声的把书翻到要学的内容,等5分钟后检测时,邵军、莫文瑞等部分同学连纳税、利率、纳税的意义这些最基本的概念都不知道,当时无奈的我只好压住心中的怒火用不愉悦的口气说:我们用了5分钟看书,效果令人不满意。那么谁来说说我们看书时,看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时班中就有同学争先恐后的说自己的想法:
甲:对照自学指导,明确看什么,掌握什么、识记什么,思考什 乙:勾画概念、公式、法则 丙: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丁:补充课本需要解答的问题。。
通过这一环节的补充教学,又让学生重新看书,尽管这堂课时控成了35+5,但同学们在后教过程中的表现让我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在以后的课堂中,孩子时时有收获、天天有进步,慢慢的上路了,我的教学也轻松多了,孩子的自学能力也有明显的转变。
(二)教学模式应用要求研究提问的技巧,以问促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上课提问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好知识的必用方法了。在提问过程中,一个相同的问题可能要同时问四五个同学,有时一个问题通过几个同学象成语接龙一样共同完成。这些对学生们认真读课本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总结解题方法时:我根据学生的列式先提问:“题中的单位“1”是什么?12%表什么?1400×12%表示什么? 1+12%表示什么?”并把学生的回答与学生的列式对应板书出来,这样总结的方法:“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百分之几=所求的量 ;单位“1”的量×(1±百分之几)=所求的量”就通过学生的接龙完成。
在提问时,对于学习中表达有困难的同学,我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原来不爱学的同学通过自学,能完成这些任务,同时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复杂的、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叫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回答完毕后,再让其他同学再评判正确与否。
(三)教学模式应用要求检测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重难点突出。在实践中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看书后,直接让学困生板演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对于简单内容学生可能一看就明白,可对于稍复杂的问题,学生自学后,大部分学生很迷茫,含糊其辞弄不明白算理。如我在教学“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时,我设置了两次检测题。检测
(一)针对例题设置:“我会填。”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如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一共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假设全都是鸡:就有(2×8=16)条腿,就比26条腿少()条腿,又因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少()条腿,所以用(10÷2=5)就能算出兔子的只数,再用(8-5=3)算出鸡的只数…… 通过3个填空题把用假设法、方程法、列举法解鸡兔同笼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时我又出示检测
(二)完成课本做一张的题目,学困生至少能用一种方法解答,学优生能用三种方法解答,教学效果特别好。
三、在实践探索中遇到的问题及以后教学工作中需努力的方面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下的练习课该如何进行?一直很纠结,练习密度小与拓展练习的矛盾似乎成了我们目前无法逾越的障碍;
2.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看起来很好,但在执行过程中,担任教的兵的讲解能力还未培养到位,学习的兵主动性不足,乘机放松自己,学习效果不明显。
第五篇: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反思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环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环节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先学”,就是我们上课时先把自学指导,它包括学习内容,有时还有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思考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并且围绕本节课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让学生自学,不要怕他们学不会,也不要怕他们出问题。对照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联想,这也是新的课标新的理念要求我们做到的。
第二步是“后教”,也就是老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例题,找规律,以达到理解应用。
第三步,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练习,完成作业,通过先学后教掌握知识必须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生的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和探索、帮助学生在克服困难上下工夫,这种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老师,这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略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有些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当然老师更应该结合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题,有重点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迅速将缺补上。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先学”的优点: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通过“先学”,学生至少要将本书的内容看一遍,先熟悉,然后才能要求掌握。
“后教”的优点:有利于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利于老师点拨。
“当堂训练”的优点:(1)促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起来,使学生自学、听课都认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紧张程度。(2)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动手训练的机会,关键是杜绝了作业的抄袭。
三、老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一)、在“先学”阶段,教师要注意三点:
1.要求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细致,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及怎么样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实现因材施教。
明确提出“先学”要求,使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学习、读书;
2.适时指导学生,使学生不仅愿学而且会学,在自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学习方法,这一点在起步时尤为重要。
3.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先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查的过程,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把问题分清主次,概括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四、“先学后教,当堂检测“高效课堂的几点困惑
通过两年来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试行。我深觉这种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从总体上来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但在试行时我遇到了诸多困惑。(还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困惑一:“兵教兵 ”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的“后教”这一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落实好“兵教兵 ”?
《“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操作指南》中“兵教兵 ”是让学生教学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及教师启发解决疑难问题。我从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兵教兵 ”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得不到较好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很多时候“兵教兵 “都只是流于形式,盲目跟从,学生没有得到真正发展,没有触动他的心灵,教师的教学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兵教兵”的学习方式确实有它的优势,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但是常常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兵教兵 ”的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老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等一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教学中,如何使 “兵教兵”不流于形式?如何在“兵教兵 ”的学习中,使困难学生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收到班级教学中所得不到的收获呢?这将是我今后教学的侧重点之一。
困惑二:如何避免学生成长的两极分化?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学生的两极分化也随之出现。“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绝大数同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习优胜者将更加突出。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业评价方式的变化,课堂充满了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互动,把课堂推向了一种全新的境界。通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更适合那些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他们无论是自学,还是讨论,都具有了超常的发挥。这正是两极分化的原因吧!而这种分化,在数学教学里面尤为明显。现在的学校班额大多在四十人左右,那教师究竟该如何把握在大班额的背景下体现分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知识而全面的发展呢?
困惑三:如何让学生集中精力,高度紧张起来?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这种模式的教学,需要学生集中精力,高度紧张地进行学习。因为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的自学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如果不集中精力,高度紧张地学习,上课时一方面要阅读课本,一方面要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同时还要完成相关练习,检测,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内一般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另外,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还有抄袭的现象存在。
在进行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时候,出现部分的同学无事可做,老师又顾不过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人有事可做,高度紧张起来,这也是应该深思的问题。
困惑四:老师如何落实好“后教”环节?
我实践中和听课过程中都可看到这类问题,老师课上讲什么、讲多少、要不要讲等这些问题仍然把握不到位,总是担心学生不懂,不知不觉就多讲,造成“当堂检测”的内容完成效率不高,甚至无法在课内完成,特别是拓展的知识练的机会就更少了。
由于在“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有诸多的困惑,因此我今后更应积极参与到这种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践中去,努力寻找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有特色的高效课堂。
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