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捞铁牛集体备课1
《捞铁牛》集体备课材料
四年组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四年四班
人员:四年组成员及教导处主任 内容:《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赵立波):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课文的重点是打捞铁牛的经过,包括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记叙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是这篇课文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这样的课文,适宜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练习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可抓住第2自然段的重点词语理解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来理解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段,进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目标:(王静)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用“出色”“议论纷纷”造句。
2.朗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3.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邓艳梅)
课前,可让学生懂得一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也可做一做有关水的浮力的实验。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要求认的字要注意“淤”的读音,注意“潜”的读音.要注意“绑”的写法。“和尚”的“尚”要读轻声。
2.阅读教学(赵立波)
课文第3至第6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怀丙和尚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并把要点概括出来。先找出重点词语,再组织语言表达。准备工作的要点是:(1)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2)准备两只大船,在船里装满泥沙;(3)两船拴紧,跨船搭架;(4)铁牛和木架两端,用绳子相连。概括出要点后,再把课文读一读。至于怀丙和尚为什么要做这几项准备工作,为减少理解上的困难,可在学完第4自然段后再回过来想想、说说。
(张建)教学第 4自然段,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想一想这段课文涉及到哪些事物,把它们找出来(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再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体会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看看能不能用什么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经过读书、思考、讨论,学生会发现“泥沙减少→船身上浮→绳子绷紧→铁牛被往上拔”的因果关系(因为泥沙减少,所以船身向上浮;因为船身向上浮,所以绳子越绷越紧;因为绳子越绷越紧,所以才把铁牛一点一点地往上拔)学生理解了在打捞过程中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的,再回过头来探究为什么要做那些准备工作(第3自然段),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要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为的是更好地确定打捞办法。为什么船里要装满泥沙?为的是铲掉泥沙后船身可以向上浮。为什么两船拴紧、跨船搭架?为的是使船只平稳,增加浮力。为什么要用两只船?是考虑铁牛笨重,需要极大的力量。为什么铁牛和木架用绳相连?为的是船只上浮时,能把铁牛从淤泥中拔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准备中体会到怀丙和尚事前的周密思考和安排,感受他的聪明才智。
3.朗读指导(卫艳秋)
要以3、4自然段为重点。第3自然段的朗读,要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一段写了哪些准备工作?自己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准备工作突出出来。学生通过自读和互读,还可体会到表示准备工作的一些动词要读重音。如,“潜到、摸清、准备、装满、划到、拴、搭、绑”。
第4自然段的朗读,可抓住重点词语想想事物间的联系,再在试读中体会怎样把这种联系读出来。
4.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写一写,并用加点的词说话”。本题目的在于积累词语,练习运用词语。在教学中,要注意“潜泳”中“潜”的读音和写法。在练习写话时,要先把课文中含有加点词语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再练习写话。
参考例句:
出色:他把这项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议论纷纷:大家对他的做法议论纷纷。
(2)“讨论交流”。这道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感悟段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的意思,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体会给课文分段的方法,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
5.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课文为什么只具体写捞第一只铁牛的情况?
2.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对以上两个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对于第一个问题应让学生懂得叙事要有详有略,这样才能重点突出,避免繁琐。对于第二个问题要纵观全文来思考。从课文前面讲的和尚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指挥捞铁牛的过程可以看出: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与能力,是了不起的人。这样必然引起人们对他的姓名与身份的关注,因此课文最后做了交代,说明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是当之无愧的。可见,这样安排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相关资料
1.怀丙和尚
北宋出色的工程家。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据史书记载,怀丙和尚聪明善思,曾多次解决当时谁也解决不了的工程难题。真定十三级宝塔,中间的柱子坏了,宝塔向西北倾斜,怀丙和尚另做一根柱子,把坏柱子换下,把宝塔扶正了。赵州石桥歪斜欲倒,怀丙和尚说,往桥下石头中灌铁,可以扶正。乡民们踊跃捐助。怀丙和尚在石头上凿洞,熔化铁水灌入其中,果然扶正了石桥。
2.黄河大铁牛
铸造于唐开元年间,作浮桥的锚用。宋末,浮桥被金军烧毁。后来,大铁牛渐被泥沙埋没。1989年从黄河古道中挖出四只大铁牛。最轻的有26吨,最重的达 45吨。四只铁牛一只只膘肥体壮、肌肉隆起、圆目怒睁、威风凛凛,相貌彼此相似而又各有差别。1991年12月8日,黄河大铁牛复制品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出。1992年11月26日,这些复制品走出国门,在意大利罗马博览会大厦展出。
3.河中府
古代府名,因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管辖稷山、运城、芮城等县。府治在今山西省的永济县。
。从对捞铁牛过程的具体记叙中,感知怀丙和尚对水的浮力的利用。(附教案)
捞铁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让学生查找资料,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世界人民所称颂。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衡、李时珍、茅以升等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一个发生在宋朝的历史故事,大概了解了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事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捞铁牛》,看看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三、指导学习,点拨解疑。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2、点拨: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说。
据文件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带上感情读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用“——”划出来。
5、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6、指导朗读: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看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语: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1、请默读第二段,找一找哪4项准备工作?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后等)
2、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读一读,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指名说。)
3、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3、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4、男、女生轮读读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2、先请同学讲,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3、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4、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5、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指名说。
6、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7、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
过渡语: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详写和略写)
7、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引申提高,鼓励创新
1、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铁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要铲掉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向黄河铲入16船泥沙,你们觉得有没有问题?
(学生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教师概括:①污染河水 ②可能造成水道阻塞 ③浪费泥沙 ④不方便,不快捷)
2、那么就当时的条件水平,你是否想到改进的方法,既能捞铁牛,又环保、又方便?
(再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①准备四只大船,两两并船搭架。②泥沙装入大麻袋,装到两只并好的船上。③水手们只需将装有泥沙的大麻袋搬到另外的两只船上。④将铁牛拖回岸。⑤船循环往复,就能很快捞回八只大铁牛。)
3、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结合课前查阅、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教师也可适当介绍几种现代打捞方式,如: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和解体打捞等)
五、总结、谈话、鼓励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1、“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他几次利用水的浮力?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2、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说明了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你会怎样评价他?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
六、朗读课文。
板书:
捞铁牛
潜水摸牛
铲沙拔牛
大船装沙
划船拖牛、并船搭架
众人拖牛
粗绳拴牛
第二篇:捞铁牛说课稿
捞铁牛说课稿
捞铁牛说课稿1
各位评委: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S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六册第三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捞铁牛》,下面我分六部分展开论述:
一、教学分析
本文叙述了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重点语句和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学习本文有助于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能力。但学生对以事写人的文章,接触的较少,又缺少浮力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如何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呈现打捞过程,使学生懂得打捞准备工作的必要,使学生学会利用科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遇事善于思索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弄清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教学难点:理解怀丙和尚是如何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我借助多媒体和网络丰富的资源从以下几个环节设计了教学过程。
本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二、三环节,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完美整合,下面我将具体阐述:
第一环节:看、听、感、读——“情景导入”
播放课件(黄河发洪水)
设计意图:目的是运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科技落后的宋代去体会故事的起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孩子,现在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呢?同学们回答的起重机、直升飞机等都是现代化的工具,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这些工具,要想捞起铁牛,谈何容易!怀丙和尚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捞铁牛》。
第二环节:问、读、评、情——“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打捞的准备工作单凭学生朗读,教师讲解是难以理解的,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此处将文本与信息技术合理恰当的整合在一起,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设计过程:此环节我为学生提供打捞准备工作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自读,画出表示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语,再用精准的词语概括四项准备工作的内容,最后点击多媒体课件,讲一讲每一步准备工作。如:学生点击(第一步潜水摸牛)
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学生可能边看边说边抓住了课文重点词语“潜、摸、陷”。目的是和文本结合,不单纯让孩子看动画,更是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语言用词的准确性,让孩子学会抓词抓句。点击:(第三步并船搭架)
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的再现,将原本抽象的说明变得真实具体,学生理解了课文中并船的“并"和搭架子“搭”的含义。
评价:利用多媒体课件突出了教学重点。真正体现了“人机互动,人文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第三环节:看、读、想、议——“交流互动”
“捞”这部分,默读思考:这些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再观看(动画:捞铁牛的过程)“砂减少—船上浮—绳绷紧—牛拔出”。 (这里这个环节我把时间都交给孩子,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明白了怀并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方法和道理。我以“共同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为策略,使学生惊叹浮力的神奇,顺利突破了教学的难点。)通过对打捞过程的理解,学生体会到怀丙和尚具有科学的头脑,运用科学的原理解决问题,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把描写人物的方法,适时的渗透给孩子。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知道了借助水的浮力来为人类服务;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我们更便利、更高效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第四环节:说、查、想、用——“总结延伸”
先请学生在网站查寻“水的浮力”有关资料;课后将查到的资料与同伴合作完成一份<<爱科学报>>!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的课外延伸作业,能够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打破
课内外的界限,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六、教学效果:
1、网络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亲自操作捞铁牛准备工作及打捞的过程,将学习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中图片、影音和动画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感悟。
3、延展活动利用网站查寻水的浮力有关资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整合。
本节课我借助多媒体和网络丰富的资源将学习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捞铁牛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捞铁牛》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宋朝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的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的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依据大纲要求,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是落实本单元训练重点的需要。
2、学会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3、理解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些细致的工作,学习作者言之有序。
4、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理解怀丙说的:“让我来试试,铁牛是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是本文重、难点。
二、说教法。
第一课时的教学,把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些细致的工作做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以趣激趣。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曾把兴趣比作“炸药”,说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里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索知识和认识一事物的意识倾向,有了这一倾向,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这节课我采用故事导入,故事讲完了,我又故设悬念,和尚说了一句什么话把大家逗乐了?大家想知道吗?请打开课本,自读课文,就能找出和尚说的话。
(二)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方法。
在本课教学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的形式,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课文时的“初读”。理解分析时的“细读”。体会领悟时的“品读”。使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有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和尚打捞铁牛做了哪些工作时,先通过指名读来让学生弄清三个自然段所写内容的不同。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中语言的条理性。反复地读、说、体会,便落实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这一目标。
(三)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不再用自己对课文的分析去取代学生自身的主体感受,而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本,从而更好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在学生的活动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全班学习这一形式,而是以个体的独立学习为主,加强同桌及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机地把各种方式恰当地安排、组合,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使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如1、2自然段的学习,我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然后小组内交流你读懂的内容和不懂的问题,最后再请一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全班交流。第3自然段的教学,我让学生在齐读一遍后,看了录相,然后请同桌之间将这段内容互说一遍,从而促进了同桌之间的互助学习及交流。
(三)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例子,所以学生读懂课文之后,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铁牛到底怎么捞上来的,请同学们自己回去动手做实验,边做实验边想,你再有没有比和尚更高明的办法?或者你认为和尚的做法还有哪些弊病。从而开发了学生创造的潜能,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说学法。
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上述教法的指导下,我引导学生采用个别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其次,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始终把他们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通过小组内的读书、思考、讨论,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初读,整体感知。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自由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和尚说了一句什么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使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二)精读,深入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要深入理解和尚所做的每项准备工作,我让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进一步领悟作者是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体会作者的言之有序。
(三)练说,促进能力转化。学了第3段之后,我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请同学们就你做过的某一件事说一句或几句话,可以用上课文中这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这样既是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又强化了知识的记忆。
(四)动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课文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下午回去自己动手做实验,边做实验边想:你有没有比和尚更好的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第二天再给老师汇报。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清新明快,看了使人一目了然,这节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7、捞铁牛
“叫水送回来”
潜水摸牛
准备工作备船装沙
并船搭架
拴牛绑架
捞铁牛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捞铁牛》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本课分两课时完成,今天我所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二、说学生
本班学生中下生面广,思维的深刻性,想象的丰富性都很一般,而这篇课文讲的是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此理论的支持下,结合本课的实际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培养理解、感悟能力。
(2)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科学道理。培养科学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观察体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重难点。
(1)引导学生真正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2)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并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法
为了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引导法,集体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尽量让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五、说学法
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六、说教学流程。
为了让“自主、合作、探究”这六个字落到实处,仿照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检查预习,激趣导入
1.出示生字,点名认读后集体认读。
2.认读本课词语。
3.在预习过程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二)观看动画,初步了解捞铁牛的原因
1.播放动画,教师讲解课文一二段的内容,了解捞铁牛的原因
2.洪水退了,马上要修浮桥,可有谁能将这八只大铁牛捞上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智慧的宋朝人民是怎样捞铁牛的。板书课题《捞铁牛》
(三)细读感悟,升华情感
1.学习第三自然段分,了解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2.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怀丙的聪明才智
3.体会怀丙出色的才华
(四)超越课文 延伸课外
(五)作业布置:
1.仿照《捞铁牛》一课言之有序的方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2.查阅资料,找找现代有哪几些打捞方式?
七、说板书。
我采用纲目式板书,清新明快,一目了然。
捞铁牛说课稿4
教学内容分析:
《捞铁牛》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目标:
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教学难点: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板书: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朗读第二段。
学习第三段。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这里为什么用“拔”?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
板书:划船拖牛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捞铁牛说课稿5
教学内容分析:
《捞铁牛》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目标:
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教学难点: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朗读第二段。
学习第三段
捞铁牛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的是宋朝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进河底的淤泥里,和尚怀丙主动提出打捞铁牛,再讲怀丙做了哪些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最后讲怀丙是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的。
本课教学可用两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词句的意思,依据大纲要求,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会认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浮力打捞铁牛的。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的写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4、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怀丙是怎样打捞铁牛的。
2、教学难点:
⑴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
⑵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四、说教法与学法
1、以情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向同学们介绍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由他联系到怀丙,从而激起同学对怀丙的兴趣。
2、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中教给方法。本课教学中,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法,通过读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意识,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交流,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4、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并及时地教学生要爱科学、学科学。
五、说教学流程
㈠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介绍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之事,由他联系怀丙,激发学生了解怀丙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阅读课文的积极性。
㈡齐读课题,质疑课题。质疑课题,让学生的大脑迅速动起来,思考与课题相关的问题,这也正是课文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完课题后能更有目的去读课文内容。
1、谁去捞铁牛?
2、究竟为什么要去捞铁牛?
3、他是怎样捞铁牛,捞到了吗?
㈢带着以上疑问让学生初读课文,整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还要掌握文章的字词。
1、初读课文,不会读的字看课文后字表上的读音,或查字典。
2、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先要认真想一想,想不好的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3、回答阅读课题时质疑的前两个问题。
㈣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第3、4、5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要深入理解和尚所做的每项准备工作,让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进一步理解领悟作者按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体会作者的言之有序,并设计了以下问题:
1、怀丙为了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2、打捞铁牛的工作分为几步做的?
3、再看看怀丙又有哪些出色的表现?
4、和尚把铁牛送了回来,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
5、从和尚的所作所为中,让学生思考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㈤练说话,促进能力转化。
1、学了第3段后,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请同学们就做过的某一件事说几句话,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这一组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这样既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又强化了知识的记忆。
2、学习全文后,让学生说说最喜欢的科学家的一两个事例。
㈥课后让学生思考并去实验:你有没有比和尚更好的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第二天给老师汇报。
第三篇:《捞铁牛》教案
《捞铁牛》的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水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也能为人类造福,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确立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给课文分段,学习抓住重点,详略分明的写法。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沉没”“淤泥”“议论纷纷”“浮力”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三段。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如何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银幕、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二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引入)
1、出示谜语图片,学生猜谜语。(吹牛)同学们,今天我也跟你们讲一个有关“吹牛”的故事,不过今天这个牛啊不是真牛,而是用铁铸成的,(出示大铁牛图片1),你们猜猜有多重?……图2介绍大铁牛……你们说说它有什么用……今天老师介绍的这个大铁牛啊不是老师吹的,而是被大水冲走了,冲到了黄河里,既然是栓浮桥用的,那要把它弄回来啊,这么大的铁牛这么弄啊。今天我就跟同学们去学习一下,1000多年前的人们是怎么把大铁牛弄回来的。出示图3(捞铁牛)(让学生读一次)现在同学们打开课本38页,一起学习第10课。出示图4.(听录音,思考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同学们听完录音后,你们知道为什么捞? 谁捞铁牛?怎么捞?结果怎么样?那么现在我们就根据这些问题逐一地去学习课文。课文表现了什么思想?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2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铁牛的用途是……
2、结合上下文理解“河中府”“浮桥”等词语的意思。图5
过渡看看谁能想办法把它捞回来呢?下面学习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听了…..同学读了课文后,你明白为什么要捞铁牛了吗?人们听说要把铁牛捞回来有什么反应?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语?(解释“议论纷纷”图6)你们说说,他们会说一些什么?……这么大的铁牛怎么捞啊等。
3、谁说能把它们捞回来?他是怎么说的?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聪明的人(介绍和尚怀丙,图7)过渡:和尚将铁牛捞起来了吗?他在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课文第几自然段是写和尚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图8
2、通过读,了解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教师根据图9讲解
*为什么要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儿?(先确定位置)
*为什么两船要装满沙子?(让船吃水深一点)
*为什么要将两船并排拴得紧紧,在两船之间搭架子呢?(为了保持船身的平衡,而且浮力也大)*
*为什么要用两只大船、结实的木料搭架子和用很粗的绳子拴“牛”呢?(因为铁牛笨重,需要很大的力量。)
3、老师把怀丙和尚的四项准备工作各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们说说用什么词好呢?图10、11、12、13.讲解并板书。
4完成连线。图14.过渡: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是怎样将铁牛打捞上来,拖回岸边的?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这的?
五、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齐读四、五自然段。
2、读完,指名简单复述打捞一只铁牛的过程。
3、提问:准备工作做好了,怎样捞牛呢?出示图15.*为什么要铲沙?(铲沙使船上浮)
*船靠什么上浮?(水的浮力)船上浮拴铁牛的绳子怎样?(绷紧)绳紧,铁牛就会怎样?(从泥里拔出来)
铁牛靠什么力量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水的浮力)
4、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还要干吗?(拖牛回岸)划桨时,突出了一个什么词语?(为什么要使劲?)
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
过渡 提问: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其余七只呢?
6、课文只详写打捞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的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其余七只呢?
师:这说明作者在写打捞铁牛的过程中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学习这种写法。那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就把文字减少了呢?(同样)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和尚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做得出色,而且打捞的工作也做得很好。你认为这个和尚怎样啊?
(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七、读、思、议相结合,领会全文中心,总结全文。
1、怀丙和尚为什么会想到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这个出色的办法呢?
请大家齐读怀丙和尚说的话。
“叫水送回”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早就知道水有浮力。)
“我来试试看”说明和尚说话怎样?(谦虚)
2、铁牛被水冲走,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灾难)叫水送回,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师:这说明水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的有利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的。他为重修浮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国人民同样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利用水的冲击力建造水力发电站发电,给我们带来光明,解决我们用电的问题。
3、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4、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怀丙和尚很聪明,有才干。你们是不是很佩服他呀?我国古代像怀丙这样的人有很多。我们光佩服他们还不行,要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现在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学会认识事物,预防事物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做一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板书设计: 捞铁牛
找“牛”
装沙
搭架
拴“牛”
铲沙船浮 绳紧拔“牛”
准备 打捞 划桨拖回 同样拖回
出色
第四篇:捞铁牛说课稿
捞铁牛说课稿
捞铁牛说课稿1
各位评委: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S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六册第三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捞铁牛》,下面我分六部分展开论述:
一、教学分析
本文叙述了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重点语句和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学习本文有助于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能力。但学生对以事写人的文章,接触的较少,又缺少浮力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如何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呈现打捞过程,使学生懂得打捞准备工作的必要,使学生学会利用科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遇事善于思索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弄清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教学难点:理解怀丙和尚是如何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我借助多媒体和网络丰富的资源从以下几个环节设计了教学过程。
本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二、三环节,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完美整合,下面我将具体阐述:
第一环节:看、听、感、读——“情景导入”
播放课件(黄河发洪水)
设计意图:目的是运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科技落后的宋代去体会故事的起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孩子,现在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呢?同学们回答的起重机、直升飞机等都是现代化的.工具,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这些工具,要想捞起铁牛,谈何容易!怀丙和尚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捞铁牛》。
第二环节:问、读、评、情——“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打捞的准备工作单凭学生朗读,教师讲解是难以理解的,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此处将文本与信息技术合理恰当的整合在一起,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设计过程:此环节我为学生提供打捞准备工作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自读,画出表示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语,再用精准的词语概括四项准备工作的内容,最后点击多媒体课件,讲一讲每一步准备工作。如:学生点击(第一步潜水摸牛)
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学生可能边看边说边抓住了课文重点词语“潜、摸、陷”。目的是和文本结合,不单纯让孩子看动画,更是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语言用词的准确性,让孩子学会抓词抓句。点击:(第三步并船搭架)
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的再现,将原本抽象的说明变得真实具体,学生理解了课文中并船的“并"和搭架子“搭”的含义。
评价:利用多媒体课件突出了教学重点。真正体现了“人机互动,人文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第三环节:看、读、想、议——“交流互动”
“捞”这部分,默读思考:这些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再观看(动画:捞铁牛的过程)“砂减少—船上浮—绳绷紧—牛拔出”。 (这里这个环节我把时间都交给孩子,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明白了怀并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方法和道理。我以“共同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为策略,使学生惊叹浮力的神奇,顺利突破了教学的难点。)通过对打捞过程的理解,学生体会到怀丙和尚具有科学的头脑,运用科学的原理解决问题,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把描写人物的方法,适时的渗透给孩子。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知道了借助水的浮力来为人类服务;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我们更便利、更高效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第四环节:说、查、想、用——“总结延伸”
先请学生在网站查寻“水的浮力”有关资料;课后将查到的资料与同伴合作完成一份<<爱科学报>>!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的课外延伸作业,能够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打破
课内外的界限,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六、教学效果:
1、网络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亲自操作捞铁牛准备工作及打捞的过程,将学习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中图片、影音和动画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感悟。
3、延展活动利用网站查寻水的浮力有关资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整合。
本节课我借助多媒体和网络丰富的资源将学习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捞铁牛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捞铁牛》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宋朝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的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的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依据大纲要求,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是落实本单元训练重点的需要。
2、学会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3、理解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些细致的工作,学习作者言之有序。
4、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理解怀丙说的:“让我来试试,铁牛是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是本文重、难点。
二、说教法。
第一课时的教学,把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些细致的工作做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以趣激趣。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曾把兴趣比作“炸药”,说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里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索知识和认识一事物的意识倾向,有了这一倾向,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这节课我采用故事导入,故事讲完了,我又故设悬念,和尚说了一句什么话把大家逗乐了?大家想知道吗?请打开课本,自读课文,就能找出和尚说的话。
(二)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方法。
在本课教学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的形式,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课文时的“初读”。理解分析时的“细读”。体会领悟时的“品读”。使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有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和尚打捞铁牛做了哪些工作时,先通过指名读来让学生弄清三个自然段所写内容的不同。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中语言的条理性。反复地读、说、体会,便落实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这一目标。
(三)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不再用自己对课文的分析去取代学生自身的主体感受,而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本,从而更好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在学生的活动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全班学习这一形式,而是以个体的独立学习为主,加强同桌及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机地把各种方式恰当地安排、组合,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使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如1、2自然段的学习,我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然后小组内交流你读懂的内容和不懂的问题,最后再请一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全班交流。第3自然段的教学,我让学生在齐读一遍后,看了录相,然后请同桌之间将这段内容互说一遍,从而促进了同桌之间的互助学习及交流。
(三)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例子,所以学生读懂课文之后,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铁牛到底怎么捞上来的,请同学们自己回去动手做实验,边做实验边想,你再有没有比和尚更高明的办法?或者你认为和尚的做法还有哪些弊病。从而开发了学生创造的潜能,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说学法。
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上述教法的'指导下,我引导学生采用个别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其次,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始终把他们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通过小组内的读书、思考、讨论,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初读,整体感知。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自由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和尚说了一句什么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使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二)精读,深入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要深入理解和尚所做的每项准备工作,我让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进一步领悟作者是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体会作者的言之有序。
(三)练说,促进能力转化。学了第3段之后,我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请同学们就你做过的某一件事说一句或几句话,可以用上课文中这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这样既是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又强化了知识的记忆。
(四)动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课文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下午回去自己动手做实验,边做实验边想:你有没有比和尚更好的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第二天再给老师汇报。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清新明快,看了使人一目了然,这节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7、捞铁牛
“叫水送回来”
潜水摸牛
准备工作备船装沙
并船搭架
拴牛绑架
捞铁牛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捞铁牛》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本课分两课时完成,今天我所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二、说学生
本班学生中下生面广,思维的深刻性,想象的丰富性都很一般,而这篇课文讲的是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此理论的支持下,结合本课的实际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培养理解、感悟能力。
(2)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科学道理。培养科学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观察体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重难点。
(1)引导学生真正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2)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并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法
为了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引导法,集体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尽量让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五、说学法
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六、说教学流程。
为了让“自主、合作、探究”这六个字落到实处,仿照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检查预习,激趣导入
1.出示生字,点名认读后集体认读。
2.认读本课词语。
3.在预习过程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二)观看动画,初步了解捞铁牛的原因
1.播放动画,教师讲解课文一二段的内容,了解捞铁牛的原因
2.洪水退了,马上要修浮桥,可有谁能将这八只大铁牛捞上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智慧的宋朝人民是怎样捞铁牛的。板书课题《捞铁牛》
(三)细读感悟,升华情感
1.学习第三自然段分,了解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2.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怀丙的聪明才智
3.体会怀丙出色的才华
(四)超越课文 延伸课外
(五)作业布置:
1.仿照《捞铁牛》一课言之有序的方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2.查阅资料,找找现代有哪几些打捞方式?
七、说板书。
我采用纲目式板书,清新明快,一目了然。
捞铁牛说课稿4
教学内容分析:
《捞铁牛》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目标:
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教学难点: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板书: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朗读第二段。
学习第三段。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这里为什么用“拔”?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
板书:划船拖牛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捞铁牛说课稿5
教学内容分析:
《捞铁牛》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目标:
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教学难点: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朗读第二段。
学习第三段
捞铁牛说课稿6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捞铁牛》,《捞铁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的是宋朝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进河底的淤泥里,和尚怀丙主动提出打捞铁牛,再讲怀丙做了哪些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最后讲怀丙是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的。
本课教学可用两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词句的意思,依据大纲要求,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会认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浮力打捞铁牛的。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的写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4、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怀丙是怎样打捞铁牛的。
2、教学难点:⑴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⑵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四、说教法与学法
1、以情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向同学们介绍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由他联系到怀丙,从而激起同学对怀丙的兴趣。
2、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中教给方法。
本课教学中,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法,通过读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意识,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交流,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4、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并及时地教学生要爱科学、学科学。
五、说教学流程
㈠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介绍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之事,由他联系怀丙,激发学生了解怀丙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阅读课文的积极性。
㈡齐读课题,质疑课题。质疑课题,让学生的大脑迅速动起来,思考与课题相关的问题,这也正是课文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完课题后能更有目的去读课文内容。
1、谁去捞铁牛?
2、究竟为什么要去捞铁牛?
3、他是怎样捞铁牛,捞到了吗?
㈢带着以上疑问让学生初读课文,整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还要掌握文章的字词。
1、初读课文,不会读的字看课文后字表上的读音,或查字典。
2、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先要认真想一想,想不好的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3、回答阅读课题时质疑的前两个问题。
㈣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第3、4、5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要深入理解和尚所做的每项准备工作,让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进一步理解领悟作者按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体会作者的言之有序,并设计了以下问题:
1、怀丙为了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2、打捞铁牛的工作分为几步做的?
3、再看看怀丙又有哪些出色的表现?
4、和尚把铁牛送了回来,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
5、从和尚的所作所为中,让学生思考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㈤练说话,促进能力转化。1、学了第3段后,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请同学们就做过的某一件事说几句话,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这一组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这样既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又强化了知识的记忆。2、学习全文后,让学生说说最喜欢的科学家的一两个事例。
㈥课后让学生思考并去实验:你有没有比和尚更好的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第二天给老师汇报。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清新明快,看了使人一目了然,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捞铁牛
1、时间:宋朝
2、人物:怀丙
3、原因:被水冲走
4、准备:备船装沙,拴船搽架,拴牛连架
5、打捞。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故事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捞铁牛说课稿7
【教材分析】
《捞铁牛》是编排在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教材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它讲了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聪明才智。
本组教材的重训点是“归纳段落大意”,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根据新编《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做到学生活动时间有宽度,占一半时间以上,学生的活动面有广度,参与人多;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有热度,发言、讨论积极;重点词、句、段教学有深度;小学方法的设计有效度。本课任务是:在第一课时根据课后思考练习2题已知段意,把课文分成四个意义段,已完成了本组教材要求的重训点的基础上,重设重训点为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方面。
【教学设计的原则】
本着“语文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文道统一原则: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懂得科学道理。
2、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结合的原则:教材、教法、学法、程序的处理和设计。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思维和语言训练贯穿于教学中,提高、开发学生的智力。
3、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训练的原则:以阅读能力为重点训练,并辅以其他能力的培养。
4、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原则:课外抓预习,课内重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总之,教学中,紧紧围绕重训点安排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原则,对《捞铁牛》一课作以下设计:
一、结合大纲、教材内容、课型特点,制作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了解捞铁牛的经过,懂得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科学道理。
2、能力目标:学习后,让学生通过创新思维改进怀丙捞铁牛的方法,想象设计出用现代科技手段捞铁牛的新方法,培养实验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习怀丙,遇事多动脑,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二、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学习概括段意,懂得怀丙捞铁牛方法的.科学性。
2、教学难点:水的浮力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怀丙捞铁牛的方法以及扩展思维,创设用现代科技捞铁牛的方法成为本课的难点。
三、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操作上,我去了琐碎、分散、游离于教学主线外的环节,减少了浅层次的活动环节,压缩教师讲述、讲解的环节,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为主的自读自悟法、直观教学法、实验学习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法保证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四、围绕重训点,安排教学过程
1、本课教具准备;彩色挂图、小黑板出示“目标”、小黑板出示课后3题的一段话(4自然段内容)。
2、预习准备:水的浮力实验、查字典自读自悟部分字、词、句,根据预习要求,作好自读练习。
3、围绕重训点,分五大环节来教学:
⑴情景描述与简笔画结合,导入新课
师生用生动、充满激情的语言,借助简笔画演示直观图“河中府”、“黄河”、“浮桥”、“铁牛”。用语言和图示把学生引入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河中府城外的黄河上,想象洪水冲断浮桥,铁牛深陷河底的情景,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远古科技落后的宋代去学习体会故事内容,为理解怀丙捞铁牛方法在当时的科学性,发现怀丙的聪明和伟大作好准备。此环节安排2分钟。
⑵抓顺序和重点词句,自读字悟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及捞上来的情景,完成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三自然段主要是学生自读自悟,用“我读懂了……”“我知道了……”的语言介绍自悟的字、词、句的含义。教师启发学生抓“先……然后…….再……又”理清准备工作的四步,结合默读、速读,概括步骤内容。
四自然段重点字、词、句的突破,辅以课后3题和拔铁牛的剖面简笔画学习。学生抓题中带点词和图示中沙、船、绳、铁牛的联系箭头图,只管、形象理解了沙少──船浮──绳紧──拔牛的过程,对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水的浮力有了意会。
五自然段言简易懂,我让学生用质疑法多向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在解疑中深刻领会此捞铁牛法的科学性和怀丙聪明才智。
六自然段抓“这样的方法”,练习复述前面捞铁牛的经过,并学习课文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和详略得当的协作手法。此环节安排18分钟。
⑶以预习作业“水的浮力实验”介绍,巩固学生有关捞铁牛的过程的领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靠自己的智力积极性和动作主动性来完成水的浮力实验的操作。“船”、“河水”、“铁牛”的代替材料自行设计,采用讨论法分组介绍实验过程这比单纯的填空法理解更有趣。它能调动学生充分利用水的浮力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去试验。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特殊性,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此环节安排5分钟。
⑷教师设向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改进怀丙捞铁牛的方法”和“用现代科学技术捞铁牛的新方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自由发挥的空间,课堂讨论、发言气氛热烈使之达到一定的高潮,让“新方法”不断产生,向更省力、省时、省钱方面改进和创设。此环节安排10分钟。
⑸用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的收获来结束学习,深入悟情,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此环节安排5分钟。
五、帮助学生理解,精心设计板书
为了帮助记忆捞铁牛过程的顺序,突出教材的重难点,理解重点字词句,板书设计注意了精选内容,突出重点,指导性强,形象直观四个方面。本“板书设计”抓住捞铁牛的动词为骨架,按顺序排列,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服务。
【板书设计】
略。
第五篇:捞铁牛说课稿
《捞铁牛》说课稿
马娜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这个单元以“智慧”为主题。《捞铁牛》是一篇经典的叙事记叙文。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方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段落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这也是叙事记叙文中最值得学生学习的语言表述形式。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读中感悟,引导学生读懂怀丙捞铁牛的办法,从而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2.培养学生有条理复述课文的能力。
3.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怀丙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二、说教法
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紧凑、有序的教学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有了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导学才能井然有序。本节课为了更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强调读悟和激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新知识,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好说、好奇、好表现的年龄特点。
三、说学法
1、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仔细观看课件和尚是怎样一步一步捞铁牛的?
2、讨论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合作法──通过学生共同合作,使课堂有张有弛,此起彼伏,学生真正动起来,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趣导入
我先以故事导入,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进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交流科技发达的今天,如何打捞铁牛?最后引入课文,以“出色”一词为抓手,将学生带入文本中,使师生对话顺畅进行。
(二)整体感知,明“出色”
这一环节中,我首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发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为学习课文扫除障碍,这一环节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品读课文,悟情研法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读课文,然后品词析句,领悟写法,最后概括小标题,这样不仅注重了学生语言的积累,而且在读的过程中加深情感体验,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他们通过阅读积累形象材料、情感材料,形成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三维目标得到落实。
(四)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这一环节,我在学生对怀丙的出色表现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对怀丙的做法进行质疑,接着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四条船,两条船装沙,两条空船,让学生思考,学生明白了反复用这两船沙,就能打捞出八只大铁牛,这样既节省了沙子,又不堵塞河道,很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其次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也是给了他们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的练习,体现了综合性学习。这是课堂的又一精彩之处。
(五)课堂总结
通过教师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怀丙的出色的才华,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更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智慧,由此产生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让学生感情朗读,深化中心。
(六)布置作业
我设计了二个作业,一是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进一步锻炼学生有条有理地复述课文的能力。二是看课外书搜集更多反映古人智慧的故事。一方面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励学生多看课外书。
五、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我主要采用文字形式,力争将板书变得既清晰鲜明,又能体现本课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