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学设计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所以近代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种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民主革命之所以区别为旧式和新式两个阶段,根本原因在于领导阶级的改变。无产阶级是否担负起革命的领导责任,这是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所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表现在:
(1)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并登上历史舞台。此后,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来领导革命,这是以前中国革命中所没有的。
(2)指导思想: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与此前指导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相比,是最革命、最科学的。
(3)革命的前途:此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把中国建设成新民主主义国家,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4)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于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五四运动中,下列目标得以实现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召开
B.国民政府成立
C.国民党一大召开 D.五卅运动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能力提高
1.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北京学生罢课
B.上海工人罢工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
A.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D.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对此应该如何评价?()
A.党对国情有正确认识
B.能唤醒工农阶级革命热情
C.党刚刚成立,还很幼稚 D.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三)延伸拓展
1.五四运动较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A.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领导阶级的先进性
C.革命果实的丰富性 D.俄国帮助的进步性
3.下列关于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B.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两个阶段
C.革命的性质相同
D.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四)模拟练习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开始发生变化)
C.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D.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一大”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建立革命武装
C.组织工人运动
D.制定革命纲领
3.国民大革命兴起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北伐战争的开始 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4.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主要是为了()
A.缓和革命阵营内部矛盾 B.适应革命重心北移的需要
C.保证中央革命政府安全 D.推动两湖地区的农民运动
5.促使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根本因素是()
A.革命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B.中共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C.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制定
D.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
6.陈独秀在大革命中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原因是()
A.对中国革命性质的错误分析 B.低估无产阶级的力量
C.担心统一战线的破裂
D.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7.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
A.陈独秀坚持右倾投降主义
B.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
C.陈独秀坚持“左”倾冒险主义 D.陈独秀坚持“左”倾机会主义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感到民众运动势头压力的日本人,试图把它打上排外的印记,并重新唤起人们对义和团时期的回忆。一些在上海的英国人对商人和学生在产业工人中的有成效的活动感到恐慌,也开始称之为排外。„„如果我们让自己卷入这场只是针对日本人的、幸而与我们无关,而且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排外的**,将是愚蠢至极的。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我本人也极感同情,但我当然还是避免与运动的直接接触,因为它纯粹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
──引自(美国)P.芮恩斯:《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
材料二 在上海和其他城市的英法租界当局对五四运动的支持态度,由于6月份罢市、罢工以后受到日本政府的宣传及一些在华外国人对运动中的“过激主义”歇斯底里的恐惧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6月6日,即罢工罢市开始的第二天,公共租界发布了一个通告,告诫公众不许在租界内散发传单,禁止在租界内展示有鼓动民心口号的旗帜„„在星期日(6月8日)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工部局董事会(上海租界的殖民管理机构)作出决议,禁止“未经批准的人员穿戴标志某一统一特殊组织、协会或团体的服饰、徽章或帽盔出现在街头或其他任何公共场所”。市议会(即工部局董事会)还决定镇压所有的罢工、抵制活动、街头讲演和其他学生的活动,从租界中驱除上海学联„„工部局董事会提出的这些镇压行动受到一些外国商人及上海的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领事馆的支持。
──引自(美国)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请回答:
(1)分别分析美国和英国对五四运动的不同反映。你如何评价芮恩斯的看法和态度?
(2)结合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3)结合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9.国民大革命比辛亥革命有哪些新发展?促成这种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三、能力扩展
(一)学法指导
如何对历史事物进行比较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历史比较法是指对历史事物从各种角度进行比较对照,辨别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寻求其中的规律。比较是历史学习中的一种基本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首先,按知识结构确定比较点(即比较项)。对于过程性历史事件,一般可分成背景、过程、结果三个部分。如比较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结果,二者都取得了一些胜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五四运动中,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但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使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以不妥协的革命精神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民
主革命新的开始。
其次,在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比大不比小”。比较的对象,应该是能够反映事物某一方面重要属性的内容,琐碎细小的内容不作比较,如比阶级属性而不比人名、比地理区域而不比地名、比历史阶段而不比具体时间。
再次,比较之后要进行总结,得出结论,相同点总结出规律,不同点总结出特征。如通过对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比较,我们可以认识到:在民族危亡时,中国各阶级都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一任务,时代把无产阶级推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
最后,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做表格,既明确了比较内容,又易得出结论。
同学们,你了解以上介绍的比较方法了吗?不妨试一试!
(二)例题解析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这里的“彻底”是指()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毫不妥协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迟至1949年才算基本完成。北洋军阀的统治至1928年才算结束。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虽然是五四运动最伟大的历史意义,但这和“彻底”没有关系。五四运动不同于以往的革命,在于它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革命运动。正确答案为B。
(三)学习拓展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请归纳一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主要活动,并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来说明这一观点。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随笔
阅读五四时期的对联:
对联一: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害国,鹿獐螬。
对联二: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
诸君努力而行。
对联一是五四运动时期上海一家花鸟店的对联。该联巧妙运用签订“二十一条”的三个卖国贼的谐音,应对动物名称,以三害鸟对三卖国贼。意含讽刺,入
木三分。
对联二是五四运动期间上海一家商店贴的对联,两界指学界和商界,以表明
商人的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
请思考:自古皆言“商人重利”,为什么此时的商人们会积极支援学生、进
行罢市呢?
(二)历史资料
北京学生界宣言(1919年5月4日)
呜呼国民!我最亲最爱最敬佩最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险,以及朝夕祈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由五国公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黯天无色。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背公理而逞强权,将我之土地由五国公管,侪我于战败国如德奥之列,非公理,非正义也。今有显然背弃,山东问题,由我与日本直接交涉。夫日本,虎狼也,既能以一纸空文,窃掠我二十一条之美利,则我与之交涉,简言之,是断送耳,是亡青岛耳,是亡山东耳。夫山东北扼燕晋,南拱鄂宁,当京汉、津浦两路之冲,实南北之咽喉关键。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此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奴隶我、牛马我而不作万死一生之呼救乎!法之于亚鲁撤、劳连两州也,曰:“不得之,毋宁死。”朝鲜之谋独立也,曰:“不独立,毋宁死。”夫至国家存亡,土地割裂,问题吃紧之时,而其民犹不能下一大决心,作最后之愤救者,则是二十世纪之贱种,无可语于人类者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极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讲,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着。至有甘心卖国,肆意通奸者,则最后之对付,手枪炸弹是赖矣。危机一发,幸共图之。
(三)书目网址
1.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
2.沙健孙:《中国共产党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二篇: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省横中 沈红英
一、设计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专题的一部分,线索多,知识点密集,内容多与课时紧的矛盾异常突出。因此,我决定从主题出发整合有关内容,也就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以新民主主义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为核心,包括:登上舞台——五四运动;诞生政党——中共一大;参与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领导革命——国共对峙,解放战争。本课的重点内容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国民大革命运动讲解时侧重于事件的背景及影响。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这节课正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学习,分析清楚这两个概念,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起承上启下作用。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方法。高一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思维活跃,但是从学习方式上看,他们尚未彻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主体意识和独立思想不足。同时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和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关无产阶级或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运动等重大事件中的基本史实。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认识中共与国民党两个政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历史地、辨证分析评价国民革命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收集和分析史料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
(2)提问、启发、对比、讨论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史意义。(3)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4)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中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作用,坚定坚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持共产党领导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坚信中共的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通过学习在国共合作促成的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为祖国民族独立进步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回顾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程,培养连续的、全面的历史观,认识到近代中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是一代代先进中国人奋斗不息、努力不止的结果,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培养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策略: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2、教学手段:多媒体
七、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完成学案预习
教师:了解学习预习情况,准备好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看图片,结合材料分析: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媒体设计:展示:观看两幅图片:洪秀全、孙中山。学生活动:认真的看图片和老师一起分析图片内容,并结合材料积极的回答老师启示性的提问。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设计意图】利用有代表性的图片直观的展示,并结合材料,用恰到好处的提问,引导学生很快的贴近本课主题。通过文本资料给学生展示一些教材之外的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分析和探索兴趣,他们更准确的把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二)新课推进
1、五四运动——登上历史舞台(1)五四运动爆发背景 教师活动: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爆发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材料。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原因。
媒体设计:展示材料:“二十一条”;北洋政府统治期间的相关资料,一副对联;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简介及代表人物;俄国十月革命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资料给学生展示一些教材之外的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分析和探索兴趣,他们更准确的把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2)五四运动经过
教师活动:设计表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通过分解分析,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强调历史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媒体设计:展示两个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结合教材内容填第一个表格;回答相关问题:以什么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通过材料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填写表格,一方面学生熟悉教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利用分析总结地方法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学会从不同方面看问题。
(3)五四运动的意义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简单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影响后,重点引导学生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最终前途等方面分析“新”字的含义,“开端”字应强调。
媒体设计:呈现关键词,出现“新旧民主义革命异同点”表格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答案,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一个总结性问题的提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中共诞生——建立政党(1)中共诞生背景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分析,并回忆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来回答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干部基础和组织基础。关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简单带过即可。媒体设计:材料“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示意图”“1920年4月在上海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地点”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阅读教材,概括中共成立条件 【设计意图】
(2)中共诞生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自主梳理 媒体设计:呈现知识点 学生活动:自主梳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3)中共诞生意义
教师活动:结合中共成立至今90周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来讲清中共的性质、特点和影响
媒体设计:图片,要点提示
学生活动:设计问题,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答案,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一个总结性问题的提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设计意图】深化认识,延伸现实,让学生从自身感情的深处认识到中共的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参与革命(1)国共合作
教师活动:教材【学思之窗】材料,材料1“二七惨案”,材料2“中国共产党第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提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材料中所阐述的路线方针是否有缺陷?为什么? 媒体设计:材料呈现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再现历史面貌,深入史料,培养学生探究分析材料能力(2)北伐战争
教师活动:展现地图,学生讲解战争大致过程 媒体设计:“北伐战争”图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锻炼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历史思维能力(3)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失败及教训
教师活动:大革命失败过程简单叙述,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失败原因,为下节内容作铺垫。
媒体设计:展示知识结构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得出认识
【设计意图】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革命运动,认识到中共和国民党两个政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培养学生结论认识能力。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激发学生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总结本课。媒体设计:展示本课知识结构
学生活动:迅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观看本课知识结构;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自己组织,积极总结本课。【设计意图】学生的总结使他们更加深对本节课的掌握,既复习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加深了理解。
九、板书设计 一、五四运动——登上历史舞台
1、背景
2、经过
3、意义
二、中共诞生——成立政党
1、诞生条件
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3、诞生意义
三、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运动——参与革命
1、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原因
(2)标志
(3)意义
2、国民大革命运动
(1)高潮:北伐战争
(2)失败
(3)失败原因 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十、作业设计 编写一份1919—1927年大事年表
十一、教学设计说明
新的历史课程与过去历史课程相比,重大变化教材编排体系的变化和规定时限的模块式教学,这种变化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注重模块的整体设计和教材内容的整合,凸显教学的计划性和整体性。过去翻开教材就讲,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历史课程改革。
针对本课内容的实际情况,决定对于历史事件的阐述重在分析历史背景,历史影响,而对于事件发生的过程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本课的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材料,结合教材叙述,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提出问题,针对各小组问题,老师删选后,再让学生合作思考,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即把问题探究式教学与合作探究教学相结合,突破难点。难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主要在于教师深情并茂讲述九十年来的中国巨变,尤其是带领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让学生体会到中共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难点“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再加上教材描述比较简单,教师需补充讲解一些史实,引领学生认识到失败原因,从而得出教训,顺畅过度到下一课的南昌起义等内容。
第三篇: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重难突破: 1,苏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和“华约”。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另一方面,美苏两国势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使世界在近五十年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
后苏联实力增强与政治威望提高、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等历史材料,或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探究2.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议布置预习思考题:(1)找出重要概念。(2)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哪些?(3)苏联采取了哪些反击措施?(4)“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如何?(预习思考题无须用本子专门写下来,能在课本上找到的,只需画在书上就行;需要归纳的可写简要提纲。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自学习惯。预习思考题的难度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一般以了解课文知识、突出重点知识为主,跨度不宜太大。)
3.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例如,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的,就让学生自己阅读找到答案。4.注重创设情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5.围绕主题补充或重新整合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例如引入资料: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战后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和用计算机演示“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地图”等,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冷战”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认识到历史资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进而懂得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始材料和时政资料。教学用具:教材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注:此教学设计针对的是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学对象基础好,自学能力强,并能自觉做好预习思考题的,可省略讲各教学内容的①)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冷战”的概念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三.美国的“冷战”政策 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五.“冷战”的影响 附预习探究
针对下列一些问题,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问题,在课前完成资料搜集工作,并表述出自己的看法。
1、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的膨胀
2、什么是铁幕演说?
3、“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4、何谓“冷战”?为什么其成为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5、柏林危机
6、“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和沿革
7、“古巴导弹危机”
8、朝鲜战争
9、越南战争
10、概括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篇二: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套教案(人教版)人教政治史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⒉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二、西周的分封制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2.作用及发展演变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2.特点及基本原则 3.实质及作用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导入新课】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而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的力量,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大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由此导入新课-----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讲述内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设问: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为什么原因何在?
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从夏朝开始就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对于夏商的政治制度,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去搜集有关夏商的官位及其职能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教师给学生概括指出: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1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设问:西周建立后,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
西周政权刚刚建立不久,武王姬发即因病而亡,成王姬诵年幼即位,由其叔父周公姬旦摄政。当时,管叔、蔡叔、霍叔作为宗亲诸侯,被封于殷都周围监视殷商遗民,谓之“三监”。他们不满周公摄政,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周公毅然平定内乱、率部出师东征,西周政权才得以稳定。面对周初出现的内外叛乱,周公敏锐地意识到,没有一套完善的典章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秩序,单靠武力征服或刑罚镇压是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为此,他主持进行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起一套典章礼仪制度与宗法等级秩序。设问:分封制度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讲解分封制时,可以先给出学生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设问: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哪?
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习惯。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提供《西周分封形势图》,得出以下认识: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封建制度。分封的办法是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诸侯国像屏障一样拱守在周王室周围,和睦四方,安天下。周初,从武王到成王共分封大小71个诸侯国。其中主要有(教师挂图,并指出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在东方分封了鲁、齐等国;在北方分封了燕等国;在南方分封了吴、楚等国;在中原分封了郑、晋、卫、宋等国。西周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最后通过学习让学生研讨一下分封制的作用。(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事先查找资料)2.作用及发展演变
教师在上课时做一下指导。然后根据教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有关文献做以下概述:
首先,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后,让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享有一定的特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就避免了类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发生,暂时地满足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欲望及要求,缓和了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缓和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抗情绪,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其次,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着肃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掠夺财富,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派王室贵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一些少数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与王畿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加速先进文化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不但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而且还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度,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
三、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什么是宗法制? 1.含义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
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
设问:宗法制基本原则及特点是什么呢? 2.特点及基本原则
可先让学生看以下图表,然后让学生回答。2 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明确大宗、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
最后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讲解宗法制度是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建立了一套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统治制度。这是一种从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以巩固奴隶主的统治。(教师讲解图后,讲一步归纳要点如下)①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②构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
③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3.实质及作用
设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宗法制度实质是什么?
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则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不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过“同姓不婚”、“娶于异姓” 的联姻原则,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于是,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关于宗法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可留课下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自己获取和了解。最后给学生留一个讨论题,供课下研讨及对本课知识的巩固。【课后研讨】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卫侯,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大思想家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曰仁”,而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设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习“礼”。由此可见“礼”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
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请大家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礼乐文化的资料,了解西周法制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如西周法制中“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明德慎罚” 的法律思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统治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课小结】
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并开创了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这是从氏族社会的民主管理向国家行政管理过渡的历史转折。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西周灭商以后,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在吸收商朝灭亡教训的前提下,西周统治者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创建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即分封制度
。宗法等级制度产生于夏商,是维护各级宗主贵族统治地位与世袭特权的政治法律工具。西周是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鼎盛时期,也是这一社会制度的成熟完备阶段。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1.“始皇帝”的来历
⒉特点:(1)皇帝神圣(2)皇权至上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2.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县制的职能
2.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多是基本史实,有关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可现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掌握基本史实;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典故、成语,通过这些典故、成语来回忆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的概况。像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为上课讨论和评价做准备。在课堂手段上可采取投影和情景设置等手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导入新课】
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间经过了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典故、成语,如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尤其为我们大家所熟识。战国后期,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正如诗歌记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由此导入新课。【讲述内容】
秦朝建立后,创制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二是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是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1.“始皇帝”的来历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大臣“议帝号”。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秦王政决定从三皇五帝的称号里摘出皇、帝二字合成一个新词“皇帝”,作为统一大王朝的君主的正式称号,称“始皇帝”。秦始皇帝的名号有两点含义:一是创立皇帝称号;二是其中含有序号,自己为始皇帝,以下顺序为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了“皇帝”的称号。
然后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下皇帝的称谓,拓展学生视野。对于皇帝的称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皇帝自称为朕。我们知道,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唯我独尊,如果不是具有独一无
二、至高无上的特点,也就无法具有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的意义了。(“孤”则是王的自称。)本来在先秦时期朕是男子的第一人称单数,从秦始皇帝开始不再通用,只有皇帝可以用。一类是第二人称单数,如皇上、圣上、陛下。
皇帝的特殊权力和地位使得皇位继承意义重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政治动荡,导致无序、失控。皇太子继承制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把父系家族内部的继承秩序稳定下来,并且明确化、法律化。
提问:中国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⒉特点 4(1)皇帝神圣
皇帝地位至尊。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在讲此问题时,可以找如下资料进行补充,使学生了解皇帝至尊的地位。
①名号制度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包括皇帝以及附属的皇后妃嫔、太上皇、皇太后、皇子、皇太子、皇孙、公主等在内的皇帝宗族名号系列,还有谥号、庙号、尊号等称号系列,突出皇帝制度的神圣、尊严。②有祭祀天地山川的权利,显示其联系上天与人间的特殊身分。③有历法、年号、礼仪、乘舆、宫廷、陵寝等一系列体现正统与等级的规章制度,表现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形象。④有后妃制度、宗室制度、以及有关皇子、公主、外戚等的一系列制度来保护、协调家族利益,其核心是宗法制度。⑤有皇太子继承制体现皇权的延续和稳定,并保障皇权的顺利交接。⑥皇室开支有财政保证。⑦有宦官制度为之服务。(2)皇权至上
皇帝权力至上。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皇帝拥有最高权力,比如最高决策权、政务的最高决定权、财政的最高支配权、立法和司法权、官吏任免权、军事指挥权,等等。皇帝是封建社会政治权力金字塔形结构的尖,他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的官僚机构来处理日常事务,实现政治统治。
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以皇帝制度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
皇帝制将国家的一切大权,即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手中,并且实行皇位继承制。这都体现出权力的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权力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另外,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三公九卿制是在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延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教师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秦朝的官职及分工)中央 “三公”
太尉: 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丞相: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 “九卿”
卫尉: 皇宫保卫 郎中令: 宫廷警卫 太仆: 宫廷车马 廷尉: 司法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 奉常: 宗庙礼仪 宗正: 皇室内部事务
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通过让学生了解三公九卿的名称、职能,而且要让学生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后,引导学生概括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县制的职能
郡县制实行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本课的“学思之窗”中的材料,讨论一下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原因;并结合上节课的知识,分析一下郡县制和分封制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影响。然后再介绍郡县制。
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他们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实施的分封制被郡县制所代替,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三公、诸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教师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秦朝的郡县制体系结构)郡 郡尉 郡守 监察史 县 县尉 县令 乡 游徼 三老
啬夫(小乡)有秩(大乡)亭 亭长 5 篇三: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全套))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
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课时:
1、5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
(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制要讲清内容、特点和深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
(3)、本课主要讲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兼及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如在叙述夏商周政治制度时,提到夏禹、夏启、商汤、纣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召公、微子等历史人物;武王伐纣等重要历史事件。对于这些事件、人物可以有选择地简单介绍,以增强趣味性。但重点应放在叙述和解释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上。
(4)、本课各部分包括课前提示、正文、“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等阅读材料、图、表以及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都是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各部分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可以有效地起到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用商代青铜方鼎的图启发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而且引起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用课文中第一个“学习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用课文中第二个“资料卡片”,能更清晰的了解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在讲授本课时,有些课文的底注也不应忽略。如“封建”的注文实际上注释了一种学术观点:课本是主张战国封建说的,因此指出西周的“封建”只不过是“分封诸侯国”,而并非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本课和本模块其他各课的有机联系,也应该在讲授时注意。如本课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破坏,这就给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作了铺垫。
(5)、可以通过解决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作为小结,总体概括,使本节知识结构完整、系统。
二、走向“大一统”和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疆域,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4)、第三目“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讲述秦王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其职能。教材对于秦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三公九卿”的说法,要求学生掌握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主要职能,至于九卿及其主要职能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能大概了解即可。朝议制度是秦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既要指出其可集思广益的好处,也要点明其局限性。
(5)、第四目“挟书律”,主要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秦王朝的思想专制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焚书坑儒,二是挟书律。要点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与挟书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来分析挟书律的实质,根本目的及其作用。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的课标要求是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关于政治制度涉及面较广,教材讲述的五方面内容主要是体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内容丰富,充实因而课时较紧,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第一目“法令出一”,讲述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
一即皇帝制度,要求学生掌握皇帝制度的由来及其特征。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的内容来加深对皇帝制度特征的理解。
(3)、第二目“君权与相权”,通过历代削弱、分散相权来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汉武帝削弱相权主要举措有两种:一是频繁换相,二是用中朝来架空外朝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以及召集政事堂会议,实际起到了分散相权的作用。到了宋代通过设置中书门下以及增设参知政事等方式进一步分割相权。到明初正式废丞相。
(4)、第三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主要讲述中国历代监察体制的演变,要使学生明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监察制度发展走向健全正体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强化。
(5)、第四目“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讲述中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对于世官制与察举制可作一般了解,重点应放在科举制的讲述上,应讲清科举制最初实行的进步性。到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才成为了人们思想发展的桎梏,其消极性日益显现。引导学生辩证地、历史地来分析评价历史事物。
(6)、第五目“行省的设置”,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的演变,要给学生理清从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地方行政设置演变情况,关键是突出元朝行省设置的重大影响,同时还需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和调整变化是服务于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以及密折奏事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2)、过程与方法:史料研习,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教学课时:2课时。
第四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史实: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和大革命的失败。认识到它们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利用图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的社会现状等史料,在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培养运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国共双方对比的史实分析和现场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国共两个政党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同时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国民大革命运动。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收集和分析史料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从而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
(2)通过提问、启发、对比、讨论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史意义。
(3)通过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中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作用,坚定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2)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秉承“五四”精神,努力报效中华的道德情操。
(3)回顾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程,培养连续的、全面的历史观,认识到近代中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是一代代先进中国人奋斗不息、努力不止的结果,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培养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 难点:
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青年节在五月四日,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吗?在1919年这一天,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即五四爱国运动。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爱国运动?运动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从这场运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新课学习一、五四风雷
师:五四运动的爆发,导火索是什么? 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根据以前我们学的,巴黎和会是为什么召开的呢? 生:是一战后,商议对战败国的安排的会议。
师:很好。而且从引言得知中国为一战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生:中国站在协约国一方,并派出了大约50万劳工奔赴欧洲战场,担负军工等繁重的战勤任务,为一战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师:是的。大家可以看看这幅照片(多媒体展示劳工图),这是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战场上艰苦工作着。而他们当中有20万左右最后没有能够回国。一战结束后,中国发现自己成了战胜国一方,这也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于是在一战后巴黎和会召开时,中国派出使团,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巨大希望来到巴黎。在和会上,中国使团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要求,有谁知道是哪些要求吗? 生: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取消21条,收回山东主权。师:是的(展示多媒体巴黎和会),但是结果呢? 生:遭到了列强的拒绝!
师:是的!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只是想收回主权,而且当时中国还是战胜国一方。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失败呢?
(学生探究路径参考):巴黎和会实际上是列强分赃的大会,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瓜分。而且不同战胜国之前,得到的利益也不同,是由各国的实力所决定的。而巴黎和会被英、法、美、日、意操纵,而中国力量弱小,所以虽然我们的要求是正义的,但却遭到拒绝。
师:很好!而且当时日本又接手了原本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中国被侵略的性质没有丝毫改变。只能感叹,弱国无外交啊!这条消息传到中国后,人民的心情又会是怎样呢? 生:群情激奋,爆发了五四运动!
师:是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长久积压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开始了(多媒体展示五四爆发)。
咱们先不忙了解五四运动的经过,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多媒体问题展示),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就没有五四运动,是这样吗?
生:(有的说是,有的说否,意见不一)
师:既然没有一致的结论,咱们就通过几组史实来回答问题吧。
材料一: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
师:从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生: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剥削严重。
材料二: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人民困苦不堪,阶级矛盾尖锐。师:好,再来看下一段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前,中国工人有50~60万人;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达200万人,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则增至1200万人。
材料二: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这些数字都大大超过了民国前的水平。
师:中国近代工业主要指的是什么? 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师: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这些数字都大大超过了民国前的水平。这说明了什么?
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师:为什么在这段时期迅速发展?
(学生探究路径参考):①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②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的热潮。
师: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阶级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师:那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师:很好,再看:
材料一: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照片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中国通史》
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生:民主、科学。
师:它对五四运动起了怎样的作用?
生:它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奠定了思想基础。师:很好,再来看最后一段材料。材料一:十月革命和列宁的纪念邮票
材料二: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白银增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两白银。
师: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向西方学习的道路走不通,中国到底路在何方?有识之士迷茫了,在十字路口徘徊,而恰在这个时候,俄国出现了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对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 生:俄国十月革命为五四运动指明道路。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有哪些?(与学生共同总结,展示多媒体列表)
①一战时,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阶级基础)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思想基础)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指明道路 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接下来我们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师:从书上我们得知,巴黎和会直接导致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学生们最先开始行动。他们都有哪些措施?(多媒体展示五四运动经过)
生:集会、游行、烧楼、罢课。
师:烧楼是北大学生游行时路过当时著名的亲日派曹汝霖的住宅时,由于诸多原因,放火烧了曹的住宅。而军阀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生:武力镇压学生。
师:是的,试想,如果你是军阀,面对学生罢课,你会害怕吗? 生:不会!因为没有威胁。
师:是的,学生的举动威胁不了军阀。学生不上课损害的是自己的学业,对军阀有什么影响呢?而且军阀还大肆抓捕学生,进行武力镇压。而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巨大影响,也是由于学生号召后,人们被学生所感染,再加上学生被捕后出于同情和愤怒,到了6月,在上海,广大人民举行三罢斗争。有谁知道是哪“三罢”吗?
生: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师:是的,并且从这以后,五四运动开始在各地响应。发展到100多个城市,20多个省。这时军阀又是什么态度呢?
生:他们害怕了!
师:是的!因为工商业都不运转了,经济会受到很大威胁。于是,在人民群众压力下,军阀放了学生,罢免了曹、陆、章的职位,消息传到巴黎,中国的使团也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多媒体展示五四运动结果)
师:那么如何评价这场运动呢?从前面我们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可以总结出评价一场革命的基本方法,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性质、特点、意义。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师:彻底性表现在哪儿?
生:义和团运动目标是反帝,辛亥革命是反封建,而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师:五四运动的先锋?主力军?领导者?
生: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师:卷入的人有哪些? 生:社会各个阶层。师:那五四运动有什么特点?
2、特点:①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②彻底的不妥协性;③广泛的群众基础;④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师:那五四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探究路径参考):①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②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师: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在领导阶级、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总结):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思想基础: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
奋斗目标:实现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
师: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他们任务一样,都是反封建,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但他们不同在领导阶级,和革命方向,前途的不同。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我们说过,工人阶级至此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示出其巨大力量。而五四运动虽然胜利了,还要接着往下走。此时,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指明了方向。我们好像可以通过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道路来挽救中国。正如那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于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1920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是陈独秀,李就是李大钊。这也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内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也来到中国,帮助中国建党。在各地,也陆续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展示多媒体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
在1921年7月23日,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展示多媒体图片)大会最后一天,由于发现有行踪可疑的人,决定转移地点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请大家阅读课本总结中共一大的基本概况。
生: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奋斗目标:(最高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师:奋斗目标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为什么? 生:不符合,当时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师:对,所以这一目标被称为最高纲领,得以解决是在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被称为最低纲领。
师:中共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生:是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师:为什么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与同盟会比较分析)
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三民主义)
新的目标: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态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不能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阶级利益: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资产阶级)
性质:是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师: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艰难前行。带领中国工农阶级开展了很多工人运动。而就工人运动而言,其最初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工人运动都遭到了军阀的镇压而失败。比如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年轻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自身力量十分弱小,想要继续往前走,完成革命任务,就必须与其他力量合作。而当时的国民党,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是比较革命的政党,而孙中山在二次护法失败后,也对未来的革命道路有些迷茫。此时,革命的共产党和革命的国民党,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大家想想是谁?
生:北洋军阀。
师:是的,但两党又无法通过自己单独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有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这样一来,请你出出主意,该怎么办呢?
生:国共合作!
师:是的!国共双方一拍即合,于是,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决定。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这也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而共产党员则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向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是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
国共合作之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也迅速到来。大家看看69页第一自然段,总结一下国民革命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生:(根据书本总结归纳)1.广东国民政府成立;2.国民革命军整编,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3.北伐消灭吴、孙;4.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师:这几项成果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学生探究路径参考):国共合作,想推翻军阀统治,就必须以革命的武装推翻反革命的武装,而当时被列强承认的北洋政府在北京,要实现革命,就要从南往北推翻军阀统治。于是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军很快歼灭吴、孙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然后,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师:于是在1927年4月,革命军到达上海,接收了由周恩来领导的第三次工人武装革命后解放的上海。而此时,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右派与共产党矛盾重重。而当时,帝国主义也选中了他们在中国的新的代理人蒋介石。而今的国民党已今非昔比。试想,在双方代表阶级不同,所争取的利益也不同的情况下,国共合作能够成功吗?
生:不能,而且当时共产党是新生的政党,国民当必然要实施反革命政变镇压共产党。
师:是的,在国民党接收上海后,就发动了针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4.12反革命政变。他们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这样的危急时刻,陈独秀却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希望通过妥协来挽救合作。但此后,在武汉的武汉国民政府领导人汪精卫也发动了针对共产党的7.15反革命政变。在反共的共同基础上,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最后合并为一个南京国民政府。而这个政府,在东北异质后,实际上统一了中国。
大家能否从之前的学习中,概括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呢?首先从共产党的角度来看,我们为什么失败了?
引导学生总结:1.年幼的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和实践经验;2.陈独秀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师:那从外部原因来看,又有哪些导致失败呢?
生:1.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师:是的。而此时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在遭受屠杀和失败后,心情无疑是低落的(展示多媒体毛泽东诗词)。正如毛泽东的这首词所说,烟雨苍茫,看见龟山和蛇山锁住大江后的迷茫。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员毕竟是不屈的。他们在把酒酹滔滔,祭祀完因革命死去的英烈后,又心潮逐浪高,开始了1927年到193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本节课就上到这里。
课堂小结:
本课的内容比较多,课程较紧,在讲述的过程应该找到重点来讲,其他的内容点即止即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漫长经过没有细致的讲解,国共合作导致失败的原因分析也不到位。
第五篇: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
阐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趋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欧洲共同体;东方巨龙的腾飞;不结盟运动。
教学难点:了解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两级格局带来的影响。【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述法、情景法、设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已经变为现实。欧洲联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新课学习
一、欧洲人的欧洲
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引导提问:欧洲国家为何要建立这一组织? 学生回答: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是新中国成立的前提条件。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理论和路线方针的准备;而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做了具体的组织工作方面的准备。
教师引导提问:很好,了解了新中国成立的条件后,我们着重来看一下一届政协的情况。请同学们把一届政协的内容归纳出来。
学生回答:欧共体的成立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产物。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恢复与增强,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要求改变受美国支配的局面。同时,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引导提问:西欧的联合首先从什么领域开始的? 学生回答:西欧的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引导提问:欧洲史怎样走向联合的? 教师点拨归纳: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总称《罗马条约》。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共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2、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引导提问:欧共体是怎样不断发展的? 学生回答:欧共体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正朝着政治一体化发展,努力在国际上步调一致,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引导提问: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学生回答: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引导提问:欧共体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学生总结回答,教师归纳:性质是西欧国家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
引导提问:欧共体是怎样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抓住三个关键的时间:1973年、1991年、1993年欧共体发生的重大事件。
引导提问:欧洲的联合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联合的西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共同体。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壮大了欧洲的实力,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在国际政治中成为重要的力量中心,使它能与美国、苏联相抗衡,并挑战美国。这对维持欧洲均势与世界和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随着力量的增强,欧共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引导提问: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160页内容,要求学生概括当时的世界形势的特点:冷战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
引导提问: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内部因素有哪些?促使其崛起的最有利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学生总结回答,教师归纳:内部因素有:战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政府利用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小的有利条件,集中力量搞建设;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教育,加快人才培养;利用战后的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等。外部因素是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美国的援助,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引导提问:日本经济发展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给我们以什么启示?日本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变化?日本经济崛起后外交政策上有什么变化?(由三个学生分别回答)学生1: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最大变化是:1956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学生2:日本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要与时俱进对生产关系作适时改革和调整;要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要抓住机遇。
学生3: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其朝野对政治大国的呼声日益强烈。日本政府对外开始举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教师点拨:讲清中国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与发展的基本脉络。从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从1956年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到十年文革的巨大挫折,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成为目前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最后说明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引导提问:第三世界国家为什么要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学生回答: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避免卷入大国的争斗,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教师讲解:1955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迪和政治推动;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会晤,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
引导提问: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回答: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引导提问: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是什么? 学生回答:原则和宗旨是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化。引导提问:不结盟运动提出了哪些主张? 学生回答:不结盟运动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引导提问:不结盟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总结回答,教师归纳: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改变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决定世界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两级格局。从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开始,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课堂小结: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格局由美国控制变为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着二战以后美苏对峙的两级格局。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其演变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多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多种国际力量的出现,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板书设计
一、欧洲人的欧洲
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2、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述了几个新兴力量的崛起,应主要结合现在的国际关系来阐述这些新兴的力量。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这些世界的主要力量,学生都有一些了解。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资料补充,运用典型史料对于重点问题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解读史料能力,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学内容进行较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