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毛泽东思想 教学设计 教案

时间:2019-05-13 00:0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7 毛泽东思想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7 毛泽东思想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17 毛泽东思想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记忆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极其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调动所学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对于相关历史材料的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

3.通过本课各子目之间的学习和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能力,通过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内涵的探究交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过程,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从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并经过以后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其正确性,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且指导实践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并进而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难点: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毛泽东思想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幻灯片展示: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年代曾经提出的一些著名论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毛泽东最名语录

这些语录在中国近现代特定时期都发挥了积极地作用,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富含深刻哲理,充满魅力的毛泽东思想究竟是怎样的思想理论呢?下面我们来进行详细了解。课堂学习:

师:出示课标——1.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2.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特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特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

理论源于实践,理论的终极意义在于指导实践。

究竟怎样的时代氛围孕育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的理论呢?

下面大家来看导学案探究一,分析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见导学案探究一》

生:探究问题

师:总结归纳

师:有上述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理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哪这一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

生:基于自主学习情况回答 师:总结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

师:除了上述发展过程中围绕革命和建设的内容外,毛泽东思想还包含有其他内容吗? 生:回答 师:总结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是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思想理论成果。那这一思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呢?

下面大家来看导学案探究二,由材料分析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见导学案探究二》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邓小平

材料二:1948年10月,刘少奇在谈话中说:“我们党必须和广大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和群众联系不好,就要发生危险,这会象安泰(“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一样被人扼死。共产党也会被人扼死的哩!党什么也不怕,就怕这一项。”

——刘少奇

材料三: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 师:从以上材料概括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生:回答 教师讲解: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独立自主:从中国实际出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是我们立国、建国的一个根本方针。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理论活的灵魂。

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理论的指导之下近现代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思想对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1)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2)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3)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4)是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5)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本课小结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阅读课本83页学思之窗)

学生分析回答,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诵。

毛泽东思想不等同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也不等同于毛泽东个人所有的思想,只是其中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毛泽东本人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课堂小结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时代的条件、人民的实践孕育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引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课后习题

问题一:请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在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准,毛泽东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的发展。

问题二: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要引导学生用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成就来进行说明,以培养学生用史实说明历史观点的能力。

板书 毛泽东思想

一、历史背景

二、发展历程:

三、主要内容:

四、思想精髓:

五、深远影响: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教学设计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教学重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确立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及深远影响。

教学进程:

导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列宁在俄国创立了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惊了古老的中国,不久,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天翻地覆的时代。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1921年到1927年)①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②思想: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主张。③意义:解决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对象的问题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二、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①著作:《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治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思想: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③意义:开创中国革命道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①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论持久战》:(1)抗战是持久战(2)战争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3)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新民主主义论》:(1)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

②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的两步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意义: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走向成熟。确立为指导思想——中共七大1945年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①著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 《报告》:

1949年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还提出促进革命取得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思想: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③意义: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使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

五、新中国成立之后

①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②思想: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③意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使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

六、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人民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理论 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等

通过所学内容归纳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思考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髓: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七、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1、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2、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共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精神财富。

3、是马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总结:(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 教案

1.这节课由我给大家介绍毛泽东思想,如果有什么不足,请大家多多谅解!

2.在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1919年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于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领导长沙、安源等地的工人用运动。他在1936至1976年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43至1945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至1976年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在此期间,于1949年至1954年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至195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3.这张照片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湘潭学友会第一次摄影,在这张照片中,二排左数第三个就是毛泽东!

4.照着念

毛泽东思想成型、成熟于二十世纪前、中期,其时代的主要特点是“战争与革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了革命形势,随后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和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在此之前,中国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上是隔绝的,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知道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人还寥寥无几。俄国的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欧洲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马克思主义通过社会主义的俄国开始广泛地传入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环境和时代条件的形象描写。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不能原样走“俄国人的路”,因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就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产生的

5.照着念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第一点: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与文化条件。1915年9月,参加过辛亥革命的陈独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了一场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猛烈的反封建运动。他们追求民主,提倡科学,以磅礴之气势给了封建的专制主义、伦理道德以及迷信、愚昧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启发了人们的科学理性和民主主义的觉悟,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的传入敞开了大门,激励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从而也就为其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思想与文化条件。

6.第二点: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延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到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社会已经具备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广泛传播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内:经济上,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物质基础;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条件。外:十月革命的影响。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引起了中国思想界的巨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将眼光转向俄国,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初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重新考虑中国前途问题,最终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正确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虽然我们已经了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但是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毛泽东思想,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下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

7.照着念

第一点: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中国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到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作为近代社会新兴阶级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中国无产阶级的出现早于中国的资产阶级,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已达200多万。尽管这个数字在全国人口总数中的比例不大,甚至可以说还很小;但中国近代产业工人毕竟代表了新的生产力,代表着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1911年辛亥革命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几年间,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中国工人阶级处在由自在的阶级向自为的阶级的发展变化之中。正如列宁在1912年就指出:“由于在中国将出现更多的上海,中国无产阶级也将日益成长起来。它一定会建立这样和那样的中国的社会民主工党”。也就是说,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必须的经济与政治条件,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已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8.照着念

第二点: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已有200多万人。尽管这个数字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毕竟代表了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领导阶级。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属于自己阶级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和革命政党的领导,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9.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大体上可分为五个时期: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曲折发展阶段。

(一)毛泽东思想的开始萌芽时期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时期

(二)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

(三)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时期,即“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阶段”

(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

(五)毛泽东思想曲折发展时期

10.经过前面一系列的讲述,想必我们对毛泽东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让我们更深入的分析一下毛泽东思想。11.照着念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学习一下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已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12.照着念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点,一是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二是认为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除了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着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

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最后我们来学习一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4.照着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为实现这个任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根、开花、结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

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15.照着念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他不仅领导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虽然,今天的形势有了重大的变化,但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继续提供着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天依然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

16.照着念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丝毫没有减弱和降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如果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就不能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深刻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等,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17.通过这节课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对毛泽东思想能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更全面的认识!谢谢大家!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教学设计孙晓红

2013年正月初一,6万人到湖南韶山旅游,14年正月初一,10万人到韶山旅游,15年正月初一,12万人到韶山旅游,说旅游可能不太合适,他们也是来拜年的,肯定不是给你们,给谁啊,毛泽东。1893年出生,和你们一样,90后吧,不过他可没你们幸运,毛泽东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的最高学历相当于现在的中专,湖南第一师范。之后就投身革命。但正是这个学历不高的人,成为了中国人彪炳史册的领袖。自1840年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想让中国人站起来,我们数一下,魏、林、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坦率地说,蒋也不想让中国人扒下吧,可谁让中国人站起来了,唯独毛泽东。建国前,他领导人民打败了日本人,建国后打败美国,印度,苏联,南越,打败了联合国十六国联军,打遍天下无敌手,一改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他领导中国人民告别了东亚病夫的时代,并成为拥有两弹一星的东方巨人。更可贵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

了解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历史学习三步法:“了解—理解—见解”

第一步——“了解”:通过课前或课上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了解基本史实。第二步——“理解”: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学习,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三步——“见解”:通过开放性学习,我们要大胆创新,敢于质疑,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启迪。体验式学习法:

我们学历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我把它叫做体验学习法,就是同学们在这里听课,我希望大家不是被动的。我们听课的时候要思考,要把自己摆进来。这样的课听下来,我们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体验学习法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叫做直接体验,借用毛泽东的一句话:“要知道李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李子的味道”。这叫直接体验。但是,对历史而言呢,这个直接体验,基本是做不到的。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所以呢,还有另外一种很聪明的方法,我们叫间接体验。比如说我们通过书本的学习,我们通过一种模拟的、情景的、感同身受的方法去感悟历史。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所以这就叫间接体验式学习法。这节课我们就试一试间接体验式学习法。第一步——“了解”:

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内涵)?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何作用,其地位如何?(评价)

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

2、毛泽东思想 完成表格验收

毛泽东思想还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回答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举例子说明:

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还有啥呀?举个例子吧。举个例子吧,朝鲜战争,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留弹。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阐述为一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是各打各的,实质上说的是要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简单说吧,你打你的,我让你打不着,我打我的,打得过就打,这是歼灭战,打不过就跑,这叫运动战,放在一起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毛泽东指挥过422场战役,几乎没失败过。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面:三个世界的划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思想政治和文化路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二步——“理解”: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学习,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

结合毛泽东诗词理解不同时期毛泽东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和作用,体会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沁园春 长沙(1925)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鉴于封建军阀势力强大,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国民大革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工人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创作的《沁园春·长沙》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强音和“到中流击水”的斗争渴望。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应当力主沉浮,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西江月秋收起义

(1927)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就明确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理论和中国农民是革命主力军的思想。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境的秋收起义,结果失败。这时的毛泽东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他有两个选择:继续攻打大城市,而且这也是党中央的指示,在政治上不会犯错误,不用冒风险,另一个是井冈山(穷乡僻壤)这个是要冒风险的,搞不好是犯错误的。

(1)、毛泽东选了那条路?为什么?

背景:毛泽东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分析当时的形势,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农村进军。(中国革命的主力是谁,农民,在哪?当然在农村)他带领队伍到达了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毛泽东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路?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和俄国革命道路正好相反,俄国走中心城市道路。国情不同。

(3)这条路后来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教师总结:毛泽东不去长沙而去了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老师认为这也是毛泽东的过人之处: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还善于总结。

毛泽东发动人民战争,表达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和勇气。

这个时期,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分两步走的原因是什么?(由国情决定)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消灭资产阶级,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但现在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未完成。所以毛泽东清晰地分析了当时中国形势,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国情,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物)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论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使中国人民清楚地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前途,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胜利信心,有力地指导和进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11946-1949)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蒋家王朝灭亡了,毛泽东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战争即将胜利,革命第一步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结束,怎么走向第二步?第二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怎么样让党干干净净的的执政啊?新中国即将成立,谁来当家作主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共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的敌人是不看好我们的。天下大乱,零分。毛泽东和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探索精神做出了回答。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建国后)《水调歌头·游泳》(1956)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毛泽东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规模和灿烂前景。众所周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1997年就动工了。毛泽东所设想的“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象,经过中国人民十几年的奋斗,而今三峡大坝已经矗立在世人面前。

社会主义建立后,敌我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同时中苏关系恶化,失去借鉴模式,自己探索,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做了以上报告,其实主要还是解决党的执政问题。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是没有这些论述的)

我们了解了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内涵,理解了毛泽东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和作用,学历史要为现实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自己的见解。

第三步——“见解”:通过开放性学习,我们要大胆创新,敢于质疑,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1、区分三个概念:毛泽东个人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

2、有人说,毛泽东思想的本质和灵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理解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开放性思考题)

70年前,毛主席为中央一个烧炭的普通战士张思德同志举行追悼会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从此,“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党和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毛主席终其一生,所致力的就是人民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人。

“人民战争”。人民解放军。“人民英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人民政府”。人民公仆。

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喊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强音:“人民万岁”。这就是人民领袖毛泽东。一身的正能量。毛泽东为什么赢得人民人崇拜啊,因为他崇拜人民,只有崇拜人民的领袖才能赢得人民的崇拜。

所以说:为人民当家作主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也是毛泽东思想 “无敌于天下”的秘密所在。

3、有人说,我们今天有邓小平理论,有三个代表,有科学发展观,不需要毛泽东思想了,怎么看待这种说法?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谈一谈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开放性思考题,以史为鉴,反思社会。)

思考为什么学习,为什么经商,为什么执政,为什么工作,为什么搞研究,(以史为鉴,反思自己,反思社会)

指导当下领导人治国思想,邓、江、胡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习近平十八大讲话大有毛泽东七届二中全会之风。

十个没有,从严治党治军,用群众运动和革命运动来打击官本位、金本位,打击腐败,让领导和干部夹起尾巴做人、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看官员,轻其言,重其行,看他怎么做,不看广告看疗效。

毛泽东统治下的延安很干净,推广到全国,毛泽东最憎恨的现象就是为害百姓,杀了刘张七官后,中国很干净。反思现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受到很大冲击,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一些混乱。曾经的为人民服务一度让位于为我服务,为人民币服务。而在这种思想下,我们的市场经济开始混乱,贪污腐败的有了,毒奶粉有了,卖孩子的有了,吸毒贩毒的有了,让一部人先富起来后他就死活不带动后者富起来的人有了;

在这种现象下,坚守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商人要反思,官员要反思,每个中国人都要反思。做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也要反思。你为什么而学习?

反思自己,为什么学习?中国人每个人都要反思,如果每个人都以为人民服务做为自己学习或工作的根本,那我们的社会会更更和谐,更干净。我想,这也是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意义之所在。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

——习近平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林燕娟

考纲要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分析:本课在本专题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三民主义下接邓小平理论,在本单元中是重点知识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高二的学习,同学们对本课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知识掌握的不够系统全面透彻。

教学目标:

1、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发展、成熟过程等有关基础知识。

2、通过对毛泽东思想成熟过程有关材料的收集与分析,培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充分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才能为中国人民找到通往胜利的道路。

重难点: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成熟与确立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毛泽东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讲授新课:

新课导入:展示一组以毛泽东生平活动经历为主的图片,了解毛泽东,同时展示他的一首诗词《沁园春 · 雪 》从而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快速浏览本节,思考:本节有几个子目录,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课主要叙述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光辉历程,并在历史发展的讲述中强调毛泽东思想不同发展阶段中的理论成果,分析这些理论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历史意义。

毛泽东思想诞生的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3)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4)国际条件: 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Ⅰ)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 1、1918年在长沙创办新民学会;

2、五四运动时期在北京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接触共产主义书籍;

3、后回到湖南创办《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4、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Ⅱ)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毛泽东思想的发端: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1921----1927)(1)表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2)标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内容: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1927~1937年)(1)背景:①国民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即要坚持党的领导,进行武装斗争。②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2)实践与理论:

(3)主要思想: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意义: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

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

史料链接:

材料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决定把队伍转向农村,向井冈山进军。

材料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材料三: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请回答:

(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4)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提示:毛泽东决定把军队由城市转向乡村,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充分说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反映出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战时期(1937-1945)——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促使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①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②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及其成功与挫折的经历。③抗战时期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大后方的相对稳定的环境。④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共党人的不懈努力。

(2)形成基础:《<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3)首次提出:1943年,王稼祥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4)正式确立: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5)主要思想:

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6)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对中国革命意义: ①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Ⅲ)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两大问题。

1、表现:

(1)主持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问题 ①内容:

a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d规定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②意义: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3月),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3)写了《论十大关系》 1956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1957年等重要报告,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2.主要内容:

(1)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2)在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3)农业轻工业比例适当,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4)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三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是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四 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3)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巩固练习: 三 总结本节内容

让学生归纳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四 板书设计

1、毛泽东思想诞生的条件

2、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一)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A、毛泽东思想的发端 B、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C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3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下载17 毛泽东思想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7 毛泽东思想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7课毛泽东思想教学设计(共5篇)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景泰五中历史教研组 魏兆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记忆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

    毛泽东思想教案导论

    导 论 【教学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基本内容、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对导论的学习,使学生对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有基本的了......

    毛泽东思想概论 教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产生新的理论成果。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林燕娟 考纲要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分析:本课在本专题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三民主义下接邓小平理论,在本 单元中是重点知识内容......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教案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记忆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设计(专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设计 (专科) 一、实践教学计划 实践教学活动是整个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0%。......

    毛泽东思想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模拟测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