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
爱国主义精神永驻心间
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爱国主义的含义,结合新时期中学生的时代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
活动准备:请同学们搜集有关爱国主义精神的资料,比如: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人士的事迹,爱国精神的体现,班会课上的活动以学生自发准备为主。
活动过程:
主持人:老师们!
主持人:同学们!
齐: 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爱国主义,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国主义”么? 主持人:(思考状)其实“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热爱祖国可爱的人民„„还有为了使祖国富强而好好学习!主持人:哈哈,基本说对了!“爱国主义精神”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爱我们可爱的祖国而做出的一切努力。
主持人:现在,我宣布五(3)班爱国主义精神主题主题班会正式开始。主持人:主持人,你在唱国歌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一股暖流在心间流淌? 主持人:有啊,唱着国歌,“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冲出大气层的场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想当时,我欢呼雀跃,激动的心情难以自已,我真想骄傲地、大声地告诉所有人:我是中国人!
主持人:是的!曾经有人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一旦苏醒,势不可挡!曾经有多少文人骚客为了他熬白了头发,“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千载之下,每当朗诵《满江红》的时候就会使人想起岳飞凛凛雄姿,英雄气概,激越慷慨、所向无敌,令人热血沸腾。这一首词真是爱国精神的写照啊!
主持人:是呀,我真想再一次体味他的让人敬佩的爱国精神啊!主持人:这好办,今天你就能如愿以偿了,瞧!我已经按奈不住心中的激动了。
主持人:太好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岳飞的《满江红》吧!有请主持人同学。《满江红》 岳飞
主持人:听了主持人同学的朗诵,让我有一种激动的心情,我非常赞赏他,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完全没有空话,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主持人:是啊,爱国主义绝对不是口号,他需要我们用行动来表现,用语言来表达,此时此刻,我好想再表达一下心中的激动啊!主持人:那你如何表达呢?
主持人:我要唱一首歌,一首赞颂祖国的歌,一首让我们中国人骄傲的歌曲:《歌唱祖国》!主持人:我也想唱!要不我们一起唱吧?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 《歌唱祖国》
主持人:主持人,我们用朗诵,从唱歌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可是,我想“爱国”的形式应该不止这些吧,你说我们还可以如何表达呢? 主持人:(思考状)我想还是让大家一起说说吧,集思广益,生活中有些什么方式可以表达“爱国”?请同学们讲一讲。可能的回答:
1、关心国家大事。例:刘翔(奥运金牌)
2、热爱自己的学校,感谢前辈为我们创造那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要以优异成绩回报。
3、爱惜公共财产,爱惜国家财产
4、多了解英雄事迹,多了解国家的历史 5 维护国家的尊严。
6、抵制日货。
7、尊老爱幼,继承传统美德。
8、„„
主持人:下面请老师来给我们讲一讲爱国主义的方式吧!(主持人把没有说到的细节补充完整。)
主持人:既然大家都说了要关心国家大事,那么我就想考考你们,“国家大事知多少”。
1、说出“神州六号”的五名英雄。
主持人:主持人,我们用朗诵,从唱歌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可是,我想“爱国”的形式应该不止这些吧,你说我们还可以如何表达呢? 主持人:(思考状)我想还是让大家一起说说吧,集思广益,生活中有些什么方式可以表达“爱国”?请同学们讲一讲。可能的回答:
1、关心国家大事。例:刘翔(奥运金牌)
2、热爱自己的学校,感谢前辈为我们创造那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要以优异成绩回报。
3、爱惜公共财产,爱惜国家财产
4、多了解英雄事迹,多了解国家的历史
5、维护国家的尊严。
6、抵制日货。
7、尊老爱幼,继承传统美德。
8、„„
主持人:下面请王老师来给我们讲一讲爱国主义的方式吧!(主持人把没有说到的细节补充完整。)
主持人:既然大家都说了要关心国家大事,那么我就想考考你们,“国家大事知多少”。
1、说出“神州六号”的五名英雄。
费俊龙、聂海胜、吴杰、刘伯明、景海鹏、曹毅。
2、最近流感非常盛行,说说你们知道的流感传播的途径。
3、两个奥运吉祥物分别叫什么名字? 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采用奥运圣火、大熊猫、鱼娃、藏羚羊和燕子为造型
4、流感病菌的传播途径又哪些? 有直接接触或与病菌物间接传染。我们这里有没有流感的病例?
5、吉林大型爆炸事故现在情况怎样?
事故发生后,公司和工厂救援迅速,11.13下午15时左右事故初步已得到控制。
6、神州五号时什么时候发射的?发射地点时哪里? 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7、现在地铁的车票已在全国推广,你知道它的名称吗?怎么使用? 叫“一票通”;进入照一下票面,出去时插卡。
主持人:通过前面的小竞赛,可以知道大家对国家大事都是很关注的,关心国家就是爱国的表现,这是一些大的方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表达爱国,从细节入手,从我做起,热爱祖国。
主持人:没错,每天的升旗,对老师礼貌,对同学友爱,对父母孝顺也是爱国的表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结尾词〕
主持人: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我们的主题班会已经接近尾声,现在,全体起立,唱国歌。齐:,我们宣布XXX班爱国主义精神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了解7.5事件的性质,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特别是本班民族学生的事迹)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生:朝鲜族、苗族。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二)国家的民族政策;
思考: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民族政策?看谁说的最多。•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
二、民族区域自治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三)畅谈民族团结的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小组收集的最多。
三、民语亲密大接触
让我们一起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子叫——双语词汇大竞猜。女:下面我来说一下游戏规划:
1、请各小组派一名民族同学站到台前来,面向大屏。
2、小组其他成员背对大屏。
3、民族同学用民语说出物品的名称,并同时可用手比划,由汉族同学用汉语说出名称。
4、每组5个名称,时间为50秒,说出最多的为优胜。
5、如果民族同学用汉语不小心说出的物品名称或用汉语说出物品名称所含的字则不得分。男: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活动学会了几个物品的名称,谁来说一下。
四、语言对对碰。
男:语言是交流之门,我们班中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同学比较多,那就让我们通过下面游戏体会一下,学习非母语语言有多难,那么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同学学习汉语就有多难。到底有多难还是让我们亲自试一试。女:下面我说一下游戏规则:
1、每组派出一名民族同学,说一句民语。
2、另一小组同学说出这句话的含义。
3、猜对的给该小组加分。
4、猜错,则由民族同学教大家这句民语,学的最快的同学,为该同学所在组加分。男:通过刚才这个游戏我们都收获了什么呢?请大家谈一谈。
五、“7•5”事件性质:
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已经造成150多人死亡,1000余人受伤。
六、背后实质:
据了解,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近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7月5日20时左右,一些人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解放路、大巴扎、新华南路、外环路等多处猖狂地打砸抢烧。截止到23时30分,已造成多名无辜群众和一名武警被杀害,部分群众和武警受伤,多部车辆被烧毁,多家商店被砸被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指出,事实表明,这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集警力处置。目前,事态已经得到控制。5.请同学们谈感想;
七、活动导行,深化情感。
八、设计小活动:假如班上来了很多不同民族的同学,你怎样与他们相处?指名答。
九、【班主任小结】
今天我参加你们的活动后和你们一样触很深,我更相信这次主题班会后无论是民族同学还是汉族同学,我们都会更理解对方,我们班再不会出现下课时,汉族同学和民族同学各聚一堆的场景了,因为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更加坚信各民族是一家人,只有各民族之间彼此团结,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繁荣昌盛,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脚步才会更强、更快、更有力!教育反思
同学们反响积极,都能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表示,作为中学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活动;同时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知识,成为国家靠得住,用得着的人才,报效祖国。
第二篇:爱国主义主题班会教案
爱国主义主题班会教案 初一(5)班白玛卓嘎 活动流程:
爱国名言、爱国歌曲鉴赏交流 学生讨论、发言:我的爱国行动
我的爱国宣言:说一句祝福祖**亲的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领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等,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爱国守法观念. 展望未来,要高瞻远瞩,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教学难点】
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搜集爱国名人名言、青年爱国故事。布置教室黑板主题图。
准备《义勇军进行曲》和《歌唱祖国》的音乐。【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熟悉的歌曲,同学们想听一听吗?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音乐《国歌》)
教师:听着这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让我想起了六十多年前的 10 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回顾历史,多少爱国志士曾留下了他们的爱国宣言,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这句名言的意思就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1、教师:爱国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上世纪初的青年爱国,是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浪潮中。
三、四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五十年代的青年爱国,是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现代的青年学生,正处在和平年代,祖国又正在日益强盛起来,我们该怎样表现我们的爱国热情呢?(学生汇报交流)
2、请各位同学说一说将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让同学们的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的爱国行动:
1、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从唱国歌上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否真正爱国。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唱国歌时的神情和态度,我们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我们究竟爱不爱国,究竟有没有民族自豪感。
2、懂得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3、如果我爱国,我会认真学习,学习好知识充实自己。
4、其实只要有一颗真心就好了,如果祖国的利益被侵害,你会心痛,你会愤怒;
5、如果我爱国,我会在升旗礼时专注的看着五星红旗,心中默默唱着国歌,心里感到自豪;如果我爱国,我会关注国内的事情,不时的关注国家重要的新闻;如果我爱国,我不会说的嘴巴上惊天动地,只从嘴巴说出来,而没有一点行动;如果我爱国,我会为国家争面子,至少在自己身上要保持好良好素质,遵守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学唱爱国主义歌曲、听爱国主义歌曲,这也是爱国的表现
第三篇: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
旗帜鲜明的反对“三股势力”
一、班会目标1、2、让学生对三股势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以及暴力恐怖势力的危害,从而旗帜鲜明的反对三股势力。
二、班会流程
1、主要采用案例法、解析法、分组讨论法展开关于三股势力的内容。
2、让学生参与到关于三股势力的思考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充分揭露暴恐分子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丑恶本质,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擦亮眼睛。
2、高举民族团结大团结旗帜,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揭穿“圣战殉教进入天堂”等荒谬言论,使学生能抵制极端宗教思想的渗透。
四、班会重点
1、揭露暴力恐怖势力的丑恶本质。
五、班会难点
1、怎样让学生认识到“**遭殃、稳定安康”的现实意义。
六、班会过程
1、背景知识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这“三股势力”一直干扰着新疆的发展。
新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新疆更为突出。
3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率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新疆区情,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面对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猖狂进攻和破坏,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材料展示
通过视频、图片以及文字材料展示一下内容。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之路。
随着急剧的社会转型,新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早在20世纪初从西亚、南亚一带传入新疆的“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回潮及民族分裂主义的大肆活动。
20世纪80年代初,南疆的喀什、阿克苏等地先后发生了由民族分裂势力煽动的群体性骚乱。80年代中后期,乌鲁木齐市又发生了多起在别有用心者鼓动下的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的游行示威事件。
3、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内容为,三股势力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4、班主任就学生讨论进行总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这些严重干扰了新疆改革开放的进程,破坏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危害了新疆的社会稳定。1990年4月发生在阿克陶县巴仁乡的反革命**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势力”正在合流。
他们采取暗杀、爆炸、纵火、投毒、抢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权进攻,目标针对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解放军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普通汉族群众。
境内外“三股势力”与国际恐怖势力相勾结,破坏能量大大增强。这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稳定,也对我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5、展示国家领导人对新疆问题的观点
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4页。)
江泽民指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1页。)
6、主题升华,帮助学生认识到三股势力的严重危害。
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政治上、思想上都对新疆的社会产生过深远的恶劣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分裂势力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大肆煽动反汉排汉,煽动宗教狂热,鼓吹新疆“独立”,搞什么“东突厥斯坦国”。
这30年来,每年都有一些民族分裂组织团伙被我公安机关破获。从1990~2001年,新疆“三股势力”制造的暴力恐怖案件多达200余起,造成各族群众、军警官兵、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吴福环、郭泰山等:《新疆改革开放30年通览》,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2页。)事实证明,民族分
7、了解新疆地方政府对三股势力采取的措施
在这个问题上,新疆干部群众的认识有一个逐步统一和深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民族分裂势力挑起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当时的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提出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这一论断。
1990年“巴仁乡反革命**”事件后,自治区党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
1996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新疆稳定工作的专门文件,旗帜鲜明地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通过广泛、认真、深入地学习,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党中央的论断上来,从而为新疆的反分裂斗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保卫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定了新疆局势。在长期的对敌斗争实践中,总结出了“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斗争经验,并作为与“三股势力”斗争的一条重要原则。
“三股势力”策划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动在准备阶段就被我们侦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组织团伙。经过多次血与火的考验,我们完全掌握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保证了新疆大局的稳定。
1997~1999年,自治区党委连续三年从自治区级机关单位共抽调了15000多名各族党员干部,分赴“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的县(市)乡(镇)和重点村进行集中的整顿治理,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实践证明,新疆稳定的形势是“打”出来的,对“三股势力”必须坚持严打,决不能手软,要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高压严打态势。
8、班主任总结。
高一(1)班 班主任:李新京
第四篇: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 四年级(3)班
胡再兰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了解7.5事件的性质,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特别是本班民族学生的事迹)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故事引入。
蚂蚁的故事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顺着风游走的火舌像一条红色的项链,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连连后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这时,出乎意料的情形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卷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化险为夷、战胜困难,只有团结起来,这些蚂蚁才能绝处逢生
4、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生:朝鲜族、苗族。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二)国家的民族政策;
思考: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民族政策?看谁说的最多。•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
二、民族区域自治 •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三)畅谈民族团结的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小组收集的最多。
三、民语亲密大接触
让我们一起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子叫——双语词汇大竞猜。女:下面我来说一下游戏规划:
1、请各小组派一名民族同学站到台前来,面向大屏。
2、小组其他成员背对大屏。
3、民族同学用民语说出物品的名称,并同时可用手比划,由汉族同学用汉语说出名称。
4、每组5个名称,时间为50秒,说出最多的为优胜。
5、如果民族同学用汉语不小心说出的物品名称或用汉语说出物品名称所含的字则不得分。
男: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活动学会了几个物品的名称,谁来说一下。
四、语言对对碰。
男:语言是交流之门,我们班中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同学比较多,那就让我们通过下面游戏体会一下,学习非母语语言有多难,那么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同学学习汉语就有多难。到底有多难还是让我们亲自试一试。女:下面我说一下游戏规则:
1、每组派出一名民族同学,说一句民语。
2、另一小组同学说出这句话的含义。
3、猜对的给该小组加分。
4、猜错,则由民族同学教大家这句民语,学的最快的同学,为该同学所在组加分。
男:通过刚才这个游戏我们都收获了什么呢?请大家谈一谈。
五、“7•5”事件性质:
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已经造成150多人死亡,1000余人受伤。
六、背后实质:
据了解,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近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7月5日20时左右,一些人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解放路、大巴扎、新华南路、外环路等多处猖狂地打砸抢烧。截止到23时30分,已造成多名无辜群众和一名武警被杀害,部分群众和武警受伤,多部车辆被烧毁,多家商店被砸被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指出,事实表明,这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集警力处置。目前,事态已经得到控制。5.请同学们谈感想;
七、活动导行,深化情感。
八、设计小活动:假如班上来了很多不同民族的同学,你怎样与他们相处?指名答。
九、【班主任小结】
通过今天民族团结这一主题班会,我相信无论是民族同学还是汉族同学,我们都会更理解对方,我们班再不会出现下课时,汉族同学和民族同学各聚一堆的场景了,因为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更加坚信各民族是一家人,只有各民族之间彼此团结,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繁荣昌盛,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脚步才会更强、更快、更有力!教育反思
同学们反响积极,都能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表示,作为小学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活动;同时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知识,成为国家靠得住,用得着的人才,报效祖国。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自豪感。60年来,各民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一年级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第五篇: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
小红门中心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主题
班会活动课方案设计
活动主题(或副标题):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
设计理念:在着力保持原汁原味民族歌舞的同时,融入其它形式的表演:如器乐、朗诵等。雕琢出民族团结、和谐、其乐融融的景象以及对祖国美好明天的祝愿。班会通过班集体成员积极参与,营造出团结合作的氛围,展现了各民族间的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活动目的:通过《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居住着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各族人民对祖国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进一步使学生树立科学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活动准备:搜集民族歌曲、相关视频;搜集少数民族某一方面的文化;搜集图片,动员班内特长学生展示。
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主持人甲:我们伟大的祖**亲有56个儿女 主持人乙: 56个儿女世代和睦相处团结奋斗
主持人甲:共同书写了中华文明
主持人乙:共同描绘着祖国的现在和未来
主持人甲乙:今天,我们各族同胞手拉手,一起来参加《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这个主题班会。
主持人甲:同学们,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咱们班就像一个个的小家庭。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吧!(视频介绍)
主持人乙: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知道的可多了,他们还准备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呢。
主持人甲:那太好了!首先,就由赵晶晶同学为大家展示吧。(学生展示)视频介绍 学生互动
依次介绍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
主持人甲: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主持人乙: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主持人甲:大家都知道人民币上的所有图案都有很大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人民上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你知道是哪个民族吗?(学生互动)主持人甲:下面,我想通过不同民族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来让同学们一起感受一下我们各民族不同的音乐风格给大家带来的无穷的享受,和他们的无穷的魅力。
我面我为大家演奏《 渔舟唱晚 》
主持人甲:“渔歌唱晚有余音,绕梁三日尤嗡嗡。”从中我们深刻体会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会有多采的中华文化。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息息相关,生死与共,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汉族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面是杨佳依同学电子琴《 牧民的一天 》
主持人乙: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五十六枝花,虽然我们身着不同服装,说着不同的民族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但是,我们同是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我们都是一家人。
(演奏中书法展示“民族团结”)
主持人甲:下面让我们欣赏几首少数名族歌曲,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 主持人甲:服装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少数民族的服装有着明显的特点,下面让我们连线看一看这些都是哪个少数民族服饰。
主持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习俗,那你知道少数民族都有哪些禁忌吗?
主持人甲:对于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的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禁忌,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
支持人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视礼俗在行动上互相尊重。
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对中华民族的构成、分布等有了初步的了解,灿烂的民族文化绽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团结的民族而自豪!同学们,不管我们身穿哪种颜色哪种款式的衣服,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祖国永远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万岁!中华大家庭永远和谐、幸福。
班会到此结束。
活动延伸:
尊重当地的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他们的民族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