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面临的五个基本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面临的五个基本问题
作者:杨均力
《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笔者认为,当前需要处理好5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一、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所谓“全”的问题,就是要全面落实各类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结合国家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学科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但是这一四维目标,属于引导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而并非是引导每一节课设计的具体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参照上述目标,进一步把它们进行分解、细化,从而生成具有更强教学导向作用的微观目标。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历经40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得到普遍公认的学习分类方法,即学习结果可以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又细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由低到高的四类)、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类。根据这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分类,我们就可以把小学数学中具体的教学目标划分为如下几类:(1)知识。如数学标识符号、有关数学的故事、趣闻等;(2)智力技能。包括辨别能力、概念、一般规则、高级规则等;(3)动作技能。包括各种动手操作能力;(4)思维方法。既包括一般的学习方法,又包括具体的解题方法;(5)情感与态度。包括兴趣、好奇心、自信息、自豪感等各种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了这样一个参照框架,教师在实际设计每一堂课时,就可以作为对照,一一澄清究竟有多少类教学目标需要落实,自己忽视乃至遗漏了哪一方面的目标。例如,参考这一框架,就可以避免数学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动作技能的培养问题。
同时,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某些类型目标的隐含性实质。例如,从可预见性角度划分,情感与态度目标可分为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两类。所谓预设性目标,是指在备课时预先列出的目标。例如,讲授圆周率时,教师要考虑介绍中国古代的数学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要介绍圆周率的用途,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意识。所谓非预设性目标,是指在教学准备阶段不能确切设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出现时机就应该加以落实的目标。譬如,在教学过程中,某位学生提出了新颖的问题,这就出现了引发学生求知欲的时机;某位学生出色地回答了问题,这时就出现了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每一堂课上不一定都有预设性的情感与态度目标,但是必然有非预设性的情感与态度目标。因为每一堂课上都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师生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与态度教育的时机。非预设性的情感与态度目标通常是隐含性的,需要随时注意。类似地,思维方法通常也不是独立的,它需要以具体的数学内容为载体,与具体的内容学习结合在一起来训练。拆数的方法,需要与某个数相结合;面积的巧算,需要以某道具体的面积计算题为依托。
教师只有从整体把握住具体教学目标究竟有几类,而且对于一些隐含性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时才不至于遗漏目标。
二、深——确保学生的学习到位
所谓“深”的问题,就是要考虑数学内容的学习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位。前面提到,数学学习有不同的类型,有知识学习,有概念学习,有规则学习,也有问题解决,但每一类学习都有其理想的终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数学知识学习的理想终点是在需要时能够回忆起来,概念、规则、问题解决等数学技能的学习一般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数学问题为终点,而思维方法的学习以能够自觉、熟练地运用乃至创造为终点。数学学习不能达到其理想终点,就意味着学习不到位,没有完成课程或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奇数、偶数”概念的教学 中,如果学生仅仅能够辨别哪些数是 偶数、哪些数是奇数,这并不代表学习任务已经完成,而如果能够举出奇 数、偶数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实 例、设计运用这两个概念的情境,则 标志着学习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教师要想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教 学、学生的学习是否到位,更为有效 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必须澄清每类学习从浅入深的层次问题,学会数学学习的层级分析。近期,美国学者完成了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修订,把认知领域的学习从认知过程维度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由低到高的六介层次,为数学教师判定教学的深度提供了很好的评价标准。
三、优——科学运用教学方法
所谓“优”的问题,就是要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学习和教学心理学的基础上,以最少“付出”达到既定目标。
本质上,数学教学包括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两个方面。在这其中,“学”为根本,“教”为手段。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身心发展,因此它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讲,良好的教学设计必须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例如,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既有具体概念,又有定义性概念。现代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前一类概念适合采用概念形成(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后一种概念适合采用概念同化(讲授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如果明确了这一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程序,就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否则,就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
数学教学设计还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使用直观教具,而不能仅凭抽象的数学符号、数量关系的描述和推理来进行教学。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适合于低年级学生的简单、有趣的教学情境,则可能让他们感觉“搞笑”。
当前,国际数学教育领域普遍强调在数学教学中做好教学分析这一环节。这里的教学分析,包含学生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情境分析。分析学生的目的就是澄清他们的学习需求、认知特点、知识水平、学习起点,为教学内容、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分析学习任务的目的,就是要澄清学习的层级和条件,为教学步骤的展开和推进奠定基础;分析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澄清影响学习的情境因素,为教学环境的布置、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参照。所有这些做法,都值得小学数学教师学习、借鉴,并藉此来提升自身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四、新——强化新素材、新方法的运用
所谓“新”的问题,就是要求教学设计时考虑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运用,使教学不断推陈出新。
新颖、新奇的素材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呈现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据1998年2月26日《参考消息》报道,某记者采访英国分管教育的大臣:“大臣先生,7乘以8等于多少?”这个大臣哼哈一声:“我想想,7x8大概等于54吧。”请问,这位大臣的回答正确吗?这种结合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新奇事件来设计数学学习情境的方式,自然比单纯数算“7列物体、每列8个”的效果要好得多。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教师习惯于运用互联网,可以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采取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呈现方式,既可以节省课上用于板演的时间,又可以充分利用声、光、电、动画等直观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内容中。在教学设计中求新,还意味教学方式的不断变化。例如,以“活动式”开头是一种能够较好引导学生学习的设计,但是如果教师频繁使用,也会导致学生逐渐对这种开头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轮换使用“直接导入法”“趣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多种导入方式,课堂教学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五、真——关注真实的生活问题
所谓“真”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设计时要尽量考虑选取一些来自于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情境、素材,尽量避免采用一些抽象的、虚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里的“有价值”,不仅具有“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有用”的涵义,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对学生从事任何事都有用”。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问题的关联,是数学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毕竟,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回到生活,服务于生活。而且,与真实生活问题相关联的数学,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关注真实生活的问题。一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教学素材。例如,学习几何图形时,就可以结合“嫦娥一号”环月卫星的发射,让学生学习“圆”“椭圆”“正方体”“圆柱体”等概念。二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例如,学习了钱币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购买物品,并计算找回的余额是否正确。采用这些教学设计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而且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本领在增强,享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8.3上)3
第二篇:党的五个基本问题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五个基本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历史
1.1921—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巨大意义:
(1)从此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2)从此结束了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从此结束了中国长期战乱和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除台湾、西藏外的国家的基本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
2、1949—197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3、1978— 至今 :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赋予了中华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共第一代
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新的伟大的探索,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成功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三大转折。
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其基本点:一是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各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二是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
(4)关于政策和策略。
▲军事上的政策策略: ‚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避强击弱,荫蔽精干,把革命的进攻和退却结合起来;人不犯
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
▲统一战线方面的政策策略:既统一又独立的方针;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有理‛,‚有利‛,‚有节‛。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
(6)关于党的建设。
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
发展社会生产力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开放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中国成立后60年间,党提出了四条基本路线
(1)1952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的总路线。
(2)1958年,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到1969年九大上被正式确定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4)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
四、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分。党的最高纲领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同的。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三大基本纲领
(1)政治纲领: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反帝反封建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和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等方针。
(3)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经济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政治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文化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
2.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走自己的道路,依靠自己的力量,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足点。
3.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好、实现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目的。
4.坚持统一战线的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
5.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保证。
第三篇: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
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以课堂评价完善教学设计,判断是否是一个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
一、明确要去哪里(确定恰当的教学目的)
一堂好课犹如一段美好的旅程,老师是向导,学生是旅伴,教材是载体,教学目标就是我们要到达的驿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假如你对要去的目的地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不知道自己走错了目的地。”教学目标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明晰如何去那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
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合适的教学内容建立在良好的学科知识,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正确理解,对学生学习状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蕴含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设计一课,除了熟悉课标要求之外,还要围绕本课教学目标,以教材为抓手,优化教学内容,并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
三、判断是否到达那里(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精心设计的一节课到底怎么样呢?需要到课堂上去检验,需要用课堂评价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许多成功的课例,都是在反复的试讲中,在不断修改完善中得到大家认可的。因为有了“公开”课这面镜子,你才知道怎样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自己的平常课也会因此越上越好。很多公开课上的优秀也成就了日常教学的优秀。教师应该有一个不断反思的教学意识,要养成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的习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评价一堂语文课应当从下面几点入手
1.所教的内容必须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既注重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又能在听说读写中发展语言和思维,习得学习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积淀文化素养,吸收人文内涵。
2.从 “教”和 “学”两个方面评价教学活动。教学既要体现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师生、生生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等状态,最大限度地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参与权;课堂活跃不仅是表面的,更是思维的,有价值的。
3.辨证地看待一节课的“顺”与”不顺”。善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并能积极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课后应当根据课堂现象进行反思,完善教学设计。比如一节课老师感觉教的很累,或是学生没有学明白,或是积极性不高等。针对其中某一现象,从学生入手,进行调研,寻找真正原因,然后进行二次设计,直至优化。
第四篇:中国农村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对策
农村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对策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有些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有些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带来的问题。要解决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问题,必须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办法。
一、中国农村的基本国情及其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一)我国农村的自然和经济的基本条件,有三个特点:第一,人口多,而且农村人口比例大。第二,自然条件差。我国的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0%左右,人均耕种面积有限。第三,我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工业化水平规模较弱,使得我国的经济实力不足。//以上基本情况使我国的农村必然出现农业劳动生产率将长期保持较低水平和农村向城镇化的转移过程十分漫长而艰难的两个趋势。//(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这两种基本趋势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决定性的影响,并且会引起和带来一些问题。例如:
1、农民收入问题。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长期困难将成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限制性因素,人均资源的有限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低水平也会给农民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收入快速增长带来困难。
2、国家农业的投入不足将是长期性问题,由于国家财力不足,对农业的投入没有形成制度的保证。
3、农产品成本不断增加的倾向。农机和水利设施不断使用,使得农田作业成本增加。
4、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长期低水平会造成农业生产的危机。例如我国自己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使部分农民破产,出现农业危机。
二、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农业带来的新问题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农业又面临着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问题。//(一)市场价格的波动引起生产的波动。我国前几十年农产品价格一直十分稳定,但实行多渠道流通之后,农业生产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大大增加:价格高,大家都来生产;产品多了又引起价格的下跌,大家又纷纷退出产品的生产,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市场的波动频率增加,造成了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严重的也会引起农业经济的危机。有时只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才能对其有所控制。//(二)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企业化后,农民在市场交换中处于不利地位。以前的供求关系相对稳定,是在国家计划经济的指导下进行的,供求关系稳定。改革开放后,受市场影响,及部分流通环节的制约或操纵,造成农民收入不稳定,在市场供求中被动受制;另外,有些地方财政包干的地方,部门和企业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利益,有些单位是独立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农民在市场交换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其利益可能会受到侵害。//(三)分权式的改革使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下降。分权式的改革下放,经过放权让利,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税赋最轻的国家之一。我国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已远远低于其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央政府调控能力的下降对农业的影响极大。一方面,中央财政较为紧张,使许多重要的农业科技项目投入不足,降低了竞争力及调控能力。另一方面,中央财力的缺乏使得中央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手段受到削弱,促使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扩大,形成了农民跨地区的季节性流动,如“民工潮”。这种现象也说明了市场经济对农业的冲击:人口多并且农民多的地方,将来是我国发展最慢的地区。
三、若干对策建议中国基本国情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是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决不是短期内,或一、二十年可以解决的。所以在农村政策和工作方法上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长期坚持联产承包,双层经营、社会合作的经营体制,这是我国农业现行的基本体制。现在农户经营规模太小,许多生产环节无法独立完成。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我国必须坚持双层经营体制,即必须由集体承担起单家独户无法干或干起来不合算的事。//(二)耕地政策要以维护社会安定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差别很大,耕地政策不宜“一刀切”。(1)大部分地区应长期实行“均田制”的政策。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都面临着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压力,要保证转移不出的劳动力人人有地种。
(2)在发达地区要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积极推进地规模经营。由于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快,所以耕地承包期不宜过长。集体要保留对耕地的调整权。//(三)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缓解农业劳动力压力的一个有效办法。中国的城市化应该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稳步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方针。为了鼓励农业劳动力转移,应有以下政策:(1)中央政府对地区差别要控制,要加强对中西部省区的投资,逐步解决“民工潮”的问题。(2)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有鼓励政策,吸引劳动力就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四)健全、完善农业的宏观调控体制。必须建立起政府的农业宏观调控和保护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自发的市场波动,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五)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和其他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优化农业政策的决策程序。在各个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立该产品的专业农民组织,同时应在每种大宗农产品中建立由生产者、经营者、加工厂和消费者代表参加的委员会,共同协商决定涉及该产品的各种政策。
第五篇: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引入新课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心动与幡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我们自身、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
教师点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下划分的。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唯心主义。
解释:在我们中国古代,物质和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与天、名与实、神与形、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的探讨。
请同学们指出以下观点各属哪个阵营?
王守仁:心外无物。(唯心主义)
范 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唯物主义)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唯心主义)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唯物主义)
荀 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唯物主义)
王 冲: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唯物主义)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唯物主义)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也有一些哲学家,如英国的休漠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例子:《子非鱼》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庄周梦蝶》
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在他看来,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师点评: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面对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出发的问题,说到底都要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