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5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杨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杨教学设计》。

第一篇: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白杨》,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主要讲一位在边疆工作的父亲在接子女回疆的途中,与子女谈论白杨的事。师:在孩子们的眼中,白杨有哪些特点呢? 生:高、直、大

师:那么这些特点,你能用书中的哪个词语来概括呢? 生:高大挺秀(板书:高大挺秀)

二、感悟白杨的品格

师:形容树的高大,一般都用高大挺拔,这里却用的是高大挺秀,白杨树秀在哪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看看爸爸眼中的白杨有哪些特点,用小圆点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再把你的收获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同时也听听别人的想法。生研读,交流。

师: 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

生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中的“从来”用的好,说明白杨树从它生根发芽时就是直的。师:你的体会很好,能把你的体会带到你的朗读中吗?(生读)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它都是直的,写出了白杨本性。

生2:“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话中“哪儿„„哪儿„„”这个关联词用得好。我觉得白杨的适应能力很强,到哪都能生长。(板书:适应力强)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生读)

(师:好,他读出了白杨树的适应能力强,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很快”“长出粗壮的枝干”还让我感受到白杨的生命力很强。

师:白杨树不但适应力强,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不管„„不管„„总是„„”这个关联词用得好,从这个关联词我可以感受到白杨什么困难都不怕,坚强不屈的品质。(板书:坚强不屈)师:我觉得你体会得特别好,能不能用你的朗读把白杨坚强不屈的精神读出来呢?

师:在爸爸的眼中,白杨树不但高大,而且适应力强、坚强不屈,爸爸为什么这样评价白杨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找到第一自然段(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昏黄一体。)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非常的恶劣。师:它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大戈壁)借助注释了解戈壁,参照书下注释也是我们分析理解课文的好方法。师:我们一起亲眼看一看大戈壁(生看,师介绍)这就是大戈壁,它是一种地面几乎全被砾石所覆盖的沙漠,这里冬季异常寒冷,夏季高温难耐,茫茫的一片,没有水,很容易迷路而渴死;大风起时飞沙走石,遮天蔽日,连大沙丘也会移动位置。师:这种景象,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

土地贫瘠

荒无人烟)

师:大戈壁的环境如此恶劣,然而,白杨树却在这里长得那样的高大挺秀,给茫茫的大戈壁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这就是白杨树的秀之所在,它秀就秀在它的内在品格。此时,你想对白杨树说些什么呢?

生1:白杨你真了不起,在这荒漠的土地上能长得这样高大。生2:白杨,你的生命力真顽强。

生3:白杨,谢谢你给大戈壁带来的绿色和生机„„ 师:那么,你觉得爸爸对白杨的评价正确吗?

师:让我们带着对白杨的敬意一起来读读爸爸的话。齐读

三、体会爸爸要表白的心

师:爸爸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 生:不是。他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师:爸爸到底在表白自己的什么心愿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4-16自然段,自己先思考,再和同桌交流一下。生汇报:

生1:爸爸把自己看作白杨树,新疆就像环境恶劣的大戈壁,爸爸要去建设新疆。

师:你对新疆当年的情况有了解吗?(生介绍查阅到的新疆材料)

(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工具,他们就自己制作,生活上也是那样艰辛,用油桶烧水,在青石板上烙饼,没有地方睡觉,就在地上挖一个坑,睡在坑里,上面用简陋的东西一盖,早晨醒来,满嘴、满脸、满眼都是沙子。)师:爸爸妈妈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去建设边疆,改善这里的环境的。爸爸还有什么心愿? 生2:爸爸把他们也接到新疆,是希望他们以后也能来建设新疆,也能像白杨树一样,哪需要他们,他们就去哪里。„„

师:因此,爸爸不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更是在表白自己一颗()的心!生:建设边疆

无私奉献

扎根边疆(板书:建设边疆,扎根边疆,无私奉献)

师:仅仅是爸爸一个人的心愿吗?

生:不,是所有新疆的建设者的共同心愿。(板书:建设者)

师:那么,我们就用赞美白杨树的最朴实的语言来赞美这些建设者吧!生:齐读“白杨树从来就是这么直„„”

师:爸爸的介绍像一粒种子,播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里。但是望着窗外的白杨树,他又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呢?他还在担心什么呢? 生:他担心孩子们能不能适应那里的环境。师:是啊,孩子们能适应那里的恶劣环境吗?

生:我认为孩子们能适应那里的环境,因为当爸爸看到大白杨身边的小白杨在风沙中成长,他嘴角浮起一丝微笑。他对孩子们有了信心。

生:他想我的儿女肯定能像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他觉得祖国建设后继有人。

师:回答的真好,我们坚信,在爸爸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一定能像小白杨一样,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四、借物喻人写法

师:课文学到这,我有一点不太明白,爸爸既然想表达建设新疆,扎根新疆的愿望,那他为什么要向孩子们介绍白杨呢?

生:是因为白杨和新疆建设者有许多相似之处,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

师:像这样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这篇课文就是借白杨适应力强,坚强不屈的特点来赞美建设者的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借物喻人)我们来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也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生:《落花生》用花生的长在地下的特点赞美朴实无华的人。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它是著名作家艾青所写的《帐篷》,大家边读边思考:诗中的“我们”指的是哪些人?他们身上有怎么样的品质?这篇文章和《白杨》一课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地质队员,拓荒者,建筑工人,服从需要,建设祖国的精神。

生:这首诗也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用帐篷的哪里需要去哪里赞扬建设者的服从需要和建设祖国的精神。

五、写作练习

师:读了这两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身上也具有人的品格呢? 生1:梅花寒冬开发,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生2:松树四季常绿,不畏严寒的精神。

生3: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雨伞、橡皮、蜡烛、粉笔„„)

师: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思考真了不起。请大家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写你最欣赏的一种事物的特点和它的内在品格。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家课后来完成。

六、总结

师:同学们,我猜想袁鹰的这篇《白杨》之所以被选到课文中去,应该不只是因为它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还因为什么?

生:因为白杨身上有坚强不屈,努力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是啊,那让我们共同记住白杨的特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板书设计:

3.白杨

借物喻人

白杨

建设者

高大挺秀

建设边疆

适应力强

扎根边疆

坚强不屈

无私奉献

第二篇:《白杨》教学设计

3《白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3、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课文表达的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精神。

2.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

(板书课题)

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你对白杨有哪些了解?

二、整体感知。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字音易错的:清晰

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2、读课文,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荒凉、寸草不生、贫瘠„„

2、用“——”画出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读一读。说说白杨的特点。

3.指导朗读:

(1)、分角色朗读1-12段

小组内先自由练习。注意体会不同人物的语气。

(2)、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

(赞美、骄傲的语气。)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爸爸的话。

四、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爸爸介绍白杨的话。

五、练习。

1.抄写生字。

2.《学习辅导》的1.2.3题做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看课后习题2

2.爸爸仅仅是在赞扬白杨吗?他的话中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板书并理解:高大挺秀)

2、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

(戈壁的荒凉,寸草不生,而白杨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满眼没有绿意的戈壁上,白杨越加显得高大挺秀了。)

3、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

引读第一段。(体会“高大挺秀”)

4、当哥哥和妹妹在议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严肃起来(默读4—13节)? 学生讨论回答。

三、深悟课文。

1、找到爸爸说的话,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枝干挺直

白杨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

默读,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顽强的。

2、换人称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

3、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1)默读课文14、16段,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服从需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

(2)孩子们和白杨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孩子----小白杨

4、指名读最后一段话,想想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

(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很顽强地生活下去。)

四、体会中心。

1、学完课文,我们感受了白杨的品质,那么现在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呢?

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

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为边疆出力。

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杨一样顽强。„„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

六、板书。

3白杨

枝干挺直

白杨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

第三篇:白杨教学设计

人教版十册《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安区东大街道中心学校 吕 慧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的那段话。

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重点 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难点

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同、相似之处。学习方法

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学习准备 课前可查阅有关资料、文艺作品,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图片等,了解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感受建设者们开发西部时的豪情壮志。知识链接

新疆建设兵团 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明察新疆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和经济状况,着眼于祖国的安全和统一,新疆各民族的团结进步,高瞻远瞩,命令新疆人民解放军铸剑为犁,开展大生产运动。部队官兵就地转业,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担任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的使命。设计理念

抓住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为支点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方法,因学定教,以读促悟,以读促情,让学生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感情体验,与文中人物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学习过程

一、回顾旧知

复习导入(自主学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白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一)检查字词

1、我会读下面的词语

清晰

插嘴

分辨

抚摸

介绍

陷入

浑黄一体

2、理解下面词语并能用其说一句话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二)回顾课文

这篇课文谢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1、填空

课文写的是在()上,()和(),望着()展开讨论的事。

2、写作思路

文中写了(看白杨),(议白杨),(表心志)。分别对应的段落是(),(),()。

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根据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A看白杨

1、默读1—3自然段,想一想车窗外的白杨生长环境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B议白杨

1.分角色朗读4-12自然段,画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语句。2.想一想爸爸眼中的白杨有什么特点?

3.深入体会并交流,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爸爸说的话。C表心志

品读: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1.自由读13—16自然段,想一想爸爸的心愿究竟是什么?

2.孩子们知道爸爸的心愿吗?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3.体会理解“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有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三、品析语言 展示交流

(一)学习看白杨。

1、默读1—3自然段,想一想车窗外的白杨生长环境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高大挺秀

3、师再次设疑:为什么生长环境如此恶劣,白杨还能长得高大挺秀? 过渡:茫茫戈壁上有着这样高大挺秀的卫士,那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通往新疆的火车议白杨。

(二)学习议白杨

1、观察课文插图,都有谁参加议白杨?那让我们大家分角色朗读课文4-12自然段吧!

(1)引导学生评价朗读。

(2)根据导学案要求,交流下面问题。

A分角色朗读4-12自然段,画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语句。B想一想爸爸眼中的白杨有什么特点?

C深入体会并交流,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爸爸说的话。

2、根据学生汇报,出示: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他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从谈话中,你感受到了这是一对怎样的儿女?(2)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体会内涵。①

A 找词语(哪儿„„哪儿„„)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杨的什么特点?(适应性强)

B 那白杨都可能生长在哪里?课件出示: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______需要它,它就在______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C 课文中的白杨生长在哪儿?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想象戈壁是什么样的?给人怎样的感觉?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白杨适应性强(师板书)的特点。D 引读: 的确,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白杨树从来都„„ 不管是山区还是校园,白杨树从来都„„

②大家对白杨还有那些认识?(不怕自然灾害,坚强不屈)A 白杨在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 生汇报。

B 结合学生汇报师引读:

遮天蔽日的风沙来了,它还是那么„„,那么„„。

滔滔不绝的洪水来了,它还是那么„„,那么„„。持续数月的干旱来了,它还是那么„„,那么„„。拳头大小的冰雹来了,它还是那么„„,那么„„。

3、指导朗读

A 白杨树在父亲眼里生命力如此顽强,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师生评价。B白杨树就是这样,哪里需要它,它就在那里生根发芽,那爸爸在介绍白杨时应该是怎样的语气?课件出示: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女儿_________地说:“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他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C 师生评价,谈感受。

D 是啊,白杨树它适应性强,生命力强,让我们大家一起赞美它吧!齐读。

4、体会写法,指导背诵。

A 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白杨树的特点?(板书:运用关联词)B试着用关联词说一句话

C 结合关联词及自己的理解,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这段话。

过渡:而爸爸只是向孩子们普及白杨树的科普知识吗?仅仅是在介绍白杨树吗?

(三)学习表心志

出示: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1、合作交流下面问题。

(1)自由读13—16自然段,想一想爸爸的心愿究竟是什么?

(2)孩子们知道爸爸的心愿吗?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3)体会理解“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有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2、展示交流 教师指导(1)爸爸的心愿是什么?

生汇报:像白杨树一样守卫边疆„„(2)那爸爸的这些心愿孩子们知道吗? 出示: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

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的地方,要坐几天的火车,还要做汽车。① 从这段话中,大家读出了什么? 生汇报“三个只知道。”

② 发挥想象,那孩子们不知道什么? A 生汇报。

B 补充文本资料接读。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的地方,要坐几天的火车,还要做汽车。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C 师:他们不知道的世界对你们来说也很陌生。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所不知道世界。

a配乐出示组图:新疆恶劣的自然气候及艰苦的生活条件。b 学生配乐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及感受。

(新疆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文化落后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生活条件很差,孩子们都很可怜„„)

过渡:是啊,那里的生活条件那么差,可就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仍有175万官兵就地转业,成立新疆建设兵团。铸剑为犁,担任起屯垦戍边的使命。C 出示建设新疆组图。

D 他们还小不知道爸爸的心愿,那你们知道了吗? 生汇报: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板书)

过渡:在列车驶向目的地的时候,其实我们只读懂了爸爸一半的心愿,而爸爸此时呢?

③ 出示: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A 爸爸在沉思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生汇报: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像自己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B爸爸沉思的结果是什么?你从哪知道的? 生汇报: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像他一样„„

出示相关语句:突然,他的嘴角又浮现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 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a 为什么是这句?为什么看到白杨树就笑了?

生汇报:高大的白杨树指的是爸爸,小树指的是孩子们„„

3、体会树人合一,明确表达方法

是的,爸爸不仅在勉励自己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他一样拥有白杨的品质。这正是当年的一句流行口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就是建设者的奉献精神(板书)那么爸爸在介绍白杨,实际上是在介绍()。赞美白杨实际是赞美()。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板书)

4、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赞美白杨吧!齐读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四、总结提升 写作练习

1、结合板书小结。

① 文中借白杨()的特点,比喻()的人。谁都想象白杨一样,做一个坚强不屈,生命力顽强的人?读出你的决心。(齐读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② 配乐出示新疆新貌,感受建设者的伟大。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地再次赞美哪些建设者吧!齐读。

2、其实在祖国的建设征程中,还有许多建设者在各行各业为祖国增砖添瓦。让我们一起赞美他们吧!

出示:小练笔:用上“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3、展示小练笔。

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

1、师:当年伟大的建设者在袁鹰的笔下是一棵棵白杨树,而在诗人艾青的笔下是一顶顶帐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出示:阅读链接《帐篷》

2、生活中然有很多人,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同样值得我们敬佩,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季羡林《梅花魂》片段。许地山《落花生》片段。在《梅花魂》中作者借()比喻()人。在《落花生》中作者借()比喻()人。

3、人们常常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来赞扬一些人。比如: 出示:

借(花生)喻()借(黄牛)喻()

借()喻()借()喻()

借()喻()借()喻()

4、推荐课外阅读

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

白杨

爸爸

高大挺秀

扎根边疆

运用关联词

适应性强

建设边疆

借物喻人 坚强不屈

奉献边疆

第四篇:白杨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师板书课题:白杨)齐读。在同学们的 心中白杨树是怎样的?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能提出一些问题吗?

师:这里的白杨,是写的哪儿的白杨?好的,一个问题

师:是呀,这篇文章仅仅写的是白杨吗?还写了谁呢?这是第二个,还有问题吗?白杨,你想了解白杨的什么?你的问题。

生:白杨是长的什么样的?

二、精读感悟

师:白杨到底是长的什么样的?白杨有什么特点?值得作者写一篇文章来赞美它?好,今天我们就带着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来走进白杨。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词)

师:现在来看课文中写的白杨是哪儿的白杨呢?看看课文哪一段告诉我们了。找到的请举手。

师:课文哪一段告诉我们的,写的哪儿的白杨?你来。

生:课文第3段告诉我们。生读第3自然段。

师:他找到了具体是铁路线旁的白杨。这铁路是我们南京内陆的铁路吗?具体的环境是哪儿呢?生:是通往新疆的铁路。铁路两边是茫茫的大戈壁。

师:课文哪一段写了大戈壁呢?你把那一段读一读。

师:好的,课文第一段,开门见山的就告诉我们写的是大戈壁上的白杨树。我们一起把第1段读一读。

师:大戈壁是怎样的情景呢?你在电影、电视上看过吗?有人到新疆去过吗?用你的话来说说看,大戈壁是怎样的情景呢?。

师:广袤无垠、辽阔,到处是沙石,荒凉。

生:在我的印象中,大戈壁的主题颜色就是黄色。地上全是裂缝,那边很干。

师;干燥。到处是灰黄的颜色。风一吹,飞沙走石。

生:大戈壁鸟无人烟,寸草难生。

师:寸草难生、荒无人烟。这就是西北大戈壁的情景。我们再来把第1段读一读。师:读了第1段,我们就知道了,课文写的是哪儿的白杨。(板书:戈壁)

师:是戈壁滩上的白杨。第一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我们拿起课文纸,在戈壁滩上行车,从哪儿看的出列车在前进呢?一起来读。生齐读第3小节。师:课文中写的白杨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具体的词语来形容?一起说。

(高大挺秀)。师板书:高大挺秀

师:非常明白的告诉我们,白杨树的特点是高大挺秀。挺秀是白杨树的外形。高大挺秀什么意思呢?有没有人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呢?高大挺秀是什么意思? 生:高大挺秀的意思就是很高很大,很挺拔也很秀丽。

师;讲得很完整,4个字的词语,每一个字都表达了一层意思。高,高大;大,讲了高度、体积;挺,挺拔;秀,秀丽。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师:那么哪儿写出了白杨树的具体高大挺秀呢?请一个同学把4-10小节读一读。生读到第5小节 师:这是写高还是写直? 生齐说高

师:拿出笔来,把高圈起来。从大孩子的话中突出了树的高。第一个特点出来了,下面的特点出来没有。

生继续读,读到第6小节。师:第2个特点是什么?生齐说:大。

师:大,第2个特点出来了。既高又大。

生继续读。读到第8小节。师:第3个特点是什么?直。高、大、直,三个特点从兄妹2个的对话中看到了。

生继续读。

师:通过兄妹俩的对话,具体些了白杨树的高、大、直的3个特点。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孙老师读叙述的话,你们男同学读哥哥的话,女同学读妹妹的话。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这篇课文作者明明用了一个词,叫高大挺秀写白杨的特点的。我们从兄妹的对话中读到了高、读到了大、读到了挺,那有没有读到秀呢?哪里写了白杨的秀呢?

生:第12小节写出了白杨树的秀。师:把它读一读看。

生读第12小节。师:这里你看出它的什么秀呢?

生:它的品格。师:它不是外在的秀,是?

生:内在的秀。师:不是外秀,是内秀啊!文章的重点笔墨没有放在它的外秀上,而是放在它的内秀上。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一读。

师:作者为什么不详写白杨的外秀,而要重点写内秀呢?这爸爸的话,值得我们好好品味。我们来看爸爸说的第一句话。齐读爸爸说的第一句话。

师:把“从来”去掉了读读看。师:把“从来”放进去读读看。

师:从“从来就是那么直”,你读出了白杨树什么特点?

生:我觉得白杨树从它生根发芽时就是那么直的。生:我读出了白杨树是一直就是直的,从来没有弯过。生:我读出了白杨树幼小的时候就是直的。

师:从小就是直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它都是直的。写出了白杨本性。

(师板书:本性正直)

师:这就是它的本性,不像柳树,从来就是弯弯曲曲的、婀娜多姿的。白杨树天生就是笔直的。我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体会一下。

师:这是它的本性。第2句呢,你从爸爸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自由朗读爸爸说的第2句话。

师:这句话你读出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呢?生:这句话我读出了白杨树的适应力很强,到哪里都能生长。师:从什么地方看书它的适应能力强?

生:从“哪”看出来了。师:具体读一读。

师:好,他读出了白杨适应能力强。你读出了什么?我喜欢听不一样的声音。

生:我觉得白杨树的抵抗能力很强。师:哪儿看出来的呀?

生:我也是从“哪”看出来的。生读句子。

师:这还是能看出它的适应能力强,不叫抵抗力。你还看出什么不一样的了吗?

生:我看出了白杨树的生命力很强。师:哪儿看出来的?

生:我也是从“哪”看出白杨树生命力强。

师: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从很快当中,你能不能看出生命力强?这句话中既写出白杨树适应力强,也写出了白杨树生命旺盛的特点。

(师板书:生命力强)

生:我也看出白杨树的生命力强。我从“长出粗壮的枝干”看出。

师:从这儿看出生命力强,好的。我们一起把这句读一读。

师:从第3句话,你听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呢?师范读第3句话。

生:我读出了白杨的一种宁折不屈的精神。

师:坚强的品格。这是他读出的,你读出了什么?

生: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白杨树的内在品质是坚韧的。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水,它都站立在那里。

师:很好。坚韧、坚强。第3句话,我们读出了白杨树坚强不屈的品格。

(师板书:坚强不屈)

生齐读爸爸说的第3句话。

师:是的,白杨树在风沙面前,就像城墙一样,巍然挺立;在雨雪面前,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像骆驼一样,耐干耐渴;在洪水面前,像中流砥柱一样,坚强不屈。我们带着景仰的感情,再来把这句读一读。

师:爸爸3句话,每一句话写出了白杨的内在特点。第1句告诉我们,白杨树本性那样直。第2句告诉我们白杨树适应力强,生命力强。第3句告诉我们,白杨树坚强不屈。白杨树的秀,不仅仅是在它披着绿军装呀,更主要的是秀在它内在的品格。

师:第2个问题,白杨长得怎么样呢?有什么特点呢?明白了吗?

师:第3个问题,这篇课文就写了白杨吗?还通过白杨写了什么?我们接下去看课文。师范读第13小节。

师:他们只知道什么?生齐读: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师:他们只知道?生齐读: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师:他们只知道?生齐读: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师:孩子们小啊,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去工作。你们知道吗?

生: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建设祖国边疆,所以才会去为人民服务。

师:为了建设祖国的边疆,还有不同的补充吗?

生:那个时候,新疆是非常落后和贫穷的,所以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全国的知识青年去建设新疆,帮助新疆的和谐发展。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是从《百科全书》上看到的。

师:好。多会学习呀。新疆刚解放,当时非常艰苦,条件非常的困难。新疆幅员辽阔,但是这么辽阔的幅员当中,建设的人却很少。所以当时毛主席要求我们知识青年到艰苦的地方去,到边境去。爸爸就响应党和主席的号召,到边疆去。孩子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去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去念小学、中学。你们知道吗?为什么不让他们在内地念完中学再过去呢?内地的中学质量还不好一点吗?

生: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去新疆去建设。

师:那么小,就在南京,就在北京念书不好吗?为什么要去新疆读中学呢?

生: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适应新疆那里艰苦的环境,长大以后也会国家做出贡献。

师:从小带自己的孩子到新疆去,为了让他们早日适应那里艰苦而恶劣的环境。爸爸的良苦用心啊。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那样偏远和落后。你知道新疆的环境吗?

生:我知道那里的环境非常的艰苦,可能有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师:有时候连米饭都吃不上。你还知道什么呢?课前预习了没有,有没有查找有关资料。

生:我们还可以从第一小节看出来,那时的新疆到处都是茫茫的大戈壁。

师:到处都是茫茫的大戈壁。那些边疆建设者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在地上挖一个坑,自己睡在坑里,上面用简陋的东西一盖。早晨醒来,满嘴、满脸、满眼都是沙子。就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去建设边疆。

师:拿起书,我们把3个只知道再读一读。他们只知道的背后有3个不知道,我们要读出背后的不知道。

师:这一点知识呀,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这颗种子能生根吗?能发芽吗?能长大吗?爸爸还有一丝担心啊。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师:爸爸搂着孩子,他多么喜欢他的2个孩子呀。但是望着窗外的白杨树,他又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呢?他不知道白杨树孩子们见到了吗?他还在想什么呢?他还有什么担心呢?生:因为他担心孩子们会不适应那里的环境。

师:他们能适应吗?说得多好啊。

生:爸爸看到了这风沙中的白杨树,突然就想到了自己和这白杨树多么的相像。而他的孩子今后能像他一样成为“白杨树”吗?

师:好啊!爸爸还会想什么呢?陷入沉思。

生:我觉得爸爸还会想,孩子们会不会挑剔,受不了新疆那边的艰苦生活。

师:对呀!孩子们从小在内地城市长大的,一下子到了这个恶劣的环境当中,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他们能适应吗?能像我们父辈那样战胜那些困难吗?爸爸还有一些担忧。但是,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为什么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呢?

生: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师:为什么看到大白杨旁的小白杨成长了,他就笑了呢?生:我觉得他看到了这情景,他就对他的孩子有了一丝信任。师:是信任吗?这个词用得准吗?

生:我觉得他认为这棵大白杨就是他自己,这几棵小白杨就是他的儿女。他的儿女在他的身边茁壮成长起来。

师:讲得太好了,大白杨多么像爸爸呀,小白杨多么像他的孩子呀。那么这里的迎着风沙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觉得这里的风沙指的就是新疆艰苦的条件。师:那迎着风沙就是?

生:迎着风沙就是忍受着新疆艰苦的条件。师:说明他们能够? 生:说明他们能够克服困难。

师:战胜困难,茁壮成长。爸爸的表情变化,通过他的表情我们能透视到他的内心深处。我们一起读,把爸爸的内心变化读出来,把爸爸的那种期盼也读出来。生齐读最后一小节,师:现在在单独的读一下,谁来单独读一下。一起读无法抒发你们感情,单个读就能抒发你们的感情了。

师:不错,最后一句话,文章的结束部分,该怎么读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结束了,课文结束要有结束的感觉,谁再来读读最后一段,你来试试看。

师:成长起来。结束了,该有结束的感觉,好啊,读到这里,我们来体会一下,这篇文章是仅仅写白杨树吗?通过白杨树他是赞美像爸爸那样的许许多多边疆建设者们的美好心愿。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你能不能帮孙老师设计一下板书,这里写什么词呢,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谁来帮帮我设计一下板书,白杨树高大挺秀,本身就是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师:好,大家讨论交流一下,爸爸的心愿是什么?

生:我认为爸爸的心愿是让他的孩子和他一样建设边疆。

师:说得很好。但是,我如果把他写下来的话,让他的孩子和他一样建设边疆,这太长了,你能不能像我这样,设计几个关键词呢,写什么关键词,你说? 生:建设边疆师:建设边疆。这是他帮我设计的,还有不同的吗?你帮我设计什么?

生:坚韧不拔。师:坚韧不拔。你的呢?生:为民服务。师:为民服务,你的呢? 生:克服困难。师:克服困难,你的? 生:为民造福。

师:爸爸的心愿,这篇文章爸爸把孩子带到新疆去,把两个孩子带到新疆去,他的心愿是什么呢,这里用什么词来表达呢?这次把两个孩子带到新疆去,做什么呢?

师:子承父业,扎根边疆。(板书)

三、总结拓展

师:这就是爸爸的心愿。他的心愿是什么,世世代代扎根边疆。不仅他们自己扎根,还要他的子女们跟他一样去扎根边疆,刚才这个同学“子承父业”我认为用的非常好。这篇文章啊它是按怎样的结构来写的呢,先写大戈壁的荒凉景象,在这荒凉的背景中出现了高大挺秀的白杨,借爸爸的口赞扬了白杨内在的品格,然后通过白杨来表达了爸爸的心愿,他希望他的孩子像他们一样子承父业,扎根边疆。这篇文章是人教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选的五年级下学期的课文,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宣导课文中去呢,它这篇文章写得到底好在哪里呢,我不清楚,有那么许多好文章,为什么就把这篇文章选到课文里面来呢,他到底好在哪里呢,你能告诉我吗?我有点纳闷了,为什么不选其他文章就选这篇文章呢?

生:因为这篇文章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师:它是借什么物来喻什么人呢?

生:它是借白杨去赞美那些边疆的建设者。

师:说得真好。它是一篇借物,是白杨,喻人,喻边疆建设者的。这个写作特点是非常明显的,巧妙,借物喻人,还有什么地方写得好呢,要把它选到教材当中去呢?

生:我想是因为它没有正面地直接赞扬白杨树,而是通过爸爸和哥哥妹妹的对话来表现白杨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师:没有直接写白杨怎么样,而是通过兄妹俩的对话写出来白杨的高大挺秀,通过爸爸的口介绍了白杨的内在品格,构思非常巧妙,这种巧妙的构思是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什么地方好呢,你说。

生:他间接地描写了白杨树的特点

师:不是直接描写,生:我对他的话有补充,我还觉得这篇课文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赞美白杨,第二种是教育我们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师:不仅赞美白杨,还通过白杨去赞美边疆的建设者们。但边疆建设者也是非常巧妙的来表达他们的心愿,对不对啊?好。

生:我不是很赞成他的想法,我觉得这篇课文主要是用来赞美边疆建设者的。

师:表面上是看赞美白杨,实际上赞美的是谁,边疆建设者。这就是构思巧妙的地方。所以呀,把它选到教材里面,语言也非常的凝练,干练,精炼,写白杨的文章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吗,写白杨的文章,还有什么文章是写白杨的。(白杨礼赞)同学们可以去读一下。

第五篇: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难点:

1.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杨朔《荔枝蜜》。

2.这篇文章赞美了蜜蜂的哪些优秀品质?仅仅赞美蜜蜂么?还赞美了谁? 师:看上去像在写蜜蜂,其实是借蜜蜂来赞扬像蜜蜂一样勤劳的人民,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叫作“借物喻人”。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再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板书19课《白杨》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回顾课文主要事情。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了解西部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并初读了课文,那谁能告诉大家白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一个新疆工作者在旅途中向他的子女介绍长在戈壁滩上白杨树的情况。师:就是写了这样一件事,那这位边疆的建设者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呢?请打开课本画一画。

(二)白杨树的特点 1.小组学习师:画好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找到的句子,并说一说爸爸介绍了白杨的那些特点? 2.小组汇报交流(一人读,一人说感受)

主持:我们小组认为爸爸是这样介绍白杨树的。读“”这里边有三句话,每一句话都写出了白杨树的一个特点。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高大挺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生长范围广)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抵御灾害、很坚强、生命力强、白杨树能抗拒各种各样的灾害)

后两人:我们想带着自己的感受给大家读一读。(集体交流)师:这一小组讨论得非常好,把白杨的特点说的很全面。(加一颗星)3.引导

师:课文中写爸爸透过车窗看到的白杨树是生长在哪呢? 生:戈壁滩

师:对,大戈壁,你们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介绍了大戈壁的景色?(指名读)

老师这有一幅图,你们边听边看,体会一下大戈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一看看不到边,很荒芜。

(2)像沙漠一样,没有水也没有山。(3)没有人烟,无法生存,很荒凉。

师:总之,这个环境是非常得恶劣。但,就是在这恶劣的环境里白杨树生长得这样高大挺直,就像同学们刚刚说到的它生命力强(板书)。

师:风沙、雨雪、干旱、洪水对它来说都是自然灾害,但它却能抵御这些自然灾害。谁能给大家读一读体会这个特点?这体现出白杨树能抵御灾害(板书)语言训练:“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用这个关联词赞美一下别的树,如青松,白桦,银杏树

师:刚才这一小组和我们一起理解了这三句话,我知道了白杨树不但高大挺拔,而且适应力强,还能抵御自然灾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白杨的赞美之情。那么,同学们,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么?谁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读一读?

生:读13段。

师:表白是什么意思? 生:坦白的告诉,解释说明 师:那爸爸想要表白的,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那爸爸他到底表白怎样的心呢?我们到文中去找答案,我请同学来读一读14自然段,思考:既然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那么孩子们现在只知道什么? 师:那孩子们只知道什么? 生:

师:是啊,孩子们只知道这些,那只知道是什么意思? 生:光知道这些,仅仅知道这些,就知道这些

师:孩子们只知道这些,那他们不知道的又是什么?

(小组讨论,怎么讨论,由组长来读这三个只知道,每读完一个就停下来,思考他们不知道什么?)

师:爸爸妈妈为什么在新疆工作?

为什么爸爸要带他们去新疆读书,而不在自己的家乡读书? 不知道新疆当时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结。同学们读三个只知道,你们每读一个只知道,我就读一个同学们总结出来的不知道。

师:孩子们不知道,但是你们通过上节课老师介绍给你们的时代背景,你们知不知道?

生:服从祖国需要,来到边疆建设工作。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来新疆扎根新疆,建设新疆。荒凉、穷(50年代的城市都很差,更别说新疆了)

过渡:同学们,正像你们理解的一样,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爸爸妈妈服从祖国的需要,来到新疆扎根建设。我想你们是能够理解爸爸的心意,可是孩子们现在不能够理解。那爸爸到底通过介绍白杨想表白一个建设者怎样的心呢?让我们再看爸爸的这几句话。默读,看看爸爸到底在表白怎样的心呢?

生:1-2句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白杨树一样服从国家的需要,扎根边疆,献身边疆。3句爸爸想告诉孩子,以后遇到困难,都要坚强,不退缩。

师:同学们,这第三句除去教育孩子们不怕困难以外,有没有说他们这一代建设者也是不怕困难的呢?

过渡:同学们,正是在当年,这些千千万万的儿女他们毅然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来到了艰苦的地方,扎根边疆献身边疆。有些人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建设者怎能不令人敬佩呢?他们不正是具有白杨品格的人么?请你们自己来赞美一下这些建设者吧。

师:同学们,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刚才爸爸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白杨树陷入了沉思,他实际是想到了谁?(千千万万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那现在列车在前进,爸爸望着车外的白杨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请读16自然段,思考:他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后来他的嘴角为什么又浮起一丝微笑呢? 师:当我们理解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再来看题目,题目叫白杨,但这篇文章实际是在赞美谁?

生:赞美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

师:那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远大志向

奉献精神(板书)总结:这篇文章,就是作者通过介绍白杨的特点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写作方法就是“借物喻人”。课文学到这里,你想对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建设者说点什么? 4.拓展

(1)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像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如筑路工人,地质队员,建筑工人,青年志愿者和军人等。请选择一个夸夸他们,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2)推荐矛盾的《白杨礼赞》,陶铸《松树的风格》 板书设计 白杨

借物喻人

赞扬

高大挺直

远大志向 生命力强

抵御灾害

奉献精神

下载白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白杨教学设计大全

    白杨强阳性树种。喜温凉、湿润气候。在早春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方,树皮常冻裂,俗称“破肚子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白杨》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白杨教学设计(一)教......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白杨》教学设计 篇1一.赏形探妙读文章题目,明确茅盾礼赞的对象是白杨树。出示两幅图,请同学判断下面哪一幅图是白杨树?并说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朗读课文第五......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小组合作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晰 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白杨 教学设计

    3、《白杨》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井陉县孙庄乡北防口小学 王永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青新小学 陈欢 【教学目的】 1、通过自读感悟、全班交流等形式,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城关街道小学 田海兰 一、教学背景 1.学科:语文 2.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语言积累与运用上已初步具有了语言分析理解的能力,基本能......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白杨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2.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