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
4、作业:(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归纳疑难问题。
3、给课文分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指出学习目标。
2、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二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根据预习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如何按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学懂字、词的意思。
(汇报过程略)
3、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三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进行问题质疑。教师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如学生无法提出有质量问题,可结合课前收集的问题进行。)
4、给课文分段。
(1)回忆分段方法。
(2)抓住重点内容分段。
5、作业:作业本4、5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逐段讨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3、讨论上节课提出的本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1)“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桃李”指什么?栽种桃李的人是指谁?)
(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3)“„„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4)“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4、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课文后,先想想这两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5、引入疑难句子,讨论理解:
(1)“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2)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6、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7、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8、总结作文。
这篇文章是一封信,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三件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对顾老师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9、作业:完成作业本第七题。
第二篇:《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佚名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
4、作业:(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归纳疑难问题。
3、给课文分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指出学习目标。
2、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二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根据预习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如何按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学懂字、词的意思。
(汇报过程略)
3、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三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进行问题质疑。教师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如学生无法提出有质量问题,可结合课前收集的问题进行。)
4、给课文分段。
(1)回忆分段方法。
(2)抓住重点内容分段。
5、作业:作业本4、5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逐段讨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3、讨论上节课提出的本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1)“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桃李”指什么?栽种桃李的人是指谁?)
(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3)“„„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4)“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4、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课文后,先想想这两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5、引入疑难句子,讨论理解:
(1)“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2)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6、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7、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8、总结作文。
9、作业:完成作业本第七题。
《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第三篇:《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勐海县民小
白雪梅 教材分析:
这是翁钦露同学写给顾家璋老师的一封信。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激之情。学情分析:
书信体,属应用文。随着通讯的便捷,写信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常用,但通过课文,通过再现的手法,回忆小学生活,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学生而言应该没有难度。因为表达自己的心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的主要内容,掌握信的结构。
2、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以写信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依依不舍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阅读《给老师的一封信》,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会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难点:表达的方法,通过叙述,用优美的语言,具体的事例表达感激 1 之情。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点拨。学法:自读感悟、交流探究。教学准备: 学生给老师的一封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泪水。在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啊,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是老师伴随我们成长。老师,多么亲切的称呼,他们是辛勤耕耘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浇灌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培养我们成长。在即将分别的今天,我们由衷的对您说: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下面,我们来看一封写给老师的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抽读课文、正音。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谁写给谁的信,信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品读课文,感悟真情
1、品读:细细品味文章真情。
2、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信(应用文)。
3、复习信的格式。
4、指导信的结构: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四、拓展延伸
教师讲信开头的一段,学生轮流接信的内容,告诉对方你最近在学校的情况。
五、感谢师恩
1、念学生给老师写的信,互评。
2、每人说一句感谢老师的话。
六、布置作业
修改作文:通过听其他同学的文章,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你觉得哪里不足,补充完整。板书设计:
给老师的一封信
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教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学生念他们自己给老师写的信时,信的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得情真意切,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了解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并把信念得深情并茂,拨动了师生的心弦。
第四篇:《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大姚教学范示”标杆教学提升培训教学设计
课 题 : 给老师的一封信
授课教师:六苴中心学校
丁晓燕 指导教师:金碧小学
谢红香
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中的《给老师的一封信》 教学目标:
1、阅读《给老师一封信》,了解信的内容,继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工作的辛苦。
2、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3、用书信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信的内容
2、品读优美句子,体会学生对老师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情导入。(图片、谈话导入)
1、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为什么?(相机出示图片)
2、正因为老师默默地为学生倾注了无私的关爱,所以许多人赞美老师,难忘师恩。已经身为大学生的翁钦露难忘自己小学老师顾家璋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为顾老师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信中,去感受她对老师的那份情怀。板书课题《给老师的一封信》。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学习要求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在信中回忆了顾老师的哪些事例?(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赞美了顾老师的什么品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交流
①词语:恩情、感激不尽、萌芽、沐浴、阳光雨露、万物复苏、辛勤、耕耘、馥郁、哺育
②指名交流思考题:文章回忆了顾老师教育自己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开学的那一天,是顾老师第一个把我领进门;第二件事是顾老师指导我们写日记。赞美了顾老师的对学生无私的爱和奉献。
(二)品读重点句段,体会表达情感
1、出示学习要求
(二):找出文中描写优美或令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与同桌交流你的体会。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描写优美或令你感动的句子,谈体会。教师点拨、指导情感朗读。(教师预设句子:①是啊!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我的萌芽、生长,我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②以后我最爱上您的语文课,因为您总有办法让我们认清拼音字母那一张张陌生的脸,神奇地把它们变成一个个熟悉的音节;也总有办法叫那些方块汉字排成队,让我们念动听的儿歌,读有趣的故事。
③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您这儿一指,那儿一点,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上充满了生机。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
④在几十年漫长的岁月中,谁也说不清您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心血,谁也数不清您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人才,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此刻,我仿佛看见其中一根头发是为我而白,一丝皱纹是为我所生的。
⑤花儿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哺育它的大自然的回报。我就以我学习上的进步向你表示感谢吧!)
(2)师生共同小结写作特色: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三、倾诉心声
(过渡:六年的小学时光,是老师伴随我们走过春、夏、秋、冬;是是老师教会我们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是老师甘心做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
小练笔:请你也写一封简短的信,诉说自己的心声。(注意:信的正确格式和学习小作者的写作方法)
(1)学生独立写作。(2)交流展示。
四、教学反思: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结合教学目标)
五、板书设计
1、给老师一封信
顾老师
领我进门、教写日记
我辛勤耕耘、无私的爱
感激、思念
第五篇:《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反思
《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反思
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本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阅读体验。阅读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而不是在对每一个字、词的分析上,因此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刚开始初读课文时,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在文中寻找与之相应的内容,进一步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此循序渐进,逐渐达到教学目标。
二、语言风格。本篇课文从风格上,语言质朴随性、恬淡自然,从中情感清新隽永,很容易引起学生毕业前夕的情感共鸣。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品评、赏析并学习作者的语言风格,更易指导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习作指导。只有引导孩子们把习作当作自己的一种学习生活,一种情感抒发,一种思想与语言的倾吐,全身心地、自然地投入习作中去,习作教学才能成功,习作才能够说是习作,才会从根本上具有勃勃的生机。那么,如何呈现“一个情感的、生活的、语言的整体”,一是辨析语言,发现语言在不同语境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有了对文章的初步感知,和对作用、意义的认识,习作便有了依托。
不足之处:如何结合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使这篇课文焕发出新的活力,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在教学时,我抓住阅读体验的特征——情感性。读者和文本的相互作用使情感贯穿了整个阅读活动,所以在理解文中的句子时,我让学生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先说说自己对文中事件的情感体会,然后将自己和作者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在作者心目中那神圣的地位,但是在朗读感悟中这一环节做得不是很到位,学生不是很积极。
改进措施:学生完成习作,可将自己的文章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可在文章中汲取更多的反思,以促进自己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