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寻:广告教学设计与图片分析
“走进广告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广告,理解公益广告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发展状况。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学习以后的课程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4、通过让学生设计、创作公益广告,提高学生关注社会、关心集体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公德心,激发学生在社会体验教育中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健康快乐的成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对于广告,大家都不陌生,在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随处可见,你都在哪里见过广告?
2、生交流:报刊、杂志、电视、公交车上„„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广告。了解广告的有关知识,感受广告的魅力。(板书:广告的魅力)
二、感受广告——“看一看”
1、同学们,许多精彩的广告语就在我们的身边,毫不夸张的说,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你能说几句吗?(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广告)
2、广告无处不在,我们的学校也有广告语的身影。请看——卫生间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学校操场的围墙上有“ 生命在于运动
”。
最近,为了做好家乡的卫生工作,我还想到了大家熟悉的一句广告语:“铜仁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
3、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电视广告,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不过呀,我要给大家布置个任务,一边欣赏,一边思考,在这些广告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最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4、播放广告,学生欣赏。
三、漫谈广告“说一说”
1、交流:在这些广告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最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看了这些广告,你发现大家喜欢的广告有哪些特点吗?
讨论交流
2、在生活中,当你看了这些广告后最想干什么?(马上想去购买)但是,有一次老师看了广告去买回来的牛奶却是劣质的。你觉得广告语一定要怎样?(讨论交流:广告语要真实)对,只有真实的广告才不会欺骗消费者!
3、提供4条被商家随意篡改的成语广告词,请同学们看一看,服装店:百衣百顺
洗衣机:闲妻良母 蚊
香:默默无闻
胶
带:无可替带 你们认为这样做,好吗?(学生述说)
4、小结:这是乱改成语、滥用成语的不良现象,我们要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搜集生活中滥用成语的广告词,开展一场成语错别字歼灭战。
5、除了刚刚看到的几则广告,大多数是商业广告,它是商家为了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而设计的。老师这也有一则广告,大家看看,与商业广告有什么不同。
播放《给妈妈洗脚》
学生谈不同与感受。像这类能给人们警示、引起人们深思的广告就是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听听公益广告代言人濮存昕是怎么说的。播放《文明之光》
6、公益广告之所以产生了,是因为我们的身边经常有不文明的现象出现。
出示图片: 上车不排队、乱贴广告、乱扔垃圾等
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你看到了会怎么说怎么做?怎样才能避免生活中的不文明想象的发生了,这就要提高公民素质,流动的公益广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7、城市牛皮癣——小广告
(1)说说你所见到过的小广告,他们都是什么内容,他们所宣传的内容真实可靠吗?
(2)如何去除小广告,还城市洁净呢?说说你的看法、做法。
五、设计广告“试一试”
1、说了这么多广告,大家肯定有点忍不住想拿起笔来自己设计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一起合作,为我们美丽的九小设计一个广告,可以配上相应的广告画或者音乐,注意:广告语朗诵时要求不超过10秒钟。(出示九小的照片)
2、学生设计广告。
六、精彩广告“比一比”
1、生展示作品,评议。
2、大家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都令人叹为观止,愿我们的中宁九小在大家的美好祝福下变得更加美丽。
七、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同学之间团结合作,连平时很内向不爱举手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挥这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使全体同学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什么是广告?
广告,即广而告之之意。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通常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或企业占领市场、推销产品、提供劳务的重要形式,主要目的是扩大经济效益。
公益广告:为公众利益服务,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非商业性广告。刊登这类广告是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应尽职责,因而通常是免费的。
广告主体主要有三种: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后两者统称广告商)广告的创意、设计、文案、及其发布方式都围绕广告客户的需要和要求进行
广告历史:
以承载广告的媒介来分,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以实物、叫卖、标记、音响为主体的古代广告时期
2、以商标和牌号为主体的中世纪广告时期
3、以报刊为主体的近代广告时期
4、利用电讯科技传递信息的现代广告时期
发展趋势:
广告媒介的发展不是淘汰的过程,而是一个叠加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广告传播在媒介手段、内容、形式或艺术表现上都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这种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商品经济的逐渐发展,而且证明了广告的发展是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的。其特征如下:
1、经济广告所占比重由小到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营销活动的作用不断增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经济广告的发展程度与市场范围密切相关.3、广告传播手段的进步,不断促进广告的发展。
4、广告运作随着经济和传播手段的发展不断进步。
广告设计:主要特征是对图象、文字、色彩、版面、图形等表达广告的元素,结合广告媒体的使用特征,在计算机上通过相关设计软件来为实现表达广告目的和意图,所进行平面艺术创意的一种设计活动或过程。所谓广告设计是指从创意到制作的这个中间过程。广告设计是广告的主题、创意、语言文字、形象、衬托等五个要素构成的组合安排。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广告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第二篇:广告图片的设计技巧
广告图片的设计技巧
广告设计中主要包括的其中一个内容是“图片”。先成运用了广告图片的设计技巧,将广告设计图片的特点都抓取的非常细致,也总结了在广告设计中的一些图片技巧。先成也将广告设计图片的技巧分为如下几类:
一、图片的大小
通常一张篇幅大而醒目的图片,比起一堆零星散步的小图片,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但是图片除了大以外,也必须要引人入胜。否则一幅放大的乏善可陈的图片只会变成一个大一号的令人生厌的东西,比小图片更糟糕。
二、图片如何包含引人入胜的故事
使用富有故事性的照片曾经使奥美屡屡获胜。读者一瞥到这样图片时便会想“这是怎么回事?”然后他就会继续读下去。你在照片上注入愈多的故事性诉求,就有愈多的人会注意你的广告。
三、图片如何具有新闻性新闻性的图片不仅可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通常会部分消除人们对文选的抵触情绪。
新闻性的图片关键在于是不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性图片与故事性图片的差别在于前者必须是真实。
四、图片如何示范产品
表现如何使用产品的有力方法??就是让读者看着摆在眼前的广告,当场亲自动手示范产品用法。“视觉化对比“也是示范产品利益点最有力的方法之一。采用并排对比的照片可显示出使用前及使用后,或者是有产品跟没产品的差别。
五、如何成为图片的主角
把产品塑造成文选中的主角通常是很值得一试的做法,因为产品永远是广告的核心所在。当然产品本身应该是英雄,而非烂货。但是这种做法如果缺乏好的创意以及好摄影师,可能就会把广告变得非常无趣。
六、图片如何具有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
天天看见的东西通常会让人麻木,就象陈腔滥调一样,应该考虑让那些图片变得与众不同。奇怪的角度.从未见过的组合.特殊的比例等等都可以让一些视而不见的东西引人注目。
七、照片还是绘画你投注在图片上的心力至少应该与你投注在标题上的一样
很多创意小组经常会为了一个文选考虑四.五十个标题,而对于插图却只有几个想法而已。这种作法很少能够引导出杰出的图片??或者杰出的广告。
第三篇:《寻“虫”》教学设计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
第十二课《寻“虫”》教学设计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三小学
王 丽 艳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故事,知道叶得泉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人。
2.引导学生做一个做事认真,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做一个做事认真,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难点:
通过细节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准备:
三维动画、课件、文字材料。
教学过程:
一、测试激趣、课题质疑
这节课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课。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做个测试,如果你丢失了一样东西,你会不会去仔细寻找?选择找的同学请举手。如果这样东西很小(比芝麻还小),选择放弃的把手放下。如过这样东西丢在了泥土地里呢?过去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你还会选择坚持寻找吗?(和大家说一下你选择找或者不找的理由)
学生交流找或者不找的理由
究竟找还是不找,究竟怎样去找?相信同学们在这节课后会找到答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寻“虫”)
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想尽快弄清楚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1.谁寻“虫“? 2.什么样的虫子? 3.为什么要寻找虫子? 4.怎样找的? 5.找到了吗?„„
你的疑问会在接下来动画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二、感知故事,交流体会
1.带着问题看动画
1)问题解决了吗?(你找到答案了吗?)相机板书:叶得泉 附板书:岩芯 介形虫
2)有新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介绍“叶得泉”“岩芯“和”介形虫“让学 生知道介形虫对石油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这些提示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师生互相补充)4)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地寻找
学生谈自己的初步体会,随机板书:认真、一丝不苟、热爱工 作„„
2.抓住细节谈体会
1)哪些画面你的印象最深刻?(你是从故事中的哪些细节体会 到他的细心和认真?)
2)回放动画视频。(小组讨论交流)
①学生抓住叶得泉寻找化石的动作及心理活动感受辛苦,体会叶得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演一演)
②了解叶得泉是怎样在成千上万的岩芯样品中寻找介形虫化石的?
(抓细节、谈体会,教师引导)
小结:叶得泉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丝不苟、辛苦地寻找这个比芝麻还小的介形虫化石。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结合实际,感悟升华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或事,同学们可以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看过或者听过的故事、身边的人和事、自己做事的态度以及自己的感悟。(这个故事对你的影响)
四、总结提升、感动内化
叶得泉就是以这种对油田负责一辈子的精神,发现了67个介形虫新种,撰写了两本专著、9篇论文,为认识大庆油田的地层情况,确保长期高产稳产做出了贡献。
老师和你们一样感触颇深,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成为一个做事认真,有责任感的人。现在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体验,看看谁最认真。
四、拓展体验 付诸行动
这是《第一朵杏花》中的一个片段,请你在短文中标出有几处错误(不只是错字),优胜者会获得“严谨认真“奖章一枚。
板书设计:
叶得泉
寻“虫”刻苦钻研 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 „ „
第四篇:下载图片教学设计
下载图片
泰兴市横垛中心小学 吴军
一、教案背景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网络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和浏览器使用的基础上学会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下载保存图片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学会文件夹建立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课题 下载图片
三、教材分析 《下载图片》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的第20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本课的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网上搜索图片、学习建立文件夹、保存图片。教材内容看似比较简单,如果只是纯粹地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例如查找信息、保存信息盲目)。所以本课,我采用“情景贯穿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将学生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中真正掌握图片下载的技巧,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上网时有目的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课以任务驱动下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展开课堂教学,以便学生能牢固掌握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与技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最喜欢动画片中的哪些人物啊?(生答)老师也给大家请来了一些动画片中的老朋友,看看大家认识吗?(学生回答)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他们,你们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找到他们的吗?对,是在网上找到的。网络是个大宝藏,我们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从网上找到。你们想不想到网上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0课下载图片。(课件出示课题)
(二)新授
1、搜索图片
师:要想既快又方便地找到我们想要的图片?我们需要有一个好帮手,在网上有一种称为“搜索引擎”的网站(课件出示“搜索引擎”文字),他们就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需要的东西。其中百度就是我们应用最广泛的搜索引擎之一。(课件出示“百度网站”的网址。)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百度网站。师:打开IE浏览器,输入百度的网址,单击转到就打开百度网站了,和我们以前打开的网页相比较,百度看上去非常简洁。最上面有个明显的百度标志,中间这排是对搜索资源的分类,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别。现在我们要找的是动画片中人物的图片,应选择什么类别呢?(图片)
下面的这个长长的方框我们叫他搜索框,单击搜索框,在里面输入你需要搜索的内容后,单击“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内容!想自己试试吗?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用百度搜索一下。
生:尝试搜索图片,教师巡视。适时指点。
师:大部分同学已经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图片了,谁愿意上台展示一下你自己。先大声告诉同学们说一下你想搜索谁的图片呢?
学生上讲台演示操作过程。
师:当我们搜索到的图片超过一页时,可以单击页面下方的“下一页”继续查看。师:如果我想继续搜索其他的图片怎么办呢? 生答
师:关于搜索图片同学们还有其他疑问吗?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搜一搜其他的动画片人物。2新建文件夹
刚才我们找到了许多可爱漂亮的图片,开心吗?可是这些图片还不是我们自己的,网页一关或者不能上网的时候就看不到他们了,所以我们还必须把他们保存到我们的电脑里?
师:保存在哪儿呢? 生:D盘„„
师:我们把图片放在D盘,其他人把资料也放在D盘,时间长了就会乱七八糟的。就好像我们上学用书包放课本里。如果大家所有的书都放在一起,用起来方便吗?因此我们在电脑里也需要准备一个存放图片的书包,这样便于我们以后能方便的找到他们。这个书包在电脑上就叫做“文件夹”。
师:那怎么建立新的文件夹呢?老师想表现一下,你们给我这个机会吗?大家看好了呀。看看你能学会吗?或者说你还有其他的方法。(首先把IE浏览器最小化,师示范一下在D盘建立文件夹的步骤与方法。强调要先选择输入法。)
生:尝试在D盘建立一个名为“卡通人物”的文件夹。
师鼓励部分做得较快的同学走出座位做小老师,帮助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同学。同时也鼓励学得较慢或操作有困难的同学向小老师求助。
师:刚才在建立新文件夹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难题? 生回答。师:谁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上台解决问题。
师:如果我想给文件夹改个名字怎么办? 生答。
师:建立新文件夹你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回答。
3、保存图片
建立好了文件夹之后,网上的图片就有地方放了,怎么保存图片。请同学们自己来探究一下,自学教材P94-95内容,把找到的图片保存到我们刚才新建的文件夹中。
比一比,哪位同学最聪明,自学得最快。如果遇到困难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已经学会的同学。
下面哪位同学愿意汇报你的学习成果?学生汇报,操作演示,其余学生观摩。师:保存结束后,我怎么才能知道图片是否真的放到了我建立的文件夹中了呢? 师指导查看图片的方法。(打开文件夹看看)
师:你们觉得,在保存图片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选择保存位置,更改文件名)
小结:在保存图片时,要注意选择图片的保存位置,当选定所要保存的文件夹后,才能单击“保存”按钮。我们下载下来的图片也有自己的的文件名,我们保存的时候要更改文件名,方便以后进行查找。
(三)练一练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学会了在网络上搜索图片、下载图片。现在老师就来看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
师出示题目:用百度搜索自己最喜欢的图片,并保存到自己新建的文件夹中,比一比,看谁下载的图片种类多,漂亮。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
师总结:除了百度,网上还有一些比较有名的搜索引擎,比如(课件出示)。大家课后有兴趣的可以试一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情景贯穿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观察对比解析、学生自主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巩固技能,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总体效果比较好,但仍有一些不足,课前预习没有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导致有部分同学没能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篇: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诗的诗意。
2、通过想像,拓展空间,感受诗的简炼。
3、结合诗人的经历,感悟诗所表达的意境。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
理解本诗的诗意。
通过想像,拓展空间,感受诗的简炼。教学难点
结合诗人的经历,感悟诗所表达的意境。教学准备: 师:课件
生:默写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古诗,(师板书诗题),生读题目。
2、在自已本子上写下来,想想题目什么意思,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3、解题:知道什么是隐者吗?(板书隐者)隐者是哪一些人?(隐居山林的,有一定才能,但不原出去做官的人),你知道哪些比较有名的隐者。
这些隐者,在隐居时一般不说姓名,只有雅号,如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有些出家为僧为道的,只有法号。
4、寻:寻找,不遇:没遇到。
5、完整地请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同意他的解释吗?
6、好像缺了主角,是谁在寻找隐者呢?(板书诗人)
知道贾岛这个人吗?你了解的贾岛是个怎么样的人?谁来介绍一下。(师相机补充,出示课件。)
苦吟可能学生会说到,现只要结合课件随机梳理一下。其实,贾岛早年也算是一个隐者,知道原因吗?
做过和尚,法号无本。后来还俗了,因为遇上了谁?韩愈,当朝的大官,韩愈看中他的才华,劝他去搏取功名,结果他在京城考了三十年,一无所成,所以只能苦吟。
二、检查预习,初解诗义。10 导语:苦吟诗人的这首小诗大家都拜读了吗?那先考考大家的预习情况,来,拿出本子,和老师一起来默写。实在不行,看老师黑板。
1、师板书,反馈默写情况。
对照黑板,检查一下,有没有写错的字?全对的举手。有没有觉得写得不太美观的字?给你时间,再调整一下。格式安排是否合理,一句一行。改一改。
2、指名学生读古诗。
3、解疑,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学生相互帮助,理解诗意。
童子何人?与隐者什么关系?(待童,徒弟,是儿子吗?)言师,言,说,谁在说?(童子)说谁?(师父),童子在说师父什么? 此:这,此山,这座山。深:云雾弥漫,浓得遮人视线。处:地方 不知处:不知道去向。
4、同桌练说,再指名说说诗意。
5、练习朗读
三、体会诗的凝炼,精妙。5 来,理解了诗意,我们来谈谈读后感,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自由讨论,好的觉得好在哪里?
1、看出来了没有?这里面还省去了几个具体的提问。
2、你能根据回答猜猜看,这里边诗人是怎么问的?(发言,初步了解)
3、(出示练习题目)那你能把这一段诗人与童子的对话补充完整吗?自已说说。
诗人问:
童子回答:
诗人问:
童子回答
诗人问:
童子回答:
4、同桌对练,指名表演。
5、读诗。
四、体会诗人的情感起伏。10
1、你看,根据童子的回答,往前推,我们可以想像出诗人的问题,那往后推呢?想想看,当诗人听到童子的不同回答后,心情如何呢?(出示试题,图画)
诗人来到松下,只见()
诗人问:
童子回答:
听到童子的回答后,诗人()
于是诗人又问:
童子回答
听到童子的回答后,诗人()
于是诗人再问:
童子回答:
此时,看着(),诗人()2、同桌练说,指名分角色练说。
3、总结:表扬好的同学,你看,这一段练习中有语言描写,有景物描写,还有心理活动的描写,如果我们把刚才同学们说的组合一下,那就是一篇挺不错的作文啊。这么具体的一件事,诗人描述的时候用了多少字?(20)这看似平淡的20个字背后,诗人留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想象空间啊,来,带着你的想像,再来读这首诗。4、读诗,读出情感的起伏。
五、体会诗人炼字的精妙。10 1、这首诗现在就学完了,接下来我再带大家学另外一首。2、出示《寻隐者有遇》,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花间问童子,言师挖菜去。只在南山中,马上就回来。
3、感受并比较一下,你觉得这首诗和贾岛的诗比起来如何? 4、请自由讨论,感受贾诗遣词的妙处。
花间VS松间VS松下
花易凋零,松四季长青,花矮,松高,用松更显高洁,坚韧,有力
松间,显窄,体会不出松的高大。松柏忌出山,出山先为薪。采药VS挖菜
挖菜,俗不可耐,采药,飘逸,神秘,符合隐者的身份。
寻药干什么? 济苍生,可做官,为已治病,何能爬山?
求仙,求不老,寻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之药。
在他们眼里,再险恶的老林也是桃花源,再陡峭的山峰也只是难得的风景
此山VS南山
南山太具体,童子不会知道的如此确切。云深VS云浅
真隐者隐得深,不会这么快回来。为何要到云深处?因为仙药在云深处
嘛。
感受,从上面的这些字词中,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位怎么样的隐者?(逸,超脱,与世无争,清高,若即若离,时隐时现。)
相机完成板书(松下 山中
云深处 药 仙)有感情地朗诵古诗。5、遇到了没有?
贾贾岛此番去,虽然没有见到隐者,但见到了什么?虽然我们到最后也不知道隐者的名与姓,但是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在红尘俗,在京城朝野中见得到吗?那诗人有收获吗?(感受到了隐者的境界
逸,超脱,与世无争。)与隐者比起来,诗人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一个世俗的世界。(板书,俗,逸)
6、回到题目,诗人到底在寻什么?
寻找一个理想中的自己,但是苦寻不到。追求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但是无法摆脱俗世的干扰与诱惑。
结合诗人的人生遭遇,俗世有什么?有诱惑,哪些诱惑?做官,做了官以后呢?
感受贾岛的内心世界,矛盾,痛苦,遗憾,无奈,向往隐者超脱的境界,又受世俗羁绊,为无法再做一个纯粹的隐者而遗憾。(结合“推敲”的故事,以及后半生屡试不弟的挫折,进一步理解苦吟,一旦入了红尘,那就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了。)难怪会“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啊”!
六、师结语。
1、系统总结,完成板书
我们再来完整地看一下,又能体会到更多的意味。
隐者在松下寻隐者,而隐者在山中采仙药。(寻,采)只有谁最无欲无求,童子嘛,(不随师父采药,求仙得道,也不招待远来的客人,博得对方的常识,是真隐者,何需寻隐者,是真洒脱,何需采仙药?)童子在哪里?松下嘛!就站在贾岛的对面嘛。这就叫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你看,贾岛要追求的这种真正超脱的,无求的人生境界,看似很远,实则很近,看似很近,实则又很远,仿佛永远不可“遇”。贾岛将这种不遇的感慨凝聚在这淡淡的文字中,在今天,在课堂上,与我们相遇了。
2、这首诗,初看平淡实则深远,其实对于一首诗也好,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也一样,有时你以为理解了,不过如此,其实,你只是来到了“松下”,再往里边走走,有新的感悟了,以为真懂了,也许只是到了“山中”,真正的意味,可能还在“云深处”呢!那就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送到这松下,送到这山中,送到这云深处,来,闭上眼睛,做一回真隐者,吟诵这首诗,不求一致,吟出自己的感觉。(配乐)
六、布置作业
把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设计
俗
逸
仙
贾岛 寻
隐者 采
药
松下
山中
云深处
再补一篇《寻隐者不遇》的教后反思
这是一堂我觉得很失败的课,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完成预订的环节,或者说,这堂课我希望中的目标,没有协助学生达成。
这堂公开课,原本是根据进度随意选的,但是随着文本解读的深入,我开始感觉到,这堂课并不好上。这篇课文应该说,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存在了不少时间了,但是,好像至今没有一个大师级的名师上过。为什么?我觉得在于文本。窦老师上过一篇类似的《游园不值》,那首诗,窦老师挖得很深,也很广,但我感觉,那首诗本身的意味,可能还是不如这首诗。这首诗字面意思极其浅,几乎不需要教师的帮助,学生就可以自学完成,但是背后的意思却极其深,极其广,可以说,是一首近乎完美的诗,如果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完美,这两者的落差实在不好把握。如果按常规的讲,太过浅薄,这也不符合我的性格。我是带着自我挑战的心态来上这一课的,但是事实让我很是失望。
究其原因,我觉得可能还是我比较理想化了一点,可能过于沉醉在自己对诗的理解中,而忽略了学生对这首诗的感受,或者说,我忘记了学生才是我要面对的主要对象,而诗,不过是一个教学的载体。我本末到置了。我的理解,和学生的理解,也存在着一个大的落差,这也让我意识到,一次到位的课文预习,对老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通过这堂课,至少让我明白了今后的几个主攻方向。
1、加强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这需要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督促机制。不仅要靠学生自己,需要我给出一套明确的,有具体目标,并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方案。而且还要利用整个班级的力量,包括各自家长的力量来完成。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2、加强对学生深度思维的培养。这堂课给我的感觉是,很多同学发言很踊跃,但似乎总是在一个层面上来回徘徊,没有形成有效的突破,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一声不吭。那些踊跃发方言的同学,如何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深入思考问题。那些一声不吭的学生,如果让他们开始思考,并有思考的兴趣,这也是需要努力的地方。
3、逐步加强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后面预设的环节,没有突破,自己的导是主要原因,如果能顺着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这四两拔千斤的太极功夫,真是一门学问,在观摩名师上课的时候,可能仅仅去注意他们精致的环节,动人的语言了,而忽略了一些类似于“家常话”的话,看人挑担不吃力,说的一点没错。
4、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课堂上可以看出,学生现在的语言还不是很规范,缺乏对事物的形容描绘能力。如让学生想像一下当时山中的美景,学生的语言极其简单,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首先要力求让学生能说一段较为完整的话。
这么美的诗,这么富有意境的诗,没能让学生去体会到,真是一种遗憾。希望有一天,我能带领我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深入到诗歌这片桃花源,而不是总在洞口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