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意图

时间:2019-05-13 00:0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意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意图》。

第一篇:“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意图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意图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化学中的STS教育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就是引导学生要从化学视角来关心、关注身边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我在进行“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学设计时,正是基于新课标的这一理念。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最终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应用评价与反思完成知识点的整体构建。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教师:请大家跟老师一道屏住呼吸、双目微闭、凝神、静气,做深呼吸:吸气———呼气———吸气„„大家是否觉得神清气爽了。你可知道,这一吸一呼气,发生了两种气体的交换,交换的两种气体是什么呢?

学生:氧气和二氧化碳。

教师:可见,这两种气体的性质并不相同,可以用哪些方法区别这两种无色气体呢?

[设计意图]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做深呼吸,体验自身所发生的变化。情境创设应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此情景真实、可感、新奇,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热情。

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教师:下面,就请各小组同学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大胆地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不同,从而区分出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无色气体来。

学生们积极地思考、热烈地讨论,教师巡视并引导,了解各小组实验方案设计的情况,为了避免汇报时内容上的重复,要求各小组长相互交流后再进行汇报。

小组1:用石灰水来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小组3: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小组7:分别用塑料饮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和一瓶氧气,注入少量水,快速拧紧瓶盖并振荡,看塑料瓶是否瘪了。

学生分组实验1、3、7。

小组2:我们已经学过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我们想通过比较密度,从而对二者进行区分,下面是我们设计的四个方案:

1.将两个分别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瓶口对准,氧气放在下面,二氧化碳放在上面,观察,看二氧化碳气体能否沉降至装氧气集气瓶中。

2.自制一个简易的小天平,天平两端各挂一个相同的酸奶盒,先向一端倾倒氧气,然后向另一端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天平倾斜情况。

3.将分别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的气球放在同一高度,然后同时下落,看哪一个气球下落地快。

4.将充满氧气的气球置于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房间中,看气球是否上升;或将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置于充满氧气的房间中,看气球是否下降。

教师:同学们讨论一下,第二小组设计的四个方案是否都合理、可行?

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认为方案4不可行,方案1需要在氧气瓶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教师演示实验1、2、3。[设计意图]1.小组1、3、7设计的实验,对比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易行,趣味性强;石灰水、塑料饮料瓶都来自生活,学生感到熟悉亲切,较适宜作为学生的分组探究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创设了较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情境,使教学设计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2.小组2设计的实验现象不太明通过实验创设了较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情境显,操作不便,且收集多瓶气体比较耗时。改为教师演示实验,体现了实验的简约性,消除了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分组实验过多过滥的弊端,既保证了探究活动的流畅性,又保证了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小组5:我们将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别通过紫色石蕊试液中,看石蕊试液是否变色。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教师不失时机,即时引导,为什么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猜测。

学生1:CO2使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变色,而与石蕊试液无关; 学生2: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与CO2无关; 学生3: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与水无关;

学生4:CO2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紫色石蕊变色。„„

学生们根据假设,自行设计实施并进行探究: 实验一:向蒸馏水中通入CO2,观察现象;

实验二:向蒸馏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实验三: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提醒学生:石蕊试液是石蕊溶于水形成的,里面含有水,实验3中的石蕊试液应换成无水的石蕊固体或干燥的石蕊试纸。)实验后,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指出:石蕊的特性是遇酸变红,上述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生成了一种酸——碳酸。)

[设计意图]运用对比探究的思想,确认学生4的假设成立,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解决问题,评价反思

教师投影1:从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各种方法中找出二氧化碳不同于氧气的性质?

教师投影2: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壁倾倒二氧化碳,注意观察蜡烛先后发生的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1.让学生学会归纳、学会总结、学会感悟。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包办课堂小结的做法,培养了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对学习方法的感悟。学生的独立动手操作完成了学习情境

2.从区别CO2和O2的各种方法中提炼出的CO2性质,为下节课学习CO2的用途做好辅垫。

3.投影内容有利于学生在知识应用中发现不足,及时得到评价与反思,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

四、教学反思

我深深感到:知识唯有在应用中才有活力,唯有在探索中才有生命。在知识的探索中,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把舞台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展现、交流、体验、全方位的参与。通过STS教学和真实情景的创设,品味化学中科学的、人文的素养,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篇:二氧化碳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铁岭市昌图县育才实验学校

杜丽君

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材中有关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教科书设置了4个实验和4个现象记录及分析表,配置了5幅图片,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述,为师生探究二氧化碳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学生分析

1.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二氧化碳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还没有系统、深入的认识。

2.通过前一阶段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要素或环节有了一定的体验。在对二氧化碳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后加以表达和交流,很可能成为“最近发展区”。

3、通过上预习课,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展示课对重点内容能够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4)初步学会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太度与价值观:(1)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培养学

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欲望。(2)强化保护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设计理念

1.改变教师的角色,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不仅充当指导者、组织者,而且充当合作者、促进者。

2.创设探究情境和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合作、勇于表达和交流。

3.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景

一、猜一个谜语,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你们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大家再猜一个谜语:“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这种物质又是什么呢?引入新课

情景

二、观看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图后提问,能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去掉吗?

1、预习交流:通过预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请同学讨论,学生用两分钟的时间交流巩固,然后教师单独提问,学生回答。

2、确定目标:本节课的目标,大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温室效应,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重难点是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应。

3、分组合作:第一组、第二组课堂上制取二氧化碳并收集,根据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第三组进行实验探究一倾倒二氧化碳(教科书实验6-4)。根据蜡烛燃烧情况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证明密度比空气大?第四组进行实验探究二(教科书实验6-5)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怎样得出结论的?生活中是否有实例?第五组进行实验探究三变色花的原理(教科书实验6-6),通过实验得出现象和结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第六组进行实验探究四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通过实验得出现象和结论,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反应。第七组探究人工降雨的奥秘。第八组探究二氧化碳的用途及温室效应。各组对题目要进行交流,每组到黑 2 板前面把探究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4、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实验及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5、穿插巩固:各小组根据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6、达标测评:大屏幕展示习题,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第三篇: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

摘  要:通过创设情境、分析讨论、推测结果、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二氧化碳、学习目标、实录

一、教 材 分 析

本章教材的前二节研究的是碳的单质,从本节开始研究碳的化合物,碳的化合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和有机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三气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它的学习能真正明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铺垫。

二、学 生 分 析

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能制汽水,还知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CO2,但它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它还有哪些用途,是学生们不知道的,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所以这节课重点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形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具备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觉去看待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将二氧化碳性质用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二)过程与方法:

1、思考、交流、合作,训练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2、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四、设 计 意 图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还设计了训练学生自主探究 CO2性质的教学过程,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

五、教 学 环 节

创设情境—→分析讨论—→推测结果—→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循  环

六、教 学 过程:

师:请同学们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它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生:CO2。

师:你对CO2了解多少?

生:空气中有CO2,CO2能灭火,汽水中有CO2,光合作用需要CO2等等。

师:CO2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还有哪些你们不知道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二氧化碳。(如图演示)请回答有什么现象?

生(1):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

生(2):还应该加上,蜡烛熄灭,低蜡烛先熄灭。

师:对,这位同学回答到位。(鼓励)

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生:说明CO2不燃烧,并且CO2的密度大。

生(2):还应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师:好,谁能完整地总结一下。

生:CO2不支持燃烧,本身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师:好,CO2的这个性质,请同学设想一下,能干什么用?

生:灭火,灭火器。

师:好,请看一下录像(灭火及灭火器)

师:谁注意到哪种灭火器好?

生:干冰灭火器。

师:请开动你的大脑,干冰是什么物质?还有什么用途?可以查书,交流。

生:干冰是固态的CO2,可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师:好,回答很完整,说明认真对待了,接着思考,用它做制冷剂有什么好处?

生:它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没有残留物,清洁、无污染。

师:好,回答很准确,再想CO2的这些性质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集思广益。(学生讨论,教师循查,估计学生何时处理完)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进入菜窖前的灯火实验。

生:进入山洞时选择火把比手电筒好。

师:为什么?

生:选择火把能检验出CO2含量多少,防止人因缺氧而窒息。

师:请同学们猜测,将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用玻璃罩扣上,会有什么现象?(如图)

生:高的先熄灭。

生:低的先熄灭。

师:意见不统一,请注意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

(如图演示)

生:高蜡烛先熄灭,原因不知道。

生:CO2气体受热向上运动,故高蜡烛先熄灭。

师:好,高见,同学们同意吗?这一现象用来解释什么现象?

生:不知道。

师:森林大火可否用CO2灭火。

生:(恍然大悟)不行。

师:喝汽水与喝水比,除了好喝外,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生:打嗝。

师:对,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有问题问我吗?

生:为什么喝进去的是水,而出来的是气?

生:这种气是什么?能证明吗?

生:这些气体怎么制成汽水的?

生:汽水与二氧化碳的性质一样吗?(问题表达不够科学)

师:这些问题问的好,咱们大家一起研究,逐一解决,谁有办法?

生:假设汽水的气体是CO2,把汽水瓶上安装一个导气管,通入石灰水中,看是否浑浊就可以证明。

师:好,那么这些气体怎么制成汽水的?汽水与二氧化碳性质有什么关系?(班级顿时活跃起来,人人参与寻找解决办法)。

师:(介绍石蕊试剂与酸变红。取石蕊试纸发给大家,学生桌上有准备好的汽水、烧杯、水、干燥的二氧化碳),你们可以利用这些物质自己研究二氧化碳与汽水的关系。(循回指导五分钟后,停)

师:谁来说一下,你怎样证明的?

生:我们是先把石蕊试纸放入水中,发现颜色未变,再把石蕊试纸放水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中,也未发现变化,可是当把水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中振荡,再把石蕊试纸放水其中,发现石蕊试纸变红,我们又把石蕊试纸放水汽水中,发现石蕊试纸仍然变红,因此我们认为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与汽水的成分一样,就可以证明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产物。

生:刚才老师介绍酸能使石蕊变红,既然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使石蕊变红,就能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酸,那么这种酸是什么呢?

师:好,鼓励,你的表现非常出色,能通过现象探究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本

质。CO2+H2O=H2CO3

师:通过探究不难知道,二氧化碳怎么制成汽水的。

师:那么喝汽水打嗝又说明了什么?同学们还可以再想,夏天打开汽水瓶,和冬天打开汽水瓶现象一样吗?这其中的道理和打嗝一样吗?

生:一样,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立刻分解,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师:好,根据刚才的讨论,有谁会制汽水吗?回家亲自做一下好吗?

师:我们对二氧化碳又加深了认识,还知道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证明。可谁又想过,它为什么可以证明?

生:有现象,出现浑浊了。

师:它为什么可以有这个现象呢?这得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原理说起Ca(OH)2+CO2=CaCO3↓+H2O你们从中找出答案了吗?

生:啊!原来是碳酸钙不溶于水形成的。

师:这一原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你见过吗?

生:装过石灰水的玻璃瓶,放在空气中,内壁会变白。

生:石灰水在空气中会有一层白膜。

师:好,知道吗?砌墙用的是石灰浆,石灰浆在空气中凝固后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坚硬、牢固,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

师:好,非常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哪些用途?能分类谈谈吗?给二分钟时间。

生: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固体叫干冰;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师:好,总结得很到位,很全面,继续努力,今天就上到这。课后思考题是:“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你有什么改善措施吗?”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四篇: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分析、比较、归纳,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

2、通过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探究,增强问题意识及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学习,体验到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从而体会到学习化学可以指导我们安全、健康的生活。

2、逐步确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关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CO2的化学性质 难点:CO2与水的反应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曾经有这样一篇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个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学完本节课的内容,上述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板书】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展示】将已收集好的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提问】通过观察,你可得出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 【板书】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完成实验后补充的内容)加压降温形成白色固体,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能升华。

【实验一】在大烧杯中放置一个铁皮架,架上固定两只点燃的蜡烛,通过喇叭形纸筒将一瓶二氧化碳向烧杯中倾倒。【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板书】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 【实验二】(1)往集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里注入约1/3瓶蒸馏水,立即旋紧瓶盖,充分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归纳总结】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

(2)将瓶内液体倒数毫升至试管中,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有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再将上述试管加热,又有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归纳总结】实验现象: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成紫色。【分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受热有气体逸出(CO2),红色溶液又恢复成紫色。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板书】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CO2+H2O=H2CO3 H2CO3=CO2↑+H2O 【实验三】取一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通过较长玻璃管往石灰水里吹气,有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两名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实验,其余同学观察实验,完成实验三现象的描述。

【归纳总结】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板书】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O2+Ca(0H)2=CaCO3↓+H2O(检验CO2)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那么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呢? 【板书】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对应)

1、人工降雨

2、灭火

3、制碳酸饮料

4、化工产品 【回应课前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呢?

【学生回答】井下烧火照明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一直存在井底,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造成悲剧。

【讲述】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学习,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学习化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指导我们安全、健康的生活。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CO2+H2O=H2CO3 H2CO3=CO2↑+H2O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O2+Ca(0H)2=CaCO3↓+H2O(检验CO2)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人工降雨

2、灭火

3、制碳酸饮料

4、化工产品

第五篇: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设计

衡业中学

陈英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

(3)使学生通过所观察的实验现象,训练学生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知识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进行归纳、探究。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2)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教学重点】二氧化碳与水、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跟水的反应、二氧化碳的检验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课件展示。【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的前两节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探究,从本节开始研究碳的化合物,碳的化合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钙。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三气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它的学习能真正明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铺垫。【学生分析】

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能制汽水,还知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CO2,但它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它还有哪些用途,是学生们不知道的,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所以这节课重点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形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具备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觉去看待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采取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不讲解新课内容,让学生通过做实验学习化学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动脑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收集好CO2气体的集气瓶、阶梯蜡烛、烧杯、试管、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试管夹、酒精灯、吸管、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创设情景,激情引入

师:同学们,假如你们手中都有一瓶雪碧,用手振荡几下,打开瓶盖,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师:有一种无色气体,约占空气气体体积的0.03%,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该气体是什么气体? 生:CO2气体。

师:在空气中CO2只占0.03%,自然界中如果没有CO2会怎样? 生:阅读教材图7-9,简述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你准备探究二氧化碳哪些性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究。)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解决学生做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师:现在我们根据实验台上的仪器,用刚制取的二氧化碳,结合大屏幕所给的视频材料,来探究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把结论填在报告上,一会展示给大家。师:经过我们的探究学习,大家对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了了解,请同学们根据你的实验,总结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哪个小组总结?

师:总结的很好,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所以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教师板书]: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化。

师:研究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来研究CO2的化学性质

生:学生分两大组,第一组做阶梯蜡烛实验,第二组做吹石灰水的实验(教师指导每组学生各自探究的实验内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操作上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导和纠正,并让学生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第一组做阶梯蜡烛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第二组做吹石灰水的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教师板书]: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师:让第一组 学生回答阶梯蜡烛实验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生:回答,并由同组学生给以补充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而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师:提出新问题二氧化碳是否有毒,让全体学生阅读教材 P94页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板书]:

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能供给呼吸。师:让第二组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现象。

生:回答,并由同组学生给以补充。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教师板书]

2、CO2+Ca(OH)2=CaCO3↓+H2O 师:二氧化碳还有那些化学性质,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一个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注意观察石蕊试液颜色的改变,加热后,溶液颜色又有什么改变。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做,并观察实验现象的出结论。生:回答,并由同组学生给以补充。

生: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碳酸很不稳定,加热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所以红色溶液又变成紫色。[教师板书]:、CO2+H2O=H2CO3

H2CO3=H2O+CO2↑ [知识点总结,回顾]

本节课要重点掌握二氧化碳与水、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的检验。[课堂练习]见大屏幕 师:为了使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提高化学学习兴趣布置两个家庭实验探究题,涉及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布置作业]教材第97页1、4、6。【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CO2+Ca(OH)2=CaCO3↓+H2O [教学反思]

下载“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意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意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陶山中学张丽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知道什么是温室效应及如......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叙述CO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能正确书写二氧化碳与水和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举例说明二氧化碳的利与弊 过......

    最新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案例 隆回县滩头中心学校 罗曼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下一页 1 2 [教学目标] 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合作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上的反思: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情景设置。在本节课中有利用实物来创设情景,如课的开始,首先让......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5篇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漩涡中学 一、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的前二节研究的是碳的单质,从本节开始研究碳的化合物,碳的化合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和......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5篇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魔术——可乐喷泉【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实验探究一:溶解性将水倒入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旋紧振荡,观察现象。介绍干冰,小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性质教学反思1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