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要在网络上轻易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网友。【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收集因在网中把秘密告诉网友而受到伤害的案例。
2、老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调查:哪些同学在家上网聊过天?
2、师讲述: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发布新新。网络技术好的人能够在网络上得到别人的许多看似隐蔽的信息。同时,只要你上网,你的信息就有可能被别人获取。有些人就利用网络获取别人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去要挟他人。
二、分享事例,受到启发
1、分享故事一:亲信网友被敲诈(1)学生自读这个故事。(2)指名一学生试说故事。
(3)学生思考:小学上网的时候,哪些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4)全班交流。
2、分享故事二:工作无着落 网上骗钱财(1)学生自读这个故事。(2)指名一学生试说故事。
(3)学生思考:小优和小西不仅轻易地(),还随便与网友见面吃饭,并将()。在受骗后仍没有提高警觉,且再次(),以致二次上当。(4)全班交流。
三、拓展延伸,强化意识
1、学生思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你还知道类似案例吗?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师播放视频《轻信网友,女童被拐骗》,学生直观感知。
四、教师总结,深化主题
1、安全提示:
(1)不要轻易在网上透露自己的确切信息。(2)不要轻易相信网友提供的信息。
(3)如果受到网友要挟、敲诈,必须及时告诉父母、老师或向公安机关求助。
2、展示安全上网宣传语,学生谈认识。(1)网络连接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2)高高兴兴上网,快快乐乐冲浪。(3)网上有骗子,小心不上当。
(4)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使人走向无底深渊。
(5)沉迷网络游戏,人生就会没戏。远离网络游戏,演好人生这场戏。
3、教师总结:
警惕网络陷阱,注意自身安全。
第二篇:《直面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直面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深圳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二单元活动五的教学内容,前面几节课学生正在享受着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还不曾注意到在网络活动中存在的信息真伪、网络文明、网络安全等问题。本节课通过 4个案例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措施。
1、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世界的虚伪性和法律法规
(2)树立网络安全意识
(3)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4)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自我保护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网络安全意识
(2)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自我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竞赛激励法
4、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课时:1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已经对网络有一定了解,懂得如何利用网络获取、保存、交流信息。但是学生在使用网络时,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措施。本课拟利用学生喜爱的“超级团队”竞赛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三、课前准备
1、收集教材上网络攻击的相关案例或由学生将相关的案例排演成短剧
2、收集真假中国银行网页图片
3、剪辑电影《非常24小时》片段,表现黑客的危害及其违法性
4、收集知识扩展部分的相关材料
▲网络陷阱大全
▲利用工具软件修复 IE的方法
▲恶意网页、病毒的预防措施
▲恶意网页、病毒症状及修复方法
▲常见的下载杀毒软件的网址 ▲最近流行病毒症状及防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介绍“超级学生”活动方式】
1、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闯关,积分最高小组的同学为本节课的“超级学生”
2、求助方式:(1)求助教材P77-82页
(2)求助教学网站
(3)求助同学
一、网络安全现状
【播放视频 】
引入网络安全现状 【导入】
【播放案例 1】
请同学们再观看一段录相,并思考这 2个短片说明了什么?
【超级“学生”----第一关:“自助自救”】
【问题】当你遇到以下情况,也许会陷你于困境或将受到伤害,你会如何自救?
1、当你收到一位素未谋面的网友邀请到某地见面,你将怎办?
2、当你考虑再三后,觉得还是要见他(她)一面,你会预先采取什么措施?
3、当你们见面后,他(她)以各种理由再次邀请你一块到外地游玩时,你该怎么做?
4、很遗憾,你还是去了,当你发现上当并且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时,你可以想到有哪些自救办法?
【规则】 2分钟后各小组轮流介绍自救方案,方案最优得10分,依次递减。
【总结】防患于未燃固然重要,学会亡羊补牢会使你免受更深伤害。
【超级“学生”----第二关:“火眼金睛”】
【任务 1】谈谈你所知道的虚假的网络信息且造成危害的案例
【规则】每个小组轮流介绍网络信息安全案例,每说一个案例加 1分。
【小结】网络信息有真有伪,我们应时刻提高警惕
1、观察判断图片
2、观看案例
2、案例1的视频
3、小组讨论、闯关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超级学生”评比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2)分钟
二、网络
黑客、恶意网页与网络病毒
【导入】各小组讨论网络中除了有虚假信息以外,还有哪些安
全隐患?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将网络安全隐患归纳为三类:黑客、恶意网页、病毒。
【任务 2】各小组以某一个方面的网络安全隐患为主题,收集、整理相关案例,5分钟后各小组展示成果。
【规则】各小组轮流展示网络安全隐患案例,每说一个案例加 1分。
【提示】可以参考教材 P78页案例3和P79页案例4 【任务 3】请你为这部电脑把把脉,诊断病因:
1、IE只能浏览一个网页,而无法浏览其它网页
2、打开IE时自动打开多个窗口,导致死机
3、鼠标乱动、光驱无故自动弹出
【规则】每抢先答对一小题的小组得一分
【超级“学生”----第三关:“药到病除”】
【任务】完成如下操作:
1、如何提高IE安全级别
2、如何使用“3721上网助手”阻止广告窗口
3、如何清除上网后系统保留的个人信息
【规则】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加 10分,依次递减。强调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完成任务。
【提示】参考 P79最后一段至P80页第三段,P81
1、学生各抒己见,说他们所知道的网络安全隐患。
2、各小组分工合作收集、整理资料。
3、各小组展示成果。
4、各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病症,为电脑诊脉
5、实践操作预防病症的方法
利用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掌握基本的防治恶意网页与网络病毒的方法。
(20)分钟
三、网络文明与安全措施
【超级“学生”----第四关:“终级PK”】
【任务 1】请每组学生代表演示如下操作
1、如何提高IE安全级别
2、如何使用“3721上网助手”阻止广告窗口
3、如何清除上网后系统保留的个人信息
【规则】各小组抢答并演示上面的操作,演示正确加 1分。
【任务 2】根据你的真实情况,抢答下列问题,看看你的网络安全意识是几星?
【规则】每答对一题增加 1星,根据所获星数给小组加0-10分
【问题】
1、一个陌生的网友,发来一个网址,声称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你会怎么做()
A、进入该网页看一看B、不进入该网页
2、设置密码时,安全级别最高的是下列哪种方法()
A、生日B、电话号码C、英语单词D、字母、符号、数字混用,多用特殊字符
3、你收到一封来自银行的邮件,声称你的账户在某商场大额消费,请你登录它提供的银行网站,输入账号和密码,查看你的账户,你会怎么做()
A、登录该网站,查询B、不登录该网站
4、你不会访问下列哪一类网站()
A、教育网B、游戏网C、购物网
D、黄色、反动等不健康网站
5、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上网后,你会怎么做()
A、上完网后转身就走B、关机后再走
C、关闭所有浏览的窗口再走
D、消除系统中保留的个人信息再走
1、学生根据回答问题情况,确定自己网络安全星级。
2、学生想成为“文明网民”标兵,首先会主动去了解哪些网络行为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
通过问卷,令学生了解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文明网民”标明的评比,令学生不仅了解了网络文明行为,而且会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5)分钟
四、拓展
【评文明网民】
请同学们在暑假上网期间,真实记录自己的网络文明或不文明行为,并拟订一个“文明网民”标兵评定标准,下学期我们将评选出我们班的“文明网民”标兵。
【宣布比赛结果】根据小组得分,宣布本节课的“超级学生”
【课后活动】
浏览教学网站上的资料或在网上搜索
▲网络陷阱大全
▲利用工具软件修复 IE的方法
▲恶意网页、病毒的预防措施
▲恶意网页、病毒症状及修复方法
▲对付病毒秘集
▲病毒杀不死的对策
▲常见的下载杀毒软件的网址
▲最近流行病毒症状及防治
1、有的学生浏览教学网站上的资料
2、有的学生上网查找资料
引导学生课外学习的方向,开拓学生的视野。
(3)分钟
点评:
本课一反以往的说教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终极 PK”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解与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通过学生自行拟订“文明网民”标兵评定标准,更能使学生认识体会到负责任地、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技术,这比教师强硬给出的网络行为规范更能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对于初中的学生,会网友受骗已成了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许多教材或教师在教学中一味禁止学生会网友、或建议在成年人的陪同下会网友,这都是不现实的,与现实中却提倡学生交朋友,搞好同学关系是互相矛盾的,处于逆反心理阶段的学生也会难以接受,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虚伪一面。我们应不提倡也不禁止会网友,但要让学生学会当正处于受骗的边缘或已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防患于未燃固然重要,学会亡羊补牢会使你免受更深伤害,这正是粤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在这节上的编写特色。而本教学设计的“自助自救”环节,用四个连环的会网友问题,有效地让学生深入思考自救防范措施,当上当受骗不可避免的时候,你做好准备没有?这才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第三篇:网络安全教学反思
《网络安全》教学反思
本节课就是以问题开始:“老师电脑最近遇到了一些奇怪现象,要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原因,然后帮老师解决这些问题。”接着学生们就带着问题来观看这些动画,这样设计问题情境,加上形象的动画展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会带着问题思想集中地观看,然后来自主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探究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在预防计算机病毒环节,我由浅入深设计了两个问题,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启发,讨论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组织学生讨论的这种形式,既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又让全体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在讨论过程中,各人把自己的观点、想法亮出来,在思维上取长补短,达成共识,这是培养学生共同探讨、互相协作的精神,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使信息科技教学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途径。
我们熟知“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道理,但是我们学生现在的情况又何尝不是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在锻炼着提高着,但是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却流于形式。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获得知识远比手把手教会他们“是什么”要重要。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有助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而且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本次教学中,布置好制作病毒档案之后,就先要求学生各自分工,再开始各司其职,学生们分好工,各自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不够,因为要合成整个作品才算完成,所以完成的快的同学会提示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后在把每个人查找的资料全部合成在一个作品中,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课后反思上课之缺憾
(1)评价部分的单一
在这里,有些遗憾,预设时准备充分的学生评价,但是在上课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做出太多的评价,只做了个别同学的表扬以及总结性评价。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与互相评价意识,可以让同桌或者小组进行互相评价,最后老师做总结性评价。
(2)学生协作主体环节的挖掘。
整节课上完,感觉层次比较明显,知识要点也能够细致的解决,这方面要继续保持,但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还有待发掘,充分调动学生的课上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思想,这样才能上一节优秀的信息技术课。
第四篇:《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是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编写由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出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与管理》第四节《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的内容。第二章前三节的内容教会学生如何从网上获取信息,对于因特网上的信息,既有有用的信息,也充斥着大量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面对海量的网上信息,该如何取舍呢?这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在整本教材中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如黑客入侵他人计算机,传播病毒,窃取数据等,网络信息的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信息安全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本课题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使用网络。在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的同时,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
2、课时安排:1个课时
二、学情分析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正在不知不觉的遭受着信息安全的威胁,如:来自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等.初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很难分辨网上信息的真伪,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淡薄,防护能力欠缺。有些学生盲目崇拜黑客,认为制造病毒很了不起,甚至有偷窥、窃取别人密码的现象,有的甚至迷恋网络游戏,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需要将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的观念植入学生心中,并规范他们的行为,教给他们计算机安全防护知识过程与方法。
三、学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可以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完成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进行分析和思考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以自主和小组合作性学习展开,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手段
硬件:多媒体教室。
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课件。
五、教学目标
1、学会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2、了解病毒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危害;
3、学会病毒的防护方法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4、通过《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让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通过对“熊猫烧香”、“CIH”等病毒的危害和防治,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安全防护。
5、能过对黑客、病毒、盗版软件等对信息安全有影响的人或事物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培养学生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树立起针对信息安全“以防为主,以杀为辅”的思想。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学会自觉遵守网络道德;(2)了解病毒的定义、特点、危害;(3)学会病毒的防护方法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2、难点:
(1)了解病毒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危害。(2)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七、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
2、提问引导法。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新知识时,在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我通过“提出疑问”来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
八、教学策略
情境入手,引出课题《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看书和小组讨论,从而解决问题,这种“问题式”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达成教学目标。
九、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活动:展示阅读材料一 材料一:一个中学生逃学,在网吧通宵上网,在回家的路上因为累了困了,倒在铁轨上睡着了,结果被火车辗死了。
提出问题:
1、现在中小学生常因迷恋网络游戏而长时间无节制的上网,甚至旷课逃学、夜不归宿,生活和学习规律被打乱,视力下降,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青少年该不该上网?
3、如果青少年上网利大于弊,那么应遵循怎样的约定? 学生活动:思考并展开讨论。
第二环节: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展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学生活动:对照《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做得不够的地方,今后如何改进?
教师活动:展示阅读材料二
材料二:一个中学生经常在网上发布污言秽语,他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结果被查了出来,受到了处分。
教师活动:
问题4:青少年上网要不要遵守网络规则和礼仪?
问题5:小明从网上下载歌曲刻成光碟,拿到市场去卖,你认为小明的作法对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买吗?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阅读课本第41页的内容。
第三环节:初识“病毒” 教师活动:展示阅读材料三
材料三:一天小明上网时发现有一封新邮件,寄件人的地址来路不明,小明随手便点击邮件,结果小明的电脑感染上了病毒。
问题6:什么是病毒?它和生物中的病毒有什么不同?
教师活动:介绍“熊猫烧香”、“CIH”等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性,为学生创造情境。学生活动:(思考)病毒最初是来自生物病毒,为什么也存在计算机病毒的说法呢?思考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相似之处。
教师活动:介绍计算机病毒概念及特点。学生活动:初步归纳计算机病毒特点。教师活动:深入讲解计算机病毒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计算机感染病毒发作了表现的一般症状有哪些?
教师活动:介绍几种病毒发作表现的症状,深入讲解计算机病毒特点。讨论WINDOWS感染病毒症状:
1、程序突然工作异常。
2、文件大小自动发生改变。
3、检查内存,基本内存小于640k(某些机型小于639k)。
5、windows出现异常出错信息。
7、运行速度变慢。
8、以前运行正常的程序运行时出现内存不足。
9、系统无法启动。
学生活动:复习计算机病毒特点。
第五环节: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问题:你家的电脑是否中过病毒,你是如何采取防护措施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怎么预防病毒,保护信息安全。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我们怎么预防病毒,保护信息安全呢? 教师活动:详解预防病毒,保护信息安全措施
学生活动:讨论电脑中病毒后,怎样杀毒并采取预防措施。
第六环节: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让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
1、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2、病毒的概念、特点、危害;
3、计算机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第七环节(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展示选择题(与计算机病毒概念、特点等相关)。学生活动:思考并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课后查找资料,列举二至三种病毒特点及危害,怎样预防?
十、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使用网络。在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的同时,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因此我采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安全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讲授法和问题式教学法,也就是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梳理出本节课的知识,如中学生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与道德、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本质、特点,以及信息安全的防护的基本措施。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友好交流,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时候,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思路,使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知识的内涵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观念,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信息素养。
第五篇:《正确认识网络安全》说课设计
《正确认识网络犯罪》说课稿
设计者:江娜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正确认识网络犯罪》,现在我将对说主题、说教法、说课堂形式、说课前准备、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主题:
网络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网络能够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网络——世界不可或缺!然而,对于没有自控能力的青少年,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许多青少年挡不住光怪陆离、虚拟世界的诱惑,沉迷于其中,荒废了事业,荒废了学业。有些青少年由于情绪失控,或私奔出走,或厌学逃学,更有甚者由此而打架斗殴、敲诈偷盗,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带来的是个人、家庭、国家的伤痛。来自公安部门的调查资料表明,近年来,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犯罪新动向。随着电脑网络的普遍运用,中国的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的趋势,比1998年增加了几十倍。
中职学校的学生喜欢上网,喜欢进网吧,对于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一)说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网络上存在的各种不安全隐患,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
2、理智地对待各种诱惑,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尤其注意不能沉迷网络游戏。
3、促使学生自觉树立网络安全与道德意识,提高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创建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
(二)说教学重、难点:
1、促使学生自觉树立网络安全与道德意识,提高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创建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
(三)说课堂准备:
1、加强宣传发动,向学生公布了本堂课的主题《正确认识网络犯罪》,进行全员发动,营造活动氛围。
2、让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网络犯罪的资料。
3、将适合本节课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4、布置课堂(在课室前面黑板书写主题,布置教室座位。)
(四)说教学形式:
小品表演、案例分析、讨论、写倡议书等形式。
三、说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了解法律。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网络犯罪开始摆在世人面 前。
网络犯罪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获益计算机网络资产为对象了,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实施的犯罪行为。针对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有:网络窃密、制作、传播网络病毒、高技术侵害、高技术污染。
网络扶持的犯罪主要表现形式有:网上盗窃、网上色情、网上洗钱、网上教唆或传播犯罪方法。
网上犯罪还有网上侵犯知识产权、侵犯隐私权、网上恐怖、网上报复、网上盯梢等多种形式。
案例一:震惊江西的高中生马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案件,目前由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审结,被告人马强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被告人马强系安徽人,家住江苏省镇江市。去年7月19日17时,他出于好奇心理,在家中使用自己的电脑,利用家中电话拨号上镇江169网,使用某账号,从网上又登录江西169多媒体通讯网中的两台服务器IP地址,从两台服务器上非法下载用户密码口令文件,并使用黑客软件破译了部分用户口令并通过编辑修改文件,使自己获得ADM服务器中的超级用户管理权限。同月21日18时,马强采取上述同样方法登录了江西169网ADM服务器中,进行非法操作,并删除了系统命令。同月23日17时,马强又采取上述同样手段,造成一主机硬盘中的用户数据丢失的后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马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先后三次故意进行不当操作,对江西省169网中存储数据进行增加修改,对磁盘进行格式化,造成硬盘中用户数据丢失。由于其玩弄计算机网络,使ADM服务器两次中断服务达30个小时之久,后果严重,影响较坏,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鉴于被告人马强刚刚高中毕业,在校表现一直很好,出于好奇、耍聪明的动机,偶然犯罪,犯罪后能够认罪、悔罪、主动协助公安机关收集证据,且其所在地居委会已建立了帮教小组,要求法院从轻判处,故作出了上述判决。
通过该案审理,法官建议网络业主和集成商,要加强防范意识,建立必要的防火墙等防护措施,有效地阻击“黑客”入侵。
(二)播放视频,了解电脑病毒
【设计意图】:通过“好奇高中生黑客受罚”的案例,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计算机系统犯罪,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经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网络犯罪。
(三)案例情景表演,网上交友需谨慎
案例二: 2002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网虫”钱某终于见到了网上聊天认识的女网友“仇某”。然而,两人散步至一处花店附近时,突然冒出4名手持尖刀的青年男子。毫无准备的钱某不仅遭到一阵殴打,身上仅有的1部手机和300元人民币也被抢走。3天以后,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称“仇某”的女网友。原来,两人在网上搭识以后,钱某经常出言不逊,裘某萌发报复念头,找到以前的男友抢劫钱某财物。在狼群出没的互联网上,黑色的故事接连发生。轻信、背叛和放荡如同一副让人魂不守舍的毒药,激活了人的本能深处的罪恶细胞。
案例三:大学生陈英明沉溺于网恋,女网友却把这段感情视为儿戏,根本没有理睬他的表白。接踵而来的是,随着网恋秘密的泄露,身边的女友也与陈英明断绝了来往。然而,陈英明非但没有从迷糊的“网恋”中清醒过来,反而在网上设下了绑架网友敲诈钱财的圈套。他在聊天室里注册了“失意客”的网名,将自己写的充满苦痛、烦闷和渴望理解的失恋日记“贴”了上去。几天以后,陈英明的电子信箱收到一封邮件。一个署名为王颖的女孩劝说“失意客”坚强起来,相信一切都会雨过天晴。陈英明当即回复“同是天涯沦落人”,要求两人见面。相貌端庄的王颖如约而至,陈英明顿生好感。在网上交流一段时间后,陈英明给王颖发出了求爱信,得到的却是婉言拒绝。看罢回信,陈英明恼羞成怒,决定实施一个报复计划,陈英明谎称自己得了白血病,将王颖骗到自己新租的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单元房里,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将她反捆住双手,并用毛巾塞住了她的嘴。随后,陈英明在街边的公用电话亭里拨通了勒索王颖家的第一个电话……我们可以想象陈英明的命运了。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就这样在网络的迷魂阵中失去了自我,成为法律的阶下囚。
播放视频:防止网络骗局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表演教学,观看视频,学生通过一个个网络引发的犯罪行为,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明白网上交友需谨慎。
四、学生讨论,应对网络犯罪 讨论:
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你觉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资源?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运用观点解决问题,自觉地去遵守法律,网上交友需谨慎。
五、学生倡议,抵制网络犯罪
1、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带着学习任务上网。
2、要保持正确对待网络的心态,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3、要增强自控能力,上网场所要择优,上网时间要适宜。
4、要加强自我保护,防止遭受非法侵害。
5、注意躲避网络陷阱。【设计意图】:通过倡议,激发学生热情,总结回顾本课主题思想。
六、教师总结:
随着电脑家庭化的日益盛行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强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但对于好奇心、模仿力极强的你们来说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对你们造成伤害。因此,同学们要正确的认识网络,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让网络对我们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是有助于我们走向成功的。
七、课后延伸:
1.围绕“网络安全”写一篇随笔。
2.用Word文档制作一份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电子报刊。
以上我对说主题、说教法、说课堂形式、说课前准备、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