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名师谈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名师谈语文教学
于永正:小学语文教学要广积粮不要深挖洞
于永正,教龄46年,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原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你认为小学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什么?
于永正:我认为,开这门课,应该着眼于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掌握好语言这门工具。语言是基础的基础,所以语文的工具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小语教学要给孩子什么,我想,第一是识字、写字。小学六年,应该让孩子认识3500个常用字,能写其中的2500个字。这个指标现在普遍达不到。第二是要让学生会读书。6岁到12岁,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积累语言的最佳期,是记忆力最好时期。课标规定的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这是底,要保住。但现在很多学生达不到,即使达到了也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而已。我主张要加强背诵,要死记硬背。没有记忆的阅读,学生怎么积累?第三是作文教学。读书是基础,读写结合,小学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记忆,去感悟写作的方法。不要人为地去争论什么工具性、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文字。书读多了,读懂了,人文性是跑不了的。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方法,最重要的是留下兴趣!
中国教师报:你觉得目前的小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于永正:小语教学既有越位现象,也有不到位现象。越位,是说教师对教材钻研得太深,讲解得过度,拓展过度。现在很多的公开课上,老师很喜欢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品味得无止无境,“感悟”得无边无际。二十来字的古诗,花了两节课时间去品味,最后学生还背不下来。当然,语文课嘛,该品味的地方还是要品,不然就没有味道了,但一定要有度,要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都不可取。现在很多公开课感动的是听课老师,是评委,学生不一定真的明白。小语还是要“广积粮”,不要“深挖洞”的好,要重视积累。
有越位就有不到位,基础的东西不到位。我曾问过一位在中学当老师的朋友,你们对小学语文老师有什么要求。他说,你们让学生把字写好,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文通顺,能把意思基本表达清楚,学生会朗读,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我们就很满意了。事实上,每年他们接初一新生,都要进行补课,让学生过3500个常用字的“关”。我听了很难过,一天到晚忙得那么狠,却没尽职。
教师讲得多,挖得深,这个主要是在公开课上。家常课基本不是这样子。家常课上最可怕的还是应试教育。你不知道,现在小学负担有多重!一天到晚埋在作业堆里,作业做得很晚,全国如此。一个一天到晚被动学习,靠做练习册成长起来的孩子是没什么出息的。只有靠读书,根据兴趣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人才。但我们现在有几个学生是靠兴趣在学习的?没有!没有,就出不了大家,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于永正:我是思考型的语文教师,外界基本对我构不成什么干扰。前些时候,我对部分老师作了一个报告,题目是《研究语文教育不妨从研究自己开始》。我的语文素养怎么养成的?是老师教出来的吗?不是。我小时候在农村读书,那时农村教师没什么教学技巧。但语文老师善于激励。一次老师说我的一篇作文写得好,有老舍风格,可投中国青年报。虽然那文章没有发表,但这话激励了我一辈子,使我喜欢上了读书写作。
后来我当了老师,我就认定一条,要读书,要写作,要像我的老师教我那样教学生,多激励他们。学生没有不喜欢我的,没有不喜欢语文的。
所以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学到的法宝,一是影响,二是激励。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本书。我经常和学生们一起读,我们各读各的,然后相互推荐作品。我有文章发表了,也给学生看,学生很有兴趣。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吧。基础打得好,书读得多,作文写得好,就不怕考试。我的学生越到后来越有后劲,中考成绩好,高考更好。
中国教师报: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
于永正:很简单的,就像骑车,刚开始时琢磨如何上车,如何把握方向,手忙脚乱的,把握规律了就很简单。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做,做到底,做一辈子。
比如,我要求学生写字工整,我就先把字写工整。我喜欢写字,不到一年时间,学生字都像我。无形的影响是很大的。再比如,外国作品看多了,自然就会用破折号;鲁迅的书读多了,语言就简洁,没有长句。我也就这样教学生,要他们在读书时想作文,边读边研究人家是怎么写的;写作文时想你读过的书,如人物外貌怎么描写,怎样刻画语言动作,等等,都可以借鉴。老师是个明白人,学生才能少走弯路,不会被作业堆淹没,才会不受或者少受折磨。
教育很复杂,但有时很简单,只要从“心”开始。好的教学效果,最终不只是看你对教材的把握,而是看你对学生的态度。教学艺术,处理教材的艺术和善待学生的艺术,两者相加才是我们理想的教育艺术。
小学语文不要搞得太复杂。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把复杂的教学做简单,才叫“大智慧”,才叫“哲学思考”。关键是教师自己喜欢读书会写作。我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一点。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杜殿坤教授说的一句话:“一个有学问、有修养的老师,怎么教都能教好。” 王崧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一直伴随着我
王崧舟,1966年10月出生,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兼拱宸桥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小学语文课究竟应该给学生些什么?
王崧舟:要给什么?给是给不了的,能致力于“影响和熏陶”就足够了。我们都认同“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是,问题的根本不在这里,因为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构,其中涉及太多的要素、太多的目标。这时候,价值思考、价值判断的关键不是要不要语文素养,而是要怎样的语文素养。而怎样的语文素养,其实就是一个结构排序的问题。怎样排序,谁排第一,这才能真正体现教师实际奉行的价值取向。
我对语文素养的排序是:
第一,基础的语文情感。喜欢不喜欢语文,热爱不热爱语文,痴迷不痴迷语文,始终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首要标准,核心价值。一个人,有着再扎实的语文知识、再娴熟的语文技能,对语文却是厌恶、憎恨甚至冷漠,那么,以上的东西全是白搭。
第二,基础的语文习惯。教育就是培养和塑造习惯,这话虽说有些偏颇,但也击中了基础教育的要害。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譬如天天阅读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等等,是学生可以终身受用的。
第三,基础的语文积累。学文如积沙,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慢活;学文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没听说过腹内空空如也下笔洋洋洒洒的人。
第四,基础的语文技能,譬如诵读技能、边读边思考技能、列提纲写作文技能等。
第五,基础的语文知识。
排序越靠后的,越容易通过考试加以检测;考试越容易检测的,实际教学中越容易被重视。这就是当今语文课程的悖论和悲哀。
中国教师报:你觉得现在小语课堂教学主要问题是什么? 王崧舟:我理解你所说的“现在小语课堂”,是指常态课,我也更想谈谈常态课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体系下,现实中的语文教师是无奈的、无助的,甚至无情的。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这就是问题;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这更是问题。基础的语文情感是不考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不在乎,可以遗忘;基础的语文习惯是很难通过一张试卷考出来的,因此,可以忽略不计,抛到九霄云外。这些问题的根子其实只有两个,第一,强大的应试教育体系;第二,相对较低的语文教师素养。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王崧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就是我遇到的最大的困惑。这一困惑一直伴随着我,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没有消失过。
我的理想是“诗意语文”,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审视语文、设计语文、实践语文、评价语文,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诗意语文在现实教学中,常常与应试语文、功利语文发生冲突,有些冲突甚至是水火不容,很难调和的。至今,我也未能找到解决和解脱之道。
我想,诗意语文可能是无用的,至少对目前的考试、目前的评价体制、目前的日趋功利的教育教学。但我坚信,无用之用,方是大用!
中国教师报:你对现在的小语教材满意吗?
王崧舟:既满意又不满意。与以前的语文教材相比,现行的语文教材无论从开发理念、整体构架、选文品质、训练载体、图文装帧等角度看,都有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改良。从选文品质看,经典的东西、多元文化的东西、反映时代特征的东西、文质兼美的东西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是让人欣喜和满意的。但是,不满意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选文难度偏大,中学的下放到小学,小学高段的下放到低段,选文篇幅过长、意蕴过深;第二,选文在语言品质这一维度上考量还相当不够,人文的东西大量充斥,而语文本体的东西却被相对淡化;第三,选文的儿童主体、儿童文化、儿童哲学的东西相对考虑较少,基本被成人文化所垄断。
中国教师报: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小语课改?
王崧舟:忧喜参半,破立不二。“忧喜参半”是说课改现状,“破立不二”是说课改走向。
先说“忧喜参半”。所谓“喜”,是指课程改革拓展了语文教学的视野,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范畴,改善了语文教学的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师生都得到了较以往更高更快的发展和提高。
所谓“忧”,既有近的一面,也有远的一面。一方面,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积弊和沉疴并没有因为课改而得到根本性的治疗;另一方面,课程改革本身在推进过程中又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和缺陷。总之,“老问题”涛声依旧,“新问题”接踵而至,新老问题纠缠在一起,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因此,那种要求退回老路或推倒重来的思路都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改革中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得到解决。
再说“破立不二”。深化改革的基本哲学姿态是“破立不二”。所谓“破立不二”,就是有破有立、边破边立、破中有立、立中有破。
对待传统的语文教学遗产,譬如,重基础的传统、严格训练的传统、读写结合的传统,就需要运用新课程理念加以审视、反思和扬弃,这就是“破立不二”的态度。新课程大力倡导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也有一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文制宜的问题,并不是用了这些学习方式就一定好,不用这些方式就一定不好,这同样是一种“破立不二”的态度。
薛法根:小语教学应该一课一得,人人有得
薛法根,教龄20年,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小学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什么?
薛法根:主要是两点:一是要让学生好读书。要让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感情,觉得很亲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有乐趣;读出味道来,有情趣;一直很喜欢读,有志趣。第二是培养学生会读书的方法、能力和习惯,核心是读与写的方法、能力和习惯。现在很多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是零碎的,随机的,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化的过程。
中国教师报:你觉得小语课堂教学主要有哪些问题?
薛法根:现在的小语课堂教学目标过多、过全、过虚。面面俱到的结果是贪多必失,有的教学目标教师自己并不认同,也难以检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写在教案里的目标。比如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什么”,这种目标的可评价性可操作性不强,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真正地落实。我主张教学目标应该简约集中,一课一得,人人有得。
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普遍问题,就是语文教师不清楚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一堂课下来,老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说不清楚。似乎什么都教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教。学生会了、懂了的老师还在教,学生不会的、不懂的老师自己也说不清楚。一二年级的课文很浅显,没有多少理解的任务,重点应该是字、词、句的学习,现在也在感悟啊感悟。年段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它涉及课标、教材、教师素养等诸多因素。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薛法根:以前没有感到过什么困惑。搞了教学研究后发现,老师不知道教什么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核心的障碍。课文本身并不是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深入研读,发现并提炼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这需要功底。比如低年级的一篇识字课文,老师一般只是教音、形、义,汉字背后隐藏的东西没法提示出来,这样的课就显得单薄了。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是一幅画,这些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文字学知识。再比如朗读教学,现在一到六年级,都是模糊的,因为老师缺乏朗读学知识,只能把句子打在黑板上,让学生一次次读。再比如说,一篇文章,感觉很美,但说不出美在哪里,因为缺少文章学、修辞学等知识。文言文教学,如果缺少古文功底,对文本理解很肤浅,教学就很难深入。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以前是无知无畏,等到深入了解后,觉得很可怕,有时上课就觉得没有底气。所以,教师要不断进修,提高功底,还要有名师引领,有了名师点拨就能够少走弯路。
中国教师报:你对现在的小语教材满意吗?
薛法根:我们学校现在使用三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总的来说还算满意,各有千秋吧。如果说教材的不足,有三点意见:一是我觉得现在教材中有些选文的品位不够,一些应景性的东西应该删掉,要让学生看到他这个年龄阶段最好的东西。第二个,每篇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实际上是把文本最重要的教学价值提炼出来。因此,练习题的体例应该便教利学,但现在只在文本思想内容或者说主题上有所提示,没有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作提示,思考空间很狭,价值不大。还有就是教材编写时,各方不要刻意回避,不应该某个名篇你选了我就不用,为了强调特色,把人家好的东西,应该采纳的也回避了,这样不好。
中国教师报: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小语教改? 薛法根:我1988年参加工作,从事小语教学已经20年了。我感觉这20年小语教学走了这样一条路:上世纪90年代时语言文字训练很扎实,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定性非常准确。这是对的,但后来训练越来越机械僵化。所以课改非常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强调人文性,强调实践性,这也有它积极的一面。但过犹不及,很快出现了人文泛滥,所以又有人强调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学习。总的来说,这些年的小语教学改革总是在摇摆中缓慢前进,在争议中逐步完善,这是个好现象。现在大家开始关注日常课堂,开展了常态课堂的研究,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说课改必须要提课标。课标有三大好处:一是的确解放了思想,使我们对语文这一课程的认识更加丰富,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来认识语文教学,更有时代感;二是拓展了教学思路,以前语文课讲读为主,现在有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对一线教师很有启发;三是注重了课外阅读语文资源的利用,提出了大语文观,这对学生的终身成长有好处。
但现在的小语课标也有很多问题,操作性不强。比如年段教学目标不清晰,三维教学目标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应怎么办„„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但现在没有哪个教研部门在实实在在研究,而是把课标的解读扔给了一线语文老师,我们苦不堪言。没有哪个数学教师不知道教什么,也没有哪个物理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因为他们的教材、课标都很清晰。而语文不行,语文老师需要自己开发教学内容。希望小语课标能够尽快细化,清晰起来,可操作可评价。课标厚一点没关系,厚了我们才能选择。
钱梦龙: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钱梦龙,1931年2月生,语文特级教师,兼任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什么?
钱梦龙:从学科教学目标的角度讲,语文课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我概括了这样五个方面:一是对母语的情感态度;二是语文(读写听说)能力;三是语文知识;四是文字审美趣味和能力;五是文化视野。
我们国家以前什么都要“突出政治”,语文教学也不能幸免。现在语文教学是“突出人文”,其实人文还是思想意识方面的内容,“突出人文”是“突出政治”的变种,是“突出政治”的余威。一直以来,加在语文教学上的要求太多了,领导的意图是要把很多的东西,思想、品德、政治、道德等都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这些东西要不要涉及?肯定要,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语文教学必然会涉及这些方面。问题是,同时要顾及这么多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不堪重负。这些教育目标,应该通过课程目标制定、教材编写来体现。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读书,学生在走入文本、感悟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没有必要把思想、政治、道德这些都纳入到语文素养中去。
中国教师报:请概括性地介绍一下你的语文教学方法? 钱梦龙:我的方法叫导读法,这是我对自己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一个总结。“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四式”,即“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习式”是导读教学的四种基本课型。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窦爱君老师编写的《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一书。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会读书了,思想、道德等这些自然也上去了。我初中毕业不久就失学了,靠什么打下的精神底子?无非是通过阅读,阅读大量的经典作品,与道德高尚的人对话,在阅读过程中,精神底子、精神面貌受到感染,人文素养自然就提高了。因为我有这样的经历,当了语文老师之后,我就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会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问题。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钱梦龙:以前倒真没有什么困惑,现在倒是有点了。为什么呢?我觉得,现在我们有些人对语文教学的阐释有点过度了,我们语文教学本来已经有的经验、好的传统被解构了。在有的人眼里,连叶圣陶都成了阻碍语文教学的绊脚石。有人武断地认为所有语文教师都不合格,都要重新培训。在这种情况下,依靠行政力量强行推进课改,对此我很忧虑。
中国教师报:你感觉现在的语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什么问题? 钱梦龙:现在是两张皮。展示课,公开课,大半是表演,是教师展示自己才艺,不是常态课。常态课呢,主要是应试课,为了考分,不管什么教学规律。新课标制定了,除了少数真正对语文教学感兴趣的教师,没有几个教师按这个上课的。除非是为了发表文章,才拿起新课标摘一点时髦的话。平时上课,新课标就像以前的教学大纲,对一般老师来说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路归路桥归桥。这说明什么?课标脱离教学实际,课标抛弃了广大教师,教师也有理由抛弃你。
制定课标本身是好事。但我对现在的课标不太满意,严格地说,这不是课标,其实还是教学大纲。课标就好比是企业的产品标准,应该规定得非常具体、非常详细,对教师日常教学、考试命题各方面都有制约,人家拿来就可以对比、运用,不需要解读的。现在呢,课标解读的书满飞天,各人解释还不一样,莫衷一是,这怎么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指导作用?当然,起步阶段,我们也不能要求过高,但是希望课标制定者能够实事求是,不要自我感觉太好,多听听各方意见,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完善。
中国教师报: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语文教改?
钱梦龙:对教改我是非常支持的。上世纪80年代,我是第一个搞教改的,“学生为主体”就是我首先提出来的。当时老师们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意识,上课是“目中无人”的情况很普遍。所以,我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但不能代替学生。
现在的教改我觉得太洋化了,缺少中国元素、民族元素,特别是语文教改。母语教学,完全用洋化的思想和方法教民族语言,把母语教学的传统全丢掉了,这是不对的。现在我们学美国等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的语文教学,学不像。他们是把学和语言分开教学的,语言课学习语法规则、拼写方法、一般的语言表达,文学课,按历史选取作品,让学生读经典。我们的语文课既要学文学,又要学语言文字。现在又突出人文,轻视知识。一门课程没有知识框架支撑,叫什么课程?这样的导向是值得忧虑的。
这些年的教改成绩还是有的,但总的来说比较浮夸,口号喊得多,实际教学还是应试那一套。应试压力甚至已经转移到小学阶段,连幼儿园都在所谓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幌子下向小学教学靠拢了。
很多教育问题,不是仅靠教育内部本身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我们只能尽自己所能为语文教学做点事吧。
李镇西:语文教学最富个性魅力
李镇西,1958年8月生,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中学语文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李镇西:这个不好一概而论,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高中语文目标应该有所区别,学生年龄不同,从语文中获取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说,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学会倾听,学会阅读,学会交际;再往更深层次说,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丰富健康的情感世界。我认为,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一定是感情充沛的性情中人,这样的人不会对周围的人和事麻木不仁,而是既关注自己,也关注别人,关注社会和自然。当然,还不仅仅是充沛的感情,还应该有充实的思想。语文还应该激荡人的心灵,点燃人的思想。因此,由近至远,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分为知识、能力、情感和思想四个方面。当然,教学中这几个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
中国教师报:你认为上好语文课最重要的是什么?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李镇西:上好语文课,需要一些基本的教学技能、技巧,比如课堂导入设计,教学语言的艺术,更重要的是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一个智慧的教师应该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学。现在中学语文课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语文味,在不少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学还以传授知识为主,以应试为根本目标,甚至把语文课上成数学课、化学课,比如强调让学生画知识树、强调知识体系和结构。因此现在缺少感染力、冲击力强的语文课,缺少催人泪下的语文课。虽然课堂中多了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其实学生所说的还是教师设定的答案,教师也不希望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划定的范围。这种“伪对话”现在相当普遍,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处于强势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本位的教学思想还没有真正落实。
这些问题与教师的知识储备、文化储备有关系。语文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文学、思想、科技等领域在语文教材中都有体现。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博览群书、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的人。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没有教参就不会上课,对教材的解读与学生一个水平,上课时捉襟见肘,自然不受学生欢迎。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李镇西:要说最大的困惑,还是我的的语文教学和学生过去所受语文教学脱节,也和社会的语文环境脱节。我教的都是中学生,可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很片面,更多还是把语文理解为仅仅是知识,阅读和写作都很公式化,没有灵气。不是说所有学生都这样,但的确相当多的学生如此,因此,每当我接手新生,都要花很大的力气来转变他们对教育学习的观念。另外,我们社会的语文环境太差,满街到处都是错别字,许多流行歌词也是病句很多,整个社会没有阅读的氛围,这都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又比如学校要建设书香校园,但很多学生家长从来就不读书,自然也不会支持。还有,我现在努力追求如何将语文课上得更潇洒些。我一直主张语文课要上得轻松、潇洒。其实,说实话,学生也一直很喜欢我的语文课。有时因为调课,我的课提前了,看到我走进教室,学生会很开心,情不自禁地兴奋地看着我,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幸福。越是这样,我就越要追求,让我的每一堂语文课都对得起学生的期待与向往。
中国教师报:你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满意吗?考试是否制约着你的教学?
李镇西:我对教材没太多想法。现在教材多元化了,这是一个好事。现在还是有一些课文不应该作为语文教材,而放到思想政治教材中去更好些。另外我希望教材不要太厚,要给师生留一点自主选择的空间。
说到考试对教学的制约,我有个观点。语文课不像数理化,数理化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会相差很大,而学生的语文成绩往往相差不大。消极一点来说,不管你在语文课上怎么改,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会与其他班级有太大的差距。
如果你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考试是不会差的。语文课,最主要的是要打开学生的视野,积淀他们的素养。我很早就提出,初一初
二、高一高二搞素质教育,初三高三搞应试教育,不用担心教改过不了考试关。
再说,现在的考试进步也很大。平时我们也许感觉不到,但如果把时间跨度拉大些,比如你去比较一下1998年与2008年的语文高考题,就很容易发现考试的变化与进步真是很大。就是说,语文考试越来越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了,我们搞语文教学改革,不用担心考试。
中国教师报:你对语文课标怎么看?又如何评价这些年的语文教改?
李镇西:现在大家对课标的争议很大,我总体上是持肯定态度。中国这么大,一个课标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是不太可能的。课标也不宜搞得太细,太细了反而不好操作,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情况也有差别,教师素养的差别太大,所以课标应该有弹性、灵活性。
我可以说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是和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发展的。1978年我进大学,大学毕业后后就一直当老师,所以我是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变化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进步。三十年前的语文教学就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一套,写作文就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现在不同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改革,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不起的进步,这从教材选编、教法变化等方面也能看得到。课改着眼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现在没有哪个教师再会认同“满堂灌”了,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能接受这个观念,就是非常大的一个进步。
现在是一个群星璀灿的时代——名师辈出,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各种教学流派建立。虽然语文教学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认为它正在逼近语文学科的特点,逼近人的心灵。语文教学将是最富个性魅力的精神创造过程。
第二篇:名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名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阅读教学的界定
什么是阅读教学?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统一的说法。《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观点。这段话说出了阅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里,“阅读”与“阅读教学”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前一句是教学目标,后一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所谓个性化阅读的实质就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自主地读书,自主地去与文本进行沟通,自主地进行心灵的碰撞。因此,阅读教学中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的。还应当指出的是: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并不能排斥合作。相反,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沟通交流反而会互相启发,促进学习,应该积极提倡动态的阅读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对话。
二、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语文课标》中已明确的规定,但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具体要求如下:
1、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默读:学生默读,养成习惯,具有一定的速度
诵读:主要强调诵读的过程,诵读中的体验,领悟和积累
2、精读:目标分解为阅读与理解等多个方面
略读:定位于“粗知文字大意”的快速阅读
浏览:定位于“查找、收集信息”
3、词语教学:是从“积累”与理解两个方面提出要求的
4、阅读与理解的一般要求。从感受、分析、理解、评价几个方面突出阅读主体的地位,突出体验性、过程性目标。从“体会”“揣摩”“领悟”“讨论和交流”“体味”“推敲”“共同讨论”等用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标准的指向性。
5、文学作品的阅读。突出强调了审美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而不是引导学生用手术刀去解剖作品。
6、科技作品阅读。除了一般地阅读要求之外,还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7、文言诗文的阅读。主要强调诵读和积累。
8、积累与课外阅读。提出积累词语、成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优秀诗文的要求。
三、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阅读教学的实施至少要遵循以下几条:
(一)阅读教学应当以不断地构建话题为导引。
什么是话题呢?“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不一定非有“话题”不可,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情况就不同了。因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没有话题对话就会演变成漫无边际的“侃大山”。
从阅读的本身来说,话题也就是通过阅读活动所根解决的问题。整个的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产生问题而不断求解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应当以层进的阅读为主要手段。
1、读的基本方式
主要包括: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各种读的内涵见p152-----153)
2、读的层层推进
①从快速整体认知走向正确、连带的朗读。②从读得正确、连贯走向有感情地朗读。
什么叫读后有感情呢?简单地说:就是在通过朗读了解与把握文章的内容、意思或道理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见解。这种情感通过什么方法表达出来,简单说就是通过读的速度与声音的高低来实现的。层层推进的读既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③从有感情地朗读到体悟文章背后的思想。
如何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第一阶段是:初读认知。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由慢到快、由断到连的反复练习,在借助汉语拼音的条件下辨认课文中的生字,并逐渐把一个个独立的汉字连辍成词语、句子、段落、篇章,最终达到对整篇课文正确连贯地朗读。
第二阶段是:精读感悟。它首先要求学生通过诵读逐渐融入自己 的领悟和情感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和背诵表达出来,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并在诵读的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语感。
四、阅读教学的操作流程
大家知道,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万应灵丹,但符合基本原理的模式还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以两个课时最基本的操作流程介绍如下:
第一课时
第一版块:调动学生已有的相似块与文本碰撞,引发阅读猜想,形成阅读期待。
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根据课文题目,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与期待。一般可以分成分步进行:第一步:读读课题,想一想,哪些词语的意思你是明白的,哪些是不太明白的?第二步:看看课题,想想看,你有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课文会怎么写等等。
第二版块:通过不同形式的读,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一操作可分两个层面进行:首先是通过学生自主地通读全文,去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
第二个层面是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慢到快、由断到连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首先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所谓正确、流利即是指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不破句、不唱读)。
第三版块:调查、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关于阅读教学中的识字,应遵循“寓识于读,以识促读,以写固识”的原则。
关于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的重点有两条:一是理解,二是积累。语文课标中对语句的理解主要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辨别词句的情感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课文课标中从四个方面提出理解词语的途径:一是联系上下文去“了解”“理解”“推想”“体味和推敲”词句的意思和作用。二是要结合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的词句。三是要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词语。四是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这一版块的安排是机动、灵活的,它可以安排在初读课文之前,也可以安排在反复朗读课文之中,还可以安排在学生已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扫清障碍,安排在反复朗读课文之中,那是为了加强识字和理解生字词与读书的有机联系,而安排在学生已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之后,最主要的是检查识字和理解字词的实际效果。
第四版块:有指导的课堂写字练习。
第二课时
第一版块:复习。
所谓复习,就是再现上一节课学习的重点。一是通过反馈,看上节课所学是否已经巩固;二是为这一节的教学形成铺垫或寻找基点。
第二版块: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见悟。我们知道,阅读是阅读主体特定的心智活动。因此,教师根让学生和文本展开直接的对话,直接的思想碰撞。又因为参与对话和碰撞 的过程中形成的感受是不同的。以整体把握入手,抓住感悟的重点,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根据什么选择感情的重点呢?就阅读而言,读一篇课文,读一部作品,总归根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些什么,总应该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些有意义的东西。这也就是我们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孩子应该读什么长大?”从大的方面说,第一是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为学生的立身安命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第二是打好继续学习、终生学习的底子。为此,阅读教学必然有一个选择突破口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突破口”,首先根关注课文的文化内涵,选择那些关于学生终生发展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其次是根关注课文的价值取向,选择那些符合时代特点、具有时代意识的话题。关于什么是话题前面已经讲到。
第三版块:熟读背诵,形成积累。
在小学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喜欢的成语和名言警句。二是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三是要注意对名篇的记忆和积累。四是方法技能、情感规律的记忆和积累。
第四版块: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实现整合。
练习设计的类型主要有巩固练习、操作练习、综合练习,迁移练习、探究型练习。
1.巩固型练习。如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听写.复述课文等。2.操作型练习。
3.综合型练习。
4.迁移型练习。如造句、续写、仿写等。5.探究型练习。
第三篇:小学语文名师
小学语文名师
一、苏派教学:“厚实、灵动、精致”的教学风格
1、斯霞,江苏省首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倡导“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创造 “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著有《斯霞文集》《我的教学生涯》。
2、李吉林,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出版了《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
3、于永正,江苏省特级教师,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作有《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名言:“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代表课例有《草》、《梅兰芳学艺》等。
4、孙双金,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首创情智语文教学,出版有《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他矢志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艺术的殿堂,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发展学生能力,而且还要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洗涤、艺术的享受。他要达到的情智课堂教学境界是: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干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孙双金的语文课在小语界的影响很大━━《我的战友邱少云》曾以壮美之情打动无数人的心;《泊船瓜洲》因抓住诗眼,丝丝入扣,让张田若先生发出“古诗教学竟能引人入胜”的感慨;《落花生》将辩论论引入课堂,《天游峰的扫路人》因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方式,引得满堂赞叹:“此课淋漓尽致地阐释了新课标的理念”;而《林冲棒打洪教头》则因多元解读和生成性教学,而赢得“大家风范,大道无痕”的美誉;《走近李白》被认为是孙双金情智语文理念和艺术的生动再现。情智语文解读 所谓“情智语文”,简单地说,就是情感语文、智慧语文。也就是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情感和智慧因素,调动教师自身的情智才能,营造积极的情智氛围,追求学生的情智共生、情智和谐发展的语文。很明显,情智语文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真挚,让学生智慧更灵活、更丰厚。
孙双金探索总结的“情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是:(1)入境━━启动情智 2)感悟━━生成情智(3)交流━━发展情智(4)表达━━展现情智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智语文”的主要策略(1)创设情境━━让教学富有画面性或场景性
(2)披文入情━━在紧扣语言中实现工具与人文共舞(3)问题敞开━━用想象和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过紧张的智力生活(4)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挑起学生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冲突(5)引领对话━━在多维互动中实现语言与精神的整体自主构建
5、张庆,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观点是“务本(一是以人为本,二是文本),求实(真实、朴实、扎实),倡简,有度”。个人专著有《我的小学语文观》《面向未来的母语教育》。
6、薛法根,原创“组块教学”,主张“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语文课堂“教得轻松,学得扎实”,形成了“清简、厚实、睿智”的教学风格,经典课例《爱如茉莉》论文《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
7、杨金林,率先开展“开放式语文教育实验”首创“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理论”“知 情行协调教育理论”。
8、周益民,倡导以“语言与儿童之存在关系”为核心旨归的“诗化语文”主张,专著有《周益民讲语文》《步入诗意的丛林》
9、.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主张1 “生活”富于“生成”,2“文心”重于“文字”,3“讲评”重于“指导”,4“多改”重于“多写”5“真实”重于“虚构”6“发现”重于“观察”。
10、薄俊生,常熟市实验小学校长,秉持《让学生学一生有用的语文》的教学理念,著作有《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
二、京派教学:“激情、大气、厚实、豪放”
1、窦桂梅,女,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在课程建设与实践开发中,所提出并倡导的小学语文主题课程理论与实践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版《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窦桂梅的阅读课堂》《优秀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跟窦桂梅学朗读》《玫瑰与教育》《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回到教育原点》等多部个人专著。作为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专题报告。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一)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二)超越课堂。“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学好语言不仅在课堂,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它有着广阔的天地,与生命的成长共始终。
(三)超越教师。“师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超越教师的过程,不仅是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2、靳家彦,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他的贡献在于和专家、广大师生一道创立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流派──小学语文导读法。他先后出版了《小学语文导读法》等专著、编著17部,发表了《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小学语文》等论文200余篇,多篇获奖。他的教学录像先后获天津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教育合作项目录像课评比一等奖。
“导读法”就是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以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题的主要方式。通过扎实有效的序列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导读法”在构建过程中,旗帜鲜明地针对“应试教育”表现在语文教学中的“重教轻学”、“重讲轻读”、“重知轻能”、“重共性轻个性”以及忽视学生创新发展的弊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确立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语言训练和文化感染相统一;学会读书与学会学习相统一的语文素质教育思想,即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能力”的基本原则,并概括为“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以读为本”的语文导读法的基本特色。
“靳家彦语文导读法”在实施中的操作步骤是:引导预习、指导细读、启发议读、辅导练习。
三、浙派教学:“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1、王崧舟,字维岳,号泊静斋主,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兼拱宸桥小学校长。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其代表课例有:《万里长城》、《我的战友邱少云》、《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长相思》、《两小儿辩日》、《慈母情深》、《普罗米修斯》、《与象共舞》等,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他先后出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王崧舟小学语感教学法》(音像专著)、《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王崧舟讲语文》、《听王崧舟老师评课》等多部教育教学论著,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 《天地一课堂》、《语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诗意语文,追寻生命化教育的境界》、《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等论文100余篇。诗意地教语文
1、全身心投入的教学热情
2、无拘无束的教学心态
3、高屋建瓴的教学布局
4、举重若轻的教学功力
5、冲破禁锢的教学胆识
6、不计得失的教学自由
7、独立思考的教学人格
四、教出语文的诗意
1、举像入境,诗意语文的言语呈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移情体验,诗意语文的生命敞开《我的战友邱少云》
3、独特感悟,诗意语文的思想舒展《草船借箭》
4、传承文化,诗意语文的精神寻根《泊船瓜州》
5、放飞想象,诗意语文的灵性馈赠《二泉映月》
6、启迪智慧,诗意语文的主体觉醒《丑小鸭》
7、实现自我,诗意语文的终极关怀《荷花》
四、海派教学
1、贾志敏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
2、戴建荣,上海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古诗“吟唱”教学法,代表课例《送元二使安西》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风格、流派与主旋律
作者:周一贯
走进新课改,人们的理论视野开阔了,思维空间开放了,反映在语文课堂上,教学风格更趋多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教学流派也渐露风采,成为当下小语界的盛世景观。这无疑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结出的可贵果实,也是教学艺术繁荣兴旺的重要标志。然而,在欢呼教学风格与流派日益繁衍的同时,我们会更加关注它的健康发展。于是,对风格、流派的研究就成了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崭新课题。朱熹的《春日》有云:“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朱熹眼里“万紫千红”之所以成“无边光景”,既没有把它看作是老天爷的涂鸦之作,也没有视为血腥一片,而是因为感受到了这“万紫千红”的丰富多样体现着一个共同的“主旋律”:春。从这里也足以看到宋儒往往能有非惮之悟,总是以理学的眼光讲究要认得本来面目,识心达本,才精当地揭示出统领这“万紫千红”的那个共同主题“总是春”来。
同样,在语文教学风格、流派的研究中,我们既要关注风格、流派作为教学艺术境界中的那种主观性、多样性和独创性,又要瞩目于作为教学艺术的风格、流派如何最佳地体现、服务于学科性质与教学规律的那种客观性、稳定性和普遍性。也就是说,多样丰富的教学风格、流派应当如何与弘扬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辩证统一,这无疑是所有教学艺术风格与流派能否健康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
一、从“教学风格”说“概念”
如何营造21世纪的优质教育,是一个举国瞩目的焦点话题。在这个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优质化,也就成了语文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优质的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科学化,更需要艺术化。教师如何“冶群技于一炉,摄万法而归宗”,使教学达到张弛相间、徐疾有致、虚实互补、声情并茂的境界,洋溢着一种色彩斑斓的诗意和春风化雨的神韵,也就是说教学艺术如 何向追寻个人风格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生命内在价值的辉耀,也是心灵的智慧和爱共同凝成的个性之美。
倡导和呵护多样丰富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自觉性,应当源于对“风格”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
“风格”者,风度品格之谓也。歌德就说过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具体地说,是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从整体上透发出来的思想美和艺术美高度统一的一种境界美,是最为集中凝聚地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它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又具有一贯性。
“风格就是人”是布封的名言,这是在他当选院士时的入院典礼上作的《论文笔》的演说中的一句话。以后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有一个论断:“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成。风格就是人。”这个论断使布封的意思更为明确,风格是人的“精神个体性”的外在表现,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论,“风格就是人”的“人”便是教师,那种有独立思考意识,有教学个性的教师。这种有思想的教师,正如肖川教授所说,“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理论、学说、观念、主张等等都不过是思想的表现形式。”语文是重要的人文学科,人文教育的本质是精神之学。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的教师,他的精神世界才会变得十分丰富,才会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上升到艺术境界,才会有精益求精的独立人格和勇于创造的自由意志,也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如果是一个不善于思考,只会人云亦云、简单重复别人言辞的教师,当然也谈不上会有什么教学艺术,更谈不上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基于对“风格”概念的认识,既然我们都希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当然也就会有足够的热情和自觉去倡导、欣赏、容纳和呵护多样的教学风格了。
教学风格虽然有很强的个性化,但相异中会有相似,这就是说风格也有类型,也可以分类。关于文学风格的分类,我国古代的理论家们有不少创见。这些观点对于教学风格的分类无疑具有指导意义。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曾将文学风格归为“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晚唐司空图的《诗品》则将诗的风格列为“二十四品”:雄浑、冲淡、纤稀、沈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当然,教学不同于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一方面受教育目标和教学规律的制约,不如文学创作那样具有个性化和自由度;另一方面,教学又是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实现的,而且就学习而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教学风格不仅表现为教师个人的学养气质在教学理念、教学语言和教学风度上的投射,还体现于正确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意识对教学设计、智慧应对和方法选择等的影响。这就增加了对教学风格分类的困难,以下也只能是粗线条式的分类:
1.自然亲切型
所谓“自然”即“天然”(《辞源》)。须知天地造化万物之机,永远是世界的皈依,人间的至爱,达到了“自然”,必然是“亲切”。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一切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也都以师法自然、不求刻意雕凿为佳境。教 学艺术追求“自然亲切”的风格,也就成了理所当然。持这种教学风格的课堂,往往能够亲近儿童的生命状态,特别具有亲和力,特别能触发儿童的思想情趣,滋润儿童的心灵成长。这种自然亲切,不是平淡浅薄,而是如古人所言,“乃绚丽之极也”。所以,形成这种教学风格的老师往往是在技艺精熟以后达到炉火纯青,方能复归自然。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可称这类风格的典型代表。他以朴实清新、本色天然的教学艺术风格,打造了他的精典课堂而成为一种永恒的时尚。如果我们用宋人葛立方的话“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韵语阳秋》)来品味他的课堂,确是十分对口。他执教《小稻秧历险记》一课时,一位学生朗读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之后,应该是“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这位学生朗读到这里,声音还挺大,力气很足的样子。学生的情感不到位是因为理解不到位,缺少了对文字的形象理解。于老师便幽默地启发,带着微笑说:“要么你这株杂草抗药性特别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得再给你喷洒一点。”说着,便朝朗读的学生做起了喷洒药液的动作。全班同学都被逗乐了,但这决不是肤浅的“一笑了之”,而是对抽象的文字符号作真切的情感体验启发,使学生从中悟得了如何正确地理解文句,又如何把句意正确地用朗读方式表现出来。于是,效果立竿见影,学生再读时便耷拉着脑袋,真有点儿“有气无力”了。这便是于老师的教学风格,那种“大巧之朴”和“大俗即雅”,那种“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季羡林语)的艺术风格。
2.睿智创新型
这种教学艺术风格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是不固步自封,不墨守陈规,能不断地求异、求变、求新、求发展。持这种艺术风格的老师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思路的出新、教学设计的创意、课堂应变的灵活,乃至问点的选择、课题的解析、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结构的安排,常常是新意迭现,使人觉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显示出教学的活力和魅力。而所有这些创新又总是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对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应变的灵活处置等方面的睿智和聪慧。
正因为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创新”也就成了名师支玉恒誉满北国南疆经典课堂的耀眼光彩,可以说,他那种求异、求实、求变、求活的课堂正是睿智创新型艺术风格的代表。他在全国各地执教的观摩课,很少见重复的课文,仅仅2002年就在全国各地执教了21篇新课文(参见《课标教学新录·自序》)。中国小语界的老前辈袁瑢老师曾评过支老师的课,“思维广泛、深刻而又敏捷、灵活、富于创造性”,可谓一语中的。他的许多标志性设计,由于创意独特而一直引领潮流。如《第一场雪》的表情朗读启发“你能不能把雪天读得更静一点”,“你能用读把我们领进北国风光之中吗”……为众多语文老师称道。他教《太阳》的板书向学生全面开放,一开说明文教学之先河。有人说他的课是“„无‟„法‟„无‟„天‟”,盛赞他教无定法达到了“大道无形”的状态,灵活变通、推陈出新而又可“不逾矩”的境地。这与有人美誉他为“活语文”一样,其共同点都是对他不同创新的课堂教学艺术风格的肯定。他常说,教师上课也应当如修炼得道的武林高手,“心中有招而手中无招”。“心中之招”无疑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客观的教学规律,教师的专业修养与人格魅力;而“手中无招”指的是教师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而应当与时俱进,因文、因地制宜地去求异、求变、求活、求新。
3.语感品悟型
综观建国以来颁布的各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几乎都有这样一句话:“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说明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运用,应当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于是,语感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发展语文素养的一个根本问题。因此,语感品悟型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风格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类型。体现这类风格的课堂往往以品味感受、积累领悟、重视现场语言训练为特点。教师一方面以自己的教学语言为示范,同时又十分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善于抓住教材的语言因素,从语体、语境、语脉、语气、语调等多方面,通过诵读指引、涵泳品赏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的语文教学风格正是以直逼语文教学原点的“语感培养”,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课堂艺术。他的作文教学以自然清新的语感培养为核心,体现了“自由写作”和“规则写作”的有机结合而饮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他的阅读教学以语感培养为导引,让学生自读自悟,更是倾倒了全国小语界同行。能够形成如此规模和声势的“贾志敏现象”,正是因为他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在对语文教学原点的探索上构建了他独具个人风格,并且相当完整的语感教学艺术体系。
贾志敏老师十分善于把汉语文的“意合性”生动活泼灵活地应用于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取得了语感教学的卓著效果。他教作文《记一件
事》,先从一个词“闷热”入手,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求不出现而尽情描述天气之热,承袭了传统遣词造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接着,又从“闷热”滚动带出“冷饮”“青蛙”,指导学生凭借各自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写一篇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词造句,到连句成段,再到组段成篇,其生动活泼的思维碰撞和语言实践,不仅有学生口述、相互评价、重点扩展、教师点击,还有表演体验、图示构通。与其说是在作文,更不如说是在涵泳之中养成语感,享受语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正是对汉语以汉字的滚动组合为基础的章句之学内在机理的揭示。贾老师的语感训练艺术不正体现了这样的内在机理吗?
4.情思激荡型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文大多数选的是文质兼美、情意共融的散文,其教学手段自然要借助于情感上的激发和熏陶。教师以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充沛情思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感染再到感动的情感运动过程,方能实现教师、学生、作者及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语习文的过程中实现人的精神建设。持这种教学风格的课堂,必然是情感丰富、情思激荡,教师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讲读课文自然是豪情澎湃,言谈激越。
全国著名中青年特级教师窦桂梅以其饱含生命激情的语文课堂誉满全国,被称为“燃烧的玫瑰”,“情思激荡”正是她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每每听她的课,总会为她“心”与“情”的全力投入而感动。
应当说,“情思激荡”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心向往之的一种境界,因此我们会常常思索:是什么,才使窦老师的情思能如此淋漓尽致地感动了语文课堂?有人以为她得益于华丽的口才,因为口才是东北人的强项,而窦老师是东北人,得地域文化之灵气。我以为不然。口才是情思的外显状态,不仅仅是技巧。华丽口才的背后,一是源于思想的深厚积累;二是基于 一种对生命的热情,对语文教学的挚爱。据我所知,她为了走上语文教学讲坛,从中师毕业以后曾是费尽周折。在她如愿以偿,终于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之后,更是奋发不辍。在上世纪90年代,她的阅读量就达到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写下了10佘万字的教后记,听了校内外1000多节课。1992年她在吉林市上第一节观摩课,一次次试讲,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再来……家里多次试讲竟使4岁的女儿也能在妈妈讲上句时接下句……这说明铸造个人教学艺术风格之路,决非一马平川,而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语)。
5.交叉综合型
教学风格往往存在着主导风格与丰富多样辩证统一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很多教师的风格,不一定属于某种典型的类型,而往往是既有主导的特色,又有多样的变化。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接受闻达采访时,对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概括为:“我的教学风格,既有继承发展传统教学中精华的东西,也有吸收当代教学理论中先进的成分。我要求自己博采众长,如同杨朔笔下的小蜜蜂,„辛勤酿造百花蜜,留得芬芳在人间‟。”“我追求的就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性、整体观和它的综合效应。”对此张为之教授评价“于漪老师是一位没有固定模式的特级教师”,于漪表示接受。这不能说于漪老师没有自己的风格,而是做到了主导风格和丰富多样的有机统一和交叉综合。
二、从“群体风格”看“意念”
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具有个体性特征,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也有风格相近似的群体存在,所以,我认为还有一种群体风格现象值得关注。“群体风格”在这里是指在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由风度品格等意念相接近的个体群所体现的那种近似风格。它接近于“派”,但其影响面较小,还称不上是一种“流派”。黄鸣奋先生编著的《艺术交往心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专门研究了“艺术群体”的问题,认为艺术活动本质上是人类劳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一定的合目的性的形式上的支出。劳动过程产生了两种关系,即艺术主体与艺术对象的关系,艺术主体之间的关系。而艺术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由艺术意念相接近的人所组成的共同体,即艺术群体。按其艺术主体之间的主要联系纽带,通常认为艺术群体约可分为五类:
1.艺术地域群体。即由地域文化来联结其成员的地域艺术群体。地域的特殊文化承传和自然环境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意念,自然也会更深地影响艺术主体,使其艺术风格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这便是艺术地域群体形成之原由。
2.艺术世家群体。在某些艺术领域,往往以亲属关系代代相传,成为以血缘为纽带的艺术群体。这种现象在文学领域并不鲜见,如西汉的司马炎父子,汉末魏初的“三曹”,宋代的“三苏”。一般说来,艺术世家所负的责任主要是家庭教学的影响,艺术经验的代际传递。在教育界,也有“教育世家”现象的存在。
3.艺术同门群体。这是在艺术风格师徒传授中所形成的学缘群体。在艺术领域的以师带徒,客观上形成了艺术同门现象,这就很容易出现艺术风格的近似性或一致性,在教育领域由名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做法甚为普遍,这就比较容易出现教学艺术的某种同门群体风格。
4.艺术友伴群体。艺术主体在交际过程中会出现一种情缘群体。他们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由于意念的相互影响,便容易形成近似的艺术风格,如在文学领域,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竟陵八友”“竹溪六逸”等等,他们彼此心理相容、意念相通,在切磋技艺之中,自然会带来艺术风格的近似。
5.艺术社团群体。这是由艺术思想相近、兴趣爱好相似的艺术主体自愿结合而成的契缘群体。这里的“契”,既指成员之间的相互默契,更指有契约相规的社团组织。在教育领域诸如“情境教育研究中心”“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学法指导研究会”等等,会员之间必然会有教学理念、专业意念、教学风格的某种一致。
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群体风格的研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域文化的意念对这一地区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而出现的群体反应。这种“意念”往往会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深处和骨髓之中,在无形之中对地域教师群体从思维方式到生活习惯,从人文学养到人格志趣以深层的影响力。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风格的形成,往往离不开外部环境,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时代背景的历史进程和现实世界的地域条件,即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通律,总是会鲜明地映射出不同地域的语文教学群体风格某些共同的文化气质。北京的霍懋征、王秀云、叶多嘉、许嘉琦等诸位语文名师所体现的扎实、严谨、稳健、厚重的课堂教学艺术风格,不是正透射着北京这一历史都城的深厚人文积淀和今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那种雍容纯正的教育文化特色吗?而我们从上海的袁瑢老师以及贾志敏、左右仁、徐鹄、万永富等多位名家的教学艺术中,又不难看出其灵动、鲜活、婉约、秀美的共有特色,它与上海这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大都会的地域文化,也有着一脉相承之处。为此,综观全国各地小语教学风格的灿烂星空,你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的投射:齐鲁文化教育的雄奇厚重而风力遒劲;巴蜀文化的深邃大度而气质高妙;吴越文化的精致秀美而骨力非凡;岭南文化的明快刚健却又不失圆润有致……
三、从“教学流派”论“理念”
李定仁、李如密先生曾为“教学流派”这一概念作过一个描述性的介定:所谓教学流派,是指一些教学主张相近、教学风格相似的教师在教学艺术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正式或非正式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的教学派别。从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作为流派趋同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可以是教学理念的共识,也可以是教学模式的相似,还可以是教学方法的认同,或者教学风格的相近。另一方面流派的形成过程是比较自然的,是一种或自觉或不自觉,或正式或非正式的结合。再一方面,流派的影响面较大,一个“流”字体现了它所具有的流传面和生命力。
“流派”与“风格”既有一定的联系性,更有各异的区别性。就教学而言,“风格”多指一种经营教学的个人方式,侧重于隐性的那种艺术精神和内在的教学品格,别人往往是从中“悟得”;而“流派”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总是和外显的某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迁移性,别人可以从中“习得”,这才使它具有了流传性。
“流派”与“群体风格”也是有区别的。“群体风格”从根本上说还是一种“风格”,只是因风格相近而形成了一个群体。而“流派”的流传性与影响力很大,它不限定于某一地域(地缘群体),不限定于某一师门(学缘群体),不限定于某一研究组织(契约群体),不限定于某 一伙伴(情缘群体),当然更不限定于某一亲属之中(血缘群体)。它有很大的流传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所以应当说有别于“群体风格”。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少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数其要者略举几例如下,如:
——“集中识字”流派。1958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小学,认真总结我国识字教学的传统经验,重新实验集中识字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儿童的识字率。北京景山学校从1960年开始,也采用集中识字教学法,取得了更大的成绩。1980年4月,中央教科所在辽宁省锦州市召开了集中识字经验交流会。从此,集中识字作为我国识字教学的一个流派,遍及除西藏、台湾外的全国各省、市。
——“分散识字”流派。也叫“随文识字”。1958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提倡白话文、开展“国语”运动、强调“边读书边识字”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课文教学识字”的全新经验,其影响力遍及全国,成为与“集中识字”教学并重互补的两大识字教学流派之一。
——“注·提识字”流派。这是一项开始于1982年、发源于黑龙江省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要求儿童在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注音,开展阅读和写作,及时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智力。这一做法,在于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以统编课本第一册拼音教材为蓝本,加强直呼音节的训练,使学生一见即识,用拼音阅读、写话,使读写同时起步,在读写训练中发展语言,开拓思维,增识汉字。于是,“注·提识字”便成一种流派,其影响力几乎遍及全国。
——“导读教学”流派。在传统的讲读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大潮中,1981年7月,四川中学优秀语文教师黎见明提出了导读教学的主张,阐述了“导读”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方法。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几乎在同时也提出了“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语文导读法。由此导读教学遂成影响全国的流派。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是小学语文导读教学流派的始创人之一。他的导读艺术被列入“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与于漪、李吉林、邱学华、顾泠沅、钱梦龙、魏书生等中小学名家大师一起传遍了大江南北,深得中小学教师的厚爱和赞誉。这是因为在靳老师的导读教学实践并由此形成的模式中,体现的是他那种学养丰厚、大气开放、灵动亲切的教学个性和艺术风格。他基于整体观、主体观和实践观的导读四原则:“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和“以读为本”,在导读的研究中,体现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而自成一家。靳老师之导,能“导”得“精约”,即不是处处指导,而是意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读”则在“通神”,即不是机械滥读,只求得语感之神、下笔有神、融生活真神。
——“情境教学”流派。这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影响遍及全国的一个小学语文教学流派。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在小语界崭露头角。在以后的从教岁月里,她不知疲倦地奋力前行,从语文的情境教学方法入手,不断开拓创新,由“情境教学法”到“情境教学论”,再到“情境教育论”,早就从探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这一起始点,拓展而超越了学科教学法的藩篱,发展成为旨在促进儿童生命整体发展的教育理论体系,成为一种在小语界乃至中国教育界令人瞩目、相当完整的教育思想。李吉林老师强调人在情与境的融通 中实现整体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深层地流淌着中华民族“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人三者融通和谐的血脉。这是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系统论”的时代精神之聚焦。
……
走进新课改,理论视野的开阔和教学思维的活跃都是空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裴海安先生主编的一套《中华语文名师“新课标·新课堂·新设计”丛书》,特别令人瞩目。其关键处在于它不是一般的“课堂教学设计”,而是从标题到内容,均凸显出了设计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主张)和教学特色。它们是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张伟的“球形教学”,孙双金的“美丽课堂”,薛法根的“智慧教学”,孙建锋的“享受语文”,李卫东的“感悟语文”,盛新凤的“两极之美”,刘云生的“滋育心根”,陈建先的“本位语文”,吉春亚的“爱在语文”等。显然,编者关注的是当代中青年特级教师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理念,这无疑是对教学风格、教学流派多样化的一种扶植和引领,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繁荣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应然策略。从正确的教学理念到个人风格,再到与此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生,在被公众认可、社会悦纳的前提下而成为一种教学流派,这是一条实践和研究兴旺发达的成功之道。在这十位中青年教师中,能融入自己“教学设计”的,虽然有的还只是一种个人的教学主张,但有的已成为一种比较丰厚的教学理念,并正在或已在创生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层面上,颇具进一步形成教学流派的潜质。如:
——张伟的“球形语文教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伟就开始了对“球形阅读教学”的系统实践研究,1986年《山东教育》发表了他的《谈“球”形阅读教学》的文章。1989年11月,他以“球形阅读教学法”在全国小学阅读教学首届大赛上执教了《草原》一课,获得了一等奖。此后,《山东教育》记者又先后采访了他,发表了长篇的人物访谈,对球形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表示了充分肯定。在上世纪90年代,张伟的第一部专著《张伟小学语文“球形”阅读教学原理与应用》正式出版。
——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开发。在中生代的著名特级教师中,孙双金的语文课堂是令人瞩目的。他的语文教学能修炼得如此严谨而不失潇洒,灵动而兼得高效,并以“美丽课堂”著称,确是名至实归。我们究其源,不能不认为是他对“情智语文”的追求,是在语文教学“情智融通”中所显示的魅力和张力。2000年4月《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曾对孙双金的情智教育教学艺术作了连载报道,《人民教育》2000年第九期也载有专访孙双金情智教学的长篇文章。近年来,他在大江南北所作的观摩教学撒遍了他的情智语文的种子。可以认为,孙双金语文情智教学的理论探索和课堂实践正在走向全国。
——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王崧舟是全国著名青年特级教师中的佼佼者,当我们感佩他创导的诗意语文课堂时,会强烈地感受到他已不再把“学语习文”单一地定格在技能操练的层面上,因为这只是一种不完全的精神建设。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把人的完全精神定性为乃“几何学式的精神”(物质、理性的)与“微妙的精神”(直觉、感性的)相结合。这便是“诗心”。王崧舟的“诗意课堂”正是他践行中的妙悟。他没有只睁大“物”的眼睛而闭上了“心”的眼睛,而总是把目光对着人“心”,于是,对语文教学历来扑朔迷离的万物万理,都能从中参得生命的意义和洋溢的诗情。看他的课,如果只是陶醉于其教学思路之奇崛、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语言之醇美、教学手段之艺术,便机械地去模仿其一招一式,就难免会把“诗意”曲解为只是“阳春白雪”般的“高雅”,甚至会使语文课堂误入追求形式化的“虚高”歧途。其实,王崧舟的诗意课堂源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首先应当学习的是他长年累月刻苦于专业修炼的精神。应当看到,“诗意语文”正随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潮流,走向全国。已经举办两届的“诗意语文”的教学观摩研讨会每次都有来自各地的上千人参加,决非偶然现象。这里所体现的正是有可能发展成为流派的一种潜质。
四、从“主旋律”思“信念”
教学风格、教学流派的丰富多彩、各领风骚,是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繁荣兴旺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应当为之欢呼。但是,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些琳琅满目的风格、流派时,便会发现不同的风格、流派有着不一样的生命力,而决定其生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在于它是否弘扬了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是否有着对“主旋律”的那一份清醒认识和坚定信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也就是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不动摇,又要实行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如此方能繁荣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艺术事业。语文教学乃至教育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化艺术事业,但对于确立这一指导思想,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建国以来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同样有着一个历经各个时期检验而能够证明是正确的“主旋律”,它疑聚了几代人的基本共识,是改革发展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和无与伦比的瑰宝,也是我们必须树立和弘扬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诸多优秀教师、名师、大师的无限创意和个性发扬,之所以造就丰富多彩、各领风骚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正是因为他们能坚守主旋律,不断弘扬主旋律。如此,“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这两方面的辩证统一,才带来了小语教学园地的姹紫嫣红,万千气象。历史证明,偏重了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的认识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那么弘扬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主要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1.母语本源。语文学科是我国中小学母语教育的课程。作为语文课程其核心概念是语言,具体地说是一门以语言为核心,融合了多个教学内容的综合课程。但同样是以语言为核心,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又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索比较的问题。我们教学某一门外语,从本质上说只是语言技能的教学,但我们学习母语,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就是它不仅是语言技能的教学,同时也是一种价值教育。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言:“祖国的语言、祖国的文字是把握人民文化宝藏和培养人民热爱祖国的有利工具。”笔者以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具体地从母语本源的角度诠释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显然,任何一种语文教学艺术的风格和流派,都必须以此为指导。离开了母语教学本源的教学风格和流派,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
2.儿童本位。小学语文不但要姓“语”还要姓“小”,小学语文应当是儿童语文。“儿童”是生命历程的一个特定阶段,是人生之旅十分重要而珍贵的驿站。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小学”这么一种学业水平,更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灵感受和精神家园。而今天的儿童,正在遭遇可怕的成人化的入侵,以致过早地告别了他们本应具有的童年真面目。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更多地去关注儿童的心态,儿童的感受,儿童的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一句话,应当更多地去追寻儿童精神,莫让童心过早地消逝。然而,小学语文教学的某些现状却不容乐观:语文教学在“泛人文”的误导下,追求的“高雅”远离了童心和童趣;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学化”倾向,追求所谓的“深度”,使儿童蒙受“失语”威胁;儿童精神日趋边缘化;儿童文化没有被关注;儿童观念也在逐渐淡化。这些都是当前不可忽视的倾向。语文教学追求多样化 的风格和流派,同样不能远离了“儿童本位”这个“主旋律”。
3.学科本色。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语文是什么”的探讨也在不断细化:有的认为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字;有的则认为语文是语言和文学;也有提出语文应是语言和文章;还有提出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化的。走进新课程,语言和文化一说似乎更为热门。语文是文化教育的载体,两者关系当然密切,但是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文化,可真的无所不包,无疑是浩瀚的大海,语文和文化显然不属同位概念,过分从文化的范畴说语文是什么,就不免将语文扩大化了,这样的结果,使“语文素养”似乎可以等同于“整体素质”;刻意于人文熏陶好像就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我们说语文是精神家园的建设,语文关系到人格的培养等等,都没有错,语文教学不能忘记了这些,因为语文教学确实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不是万能的,人的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牵涉到许多方面,不是语文一门学科可以包办的。语文说到底只能在学科任务范畴里,也就是在学语习文的过程中,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去适度地渗透这种精神,体现这种意识。这只能是“适度”,否则必然导致语文课的外延膨胀,而原生的本色却被排挤。语文教学的艺术风格与流派的丰富多样,不能因此掩盖了语文学科本色的“纯度”,而忘记了回家的路。在历史上我们有过“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教训,有过“把语文课上成故事课”的失误,也有“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的迷惑……徘徊之后,痛定思痛,还是觉得语文课就应当是本色的语文课。今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语文课堂,也面临着阵阵“流行风”的挑战,为此,对于不少在流行的“时尚”与传统的继承上信息不太对称的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语文教学的历史经验和语文学科的本色本香。我们应当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交叉口,正确地确定自己的坐标,追寻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和流派。须知“一时流行”往往只能“流行一时”,而把握本质本色,方能健康发展,永葆青春。
4.实效本真。对于语文教学艺术的风格与流派而言,虽然可以姹紫嫣红、各有千秋,但归根到底都必须落到实处,即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发展”同样也是硬道理。崔峦同志主张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杨再隋教授大力创导呼唤本色语文,其中的要点便是“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先生也把自己四十年语文教学之经验概括为“尚简、务实、求真、有度”……显然,这些主张的真谛,所关心的都是“实效”二字,不因时尚猎奇而遮蔽本真,不因目迷五色而忘记“回家”。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去创生所谓的风格和流派便难免偏离了主旋律,这往往会“走火入魔”而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所以,求真、求实、求善,也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弘扬的“主旋律”,应当坚守的信念。
对于教学风格和流派从初始的追求到逐步成熟,有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有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择优的过程。作家苏童在《妇女乐园》一书的《自序》中说,“希望我的风格会流动,会摇曳,会消隐,也会再现。”建构风格与提升风格是一位名师的左右掌。他应当有能力在瓦解原先的“旧我”之后不断创造出“新我”来,这也是他不断弘扬“主旋律”的过程,更是他不断地对各种风格、流派进行吸收与补充的过程。莫泊桑说:“我怎能奢望属于哪一个流派呢?一切时代的、一切体裁的在我看来最完善的东西,我一律欣赏。”这句话对我们从事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的朋友们来说,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第四篇: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读《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有感
中和小学 吕莉
在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一书,其中的“经典深例”“观点”“解读”“讲述”等板块详细展示了小学名师的各种教学艺术,让我深受启发,感悟良多。
(一)于永正老师的“艺术人生”
人们常用“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比喻技能上极高的境界。将于永正老师比喻为语文教学的“庖丁”,绝非其实。他说:“没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综观于永正老师的课文,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时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导向正确的一面。
于永正老师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方式向他的学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他作为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
(二)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课堂”
孙双金老师常说,他的成功归功于课堂,课堂给了他一块金光闪闪的金牌,他要还课堂一座金库,他课堂变成点石成金的地方。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孙双金老师认为,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可是好课,即好课标准问题。拿语文课来说,孙双金老师把好课的标准归纳为16个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近两年来,孙双金老师又发展了他的好课观。他以为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课好不好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他又重新总结了16字好课观,即一堂好课要上得学生“小脸发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孙双金老师把从课堂里、从实践中感悟出来的经验,及时地与同行交流,他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因为者能够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改设想传播给更多的同行,带动语文教学攀登新的高峰。
(三)王崧舟老师的“精致大气的诗意课堂”
细致解读了王崧舟老师不同时期语文经典课例后,总结出他诗意语文教学的一个连续谱系,贯通这个教学谱系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那就是王崧舟老师对自己的永无止境的超越。他的课堂教学之一:读出画面——教学构思的超越;之二;让学生自己提问——教学模式的超越;之三:情与情的谐振——教学艺术的超越;之四:反教案——教学习性的超越;之五:归于平淡——教学风格的超越。纵观课堂,王崧舟老师坚信“人品、师品、学品、课品”的统一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他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事业境界: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让师生在语文的大地上诗意栖居。
(四)赵景瑞老师:追求课堂教学魅力
已退休的赵老师像一个省略号,他退而不休,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那深湛的造诣、通俗的讲述、幽默的活语、谦虚的态度常常引起场下的共鸣与笑声,受到热烈欢迎,也是我们细致学习的典范。他在《语文教学的真谛》一文中提到“教文要育人,作文学做人;语文是生活,生活中有语文;语文要训练,语文需交际;‘教材观’的三部曲——看透、转透、用透;激学生主动地学,启学生创造地学;重视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过程”等观点都看透了赵老师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
(五)闫学老师追求的语文之道
有人说,好课种种,韵味各异:有的像美酒,芬芳浓烈,饮之醉人;有的似白水,纯极淡极,却不是本真;有的则如清茶,香在隐约之中,味在有无之间,然品只却自有一种回味久久不散——这便是一种境界,是课的境界,也是人的境界。
闫学老师心中的语文是目中有“人”、心中有“人”的语文。她探索有生命活力的语文,演绎精致美丽的语文,追求灵动的语文,走进远方的语文„„
执着追求,不断反思,超与自我,永不言弃——这就是闫学老师,一个永远在求真、求善、求美的人。
(六)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
盛老师曾这样说过:“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个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活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此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可谓过瘾。
“以两极端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的“和美语文”,是盛新凤老师在借鉴古今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诣在平衡小学语文于都课堂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构建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境界,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
盛老师的“和美语文”扎根于课堂实践,从她的几个经典课堂案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和美语文”的理念,感受到了盛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
浩瀚的语文之海博大精深,行走于优美的文字之间,沉醉于语文大师们的教学艺术魅力之中,品味书香,我想,语文路漫漫,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我将不懈追求„„
第五篇:谈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谈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大家好!做为一名青年教师,非常感谢老师给我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将自已在这以前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作一些交流,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意见。现在我就从两个方面谈谈。
一、基础教学
平时的教学工作,可以说大家做的都一样,我不觉得自己做的比大家好多少,但想到是与大家交流,所以我选择了两点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字词
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三年级更为重要,所以我加强了生字、词的学习。除了多写、多练习外,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一定要练写生字10分钟,可以用生字本,也可用字帖,但内容一定要是课本内要求掌握的。而在睡觉前再把所学的生字读一遍,加深记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生字词的练习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因此,每节课教学之前我都要布置学生自查字典,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要求在查字典的过程中记录有关知识。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对生字的书写和记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学会预习
三年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时期,课前预习的教学必不可少。但这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的想法是先要让学生们先了解什么是预习,于是,在三年级上学期,我给孩子们拟定了一份简单的预习方案:
1、将课文读三遍:要求文中的长句、难读的句子或出现生字、词较多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基本了解预习后,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预习的必要性及其好处,我在三年级下学期,又重新拟定了一份预习方案:
1、自由读文二遍,熟悉课文内容(读的方式可以自定,可小声的读、可默读,也可朗读)。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要查字典弄明白,并在课本上做批注)。
3、读文第三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题下)。
4、读文第四遍,提出自己的疑问?(三个)
5、读文第五遍,写出你初读文章的感想。(于本子上)现在,课前预习以成了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习惯。
二、作文教学
(一)模式教学
提到作文,孩子们都怕,记得我读小学时,也是一样,不知如何下笔,总觉得无话可说,也许是因为如此,作文教学是我一直思考的比较多的问题。我觉得小学作文教学还是要从模式教学开始,使学生逐步达到创新进步、作文有成。其实模式,简言之就是事物的一个样板、柜架,很多的人都认为,作文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应对孩子们要求过多,要让他们自由发挥。但其实,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作文知识都没有,又从何谈起说写作文呢?而三年级又是作文起步最关键的一年,所以我觉得应先让孩子们了解作文的基本的模式,于是我要求孩子们作文一定要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而在此基础上,再教孩子们如何将句子写通顺,怎样分自然段写。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孩子们怎样一不一不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等等。
我想可以从现成的模式教给孩子们基本的作文知道,而这个模式就是课文。例:课文《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开头是:“暑假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这里,我就教给孩子们开头可直接点题。例如《颐和园》这篇课文,结尾:“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在这时,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们在写作文时,结尾处可写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可以说,我在上每一 篇课文时都会涉及到作文教学。
(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得,我受到老师第一次表扬的作文是写的《我的家人》,而这篇文章就出至于我心中最真实的感受。现在想想,这也许就是关键,只有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你的文章才可以成为受人观注的文章。虽然三年级还只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但我仍要求孩子们写作文时尽量写自己身边最真实的事来写,而除此,我还有一个要求:每篇作文的结尾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和观点,而在楚天杯作文竞赛中,孩子们能获奖的原因,或许就是真中取胜吧!
(三)悄悄话和睡前半小时
什么是悄悄话?这又是一种什么形式?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其实这就是自己内心想法的真实独白,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悄悄话其实就是日记的另外一种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在这种形式中孩子们可以和老师做心与心的交流,可以随心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所以孩子们更乐于接受。但如果只是孩子说而我却无动于衷,那就不叫交流了。面对孩子们心中的高兴和烦恼,我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和他们交心,有时在本子上直接给孩子回话,而更多的是找他们谈心。而从中可以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有了老师的回音,孩子们在写时就会没顾及,而写的兴趣也会更浓。还有就是不要害怕孩子对你有意见。要写好作文,需要大量的积累,阅读是最直接的方法,所以我制定了睡前半小时的读书计划。睡前半小时,就是睡觉前必须读书半小时,而书籍类型我并不做规定。因为我记得窦桂梅老师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在童年、少年时期,孩子需要的是童话、神话、名人传记,除此之外,也许没有什么可以包袱他的诗意、灵性和慧根,只有孩子们在阅读着沾满蜂蜜的书籍,在舒展自由心灵,张开想象的翅膀的阅读中,才能在真、善、美的世界中走向崇高和智慧。”但 这些少不了家长的配合,所以之前我和家长都做了交心谈心,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及好处,有了家长的积极配合,睡前半小时的计划也顺利开展起来了。刚开始,只是阅读,然后家长在签字本上反映孩子们阅读情况,随后,我开始教给孩子们怎样将好词、好句积累下来,如何做批三注,这项工作也在进行中。
四、多练要想写好作文,无外乎多练。我布置小练笔是很频繁的,内容大多取之于生活中的小事,或班级中出现的事写自己的感想。其实,课文也是很好的小练笔的来源。例:学了《槐乡的孩子》一文后,我便布置孩子们写出自己的感想。随后,再连续帮家长做一个星期的家务,再来写一篇感想。这样既练了笔,又让孩子们真真了解槐乡孩子的了不起。说真的三年级课本中60%的课文我都让孩子们写过小练笔,而这样太多的练笔孩子们肯定会厌烦,所以孩子们的小练笔,我并没有太多的限制,给予他们自由的发挥空间,字数也不限制,有话时可写多些,没话时也可只写几句话。但一定要写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想。而这些只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小的看法,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待以后进一步探究。去年,在楚天杯作文竞赛中,我们班有三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这除了平时的训练外,对题型的研究分析也很重要。在考前,我上网查找了近几年楚天杯作文竞赛的题目,以及各种针对作文竞赛的评论,随后对这些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再确定了考试题型范围为童话和记事类文章,而写童话的机率更高,所以在考前我专门针对了这类的作文做了训练。我来学校几年了,而我也是在这儿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我的成长,离不开多位老师的帮助,我很感谢你们。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小小的看法,如果有什么问题,还望老师们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