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教学设计 教案

时间:2019-05-13 00:5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感悟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2.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总结拓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感悟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李时珍从小就对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会到李时珍具备了良好的医学天赋。

2.李时珍把各种草虫当成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3.把本段中的“摆弄”换成“玩弄”好不好?为什么?

三、学习第二部分

1.齐读这一部分。

2.这一部分介绍了哪些事,说明了说明?

3.学生交流。

四、学习第三部分

1.分组读课文,思考:

(1)这一部分记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层?

分三层。(8)(9)(10-14)

2.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大声读出来,并把自己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3.交流感悟

(1)李时珍一头扎进这一天然宝库,终日活动在悬崖峭壁之间,晚上就寄居在药农沿山壁搭起的木板房中。大风吹来,木板房摇摇欲坠,四周狼嚎,不绝于耳。

环境描写表现了李时珍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品质。

(2)吃完药,李时珍对徒弟说:“等会儿药力发作,你用针扎我身上的穴位,用刀子在我手上划,看痛不痛。”

不一会儿,李时珍觉得天旋地转接着就昏过去了。徒弟用针扎、用刀尖划他的皮肤,他也不知道。

语言描写突出了李时珍勇于实践,为天下大众的利益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

4.李时珍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实践,无私奉献。

五、学习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医药著作?找出段中的数字,说说它们的作用。

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全面。

3.你从《本草纲目》仍被人们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中体会到了什么?

《本草纲目》具有十分重要的医药价值,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

六、学习表达

1.回忆课文内容,归纳中心。

本文讲述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赞扬了李时珍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实践,无私奉献精神。

2.总结写法

(1)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通过细节描写烘托人物精神品质。

七、总结全文

课堂小结

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开创药物分析新体系,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其伟大的医学成就,成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李时珍所体现的矢志不渝、执著坚定的信念,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也将永远绽放光芒。

“他将随民族生命永生”。——郭沫若

课后习题

提问:《本草纲目》为什么被称为“东方医学的巨典?”达尔文为什么称《本草纲目》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① “东方医学的巨典”: 集大成之作,被译成多种文字;

② 达尔文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③ 其科学性、文学性、实用性,在我国及世界广泛流传。

第二篇:第1课 美国《独立宣言》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独立宣言》的民主思想;《独立宣言》的意义、作用和局限性。

理解与运用:比较分析《独立宣言》的思想渊源以及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和独具的历史价值。

情感价值观:《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它体现的民主思想成为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难点:《独立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美国《独立宣言》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独立宣言》发表的背景

【问题探讨】《独立宣言》是在怎样的情景下颁布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欧洲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理论基础)

2、北美启蒙思想家富兰克林和杰斐逊的推动

3、潘恩发表《常识》,激励人民为独立而战

4、独立战争爆发

5、杰斐逊等五人委员会草拟《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通过)【探究延伸】学生阅读教材26页上面小字,了解杰斐逊的生平及贡献。

二、《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学习探究】《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阅读教材归纳:

1、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

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

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第四部分庄严宣告独立。

【学习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

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国宪法(1787年)》

请回答:(1)材料一发表于何时?由何机构发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什么学说?

(2)针对材料

一、材料二保守性表现在哪?

答案提示:

⑴发表于1776年7月4日;由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自由平等原则,人民主权学说。(2)保守性表现在:材料一宣称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而材料二则以纳税的多少,把人区分炎公民或非公民,来限制选举权,也材料一的精神相悖。

2、民主思想:平等与自然权利、主权在民、人民革命的权利。

3、发表的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从对美国的影响和对世界的贡献两个层次来认识:

(1)对美国:《独立宣言》表达了北美殖民地追求独立自由的愿望,在动员革命力量、鼓舞人民斗志、赢得战争胜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不仅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这一崭新国家的诞生,而且深深地影响到的它的未来

⑵对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告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根基。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对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独立宣言》的局限性:它提出的民权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的民权,穷苦人白人、妇女、契约奴工和黑人没有民权。

【探究延伸】请同学们联系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为什么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会在中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

答:(1)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求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获得民族独立,争取民主权利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2)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独立宣言》体现出的民主思想给中国人民极大鼓舞。【巩固总结】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此年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3)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5)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一所确认的原则作简要分析。

答:(1)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战争。(2)美国独立后南北经济以不同方式发展;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内战中,林肯政府顺应民意,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取得内战胜利,废除了奴隶制度。(3)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限制。(4)(评分说明:依据材料,符合史实的看法,)如美国公民选举权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即可满分。)(5)天赋人权的原则虽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哲学上是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论证人的本质,是对抽象人性论的深刻批判。

课堂小结

(1)《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宣称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反映了北美人民独立的愿望和要求,成为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

(2)它体现的民主思想,成为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3)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课后习题

亚伯拉罕·林肯对杰斐逊在《独立宣言》的发布上所作的伟大贡献作出高度评价:“一切光荣属于杰斐逊,属于这样的一个人:在单独一个民族为其独立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中,他具有足够的冷静、远见和聪睿,把一条可以适用于任何民族和任何时代的抽象真理纳入一个纯粹革命的文献,并使这条真理在那里永垂不朽,以致无论是在今天或永远的未来,它对于死灰复燃的暴政和压迫的先兆,都必定是一种谴责和阻碍。”

有人说,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强化了美国人民的法治观念,使美国人受到了充分的法律熏陶,奠定了美国人民主的思想和传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 美国《独立宣言》

第三篇: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课内容有三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三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展现了建国前后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线索:筹备—成立—解放全国领土。

重点:本课的重点内容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老师展示提纲,请学生结合自学提纲看书,并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完成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共同纲领》的内容、作用。

2、开国大典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教训。

3、祖国大陆最后解放的领土是______.西藏是通过什么方式解放的?解放西藏有什么意义? 重点内容强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会议召开的背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会议目的,就是为新中国的建立做筹备工作。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毛泽东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

2、会议的主要内容

(1)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采用公历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6人为副主席。

3、地位

《共同纲领》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宪法制订前具有临时宪法作用。(要说明纲领之所以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因为它规定了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1954年,此文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

讲述这个标题时,注意区别政协会议的内容和共同纲领的内容。新中国成立意义:

教师展示图片(、火烧圆明园、《马关条约》签订、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请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意义。

难点突破:

打出“西藏和平解放历程”的图片,并解说其过程。

解释:解放前西藏情况十分复杂,外国的一些政治势力利用宗教和历史上遗留的民族矛盾插手西藏问题,企图使西藏与祖国分离。所以解放西藏的核心问题是政治问题,应采取和平解放的办法。消除汉藏之间的民族隔阂,争取藏族同胞的支持,孤立少数分裂分子。1951年5月中国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插上了雪域高原,西藏千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课堂延伸:长期以来,不断有一些国家干涉中国内政,策动西藏叛乱,**喇嘛也出逃国外,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播放**集团在西藏“打、砸、抢、烧”视频。

总结: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问题上决不会有丝毫让步。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拓展练习】

1.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

土地革命

国民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

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

土地革命

国民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

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2、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

3、右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刑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战役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6、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7.下列关于西藏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成公主嫁予吐蕃赞普

B.元朝时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行政区

C.清朝时设驻藏大臣

D.1950年和平解放

8.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A.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第四篇: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

刘胡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出卖”、“收买”、“叛徒”等21个新词。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用“愤怒”、“光荣”各写一句话。

3、能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

4、了解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而壮丽牺牲的事迹,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刘胡兰的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出卖”、“收买”等词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句义。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1、揭题,简介刘胡兰。

2、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生字划出。

3、自学生字词。

(1)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

(2)检查生字的读音。

(3)多音字“血”:鲜血、输血读xue ,血淋淋、流血读xie

(4)指名接读课文,正音。

(5)解释词语:

威胁、牺牲。铸成、挽词

4、质疑问难。(既然有叛徒出卖,敌人为什还要问?)

5、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刘胡兰牺牲的时间、地点。

②刘胡兰为什么会被敌人杀害?

(2)启发讨论思考题①②。

(3)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间、地点可以调换)

(4)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概括能力较弱,允许话语长一些,不够简洁。)

(5)引导学生将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大概意思: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由于叛徒出卖被捕了,因为她坚决不肯说出村里谁是共产党员被敌人杀害了。先指名说,再每个人自己说。

6、作业。

(1)抄写生字。

(2)辨字组词。

叛()徒()牲(判()陡()姓((3)课堂作业本第1。2题。)挽())搀()

第五篇:教学设计 观潮第1课

观潮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中心思想

本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段落结构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可以作为第一段。“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

第二自然段讲潮来之前的景象,可以作为第二段。先讲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再讲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色。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点是“江面上很平静”,这和潮来之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点是“越往东越宽”,这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接着讲岸上的景象。“早已人山人海”,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第三、四自然段讲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是课文内容的重点,可以作为第三段。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讲声音,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而后“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讲景象,大潮在远处时,“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潮从远处涌来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大潮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作者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作者观潮,先听到“声音”,后看到“潮水”,是因为音速快于水速。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潮头过后的景象,可以作为第四段。这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潮头过后的余波,通过对余波的描述可以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第二句讲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之长。第三句讲江水上涨,有两丈来高,这是从水量之大讲江湖的壮观。

写作方法

本文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交错的,写得有声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临其境。

教学重点

认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二、教学建议 1.学习时,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围绕“观”字写了观潮的地点、时间,观潮人的心情,围绕“潮”字写了潮水的汹涌、气势磅礴。要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特别要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学中可借助电教手段,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层次清楚,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钱塘江大潮的学习,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思考·练习”1、2、3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第1题侧重于潮来之前,第2题侧重于潮来之时,第3题侧重于结合句子理解“潮来之时”的情景。“江潮还没有来,作者看到了什么?”还引导学生从江面的景色、观潮的人群两方面来理解,从大潮到来前江面异常的平静和人群的企盼,预示壮观的大潮即将到来。“课文描写了潮水到来时的哪些特点?”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潮水从远处涌来时的声音和样子的语句,来体会江潮声音大、气势壮的特点。“思考·练习”3是理解词句的训练。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从远处看江潮涌来的情景,“一条白线”,江水向前奔涌呈白色,又因为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所以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白线。“怎么会形成一道„白色城墙‟”一题,要让学生理解,由于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形的地形,使从宽阔江面涌来的潮波受到约束而潮头涌起,如同白色城墙,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是把不断长高、汹涌而来的白色浪涛比作千万匹奔腾的白色战马,形象地描绘出潮头耸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大潮的非凡气势。

本课生字中的“若”、“罩”、“逐”、“颤”、“涨”、“镇”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昂”的左下方不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四”,不要错写成“曰”。

【背景材料汇要】

①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下游入杭州湾,全长 410公里。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②钱塘江大潮经过的录相片或软件。

三、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知识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犹如、如同、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

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六、教学用具

1.钱塘江大潮的软件片。2.对比重点句的幻灯片。3.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

七、教学方法:变序式。

八、课时安排:三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涌潮,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①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亭、屹、罩、昂、盼、崩、镇、若、逐、颤、余、吼、恢、涨”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多音字“颤”在本课读(ch4n),避免读成(zh4n),“镇、罩、若、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②字形难点:“昂”的左下方不要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③理解词义。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分三层:第一层(2自然段)写潮来之前。第二层(3、4自然段)写潮来之时。第三层(5自然段)写潮过之后。

(四)布置作业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2.抄写词语。

下载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 火烧云第1课

    火烧云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天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瑰丽景色,是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熏陶的合适教材。 2课文第二部分,先后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1课

    草船借箭 一、教材分析 1.这篇课文起、经过、结果清楚,是以“借箭”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作好准备——草船借箭——按时交箭”的顺序写的,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恰当地安......

    第1课 骨骼教学设计(2016)

    第一单元 骨骼和肌肉 第1课 《骨骼》教学设计 金钟小学 宋继坤 教学内容:P2-4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2. 知......

    第1课教案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该亚的传......

    25《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范文]

    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珍贵”“记载”“解......

    25《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李时珍,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 板书课题:(当写到“珍”时)请大家注意,“珍”左边的“王”字旁写得稍微窄一些,右边的“人”旁......

    photoshop教学教案(第1课)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课时间:月日——月日 第一课 初识Photoshop CS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Photoshop的窗口及组成; (2)熟练掌握Photoshop新建、打开、保存、关闭文......

    《李时珍》教学设计

    《李时珍》教学设计 揭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中药书籍中有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它是我国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