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8*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主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让学生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同时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从而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两翼目标:
1、背诵并理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快乐阅读苑《爱的故事》。通过自主阅读理解爱的含义。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
2、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三分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课中教学设计:
一、直接揭题,进入新课
1、播放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师: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你懂得用心去聆听故事)这位妈妈真孝顺,为婆婆洗脚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孩子也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课题——《将心比心》。齐读课题。
2、师:你是怎样理解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呢?这两个心的意思一样吗?
3、师:课文中谁将心比心,又是怎样对待别人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读课文吧!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从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熏陶,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师:其实阿姨帮奶奶开门和护士给妈妈扎针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就是这样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师:本文用《将心比心》做题目,那么文章中出现了几句有“心”字的话。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在文中划出,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1.“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这是指哪一件事啊?为什么这么小的事,作者温暖了许久,阿姨做了些什么? 生:她帮忙开门……又或者阿姨说的话……
师: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阿姨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很有爱心,善良,热心……她很关心别人……
师: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体会到阿姨的热心和耐心?(沉重 一直 才)师:是呀,奶奶的年纪很大了,还要开那么沉重的大门,对她来说真的很难,而阿姨这是伸出关爱之手,她可真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她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
奶奶得到了这位阿姨的帮忙,她又做了什么? 生:道谢
师:阿姨又是怎么做的?
生:阿姨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师:是呀,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生:关心、帮助、伸出友爱之手,像阿姨一样帮助别人……
师:当你为别人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别人也为你打开一扇门,文章中仅仅是指的门吗? 生:不是
师: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扇门,而是爱心的门,打开心灵的门,正是这样的故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2、师:还有一件事,让作者的心不仅充满了温暖,还觉得幸福。师:在这个故事中,母亲说了什么话,让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生: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理解。
师:读的很流利,哪位同学来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妈妈很伟大……为了鼓励护士,宽容、理解对方;考虑到自己的女儿,她是个好母亲……
师:那么母亲的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呢? 生:是在护士道歉的时候,是在护士扎好针的时候…… 师:那么在护士扎针的时候,文章对作者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描写?请同学们在“一天……第三针果然成功了”这一部分找出相关的词、句。(小组讨论,结合人物的细节描写谈谈自己的感受)生:平静的眼神,注视着;轻轻地;不要紧,再来一次
师: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次都没成功,针眼处都鼓起青包。假如是你,看见母亲这样,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生:抱怨,换人……
师;是啊,要是你们一定也急了,因为你们也是爱自己的母亲,这种抱怨其实也是一种爱。
生;可他为什么收住了嘴边的话呢?
生:她看见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 师:难道母亲不疼吗?母亲完全可以因疼痛而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
生:母亲感觉到护士的紧张,看到……看出母亲的敏感和关爱理解别人 师:假如抱怨又会怎么样呢? 生:……
师;所以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 师生:“不要紧,再来一次。
师:这是怎样的话,是批评吗?是指责吗?谁来谈谈你的理解? 生:这是理解,是宽容,是一种鼓励。
师:母亲没有抱怨,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有可能第三次第四次还是会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这正是母亲对护士的理解和宽容、鼓励消除了护士的紧张。第三针果然成功了。此时此刻护士也长出了一口气。师:是呀,这样一件打针的小事,因为母亲的宽容,母亲的理解,使护士拥有了一颗勇敢的心,那她以后打针还会紧张吗? 生:不会
师:这份成功,这份荣誉来源于母亲的鼓励,作者拥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此时会有什么感受?
生:感动,感激,要像母亲学习……
所以听了母亲的话,作者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幸福。
3、师:同学们,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课件展示: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师:男孩子请把这句话发自肺腑地对女孩子说——
女孩子请把这句话献给男孩子——
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
四、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① 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爱心
② 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热心 ③校园里,同学摔倒了,把他扶起来。关心
2.同学们,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3.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
(出示: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的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五、小练笔: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将心比心这样的故事吗?经历了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呢?你和别人发生过矛盾吗?回想起那事,现在又有什么感受呢?请你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六、拓展阅读:《爱的故事》 板书设计:
将心比心
阿姨为妈妈推门
将心比心 尊重、关爱、宽容、理解
母亲原谅并鼓励护士扎针
课后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课前预习很好,对课文内容熟悉,一部分学生能够独立概述课文,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在教学本课时,在想《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是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写起,它反映的却是人们的道德思想问题,意在呼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将心比心,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我带着这个问题,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受到遇事如何去做。
第二篇:将心比心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写了那两件事。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围绕本单元主题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对本单元的主题有更深的理解,能围绕主题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课文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做《将心比心》。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强调课题中 多音字: 将(jiāng)将(jiàng)
2.“将心比心”的意思
将心比心的意思是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形容做事要替别人着想。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进一步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
2.检查词语
理解、宽容、关爱、道谢、温暖、鼓励、尊重、扎针
强调多音字:扎(zhā、zhá、zā)分别组词
3.指名读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预设:第一件事是奶奶一次去商店,一位阿姨帮她推门;第二件事是患病的母亲鼓励医生为自己扎针。
三、结合事件,理解“将心比心”
1.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件事,找一找,哪些语句让你感动,并且把它勾画下来,想一想为什么让你感动。
(生自读、勾画)
预设1: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师: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感动呢?
(那位阿姨希望她的妈妈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那位阿姨是怎么说的?(轻轻地说)
指导朗读
预设2:“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重点理解“沉重”、“一直”
(奶奶岁数有点年迈了,她可能推不动沉重的大门,走在她前面的那位阿姨就帮她推开了沉重的大门,等到那位年迈的老奶奶上来时,那位阿姨才放开手。师:阿姨的话不多,却是很感人的,谁愿意再来读一读阿姨说的话。
师:孩子们,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要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首先要去主动关心帮助别人,阿姨这样做就是——生齐:将心比心
2.走进第二自然段,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相信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温暖与感动,请同学们勾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且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让你感动,并且在书上做一些批注。
(1)(生自读勾画)
预设1: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师:此时的母亲,她的手眼见鼓起了青包,鼓起了青包大家明白吗,对,输 液的时候会,但是当她看到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时,她轻轻地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强调“轻轻地”
预设2: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重点理解“平静”、“平静”: 母亲把她当作她自己的女儿,所以她平静地看着
预设3:
生: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 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 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师:因为母亲把这位护士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或者说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所 以她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啊,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母亲说的话。
(2)你听出了护士是第几次扎针?
师: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我们自己的第一次,谁能第一次就能完全把事情做好呢? 所以母亲因为护士的第一次,所以她宽容了她,理解了她,鼓励她,使她不再紧 张了,成功了。母亲的语言充满关爱,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把母亲的话再读一读。
三、升华情感,感悟“将心比心”
1.母亲的宽容,母亲的鼓励那么温暖,母亲的话语那么平静,那么,孩子,学了这两件事,对我们今后做人做事有什么启发?
预设:
◆一些小事就不要跟别人计较,要包容,或者是别人为你做事,做错了也 不要责备他,要鼓励他继续做。
◆要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要乐于助人,要宽容别人,善待别人。
◆ 如果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如果我们不帮助的话,那以后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也会一样需要别人帮助,所以我觉得每次都应该互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引读:孩子们,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孩子们,一起读——
生: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 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1)谁来谈一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2)大家看,这段话中有一组关联词。如果……就
你能围绕这一个单元的主题,用这组关联词说一句或一段话吗?
3.总结全文
第三篇: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是一篇略读文章。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故事显浅而紧扣生活,“将心比心,以爱换爱”的呼唤直逼人的心灵深处。学习本文的目的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人与人要宽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多关心他人。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相对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这篇浅显易懂的课文自是容易,对文章的大概意思能正确把握好,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也略知一二,但如何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深刻道理,对他们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点拨。在读写结合上也需要老师的引导。他们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不善于换位思考,学习本文对他们的为人处事方式会有所帮助,改变他们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
1、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
2、联系生活经历,有感而发。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在写作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联系拓展阅读资源,联系实际生活,写出自己对将心比心的理
解和感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而使表达产生
感人的效果。
【教学策略】:
教学时我采用抓重点语句朗读,体会,引导法,以生活实际熟悉的事为切入 1
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朗读,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生活所迫,肩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孩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做事,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辛苦,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俨然已成为她的习惯,也称了这个家里一道温馨而又美丽的风景。
有一天,这位母亲为婆婆洗完脚回房间时看到自己的儿子晃晃悠悠地端来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惊讶。这时,她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妈妈,洗脚。”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心里暖暖的,流下了感动的泪。多懂事的孩子呀,原来她为婆婆洗脚的这一幕,已深深地烙在了孩子心中。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生:„„
是啊,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课题——《将心比心》。谁来读一读?齐读课题
这两个心的意思一样吗?课文中又是这两个心的意思一样吗?课文中又是谁将心比心,怎样对待别人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同学互相帮助来解决。
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3文中的“我”有什么感受?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请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一)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品词:沉重、一直)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说的话。”
3、小结: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为老奶奶推门,然后想到自己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有人会这样做。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首先自己要去关心、帮助别人,这就是将心比心。
(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1)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2)感悟“平静”中的母亲当时心里怎么想?
2、“只见„„果然成功了”
(1)领悟“不要紧,再来一次”这句话的不简单。
(2)引读
(3)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1)感悟第二次的“平静”
(2)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1、过渡: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做,这样想,这样说,温暖着我,于是我激动的想——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再读激情:我们也应该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正因为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将心比心,歌唱家唱出了一曲《爱的奉献》请大家也来唱一唱吧,许多名人也写出了将心比心的名言,请大家也来读一读吧。
4、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要想“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就应该学会将心比心,对人多一份(课件出示许多心套着心形里写着的——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让学生读一读。)这样我们才会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
板书设计 阿姨开门、说话
奶奶(尊老)
温暖(我)宽容、理解 将心比心鼓励、希望
妈妈(爱幼)
温暖、幸福(我)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次我选择的是一篇略读课——《将心比心》,这是一篇很简短的小文章,文中用两个小事例展现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他们的真心,这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然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看看哪位同学概括的既准确又精练?学生读书的兴趣很浓,交流时的气氛也比较好。
略读课文究竟该怎么上呢?我只是粗浅地认为略读课文也应该做到
“精”、“略”得当。虽然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正如《将心比心》中出现了两个小故事,该如何把握呢?是两个都具体展开还是选择其一?在反复的思考后我选择了后者,我就课文中第二个故事而展开具体化。并采用小组交流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其实在设计时,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教师应更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注重朗读等方面的重复指导,应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其大胆自学,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受拘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自得。”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希望我真的把它运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2014、3、20
第四篇: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刘丽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理解别人,宽容别人。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起立,问好
向听课的老师问好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同桌,把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帮助对方纠正字音。
三、理清头绪,接受任务。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我们先来看前两个自然段,老师要把理解任务交给你们,你愿意接受哪个自然段?(把学生分成两大组,集中座位,便于讨论)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任务:
(1)这件事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这件事中的谁值得称赞?她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2)你怎么知道她是这样想的?(课文中找)
(3)“阿姨轻轻地说”应该怎么说?(读课文)
(4)用一个词形容你读完这个故事的感受?
(5)课文中是用哪一个词表达这种感受的?
(6)带着感动的心情读这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的理解任务:
(1)这件事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这件事中的谁值得称赞?她做了什么?她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2)你怎么知道她是这样想的?(课文中找)
(3)母亲平静地说应该怎么说?(读课文)
(4)用一个词形容你读完这个故事的感受?
(5)课文中是用哪一个词表达这种感受的?
(6)作者还用了一个什么词表达内心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7)带着感动和幸福的心情读这个自然段
四、自读自悟,完成任务
学生与组内成员合作讨论,完成对段落的理解
两组学生根据问题提示分别表述对段落的理解
五、理解识记第三自然段
刚才同学们说有三个自然段,我们来看看第三自然段是什么内容: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由此看来上面的两件事中谁做到了将心比心?(阿姨和“我”的母亲)
“将心比心”中的第一个“心”是谁的心?第二个“心”是谁的心?
“将心比心”是用_____的心去比______的心。(也就是多替别人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等)
六、升华运用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亲人、朋友、邻居、老师或者是陌生人,对他们你做到将心比心了吗?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又会怎样去对待他们呢?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说。
学生的发言就是他们的收获,写下来挂到“开心树”上。同学们,看到这棵美丽的“开心树”老师的心里暖暖的。结束课堂教学。
第五篇: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成语——将心比心,生解释后课件出示
2、揭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检查字词的认读情况及理解。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再交流。
4.用波浪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5.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段的理解,并思考:最后一段与前两段的关系。
6.如果你是那位阿姨或那位母亲,你会怎么做呢?
四、总结深华主题
1.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
2.小结深华主题。
五、课后拓展
1.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后作业
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板书设计:
将心比心
阿姨为奶奶推门──听说 温暖母亲原谅护士──亲历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