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国大典》教案古井小学林宇来
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古井小学
林宇来
教学目标:
1、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场景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掌握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2、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一、初识典礼
1、出示词组读这些词用来描写什么?(描写会场热烈、激动、庄严的气氛)
2、出示课题(开国大典)①释题②主要内容
二、学习典礼部分
1、看,典礼开始了,当毛泽东出现在 主席台上,群众有什么反应? 出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毛主席的动作的语句,用水波纹线画出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深的可以在旁边写批注。
2、交流画出的句子(出示句子)
3、读句子后问:这些句子是描写典礼哪些场景?
4、理清思路并板书:
宣布成立——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升国旗,鸣礼炮——
宣读公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三、体会典礼热烈场面 过渡;我们了解到典礼仪式主要写宣布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这些场面,课文怎么写出典礼会场热烈、激动、庄严的气氛呢?
5、出示: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①排山倒海什么意思? ②体会一齐
有人指挥吗?有事先约定吗?这就是(不约而同)从三十万人不约而同的反应,可以看出三十万人做了相同的动作,那么你从一齐读出了人们什么心情?(激动
喜悦
热爱主席)
6、文中还有描写人们热爱领袖的句子吗?
提问后出示: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① 你知道这掌声代表什么?赞同毛泽东当主席
表达毛主席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民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他为主席正合民意。
②这三十万人民族不同、职业不同但热爱主席、拥护主席的心是 一样的。③再读这两个句子,表达对主席的热爱。
出示图片,过渡:让我们再回到开国大典,看,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就站在 主席台上,你们听,他正在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当人们听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又怎样呢?
7、(出示)第七自然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①师生引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宣告传到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传到校园里,同学们和老师边唱边舞
传到工厂,工人们涌出家门,欢呼着,高喊着。
传到田地里,农民伯伯流下激动的热泪。
传到部队里,战士们把军帽抛向空中,欢呼:“中国万岁!”
8、看,五星红旗上升义勇军进行曲奏响起来,请全体起立(播放升旗场面)①每当唱国歌时,你眼前出现什么?
② 出示图片(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今天新中国成立。)③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会场,感受升国旗场面
④ 齐读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⑤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⑥出示图片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无地位、无尊严、受欺凌 ⑥ 今日国旗升起来,代表(一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9、从升旗第一面国旗至今已65周年了,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你想说什么呢?
四、小结
难忘的1949年10月1日,人民难忘那历历在目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难忘哪些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英雄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2、试写一个升国旗场景。
第二篇:开国大典 教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字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个周一早上集会的时候都要做什么呢? 生:升国旗
师:升国旗的时候都要放什么音乐呢? 生;国歌!
国歌的歌名叫—— 生:义勇军进行典。
师:从这振奋人心的歌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歌声感受到壮观。
师:正如歌曲中所说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迎来了伟大的历史时刻这就是——
生:开国大典 教师板书 指导书写“典”字。
师:自己读一读课题,再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联系课文的语句说说课题的意思。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师:谁知道了题目的意思?
生:课题的意思是建立新国家的隆重的典礼。
师:你明白了典的意思是典礼。
师:谁再把时间地点带进来说一说。
生:1949年十月一日举行了巨大的开国典礼。
师:把巨大换成另外一个词。
生:隆重。
师:还可以换一个。
生:盛大。
师:谁加上地点来说。
生:1949年十月一日,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巨大的开国典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多么盛大的典礼。这么盛大的典礼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些场面?
师:你发现没有,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好些同学都想说。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 记叙了哪些场面描写?
生:入场——大典——阅兵——游行
师;这就是开国大典的过程,也是课文的内容。
四、重点品读
(一)理解“庄严的宣告”句子
师:这节课重点学习大典部分,是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再读读
指名说
生:5——10自然段
师:也是这么想的举手。
师:确实是从第5自然段开始,到10自然段结束。
师:请大家细细地认真地读,想一想哪些场面深深地感动了你,哪些语句打动了你的心,快速读一读。把他画下来
学生自由读书。
师:哪个部分深深打动了你,哪些语句深深打动了你。
生:我认为第7自然段,学生读这一段。出示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你不仅找得好,而且读得也不错。
师:联系这段话中的哪些字词,你感受特别深。
生:“一齐”,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是壮观让我激动的场面。
师:人数多,很壮观震撼了你。
再指名读。
师;不仅人多,这声音还传到了长城内外,而且传到了——
生:传到了大江南北。
师:传到了——
生: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这声音传到学校课堂(同学们激动得把书本抛上了天)
传到工厂车间(人们都欢呼雀跃,有的抛帽子,有的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传到田间地头(高呼“祖国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吧!再读句子
师:你们觉得你们的朗读把此时此刻人民的激动表现出来了吗?
生:我感觉表达出来了。
生:我感觉表达得不够,这时,全中国人民是很高兴,很激动的。
师:你来读、学生读
师:你读得好,把我们刚才体会的词都强调了出来,此时此刻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激动?让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
师:(放图片资料)痛苦、屈辱、灾难„„在圆明园的大火中燃烧,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刻骨铭心的过去,真可谓暗无天日,民不聊生,旧中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危难之际,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迎来了曙光。再来读主席的话,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学生齐读。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谁想读
生读
师:谁再来?
生读。
师: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一起读。
师:联系这句话,你觉得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激动?
生:以前的旧社会资本家不把人当人看,瞧不起中国人。
师:不仅仅是瞧不起,是践踏在脚下。
师:回想从前,你还有话说吗?
生:以前的旧中国,都被帝国注意侵占,还挂着牌子“中国人和狗不能入内。”
师:孩子们,那个屈辱真不堪回首啊!
生:还签定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一些领土也割让出去了。今天中国站起来了,成了亚洲和世界强国了。
师:从这天开始,那些屈辱的日子过去了。回想新中国的过去,还有说的吗?
生:中国战胜日本,很不容易,感到很自豪。
师;胜利来的不容易啊,孩子们,这就是开国,这就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读。
学生读
师:对,就带着这样的激情来感受庄严的开国大典。
(二)理解“瞻仰升起的国旗”
师:还有哪一句话同样深深打动了你,哪些场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生:第八自然段打动我,生读第八自然段“接着升国旗„„”出示: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读得那么好,能不能说你的感受。
生:以前中国人受压迫,现在可以从此抬头做人。
师:再从这句话另外的词你有什么体会?
生:瞻仰,人们对国旗很敬仰,很敬佩。
师:瞻仰是什么意思?
生:怀着崇拜敬仰的心情来看。
师:表示看的词还有很多,谁说?
生:俯视
生:仰望
生:瞧
生:眺望
师:孩子们课文用了一个瞻仰,为什么?
生:一般用在对神才瞻仰,五星红旗是神圣的。
师: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带着这种感情读。
学生读。
a.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们理解这句话吗?在这以前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吗?
b.生汇报,出资料。
同学们,让我们翻开这段屈辱的历史看看,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无地位,无尊严,备受欺凌,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多少年过去了,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仍像一把钢刀扎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今天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齐说)
这个站是多么得来之不易 这时,我们还仅仅是站起来了吗?是富强了,强大了!回顾曾经的屈辱,把你心中的话写出来。
课件出示: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表明——!
学生书写。
教师巡视。
师:好,孩子们,写完的可以说了,没有写完的直接说出来。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又站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是十分强大的。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以前不敢抬头的中国人可以站起来了。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我们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我们中国人不再受帝国主义压迫了,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
师:这就叫扬眉吐气了。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中国即将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了。
生:中国不会受日本人的欺辱了,不会过那些苦日子了。
生:那些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师:孩子们这就是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带着这样的激情再读“毛主席亲自按动从此站起来了。“
五、课堂总结,铭记“大典”。这节课,我们走进开国大典,目睹了典礼仪式的盛大场面,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场面又怎样写得盛大而隆重的呢?下节课我们再品读欣赏。
第三篇: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耸、渠、钮、枳、聂”;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枳、融、司、缓”;理解“典礼、城防部队、擎、徐徐上升、缓缓、就位、肃立、瞻仰”等词语。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11个生字,理解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3.介绍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 4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
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点句:
“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向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4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通过分析比较,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细?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略?(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写作特点。)(1)教师适时引导
(阅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很多。)
(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
理解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指导朗读:把重点词语表达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用声音表现出来。自己读、朗读、齐读 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理解2“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理解3“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
/ 4
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理解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想象描绘的画面,带着体会到的情感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4.体会写作方法: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二、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思考: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典礼持续时间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三、总结全文
四、小练笔: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4
第四篇:开国大典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理解“瞻仰、欢呼、排山倒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欢跃”等词。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典礼主体部分,重点解读第七自然段。
3、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郑重举行的仪式)“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2、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会场、典礼、阅兵、游行)
三、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 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2、谁来读?
3、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庄严。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顺序品读交流这些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4、研读第五自然段。
(1)谁先来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在朗读句子的过程中相机理解“一齐”。)
(2)他强调了“排山倒海”,强调了“一齐”。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有人指挥吗?这就叫“不约而同”。
(3)人们为什么会这样?
(4)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5)想读的同学一齐读!
5、研读第七自然段。
(1)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3)心中有画面,一定能读好。谁来读?(指名读,相机指导“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读法。)
(4)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5)你们的激情感染了我,使我情不自禁也想读,听张老师读。听出不同了吗?哪一句更好?(相机指导学生感受“反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6)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
(7)“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8)你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你的朗读里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当我们理解了第六自然段的三四两句时,一定会对这声宣告有更深的理解。(指名读这两句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9)放CAI。激情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带着这份理解,谁再来读这句宣告?(指名读。)
(10)接读第七自然段。
(11)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放CAI)(12)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6、研读第八自然段。
(1)接着,升国旗。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接着读?(指名读)
(2)还是“一齐”。如果你们就是这30万人中的一员,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你会怎样做?
(3)你们也不约而同地脱帽肃立,抬头瞻仰。这是为什么?
(4)千言万语就化作这一句,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度过了59岁的生日。在这59年里,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放CAI)
(6)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来,孩子们,拿起笔,把最使你激动的那一个场面写下来吧!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一方面描写主要人物,一方面描写群众反应。(交流写话)
(7)无数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四、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1、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生读板书)
2、下一节课,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典,感受开国大典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1、学习生字“骑、嗓、党、聂”,能正确读写“嗓子、共产党”等词语。2.重点学习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两个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激动、自豪的心情。教学重点: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教学难点:感受伟人风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典礼主体部分的流程,朗读第七自然段。2.交流上课时的学习心得。
二、重点研读。
1.划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反应的句子,在旁边写读书体会。
2.交流学习体会:
阅兵式部分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多媒体出示: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抓重点词谈感受。
②播放视频:1949年阅兵盛况感受场面
③感情朗读。
群众游行部分
①学生交流学习感受。②招聘解说员。③理解重点句: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④感情朗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三、课堂小结。
1.文章场面描写的方法;
2.场面所表达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及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四、课外作业。
朗读课文,写出课文梗概;搜集毛泽东等领袖的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副、委、协、宾、擎”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等词语。
2、学习典礼开始前的内容,重点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3.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会场的布置中感悟大典的盛大隆重。教学难点: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重点研读
1.学生自读课文1—4自然段,了解作者怎样介绍大典开始前的情况。
2.交流学习体会。
(1)参加大典人员的语句。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2)出示会场布置的语句。
抓住方位顺序画广场。
抓住重点词体会“挺立”
(3)出示群众入场的重点句子。
l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l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引导感情朗读,体会人们心情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三、回顾全文,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学习场面描写,进行片断练习。
出示班级拔河比赛和踢毽子比赛的照片,指导学生观察,学习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写好片段。板书设计: 26
开国大典
会前 典礼 阅兵
游行 一齐 激动自豪
掌声 6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第九册第26课《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课标版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课重在表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而要体会到这一点,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那些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的铁路工人,那些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赶”来的郊区农民,显然就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就是会场上“挺立”的电动旗杆,似乎也是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象征。
从记叙大会开始,这种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显然表达了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壮的声音……”这样两个长句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当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叙述典礼的部分主要表达的是热爱新中国,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兴奋的心情的话,那么,记叙阅兵式的部分,除表达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外,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学情分析:
《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3000多字,学生默读一遍最快也要3分钟,朗读一遍至少要6分钟。要在课内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一下子或者说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讲解的话,恐怕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认为可以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课堂中再有机地拓展到课外内容,从各方面了解祖国成立的相关资料,了解旧中国屈辱的历史,再一次体会当时举国上下,人们当家做主的那种自豪的感情。
开国大典距今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对小学生来说,从语言文字去感知当时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与对党、新中国、毛主席、解放军的热爱之情,是有相当的难度。为此,需要搜集中国人民遭受压迫、奴役、侵略的文字材料和影像资料,并在课前交流,增加感性认识;教学时可利用声像资料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再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反复研读,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红旗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理解“瞻仰、欢呼、排山倒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欢跃”等词。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典礼主体部分,重点解读第七自然段。
3、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感悟典礼主体部分中描写群众反应的重点语句。教学难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红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解读课题
1、谈话,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解读课题。
3、小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解读了题目,我们就能把握住文章的大概。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说说课文都写了哪几个场面?是怎么知道的?
2、引导学生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正音。
3、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
三、抓住“一齐”,品读“典礼”
1、品读“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指名读,指导朗读。
让学生说说从“一齐”中体会到了什么。齐读第五自然段。
2、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齐欢跃起来。”
①
指名读段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② 引导学生说说声音都传到了哪?你眼前会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③教师范读,故意把后一句的“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读成“它”,把“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读成“全国各地”,引导学生区别表达效果。
理解“宣告”与 “声音”指什么。
出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成立的视频,体会“庄严”和“雄伟” ④看画面,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圆明园大火熊熊、南京大屠杀、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等画面 老师解说
⑤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3、品读“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①
指名读
引导学生用“一齐…一齐”这样的句式说说学校的升旗仪式的场面。理解“瞻仰”一词。
②
理解“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品读“站”
4、对比感悟描写群众掌声的句子。①出示句子: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观礼台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②比较句子的不同,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
2、布置作业:抄写、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骑、嗓、党、聂”,能正确读写“嗓子、共产党”等词语。2.重点学习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两个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激动、自豪的心情。教学重点: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教学难点:感受伟人风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典礼主体部分的流程,朗读第七自然段。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2.交流上课时的学习心得。
二、重点研读。
1.划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反应的句子,在旁边写读书体会。2.交流学习体会:
阅兵式部分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多媒体出示: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抓重点词谈感受。
②播放视频:1949年阅兵盛况感受场面
③感情朗读。
群众游行部分
①学生交流学习感受。②招聘解说员。③理解重点句: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④感情朗读
三、课堂小结。
1.文章场面描写的方法;
2.场面所表达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及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四、课外作业。
朗读课文,写出课文梗概;搜集毛泽东等领袖的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副、委、协、宾、擎”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等词语。
2、学习典礼开始前的内容,重点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3.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会场的布置中感悟大典的盛大隆重。教学难点: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重点研读
1.学生自读课文1—4自然段,了解作者怎样介绍大典开始前的情况。
2.交流学习体会。
(1)参加大典人员的语句。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2)出示会场布置的语句。
抓住方位顺序画广场。
抓住重点词体会“挺立”
(3)出示群众入场的重点句子。
l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l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引导感情朗读,体会人们心情
三、回顾全文,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学习场面描写,进行片断练习。
出示班级拔河比赛和踢毽子比赛的照片,指导学生观察,学习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写好片段。
十、板书设计:(第一课时)26
开国大典
会前 典礼 阅兵
游行 一齐 掌声 激动自豪
十一、设计说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对《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以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为线索,以含“一齐”的句子为点,通过品读句子,体会词句间浓浓的感情,受到情感感染,学到读书方法 第一个环节是“谈话激情,解读课题”。在谈话中,通过了解北京,把北京带入具体的历史情境,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激发热爱首都的情感,进行情感铺垫;二是帮助了解课题。解读课题,通过字斟句酌,感受文字的奇妙,并学到读书时品读课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二个环节是“检查预习,理清脉络”。《开国大典》这篇课文3000多字,按照课标要求的每分钟默读300字的速度就要十分钟。怎么办?这就需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为此,我们设计了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搜集资料了解课文,熟悉文句。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预习提纲要求学生读熟课文,划出描写群众群众反应的句子,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养学生读书时勾勾画画,写旁注的习惯。检查预习,掌握学生读文情况,为品读课文打下基础。第三个环节是“抓住‘一齐’,品读‘典礼’”。这个环节是本堂课的中心环节,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部分。我抓住重点词语“一齐”,品味“一齐”含着的丰富情感,养成学生字斟句酌的习惯。品味词语的方式还是借助于朗读,在朗读中了解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感情,在朗读中感悟写法,也通过朗读表达感情。在这个环节中,我还挖掘读写结合的因素,让学生想象画面,训练表达。因为本文距离学生的实际太远,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伟人的风采,我们借助视频,感受毛泽东高大的形象、雄伟的声音;也借助视频,了解旧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丰富学生的情感,为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进行情感铺垫。此外,我还把掌声的描写提炼出来进行对比朗读,通过朗读,感受人们的激动,也感受作者表达的灵活多样。
第四个环节是总结课文。通过对第三个环节中感受掌声部分的激情表达,总结本课时的读书方法,进而运用于下课时的学习。
总之,本堂课力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地抓住文字进行语言训练,尽量体现语文的味道,尽量让学生得到方法的指导,尽量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情感感染。
开国大典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开国大典》的会前情况,还记得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吗?
(出示图1,会场:人的海洋)
对,这些群众和来宾们是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的,现在,典礼开始了,假如你们是记者,请你们也随这些群众一起去参加隆重的开国大典,并抓拍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2、汇报抓拍的镜头:
师板书:
1、庄严宣告
2、升旗鸣炮
大典中
3、宣读公告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4、阅兵式
5、群众游行 ◆
3、学习镜头二:庄严宣告(6、7)
谁宣告?宣告什么?
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 ①看图,听毛主席宣告的录音
师:大家听到没有,这宣告怎么样?(庄严)这声音怎么样?(雄伟)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哪句话?
生:毛主席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得在场的群众怎样? 生:使全场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
师: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还怎样?
生: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②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把重点词语表达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用声音表现出来。
指名读、齐读
你能理解广场上的人们为何欢呼吗?(因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伟大祖国将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所以亿万人民欢欣鼓舞。)◆
4、阅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的环节)(13、14)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大家先看看这些图片 ①受检部队有哪些?
(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人民空军)
理解1:“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②群众怎样?
(欢呼、鼓掌,把手都拍麻了。表达了人们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理解2:“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理解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群众会这么激动、兴奋和喜悦?
(看到自己国家拥有这么威武雄壮的军队而感到自豪,以及对军队的赞美。)③指导朗读12、13自然段。(自豪、扬眉吐气的语气)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小组合作学习
5、镜头二:升旗鸣炮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体会热爱国旗、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6、镜头三:宣读公告
“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了一阵热烈的欢呼。”说明群众热爱领袖、热爱共产党。
7、镜头五(典礼的最后一个镜头):群众游行
①从群众游行这个镜头你感受到什么?(大家无比喜悦的心情)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欢呼)
②师生分角色对话欢呼的语句。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思考: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典礼持续时间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都是抓住场面来描写,大典中这个部分就一共写了5个场面。通过学习比较,同学们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细?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略?(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写作特点。)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板书设计:
大典前 群众入场
1、庄严宣告
开
2、升旗鸣炮 国
大典中
3、宣读公告 大
4、阅兵式 典
5、群众游行
大典后 退场
第五篇:开国大典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历史再现”,学生边听边看,进入情境,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1、我们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我们走进,更细致的亲身感受当时的盛况。(进入“课文欣赏”)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2、分段。(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根据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一、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说明了什么?)
5、指导朗读。(用叙述的语气。读到“群众”的时候,速度适当加快,表达出喜悦之情。)
二、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抓重点、快速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第一面新国旗就在首都徐徐上升,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五星红旗。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三、阅读、自学第三段
1、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三段。
(1)理清阅兵式的过程,(“观阅兵式”)用一二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2)括出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体会后有感情的朗读。(激动、兴奋、自豪)
2、四人组议论,课堂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阅兵部队的整齐、威武、雄壮,读出群众情绪的热烈。
四、阅读、自学第四段
1、快速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五、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通过小游戏,回忆课文记叙的开国大典的场面。(“回忆课文”)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六、能力拓展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自己再从文中找句子,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自选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3、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个做难忘的镜头?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上配上文字说明。(学生可以上前定格“历史再现”,再配上说明。)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
一、明确教学目标
1.齐读单元教学要求,教师简要讲析。
第二单元是默读单元。课文大多有注释,注释分题解、生字难词注音、释义和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物和组织名称)解释三种。读注释可以帮助读懂文章。本单元要求我们培养借助注释默读的习惯。
对照注释,读准字音,领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掌握注释中的有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学习与继承革命传统。2.明确默读要求,齐读课后训练题二。默读要求:不动唇、不指读。
二、默读
1.不出声,不指读,默读全文,划出生字新词。
2.对照注释,再默读课文,凭借注释在生字上注音,并理解注释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补充:
检阅:高级首长亲临军队或群众队伍的面前,举行检验仪式。肃静:严肃寂静。
秘书:掌握文书并协助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隆重:盛大庄重。
三、讲析
1.什么叫“开国大典”?本文课题是什么意思?
学习注①题解,明确本文记叙的是新中国诞生的情况。了解词语“开国”、“大典”的含义。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大典:隆重的规模巨大的仪式。2.本文题为《开国大典》,为什么不从“下午3点正”典礼开始写起?而要写典礼前与典礼后?
(1)引导学生将全文划分成“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三部分。
典礼前:一写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者;二写会场的布置;三写群众入场。典礼时(从“下午三时正”到“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一写典礼(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的情景;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二写阅兵式(交代了检阅司令员及阅兵总指挥;受检阅部队入场次序及情况;领袖和群众的热烈反响)。
典礼后:一写天安门广场群众游行情景;二写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2)对照注①中对“大典”的解释:隆重和规模巨大的仪式。请学生找出典礼前反映庆典这方面特点的句子,进行交流,加深体会。“人们手里擎着红旗------地点排列。” “到了正午------像海上的波浪。” “他们擎着灯------同志们万岁。” “------”
(3)总结:这部分描写群众场面较多,目的是为了表现庆典的热烈气氛,表达人民对党和新中国的热爱。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注意笔顺和间架结构: 容纳 诞生 肃静 检阅 率领 瞻仰 飘拂
迎风招展 排山倒海 五颜六色 陆续 协商 擎着 秘书 电钮 聂容臻 徐徐 隆重 规模巨大 盛况
2.圈划重点词语,体会正确的词语对表达课文意思的重要作用。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默读要求。不动唇、不指读。
二、继续讲析课文 1.“开国大典”主要议程有几项?文章是如何净大典的议程与群众场面结合起来写的?(1)让学生排出大典议程。
(2)让学生理解群众场面的描写与典礼议程结合起来写的好处。(3)重点分析几个注释。白山、黑水、大河——地点注释,以此表明庄严的宣告传遍全中国。体会有关的四句排比句。徐徐、瞻仰——词义注释,以此表明大典的隆重和人民的恭敬之情。
54门大炮、28响——特殊含义注释,以表明庄严隆重的气氛和非同寻常的庆典。2.借助注释,加深理解课文。
注释①中写到开国大典是隆重的,规模巨大的,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意思的?
(1)下午三点正,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排山倒海”能否改成“嘹亮”?(2)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奋斗”能否改为“出生”?
(3)30万人脱帽肃立,抬起头,瞻仰着五星红旗。“肃立”能否改为“站立”,“瞻仰”能否改为“望着”?
分小组讨论,讨论完后,齐读以上三句,加深体会。3.为什么课文写了典礼顺序后又写群众情绪? 组织学生朗读典礼议程部分及写群众情绪的部分。得出结论:写群众情绪是为了突出庆典的庄严、隆重、规模巨大的盛况。(紧扣注释①)
4.课堂练习:让学生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两分钟),要求学生合上书后画出天安门广场的简明的平面图。在检查学生所画的平面图时,可以发现画错往往是因为读得不仔细,理解不正确而造成的,评讲订正时要紧密地结合阅读。
四、总结
1.课文内容的总结:本文生动描写了新中国诞生时开国大典庄严、隆重和热烈的情景,表现了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反映了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2.从单元教学要求角度去总结:
(1)注释的分类:解题、生字注音释义、专用名称术语解、人名地名解、组织机构解等。(2)运用注释阅读的好处: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五、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1)正确读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泽”注意右半部“”的下面是“”,而不是“丰”。)2.检查学生读课文。
(三)听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
(四)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学生讨论: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程序写了三个内容,即:第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第三,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写完这三件事,写阅兵
式的盛况,再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群众游行的情况,最后写大典后光明充满北京城。)2.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3.列出段落提纲。(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第2段: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第3段:阅兵式盛况。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五)作业 :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1段课文。1.指名读第1段课文。(老师强调朗读要求,有感情地一句一句地认真读。)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指出文章开头向我们清楚地交待了以上五个问题。)(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为什么?(4)“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对第1段课文质疑,老师解释。(擎着:举,往上托。宣读:在公开场合向众人朗读布告、文件等。)4.齐读课文第1段。5.归纳:(课文第1段写出了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先交待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成员和总人数。然后描述了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入场的热烈场面。)
(二)学习课文第2段。1.指名读第2段课文。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在第2段课文,主要写了开国大典进行中的三件事,请说出是哪三件事?(第一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五星红旗升起来了。第三件: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上的情形怎样?(说出“排山倒海”“一齐投向”的意思。)
(3)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意义?(这句话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
(4)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三十万群众表现得怎样?这说明什么?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说明他们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人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5)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当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主席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会场上的情景怎样?
(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3.齐读第2段课文。4.归纳:(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主要写了以上三件事。)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三)指导背诵“下午三点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这段课文的背诵共6小节,难度较大。引导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背诵。每小节在背诵中要反复读,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边记。背诵前学生对不懂的词语、句子先质疑。两个同学互相背诵。)1.男生背4、5、6小节。女生背7、8、9小节。男女生交换背。2.然后指名背诵。3.用投影做填空练习。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主席台。(2)毛泽东主席宣布:()。
(3)这()的宣告,这()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4)他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观礼台上同时()。
(四)小结。
(五)作业 :背诵“下午三点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3段。1.指名读第3段。
2.文中描写几种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哪三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3.讨论。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意思。(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挺着”是描写战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以坚强高大的印象。这句话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抛”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这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4.齐读第3段。
(二)学习第4段课文。1.读课文(默读或指名读)。2.说出这段的主要内容。
3.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
特点。这样生动的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5段。1.指名读课文第5段。
2.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话的意思?(“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3.学生齐读第5段课文。
(四)学生合上书,再次听配乐朗读课文,边听边回忆全文内容。
(五)说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六)巩固练习。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用投影出现下列句子。)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小结。
(八)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历史再现”,学生边听边看,进入情境,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1、我们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我们走进,更细致的亲身感受当时的盛况。(进入“课文欣赏”)
3、提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3)、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汇报
1、开火车读文
2、分段。(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根据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再次“历史再现”,围绕四个场面,写出课文梗概。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说明了什么?)
5、指导朗读。(用叙述的语气。读到“群众”的时候,速度适当加快,表达出喜悦之情。)
二、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抓重点、快速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第一面新国旗就在首都徐徐上升,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五星红旗。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三、阅读、自学第三段
1、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三段。
(1)理清阅兵式的过程,(“观阅兵式”)用一二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2)括出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体会后有感情的朗读。(激动、兴奋、自豪)
2、四人组议论,课堂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阅兵部队的整齐、威武、雄壮,读出群众情绪的热烈。
四、阅读、自学第四段
1、快速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五、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通过小游戏,回忆课文记叙的开国大典的场面。(“回忆课文”)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课堂练习】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自己再从文中找句子,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作业安排】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3、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个做难忘的镜头?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上配上文字说明。(学生可以上前定格“历史再现”,再配上说明。)【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开国大典》电影资料。【 自我问答】
我在设计时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为下一环节做准备。如在导入部分我还是采用了第一次上课时用的导语,但却和后面的内容联系上,没有让这次的导语成了一个空架子,在让学生说每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们一起来回忆今年的阅兵场面,找他们的相同之处,然后再理清课文顺序。这次我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读书。这节课下来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轻松,这种轻松并不是因为上过一次的原因,而是一种心灵上的舒畅。这节课学生能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还有什么能比这种变化让人高兴呢?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 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给画线的字注音)
城楼檐下 汇集 擎着红旗 毛泽东 电钮 瞻仰。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订正读音。
聂荣臻 乐声 直奔
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汇集:会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4、自由读课文。
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
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自学情况。
(1)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2)课文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板书: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4、追问: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三件: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2、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三、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2、谁来读?
3、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庄严。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顺序品读交流这些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4、研读第五自然段。
(1)谁先来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在朗读句子的过程中相机理解“一齐”。)(2)他强调了“排山倒海”,强调了“一齐”。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有人指挥吗?这就叫“不约而同”。(3)人们为什么会这样?
(4)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
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5)想读的同学一齐读!
5、研读第七自然段。
(1)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2)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3)心中有画面,一定能读好。谁来读?(指名读,相机指导“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读法。)
(4)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5)你们的激情感染了我,使我情不自禁也想读,听张老师读。听出不同了吗?哪一句更好?(相机指导学生感受“反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6)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7)“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8)你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你的朗读里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当我们理解了第六自然段的三四两句时,一定会对这声宣告有更深的理解。(指名读这两句话。)
(9)放CAI。激情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带着这份理解,谁再来读这句宣告?(指名读。)(10)接读第七自然段。
(11)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放CAI)
(12)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6、研读第八自然段。
(1)接着,升国旗。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接着读?(指名读)(2)还是“一齐”。如果你们就是这30万人中的一员,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你会怎样做?(3)你们也不约而同地脱帽肃立,抬头瞻仰。这是为什么?(4)千言万语就化作这一句,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度过了59岁的生日。在这59年里,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放CAI)
(6)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来,孩子们,拿起笔,把最使你激动的那一个场面写下来吧!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一方面描写主要人物,一方面描写群众反应。(交流写话)
(7)无数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四、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1、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生读板书)
2、下一节课,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
典,感受开国大典吧!
板书:
开国大典
隆重、庄严
大典前: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约30万人
大典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升国旗/庄严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大典后:阅兵式群众游行
开国大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开国大典》的会前情况,还记得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吗?
(出示图1,会场:人的海洋)
对,这些群众和来宾们是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的,现在,典礼开始了,假如你们是记者,请你们也随这些群众一起去参加隆重的开国大典,并抓拍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2、汇报抓拍的镜头:
师板书:
1、庄严宣告
2、升旗鸣炮
大典中
3、宣读公告
4、阅兵式
5、群众游行 ◆
3、学习镜头二:庄严宣告(6、7)谁宣告?宣告什么? 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 ①看图,听毛主席宣告的录音
师:大家听到没有,这宣告怎么样?(庄严)这声音怎么样?(雄伟)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哪句话?
生:毛主席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得在场的群众怎样? 生:使全场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师: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还怎样?
生: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②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把重点词语表达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用声音表现出来。
指名读、齐读
你能理解广场上的人们为何欢呼吗?(因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伟大祖国将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所以亿万人民欢欣鼓舞。)
◆
4、阅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的环节)(13、14)大家先看看这些图片 ①受检部队有哪些?
(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人民空军)理解1:“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②群众怎样?
(欢呼、鼓掌,把手都拍麻了。表达了人们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理解2:“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理解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群众会这么激动、兴奋和喜悦?
(看到自己国家拥有这么威武雄壮的军队而感到自豪,以及对军队的赞美。)③指导朗读12、13自然段。(自豪、扬眉吐气的语气)小组合作学习
5、镜头二:升旗鸣炮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体会热爱国旗、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6、镜头三:宣读公告
“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了一阵热烈的欢呼。”说明群众热爱领袖、热爱共产党。
7、镜头五(典礼的最后一个镜头):群众游行
①从群众游行这个镜头你感受到什么?(大家无比喜悦的心情)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欢呼)
②师生分角色对话欢呼的语句。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思考: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典礼持续时间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都是抓住场面来描写,大典中这个部分就一共写了5个场面。通过学习比较,同学
们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细?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略?
(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写作特点。)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板书设计:
大典前
群众入场
开
国
大典中
大
典
大典后
1、庄严宣告
2、升旗鸣炮
3、宣读公告
4、阅兵式
5、群众游行
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