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64—6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做角、画角。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等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经历从实际生活、实际操作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和画角。教学难点:尝试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三角尺、小棒、绳子、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角
小朋友们,还记得你们的入队仪式吗?看,在雨花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谁知道少先队员的标志是什么?(红领巾)
对,是红领巾。看,老师也带来了一条红领巾。谁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的)
这种形状为什么叫做三角形呢?(因为它有三个角)
刚才他回答问题的时候提到了角,那角又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二、多种感官,了解角
其实呀,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角。看,小明和小红正在做手工,“你能在那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学生看图回答。
同学们刚才找到了很多物体面上的角,老师也找到了三个。出示:剪刀图、三角形纸片图、钟面图,用红色标出角闪动。
刚才我们找到的是物体面上的角,如果我们把这些角画下来,会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示:把剪刀、三角形纸片、钟面图上的三个角描下来。我们在用角的符号弧线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上的角。大家看,这三个角长得一样吗? 板书:一个点、两条边 那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线。我们来摸一摸三角板上这个叫的这一个顶点和两条线好吗?
摸这一点有什么感觉?这两条线呢?板书:尖尖的、直直的
角有一个尖尖的点和直直的两条线,那么这个尖尖的点和直直的两条线在角中又叫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64页看一看。教师在黑板上画角。学生看书后反馈,这个尖尖的点叫顶点,直直的两条线叫边。板书:顶点、边
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我们已经知道角是什么样的图形,那么该怎样指角呢?请同学们看老师指角。教师示范。
刚才老师是按什么顺序指角的?
你能按照刚才老师指角的方法指出校园展板上的角吗?
同学们下课喜欢玩翻绳子,老师也来翻一翻,你能指出绳子上的角吗? 其实我们身边物体的面上就有很多角,你能找一找并在小组中指一指吗? 我们已经会指角了,那你们能做出一个角吗? 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操作,指名上台示范。
教师把小棒分开,问:这还是角吗?为什么? 那我们用小棒搭角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下面的图形,那些是角,那些不是角? 为什么是角?为什么不是角?
三、结合生活,变化角
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角,也学会了指角、做角。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夏天时,我们要用扇子扇风,出示扇子图,扇子慢慢的打开,角怎样了? 角变大了。板书:角变大了
我们做手工时要用到剪刀,出示剪刀图,剪刀慢慢合拢,角怎样了? 角变小了。板书:角变小了
师:原来角有大有小啊。板书:角有大有小 生活中,我们的钟面上也有大小不同的角。出示例题,说说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四、综合练习,巩固角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角,也知道了角有大有小,现在我们就运用我们学到的角的知识来做练习好不好。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学生回答。
接着追问:看这三个图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
五、联系生活,活用角
角在生活中也起着美化生活的作用呢。
建筑设计师用大小不同的角建造屋顶,给人们不同的美感 还有的设计师设计出了一些图案,也有大小不同的角,很奇妙。角的用处可真不少那我们也来创造一个角好不好。拿出长方形纸,师示范折出一个角并标上角的符号。学生分小组折角并比较角的大小,按大小排一排。
六、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小学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一把、三角板一块、白纸一张。
教师准备:直尺、各种形状的继母若干;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白纸各7张;长条12根;图钉若干。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揭示课题
1.感知生活中的角。
(1)课件展示实物(红领巾、钟面、吸管、方向牌)。
(2)找一找以上实物中的角分别在哪儿,引导学生把角比划出来。(随着学生的发言,课件演示,抽象出角)。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方式一: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方式二:现场收集生活中的角。
①老师交待收集的场地范围(教室)和交流的时间(2分钟)。
②学生收集、交流信息。
③反馈。(引导学生边说边比划出角。)
2.揭示课题。
师:通过发现,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咱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角。
板书:认识角
二、实践感知,建立表象
1.画一画,剪一剪。
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各种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积木)。
(1)老师交待操作的要求:学生在以上材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在纸上画出角,再把它剪下来。
(2)学生自行选择工具,实施活动。
(3)集体交流:把剪下图形中的一个角比划出来。
2.摸一摸,探究角的特点。
(1)摸一摸刚刚比划的角,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①尖尖的。
A.示范摸到角的哪个地方是尖尖的,引导全班学生再次感知。
B.取名称。
师:其实这个尖尖的是一个点。(板书)知道了这个点叫什么吗?想给它叫什么?(把学生取的名称写下来。)
C.得出名称。(板书:顶点)
②平平的、直直的。
A.引导全班再次感知。
B.抓住学生发言,得出名称。(板书:边)
③、④……
3.小结:像这样的图形我们说它是一个角。
4.闭上眼睛想一想角的样子,可以用喜欢的方式比划比划。
三、活动操作、巩固应用
1.活动(一):找一找。
(1)明确活动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学具袋中摸出一个带角的图形。
(2)反馈摸出的图形有:
(3)分组交流:①每个图形的角在哪儿?②每个图形有几个角?
(4)用手势反馈。学生可能对第三个图形有异议。老师抓住契机以辩论的形式得出正确的结果。(此环节中引导学生作评价。)
2.做一做。
(1)交待活动要求:在组内选择有用的材料(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卡纸、长条、图钉)制作一个你喜欢的角,然后展示在教室两边。
(2)学生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开始活动。
(3)组织学生参观作品。
(4)学生质疑、评价、提问。
如:能告诉我这个制做的角在哪儿吗?
四、延伸
1.小结:今天咱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关于它你了解了多少?(鼓励看书)
2.延伸:关于角,你还想知道什么?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查有关资料,了解有关角的知识,咱们下节课再继续交流。
第三篇:小学数学第四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以及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白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电脑出示)
师:它们都是谁呀?
师:这种图形的兄弟可真多,它们都是三角形,如果我把它们的一条边去掉,你还认识它吗?
师:这些朋友其实都是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角的图形世界,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师:图形中找到了角,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地方也能发现他的存在。瞧,谁来了(剪刀)
师:你发现角了吗?生说
师:你说的是两个剪刀之间,这就形成一个角 再出示彩纸和钟表 师:你发现角了吗?
师:(电脑说)这些图形都是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生说)
师:拿出你的三角板,咱们感觉感觉,咱们用小手心摸摸这儿(尖尖的顶点有什么感觉),咱们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师:我们把角描下来好吗?
师:下面我们听听角怎么介绍自己?(电脑说: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 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教师比画。)
边
顶点
边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二)找角
师: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说给同桌听。(汇报)
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角,请大家来欣赏。(课件演示)
师: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三)辨角
师:听说我们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不是用“×”表示。
火眼金睛——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四)数角
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做完后,教师收集。再评价。
(五)画角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样子,还要把它绘画出来。画角,应该画什么(顶点和边)。现在老师有个小小请求,请大家指导老师先画一个角。
师:你们说,我来画,先画什么?(顶点)接着画什么?边,老师把尺子摆好,问:从哪儿开始画?(顶点)对,从顶点开始沿着尺子的边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好了吗?请你上来帮老师放好尺子好吗?可以了吗?
师:老师画的角漂亮吗?怎么不给老师一点掌声? 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画出一个你心目中最漂亮的角吗?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个小朋友的作品。(评价生作品)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师:我们不仅知道了角的样子,还知道怎么画角,可是小老鼠有个题目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1.出示钟表图。(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2.师: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发现了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好,现在就请大家动手来造角,第二个活动“我会造角”。师:其实在你们的课桌上都有这么一个造角工具,他可以任意活动,我们叫他活动角,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玩这个角,瞧,老师做了一个这么大的角,你能在桌面上做一个和老师差不多大的角吗?一、二、三举起来。
师:现在老师手上还是这个角,你能做一个比老师大的角吗? 师:你能做一个比老师小的角吗? 师:从刚才活动中,你发现什么? 师:同桌会这样一大一小的玩玩吗?
师:好,咱们就先玩到这儿,有时间下课后再玩玩好吗? 师:现在我们接着玩第三个活动“我会剪”。
师:瞧,老师手上这个正方形有几个角?现在老师想剪去一个角,你猜一猜,会剩下几个角?(生猜)
师:我们不仅要学会猜想,还要学会验证,大家动手试一试吧(学生活动)。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上课发言很积极,也很爱思考,如果老师用符号评价大家,你猜是什么?对,老师就是用“√”来评价你们。这上面有角吗?请一个同学上来比画比画,是啊,角真是无处不在!
【教后反思】
1、通过已学图形知识的复习,然后进行变化,引出新的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都是有联系的。
2、在引导学生指出身边的角时,应该强调指角的方法,先找出角的顶点,再从顶点出发,指出两条边。
3、课的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创造,利用身边的任意材料作角,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第四篇:二下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认识角》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认识并正确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结合生活情境,体验生活中存在的不同的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认识直角、锐角、钝角。教学难点:正确辨认直角、锐角、钝角。教学准备:彩纸、三角板、钟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大屏幕出示三角板、钟表、扇子的图片)
2、你能找出这几个物体中存在的角吗?(指名让学生在大屏幕前指出)
3、(突出几个物体中的角)老师从同学们找的角中抽出三个角来。(屏幕演示)
4、你能比较这三个角的大小吗?(学生汇报)
二、探究新知
1、比一比,认一认。
(1)首先我们来看这个角(直角),它叫直角(出示名称)。
它和三角板中的这个角是一样的。(演示比的过程)
你能找出三角板里的直角吗?学生找直角并请学生展示。(2)接着再看第二个角(锐角),它和直角比较有什么关系?(比直角小)
(教师演示与三角板比的过程,学生发现关系。)
指导: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个角的一条边重合,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两条直角边的里面,说明它的张口比直角的张口小,所以这个角比直角小。我们把这种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出示名称),师问:锐角有什么特点?(出示:比直角小)
(3)第三个角与直角比较呢?(比直角大)
你是怎么知道的?(演示比的过程)
我们把这种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出示名称),师问:钝角有什么特点?(出示:比直角大)
(4)刚刚我们认识锐角和钝角的时候,都是拿直角作比较,说明直角是一个特殊的角,它有一个特殊的符号。(演示直角符合)
(5)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三个角,它们是什么?(学生齐说)
什么是锐角?什么是直角?
2、折一折
(1)请同学们拿出三张彩纸,分别折出直角、锐角、钝角来。(学生自己折纸,教师巡视。)
(2)谁折出了直角?锐角?钝角?(学生汇报)把你折出的直角举起来,给同桌看一下。
再举锐角、钝角。
3、说一说
(1)三种角同学们折得都不错,下面请你们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中有直角、锐角、钝角?
(2)学生找并汇报,教师适当补充。
4、互动游戏
(1)认识了三种角,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像老师这样,伸出双手食指,谁能用两个食指表示出一个直角?(教师依情况指导)表示锐角?表示钝角?(2)下面听老师口令,用手势表示角,看谁的反应最快?(锐角、直角、锐角、钝角)
三、巩固练习
1、接着我们再用手势来判断下面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图形略,学生用手势判断。
2、将下面图形中的角分类。
数学书70页第2题,图形略 锐角有(); 直角有(); 钝角有()。(1)学生拿出题单,独立完成。(2)同桌交换检查,指名汇报。
3、标出下面图形中的角,并说一说哪些是锐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钝角。
直角梯形、六边形图形略。
(1)学生在题单上独立标角,指名展示找到的角。
(2)小组内说一说,哪些是锐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钝角。
4、拓展活动
(1)拿出你们的钟表,请任意拨出一个时间,把这个时间读给同桌听,并说出时针和分针所夹的是什么角。
(2)教师统计:谁拨的时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锐角?谁拨的时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钝角?谁拨的时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直角?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谈谈想法。
第五篇:《认识角》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角是二年级下册的知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认识角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网小编与大家分享《认识角》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在观察和操作中,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直观感知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从实物逐步抽象出几何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2.感知角是有大小的,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三角板、活动角、材料袋、练习纸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些平面图形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一个新朋友--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识角)
但是角非常调皮,只有眼力好爱、观察的孩子才能发现它。
二、从平面图形中抽象出角,认识角的特征
1、出示书上场景图,抽象出物体里的角
小红和亮亮是一对好朋友,今天他们正在做手工呢,出示课件图,请仔细观察一下,你在哪些物体上的面上找到了角?(指名回答)
这些角在哪儿?先指名说一说,指一指,再利用学具同桌互相指一指。
老师明白了,你们刚才说就是这些角。(借助多媒体拖动鼠标物体表面的角闪烁,再点击剪刀、三角板、钟面上的角,抽象出物体表面上的角,课件出示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角。)
介绍说明:这些平面图形都是角,我们把像这样的平面图形就叫做角。
2、认识角的基本特征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角,看看它们有些什么相同点?
角到底长什么样?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如果想画一个角,应该怎么画呢?
介绍说明:角尖尖的的顶端我们把它叫做顶点,直直的两条边就叫做边,同时板书。画出角的标记。其它的角也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大屏幕,找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根据学生指角的方法相机带领学生指一指,最后请一个同学带领大家指一指。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因此,新课由出示的三样物体剪刀三角板钟面导入,通过引导学生从仔细观察角中初步感知实物上的角,再把这些角从实物上抽象出来,让学生建立角的几何图形的表象。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共同点,从而引出角各部分的名称,总结出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3、试一试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两根小棒搭一个角,注意:怎么才能搭成一个角?
同桌相互考一考角的顶点、两条边各在哪儿。
4、通过区别、判断等活动,进一步明确角的基本特征。
角的王国要开运动会了,可是有人要冒名顶替,我们应该怎么办?
对,把他找出来,比赛要公平吗!
集体判断(用手势表示对错),课件演示是角的的图形闪烁,不是角的先说说为什么,然后点击课件图形变化成角。
5、从身边找角。我们的新朋友角可调皮了,它要和你们玩捉迷藏呢!瞧,它就藏在你的身边,能找出来吗?开始!教师巡视。找出的同学指指每个物体表面上的角,找出角的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6、这些图形中也藏着角,你能找到吗?打开书66页,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汇报答案,有不同意见相机辩一辩,说明为什么,最后跟着课件演示数一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角后,再让学生回到生活的现实场景中去找出更多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通过这样从实物到图形,再从图形到实物的反复转换,使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空间观念就会不断地生发并逐步形成。
三、操作探究,比较角的大小
1、认识角有大小
谈话:我们的这个新朋友真的很调皮,它还会变化呢?
旋转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夹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全班交流汇报。
2、做活动角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角,教师先演示做一个活动角
a.把两张吸管的一端用图钉订在一起做成角
b.把角固定在黑板上,指指角的顶点和边
你能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些的角吗?
你能也像这样做一个角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安全
拿出学生做的一个角(明显看出比我的角大),问:你们看看这个角,和我的角比,谁的大?
再拿出一个(明显看出比我的角小的),问:这个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拿出第三个(不能明显看出比我的角大还是小的),问:那这个呢?我们应该怎么办?
对!我们来比一比。谁上来试一试!(请一名同学比较角的大小)指导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说说顶点对齐,对齐一条边,看另一条边。
介绍说明:这是用重叠法比较的,比较角的大小还有很多种方法,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研究。
【设计意图】空间观念的形成,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反思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步加深对角的本质的认识。做角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把头脑中角的表象再现出来的过程。做完角在比较、交流,真正使学生在操作交流中学会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3、想想做做第3题
这是一把折扇,点击课件:出示扇子图,指一指扇面哪儿有角?打开折扇角有什么变化?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角有什么变化?
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角吗?先交流再指名回答。你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角的大小变化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折扇、剪刀的开合操作,让学生直观体会到角有大小的变化,并利用学生的直观感受,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再通过用手比划角,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进一步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4、想想做做第4题
同学们,你们观察真仔细,就连调皮的角也不得不佩服,现在它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啦!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出一个角,教师把折好的角贴到黑板上,指指折出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第一个要求:你也折出一个角,展示你折的角在哪儿,指一指顶点和两条边。
第二个要求:增加点难度,敢挑战吗?把你折的角变小。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做?请1名同学上去折一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再演示,生观察。
谈话:你是怎么折的?角的顶点不变,一条边往后退就能再折一个小些的角,请同学试一试。你还能折出更小的角来吗?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多折几个角后,再打开纸看折痕,比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第三个要求:现在加大难度,提问:你能想折大就折大,想折小就折小吗?
先不要折,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对剪刀的开合操作,学生已经直观体会到角有大小的变化,再通过折角比大小,同时问如果要使角大一点或小一点该怎么办,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进一步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四、全课总结
1、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图形?你知道角有什么?
2、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
五、拓展作业
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角娃娃非常高兴,想要和大家一起玩,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剪法多?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认识角》数学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