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开课教案:狐假虎威
Fpg
8、狐假虎威
一、导入新课,初读解题。
1、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の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看,这是谁?展示狐狸、老虎の插图。
2、组织谈话: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3、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
4、教师质疑导入:狐狸和老虎怎么会走到了一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
5、板书课题,指名读题。(师强调狐和虎の音节相同,声调不同,不要读错。)
6、齐读课题,说说自己对课题の理解。(狐是指?虎是指?威是什么意思?假是什么意思呢?狐假虎威这个成语の意思是?)
7、默读课文,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课题の意思。
8、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9、教师导言,引入新课学习:狐狸是怎么借着老虎の威风把百兽吓跑の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在茂密の森林里,有只老虎在寻找食物,找の意思大家都知道,寻和找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老虎找の怎么Fpg
Fpg 样?(仔细)说明老虎怎么样?(饿极了),读一读“寻找”。这时,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窜是什么意思?读一读“窜”,说明狐狸怎么样?
3、那狐狸有没有逃跑成功呢?(指名读: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扑和逮说明老虎怎么样?(凶猛)
3、齐读第1自然段。
4、指导朗读,读出老虎の凶猛。(重读加点の动词)
5、眼看狐狸就要被凶猛の老虎吃掉了,狐狸这时该怎么办?自由读读2~5自然段。
(二)第2~5自然段。
1、狐狸想不想被老虎吃掉?那狐狸现在要怎么办呢?指名读
2、出示词语“骨碌一转”,齐读,试着做一做。狐狸の眼珠子“骨碌一转”在干什么?(想主意,想办法)
3、那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4、那狐狸该用什么语气来对老虎说话呢?(出示词语“扯着嗓子”,齐读。),“扯着嗓子说”是怎样说の,谁来模仿模仿。
5、“你敢吃我?”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说什么?(你不敢吃我)
7、齐读狐狸の话。
8、那听了狐狸の话,老虎什么反应?(老虎一愣)
9、一愣是什么意思?老虎一愣,心里想什么?
10、狐狸借了谁の威风来吓唬老虎?(老天爷)
11、那这时狐狸会用怎样の语气对狐狸说话呢?谁来读一读,看谁学Fpg
Fpg 得像。(还是扯着嗓子说。)
12、为什么狐狸要扯着嗓子说呢?(狐狸故意装出神气の样子,好让老虎不要吃它。)
13、请同学们分别扮演狐狸和老虎,再次体会狐狸の狡猾。
13、那狐狸成功吓到了老虎吗?
(三)第6~8自然段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它,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
2、自由读第7自然段。
3、指名回答:狐狸和老虎谁走在前,谁走在后?
4、狐狸の样子是?老虎の样子是?齐读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板书)
5、那百兽们の反应如何呢?默读第8自然段。
(四)第9自然段
6、百兽们害怕の是老虎而不是狐狸,所以,狡猾の狐狸是借着老虎の威风把百兽吓跑の。再次齐读第9自然段。
7、《狐假虎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有些人利用别人の威风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本事。
三、拓展延伸:
课文学完了,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故事!你想对狐狸或者老虎说点什么吗?
四、板书:
8、狐假虎威
Fpg
Fpg
狐狸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借
老虎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Fpg
第二篇:狐假虎威公开课课件
一、检查复习
出示生词卡片 认读生词卡片
二、导入新课
1、(出示狐狸、老虎的图片)。质疑:它们是谁?你对它们有什么印象?
(1)自由发言
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们之间的故事。
3、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你听明白了什么?
(2)理解“窜”字的意思。
(3)出示挂图。
(4)指导朗读。问: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大家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
①汇报听后的收获
②讨论交流
③指读、比赛读、齐读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结果怎么样呢?
2、学习2—5自然段
(1)理解“骨碌一转”
(2)①学生上台做动作
(2)质疑: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说明了什么?
(3)理解:扯着嗓子
(3)指导朗读
②尝试读
(4)师做“一愣”的动作,③指名读引导学生理解“一愣”的意思。
(5)质疑:老虎为什么一愣?
④联系生活实际,陈述原因。
(6)(出示挂图)师:第四自然段比较难读,你用什么语气来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呢?
(7)指导朗读
⑤加上动作朗读,⑥指名上台读。
(8)师松开手: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3、学习6—8自然段
(1)这时,你是狐狸,你会怎么做?①自由发言、交流,加动作朗读。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3)师:走吧!我们到森林里地看看!
②自由读课文,老师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
③表演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样子。
(4)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意思。
(5)问狐狸,你什么要这样做?
④生表演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样子
(6)理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其余学生齐读
(7)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些什么?
7、8自然段。
⑤参加表演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8)问百兽:你们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你们有什么感想?
(9)理解“纳闷”一词的意思
(10)你们为什么跑?你们怕谁?
(11)师小结:所以,我们说狐狸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它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2)指导朗读
⑥尝试读
⑦齐读
4、学习第9自然段齐读第9自然段理解“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
四、师生共同总结
质疑:你喜欢这只狐狸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
第三篇:最新苏教版二下公开课教案7.狐假虎威
7.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掌握1个新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4、积累文中描写动作、神态的四字词语。教学重难点:
1.2.3.认识文中生字并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积累文中描写动作、神态的四字词语。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动物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出示图:狐狸)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只狐狸吗?(狡猾)看老师来写“狐”这个字。记字形。
2、出示老虎图:这又是谁呢?你能用一个词说说老虎吗?(威风、凶猛、凶恶)跟老师一起来写“虎”:虎头小,尾巴长,几字里面藏。
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就是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的故事。(完整板书)这是一个成语。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4、你知道威是什么意思么?威就是威风,它还是一个生字。记字形,看着笔顺图,说一说威怎样写。
5、“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要求: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准了再接着往下读。并且还要想一想,课文中的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这个成语的意思。生自读,指名回答。
3、(出示最后小节):原来,“假”在这里就是借的意思。记生字“假”。在《西游记》中,有一个故事叫“真假美猴王”,假,还有一个反义词,就是“真”。还有一个多月,小朋友就要放寒假了,“假”还是一个多音字。
三、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
过渡:狐狸是怎样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呢?现在,我们就到森林中去走一走,看一看。指名读。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窜”是什么意思?(乱跑,逃走)
虽然狐狸飞快地窜过,可还是被老虎逮到了,多么凶恶的老虎呀。齐读第一小节。
2、学习2-6小节
(1)老虎这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来又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自读2-6小节。
出示第二小节:出示骨碌一转 扯着嗓子 骨碌一转:表演。
扯着嗓子:扯本来是拉的意思。扯着嗓子,拉长的是什么?(声音拉长)扯着嗓子说话可跟我们平时说话不一样。指名读:你敢吃我?(2)出示:违抗、命令、胆子、爪子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两个轻声)A、抗:组词 反抗、抗击、抗争
B、令:与“今”区分。用古文字帮助记忆字形:“令”下面是一个跪着的人,一点就像人的脚。注意读准后鼻音。(3)指名再读课文。
3、学习第七小节
于是,老虎带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它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这个小节四字词语比较多,出示: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指名做小老师读。
4、看到狐狸大摇大摆的样子,森林里的小动物是怎样表现的呢?指名读,齐读第八小节。引读:原来————。
四、巩固
小朋友表现很棒,这些词语还记得吗?出示生字词。分行读,齐读。齐读全文。
五、指导写字 狐 假 虎 威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1、听录音
这个故事大家很熟悉了,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齐读。
2、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师板书 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借”的意思。
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3、过渡:狐狸为什么要假借老虎的威风呢?请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二、课文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生回答问题。
课文中的“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学生可能回答“跑”。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
2、指名读:看谁能读出狐狸的紧张。评价:有点儿紧张的感觉了。
3、老虎是怎样逮住狐狸的?指名读
你是一只凶猛的老虎,老师听出来了,你特别强调“扑过去”。“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4、点红“窜、扑、逮”,三个动词传神地刻画出老虎的凶猛。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老虎的凶猛,狐狸的紧张。
(二)学习二至五段
1、过渡:看到这样凶猛的老虎,狐狸心惊肉跳,万分紧张,想立刻逃走。狐狸甘心自己被老虎当成美餐?于是,它想出了一主意。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它用什么办法解救自己?
2、读课文时用“—”画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老虎说的话。
出示对话。读第一句,这是谁说的?它说这话的时候想出办法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眼珠子骨碌一转” “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一个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3、“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
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读出狐狸的虚张声势。
(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4、老虎是什么反应?为什么一愣?假如你就是这只老虎,你会怎么想?(我是百兽之王,想吃谁就吃谁,你一只小小的狐狸,有什么不敢吃的?难道你有什么来头?)
5、狐狸又说了什么话来吓唬老虎?指名读 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你不能把老虎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要大声、神气的读。怎样读才能让老虎相信和害怕?配上动作表演出来。师范读,学生练读。
6、听说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又为什么松开了爪子?这时它又会怎么想?
(奇怪,一向见到我就怕得不得了的小狐狸,今天胆子怎么这么大?说话这么凶?说不定它真是老天爷派来的,我可不能吃它呀!)
(唉,肚子再饿也不能吃这个小家伙,它是老天爷派来的,来头可不小。算了,我还是再到别处找东西填肚子吧!)
(三)学习3-6段
1、过渡:老虎就这样被蒙住了。狐狸看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为了让老虎相信它,狐狸就进一步说:指名读读狐狸的话,指导表演。
2、、过渡:那么,狐狸带着老虎来到森林里以后是怎样一幅情景呢?请小朋友仔细读一读7~8自然段。等一下我想请小朋友把这两个自然段写的事表演一下。
就这样,老虎跟着狐狸往森林深处走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读一读七至八自然段,给要强调的词点上点儿重读;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
学生分段读课文,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一个小朋友读书
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应该在森林深处,要站的远一点。)
4、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野猪、小鹿、兔子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和往常很不一样,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吗?哪个词写出了不明白?(出示:纳闷)这时,它们会怎么想呢?(过去狐狸可没这么威风呀,今天怎么这么神气活现的,走路的样子都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它们为什么“撒腿就跑”?(指导读出害怕的语气)(请当导演的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
6、教师根据表演评议,帮助理解有关词语。(出示卡片)
理解: 摇头摆尾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7、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
8、小朋友,当老虎看到小动物们撒腿逃走了,它会怎么想的呢?先在本子上写一写。(学生自由回答)
所以我们讲老虎(受骗了)(板书:受骗)
(四)、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现在我们知道了狐狸为什么借老虎的威风了。指名答。男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齐读课文
其实百兽是看到谁才跑的?(老虎)百兽们根本就不是怕狐狸。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这就是成语“狐假虎威”的由来.最后让我们把课文有感情的读一遍,齐读。
四、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
2、总结
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五、续编故事:
后来,老虎终于明白是上了狐狸的当,十分生气。过了几天,老虎又遇见了狐狸,这一回,狐狸还有办法逃脱吗?发挥你的想象,跟爸爸妈妈续编这个故事。
第四篇:狐假虎威公开课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狐假虎威》是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这篇充满情趣的寓言故事,生动形象的语言适于“读”,极具争议的人物适于“评”,引人入胜的情节适于“演”。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演结合,把文本的内容演绎成情感丰富的角色对话和情境表演,让语文课堂洋溢快乐,充满情趣。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词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尝试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狐狸的言行,体会“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及深刻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认识生活中“狐假虎威”的现象。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方法:
1、扣词导读,体验情感
2、创设情景,读演感悟。
3、拓展读说,深化体验
学习方法:读——演——说——悟
教具准备:小动物头饰、图片、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老朋友,他们是?请看大屏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师板书,生读课题,课件出示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狐狸被饥饿的老虎逮住了,你们想知道接着发生了什么吗?(想)学过的生字宝宝开着小汽车来接我们来了,他们已经排好了队,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如果我们声音声音洪亮,字正腔圆,生字宝宝愿意拉我们到森林看看。(课件2)
二、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精读2~8自然段
1、过渡:时间可真快,我们已经来到了森林,请大家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1、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狐狸和老虎进行了几次对话?
2、请同学们在书中2—8自然段找找,描写狐狸的话用曲线,描写老虎的用直线。
3、它第一次说什么?他是怎么说的?(课件4)你能读出来吗? 它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老虎听了后怎样?那该怎样读?指名读。
老虎是什么表现?(一愣)老虎为什么一愣啊?(觉得奇怪)指名读出老虎的疑惑。再指名分角色读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
4、狐狸见老虎愣住了,紧接着又说了什么?(课件5)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你猜猜狐狸这时心里会怎样想?试着读出来。女生齐读。
老虎听说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后,是什么表现?你猜猜它心里会想些什么?
5、为了让老虎深信不疑,狐狸第三次又说了什么?(课件6)他是怎样说的?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谁还能读得比他更好?再指名读。男生齐读。
6、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一二组当狐狸,三四组当作者,老师来当大老虎,现在你们就来蒙一蒙我,看能不能把我蒙住,蒙不住的话,我可要吃了你们!
7、不会吧,我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呢,老天爷就不让我当大王了吗,我还是跟狐狸到森林里去看个究竟。(课件7)结合插图默读课文,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8、能通过你的朗读,分别表现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吗?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练一练。老师看谁读得好,待会就让谁来上讲台表演。
9、狐狸一出现,森林里的动物们是什么表现? 你能把他们的纳闷读出来吗?当他们看到老虎后又是什么表现?你能读出来吗?齐读
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时,会怎么想?
10、这是老虎的想法,那我再来采访几个小动物,看他们是不是这样想的,你为什么要跑?你不怕狐狸?你呢?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
其实,百兽是看到谁才跑的呀?他们根本就不怕狐狸,所以课文最后说什么?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这就是——狐假虎威,再次读课题。
三、感悟、总结:
1、、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2、请同学们上台表演
3、今天这节课,我们读了故事,又表演了故事,大家都学得很快乐,让我们一起拿起书,齐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在嘴上,又能把书读在脸上,让我们教室里所有的老师一起来倾听你们的声音,欣赏你们的感情,分享你们的感受!一起读课文(机动)
四、拓展说话训练
1、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狐狸的话,没敢吃他。你想对狐狸说些什么?你想对老虎说什么?
2、指名说。
3、教师评价: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
六、作业设计(课件9)
1、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2、课外:请你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续编《狐假虎威》的故事。(提示: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板书设计:
21、狐 假 虎 威
贴 图 借 贴 图 威风
有些人 借 别人 力量 吓唬人
第五篇:狐假虎威-公开课详案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取自《战国策》,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的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能多种方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会复述课文。、理解感悟部分四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 头饰 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师板书课题
在继续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巩固一下这篇课文的字词。1.小老师带读。
2.看来呀咱们同学真的和词语交上朋友了,不但读得准,而且记得特别牢。那让我们一起把词语带进课文中来读读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的1-3自然段吧!
三:精读课文
读完前面三个自然段后,狐狸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二,精读课文
六:指导朗读 四 五小节
师:请大家轻声的读课文的4 5 两个小节,划出狐狸说的话读一读。
边读边想:1.狐狸的主意到底是什么?
2.老虎有没有被它给蒙住? 学生自由读,汇报:
1.师:那狐狸是怎么说的?把你划出来的句子读一读!
狐狸说它是谁派来的?(老天爷)是让老虎也害怕的老天爷呀!狐狸真狡猾!
指名读
师:读之前,你先想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手抓住学生的肩膀)你要是不能把老虎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准备好吗?读吧。(生读)D、师:这位同学学狐狸蒙老虎的话,口气大,又神气,连我都被蒙住了。(师松手)
2.你能猜到狐狸的主意是什么吗?
(狐狸的主意是:让老虎相信他是老天爷派来的百兽之王,所以老虎才不敢吃了他)3.老虎有没有被他给蒙住呢?(蒙住了)蒙是什么意思? 师:你怎么知道的?(它松开爪子)七:第六段的朗读指导
师:是啊!老虎原来是紧紧地抓住狐狸,现在他已经被狐狸蒙住了,这时候狐狸就逃跑,行不行呢?
师:于是狐狸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说的话不假,他摇摇尾巴主动提出-------(出示第六段狐狸说的话)
看看图,狐狸是什么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学生读)
师:现在老师来当大老虎!你们都是狐狸,现在就来蒙一蒙我,看能不能把我蒙住,蒙不住的话 我可要吃了你们!(学生和老师表演)
八.朗读训练第七段
1.过渡:不会吧!我还没有退休呢!老天爷就不让我当大王了吗?我不相信!
我还是跟着狐狸去森林里看看吧!
就这样它们走入森林的深处,会发生什么呢?自读课文7——8自然段,找出描写狐狸神态的词语,用“——”标出,描写老虎神态的词语用“ 曲线
”标出。
师:你看!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
师:一个是-----(点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还有一个是---(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板书
(理解神气活现 东张西望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半信半疑是什么形式的词语,你还能说一些这样的词语吗? 师:能通过你的朗读,分别表现他们不同的样子吗?
(同桌可以自由读)(指名读)
同学表演的这么棒,老师奖励大家看看视频吧? 老师和学生配合表演2--7小节
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来表演大老虎!(指名生上台表演)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当狐狸,看这只狐狸能不能把老虎给蒙住!
(指名两个学生上来表演,带上头饰)(表演的怎么样?掌声送给他们)
九.读第八段并表演这七 八段
老虎和狐狸就这样一前一后的走进森林深处(师手指图)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什么反应? 师:齐读第八段: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表演七八段:
师:现在就狐狸带着老虎到森林里走一趟(老师手指),你们都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哦,看!狐狸和老虎来了。。
(师读第七段和第八段)全班小朋友一起表演
过渡:哎呀!你们怎么都那么害怕呀?我要采访采访几个小动物)师:请问你扮演的是谁啊?(学生回答)师:你刚刚看到狐狸的时候,你害怕吗? 师:那你为什么要跑啊? 师:那你害怕的到底是谁?
师:那我再采访采访老虎,看到小动物们都逃走 了,老虎你会怎么想的呢?(扮演老虎的同学回答)狐狸又是怎么想的呢?(扮演狐狸的同学回答。)原来真正有威风的是谁?
师:原来――狐狸是(生接: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是什么?你知道了吗?指名说
师补充: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狐狸这样没有本事的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去吓唬
就像这篇课文中的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连老虎也被它骗了。
十二 拓展说话训练
师:课文学完了,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故事!你想对狐狸或者老虎说点什么吗?
(出示说话训练:
我觉得狐狸很(),我觉得老虎很(),十三 读后感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个有趣的成语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指名回答 师:那你喜欢谁呢? 指名回答。(肯定学生不同的答案,只要能说出道理就行。)
(如果有学生说他喜欢狐狸,因为它面临险境能急中生智,救了自己的命。教师可结合安全教育进行引导:遇到坏人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他,可以想办法逃脱或用智慧战胜他。)
十四 齐读课文
师:看来大家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就让我们拿起书,一齐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看谁不但把书读在嘴上,还把书读在脸上,让教室里所有的老师都能感受到你们读书的情感,分享你们读书的快乐!
(一齐读课文)
十四 作业设计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假如第二天,老虎和狐狸又见面了,它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请你把想到的写在日记本上,好吗?
十五 板书设计 板书:
8、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狡猾)
(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