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优质课)

时间:2019-05-13 01:1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雨霖铃教案(优质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雨霖铃教案(优质课)》。

第一篇:雨霖铃教案(优质课)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感情。

2、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听读讲结合,启发引导。

2、通过特定的意象和形象的画面让学生体会“诗中有画”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所学,让学生懂得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去感受,自然就能走进诗人所描绘的世界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对诗词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感情并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难点:对“今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赏析。【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听读讲结合、启发引导、举一反三

具体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但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雨霖铃》就是一幅优美的画。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的世界,请我们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这首词吧!

二、初步感受。

(一)听录音

(二)全班齐读

(三)初步感受

刚才我们第一次共同走进这首词,听了录音,自己也读过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对这首词的第一感觉,你们觉得这首词美吗?

(四)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是谁创作了这样一首凄美的词?

三、整体把握。

(一)宋词赏析:内容、情感、技巧

(二)作者是通过写什么景来传情达意的?

(三)把握情感基调:低沉、哀怨、悲伤、凄清。

四、体会情感

到底词人和心爱的人是如何分别,他想象的别后生活到底是何种情状,让我们再走进这首词,去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串讲: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我相信同学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幅爱人离别之图,那么你们头脑中的这个图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样的情境下,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这时应有千言万语,为何却无言了呢?

(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三种景物与词人离别的愁绪有何联系?

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四)“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下面我们就要进入词人想象的别后情景了。让我们感受一下别后的生活。

(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明代词评家贺赏称这一句是“千古俊句”,那么这句俊在哪里呢? 柳——留 风——悲凉 月——离愁 酒——愁

(六)连绵不断的愁包围着词人,词人日后的生活将是“此去经年,应试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历来被评为“余恨无穷,余味不尽”,你有没有体会到这不尽的余味?请谈谈你的感受。

五、归纳写作特色

1、融情于景

2、虚实相济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们随着画面一起诵读,去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欣赏这幅美丽的画。

七、布置作业

1、完成《金版学案》中p24、25的练习。

2、默写默写。

第二篇:雨霖铃柳永优质课教案

《雨霖铃》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在表现上,以时间发展为序,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语言自然明畅,不尚雕琢,以白描取胜,确实表现了一种“清和朗畅”,“意致绵密”(黄蓼园语)和“秀淡幽绝”(周济语)的风格特色。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柳永《雨霖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雨霖铃柳永优质课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

【教学重点】

(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词的意境的鉴赏。

【教学时数】 1课时 45分钟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总在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当我们轻轻敲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雨霖铃》,感受作者笔下抒写的哀婉动人的别离。

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话别之作,当时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尽情十分抑郁,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

【知识预热】

1、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2、走进柳永

二、朗诵

1、思考: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本词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感情基调格外低沉悲戚。

2、诵读点评

诵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寒蝉凄切--“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3、指名朗诵,要求感受情感氛围。

三、诵读品味,探究赏析

《雨霖铃》一词,通过描写冷落凄清的秋景,衬托了情人间缠绵哀怨、伤感低沉的离情别绪。

1、思路探究

贯穿这首词的线索是什么?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应如何划分?

【明确】这首词基调低沉,作者尽情十分压抑,“离情”线索贯穿全篇。从时间角度看,别时与别后自然分为上下两阕。

【方法指津】理清思路,一要抓开头,二要抓过片(下片首句),三要抓结尾。

2、意境赏析

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一种学习活动。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会一致所形式的一种艺术境界。在鉴赏诗词时,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赏析意境,一要抓画面,二要抓情感。

问题 :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概括这一传神画面,并拟作标题。

【明确】标题为“执手相看,泪眼相向”等,词人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时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帐饮无绪”(凄凉心情);“兰舟催发”(不得不分离)。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不仅点染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

“执手相看,泪眼相向”,这个标题精妙地概括了这幅画面。本已经愁苦不堪的“愁人”,生离死别、执手凝视、千方百计、千般思绪,愁苦尽在两双含情的泪眼里。有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问题 :这幅“别离图”,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背景?

【方法指津】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各抒己见,描述送别画面背景。

【明确】设想以下几组来渲染这幅“别离图”。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 渲染气氛。

附·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简析】

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

上片写醒后之所感、所闻、所见。首四句写时间与季节的特点,看似平常,实则颇具匠心,用笔不苟。“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作者刚刚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仍弥漫室内,那使人感到闷热的暑气,已经消失。“消溽暑”句,包括触觉上的反应,这是作者醒后的第一个感受。“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溽暑消失,天气放晴,故鸟雀也十分活跃,从争噪的鸣声之中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这首词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意境大体相同,不同的是这首词写的是盛夏的清晨,而孟浩然写的是“春晓”。“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对“呼晴”作进一步的补充。作者听到鸟雀的欢叫之声以后,由于关心天气的阴晴,他立即睁开眼帘朝窗外望去,富先看到的便是雀儿们映着晚色,立在屋檐上往下窥视,一边彼此叫个不停。“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上四句是第一层。“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层。这两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初阳,接“晴”“宿雨”承“溽暑”。荷叶上反映出旭日的光彩,进一步把“晴”字形象化、具体化了。“宿雨”的被蒸发、被晒干,不仅在点染“晴”字,同时还扣紧“溽暑”这一季节特点。这句很象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圆”是“叶上”一句的扩大。作者把镜头远远拉开、推高,然后居高临下,俯视整个荷塘,终于摄下那铺满水面的圆圆荷叶。继之,又把镜头拉下,转移角度,进行水平摄影,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进: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在镜头面前纷纷后退。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赞美这几句说:“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下片,写对故乡的怀念。前四句是思归。换头两句故作推宕。词笔由实转虚,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引出深沉的乡愁。“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五月”三句写梦游。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具体化。“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作者自己。“五月”二字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头接通现今(“溽暑”),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下片抒情,叙写梦境,情中见景,并以逆挽手法呼应起句,补足“水面清圆”的画面。

这首词的内容很简单,全篇六十二字,写的不外是荷花以及与荷花有关的情事。但是,作者善于把荷花的形象以及与之有关的情事集中起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加以烘托,于是,作者的美感便层次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点集中体现于词的上片。上片七句,虽然构成的侧面有所不同,但,可贵的是,其中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不同的镜头。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结媒介几乎被作者压缩到绝无仅有的微小程度。作者的情思,作者的美感是靠画面、靠镜头的组接,靠蒙太奇表现出来的。

本词以荷花为焦点,并从这一点上散射开来,最后又集中在这一点上加以收束。全词可分四层,上片前四句是一层,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后三句多侧面刻画荷花的风神。下片前四句是一层,分别叠印出“吴门”与“长安”两个不同的地点。后三句又以“梦入芙蓉浦”把前几层散射出的侧面加以归结、收束。

周邦彦是善于使用艺术语言的大师,他往往运用优美的语词来创造生动的形象,有时精雕细刻,富艳精工;有时用典,融化古人的诗句人词。但这首词却既未用典,也未融化前人的诗句,而主要是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抒写了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

第三篇:优质课《雨霖铃》实录

【设计思想】

《雨霖铃》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第三板块“词别是一家”的第三篇。它是柳永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离情别绪,令人叹为观止。而“点染”的艺术手法增添了这首词的鉴赏价值,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富,意味更为浓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即以“点染”艺术手法为主线,带领学生通过初读、深读,逐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境,以期提高他们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中“点染”的艺术特色。

3.通过赏析词句提高自己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长亭古道、芳草拂柳、晚风残笛、夕阳远山,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在各处演绎着,那么一曲《雨霖铃》又演绎了一段怎样的悲欢离合呢?本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雨霖铃》柳永)

二、目标展示

三、初读,整体感知

师:古典诗词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理解它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初读本词想想,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本词主要写了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告别。

师:很准确,你们觉得本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生:哀婉悲伤

师:如将此情感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觉得哪个字最合适?

生:伤!(板书:伤)

师:所以我们读词时语速一定要怎样?

生:慢下来,要读出“伤情”。

师:下面老师给同学配上哀婉悲伤的伴奏,集体来读看看吧。

(背景音乐:《凤凰台上忆吹箫》)生配乐朗读

师:读得很认真也很整齐,但伤之味似乎还不够浓。要读出词的情感,还要深入理解全词。

那么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份离别之伤?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什么意思呢?

生: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就是离别,更何况是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

师: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普遍的,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请同学回忆一下,举几个例子。

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四、深读,体会手法

(出示幻灯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师:这两句都表达离别之情,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更喜欢柳句,因他处直抒离别之情外,还用秋景来渲染。

出示幻灯片,师讲解:

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板书:点染)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刘熙载的这个评论,把我们的这句赏析一下。

生评论并用幻灯片展示:

“多情自古伤离别”先直接说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是“点”,“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用秋天萧条、冷清的景物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苦,是“染”。(板书:直接抒情、寓情于景)

师:“当秋而悲,胜于常情”这样也使作者的这份“离别之伤”有了别样的风情。

师:所以我们在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读得稍重。试着读读看。

(生齐声诵读)

师:根据此句的赏析,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雨霖铃》,再找一找这样的句子。

生自读,小组讨论后回答,幻灯片展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分工,根据“点染”手法的定义并进行赏析。可以参照老师的表达形式来表述。

1-3组赏析第一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生:“念去去”,先点明离别之情,是“点”;“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三样景物来渲染、烘托远别的离情,是“染”。

师:那么这三处之景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用了什么写法?

生:“烟波”是眼前之景,虚实结合;(板书:虚实结合)

师:怎么知道的?结合以前所学,想想还有哪些类似的字眼?

生:“念”是想的意思;还有“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忆”及“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想”。

师:所以我们在读“念去去”三字时,要读得稍重,“念”要有点拖音。试着读读看。

(生齐声诵读)

师:此句,在同学们的导学单中,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质疑。

幻灯片投影:

文本质疑:柳永是宋代词人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词多是曲折委婉,而此句为何要选择“千里烟波”、“空阔楚天”这类阔大的意象呢?

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无果。

师:准确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感,还要懂得“知人论世”。

幻灯片展示写作背景: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他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词作,据说他的词在当时很受欢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他不仅多才而且多情多义,他曾为红颜知己写下很多千古名句,据说他死后有很多女子来为他送葬,为了纪念柳永,歌女们每年还要集中在一起召开“吊柳会”。

他像古代大多文人一样向往仕途,可宋朝皇帝没给他机会。一生穷困潦倒,最后是寄食在寺庙里,在贫困中死去的。

请同学们先用四个词语概括柳永是一位(?摇?摇)的婉约词人。生:才华横溢、多情多义、仕途坎坷、穷困潦倒。

师:本词是作者在京城求官无望,准备去他处宦游求官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的话别之作。请同学们结合柳永的人生际遇及本文写作背景在思考。

生1:烟波的千里、楚天的阔大反衬自己的渺小,云雾笼罩,让人感到周身迷茫,找不到出路。所以这一“伤情”除了离别之情之外还有一种对别后前途的迷茫之情。

生2:我同意他的情感―别后迷茫,但不同意解释的内容,结合本词主旨内容“伤离别”及写作背景,我觉得作者是对两人何日再相见的迷茫。

师:两位同学解释都有见地,但如结合文本,我个人觉得第二种更加贴近本文主旨,可用屈原《离骚》中的一句“望美人兮天一方”来概括。(板书:别后的迷茫)

4-6组赏析第二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生1:“酒醒何处?”写出了离别之苦,是点;“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染。

生2:“杨柳岸”“柳”――“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俗。“晓风”清晨之风,“残月”写出了月残人离。三种意象渲染了一种更加凄清的环境,从而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

师:此句三处之景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用了什么写法?

生:是虚景,虚写,是作者想象之景。

师:所以在诵读时要将“何处”读出疑问的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试着读读看。

(生齐声诵读)

生:老师,这一句我有一个疑问,上片第一句中说“对长亭晚”点明了离别的时间是晚上,前面“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离别的季节是深秋,而现在又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前晚后早,时间出现了前后矛盾的地方,如何理解?

生1:不矛盾:此句是作者想象之景,天马行空,思绪任驰。

生2:我也觉得不矛盾,时间的变化是想说明过了一夜,这种离别的感伤之情没有一点点的消减,反而增添了一种离别后的孤寂。

师:同学们的质疑和解答都很有思想和见地。(板书:孤寂)

那么而这份增添的“孤寂”更在哪句体现了呢?

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师:此句进一步说明多年后这种孤寂的情感也没有消减,反而越来越深。所以我们在读“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读得稍重。

(生诵读此句)

师:通过分析、诵读,我们可知作者运用“先点后染”的手法将他的“离别之伤”层层抒发出来,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这种痛彻心扉的“离别之伤”,作者是如何落笔的?

男生读:“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生:“寒蝉”“长亭晚”点明了时间、地点的同时,通过“凄切的寒蝉、傍晚的长亭、刚停的骤雨”这三组意象渲染了分别的氛围,属于“染”

师:那么“染”之后呢?

女生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生齐说:用了“点”。

师:请圈出相关点明情感内涵的词语。

生:“无绪、泪眼、执手、无语”通过神态、动作、场景、事件的描写来点明情感的内涵。

生:都门帐饮之所以无绪,因为词人的思绪正专注于恋人,一边留恋情浓,一边兰舟催发,在如此尖锐的矛盾冲突下,词人迸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千古名句。

师:“执手”能不能换成“拥抱”?词人为何“无语”真的无话可说吗?

生1:“执手”可想到《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味着要“分手”,又不忍分手。

生2:“无语”是千言万语压抑着,是“相顾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师:所以,在读这三句时,我们要把握住词人分别时的那份难舍受难分之情。

(板书:别后难舍难分)

师范读。

五、小结

本堂课,我们围绕刘熙载对柳词“点染”手法的评价对本词进行了赏析,下面让我们通过对本词“内容、情感、手法”的理解来再读一下这首词。

生配乐齐读

师:读的很好了,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生:能

生配乐齐背一遍

师:其实在古诗词中,任何情感都可以运用“点染”这一手法,下面我们来看下下面两首诗词,看看它是怎么运用“点染”的?

六、拓展迁移

①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答:前一句直接点明归思之情,是“点”;后一句用秋雨、雁声来烘托思归之情,是“染”。

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直接点明了游子思乡之情,是“点”;其余各句均渲染思乡之情的伤悲,是“染”。

【教后反思】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朗读、吟诵是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活力和人文精神。《雨霖铃》的教学中我特别突出了朗读,设计了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跟读范读、集体朗读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

★作者单位:江苏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四篇:雨霖铃教案

《柳永词两首》教案 第二课时《雨霖铃》

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词中意象,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重点)

2、理解本词虚实相生的用法和妙处。(难点)

3、有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重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千百年来别离之情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今天就让我们轻叩古典诗词的门扉,来聆听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雨霖铃》。(板书课题)

说起离别我们学过很多的名句,你还记得吗?(出示课件并齐读)这些内容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现在请大家欣赏歌曲,然后再来回答。(播放歌曲)

听完之后,你有何感受?(凄凉哀婉,低沉感伤,悲伤无奈)大家有了初步的感受,我们来深入文本学习

二、出示目标(板书目标)

1、准确理解词中意象,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2、理解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用法和妙处。

3、有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

三、解题并初读

1、《雨霖铃》出自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一词牌本身就有哀伤的含义,所以要读出这种情感。

2、(师有感情诵读)

3、请学生有感情朗读,看导学案诵读指导

4、抽学生朗读

四、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请同学板演答案

五、合作探究:

1、本词都写了哪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寒蝉、长亭、骤雨

凄切悲凉 烟波、暮霭、楚天

苍茫落寞 杨柳、晓风、残月

凄清孤寂

2、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两句词中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杨柳”的意象。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最优美动人情意绵绵的一个意象。古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杨柳,并经常用折柳表示送别之情,为什么呢?因为“柳”与“留”读音相近,所以折柳可以表示“留恋”之意。

“晓风残月”也是最能触动人的感情的事物。秋日的风是凉的,秋天早晨的风更凉,另外古人出行多在黎明时分登程,送别也在这一时刻,“晓风”意味着离;月光是清冷的,残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的残月就显得特别凄凉,另外“圆月”是团聚的象征,“残月”含别离之意。所以“晓风残月”给人一种特别浓重的凄清冷落之感。这样,作者就通过写景,点染(烘托)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借凄凉之景表达悲伤之情!

六、当堂训练:

1、背诵并默写《雨霖铃》

2、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写作技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感情。B.运用白描手法,写人物动作、情态。C.运用人物行为,烘托离愁别绪。D.运用虚拟想象手法,表达深厚的感情。

3、下面对《雨霖铃》一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舍难分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一对恋人分别之时心心相印,只需以眼神示意,已不必用言语道别。

C.“念去去”句中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后面的“去去”二字叠用,读时需一字一顿,方能使读者体会出道路遥远,前途茫茫。

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阕“念去去”,“经年”二字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密有致。

七、课后小结

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读这首词,我们知道,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在这样的经典里沉醉千年又何妨!让我们投入地走进《雨霖铃》,用我们的深情诵读向那位伟大的词人柳永致敬吧!(师生齐读)

板书:

雨霖铃

柳永 把握内容:

离别愁苦

别后思念 理解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

杨柳、晓风、残月 品味感情:

难舍难分

凄冷孤寂 掌握手法:

虚实相生

虚写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感情基调:

凄凉哀婉

第五篇: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 四、三进意境:体会情感。

到底词人和心爱的人是如何分别,他想象的别后生活到底是何种情状,让我们第三次走进这首词,去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齐读)

设问,串讲: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我相信同学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幅爱人离别之图,那么你们头脑中的这个图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时间:傍晚

地点:长亭(古人送别的地方)

2、怎样的一个傍晚?

——阵雨初停的傍晚

3、你们是从哪里获取这些信息的?

——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4、这里不能忽视一个小东西——寒蝉,这蝉鸣助添了悲凉,“凄切”一词一开始就为这个画面乃至这首词定了调子,展开了一个凄切的氛围。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此句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这样的情境下,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宴给他送别,虽然有酒相送,但是也无心饮用,因为心中有百般留恋,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但是人要留,船却要开了“兰舟催发”。“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如何是好呢?

2、正因为如此,后面迸发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时应有千言万语,为何却无言了呢?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当登舟分别之际,两个人手拉着手儿,含泪相视着,大约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后一次深深地印进记忆中去吧。此时此地,他们心里该有多少话啊,然而却只是默默相对,谁也说不出一个字来,而他们相互真挚深沉的爱和内心极度的痛苦却正是通过这彼此极力抑制着的无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一个“竟”字,突出地强调了这种极为矛盾复杂的感情表达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

有人说这两句“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

这里通过“兰舟催发”这个场景,抒发了作者不舍之情。

(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除了寒蝉、长亭、骤雨、兰舟,上阕里还有哪些景物?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三种景物与词人离别的愁绪有何联系?

——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愁肠相似;

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

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

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通过上阕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词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请女同学带着这样的情感诵读上阕。

(四)“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下面我们就要进入词人想象的别后情景了。请男生一起诵读下阕,让我们感受一下别后的生活。

离别总是令人神伤。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下片紧承上片的“念”字推展开去,泛论离愁别恨,“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旨。再用“更那堪”翻进一层,突出当秋而悲,甚于常情。离愁别绪不断涌上心头,只能借酒消愁,但是酒醒之后又会是何种景象呢?

(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明代词评家贺赏称这一句是“千古俊句”,那么这句俊在哪里呢?(四人一组讨论,品读)提示:切入点: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哪些景象?

——俊在:

(1)“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意在言外。“杨柳”、“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义,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词》),“杨柳”成了送别的象征,古人往往于黎明时分踏上征程,送别也是在这个时候,韦庄就有“惆怅晓莺残月”(《荷叶杯》)的诗句,因而“晓风残月”更见依依惜别之情。作者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寂、落寞,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2)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句中的“醒”字,更提醒了两个世界的存在——一个过去沉醉的熟悉;一个醒后对面的陌生。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词句)啊!

(六)连绵不断的愁包围着词人,词人日后的生活将是“此去经年,应试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历来被评为“余恨无穷,余味不尽”,你有没有体会到这不尽的余味?请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1)作者设想了以后什么样的情景?

——推想到离别之后惨不成欢的情景。

(2)为什么会是这样一幅图景呢?

——因为词人深沉地感到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赏流连,可也等于“虚设”,而千种情、万种意又能向谁倾诉呢?以孤寂落寞之情收束全诗,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

五、归纳写作特色:

1、融情于景的写法:

2、虚实相济

六、课堂小结:

经过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首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们和着录音一起诵读,去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欣赏这幅美丽的画。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赢在课堂》中《雨霖铃》的内容。

2、准备字词默写

3、准备全词默写

4、预习《声声慢》

八、拓展:(时间允许的话)

读完这首词,让我想到了当代人写的一首歌——黄磊的《背影》。这首歌的意境与《雨霖铃》有几分相似。让我们在歌曲中,去体会去品味吧。

附一:板书设计:

雨霖铃

寒蝉 骤雨 长亭

悲戚

别时 兰舟

不舍

(实)烟波 暮霭 楚天

愁 苦

别后 杨柳 晓风 残月

孤寂 落寞

(虚)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课前练习: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4分)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考中进士。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三.其他材料:

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

3.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4.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四.赏析词文: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雨骤风狂。

2.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 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下载雨霖铃教案(优质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雨霖铃教案(优质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感情。 2、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3、体会词缠绵婉约的风格。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感情。......

    《雨霖铃》教案(推荐)

    《雨霖铃》教案 深州市中学 李志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本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学会分析词的意境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领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 江淹《别赋》有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莺莺与张生离别的伤感;“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岑参目送武判官归京的深情;“.劝君......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词中意象,体会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2、掌握名句鉴赏的重要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情感。2、品味鉴赏美......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 一、目标引领 1. 扣住词中意象,还原生活场景,体会文人情怀。 2. 分析画面特点,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 3. 背诵全词。 二、教材引领 聚焦重点:品味柳词的语......

    雨霖铃教案(合集)

    《雨霖铃》教案 社旗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郭秋菊 教学目标 1.品味柳词意象、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2.赏析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感知本词的艺术美。 3.培养学生感悟美、欣赏......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教案 讲课人:贾珂玲 教学目标: 1、 把握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抒情方式的探究 3、 虚实结合的鉴赏 重点难点: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

    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 内容 ——江淹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壮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死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别) 古代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