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8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学案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主备人:许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复习书信的基本格式。
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会用“多么……多么……”造句。复习书信的基本格式。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2、引导学生体会一二自然段中重点句子的蕴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音乐等)预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读课题,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交流。
2、过渡: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的著名作家。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1)生字:郭、鹃、谅、羡
(2)词语: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
(2)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3)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4)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5)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学案(6)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
三、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
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
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指名读;齐读;默读,用一个字来概括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2、过渡: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的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让我们来读一、二两段。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4、再次默读1、2自然段,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的爱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1)学生默读、思考。2)边交流边有感情朗读:
“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①如何理解“温暖”?为何“温暖”?(结合学生回答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感受巴金爷爷一颗心存感激的心,并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②可自然过渡到前一句话:“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一个身体不好的87岁的老人,喜欢这种热闹吗?巴金爷爷喜欢吗?)
“……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①伸出你们的右手,拿出一支笔,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②一支轻如鸿毛的笔在巴金爷爷的手中有千斤重,他要用千斤重的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这种困难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也不能(给每个同学回一小段话),就连(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
“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①哪几个词语最让你感动?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受。②从”怎么办呢?”你感受到什么呢? ③这里的“终于”能省略吗?为什么?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① 从今年你读懂了什么?所以巴金爷爷多么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②投影出示:……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家乡的孩子们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想),多么(想)。我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多么。③选择一句话进行说话练习。
④相信我们此时再来读这一句话一定能读得更好。
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1、2自然段,去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这份无限有爱。(齐读)
四、对比朗读,启示思考: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学案
1、巴金爷爷以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更以他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他被评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会的颁奖辞。范读,齐读。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2、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一位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请自由读3、4自然段)
3、一位在别人眼中享誉世界,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人物,在自己的眼中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大家回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五、学习书信的格式。1.书信的格式分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2.对照课文,指明书信的五个组成部分。
五、当堂训练
见学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温故预习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课《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爷爷在信中说什么?(指名说)这是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写给我们所有少年儿童的信。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地读一读,感受巴金爷爷的那份良苦用心。
二、课堂研究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1-2自然段,看看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什么?
2、让我们再静下心来,用心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
(1)哪些内容给你的印像最深刻或者使你最受感动,你是如何理解的?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拿出笔来用“——”画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写一写,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2)小组交流:给同小组的同学读一读你画的句子,说一说你为什么深受感动?(3)集体交流:谁来读读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指名读,出示:
①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学案 a、问:为什么受感动?(巴金爷爷是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达祖国和人民的爱)巴金爷爷为什么而写作?(为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
b、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的程度如何?(深刻)从哪个词中你体会出了这种爱很深刻?(无限)
突出这个词,把巴金爷爷这种深刻的爱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理解得非常好!那你知道巴金爷爷都写过哪些作品吗? 生答。
师:巴金爷爷的作品不但展示了他的才华,而且饱含着对祖国、对同胞深沉的爱。怎能不让我们敬佩、怎能不让我们赞叹呢?请你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c、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 指名读,同时出示:
②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师:从巴金爷爷的话中,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献)你对“奉献”怎么理解? 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生命开花?出示句式: 一句关切的问候,可以开出一朵花---------------------,可以开出一朵花---------------------,可以开出一朵花---------------------,可以开出一朵花 ……
这里的“终于”能省略吗?为什么?
师:巴金爷爷不仅奉献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断思索、不断追求,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和敬佩?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读给同位听一听(评一评)
指名读,评:将感动、敬佩读出来了吗? 让我们再齐读这两句话,用心地体会一番吧!
你还画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读(同时出示句子):
③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师:为什么感动?(生答)
师: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当着很大的官,但一生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在年老的时候,都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他曾经---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他曾经---将他的所有藏书都捐给了国家。巴金爷爷就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别人的人。
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令我们感动不已。你还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献?(雷锋……)
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们的生命才会灿烂无比!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4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学案 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生齐说)开花。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打算怎样让你的生命开花?(请2-3人回答)评价
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下这两句话,再次领悟生命的意义吧!师引读(配乐)
3、读完,音乐止:此时此刻,面对巴金爷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思考)(音乐起)生说:巴金爷爷,我……
4、师配乐朗诵第六自然段
这是巴金爷爷在信的最后对我们的希望。请你说一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巴金爷爷对我们的希望?
三、课外拓展
1、不管是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封信,还是你们所搜集的资料中,巴金爷爷的许多语言都是可以作为座右铭来指导我们的人生的。老师就记住了两句,一句是课文中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另一句是课外的“掏出心来”。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投影出示:巴金名言,选择你喜欢的名言来读一读。
2、既然你把它作为你的座右铭,那么读起来就更能体现其中的味道了吧!指名读。
四、总结
巴金爷爷,在去年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以爷爷为榜样,伴着爷爷的希望他]踏上我们的生命旅程,绽放我们灿烂的生命之花吧!
五、当堂训练 见学案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
巴金
生命开花
【教学后记】
第二篇: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案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案
【教材分析】: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和喜爱。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有关书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读巴金爷爷的信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本课紧密的与主题相联系,以书信体的形式,用简明、清楚的语言表达方式,传达出写信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信做好铺垫。【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会运用生字进行组词、造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并背诵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书信的一般格式。
4、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2、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会运用生字进行组词、造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并背诵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书信的一般格式。
一、预习导学:
1、阅读作家卡片,了解巴金爷爷作品。
2、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以 形式写的。书信一般分为、、、、五个部分组成。
3、认真自学生字词,完成看拼音写词语。
Juan xiu xian mu yuan liang jie chu hui gu()()()()()Hua fei zhu fu iang shou feng xian zheng xian kong hou()()()()()
4、积累词语。
形容时间的成语:
5、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为什么写这封信?写的哪些内容?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出示巴金的图片。学生交流作家资料。
师述: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一生创作了20多部长篇小说,12本散文游记,大量的短篇小说和译文。一位诗人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
“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引出课题。
2、检查预习导学。
3、默读课文,说说巴金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课文的语言来回答。
4、朗读课文,想想巴金爷爷在信里都写了哪些内容?
5、再次朗读课文,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画出来,想一想。
6、讨论交流。巴金爷爷什么地方感动了你?(按学生回答将句子归类)1)为人谦逊。2)乐于奉献。3)珍惜时间
7、总结提升,深化情感。
总结:巴金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人,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心潮起伏,你们想用怎样的词语来赞扬他呢?(学生交流。)
三、当堂训练
1、读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带点词造句。
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
2、请你用几个四字词语夸夸巴金爷爷
3、认真读课文,想想巴金爷爷在信中谈了哪些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写下来。1)
2)
3)
4)
四、巩固训练
1、仿写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次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句亲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2、读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带点词语能不能省略,为什么?写下来。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第二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掌握书写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老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过程】:
一、温故预习
1、听写文中10个词语。
2、摘录课文中巴金爷爷的话,写下来。
3、照样子写词语:争先恐后、、二、课堂助学
1、预习反馈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巴金老爷爷特别感兴趣,了解了有关他的更多内容,我想问问同学们,通过对巴金深入的了解,你想对巴金说什么?
3、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巴金的评价也相当高,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巴金老爷爷对自己的评价又怎样呢?
4、学习课文3—5段
围绕“巴金老爷爷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交流品读。小结:巴金是这样教育家乡的孩子就算有了成绩也要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也教育了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那么,这节巴金除了教育我们要做普通人,还对我们进行了哪些教育呢? 围绕“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交流品悟。根据交流出示“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小结:乐于奉献、开花结果(板书)感情朗读第三段。
巴金老爷爷除了教育我们要做普通人、要乐于奉献、要让生命开花结果外,是否还对我们进行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呢?
交流巴金是如何教育我们珍惜时间的。
巴金老爷爷除了通过对自己的评价来教育我们外,还对我提出了……,并且寄予了…… 学生齐读第四---六自然段。
小结:信我们已经学完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巴金老爷爷用他的一生、用他的作品来教育我们该怎样做人。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这样评价巴金爷爷:“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出示巴金爷爷的名言,再次领悟他的做人之道。
三、当堂训练
此时,你想对巴金老爷爷说什么呢?请你以书信的格式写一写。
四、巩固练习一季风雨
我忘不了那个日子,忘不了那个雨天。
那一件往事,使我一生都会内心负疚;那天的情景,使我所有的回忆都低头忏悔。∥
那天我要去上学,父亲便挑着我的东西送我去二三十里外的学校。我带着自己的书包,跟在父亲的后面。
时值秋收农忙季节。天还未亮,我和父亲便从家里启程。走在田间小路上,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父亲那紧缩的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我懂得父亲那时的心情,但为了送我上学,父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急匆匆地走在我的面前。
看着前面父亲匆忙赶路的背影,我的心中掠过一丝阴影,随即(慌忙、慌乱)起来。∥ 赶到学校,并没有开学。只是为了在校多玩几天,我向父亲撒了谎。许是父亲从我的眼神中看出了什么,但他并未批评我。把一切东西安排好了之后,父亲连坐也没坐一下,抹一把汗水,抄起扁担就走了。我无言目送父亲,他的背影一点一点地被抹入视野的边缘。我十分理解一个本分的庄稼人在收割庄稼时的心情,也能理解父亲临走时对我的一再(关照、关心)。
送走父亲不多久,天空变得阴暗起来。我的心情也变得更加不安,念起家中母亲独自收割稻谷的紧张情况,更念着还在匆匆赶路的父亲。∥
几阵风后,便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我面前的视野逐渐模糊起来,不知是由于铺天盖地的雨水还是早已盈眶的热泪,在模糊的视线中始终晃动着一道清晰的身影,父亲,父亲!您走在哪里了?二三十里远的山路,您在哪里避雨呢?在我的记忆中,那场雨是最狂暴无情的一季风雨。它冲去了我少小全部的灰暗和幼稚,冲去了我心中所有的荒唐和无知。
尔后得知,那天父亲并没有寻找避雨的地方,而是冒着滂沱大雨快步赶回家中。他一踏进家门便问母亲:“稻谷全收回没有?”
尔后得知,那天竟是我父亲的四十岁生日!
我小时,父亲的生日少有客人来,加之我从十二岁起便外出念书,不曾关注过父亲的生日,那天我在撒谎时,同样(省略、忽略)了它。当母亲低声告诉我时,我哭了,哭得很伤心,觉得心里阵阵绞痛。望着屋外父亲略显老态的身影,我哽咽无语:父亲,我对不起您,不懂事的儿子对不住您啊……父亲。∥
这个故事已过去几年了,虽然父亲从没提起过它,这个故事或许就和他曾经经历过的许多往事一样平平淡淡,但我的悔恨与日俱增。∥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从文章中找出与画横线的句子相呼应的一个句子,用“ ”画出来。
3、文章已经用“∥”分好段,请你概括第二、三段的大意。第二段:
第三段:
4、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①“父亲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是因为。②文中“我”的情感在不断变化着:由一开始的,到后来的“不安”,再由“不安” 到最后的。
5、看着窗外无情的滂沱大雨,念着雨中的父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请根据文意,写出“我”当时的内心想法。(不少于30字)板书设计: 表示感谢
带病回信 为社会添光彩
给家乡孩子的信 让生命开花 珍惜时间 为别人奉献爱 真诚祝福
第三篇:给家乡孩子的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掌握书信的格式。
4.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家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亲切关怀,激发自己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有这样一位老人,一生创作了20多部长篇小说,12本散文游记,大量的短篇小说和译文。
有这样一位老人,著名剧作家曹禺称赞他是文学巨人,高举火把照亮人心。他是光,是热,是二十世纪的良心。
有这样一位老人,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说:“他来了,坐在那里,哪怕不发言,也是一种威严。”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把一生的爱和热情全部都奉献给了文学事业。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2005年10月17日,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就是著名的世纪老人巴金。
1991年,87岁高龄的巴金爷爷收到了来自家乡四川省成都市东城根小学孩子们的来信,满心欢喜与温暖。这封信是巴金爷爷给孩子们的回信,他选入了课文,所以其实也是写给我们的。
二、自主学习
自由阅读,边读边想
1.巴金爷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2.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
填一填:
本文是一封(),作家()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的表达了对()真诚的()、亲切的()、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的美好情感。教育孩子们要珍惜(),好好(),为社会(),为别人(),和他一样,也能让生命()。
东城根小学校长回忆到,学校师生与巴金先生的情缘,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爱家乡”系列少先队活动。孩子们自发寻访家乡名人的过程中,走近了巴金,认识了巴金,爱上了巴金。出于对巴金先生的崇敬,孩子们第一次给巴老写信。没想到巴老竟在重病中,捏着有些不听指挥的笔,给孩子们回信了。这封饱含着巴老对家乡、对家乡孩子深情厚谊的来信已被镌刻在学校正门大厅,信中“让生命开花”的话语早已成为每个东小师生的座右铭。
三、展示交流
1.表示感谢
这是一封怎样的回信?请大家齐读第一段。
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
2.带病回信
87岁的巴金爷爷写信容易吗?自读第二段,找出有关句子。
怎样理解“终于”这个词?
小结:“终于”强调了巴金在提笔写字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给孩子们回信,体现了巴金也要对家乡孩子的理解和关爱。
补充资料:为什么写字困难?
1983年巴金确定为帕金森症,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是:四肢和舌、唇、下颌等出现有节律的颤动,僵硬,关节活动不灵活,行动困难,面部表情减少等。后来说话也困难,手颤抖,歇息困难,行动不便等,但是巴金老人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创作。他写作时常常连笔都拿不稳,有时刚写几个字,手指就动不了,要横横不出来,要撇撇不出去,老人只能用左手去推右手。
是什么让巴金爷爷感到温暖?是什么力量支持着巴金爷爷拿起了千斤重的笔?这就是爱,爱给人以温暖,爱给人以力量。
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句子。
3.人生感悟
默读课文3、4段,拿起笔,写下你读书的思考,用笔与巴金爷爷作无声的交流。
重点句1: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的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从中你看到了一个(谦逊、和蔼可亲)的巴金爷爷。
(2)小结:这句话写出了巴金爷爷无限的创作动力来源于作者心中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爱,爱祖国,爱同胞。只有爱才能感动读者,波动心弦。
重点句2: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1)谈谈你的理解。
(2)小结:这句话表达了巴金爷爷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就是他的人生价值观。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在于()。
(3)“终于”能省略吗?为什么?
(强调了巴金爷爷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通过种种努力“思索”“追求”之后得来的。“终于”如果省略了,不仅语气上显得平缓,也失去了强调作用,而且能体现感悟来之不易。)
我愿意在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人活着不是为了百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一点光彩。
(1)这里的“让生命开花结果”和“自然意义的开花结果”是一样的吗?(这里的“开花结果”是指人生放出光彩,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
(2)小结:巴金爷爷活了101岁,他用一生的时间去思索、去追求,他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他在回答同学的信中说,“我愿意在活一次„„开花结果”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这是一位老人用一生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感悟、去实践。
巴金老人的生命在开花结果。
a.巴金没有领取过国家的工资,他一直靠稿费生活。
b.巴金关心再去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他为帮助灾区和希望工程默默四五做了许多工作,但总有一个条件:不要宣传、报道。
c.1998年,巴金获得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得到一笔巨款,立即以“个老人”的名义捐献给希望工程。
d.近十多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给“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捐款累计达到了50多万元。
e.101岁的文学老人把金两次托人以“上海作家李尧棠”的名义为印度洋海啸再去共捐款6万元。
f.他不赞成设“巴金文学奖”,曾把在日本获奖的50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了上海作协基金会。
师:插图中,年金九十的他,坐在轮椅上,面对渐渐西沉的斜阳,在想些什么?仍在思索怎样为社会添光彩,怎样让生命开花结果,甚至还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为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让生命更有意义。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和敬佩的高尚品质呀!让我们再齐读这两句话。
师:这朴实的话语,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没有许多优美的语言,但我们从中感悟到巴金的真诚。他的文字穿越时空,感动了我们,还将一代代的感动下去,正如一块金子,永远在岁月中闪闪发光。
这就是巴金,他的生命在开花结果,他在为社会添光彩。
(3)你觉得还有哪些人的生命也可以称得上“开花结果”?
(4)小结:它们在不同的年代,在不同的岗位,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让人生放出光彩,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让生命开花结果。
重点句4:
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他们,我们的生活才会开花。
(1)谈谈你的理解。
(2)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让我们给别人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帮助,为他人,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们的生命就能开花结果。
让生命开花,就是(),而不是()。就是能为他人,能为社会()。
让我们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
一次无偿的鲜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一次及时的救助,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事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伟大的人,欣赏名人名言
生命在于付出,我愿意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饭吃,每颗心都得到温暖。
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泥土,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与鹿,与花束、禾苗一同生长。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让我做一份火柴吧,我愿意把我从太阳能力受到的热放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少的粉身碎骨给人间添一点点温暖。
4.美好祝福
齐读最后一段,感受巴老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
在这封信里,巴老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仁者的风范,恬淡而温情,读来真切感人。
四、总结全文
2003年巴金老人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1)抽生读,感受巴金的魅力。
(2)齐读感悟
师:你们前面有无比广阔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的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我真诚的祝福你们。
第四篇:给家乡孩子的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师 张灵静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语言文字,体会“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
2、理解重点语句,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3、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巴金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分享资料,走近巴金
1、(投影出示巴金照片)他曾是一位世纪老人,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为我们留下了《家》《春》《秋》等数以千万字的作品,他就是——巴金!
2、你们了解巴金吗?(指名介绍)
3、同学们善于收集资料、阅读有用的信息,这是会学习的表现。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巴金是一种非常快捷的办法。但要深入了解巴金老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巴金的作品,因为文字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今天我们就接着来学习巴金老人的作品——《给家乡孩子的信》,真正走近这位老人,走进他的心灵世界。(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感受巴金
1、巴金写给孩子们的这封书信,文字质朴却饱含深情,用心去读才能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现在,请你用发现的眼光去阅读书信,边读边勾画出深深打动你心灵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读完想想巴金老人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爱孩子、乐于奉献、淡薄名利、对写作的不懈追求等)
2、同学们,相信读完这封信后,大家都深深地爱上了这位可敬的巴金爷爷,但是他已经于2005年10月17日走完了他101岁开花结果的一生。
三、品词析句,感悟真爱
1、一位诗人在《敬寿巴金百年》中这样写到: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投影出示,齐读)这是诗人眼中的巴金。在我们的眼中,巴金老人是一位杰出人物,他的一
生是成功的。而他自己却说——(投影出示)齐读: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2、你读出了一位什么样的巴金老人?
3、多么谦虚的一位老人呀,刚才同学们就介绍了巴金老人的很多成就和荣誉。信中的哪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呢?
4、(投影出示文字,学生读)“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5、再次默读这段话,用一个字概括出巴金爷爷写作的动力。(爱)
6、(出示补充资料,动情朗诵)是的,巴金在创作《家》这部作品时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每天每夜,热情在我的身体内燃烧起来,好像一根鞭子在抽我的心,眼前是无数惨痛的图画,大多数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他们使我的手颤动。我不停地写着,我的手不能制止地迅速在纸上移动,似乎许多许多人都借着我的手来起诉它们的痛苦,我忘记了自己,忘了周围的一切。我就是这样写完我的长篇小说《家》和其他作品的。”这份热情,这份为弱者说话的豪情就是巴金的真心真爱,深意深情,一起来读出巴金的心声——(投影齐读)“我写作不是„„”
过渡:正是缘于这种爱,巴金爷爷所理解的生命意义才会如此伟大。请同学们从信中找出:巴金爷爷是怎样看待生命的意义的?
1、学生读出圈画的重点句子,教师将文字出示在屏幕上(投影)。•“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2、请三名同学来读句子,每人读一句话。从这些话语中你又读出一位怎样的巴金?(乐于奉献)
3、巴金爷爷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他要为谁奉献?(祖国和同胞)他奉献的又是什么呢?(是爱、同情、精力和时间)(课件强调四个关键词)
4、瞧,读得多细啊。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也是是这样做的,巴金爷爷不是富翁,他是中国作家中唯一一位几十年不要工资的作家,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自1995年以来,巴金爷爷向希望工程捐款59万5千7百多元,即使在病重期间,他还没有忘记叮嘱他的儿女们,别
忘了定期向希望工程捐款。多么可敬的巴金爷爷呀!巴金爷爷不仅自己这样做,他还希望每一个人都像他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奉献出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因为只有这样做,生命才会——开花结果。
5、巴金老人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那你认为巴金爷爷的生命开花结果了吗?
6、是啊,他写的每一个字,献出的每一份爱,都说明了他的生命之花开得特别——艳;特别——美。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话或者用自己的话,也可以是自己搜集的资料来说说对“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理解。
(投影出示)让生命开花结果,就是。(把自己的爱奉献给别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自己的精力,时间,爱心奉献给需要的人„„)
过渡:巴金爷爷虽然是一个国际上有名的作家,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人、老实人,他当时87岁了,他还在思索怎样为社会添光彩,他还在追求怎样让生命开花结果,甚至他还希望重新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让我们再读读老人的这段话,感受巴金生命之花散发的幽香。(投影出示:虽然,随着岁月的远去,郁郁葱葱的大树也会枝枯叶落,生命耗尽!那么,姑且劈成干柴,“就让我做一块木柴吧,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一点点温暖,直到我成为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在人间消失。”待到那时,再度地“生命开花”,燃薪为烬,委身为泥„„)
1、读完这段话,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吗?(到生命的最后都没有放弃人生的信念、对人民和祖国充满着爱„„)
2、正如那位诗人说的:(投影出示、齐读)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3、感受着诗人的赞扬,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聆听期望,升华情感
1、巴金爷爷在信中还说,(朗读: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巴金爷爷是多么想再次延续自己的生命,继续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巴金爷爷把希望寄托在了我们身上。
2、巴金爷爷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希望呢?同学们快到信文中看看。(投影出示第五节,齐读)
3、能用一句话概括老人对我们的期望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4、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了将来能给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为了能为别人付出更多的爱心)
5、是啊,巴金爷爷希望我们也能像他那样,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别人身上。
6、捧读着巴金爷爷这封散发着墨香的信,感受着巴金爷爷亲切的关怀,品味着他的谦虚,聆听着他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殷切希望。你想说些什么?请你以“亲爱的巴金爷爷——”这句话为开头,写上几句你最想说的话。(指名汇报)
四、总结全文,内化情感
1、同学们请起立,聆听着巴金老人的希望,让我们齐声读出这段话,向巴金爷爷立下我们的决心。(投影:我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我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我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我们身上!)
2、巴金爷爷,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再次齐声朗读。
3、现在,巴金爷爷已经逝世5周年了,读着老人的信,带给我们的是感动、温暖和怀念。这不禁又让我们想起了那首诗。(出示: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朗读。
五、作业 必做题:
1、读课文,抄写本课的词语,抄写你认为重要的话,背下来。选做题:
1、进一步走近巴金爷爷,了解巴金爷爷的杰出与伟大或拜读他的作品。
2、想对巴金爷爷说什么,给他写封信,(注意写信的格式),在祭拜时读给他听。
第五篇: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一、说教材: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 六年级册第六单元以书信为主题的一篇重点阅读课文。训练重点是结合书信让学生了解有关书信的知识,能够正确书写信封,掌握书信的格式。其次在教学时应抓住重、难点,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同时应引导学生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边读边想,体会信中流露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教育。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主要讲了巴金给孩子回信的原因,回答孩子们的问题,对家乡孩子的希望和祝福。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和喜爱。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有关书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读巴金爷爷的信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本课紧密的与主题相联系,以书信体的形式,用简明、清楚的语言表达方式,传达出写信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为学生独立写信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三年来的语言积累,可以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所讲的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能够结合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谈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其中的情感。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留言条和请假条的写法,因此对写信格式的掌握不是难点。相反,在学习巴金爷爷信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因为语言含义较为深刻,在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时,将会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他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立和安排,决定着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我对本课的目标确定是:
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识记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展开合理想象、理解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读,读通读顺,概述主要内容。(2)以读为主,抓关键词,边读边想,引导想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对文学家巴金爷爷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激励学生爱惜生命,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并使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的深刻道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一方面必须有效地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必须集中主要精力解决重难点问题。教师围绕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适时开展合作学习,往往能使学生对重难点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四、教学重点:
朗读,抓重点词语和语句体会内容
五、教学难点:
引导朗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方法决定教育质量,而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很重要,对孩子今后的自主学习有导向作用,因而结合课文特点我 的教学方法是:
六、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抓关键词和句子,边读边想,引导想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感情。
七、教学过程
1.课前活动,组织教学
当我面对几十个可爱而又陌生的孩子时,我想到的是怎么很快的拉近与他们陌生的距离。于是结合今天学的名家名篇,我想到了和孩子交流平时读过哪些书,作者都是谁,在交流中消除师生的陌生感,引导学生多读名家名作,在他们的滋养下提高文学修养,同时也为学习本篇课文作了情感铺垫。
2.交流谈话,引入新授
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先要关注教学的对象——学生。如果脱离具体的教学对象,就不会有最佳的教学设计。在课前了解、关注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知识准备、思维特征、迁移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和方式,都值得我们去仔细分析。搜集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而交流的过程则是再创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今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与以往大不相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阅读的内容广,如果我们还是认为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的了解是“一片空白” 这种认识显然不对了,必须对教学起点属于何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巴金的了解交流,对 写作背景的 简介,创设情景阅读、评价,都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的指导,同时也为我对教学起点属于何种情况的预测。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概述能力。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即是一个整体把握也是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
4.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这一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程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教师关注“生成”但并非摒弃“预设”。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因此教师精心“预设”,通过预测“学情”,预想“可能”,突出教学重点,简化头绪,使之目标集中,成效明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因此我是这样安排的 :
(1)“这就是一个远离了故土很久的游子,一个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也很有影响的作家,在87岁高龄,强忍病痛,表达自己对家乡孩子的真诚关怀和亲切的勉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默读课文,你从这位老人热情洋溢的信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导入,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我接着追问:“你能不能具体地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感悟,教师小结提升。
随后,教师在屏幕打出下面两段话:
“使我认识‘爱’字的是我母亲。在我幼小的时候,她是我的世界的核心。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和这个社会联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底。”——2003年10《报告文学》
师:所以他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2)师:这封书信也是他的作品,那么他是如何在这封信中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爱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二自然段看看我们从那些地方能感受到巴金用作品表达他的真挚情怀。
(评价:出声地读,引导读书。)出示一二自然段。
师:巴金写给孩子们的这封书信文字质朴却饱含深情,用心去读才能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也许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看似平平常常的句子却包含着浓浓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师:下面我们开始交流,发言的同学先朗读你圈画的词句,然后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对同一个语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进行补充发言。
(3)师:你还从这封信得到哪些启示?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谈到的其它的启示?
学生读出圈画的重点句子,教师将文字出示在屏幕上。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师:请三名同学来读句子,每人读一句话。
学生朗读,谈感悟。
(4)师:(出示句式)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对“让生命开花”的理解。
出示:巴金奉献的资料
Ø 巴金没有领取过国家的工资,他一直靠稿费生活。
Ø 巴金关心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他为帮助灾区和希望工程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但总有一个条件:不要宣传、报道。
Ø 1998年,巴金获得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得到一笔巨款,立即以“一个老人”的名义捐献给希望工程。
Ø近十多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给“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捐款额累计达到了50多万元。Ø 101岁的文学老人巴金两次托人以“上海作家李尧棠”的名义为印度洋海啸灾区共捐款6万元。
Ø 他不赞成设“巴金文学奖”,曾把在日本获奖的50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上海作协基金会。
师:所以说,出示: 让生命开花,就是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而不是享受。让生命开花,就是要为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而不是为了白吃干饭。让生命开花,就是让生命开花结果,而不是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依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