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宋词之旅教学设计
《宋词之旅》教学设计
李丽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诵读中领会宋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鉴赏能力。
2、通过交流, 了解更多的搜集信息的渠道, 掌握更多更好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中国自古就有诵读经典,通过诵读掌握经典、传习文化的传统。上学期,在“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我们一起走进了唐诗的百花园,在缤纷的唐诗奇葩中尽情徜徉。凭书香传承文化,借经典启迪心灵,陶冶人生。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宋词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出示课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从哪些方面走进唐诗,品位唐诗的。(诗人介绍、了解背景;品位诗情、感悟意境)
师:如果说了解一个人物,知道一段历史,品位一种情怀,使我们走进了唐诗,感受到了它的回味无穷。那么词是中国古代最美最动人的文学,它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所以赏析宋词还与唐诗有着不同之处,你在品读时有哪些自己的方法呢?
(从词的形象、语言、韵律、意境、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入手)
师:的确,老师也喜欢宋词,所以我在品读宋词的时候,我会和大家一样,会去仔细地品读它,揣摩重点语句,理解思想内容,感受蕴涵的感情,我特别喜欢把自己融入到词的意境中,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感悟作品的魅力。尤其适当了解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特别有助于我深入体会词人的情感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师: 一个月以来的宋词阅读活动中,同学读背、积累了许多名家名篇。今天我们就借助这样一堂课,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赏析宋词的美,品位宋词的芬芳。相信大家一定会对宋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首先请同学们说说你对宋词有哪些知 1 识性的了解。学生谈。
师:的确,宋词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宋词的境界之高远,语言之优美,一直吸引着后人效仿。
二、品读悟情,交流学法
师:那么同学们,在老师推荐给你的作品当中,你最喜欢、最欣赏哪一首呢?通过诵读对你又有哪些至深的感受与收获呢?
师:老师听出来了,苏轼的《水调歌头》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有人说苏轼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文魅力的大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谁愿意来为大家朗诵?
1、学生诵读《水调歌头》
2、苏轼简介
师: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他的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清代词评家胡仔是这样评价的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可见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之高。
3、补充作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资料、写作背景
师:通过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你知道了苏轼虽然不能和弟弟团聚,即使政治上不得意,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最后还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苏轼这种乐观豁达的胸襟、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4、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方法赏析悟情。
师:刚才我们从从揣摩词的重点语句、感悟词的意境、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情感态度等几方面品位赏析了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让我们都能从心底生发出一个真诚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在苏轼的作品中还有一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那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谁愿意为大家诵读。
1、找一生读。
2、播放两段乐曲。刚才朗诵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哪支乐曲相应和。这首豪迈大气的曲子还可以配哪些词牌名?(《满江红》、《破阵子》„„)判断某一首词的风格可以根据其词牌的格式去判断。有时候词牌就表现词的内容(意境)……第二首曲子你可以想到哪些词牌名?《声声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的《声声慢》。刚才的苏轼的词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喜爱,而女同学偏爱李清照的要多一些了,那我们就请一名女同学起立给大家有感情的诵读出来吧!
3、从刚才的朗读中,大家感受到这首《声声慢》和《念奴娇》的味道相同吗?
师:那我们就把象《念奴娇》这样豪迈奔放的词归为豪放派,象《声声慢》这种风格的称为“婉约派”,他们是宋词的两大流派,可是老师有个问题问大家:是不是婉约派就是非常的悲伤、忧愁呢?(婉约词比柔婉、抒情)
师:是的豪放词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磅礴,有气势。豪放词特点: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婉约词的特点:以情动人,以美取胜。结构深细缜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代表作:《声声慢》李清照。看来同学们对宋词确实有一定的了解了,那刚才在大家整体诵读悟情的基础上,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方法对这两首词还什么不同感悟和读法吗?
4、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方法交流感悟《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
5、同学们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也许以往的印象中,一提起李清照,一提起婉约词,有的人就会认为她的词写的都是闺怨闲愁,其实不尽然,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而且李清照诗中也洋溢着激越的爱国情感,如《夏日绝句 》体现出女词人对故土、故国的无限流连连和深沉的爱。同样,苏轼几度被贬,几度的挫折中反而使他的人生经历更丰富,也开拓了他更宽广的文学领域,可以说苦难与挫折成就了他伟大的人格与伟大的文学作品,但是他那种在顺境中不骄奢享受,在逆境中亦能随遇而安,不悲观失望,仍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坚持对美好人生、美好事物的 3 追求,是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去学习的。同学们,看来无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它们的创作都与词人的生活经历,所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抒发的都是词人的真情实感,这和我们的作文又是多么的相似,作文中我们不也是在书写着自己的生活感悟,抒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吗?
6、那对于其他的宋词呢?把你喜欢的词句推荐给大家吧!
7、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方法交流感悟推荐的其他宋词。
师:你们如情入境的诵读、感悟真的是让老师感受到了宋词的无穷魅力,令人觉得回味悠长。实际上,你们知道吗?词是中国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文人创作渐多,晚唐五代趋于繁荣,宋代极盛。诗仙李白就著有忆秦娥,菩萨蛮,他还被人称为百代词曲之祖呢。还有白居易的《忆江南》、张志和的《渔歌子》,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的一流大家。《虞美人》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他的一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尽写愁思就象春水一样无尽绵长。清代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还有我们敬爱毛泽东主席,诗词气势磅礴,一泻千里,体现了一代伟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情壮志与精神境界。他的诗词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艺术概括,是中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同学们,你们还积累了哪些词?请你朗诵给大家!
师:在本册书的第八单元,我们将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近毛泽东,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也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搜集毛泽东的诗词作品,作为我们下一次经典诵读的主题。
三、总结拓展
师:学们真的走进了至善至美宋词,同学们,优秀的诗词作品包蕴厚重,意存高远,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说:“宋朝那个词的辉煌时代不可能再出现了。文学是有规律的,现在不是诗歌的时代。因此把唐诗宋词及中国经典传统文化变成今天的食粮,让现代文学吸收精华。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来锻造我们豁达的胸怀;来丰富我们纯洁的情感;来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来成就我们不朽的事业。课后作业:
以名言佳句串联出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自然美景。如:秋日的田野更有一翻 4 美景,那绿油油的稻田,变成了眼前金灿灿的稻浪起伏,好像闻到了一阵丰收的稻香,真似辛弃疾“《西江月》中“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景象。”农民伯伯忙前忙后,准备收割金黄的稻子,黑色的芝麻和雪白的棉花,秋天喜悦的心情醉在丰收之年。
——————————————————————————————————————————————
师:孩子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老师更想说:“腹有诗书文亦华,愿同学们从中国的古典诗词文化中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品位,陶冶我们的审美情趣,健全我们的人格。让我们相约经典,闻香识雅,携手经典,一路芬芳。”
第二篇:教学设计《宋词四首》
宋词四首
执教者:施泓超 执教班级:高二()班 课时: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并体会四首作品中词人所呈现的内心情感。
2、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充分利用课本信息(文本、注释),引导学生发现这四篇作品各自的形意兼备之美。
2、难点:让学生了解这四篇作品所表达的“感伤”主题的源头和价值,并进而初步了解词“缘情”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1、《雨霖铃》
1)导入
词的产生—流行歌曲说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 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词的基本知识:曲子词 诗余
字数
词牌名等知识 可不讲
问:两宋词人中,拥有最多粉丝的是谁呢?
答: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柳永=方文山
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名字抹去。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学过《八声甘州》
2)词牌名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也就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3)上阕讲读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1] 寒蝉:蝉的一种。《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2] 长亭:馆驿,古人送别之所。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前两句,环境描写: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对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此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长亭晚,一二一结构,极吞咽之至,增加凄凉况味。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3]都门帐饮 叶廷珪《海录碎事·卷六》:野次无宫室,故曰帐饮。实汉书中已有帐饮。[4]兰舟 《述异记》: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至今在洲中。诗家所云木兰舟出于此。盖言舟之华贵,并非实指。
典型环境的典型心理。一边;留恋情浓,一边兰舟催发。矛盾冲突之激烈。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5]凝噎:喉中气塞,说不出话。
细节刻画是情感的集中表现,真挚动人。语言通俗而情感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别后想象
邈远之景,惆怅 既曰“烟波”,又曰“暮霭”,再曰“沉沉”,着色谓之浓 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谓之广
“念”字尤佳,清万树《词律发凡》云:名词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何也?„„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此处,“念”作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一下一气流贯。“念”字后又“去去”两仄声,一字一顿,越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
上片有哪些表示离别的意象?
寒蝉、长亭、兰舟(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承上启下,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
4)下阕讲读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点明离别主旨,先做泛论。意云离别悲情自古皆然,非自我始。离别+冷落+清秋 三重 呼 2 应上片寒蝉凄切 层层加码(冷清秋),更 “更那堪”三虚字,情感更浓。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晓风、残月 三个典型意象触动离愁,酒后清醒,愁定思愁,情何以堪。警策之句
虚景,因情设景,情景交融。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换一情境。前为景语,此为情语。此去两字上承“念去去”,经年近应“今宵”,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呼应“无语凝噎”
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却以一问句结,有收不住之势,留有无限韵味。5)汇评
[1]王又华《古今词论》:“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临其境,倘怳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
[2]沈雄《古今词话》引《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曰,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3]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
2、《踏莎行》
1)介绍作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词人。文字工巧精细 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踩点:秦观的文化常识、秦观与苏轼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秦观为何被贬,是怎样的心情)
秦观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他十五岁丧父,自幼研习经史兵书。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最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1086),苏轼举荐他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预修《神宗实录》。绍圣初(1094)坐元祐党籍,出任杭州通判,又被贬监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地。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
据《秦少游年谱长编·卷六》:绍圣四年(1097)“二月,郴州编管秦观,移横州编管”,诏书到达之日,当在三月以后,此时少游作踏莎行,写贬谪后心情。参考: 元祐党籍
也称“元祐党人”。北宋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年仅九岁的哲宗继位,由宣仁太后同处分军国事,同年司马光任宰相,全面废除王安石变法、恢复旧制。前后历时九年。至此,支持变法的政治派别,被时人称之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一派,则被称之为“元祐党人”。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用章敦为相,再一次起用变法派人士,全面恢复变法新政,严酷打击元祐党人,前后历时六年有余。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皆遭流贬。元符三年(1100),宋哲宗去世。宋徽宗赵佶继位,向太后垂帘听政。其间,再次起用元祐党人,废除变法新政。九个月后,向太后患病归政,宋徽宗正式执掌大权。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用蔡京为相,重又崇奉熙宁新政。崇宁元年(1102)九月,宋徽宗令中书省进呈元祐中反对新法及在元符中有过激言行的大臣姓名。蔡京以文臣执政官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范纯仁、韩维、苏辙、范纯礼、陆佃等二十二人,待制以上官苏轼、范祖禹、晁补之、黄庭坚、程颐等四十八人,余官秦观等三十八人,内臣张士良等八人,武臣王献可等四人,共计一百二十人,分别定其罪状,称作奸党,并由徽崇亲自书写姓名,刻于石上,竖于端礼门外,称之“元祐党人碑”。不许党人子孙留在京师,不许参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录用”。后来,更增“元祐党人”为三百零九人,其中陆佃、章敦、曾布等为新党。蔡京手书姓名,发各州县,仿京师立碑“扬恶”。
2)朗读疏通全文 3)上阕解读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1]迷、失: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2]桃源: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
此句写“避世仙境”之不可得,虚写。意想之中的凄凄迷迷之世界。因情造景,景为情设。
“失、迷、无”三个否定词,否定的是词人梦中之境,表现怅惘和渺茫 清黄了翁《蓼园词话》云:“雾失月迷,总是被谗写照”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3]可堪:那堪,受不住
李商隐《春日寄怀》: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4]杜鹃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不如归去”的叫声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实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
“馆”已示羁旅之愁,孤馆进一步点明,而“孤馆”又被紧紧封闭在春寒之中。杜鹃、斜阳 都是都是引起乡愁的 炼字:失、迷、断、闭 炼字需要注意:
字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在诗中写出了什么景象? 表达了什么情感? 炼字三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4)下阕解读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5]梅花 刘向《说苑》:越使者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韩子曰:“恶有一枝梅乃遗列国志君乎?” 《荆州记》:吴陆凯与范晔善,自江南寄梅花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增一枝春。”
[6]书信。古代以生绢作书,故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怕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友人投寄书信,极尽思想怀旧之情。少游为贬谪之人,北归无望,亲友们的来书和馈赠,只能徒增别恨。书信越多,离恨积的其实也越多。无数书信砌成无数恨。而冰冷的墙更加深了词人深切的感受。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
这种写法,不仅把抽象的微妙的情感变化形象化了,而且也可以使人想象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7]幸自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幸,犹本也,正也。„„幸自,本自也。似 杜审言《渡湘江诗》:独怜京国人南去,不似湘江水北流。此处宕开一笔,借山水痴痴一问,应该是高于杜审言的
关键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处虚字,无情的山水也似乎变得有情了。作者笔下的郴江已经注入了作者自己离乡远谪的深长幽怨,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一种反躬自问。
以虚开头,转入实景,最后化实为虚。上片写:客馆凄凉景象,反映作者迷离惆怅 下片写:贬谪飘零之苦,思想感旧之苦
这首词的最佳之处就是虚实之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
5)汇评:
[1]黄庭坚《山谷题跋》:右少游发郴州回横州,顾有所属而作,语意极似刘梦得楚蜀之间诗也。
[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冷斋夜话:东坡绝爱其尾两句,自书与扇,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3]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羁旅,哀怨欲绝。起写旅途景色,已有归路茫茫之感。“可堪”两句,景中见情,精深高妙。所处者孤馆,所感者春寒,所问着鹃声,所见者斜阳,有一于此,已令人生愁,况并集一时乎!不言愁而愁自难堪矣。末引“郴江”、“郴山”,以喻人之分别,无理已极,沉痛已极,宜东坡爱之不忍释也。
[4] 徐轨《词苑丛谈》卷三云:此词“东坡绝爱尾二句,余谓不如„杜鹃声里斜阳暮‟,尤堪肠断”。
[5]王国维《人间词话》:少游词境凄婉 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又: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6]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层次极为分明。开头两句都以对句起,都是平叙;中间第三句一顿;末两句是中心所在。虽是小词,用的是慢词作法。
3、《苏幕遮》
1)介绍作者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是大晟词人的代表。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王国维论周邦彦曾云:“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惟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而创意之才少耳。”
他写景的小词富有清新俊逸的风格,如《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苏幕遮》 2)朗读,梳理文本 3)上阕讲读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1]沉香:水沉,沉水。沉香,青桂等香,出海南诸国及交,广,崖州.沈怀远《南越志》云∶交趾蜜香树,彼人取之,先断其积年老木根,经年其外皮干俱朽烂,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
[2] 溽暑:夏天潮湿闷热 [3]侵晓:佛晓
从几个角度去写清晨的感受? 嗅觉、感觉、听觉、视觉
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这几句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作者是在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4]清圆:清润圆正。用来形容,月亮、歌声、荷叶、树叶。此处讲宿雨过后,荷叶亭亭出水迎风摇曳之美姿。王国维《人间词话》:“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请学生用白话文对他进行一番描写: 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叶上积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红的荷花在春风中轻轻颤动,一一举起了晶莹剔透的绿盖。远远望去,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
鉴赏“举”字
睹物思情
4)下阕讲读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5]芙蓉:荷花。照应前文。
这首词朴素生动,创造的形象优美。整首词无一句用典,主要都是从生活中提炼的词语,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荷花的神韵,抒写了自己淡淡地乡愁,创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
5)汇评
[1]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神眩。[2]陈世焜《云韶集》: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
3、《声声慢》
1)作者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父: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 夫:赵明诚 “二安”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作于绍兴十七年(徐培均观点)
2)指导学生用沪方言朗读《声声慢》 或用中古音由教师示范朗读 目的在于读出入声字的感觉(急促),把心中之悲表现的更为突出
《声声慢》本押平声韵,李清照独押仄字,韵味百出
声声慢这种词,最初是押平声韵的,自李清照突破旧制,填”寻寻觅觅“,创新仄声韵。蒋捷和张炎都是用的平韵。
3)上阕讲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4个叠字使用
既使词家倾倒,亦为历代论词者所称道,并公认为这在形式技巧上是奇笔,甚至谓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叠字是景语,又都是情语,情景交融。“寻寻觅觅”,写主人公起床伊始若有所失,到处寻找,托出她空虚、不安和恍惚的心情。“冷冷清清”,承上启下,寻觅毫无收获,更觉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写出冷清至极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凄凄惨惨戚戚”,极力渲染她凄苦、悲惨和忧戚的情态。这7种叠字都具有浓厚的感情,即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悲愁之情。这种感情,不仅与全篇的气氛完全一致,而且它们冠于词头,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使读者一接触此词就深受感染,并贯穿始终。
集音乐美、形式美、抒情美于一体,而且毫无词语阻隔,是直接连用的最佳例子。
寻寻觅觅,找什么呢? 冷冷清清,为什么呢?
个人遭遇之愁,国破家亡之痛一起用上心头
百感迸发于众,不得不吐之为快,有欲罢不能之感。
Q:这十四个叠字读罢给你怎样的第一感觉?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1]乍暖还寒:非春也,晨也。
[2]将息:诗词曲语辞汇释“将息,保重身体之义”此自谓最难安息,修养。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最难将息”呼应“寻寻觅觅”,不知如何是好。
总结:寒暖不定之伤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有“晓来”一说。《词综》本、张氏《词选》各本作“晓来” Q:晓来说,晚来说哪一个更好? 学生讨论
抓住文本关键词句
“扶卯头酒”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注云:
“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
唐圭璋《读李清照词札记》:此词上片既言“晚来”,下片如何可言“到黄昏”雨滴梧桐,前后言语重复,殊不可解。若作“晓来”,自朝至暮,整日凝愁,文从字顺,豁然贯通。
言用酒消愁不抵事。
总结:晓风逼人之伤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3] 雁:故乡之象征。盖南来秋雁也。《唐宋词选释》云:“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
Q:大雁飞过给你怎样的感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总结:雁声入耳之伤
4)下阕讲读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黄花:《礼记·月令》“鞠有黄花”,是谓之菊花也。
[5]憔悴损:非花落,人伤也。秋意浓而时境迁,睹物生情,花盛而斯人不在,故人颜憔悴。
[6]堪:犹言想摘。人心思故,无意流连。得无人事更迭之感乎?
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自损,则欲摘而不堪摘了,也露出惜花将谢情怀。比唐人杜秋娘“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高。总结:懒摘黄花之伤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7]怎生:如何
[8]黑:邓廷桢《双砚斋词话》押“黑”字尤为险绝,闺襜得此,可称才难。
张端义《贵耳集》:更有一字奇云“„„”,“黑”字不需第二人押。妇人中有此文笔,代间气也。
独自无聊,内心苦闷。张惠言《词选》断句,“独自“连上文。
Q:这句词给你眼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一个幽怨的老女人,独自倚靠在窗前,痴痴地等候着一个永远也回不来的最心爱的人儿。总结:日长难黑之伤
间气即闲(閒)气,纪昀引作闲(閒)气。旧说为杰出人才,谓之闲(閒)气。“闲”(閒)读jian4。《春秋纬·演孔图》:“正气为帝,闲(閒)气为臣,宫商为姓,秀气为人。”《太平御览》引此云:“闲(閒)气不苞一行,各受一星以生,若萧何感昴精,樊哙感狼精,周勃感亢精者也。”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8] 点点滴滴:点点滴滴,刺入心间;那个滴滴点点,愁密如斯。一如贺梅子之“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意细雨,不是滂沱大雨,说明安静、注意力集中。雨打梧桐的情境中,李清照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 请学生配合音乐品味三句词(含梧桐、雨)
秦观《鹧鸪天》:无一语,对方樽,安排断肠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两句脱胎于此,合二为一,情真而意更切。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悲凉、凄清、寂寞、空虚等等。总结:雨打梧桐之伤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次第:《诗词曲语辞汇释》:次第,况状之辞也,犹云状态也……李清照声声慢词(词略),这次第,犹云这情形或这光景也。
[10]愁字了得:万千愁绪却收以一个愁字,真乃万言千语话不尽,欲说还休,欲罢还留。而实际上早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得,了结。
六种伤收结到一个字——那就是“愁”
可是这份愁又是这一个字所难以全部表达的,在这意犹未尽之处,作者又平添了一份叙述不尽的哀愁。
5)汇评
[1]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笔力之遒健,描写之深入,境界之逼真,情绪之迫切紧张,均充分的现出,绝不一类一个妇女的手笔,入手连用十四叠字,即已险奇,而收句复又用两叠,却用来妙语天成,毫无堆滞粉饰之迹。[2] 龙榆生《词学十讲》:这里面不曾使用一个典故,不曾抹上一点粉泽,只是一个历经风霜、感怀今昔的女词人,把从早到晚所感受到的“忽忽如有所失”的怅惘情怀如实的描写出来。看来都只寻常言语,却使后人惊其“遒逸之气,如生龙活虎”,能“创意出奇”,达到语言艺术的最高峰。这和李煜的后期作品却又异曲同工之妙,也只是忧郁情真语真,结合得恰如其分而已。[3]徐轨《词苑丛谈》:李清照声声慢秋闺词云:“寻寻觅觅„„”,首句连下十四个碟子,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4]张端义《贵耳集》: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
[5]夏承焘《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征》: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个字里舌齿两声交相重叠,这应是有意啮齿叮咛的口吻,写自己忧郁徜怳的心情„„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 10 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
[6]明陆云龙《词菁》卷二:连下叠字无迹,能手。“黑”字妙绝。[7]清沈谦《填词杂说》:予少时和唐、宋词三百阙,独不敢次”寻寻觅觅"一篇,恐为妇人所笑。
[8]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正词家所谓以易为险,以故为新者,易安先得之矣。
第三篇:宋词之旅的文本特质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学术 散文 文本特质 恋古情结 当下 关怀 主体人格
论文摘要:在当前的“散文热”中,作为学术散文,李元洛的(宋词之旅)是一个较为独异的现象。它以批判精神、忧患意识、恋古情结、当下关怀为依托,成功地实现了学术操作的文学化,在当代散文创作方面有明显的创新价值。同时,其读诗即读人、读心、读史的实践本身,使审美客体的人格与创作主体的人格高度迭合,并成功地实现了现代阅读与文学写作的完满统一,这同样是具有深邃的启迪意义的。总之,(宋词之旅》是一个有其特殊风采的文本。
在近年来“学者散文”的创作热潮当中,李元洛的《唐诗之旅)、《宋词之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之前,当代“学者散文”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尽相同的品种;这之后,有信息表明,沿此大势进行的操作,也将导致新的“学者散文”的面世。这无疑都是令人欣喜的事情。
对于当代散文创作的格局,笔者曾经作出过这样的评估,即:它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三个层面,共同形成一个散文创作的金字塔式的‘’建筑”,塔基是大众散文,塔腰是作家散文,塔尖是学者散文。这不仅仅只是以其数量言之,主要是以其文化价值作衡度标准来说的;就此而论,我以为称现在是一个’‘散文时代”,是一个能让人接受的说法。假如以文学部类的名称为喻,一句话,我们的“小说时代”、“诗歌时代”、“戏剧时代”,的确都已经过去了,至少可以说是“热”过了;这意思是说,用更加务实从而也更加理智或明哲的眼光心态来观察、认识、把握和表现生活,的确已经成为我们时代或日“当下”绝大多数人比较趋同的生存需求和“文学态度”。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包括在“当下”的这段时日里,不再需要热忱、理想和奋斗,也许恰恰相反,为着使这些东西不再虚狂、空幻和浮躁,为着让它们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我们转而更加重视自己的理性、知性和悟性,确乎是当务之急或“重中之重”。持续多年并至今不衰的“散文热”,以及上述散文创作的“金字塔结构”,就是一个明证,说明这恐怕真的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并且既不必讳言也无须惊诧。在生活当中,人们空前自觉地咀嚼、体悟、回味、反当生活本身,这该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实呵!也许比较起目前仍然存在的许多“泡沫”现象来,这更是一股值得珍视的文化潜流。而“学者散文”的“先锋”和“主导”作用,只要细察,人们是不能不承认的。
90年代所大量涌现的“学者散文”,体式、体性、体制、体用,都不尽一致。有的注重“知性”,有的注重“文化”,有的注重“学术”,有的注重“启悟”。我以为都是有益的,可以在不同的层面,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不尽相同的现实需求。但既然“学者散文”本身还在发展当中并受到读者的欢迎,那就说明其文化价值还有进行更深人、更全面、更充分的开发和拓展的必要。李元洛的(唐诗之旅》、《宋词之旅)的出现,固然有作者自身的缘由,当然也不仅仅是如此,事实上它也是生活呼唤与催促的结果。
就作者个人的既定追求来说,他在《宋词之旅》的序言中很明白地表示:“继《唐诗之旅》之后完成的这部散文专书,除了专题性与开拓性之外,我还希望它有学术的根基,同时更有散文所必具的美质,希望它既是我与宋词人作时隔千载的交流对话,抱一掬古典的芬芳,同时又表现出作者的批判精神与忧患意识,抒儿许当下的关怀。”这意思是很明确的,也许可以这样来拆解:专题性、开拓性、学术性、文学性,作为这位白称是“已退伍的评论老兵,刚参军的散文新秀”的个人追求,自是再明白不过了,他实际上想要做的,是一种兼有“边缘性”和“先锋性”的工作,照我的理解,就是想要写作一种‘.学术散文”,但又与此前较为流行的那些亦可称之为“学术散文”的文本不尽相同。从其文本特质的实际情形来看,既非借题发挥式的思辩型‘“知性散文”和“文化散文”,亦非抉幽发微式的考据型“学术随笔”和“读书札记”,而是在一个规定性很强的学术对象范围内,既作专题式的全面扫描,又立足于此抒写个人的自我情怀,即以学术的积累为根基,以散文的美质为旨归;而批判情神、优患意识、古典情结、当下关怀,则是其之所以要发思古之幽情,进行“专题性与开拓性”的写作的真正的内心驱动力,对此他确是充满激情与自信的—他说:“我虽已年届花甲,却绝不可妄自叹老磋卑,何况我热血未冷,普力未衰,壮心未老,对文学的不贰之诚依旧,手中的那一支笔啊也尚不肯就此归还。我相信,我的生命之树的年轮中,还能听到春鸟新的歌唱,我的生命的天宇上,还会嫩烧夏日如火的霞光!”这的确是让人感怀多多的,由中我们可以极为分明地看到一位当代学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他的情志高标的活泼泼的灵魂。毫无疑问,这也是当代生活本身激发的结果。
李元洛是著名诗评家,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珍珠,是他的一贯的爱物,也是他的宝贵的财富。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银河系里,他曾经进行过自由而酣畅的遨游,所获甚为丰盛;但时隔多年之后,他以全新的姿态重又回到他的“老对象”上来时,我们可以发现,他不仅旧情未断,而且爱意更为深切和强烈。这是一个值得许多当代人关注和深思的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并引起警策心的现象二当前中国人的“务实”追求,应当客观地说,它的确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但在这中间,我们的确也于有意无意之中,失落了或者正在失落一些极为宝贵的东西。而李元洛的“散文专书”或曰“专题散文著作”写作所给予笔者的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他正“跟”在这些当代中国人的“身后”,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不辞辛苦、非常痛惜地把这些被抛弃或被遗失的东西捡拾起来,并且认真、细致地吹掉蒙在它们上面的尘土,拂去盖在它们上面的沙石,虔诚、小心地进行擦拭和清洗,以还其固有的金灿灿的本相,提醒某些患了失忆症,遗落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作为我们的精神文化支撑的民族魂的当代中国人,不要取近舍远,趋物弃人,因小失大,得形忘神,从而弯了脊梁,丢了精髓,由于沉溺于虚假的奢华,迷醉于浅近的浮利,而疏远以至于扔却了我们借以安身立命、发展前进的根基,从而陷人堕落和异化的泥沼尚不自知。就此而言,李元洛的“跟”在人们“身后”所进行的文化“捡拾”工作,其实又无异于是“站”在这些当代中国人的“面前”,作激情满怀、意气昂扬的振臂呐喊和大声疾呼,其“与宋代的词人们白天把袂同游,晚上挑灯夜话,和他们一起优时伤世,歌哭笑傲,和他们一道移情审美,豪唱低吟”,始则“出今人古”,继则“出古人今”,在经历了“饶多清兴而又跋涉艰难的长途”之后,终于又“回到了红尘滚滚的当代”,这一过程,又平添了一种激昂慷慨的悲壮意味,是足以引起我们的由衷叹赏和深长感怀的,并且以此获得了独特的价值。
根据这一思路,我以为要探究李元洛“散文专书”或曰“专题散文著作”写作的意义,即便只是立足于其“学术散文”的创作迫求本身来看的话,也不应只作一般性的理解而是还必须有些更为深邃的眼光。比如,我们当然可以按照通常的做法,分别从“学术”和“散文”这两个层面来进人其文体从而分析出其各自所固有的价值特质;但同时又应注意到,这里的“学术”操作与“散文”写作,都分别与通常意义上的纯“研究”与纯“创作”有所不同;而且,它们还是以相互间的有机联系,统一于一个创作主体既定、完整的文化追求目标的,如果割裂开来的话,恐怕很难得其真义。
从“学术”角度看,(宋词之旅》所做的工作,很明显主要是两个方面。即:第一,它对宋词进行了一次宏观的、全面的爬梳,其突出的特点,是作者有白己鲜明的和独立的理路。一方面.内中有比较多的篇幅都是带有原创性质的新颖的研究成果,而且在点、线、面上都有不少富于启迪的可贵发现。另一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与可贵发现,又往往并没有作纯学术意义上的具体展开和深度发掘,似乎作者的写作本旨至少是其核心意图并不在此;第二,它对宋词的名家名作进行了大面积的、有重点的赏析,其突出的特点,是作者的价值判断和主体意向极其清楚而明确。一方面,无论是对于大家、名家还是被遮蔽的无名之辈,作者都力图从其点评式的赏析当中凸现自己对审美客体的个人体察与理解。另一方面,这些体察与理解当中的学术性成份及其所可能产生的研究价值,作者同样也不作科学探究式的具体展开和深度发掘,此中的含蕴与上述情形应是吻合的。对于“已退伍的评论老兵”来说,这两个方面的操作都显示出作者深湛的专业造诣和优异的学者素质,但他却毅然决然地“适可而止”,宁愿放弃其唾手可得的研究成果而只是把学术性的操作作为一种工具来加以利用,可见其主观抒吐的主体性是何等地迫切而强烈。应当说,这既明显地反映出创作主体的人本与文本个性,在当前既有的“学术散文”写作中,也是一个较为独异的现象,可作为一种新的动向来观照。
从“散文”角度看,《宋词之旅)的文学表征,我以为除了它的语言运作的精心之外,主要也是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第一,作者在“与宋词人作时隔千载的交流对话”时所处的现实背景,亦即其文化语境;第二,作者在“抱一掬古典的芬芳”,“抒几许当下的关怀”时,其即一时感兴背后的情感状态,亦即其文化思路。我以为,就这两个方面的情形而言,作者借助于其文体所反映出来的主体的.‘现场感”,都是强烈的。这有两个层面,一是“出今人古”时的“现场感”,即作者在把自己置于“古典时空”中时的“现场感”:他是那样地欢悦、舒怡、畅快和陶醉;一是“出古人今”时的“现场感”,即作者在使自己回归‘.现代时空”中时的“现场感”:他是那样地气闷、烦躁、不适和抵触—这两者都从其语言操作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得出来。甚至有时我们还会得出这样一个阅读的印象,似乎对于他的“交流对话”的对象,作者常会因其深爱而显得特别宽容:而对于他的“批判”、‘’忧患”的对象,作者又常会因厌僧而显得尤其严厉。但无论怎么说,我们知道,作为文学表达,这一切的真正积极的意义,首先是在于它提示了作者生命体验的真诚性和生存感受的真实性,而这恰恰又是散文创作的第一要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由中发现其文本特质的另一个尤为可贵之处,即作者在其写作中,的确是“动了真气”。这有两重内涵一是“有我”,不管其中包含了多大幅度的学术性操作,始终都是立足于自我表现这一文学宗旨和艺术基点的;一是“无我”,即一旦进入了特定的文化现场,其即时感兴的的抒吐,就都自然而然地带有了情不自禁、不由自主的人文特征—这种“有我无我之境”还体现在这样一个独特的文化场景当中:作者明明是在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唯一实在的听众只是当代的读者,但他却要(至少在形式上)把他们撇在一边,而径直、固执和一厢情愿地把“宋词人”作为自己的“交流对话”的对象;虽然他明知这只不过是一种纯主观的精神与心理的幻像,却仍然一边不断地说着诸如“我已无法”向其叩向、证实、征求意见之类的话,一边坚持以其知音、译友、文化同道的身份,去寻求其不存在也不可能产生的回应。而且我们明明能够清楚地看到,作者的价值判断的鲜明性表现在其对象指涉上时,虽然在实际上不是特指性很强的,却又儿乎采取了全都分别以“当时”和“今日”这类全称性词语来加以涵盖的操作方式。这恐怕只能说明,至少在精神领域里,创作主体的写作状态,是于一种带有“孤独感”的主观冲动;而其写作过程,至少对于他本人来说,又会于无形当中,借助其语言动作的自我暗示作用,反过来不断地加深其“孤独感”。于是形成一个精神、心理、思想、情感的文化圈:恋古愈深,厌今愈甚;厌今愈甚,恋古愈深。循环往复,筑起围城,作者无法突困,也无意突圈,最终集聚,积淀,凝合,结晶,产生出一个贯申全书,实际上是洞穿了全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也反映了创作主体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当中的全部心理内容和心路历程的“永恒”的民族文化母题,即批判精神、优患惫识、恋古情结、当下关怀。这是作者既定的专题性、开拓性、学术性、文学性,以及其边缘性、先锋性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文化归宿。但我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单纯的肯定性或否定性现象来加以认识、解读、把握和评判的。我以为它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微妙的、矛盾的现象。
抽象地说,其局限性自也不必讳言:作为散文,其“当下关怀”应当说比较单薄,而且也比较缺少一点现代立场与现代惫识;具体地说,其开放性确也值得肯定:作为学术,其“恋古情结”中的良知与正气都是显豁的,而且有不少的独见卓识,有一种可贵的文化襟怀。尤其是,当于熙熙攘攘、闹闹哄哄的当下生活中“发现了文化贫困与精神皿乏时.从民族的文化典籍和文学精品中去寻索生存动力与生命资源,不能说不是可供选择的正确路径之一。也许从《宋词之旅》的文本实际而言,作者的学术素养显然大大地高出于其文学才能,换言之,其“学术的根基”之深厚扎实,不禁要使其“散文的美质”相形逊色;但唯其如此,选择“学术散文”的写作来抒吐自己的现实情怀,又恰恰是最为明智的,何况如前所述.其批判精神与优患惫识的体现与张扬,又在“散文—文学—艺术”的题中固有之义上,应当说还是很成功的。而我在非常认真的阅读当中所得到的一个最大的收获是,我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确看到了一个性格鲜明、面貌清晰的抒惰主人公的形象。据我的理解,这应当就是正常的散文阅读所本该持有的衡量尺度。但这不是读者的成功而是作者的文学创造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应的有力证明。虽然其方式的确是有些特别。
当代诗人兼杂文家邵燕祥曾经说过:读诗即读人,读心,读史。这当然是很高明的经验之谈。但肯定也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能够进行这样的阅读。据我粉要能够成为这样的读者,至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第一是他得有清醒而强烈的人的意识。他以人为本,有人道主义情怀,坚持人文立场,注重人生价值和自己生命的质量。他认为在无论怎样的生存条件之下,人都应当活得像一个人。反过来,如果一种生存环境和一种生活方式,通迫或者诱惑人发生了异化的话,那么它们就是该诅咒的,该改变的,该革除的。自然,人如果自己先就或迅速或逐渐地丧失了人的警觉,从而不把自己当人的话,那么人本身就是一个罪草,同样是该诅咒、该改变、该革除的:人之为人的原初意义已经不存在了,那又何须乎活在人间呢?诗是人的声音,所以我们读诗,就是寻求做一个真正健全的人的一种必要的途径,就要读人,读心,读史—人的生活史、命运史、变迁史、成长史,说到底,是要研究怎样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个具有人的本质的人的现实方式。而这是怎样严命而切要而重大的“学术性”工作呵;第二是他得有明确而执着的终极关怀。所谓终极,即“贯彻”之意,关怀应当渗透和再现在他的一切现实的物质与精神活动当中,说得俗白一点,也就是两大内容,一为社会关怀,一为文化关怀,这都是人们所已经耳熟能详的东西。
但“关怀,不难,“终极”不易,是否能够有之,也就是“试金石”了—我们看到大凡能够做到的,哪怕他衣衫槛楼,形销骨立,弯曲了骨骼,也弯曲不了心灵;即便犹如一棵悬崖边的树,也仍然无惧于眼前、脚下那无底的深渊,心里仍然在想着要展翅高飞;哪怕犹如一裸业已被伐倒了的枫树,也仍然抖擞着带有露水的枝叶,从创口处将灵魂里的清香尽情地喷吐出来,弥漫在天地之间.让世界氮抓在芬芳里。这样的人的读诗,是不能够等闲视之的。
李元洛的《宋词之旅》,很明显就是一次这样的阅读。所以说实话,我倒不是很在意其“与宋词人作时隔千载的交流对话”一说在形式上之是否成立,在内容上之是否存在瑕疵。我以为首先他既有此强烈的愿望,又在进行很切实的这种努力,并且他至少在其“又一次黄金之旅”中,倾吐了他想倾吐的,该倾吐的,而且经常倾吐—其实也就是阅读—得非常精彩;其次他至少同时是在与自己进行“交流对话”,而这“话题”本身又恰恰是饶有深意的。不仅如此,其方式殊堪令人兴奋—他赏佳词,抒豪兴,爱华章,重人文,数风情,赞志士,恋往古,叹今世;清理文史脉线,释放审美郁结,无论是对象之选择,议论之落点,都再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主体性,亢奋性,倾向性,针对性。这的确决不只是在进行一次纯学术的操作,而真正是在以‘.散文”的方式进行文学的跋涉;它当然离不了学术的根荃,而且唯其深厚扎实,那文学的枝叶也得以繁茂青慈,让人耳目鲜亮。只要你仔细体察,你甚至有可能作出这样的断言:在这部“散文专书”或曰“专题散文著作”中,学术即文学—从来以科学、客观、冷静、规范为尺度的学术,完全被富于激情的创作主体(而不是,至少不仅仅只是研究主体)文学化了.它变成了他的生命体验与生存感受的本身!这当然不是说,在形式上占据了这本书的绝大部分篇幅的“主体”部分的学术操作,已经面目全非,不再是在做学问,不再具有科学、客观、冷静、规范的内在要求,不,不,当然不是如此:我们实际上总是不时地为其学术发现而欣喜。但是,这学术之与通常意义上和一般情形中的学术之大不相同,难道不是很显豁明朗的么?以往文学史著作中经常被提到和从来未被提到的人物,作者在进行其专业的、内行的评点、赏析的时候,还是像“纯学者”所做的那样冷冰冰的么?有感觉的读者都会发现并认可这种“改变”,因为它实在比起“纯学术”来是增添了某种东西。而这恰恰又是我们今天往往有意去寻求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并不只是作者的“抒惰议论”:我甚至想,这种抒情议论的加人,固然也是增添“这种东西”的一个方式;但倘若仅仅如此操作的话,我们仍然不见得会被它所触动,学术也并不见得就会成为文学,就会文学化—哦,是了,关键就在于这个“化”,把生命体验和生存感受“化”人学术爬梳和文学赏析当中,一切感兴和议论才会显得妥贴;就这样,学术变成了文学,而作者所寻求的“交流对话”的对象—“宋词人”们,也就变成了作者自己。“时隔千载”又有什么要紧呢,既然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难道在(宋词之旅)中,李元洛不正是在评点和赏析他自己吗?这样说来,李元洛的“抒几许当下的关怀”,作为其“批判精神与优患意识”的外在表现,那些指涉当今的具体文字,相比之下,我倒觉得不一定有那么重要了;我觉得如果用“艳一掬古典的芬芳”来概括其文本特质的核心内容的话,也许更加准确一些,而“芬芳”何在,读他的评点与赏析,即可晰然领略。而其感兴之抒发,议论之倾吐,当别有价值,照我在前文中的说话,就是贯以激情,动以真气,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则,文贵有情有气;二则,可以“出古人今”。虽然其内容与形式,都稍嫌单薄了一点,与其“出今人古”的评点与赏析,不大相称,也不太“贴”。
全书26篇文字,我以为绝大多数都很好。比较偏爱一些的,是《源头活水》、(清秋泪》、(卷起千堆雪》、(国士三重奏》、(怨曲·悲歌·丧钟》、(喜乐与哀伤》、《美人·隐者·烈士》、《一去不还惟少年》、(请君试问东流水);比之更爱一点的,是(万里夕阳垂地)、(黑夜中的电闪雷鸣》、《爱情五弦琴》;但最获我心的,当数《宝刀小试》和《千古英雄气》。前两组作品,好处各有千秋;后两篇作品.我的尤为钟悄之处是在于:审美客体的人格,与创作主体的人格,在这里不仅迭合得更为令人欣慰,也使我本人感觉到特别亲切。坦率地说,我不习惯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持非常“客观”的态度,也不钦佩那种心目中只有“艺术”的做法。人都是主观的,读诗是为了读人,读心,读史,“公允平正”有什么高明?
但也可以谈一谈技术性问题。李元洛为文,语言是很讲究的.尤为注重文采,这当然好。我曾经对元洛先生口语表达的华丽由衷叹服。但不知为何,有时对其书面表达的华丽,感觉却有点异样,多少有点隔。是因为我的审美好尚更偏重于自然、质朴?是因为我已对其口吐珠玉早就先人为主?也许有之;但又似不尽然。记得在阅读其(吹箫说剑》一书时.最喜欢的是其第三辑中前半部分的作品,而像《苦辣酸甜说读书》、《师恩》、(我的思念在彼岸》等篇什则印象颇深,(寸草之心》尤其难忘.我以为其好处是既生活化而又有书卷气,情感真挚切实,内心生括丰富,表达自然流丽,涵容非常饱满。个人识见,也许偏颇,但的确没有掺假的成份。
此外有两个小问题,但我很感不适。一是书中数量颇为不少的现代俗语的嵌人,这也许正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只是,我总以为,像《宋词之旅)这样的著作,无论怎么说都是雅书,而且是古典对象,古典情调.把现代俗语撒进来掺沙子,且语调、口吻有时还含有调侃味,好不好呢?二是全书中一些句式,如“寿终正寝,不,寿终海寝”之类,反反复复地出现.我以为其效果是破坏性的。其实元洛先生的语言库藏,是相当丰富的,即便某句式不坏,似也不必如此偏爱。而与之有些相近的情形是,“出古人今”时对于当代诗人的举例.对象范围过于集中,若能作点调剂,效果也许会更好。自然,(宋词之旅》是一个有其特殊风采的文本。这一点,应当毫无疑问。
第四篇:《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育才初中 郭会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对待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同态度、什么是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理解世界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对不同文化的批判、鉴赏及学习其他文化优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尊重自己民族文化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派。
教学难重点:
教学难点: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乐章。
教学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目的:
一、<导入>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影音图片。
同学们,刚才的图片美不美?(美)对,那绚烂的烟花、五彩的丝绢、神奇方块字、清明上河图、敦煌的飞天神女,还有一把琵琶弹出的千年古韵。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一夜,中华文化惊艳了世界。在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灿烂之后,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搭乘旅游列车,来一次世界文化之旅。
在<导入>部分,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为学习世界文化奠定了基础。此环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做到了心动)。
二、预习环节:在旅游之前呢,大家先来看本节的预习重点,并在组内展示你的课前预习作业(课前收集的各国文化的资料)。
在<预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本课的预习思路与重难点,为学生的预习做到了有的放矢。学生课前的预习作业,拿到课上进行组内互对答案,让学生做到了课前动起来。(让学生做到了动手,动脑,动心)
三、师生互动:
好,同学们就看到这里,带着大家的预习收获和疑问,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旅行,第一站我们来到的是:节日之旅。
1、传统节日大展示。(展示中国的和外国的传统节日)
(1)请同学们先来展示你所收集到的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来历,食品之类的。生1: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吃饺子,放鞭炮,发红包等等
生2:我国有中秋节,习俗是赏月,吃月饼
生3:还有端午节,是为了几年我国的历史名人屈原,习俗是赛龙舟,吃粽子等
。。。
师进行小结,并出示表格:
我国传统佳节文化习俗节日名称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传统习俗拜年、派压岁钱,吃饺子、年糕赛龙舟、吃粽子祭祖、吃寒食赏月、吃月饼猜灯迷、观灯、吃汤圆……(2)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看来对我国灿烂的节日文化做到了了如指掌。那么,外国的节日你们能说出来吗?
生(纷纷举手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行了小结,并出示了表格:
外国佳节文化习俗国家名称日本巴西西方国家节日名称樱花节狂欢节圣诞节复活节愚人节………………(师):各国不同的节日说明了:
(生讨论并回答):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师):其实,同一节日在不同国家表现的也是不一样的。(师为生展示各国不同的过年方式:)
中国:贴福、年夜饭、鞭炮声、饺子、压岁钱、元宵、拜年等。日本: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至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为除夕日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五天,第四天为元旦印度元旦被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让学生大声的读出来,并提问:同样是过节,为什么各国的习俗却各不相同呢?(生):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由此得出文化的特点;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
(过渡):世界上文化的种类多种多样,节日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我们再到第二站去看一看,还有哪些方面的文化。
第二站:环球之旅
了解世界各国,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代表人物、建筑、饮食、服饰等文化。
教师设置一激趣环节--------<知识大擂台> 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抢答,看看哪些同学知道的多,答得快。(教师放映图片)
(学生飞快的抢答出:中国长城,美国自由女神像,法国埃菲尔铁塔,日本富士山,埃及金字塔等等,相关人物也能准确的对号入座)
(师):为什么看到这些事物,你就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呢?(生):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各个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了本国、本民族的烙印。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家和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了世界,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师:)下面我们来到了第三站 第三站:特殊之旅——探究语言文化(教师出示问题:)
①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成英语。“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please go upstairs”(“如果你想看得更多,请上楼”)
②把“无风不起浪”。译成英语——
“where there is fire , there is smoke ”
(“有火的地方就有烟”)(师)看一看中国的俗语和古诗如果要用英语翻译,会翻译成什么样子的?大家讨论一下下面四个问题。
(师)①古诗和成语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生)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师)②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生)酷(cool)、巧克力(Chocolate)、沙发(sofa)、等。
(师)③古诗翻译上有困难,但汉语中又吸收外来语说明了什么?(生)文化需要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因为语言虽存在差别,但不分优劣;文化虽存在差异,但各有千秋。
(师)④那我们让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可以吗?(生)不可以,那样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师总结)所以,我们拒绝标准化、单一化的文化。奏响和谐的文化乐章。
(师过渡:)在旅游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下儿尴尬,如我们班的家琛同学,在美国见到了他的好友杰克,就发生了一些小尴尬。
(学生表演)
(表演完毕,出示问题)
1、杰克为什么会生气?
2、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问候会生气吗?你会怎么办?
3、面对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和杰克会有如此不同的反应? 在学生自由表达见解的基础上,师做出小结: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待人处事的方式也不同。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师:)既然跟老外打交道容易发生误会,那干脆不跟老外打交道,省得彼此误会,这种做法行得通吗?
(生:)不能。
(师:)那究竟该怎么做?大家想一想。老师在这给大家提供两种态度供你们参考:是排斥呢?还是沟通呢?
(生:)我们选择沟通。因为排斥: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而沟通: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所以我们选择了沟通。
(师:)大家的回答非常正确,做人一个中国人,应当以开放的胸怀面对世界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师生互动>环节,即展示成果环节.我把世界文化之旅分为三站进行: 第一站:节日之旅
让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及其过法;为学生展示各国不同的过年方式,一例一释,得出相关结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本环节 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又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课前通过学生的预习,课下自主收集资料,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课上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让学生动了起来。(让学生做到了动心,动口)。
让学生“列举外国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节日”时,我让学生简要的回答了国家和节日名称。目的是让学生在领略本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基础上,再去初步感受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加深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理解。
第二站:环球之旅
带领学生去领略世界各国的其他文化,特色事物。
在此,我以“知识大擂台”的形式展示,要求学生抢答,并得出结论: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不同文化,都有其标志性的代表事物或人物。
本活动,我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理解,激发学生已有的体验,形成新的经验,提升为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环节让学生做到了动脑,动眼,动身)
通过以上两站的旅行,让学生自己体验感悟文化的多样与丰富,以此突出本课重点。
第三站:特殊之旅
在此我设计了中英互译,要求学生查看并思考四个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的差异,并理解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应做到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在旅途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尴尬,所以我设计了“旅途中的尴尬”一环节,并要求学生表演。在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提出四个问题。让学生理解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待人处事方式不同,从而尊重文化差异。此活动的设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悟到为我们双方应加强沟通与交流,以此突破本课的难点。(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做到了动身、动脑)
<旅游回来话收获> 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文化之旅到此就结束了,这次旅行你收获到了什么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这节课我学到了„„ 懂得了„„ 印象最深的是„„ 对我启发最大的是„„
(在背景音乐中,学生展开了思索,并回答自己的收获)<旅游回来话收获>既是旅游过程的结束环节,又对本节内容做了简要的总结,让学生做到了动脑,动口。
四、(师:)同学们回答了自己的收获,那么本节的知识我们能不能做到学以致用那个呢?下面我们做几个巩固练习(师出示五个习题)
下面剩下的时间,我们以组为单位,相互提问。
<当堂巩固>在学生学完本节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当堂巩固,既是巩固,又及时反馈了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在老师出示了五个小问题 后,让学生进行“组组结合,组内提问”,力争做到当堂解决所有问题。
五、本课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的只是一次虚拟的旅行,让大家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预祝大家在今后真正的国际旅行中,旅途愉快,顺利。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1)独具一格的传统节日2)特有的标志和代表人物1)文化存在差异,没有优劣和谐的文化乐章2)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谐发展3)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六、课后作业:以“世界文化之旅”为题,每人出一张手抄报,将你本节课的收获表达出来。
(要求: 主题鲜明、字体清楚、美观大方。)
第五篇: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国培计划2014小学科学班 詹满学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来建构的,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原、月球的运动变化,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从而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本课是单元中的第一课,从离我们最近的星球——月球开始,带领学生一步步了解宇宙的奥秘,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领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和模拟环形山的形成,从中体会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是很艰辛的漫长过程。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月亮、太阳这些宇宙天体还是有所了解的,只不过对于它们的关系、大小及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缺乏系统的了解。本节课就是要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初步了解关于月球及人类探索月球历史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知道环形山的形成。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伟大。
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重点:
了解月球基本情况 难点:
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实验探索的方法和借助于多媒体图片教学的手段来引领学生学习。使用教材的构想:
本节课,主要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的办法引领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和模拟环形山的形成,从中体会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是很艰辛的漫长过程。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谈话:晚上出门,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你有什么感觉?
2、这是一些美丽月景,们,你们知道么,月亮是天空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自人类诞生的那天起,我们就对月球充满了好奇,一直梦想有一天能登上月球,并经过了几千年的不懈努力,今天我们就跟随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开展一次登月之旅。(板书课题)
3、关于月球大家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问题。
二、了解人类从古到今的探索过程
1、谈话:同学们,从古到今,人类就很想到月球上去,但是却实现不了,因为什么呢?(技术落后)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才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诗歌来表达内心的一种感受。你能说出几个来吗?
2、学生回答。
3、提问:刚才有一位同学的回答里面有描述月球上面有什么?是那个故事?真的如故事里面描述的哪样吗?(出示课件月球表面图17世纪初期,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看到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4、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20世纪,人类已经有能力将卫星送入月球轨道,近距离的观测月球?我们来看看人造卫星的观测能给我们的问题带来哪些答案呢?
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带领学生了解有关月球大小、地月距离、地形地貌等相关知识。
三、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1、(课件出示陨石坑、火山和月球环形山图)
问:你们猜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的猜测有根据吗? 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测呢?
2、学生回答。(实验)
3、谈话:这个实验怎样做呢?。
4、小组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得出一个可行严密的模拟实验方案。
5、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6、小结:看来还真是被砸出来的,这些坑的大小与深浅不仅取决于流星和陨石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它们的撞击速度,一些环形山真是月球早期火山活动留下来的。
7、谈话:老师现在有一个忙请同学们帮一下,请你用手电筒照射这些大小不一样的坑,仔细观察影子的变化,讨论什么时候看环形山比较好?
8、小组完成并回答。
四、了解人类登月计划
1、谈话:同学们,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了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的更加多了一些,但月球上到底什么样,有没有生命,月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要想得到答案,唯有登上月球,才能解开谜底。
2、播放视频,了解人类登月计划及取得的成果。通过这段视频,你们的那些疑惑得到了解决?
3、学生回答。
4、谈话:我国也有登月计划,(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看我国的登月计划。
5、教师介绍我国的登月计划。
(中国的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期进行,目前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绕”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期,即环绕月球进行不接触月表探察,时间是从现在开始到二○○七年;“落”是着月探测,亦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二期,时间是二○○七至二○一二年;第三期“回”的时间是二○一二年至二○一七年,主要工作是在月球表面着陆,并采样返回!)
五、拓展
1、谈话:我们中国也有了自己的登月计划,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宇航员登上月球,现在假如你就是那位中国的第一名登月宇航员,请仔细想一想,上月球之前,你需要克服那些困难,为此要做好那些准备工作。
2、小组交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