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集体备课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2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岳阳楼记集体备课优秀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岳阳楼记集体备课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篇:岳阳楼记集体备课优秀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述作者生平,导入新课: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就是范仲淹。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他的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背景资料介绍 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鹊起。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句,小组合作完成译文。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如:

第1段,注意以下词句的解释。

胖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谪,贬谪。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到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第2段,注意以下词句的解释。

于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胜景,美景。胜,美好。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际涯:边际。涯,边。朝晖夕阴: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晖,日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壮丽景象。前人之述备矣:述,记述。备,详尽。然则北通巫峡:然则,如此……那么。南极潇湘:极,至、到达。

迁客骚人: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迁:贬谪、降职。骚人:泛指文人。得无异乎:得无,表推测,恐怕。

第3段,注意以下词句的解释。

霏霏: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芒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樯,桅杆。楫,船桨。倾,倒下。摧,折断。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国,指国都。

忧谗畏讥: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谗,谗言。讥:讥笑,讥讽,挖苦。

第4段,注意以下词句的解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万顷,极言广阔。沙鸥翔集: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集,停息。锦鳞游泳:美丽的鱼。鳞,代指鱼。郁郁青青: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长烟一空:偶尔,或许。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浮光跃金: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此乐何极:何极,哪有尽头。

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把酒临风:把,持、执。临风,迎着风。

第5段,注意以下词句的解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朝堂上,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庙堂,指朝廷。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其必曰‘优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大概一定会说“在

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表推测,大概。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微,如果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3、各小组展示自己翻译课文的成果,师补充明确:

第一段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二段翻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变化多端。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第三段翻译:像那连绵不断的雨,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在阴云中;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第四段翻译: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并且青绿。偶尔或许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第五段翻译: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变化而悲喜。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则替君主担忧。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总结文言现象:

1、一词多义。

⑴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⑵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⑶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⑷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⑸一:一碧万顷

(一)长烟一空(全)

⑹极:南极潇湘(至,到达)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⑺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⑻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 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⑵ 微斯人(微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⑸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四、布置作业 复习重点词句翻译,理解基础上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提问重点词句解释。

二、思考与讨论,研读文本

(一)研读第1段。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和作“记”的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2、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二)研读第2段

1、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地写了“岳阳楼之大观”,提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重点句子赏析。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3、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它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

明确:承上启下,起到总结上文,同时为下文的“喜”和“悲”的感情作铺垫。

(三)研读第3、4段 1、3、4两段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何关系? 明确:这两段分别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的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来写:

先写了霪雨霏霏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悲苦的情感。表现了迁客骚人“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其次,描写洞庭湖春和景明时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这一段主要表现迁客骚人“物喜则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3、作者写迁客骚人们或悲或喜的情感有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文章的第5段。

(四)研读第5段

1、第5段写什么内容? 明确:写“古仁人之心”,并指出“古仁人之心”不同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

2、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明确:(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外物和个人处境的变化而喜悲;他们“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明确: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 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可见他们的忧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忧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一方面希望藤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5、作者写迁客骚人的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和“古仁人之心”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突出了文章主旨。

三、探讨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三、拓展延伸

1、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明确: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1)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足竞争前列;(2)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名族利于国际强者之林。

2、作为现代人,你能否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

明确:示例:(1)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总结:今天学完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知道封建士大夫们尚且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胸怀天下,以天下事为己任,努力成才,勇担责任,为国家的富强作出贡献。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先后 叙事:重修岳阳楼 作文以记

天天 ↓↓

下下 写景:暗 明

之之 抒情:悲 喜

忧乐 ↑↑

而而 议论:不以己悲忧乐

不以物喜

第二篇: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知识点一 经典力学

1.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16世纪末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建立

(1)提出: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2)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3)特征:

①以实验为基础。②以数学为表达形式。3.地位及作用

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后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为什么16世纪中期以后科学会出现新时期?(物理学发展的原因)(1)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并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2)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影响。(3)科学家的刻苦钻研、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题1】 关于伽利略的力学成就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②开创了实验科学的时代 ③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④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成就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伽利略的力学成就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另外,伽利略开创的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使其成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成就之一。本题正确答案为B。相对论的创立 1.背景

(1)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2)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多年的研究。2.内容

(1)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2)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3.意义

(1)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2)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3)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牛顿经典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怎样?

(1)牛顿在17世纪提出了经典力学。包括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这些定律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物体在低速运动的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

(2)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指出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属性。

总之,从内容和体现的思想来看,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题2】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表明()

①任何科学成就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现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 ③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认识规律 ④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线的发现,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2)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2.诞生

(1)时间: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2)内容: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3.发展

(1)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2)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3)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4.意义

(1)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2)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3)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为什么说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HTF〗(1)经典物理学所适用的主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但在宏观的宇宙世界和微观的粒子世界面前,就显得不太够用了。

(2)量子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同时,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

(3)相对论的提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4)量子论和相对论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点,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题3】 中新社台北(2005年)4月19日电:19日晚7时许,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呼应“物理照亮世界”的活动:点亮灯光,凸现“E=mc2”,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相对论提出的历史意义有()

①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③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④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地拓展了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同时,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形成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自然科学和哲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54“伽利略面对教会的审判”插图和[历史纵横]。

【信息解读】 一可以看到伽利略对物理学作出的重大贡献,二可以得知教会对伽利略的迫害,反映了当时教会对人们思想的压制。

【史料应用】 1.关于右图的物理学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B.图示表明,大球先落地,小球后落地 C.图示表明,小球先落地,大球后落地 D.是哥白尼“日心说”的有力证据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55[资料回放]和[历史纵横]。

【信息解读】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可以看出牛顿谦逊的优良品德和对科学的敬畏,以及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也反映了牛顿经典力学的巨大威力。

【史料应用】 2.下列对牛顿力学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内容就是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B.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同一个理论之中 C.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D.牛顿力学体系具有相当的科学性、预见性

解析 牛顿力学体系的内容包括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A项表述不确切。思考: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贡献?(P56)方法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回答时应突出两人的贡献,分清两人的研究领域。

答案要点 牛顿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之后光学、电磁学等与力学进一步统一,大大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牛顿力学研究的是宏观世界。爱因斯坦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1916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变式1】 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行星的新定义,1930年发现的冥王星“惨遭降级”。发现冥王星的理论依据是()

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B.伽利略的科学理论 C.牛顿经典力学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解析 牛顿的经典力学用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思维把宇宙的运动统一起来,对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冥王星的发现正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故正确答案为C项。

一、本课测评

思考: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出现,有什么意义?(P57)

方法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识记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

答案要点(1)量子论和相对论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点,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2)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创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特别是发现了微观物质的运动规律,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变式2】 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诞生。它们为人们辩证地看待世界和认识微观世界提供了重要途径。这两大支柱是()

①“地心说” ②牛顿力学体系 ③相对论 ④量子论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学习延伸

了解20世纪核能研究发展的基本情况,谈一谈这一研究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P57)方法点拨 可以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找出核能的发展史实,然后一分为二地看待核能源问题。

答案要点 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与美国竞相发展核武器,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也在1949年试验成功原子弹,1957年苏联建成核电站,1964年中国制造出了原子弹。

核能的研究,一方面使人类处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另一方面,核能的和平开发与利用,又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

课程标准课标追问要点提示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1.简述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黄骅市吕桥镇周青庄中学

杨中奎

一、课标分析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二、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让学生通读课文,理解作者表述的古仁人之心,并学习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三、学情分析

《岳阳楼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散文佳作。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录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正确理解难词、难句,可以通过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来完成。语言文字的美感,宜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警句的深刻内涵,宜在教师适当补充背景知识下理解。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 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疏通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文言常见词语,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意境,体会作者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和道德观。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本文对仗工整、音律协和的语言。

通过“妙点”赏析,品味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七、教具准备:投影仪 U盘 音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说: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的确如此。而要观赏洞庭湖的无限风光,最佳位置莫过于站在湖边的岳阳楼上。登上岳阳楼,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水尽收眼底,登上岳阳楼,也便置身于洞庭湖朝晖夕阴的万千气象之中。我请你来设想一下:面对如此浩瀚无际、多端的水域,你又会产生多少感慨呢?北宋时期,我国的大文人范仲淹也登上了岳阳楼,面对起起落落、长流不息的洞庭水不禁思绪万千„„自此,一篇《岳阳楼》千古传唱。,就踏着前人的足迹领略一下岳阳楼的无限风光,感受范老的万千思绪。

二.背景资料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你们知道哪些?学生讨论,多媒体出示。(《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句。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幻灯显示。)

(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2)阅读思考:

①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

四、理解关键句

1、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

讨论并归纳: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

讨论并归纳: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

讨论并归纳:前人之述备矣。

5、第二段哪两句话引起下文情景交融?

讨论并归纳: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描写洞庭湖阴天景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讨论并归纳: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7、描写洞庭湖晴天景色。

讨论并归纳: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8、迁客骚人悲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迁客骚人喜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0、“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1、“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各照应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各照应什么?

讨论并归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3、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

讨论并归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警句、名句、劝勉滕子京的话、主旨句、中心句、观点)

五、分析重点段

1、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3、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4、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5、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l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6、提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一、三题。

2.选用本课的《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先后 叙事:重修岳阳楼 作文以记 天天 ↓↓ 下下 写景:暗 明 之之 抒情:悲 喜 忧乐 ↑↑

而而 议论: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忧乐 教学后记:

努力构架立体式的课堂。从对文本的解读上,着眼于全篇,按音读、译读、理读、析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的顺序展开,从不同的层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深入分析文章的“妙点”作铺垫,并在读、析、写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又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从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上,采用冰糖葫芦式,力求做到板块之间的连接自然。这样,力求做到既夯实基础,又突出重点、训练能力;既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又引导学生领略文章的美,并在学生自主活动、生与生合作、师生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课堂内容饱满,节奏和谐,充满生命的灵动。因为,一方面,8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文言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技巧,而且也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新课标写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四篇:天地人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简阳市施家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 ——20 学第 学期)

科 目

年 级

姓 名

2021年8月

简阳市施家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单元

课题

天地人

课型

主备人

赵海燕

协备人

授课

时数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认读“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新词。

2.能通过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正确认读“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新词,正确朗

读课文。

教学

难点

通过图画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读好课题。

孩子们,通过一周的入学教育,你们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一年级小学生了,今天是我们成为小学生后的第一堂语文课,语文学习最主要的是识字,一起来看看这节识字课的课题。

1.板书课题。

2.学读课题。

(1)课题由3个字宝宝组成,同学们看看这三个字宝宝,你会读吗?轻声读一读。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领读课题:①天地人。

二、集中识字,学习朗读。

(一)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1.自己读课本第6页,会读哪个字,就在那个字下面点上小圆点。

2.反馈指导。正音,范读,领读。

3.再读生字。(课文下面用二条蓝线内的)

4.齐读字卡。

(二)音难字教学,读准课文。

1.把课文读给同桌听,如果有读错的,注意帮他纠正读音。

2.反馈指导。预设音难字:人、你、我。

3.全班齐读课文。

三、读中感悟,朗读课文。

(一)感悟“天、地、人”。

1.仔细看图,想想这6个生字宝宝的意思,同桌商量一下,从字卡里,选出符合这幅图意思的3个生字宝宝。

2.反馈指导。

3.同桌商量一下,这3个生字宝宝可以摆在这幅画(课件出示)的哪个地方,摆一摆。

4.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天、地、人”的意思:“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我们“人”与

“天、地”大自然共生共长,和谐发展。

5.课件(出示“人”字)。为什么一撇一捺就是“人”字了呢?

6.小结:你们真能干,都发现了图像、古汉字和现在汉字里的秘密。古时候,两个人见面,像这样两手作揖,鞠躬问好是懂礼貌的表现。古人还认为,作为一个人,要靠劳动来创造幸福生活。现在你们明白“人”字是怎么造出来了吧。再读这个“人”字。

7.学习用“天、地、人”口头组词。

(1)同桌说一说。

(2)反馈。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

(3)重点指导“地”。小朋友,我们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有高山、河流、平原,地球上有泥土的部分,我们就叫它“土地”(出示词语“土地”,“地”的提土旁变成红色)。仔细看看“土地”这两个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4)土地会穿上不同的衣服。(出示“草地、雪地、菜地”图片)

(5)齐读词语。

(6)还有什么“地”呢?试看组词(陆地、地下、地上、土地、田地、大地、地板、地毯、地点…)

(7)“地”有这么多好朋友!自己读读这些词语吧。

8.小结整理。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行。

(2)“天、地、人”每一个汉字都很神奇,都有着很大的本领,可以组成很多有意思的词语。“天、地、人”三个字,单个出现的时

候,有自己的意思,连在一起,又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古人在《三字经》里是这么写的:“三才者,天地人”。

(3)儿歌整理,兼做课中操。

老师根据这句三字经,编了一首小儿歌,出示儿歌:

三才者,天地人。天在上,地在下,大大人儿立中间。

四、感悟“你、我、他”。

1.(播放《你我他》微课)小猪称自己是一一我。称小松鼠是一一你。

称旁边的小兔是一一他。

2.借助“你我他”,介绍彼此姓名。

(1)教师和两名学生一起示范。

步骤一:师生三人组各抽取一张写有“你”“我”“他”的卡片;步骤二:用“我拿到的是*”,说一说自己拿到的卡片;步骤三:拿到卡片“我”的向别人介绍拿“你”和“他”的人。

步骤四:交换卡片再练说。

(2)全班三人小组练习。

3.三字经中认读“你我他”。

学了天地人,我们知道有一句三字经是:“三才者,天地人”。老师根据“你、我、他”三个字,也编了一句三字经:“三友者你我他”

按节奏熟读这两句三字经。

2.读文中再认生字,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行。

八、认字评价,反馈纠正。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认字。

2.游戏认字

(1)我说号码,你读字,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

(2)我举字卡,你读字,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

(3)同桌玩字卡扑克牌的游戏。

九、巩固复习,拓展延伸。

1.开火车读词语:天地你我主人他家

天天开心你好我好我的名字一个地方

2.给生字找家。

爸爸说:“(我)今(天)晚上会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人)。”

3.齐读儿歌。(本课生字编成的儿歌)三才者,天地人。天在上,地在下,大大人儿立中间。三友者,你我他。你敬我,我帮他,相亲相爱一家人。

作 业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第五篇: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出示一张纸。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

1.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

2.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

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棱)

3.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评析:教者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时,教学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出示一张纸复习长方形特征,再由许多张同样大的纸重叠起来,使原来的长方形出现了“厚度”,使它起了质的变化,成为长方体。使学生认识到两者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原则的区别,学生重新构建的知识自然得体。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知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者通过实物演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数一数、想一想,使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在学生亲自感受的基础上获取的基础知识印象深刻,记得牢,用得上,不易忘。】

三、认识长方体

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学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称为相对的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长方体有12条棱,同方向的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8个顶点。

3.接着教师出示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告诉学生这也是长方体,在它的6个面中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板书:在长方体中,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指导学生进行想象。

(1)师:①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方体的知识,回忆一下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联系生活实际中你们见到的一些实物,说说它们的面、棱、顶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各抒己见,进行讨论)。②谁能说说教室这个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出示长方体模型。①师:你能看到长方体的哪几个面?②一般我们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③出示透视图。告诉学生:这幅图称为长方体的透视图。

(3)尝试练习: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长方体,说明哪些不是长方体,为什么。

【评析:长方体有几个面?什么样的面?有几条棱?几个顶点?通过学生观察学具,教师演示教具,学生自学课本并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再经过课堂讨论后,归纳总结,得到解决。这些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的结果。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活泼,饶有兴趣。】

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指导学生观察模型,指着模型的一个顶点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有几条棱?是哪三条棱?告诉学生: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我们把横的棱长称为长,纵的棱长称为宽,竖的棱长称为高。

(2)教师取出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把同一模型换三个位置,分别由学生指出它的长、宽、高。

(3)要求学生拿出各自带着的录音磁带盒,要求:①在教师规定的统一摆放位置,分别量出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②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摆放位置,量出长、宽、高并报出数据,让其他学生猜出报数据学生测量时的摆放位置。

(4)尝试练习(略)。

四、认识正方体

1.以练习二十二第4题,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5厘米的立体图形为例,告诉学生:“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2.学生取出正方体学具,教师要求学生动手量一量12条棱的长度,观察6个面的形状和大小。教师提出问题:发现了什么?

经过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课本的叙述,要求学生讲出:(1)正方体的特征。(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五、总结比较

师:我们分别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请取出按照练习二十二第5题要求制作的纸样,再请大家比较比较: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两者的关系怎样?

【评析:长方体长、宽、高的基础知识和正方体的有关基础知识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内在联系,教师都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自然引入和过渡的,既自然又得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六、巩固练习

1.判断。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3)正方体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看图填空。(单位:分米)

(1)右图是一个()体,它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右图左边的面是()形,长是(),宽是(),面积是(),它和()面的面积相等。

(3)()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

(4)要做一个这样的长方体框架至少要()分米铁丝。

3.讨论。

出示一叠纸。

(1)先拿去一部分,剩下的纸是什么形状?

(2)再拿走一部分,剩下的纸是什么形状?

(3)剩下一张纸,是什么形状?

(4)为什么上课前我们说一张纸是长方形,而现在说一张纸是长方体?(以前我们不研究纸的厚度)

七、游戏

出示两个同样的长方体容器,要求两名学生往里倒水,使容器里的水的形状为长方体,看谁倒得快。

【评析:本课的知识点多,纯属概念性的,巩固练习时,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一套练习题,使学生在填填、写写、画画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基础知识。】

教学本课之前,先布置学生在家里预习,同时准备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带来。再让学生把准备的长方体拿出来,如有的拿烟盒、有的拿牙膏盒、有的拿菊花盒等,同桌共同探讨,看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让学生自己板书。再拿出你的正方体观察一下,正方体的情况是怎样的?让学生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种什么关系?还让学生探讨长、宽、高的含义。联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那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先说长方体,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笔盒、音响、还有肥皂、书、黑板等;正方体有魔方、积木等。最后让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

所以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学习上来,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练习

一、填空

⒈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所以叫它们都是()边形。

⒉ 长方形有()条边,对边(),有()个角都是()角;正方形有()条边,四边(),有()个角都是()角;平行四边形有()条边,对边(),有()个角,对角()。

判断

⒈ 四条边相等的图形是正方形。()

⒉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四条边。()

⒊ 有直角的图形都是长方形。()

画图

⒈ 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⒉ 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

(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形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3)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谈话才我们刚才我们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致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三、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2、做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3、做练习二第2题

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体重的两个问题,再交流结果。

4、做练习二第3、4题 指名读题后学生独立解答。最后引导学生比较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过程和方法,说说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各要注意什么?

四、全课小结

同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7页例

5、“练一练”,第8~9页练习二第5~10题,思考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和判断所求问题。教具准备:

无盖长方体纸盒模型一个,各小组准备火柴盒一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谁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指名回答。

提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5: 指名读题。

启发思考: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可以怎样计算呢?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集体交流订正。

2、出示练一练

读题后各自解答,指名两人板演。

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每步算式分别表示什么,确认计算结果。指出:计算这样的实际问题,都必须先弄清要计算哪几个面面积的和,再计算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第6题

指名读题,并说说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列式计算,师巡视指导。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学生自己读题。

启发思考:解答这个问题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独立解答。

3、完成练习二第8题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提问:这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其实分别求得是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4、完成练习二第9题 自由读题。引导学生回答:

教室的地面不需要粉刷;算出顶面和四面墙壁的总面积之后,还应扣除门窗及黑板的面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式,集体订正。5.做思考题。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练习二第10题 提出要求: 量一量,量出内盒、外盒的长、宽、高。算一算:内盒和外盒至少各用硬纸多少平方厘米? 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你的解答过程和结果。议一议:计算内盒和外盒所用硬纸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对常见平面图形特征及其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既为进一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挂图,若干个1立方厘米小正方块 学具准备: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6块 前置作业:

1、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有几种?都是哪几种?并画一画。

2、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

3、准备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一摆,可以摆成什么形状?体积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实物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来说说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呢?

昨天的知识你掌握的很好,相信你,前置作业完成的也很认真吧?你准备了几个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啊?都摆成什么形状了?体积是多少呢?

根据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也动手摆。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因为这个长方体由 4个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 4立方厘米。

图下板书:4立方厘米

师: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又是多少呢? 学生操作。

生: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就含有5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5立方厘米。

2、揭示课题

师:可见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

1、提出猜想

师: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摆出一个长方体,并计算它的体积? 出示表格。学生四人一小组,每组一张表格。

正方体个数

体积 长方体1 长方体2 长方体3 长方体4 师: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观察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把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同学们摆出了许多不同的长方体,并且填好了表格。哪一组来汇报? 学生黑板前展示表格,并做详细汇报。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师: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呢?

师:通过观察比较,同学们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验证猜想

课件出示: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下面的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先想一想,再摆一摆。

1、长4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

2、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3、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师:这是三个不同的长方体,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猜出它们的体积吗?根据回答,课件出示:4×1×1=4立方厘米

4×3×1=12立方厘米

4×3×2=24立方厘米

师:那究竟对不对呢?让我们再来摆一摆。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师巡视。组织交流,课件出示拼摆后的图形。师:你是怎么摆的?体积是多少? 师:和我们之前的猜想一样吗?

师:那如果再给你一个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呢?出示例1 课件出示:

师:7×4×3=84立方厘米,所以它的体积就是84立方厘米。

3、概括公式

师:根据刚才的验证,得出之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吗?

V=abh 师: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就是什么图形?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汇报:

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长、宽、高都叫棱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

课件出示正方体,出示公式。

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书上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学生阅读课本。课件出示

正方体的体积:V=a³

师:写的时候,3要写在a的右上角,并且要写的小一些。小训练:完成例2,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长9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

2、长0.5米、宽2.5米、高0.8米

3、棱长6分米

四、拓展延伸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出示:

品名:正方体收纳凳

尺寸:30×30×30

材质:涤纶+PP不织布+纤维板

颜色:黑白

师:你能看懂这个说明书吗?

师:如果要往这里放一个长40cm宽20cm高10cm的玩具箱,能放入到收纳凳里吗?

师:看来不能光比较体积的大小,还要联系实际情况,看看长宽高是否都符合要求。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你都有哪些收获?

下载岳阳楼记集体备课优秀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岳阳楼记集体备课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寨沟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九寨沟》 教学设计 后卫小街小学:杨丽红1 九寨沟 教材分析: 《九寨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十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一......

    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8篇)

    写写帮会员为你精心整理了38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篇一:《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岳阳楼记 2、疏通文意, 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深刻理解和正确......

    《岳阳楼记备课资料》

    《岳阳楼记》备课资料 (2012-05-14 17:03:05) 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案学案 《岳阳楼记》备课资料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

    《岳阳楼记》备课札记

    《岳阳楼记》备课札记 关于《岳阳楼记》的教学,我很欣赏王君的方法:与《小石潭记》对比,得到《岳阳楼记》的“大”,然后以一个“大”字统领全篇,内容主旨同时出来了,酣畅淋漓,大气......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惠农中学 袁丽华 【课标相关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样界定义语文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卡,疏通文意,读懂课文内容。2.感悟名篇的描写之美、意境之美、情理之美。3.体会学习对举的表现手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