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1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民风民俗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第一篇:中华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中华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汉源县富林镇第二小学 秦敏

【本组说明】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的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这四篇课文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的基础上,感受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同步阅读》教材第二单元相应选编了五篇配套的专题文章:舒乙的《北京的春节》、冯骥才的《花脸》、金波的《兔儿爷》、林战青的《在蒙古包里做客》、刘庭华的《傣家风情》。这几篇课文用以辅助教材,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开拓视野,通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让学生在分享同步阅读教材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华夏文明的认识和体会,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课文:《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

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北京的春节》《花脸》《兔儿爷》《在蒙古包里做客》。【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用句,生动表达的特点。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展示各民族的服饰、节日的图片。)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生活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虽然他们语言不同,服饰不同,习俗不同,但勤劳、勇敢、智慧的华夏儿女们在祖国的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民俗风情,感受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吧!(板书:中华民风民俗)(出示课件知识树和树干里的“中华民风民俗”几个字)请大家看着这棵知识树,相信你们会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长得枝繁叶茂,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主题回顾

大家学了第二单元的课文,哪一篇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北京的春节》──热闹《藏戏》──简朴;

《各具特特色的民居》──独特《和田的维吾尔》──乐观。

三、阅读概览

1.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五篇以“中华民风民俗”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舒乙的《北京的春节》、著名作家冯翼才的《花脸》、金波的《兔儿爷》、林战青的《在蒙古包里做客》。上周老师布置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详细填写了《群文阅读记录表》,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还可以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讨论讨论。2.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的表填写得很认真,说明读书用了心的;大家讨论得也很热烈,真好!下面就请同学来说说你最喜欢哪篇文章,并说说它的主要内容吧!

3.大家通过阅读,对一些民族的民风民俗又有了了解和认识,现在就请同学们说说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后,你想说什么? 《北京的春节》──有趣《兔儿爷》──怀念 《花脸》──自由《在蒙古包里做客》──热情

四、片段分享和精彩赏析

同学们在阅读这四篇文章的时候,肯定有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咱们就来交流交流让你感受很深的句子吧。《北京的春节》

同样都以《北京的春节》为题,老舍和舒乙这对父子他们的这两篇文章,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的地方?(结合学生汇报,点评、归纳)

(1)都有侧重点。老舍的《北京的春节》着力突出“腊

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舒乙则重点写了“腊

八、祭灶神、食品、娱乐”。(2)两篇文章同样写了腊八节,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3)语言风格。老舍是语言大师,他的文章读起来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讲故事一样亲切有味,朴实无华。舒乙这篇《北京的春节》更多透出的是风趣、幽默、有趣。《花脸》

预设问题:文中多处表达了“我”对花脸的喜欢,你能找到这些句子吗?{引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1)“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子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前两个短句,两个感叹号,“我”同时得到花脸和青龙偃月刀时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而此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只会用笑来表达心中的喜悦、快活、激动──高兴之极!

(2)“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带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转头醒来头件事就是立刻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如此举动,把“我”对花脸的喜欢体现得淋漓尽致──喜爱之极!

(3)“从这件事我悟到一个祖传的经验:一年之中唯有过年这几天是孩子们的自由日,在这几天里无论怎样放胆去闹,也不会立刻得到惩罚。”

“花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花脸给“我”带来快乐、带来骄傲、带来威风、带来神气,花脸更给“我”轻松和自由!这种自由是一年中只有过年这几天才会有的!这便是作者怀念童年时代的花脸的原因所在!《兔儿爷》

“我”对兔儿爷究竟怀有怎样的情感呢?(生交流,并找出相关语句体会)

(1)“每年的中秋节,都愿意‘请’一尊兔儿爷来和我们玩耍。”喜爱,亲近中不乏对它的尊敬。

(2)“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兔儿爷了,如果现在有卖兔儿爷的,我一定买个大个儿的。”

兔儿爷是“我”儿时的玩具,伴随“我”一起长大,而且成为了作者美好的回忆。玩具也是一种文化,它凝聚着创造者的智慧和才华,反映了特定的民俗风情,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特征。

《在蒙古包里做客》

预设问题:读了《在蒙古包里做客》这篇文章,蒙古族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1)“主人快步跨到蒙古包前,站在一边,请客人进门。年长的区长东海先进,我们依次鱼贯而入。客人们单膝跪地,依次跪坐在左边地毯上。主人坐在右边。宾主坐定,互相再次问好。不但互问对方好,还问到家庭成员好,牲畜好。”一举一动中都透出蒙古族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热情的民族

(2)“赏过耳尾,男主人帮着长者把整羊解开,请客人随便享用。我问翻译:‘这吃肉可有什么规矩?’翻译嘴里嚼着一块肥肉,咽下去,说:‘没有,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 招待客人倾全力,大方、好客、豪气十足的蒙古人形象跃然纸上。──豪爽的民族

(3)“早有人将喂饱的马牵来,备好鞍,一一扶客人上马,并把客人放在蒙古包外的枪支擦拭一新,交给客人。这时,主人全家以及左邻右舍,站在蒙古包附近,目送来客踏上归途途。”对待客人像照顾家人一样细心、周到、体贴入微。──勤劳的民族

五.主题拓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这节课的阅读交流,相信同学们对民风民俗又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吧!大家如果感兴趣,课外还可以读读这些书。

《中华风俗大观》(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华风俗志》(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中华风俗小百科》(天津人民出版社)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这片热土上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歌,抒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把传统的文化发扬光大,传承文明,共铸辉煌。附

1.板书设计

第二篇:作文教学《民俗民风》教学设计

作文教学《民俗民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②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①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②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③表达是否流畅;

④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五、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六、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七、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八、把修改后问题进行疏导,让学生重新修改和完善草稿。

九、草稿完成后让学生认真誊写在作文本上。板书设计

作文教学《民俗民风》

一、题目自拟。

二、明确写作要求

1、把民风民俗介绍的完整、有条理;

2、掌握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

3、表达真情实感;

4、字数不少于400。切记:不得抄袭。

三、小组讨论,编写习作提纲。

四、打草稿。

五、修改完善草稿,誊写在作文本上。

第三篇:民风民俗 教学设计6

<<增量阅读1+1>>四年级下册“民风民俗”单元 《腊八粥》《火把节》《难忘的泼水节》

课前播放《爱我中华》

一、创设情境.1、师: 56个民族56朵花,这节课就让我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去领略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2、板书单元主题:民风民俗

3、上册教材中学习的《走月亮》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的习俗?(中秋节)中秋节还有什么习俗?

4、过渡: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三篇课文又是什么节日都有哪些习俗呢?

二、自渎互助。

1、生默读三篇课文,思考:写的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不会的字语可以问问邻近的人,也可以查查工具书。

2、检测。

3、过渡: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老一辈儿人说在腊八节这一天吃上一碗甜甜的腊八粥才能把下巴糊住,腊八粥是怎么做的什么样子的?(指名读《腊八粥》第一段)

4、文章主人公是谁?他的心情怎么样?(迫不及待)你从哪里看出来?

5、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6、分角色朗读八儿与母亲的对话。

7、学习《火把节》《难忘的泼水节》,说说你印象深刻的节日场面是什么?你的感受如何?

8、生讲火把节的传说,师补充泼水节的来历,引出增量发现:每一种风俗都蕴含着当地人的故事和智慧。

9、自由读“随文链接”,了解个民族的风俗。

三、共读发现:

这几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写的是节日的习俗,不同的是《腊八粥》侧重写节日的美食以及孩子们对美食的渴望,《火把节》《难忘的泼水节》侧重写节日的场面,后一篇更是写出了1961年泼水节令人难忘的原因。)

四、主题提升:

1、我们的节日还有哪些?

2、要写关于节日习俗,学习的的这几篇课文给你什么提示?(可以写节日的吃食,节日的场面,还可以写节日令人难忘的原因。)

第四篇:《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6、我们的民风民俗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及习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观察生活中存在的陈规陋习、迷信现象,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引出话题:

1.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相信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有很多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名句,谁想来给我们背一首?

◆ 好,真不错!还有谁想再来一首?

2.同学们背得真好!下面张老师想来考考你们,谁愿意接受挑战?(指名背诵)《端午》 ◆ 指名男生背诵《清明》 ◆ 指名女生背诵《元日》 ◆ 全班背诵《水调歌头》

3.看来同学们掌握的真好,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我们刚才背诵的诗里暗含着一些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清明节、春节、中秋节)

4.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说出藏在诗中的节日了。端午节、清明节、春节、中秋节都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你们都过过吧!是啊!每一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

6、我们的民风民俗)

5.同学们,在这4个传统佳节中,你最喜欢过哪个节呢?(指名说)6.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研究吧

◆ 先请你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准备研究哪个节日?

(全部汇报)

◆ 在正式讨论之前,老师这有研究的要求,谁来给我们读读

二、研究交流,走进中国节 ◆ 下面就赶快开始讨论吧!※ 关于春节:

1.同学们,在这些节日中,哪个节日是咱们最重视、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2.哪个小组是讨论春节的呢?

(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放鞭炮、拜年、压岁钱、年夜饭、包饺子、扫尘、祭灶、喝屠苏酒)

◆ 学生汇报,相机聊天

◆ 同学们刚才说了这么多春节的习俗,(点击课件:罗列出春节的习俗),瞧,吃的、玩的、用的,还很丰富呢!

◆ 我们在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就叫----《春联》。你们还记得其中的春联吗?(学生说各种春联)过年了,各行各业的人又会贴什么样的春联呢?猜猜看这些春联是贴在什么地方的(点击课件:出示春联)◆ 人们还贴“福”字,怎么贴?倒贴有什么含义吗?(谐音福到了)

◆ 春节的时候,我们要贴春联,贴福字,其实,过去呀,人们还要在这个时候挂年画呢!(看录像)

◆ 从这段录像中你看到了吗?年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年画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挂历)(点击课件)其实现在家里挂挂历的也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台历了。(点击课件)

◆ 是啊!从年画到月份牌到挂历再到小小的台历,习俗的形式虽然发生了变化,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依然没变!

◆(点击课件:回到习俗)在这些习俗里,一年一顿的年夜饭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点击课件:年夜饭),今年你们在哪吃年夜饭的,哪些人一起吃的呢?为什么这么多人一起吃呢!我们南方人是准备一桌好吃的丰盛大餐,其中少不了哪些菜呢?(点击:鱼)

◆北方人呢?年夜饭上可少不了饺子。(点击:出现饺子)你知道“饺子”的寓意吗?(饺子在除夕包好,子时,也就是11点到1点吃。与“交子”又谐音。形同元宝。吃饺子象征发财。)

◆ 看春节晚会,有哪些同学看过?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 春节这么热闹,你知道它的来历吗?打开书P35,谁来给我们读读?指名读 ◆ 丰富多彩的习俗构成了隆重热闹的春节,所以“回家过年”是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不变的心愿。(点击课件)你们看,这些都是赶在春节回家过年的人们。这就是一种情,这就是春节传递给我们的一份浓浓的亲情!(板书:传递亲情)

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汇报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春节的习俗。我的眼前似乎浮现了大家其乐融融的全家福,心里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浓浓的年味儿!

※ 元宵节

过渡:当春节的鞭炮声还在耳边回响,我们又迎来了正月里一个盛大的节日,这就是元宵节。(点击课件:动画元宵节快乐)

1.元宵节又有那些习俗呢?(点击课件:出示元宵习俗)

2.咱们南京人过元宵节最好的去处就是——夫子庙!对!有句俗话说得好:“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了夫子庙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所以说,元宵节,老南京是一定要到“夫子庙”去赏花灯,凑热闹的!我们抓紧时间,赶紧去逛逛吧!

3.夫子庙的花灯好看吗?花灯不仅好看,还好玩呢!你们看!张老师还带来了灯谜呢!我们一起去猜猜吧!

(一组一组答)※ 关于清明节

过渡:过完了热热闹闹的春节,人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暖花开,春光烂漫,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人们有的踏青,有的植树,还有的会去扫墓,那你们知道这是在过什么节吗?

1.哪个小组研究的是清明节呢?

◆ 你们是怎么过的呢?(提到扫墓追问:你们是给谁扫墓的?用什么方式的呢?)◆ 你觉得这样祭扫的方式好吗?会有哪些问题呢?

◆ 对,像烧纸钱这样的陋习我们就应该摒弃,提倡文明祭扫,希望同学们在下一个清明节再去扫墓,送上一束鲜花,文明祭扫!

2.同学们在清明节都去祭扫了自己已故的亲人,可还有一些人他们来到了这里祭拜。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

3.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呢?其实古人过清明节,还有很多习俗呢!(点击课件:扫墓、踏青、插杨柳、吃凉团、蹴鞠、放风筝)

小结:清明,是纪念亲人的节日,我们扫墓插柳,尽情道出心中那绵绵的思念;清明,又是欢乐的节日。小草青青,杨柳依依,踏青、放风筝、蹴鞠,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春的魅力。这就是——清明节。

过渡:同学们,我们刚才研究了哪几个节日呢? ※关于端午

1.聊了这么多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轻松一下。(课件出示:赛龙舟)

2.刚才的片断中可是暗藏了一个风俗哦!谁知道?(赛龙舟)我们过什么节的时候要赛龙舟啊?(端午节)

3.端午节又有哪些习俗呢?(生汇报)

4.在这么多的习俗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吃粽子)

5.“吃粽子”是端午节由来已久的一个习俗,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呢?

评价:你说得很对!

6.一提到端午啊,张老师又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念的一首民谣,你们听过吗?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 从民谣中,你又知道了端午的哪些习俗呢?(插艾叶、插柳枝)

过渡:当我们品尝完清新可口的端午棕,欣赏过激动人心的龙舟赛,我们过完了热热闹闹的端午佳节。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又到了丹桂飘香的季节,当我们不经意间抬起头,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同学们,这时候,我们又迎来了——中秋节

※ 中秋节

1.哪个小组研究的是中秋节呢?能给我们说说吗?

2.中秋节到了,你们家都是怎样过的呢?(吃月饼,吃团圆饭、赏月)3.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看着那圆圆的月亮,我们不禁又想起了那个动人的传说——嫦娥奔月!(播放视频)

4.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团圆节。有很多诗人望着这月亮,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谁想来为我们吟诵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是啊,你们看,传统节日不仅向我们传递了亲情,还蕴含着我们深厚的文化呢!板书(传承文化)

三、拓展延伸

过渡:刚才,同学们通过在小组内充分地讨论,向我们介绍了这么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非常好。其实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呢,张老师想考考你们?(点击课件:出现节日)

1.那这些节日又是哪天过呢?连线。2.仔细看看这些日期,发现了什么呢?

3.为什么清明节要用阳历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录音)

4.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些节日,仔细回想一下,它们之间还有哪些共同之处呢?(都要团聚、共享天伦)

小结:是啊,在节日里大家都希望能和家人一齐分享我们的传统佳节。(板书:共同分享)所以国家顺应民心,颁布了新的方案。(出示新闻)指名读

5.有了假期,那我们所有人都能在传统佳节里和家人共同分享了!

6.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中国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大国,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过传统节日时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不止这些,他们还有自己特有的民族节日呢!你们看——这是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这是傣族的泼水节,还有„„

7.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过这些有意思的节日的吗?大家可以回去运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咱们下节课再来汇报,好吗?

四、总结全文

师:各位同学,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从传统佳节中了解了许多民风民俗,从传统佳节中我们感受了节日传递给我们的亲情,也领略了节日带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更从传统佳节中分享了欢乐和笑声。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富强,我们的传统佳节将过得更加多姿多彩。

第五篇:我们的民俗民风教学设计

6.我们的民风民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的传统节日,了解春节的来历及习俗。

2.了解春节,体会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春节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感受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首古诗,学生根据诗中的描写判断诗中所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

2.说一说你还知道我们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3.师:是的!我们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板书:我们的民风名俗)

二、认识春节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传统节日里,最隆重、最热闹的是哪个节日呢?

1.介绍春节的来历。

学生介绍关于“年”的传说和春节小资料。

2.春节的习俗。

学生交流春节习俗并汇报。3.春节的内涵。

(1)出示课本猜一猜的内容,学生来猜,并说出理由。(2)美文欣赏,谈感受。(3)音乐响起,情感激发。

三、小结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能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也能传递人间的亲情,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民俗文化的传播者,将我们的节日习俗传承下去!好吗?

四、拓展延伸

继续了解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了解它们的来历、习俗及美丽传说。

五、板书设计

6、我们的民风民俗

扫尘

贴春联

表达美好愿望

春节

拜年

传递人间亲情

守岁

„„

下载中华民风民俗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民风民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风民俗》教学设计(小编整理)

    “开启一坛陈醋老酒”作文教学设计 兴文城西学校:钟琴 教材及学情分析: 民风民俗的介绍,是继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和小学《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的学习后的又一次相......

    民风民俗

    AGYXAAFAaYtbKudx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

    民风民俗(范文模版)

    进藏旅游时,需要了解一些藏族的风俗。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

    民风民俗大全

    (一) 尚勤恶懒:城乡上下农民占百分之九十,家业种植业是生活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勤劳耕种,不违农时十分重视。民谚云:“人勤地不懒,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村中农民常以庄稼长的茁壮......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

    关于民风民俗

    急求关于民风民俗(道德)的调查报告 浏览次数:1913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2-21 03:24 | 提问者:にゃあにゃあ 一、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现象 即时间 地点 人物 二、分析问题和现......

    民风民俗

    独具特色的客家民风民俗 时间:2011年03月15日 主讲:石壁中心学校 廖秀华 一、传统婚姻礼俗 1、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

    民风民俗

    蒙古族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 等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饮酸奶子、奶酒,也喜欢喝茶。 【住房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