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秋》教学设计
8《中秋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和有关中秋的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渗透盼望祖国统一的教育,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2、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了解习俗中的科学道理。了解月光的形成等一些初步的自然科学常识。
3、学会在了解、收集风俗习惯的社会活动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和有关中秋的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渗透盼望祖国统一的教育,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教学难点:
学会在了解、收集风俗习惯的社会活动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活动准备:
课前了解中秋的风俗习惯,搜集有关中秋的传说及描写月亮的诗文。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猜谜语,画月亮,知中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说一个请你们来猜一猜。
“时而弯弯像小船,时而圆圆像玉盘。”
2、你看见过什么样的月亮?能画出来吗?(请同学上黑板画)
3、月亮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根据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农历。哪一天的月亮最圆最亮?这是什么节日?
板书:中秋节
二、讲传说,聊习俗,话团圆:
1、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美丽的传说吧!2 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如今的祭拜月亮,都是为了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也为了表达对有恩于百姓的后羿的尊敬和怀念。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祭拜月亮,赏月,吃月饼、盼团圆)
5、同学们,你们每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6、假如这有一块月饼,你打算送给谁?送上什么祝福?
三、了解中秋知识: 其实中秋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讲有关中秋、月亮的故事、可以唱唱跟月亮有关的歌,朗诵跟月亮有关的诗歌(静夜思 古朗月行……)都可以,五、月球揭密爱科学: 刚才我们讲了中秋的传说,好听吗?同学们说一说,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 师:那么月亮上到底有什么呢?谁知道?(教师介绍月球情况)3 你还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知识?月亮怎么会那么亮?(介绍月球知识。)师:长大后,你想像宇航员一样在月亮上散步吗?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做准备,我们可以在晴朗的夜空观察月亮的变化,并把它记录下来,好吗? 5 许中秋心愿:
师:我们的中秋节快要过完了,最后,让我们来许下一个中秋节的心愿吧,(全班闭上眼睛许愿)谁想把自己的心愿告诉大家?
第二篇:中秋教学设计
一、背景描述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但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寄宿性质的,学生寄宿在校,中秋节也在校度过。早在几日前,就有学生向我提出能不能在中秋之夜赏月,又有学生在日记中流露出思念的情绪。如丁威在日记中写道:“又是一个中秋节即将来临,回想起在家的日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一起‘工作’,一起外出„„太多太多的一起。今年的中秋节,我多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一起观西湾潮。”宋昌飞写道:“中秋节那天,人们会提着月饼回家去,街上是一片回家的喜悦,我将在学校中度过中秋节,那天,我要把祝福送给爸爸妈妈,送给朋友们。”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课标强调“内容真实、感情真实、自主表达”。中秋节让学生思念亲人,怎样把这种情感真实、自主地释放,诉之于笔下呢?
由此,我设计了《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培养学生用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真实的生活,抒发个人的独特感受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描述和设计意图
(一)、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
黑板中间写着“月到中秋”四个大字,左侧画着柳条,其中隐约可见一轮黄色的圆月,古筝曲《汉宫秋月》轻轻荡漾。一切显得是那么富有诗意。
师:八月中秋桂子飘香。今晚,我们未能和家人共度这个团圆的日子。但我们将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度过一个别致而难忘的中秋节。古往今来,月亮使得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把前几日收集的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文章片段献出来。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在他的《作文论》中指出:“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鸣发内心的感兴,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高兴地说。”教室的布置,古典的背景音乐,深情的语言,创设了一个比较富有诗意的,能引人遐思的情境,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为下面的教学铺设情感基础。)
2、学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学生将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不但要大声朗读,而且要读得有感情,其他同学注意听,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引发了你的共鸣。
(设计意图: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诗句、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学生将材料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行交流,耳闻目睹心思,能使文字的意境再现眼前,为写作提供情感上的依据和一些文字材料。)
学生非常兴奋,比赛式地展示材料,收集到的材料分三类:
⑴词语。如“春花秋月”、“清风明月”、“烘云托月”、“众星拱月”。
⑵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⑶文章片断。如“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羞答答地从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视,一扭身,出现在空中。空中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
3、布置观察任务
4、师生赏月
学生在接触了文字材料后,非常想去亲眼目睹中秋月,领略中秋的意境,这时赏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情趣。来到操场,月亮升上来了,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让他们说说观察到的景色。陈平说:“看,月亮悄悄地从楼顶上露出光净洁白的脸,把银色的光辉撒向大地,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啊!”陈加威说:“月亮真调皮,我走,它也跟着走,你们看,它害羞了,躲到树枝中间去了。”
学生安静地谛听周围的声响,他们听到了风吹过树木的呜呜声,墙角秋虫的鸣叫,远处传来的淡淡的音乐声„„
学生坐在长廊上品尝着月饼。师:在这充满了思念的夜晚,说说你想对在远方的亲人、伙伴说的话。学生杨盈盈说:“爷爷,上个月您的脚摔坏了,不知现在怎么样了,我在学校里很想您。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多想您早点康复。”徐文纬是班里的小诗人,她说:“中秋的晚上,月光皎洁。我把祝福送给父母,祝他们身体健康;我把祝福送给昔日的伙伴,祝他们时刻快乐;我把祝福送给老师和同学,祝大家万事如意。”余慧说:“我唱支歌给爸爸妈妈,祝他们中秋快乐。”清脆的歌声在操场上荡漾„„
(设计意图:中秋之夜进行赏月活动,能积累学生的生活感受。文发与情,情出于境。只有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刺激作者的思维器官,即客体对主体产生或正或负的作用,才能使主体产生情。要使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面对景、物,还应激发情感。)
5、协商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回到教室)师:如果要以今晚的活动来写作文,可以写哪些内容呢?学生说,可以写中秋夜景,献诗句的活动过程,对亲人的祝福,同学们吃月饼的样子„„至于用什么方式表达,学生更是喜形于色,有的说写记叙文,有的说写诗歌,擅长于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郑哲一脸得意地说:“我可以编写一个跟中秋有关的小品,再演出来。”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主要是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柳斌)”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让学生选择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有利于开启他们的心灵,激发写作兴趣,展示个性。)
6、学生写作
7、讲评和修改
8、延伸
师: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真实、富有情感的作文。
(二)、设计总意图
多年来,学生习作基本上是遵循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的,是按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初稿、讲评、修改等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成文的。学生虽然也在参与,但大部分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对作文不感兴趣。《月到中秋》作文指导课,想在学生自主表达真实生活、真情感上做一些尝试。
在教学设计上,先安排学生献关于月亮、中秋的诗句和文章片段的活动,摆脱枯燥的审题惯例。活动的进行并不是让学生就活动写活动,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学生收集的材料可以为赏月、习作提供材料上的准备,积累写作素材,体验中国文学的美和深远的意韵。
努力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赏月、吃月饼,都是学生喜欢的事情,能激起学生的“内心的感兴”,在感兴之际,老师顺势引导,提出把所见、所闻、所感即时表达的要求,其“内心的感兴”就会形成表白的欲望。
设计中,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生习作前,老师不圈定习作内容,只是提示学生以今晚的活动可以写哪些内容。至于表达方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体裁,从而打开学生思路,又达到了展示学生个性的目的。
第三篇:水调歌头 中秋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 中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熟悉本词,疏通大意,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落实背诵要求。
2、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词的意象,进而感悟词中的完美意境。
3、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品味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意味,理解苏轼的旷达心胸。
教学难点:感悟诗词创设的完美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语文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水调歌头沙画,背景音乐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
一、众说纷纭谈明月——情景导入
1、有王菲演唱的歌曲“但愿人长久”导入。
2、解题
这是一首词,题目是,水调歌头是。
3、简介作者(1)先让学生说;(2)教师再补充。
4、理清词的结构
二、饱含激情读明月——反复诵读
1、字正腔圆地读——读准字音;
2、有板有眼地读——读准节奏;
3、有情有味地读——读出感情。
三、浓浓情意品明月——赏析诗词
(一)理解词的大意
1、结合注释,自读自译;
2、质疑(提出不懂的地方,先班内同学回答解决,老师可适当补充。)
3、老师考察部分字词,以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二)带着理解诵读全词
(三)品读上阙
A、品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1)明月几时有?是个什么句?(2)是谁在问?问的什么是谁?(3)他还问了什么?(4)他为什么要这样问?(5)那天上可能有什么?(6)他们可能在举行什么活动?(7)那月宫到底有没有这么美好?(8)诵读好这几句。(反复诵读)
B、品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1)作者把月宫想象得如此美好,他想怎样?(2)作者有没有乘风归去?(3)这里写出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4)练习诵读这几句,读出词人的这种心情? C、品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作者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最终有没有做出选择?(2)这表明了作者对人间怎样的感情?(3)这里的人间实际上指哪里?
D、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作者由羡月到矛盾、愁苦,再到悠然自得而得以释怀积极向上的情感变化。
E、诵读上阙(带着作者的情感变化去读)(1)自由读
(2)齐读(老师可引读)
(四)品读下阙
A、品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1)什么“转朱阁,低绮户?”(2)这是由哪里写到了哪里?(3)“低绮户”说明了什么?
(4)但此时却是“照无眠”谁“无眠”?(5)为什么“无眠”?
(6)这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7)揣摩诵读这几句。
B、品读“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1)大家看这是一个什么句式?(2)谁在问谁?怎样问?
(3)你从中体会到词人怎样的情感?
(4)诵读这句词,读出对月亮的怨恨,读出对自由的思念。C、品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作者对月亮一直怨下去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没有?(2)你从这里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3)这里应该怎样读?(4)诵读这一句。(5)诵读1—3句。
D、品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作者有没有就此停笔?(2)他有怎样写道?
(3)这一句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情感?
(4)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E、诵读下阙(读出词人这种思念、怨恨、旷达乐观、美好祝愿的情感变化。)
四、满怀激情诵明月——读出词情
1、教师配乐诵读
2、学生练读
3、学生配乐朗读 附: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中秋
苏 轼
望月问天 积极向上 怨月怀人 豁达乐观
第四篇:中秋之夜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任务二 中秋之夜
邕宁区那楼镇中心学校 农体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如何打开已有文件
2、学会正确使用“填充”工具给图上色。
3、会使用“放大镜”来找缺口。
4、使用“喷枪”的技巧。
5、学会将绘画的成果保存在特定文件夹。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案例比较、探究学会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辅助绘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传统佳节祥和、团聚的氛围,感受“画图”软件的神奇。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颜料桶”、“放大镜”、“喷枪”工具的使用方法,保存绘画的成果。
2、教学难点:保存绘画成果到在特定文件夹。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已制作好的“中秋之夜”的素描图和成品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这一天人们吃月饼、赏月、放烟花„„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是不是很美?我们的朋友小迪绘制了两幅“中秋之夜”,(课件出示“中秋之夜”的素描图和成品图)同学们看看有什么差别?哪一幅更好看?(生:第二幅有颜色的比较漂亮)
大家都觉得这幅有颜色的更加的漂亮。你们想不想也完成这样的作品呢?(生:想)
那我们今天就学习如何给这幅中秋之夜的图上色,让我们的中秋的夜晚更美丽。
美术课上我们画画用的水彩笔、蜡笔等,一般只有十几种、几十种,而在电脑的“画图”软件里,我们可以用成千上万种颜色来绘图。
二、给“中秋之夜”填色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上色-----汇报、演示
1、打开“画图”软件,从“文件”菜单中打开“中秋之夜.bmp”图片。
2、选择“颜料桶”工具,从颜料盒里选取颜色,给“天空”、“高楼”、“月亮”等填上颜色。
3、在填色的过程中,“月亮”黄颜色跑出来了,为什么填色不成功?
首先,对刚刚进行的操作,单击菜单栏“编辑”-----“撤销”命令即可。“画图”软件里可以撤销三次操作。
4、如果需要填色的图形不是封闭的,我们就需要将它封闭。有时图形的缺口很小,难以被发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放大镜”工具来帮忙了。
1)单击“放大镜”工具,在图中需要放大的地方单击鼠标。
2)找到缺口后用“铅笔”把缺口补上,注意线条色彩要和原来的一致。缺口补上之后,就可以填色了。
三、探究
1、使用“放大镜”工具辅助填色之后,要把图画恢复成原来1:1的样子该怎么做?
方法1:单击“放大镜”工具,选择放大的倍数为1X。
方法2:单击“放大镜”工具,单击“画布”。
2、为了给“中秋之夜”增添节日气氛,我们使用“喷枪”工具绘制五颜六色的烟花。怎样才能将液体点状、雾状地均匀喷出?
直接选择“喷枪”工具喷出的烟花很小,不够逼真。我们可以选择好“喷枪”工具,把鼠标移动到需要烟花的位置,同时按下键盘上的“Ctrl”键和小键盘区的“+”键,单击鼠标就可以燃放出逐渐变大的烟花。
四、保存作品
另存为绘画成果到在“硬盘E:”---命名为“学生名字”
五、学生汇报、分享、总结
六、提高作业
有能力的同学,尝试使用“画图”中的“喷枪”等工具绘制一颗美丽的彗星。
七、板书设计
上色:
1、打开画图软件
2、打开“中秋之夜”图片
3、点“颜料桶”工具,选择合适颜色上色。修补漏色:
1、放大漏色位置,修补
2、回复原来大小 喷枪工具:
1、选择喷枪工具
2、的需要喷烟花的地方单击鼠标
第五篇:《中秋与重阳 》教学设计
《中秋与重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和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渗透盼望祖国统一的教育,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2、行为与习惯:尊老敬长是社会文明行为的体现,小学生要从小尊老敬长,奉献爱心。
3、知识与技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了解习俗中的科学道理。了解月光的形成等一些初步的自然科学常识。
4、过程与方法:学会在了解、收集风俗习惯的社会活动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初识中秋节: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说一个请你们来猜一猜。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生齐:中秋节!)
板书:中秋节 2 介绍中秋节。3 讨论哪天是中秋?(介绍农历知识)(农历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学生课前搜索:吃月饼、赏月)师:同学们,你们每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生1: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
生2:我们一家人把桌子搬到阳台上看月亮、吃月饼还有水果。(其余略)
二、感知中秋情: 师:你们知道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我们可以学习一下。2 老师讲各地中秋的风俗习惯: 教师补充、出示图片。(安徽洗菊花澡等)3 我们这儿是怎么过的呢?
生答:送贺卡、月饼、家人团聚、吃糖粥等 知道为什么要吃月饼吗?(学生介绍)
师:我们不光要送出月饼,还要送出我们的祝福,送出我们的亲情,在赠月饼时,要对对方说一句祝福的话。平时你或你的父母会说些什么?(找同学说说)小结板书: 幸福
团圆
三、了解中秋知识: 其实中秋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讲有关中秋、月亮的故事、可以唱唱跟月亮有关的歌,朗诵跟月亮有关的诗歌(静夜思 古朗月行……)都可以,谁愿意来表演?(小组准备,代表上场。)2 中秋的传说、故事交流。
师讲故事――嫦娥奔月
四、月球揭密爱科学: 刚才我们讲了中秋的传说,好听吗?同学们说一说,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有的孩子说有,有的说没有。)师:那么月亮上到底有什么呢?谁知道?(教师介绍月球情况)你还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知识?
月亮怎么会那么亮?(介绍月球知识。)师:长大后,你想像宇航员一样在月亮上散步吗?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做准备,我们可以在晴朗的夜空观察月亮的变化,并把它记录下来,好吗?(培养科学 意识,渗透登月知识等。)5 许中秋心愿:
师:我们的中秋节快要过完了,最后,让我们来许下一个中秋节的心愿吧,(全班闭上眼睛许愿)谁想把自己的心愿告诉大家?
五 了解重阳节 下面老师有一首诗想送给大家,想听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 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一天的事情吗? 3 介绍重阳节
重阳节的由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组织从工作岗 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六、重阳节 老人节
1. 请学生说一说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
2. 结合教科书上的画面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在老人节这一天,准备为老人做些什么?
七
小讨论--尊敬老人,平时我们怎样做
1. 请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身边老人的需求,课上讲讲老人的需求主要有哪些?根据老人的年龄状况、身体状况,考虑老人需要哪些帮助等。
2. 结合教科书第37页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尊敬老人,平时我们怎样做?特别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切实感受到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重要性。
八
结束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重阳节是老人节,中秋节既是一个丰收的节日,又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还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月球的知识,同学们,老 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长大实现自己的理想。九
板书:
中秋与重阳
中秋节:八月十五
幸福团圆
重阳节:九月初九
老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