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壁赋》、《游褒禅山记》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赤壁赋》、《游褒禅山记》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235000 淮北市天一中学:孟令权
教学目的:
通过对文章多方位多角度的比较,深刻理解两文的思想内涵,进而探究王、苏两人不同的思想及作品的风格,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设想:
课前学生充分准备,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并确定比较点,明确比较探究的方向,准备课堂交流、展示成果。
把学生划为若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讨论法 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赤壁赋》、《游褒禅山记》这两篇散文。我们都已经学过,都是宋代著名的山水游记:而两位作者又都是当时文坛,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但二人不同的思想、经历,不同的性格特点,也使二人的创作呈现不同的特色。今天我们来比较这两篇同一时代、同一题材的作品,希望同学们能对这两篇文章、两位文学巨匠及其作品有更深的了解。
为了合作探究,我们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组从六个方面讨论其异同及原因。每组推选代表一人。整理和集中本组讨论成果。十五分钟后交流合作学习的成果。
二、划分小组、明确比较点
各组比较点
1.从两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及蕴含的哲理上比较其异同,并对两位作者作出相关评价。2.从两篇文章体现的情感,态度等方面比较其异同。并对作者或其作品作出相关评价。3.从两篇文章语言,风格,特色方面比较其异同。并对其作品作出相关评价。
4.从两篇文章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方面比较其异同,并并对苏王二人或其作品作出相应的评价。5.探究二人的思想性格,人生经历、文学主张等方面的异同,并讨论其文风迥异的原因。
6.结合时代特征和北宋的哲学思想比较苏王二人思想内涵的异同、探究二人文风迥异的深层原因、并对二人作出相应评价。
(要求:人人参与,充分讨论,归纳概括、形成观点、统一意见、分组展示)三:交流探究、展示成果 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点拨
(为公平起见,每组回答一个问题,由组长发言,组内成员后他组成员补充,如有不同意见,则教师组织讨论,并加以引导)
1.从两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及蕴含的哲理上比较其异同,并对两位作者作出相关评价。相同 :(1)都描写了景物,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写表达对人生的感悟,(2)都是游记体散文。
不同:王文生发出志、力、物三者对成功的关系;治学应深思甚取,要有怀疑精神;苏文表达自己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及对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
他组补充:苏文描写了音乐箫声,王文没有;王文对游览过程叙述较详细,苏文没有写游览的过程,对游览只有开头一句,一笔带过。
虽然都是游记题材,但严格的说体裁不同:《游褒禅山记》是游记体散文,重在叙事议论;《赤壁赋》是赋体散文,重在写景抒情。
2.从两篇文章体现的情感,态度等方面比较其异同。并对作者或其作品作出相关评价。
两文都带有一定的抒情性,王文由“华”、“花”的误读,生发出古人对天地万物求思之深 而今人求学做事往往不求甚解的感慨;苏文抒发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自得其乐超然物外的旷达乐观情怀。
王文的情感变化线索是:悔—叹—悲—得 苏文的情感变化线索是:乐—悲—喜—静
他组补充:可以看出王安石做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而苏轼却显得洒脱自然。王文借“志、力、物”三者关系的议论,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志向,远大的政治抱负:而苏文则表现了自己在坎坷失意中思想变化的过程,和寻求解脱的心理。
3.从两篇文章语言,风格,特色方面比较其异同。并对其作品作出相关评价。
苏文骈散结合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富有音乐感和韵律的美;王文语言特点是:准确、朴实、精炼。他组补充:王安石文章的语言平实,议论严密风格峭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苏轼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画面感。
王文严谨有余而形象不足,苏文语言富于变化,摇曳多姿。
4.从两篇文章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方面比较其异同,并并对苏王二人或其作品作出相应的评价。苏文保留了传统赋体主客问答的方式,抑客扬主,奔放豪迈,富有浪漫气息:王文议论严密,析理透彻,笔力雄健,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他组补充:苏文想象奇特,情感丰富,富有诗情画意;王文注重实际联系现实,对人生和治学具有只带意义。王文由事入理,因事明理,以议论为主;苏文因景生情,重在抒情,描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
王文多用对比手法:前洞后洞情况对比;险以远、夷以近的景观和游人对比,古人今人治学态度对比,对比使说理更严密而苏文没有。
5.探究二人的思想性格,人生经历、文学主张等方面的异同,并讨论其文风迥异的原因。
苏轼一生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屡受打击、一度下狱、三次流放、多次被贬,但苏轼每次都能从痛苦失意中解脱出来,在诗酒与仕途之间寻求心理的平衡,表现出文人雅士的达观与超然,虽然他多年从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苏轼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一个文人。苏轼写《赤壁赋》时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他在黄州过着自给自足的悠闲生活,心情已经由被贬的苦闷转化为自然、洒脱。由此可以看出苏轼生性洒脱,心胸坦荡、为人随和,是一个拥有超脱旷达气质和豪放浪漫情怀的文学家,那么他的文章也便显得潇洒、自然。
王安石在仕途上比较顺利,早年做过很长时间的地方官,由于才能卓著政绩突出,一路攀升,官至宰相,主持政务大胆革新,推行新法,虽然受到方方面面的阻挠和打击,但他积极激进,手段强硬,雷厉风行。所以,王安石首先是一个政治家,而他也是以政治家自许的。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那么,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王安石性格刚毅倔强,为人严肃认真,思想激进活跃,办事雷厉风行。所以他的文章在风格上具有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的特点,也就不足为怪了。
他组补充:两人在积极为政为民的态度上是相同的。
两人的文学主张不同也是其文风不同的主要原因:苏轼的文学观点是文、道并重。他认为文章不仅仅载道的工具,更重视文章的艺术价值,所以苏轼的文章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王安石的文学观点是以重道崇经为指导思想,更重视文学的实际功用,所以王安石的文章大多是直接为其政治服务的,那么,这些作品也就自然地严谨、简洁了。
6.结合时代特征和北宋的哲学思想比较苏王二人思想内涵的异同、探究二人文风迥异的深层原因、并对二人作出相应评价。
教师点拨:两人都勤政为民,表现出较高的参政热情,这是有宋朝的政治制度决定的,北宋为了避免武将拥兵自重,“陈桥兵变”再次发生,而削弱武将参政权利,采取文人治政的策略,因此北宋文人表现出比任何时代文人都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参政议政的热情,所以宋人文章重理趣,好议论,这在王安石文章里表现较为明显;另外北宋时期儒、道、释各家思想广为流传,而苏轼洒脱雄放的性格又使他对各家思想兼容并蓄。“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思想使他热情高涨;“穷则纵情诗酒”道家的虚无使他超然物外,无论穷达,苏轼都能在各家思想间寻求心灵的慰藉,找到心理的平衡,因此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洒脱自然,多姿多彩。
四:总结、提高
苏王二者的诗歌,散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是由于其不同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和文学主张决定的,而两位作家同置于宋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时代的特色和印记又使二人的作品在异彩纷呈中有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所以,在评读作家,作品时我们要做到比较分析,知人论世。
方法:知人论世、以文论人、以人品文
比较分析、概括归纳
设计人:孟令权
通联: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学 孟令权 邮编:235000 电话:*** 邮箱:mengling_100@sina.com
第二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何云龙
一、诗词导入
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导入新课。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说王安石在诗句中选择用“绿”字是几经斟酌的。可见作者在做学问方面深思慎取的态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游褒禅山记》也告诉了我们这一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游记。
二、简介作者王安石
三、明确教学目的。
这堂课作为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前两个目标。
四、看图片资料,带学生了解一下褒禅山
五、朗读课文,疏通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
1.读音:褒bāo禅chán山卒zú庐冢zhǒng谬miù窈yǎo然怠dài
咎jiù瑰guī怪无物以相xiàng之胜shēng道慎shèn取深父fǔ
2.对照课文底下注释,掌握词义,疏通文章大意。
3.重点虚词“其”的用法讲解
六、讨论探究,把握文章内容。
思考:
1.综合全文来看,为什么文章从洞的名称和仆碑写起?
2.第二段可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
3.4.5.6.第三段分为几层? 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游山洞”和“做学问”有何类似之处? 第四段作者对于仆碑有有何感慨?
7.最后一段属于什么内容?
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段板书:
游华山洞的经过
前洞→后洞→中途而止→后悔
第三段板书
志(理想目标)主观
成功
物(外物条件)客观
第三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理解掌握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
四、教学课时 三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在作文课上集中练习了“感受生活—描写生活”这一专题,其实在古文中不乏这样的范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写生活的典范散文。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写自己的旅游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所以世人称为“王荆公”。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请同学朗读课文,纠正读音和停顿
1、读音:窈然yao 好游者hao 咎jiu 相xiang 何可胜(sheng ,完全,尽)道也哉庐陵箫君圭(gui,人名)君玉 余弟安国平父(fu,对男子的美称)
2、停顿的句子: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D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E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F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G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再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4、学生小组讨论找出第一段认为重要的字词和句子,请同学解说。教师做补充。
5、文章是一篇游记,从整篇文章来看,记游部分在哪里? 明确:文章的第一二小节是记游部分,三四小节是写游洞后的心得,最后一个小节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喝作记时间,一级作者的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的常用的格式。
6、集体翻译第一段
7、找出第一段中的句式:判断句 明确:文中的一种判断句的格式:者„„也。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语气
8、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它游历的路径是怎样的? 明确:这一段介绍了褒禅山的概况,游历的路径:禅院——仆碑——华山洞
9、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按照游径尝试背诵
10、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与下文的议论有没有什么关系? 学生齐读第四小节,疏通文字,掌握重点字词:之、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胜所以等明确: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11、齐读第四小节,尝试背诵
四、布置作业 背诵一四小节 找出文章中的带“其”的句子。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和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边译边总结
1、归纳“其”的用法(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3)代词。它(代仆碑)。(4)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7)代词。他们(代“古人”)。(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2、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记叙自己游后洞的经过
3、第二层主要突出哪几点意思?为什么?(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下文的议论打下基础。
4、第三段可以分为几层? 可以分为五层:(1)借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引出下文的议论(2)以游山为喻,突出“志”的重要。(3)说明“力”的重要。(4)说明“物”的重要。(5)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
5、在志、力、物几方面,什么最重要? 明确:力与物也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
6、第三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三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第二段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结论:要有志
7、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布置作业 背诵二三小节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和重点字句的翻译理解
二、齐读第四小节
1、第四小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字,作记的时间和作者的籍贯和署名。补充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
2、总结本文写作特色明确: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3、讲解课后练习
三、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字,作记的时间、作者的籍贯、署名 难句补充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教学后记:课文比较长,但是可以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叙述和议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解析课文的时候,把记叙和相对应的议论部分结合在一起讲解,这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写作上的特色,而且当时讲析的时候容易体会文章叙议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简洁和凝练,这样文章的思路也非常清楚。背诵当中,特别使文章的第三小节,文中的连词和语气词特别多,在讲析的时候可以区分一下“矣、也、焉”等语气词,帮助学生提高背诵的准确程度。板书: 游褒禅山记
一、介绍褒禅山的概况 名字的由来――禅院――华山洞――仆碑 治学要深思慎取
二、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1、前洞 夷以近,则游者众
2、后洞 险以远,则至者少 有志
3、游后洞的经过 有力 正反对比,强调“志”的重要性 有物
第四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习总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因事说理
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补叙——
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或:有的人
2、虚词:(1)其:
①其下平旷:代词,代指华山洞。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悔其随之:代词,我。(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③有穴窈然。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第五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思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游记写法,学习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2、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基础知识。
3、领会作者所抒发的治学、处事等都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焉,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深思而慎取之”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基础知识以及掌握即事说理的写法。
三、教学设想(学情分析)
1、因为高二(11)班同学自学能力较强,关于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通过自主查阅字典以及讨论等,他们应该能基本掌握;同时,关于通译全文,他们基本也能做得到,所以,在这个目标的学习上,以自主学习、探讨为主,老师讲述为辅。
2、进一步引导学生鉴赏本文,记叙部分写了什么,同时,通过问题指引的方式梳理出本文抒发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具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尽力尝试,“深思慎取”的道理。
3、关于因事说理的写法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还是较为陌生,我先从对比以前学过的游记出发,让他们总结古代游记由什么组成,同时找出本文与以前学过的游记的最大区别在哪,前半部分的记叙是为什么?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流程
诵读全文(对诵读稍作指导,包括字音纠正、停顿等)
(一)导入以及介绍背景、作者
1、导入。《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2、介绍背景知识
(二)疏通文意、整体把握
1、以自主学习和小组探讨的方式自学全文,找出有疑问以及认为要注意学习的地方并自愿加以分享。
明确(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有错漏则点出来,但不再系统详细地讲解):(1)词类活用: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深度。穷:a--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a--v.照明.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见:v--n.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其”的用法。(3)“得”的用法: 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4)“之”的用法: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 其孰能讥之乎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 此余之所得也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三)理清文章层次和特点,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以及领悟文中阐明的道理 这部分主要通过问题探讨开展。
1、文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作者说的“理”是由什么“事”生发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3、文中说的最主要的“理”是什么?
4、文章中的叙议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1)第一、二段:记叙。第二段写游前后洞,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2)
三、四段:议论。探讨议论的层次是怎么样的? 明确: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四)小结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从中领悟出做事的道理,从一件半途而废的游玩出发,阐发了在做事的时候应该具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还要深思慎取,才能取得成功,才能让自己无悔的道理。我们不仅要吸取前人的深刻教诲,还可以学习这种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为我们的议论文增加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