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A案)

时间:2019-05-12 05:3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A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A案)》。

第一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A案)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A案)

河北保定定州市 车兴泽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之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之(xiàng)长乐王回深父(fǔ)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老师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老师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学生答: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老师问:“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老师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学生答: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老师问:“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 至洞之深处。

老师问: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学生答: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老师问: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学生答: “无限风光在险峰”。

老师问: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 “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答: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答:“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问: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答: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问:后一点呢?

答:“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⑵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⑶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2、学生练习背诵。

六、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⑴ “卒”:

① 死,“卒葬之”。② 终于。

③ 士兵,“疲敝之卒”。

⑵ “文”:

① 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 文字,“独其为文”。

⑶ “道”:

① 道路,“有碑仆道”。

② 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 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④ 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词性活用:

⑴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⑵ “名”:

① 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 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⑶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答疑:

⑴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答:古文无“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⑵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4、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八、课后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3、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2、讲读课文第2、3、4、5段。〖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5、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第2段

1、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⑴ 概括这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⑵ 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⑶ 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三、讲读课文第3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观”:

① 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 景象。“非常之观”。

③ 建筑物的一种,读 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⑵ “得”:

① 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 心得、收获。“往往有得”。

⑶ “夷”:

①平坦。“夷以近”。

② 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

③ 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⑷ “相”:

① 帮助、辅佐,读 xiàng。“无物以相之”。

② 宰相、丞相,读 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

古今异义:

“非常”:“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

作介词用:

① 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

① 表并列。“险以远”。

② 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⑴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⑴ “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2、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⑴ 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⑵ 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

五层意思:

①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 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 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四、讲读第4段

1、指名朗读、口译,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悲”:

① 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 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⑵ “胜”:

① 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

② 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 优美的,shâ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 胜利,shâ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⑴ “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⑵ “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2、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全班齐读3、4、5段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部分(第3、4段)阐述志、力、物内在联系

第3段:写游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学问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同游的有关情况

八、课后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解答重点练习并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教学步骤〗

一、总结虚词其的用法 .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3、独其为文犹可识 ——代词,它(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指古人)。7、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助词,无义。

10、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11、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二、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1、过渡衔接;2、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3、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2、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 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三、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教学反思】事实证明:脉络清晰学生就会创造出令人惊异知识的沃土。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积极创造自主学习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当前创新教育实施新课程该改革的需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把大海、蓝天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吧。

【教学建议】语文的图表式教学

近一个世纪以来,语文教学经过了几次巨大变革,整个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方式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教学法、单元教学法、自学导读法等曾被广大语文教师普遍接受,现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又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但不难看出,高中语文教学在高考的重压之下,步履维艰,改革的步子喊了几十年,变化不是很大,一些旧观念仍在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满堂灌,机械填鸭、死学死记还常有所见。为高考而教学,整天讲练,还普遍存在。如此高中语文教学,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怎能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挣脱精神的窒梏,走向一条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新路,这样就必须建立语文立体化教学的新格局。

所谓语文立体化,就是课内课外相连通,书内书外相交融,立体化,多元式,大语文。高中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提出是时代的挑战,它要求语文教学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较为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语文的教学形势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内容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为此,我认为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学习去充实,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便是难于超越的语文教科书。我想本文宜图表式教学

2008年5月

第二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何云龙

一、诗词导入

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导入新课。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说王安石在诗句中选择用“绿”字是几经斟酌的。可见作者在做学问方面深思慎取的态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游褒禅山记》也告诉了我们这一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游记。

二、简介作者王安石

三、明确教学目的。

这堂课作为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前两个目标。

四、看图片资料,带学生了解一下褒禅山

五、朗读课文,疏通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

1.读音:褒bāo禅chán山卒zú庐冢zhǒng谬miù窈yǎo然怠dài

咎jiù瑰guī怪无物以相xiàng之胜shēng道慎shèn取深父fǔ

2.对照课文底下注释,掌握词义,疏通文章大意。

3.重点虚词“其”的用法讲解

六、讨论探究,把握文章内容。

思考:

1.综合全文来看,为什么文章从洞的名称和仆碑写起?

2.第二段可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

3.4.5.6.第三段分为几层? 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游山洞”和“做学问”有何类似之处? 第四段作者对于仆碑有有何感慨?

7.最后一段属于什么内容?

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段板书:

游华山洞的经过

前洞→后洞→中途而止→后悔

第三段板书

志(理想目标)主观

成功

物(外物条件)客观

第三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理解掌握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

四、教学课时 三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在作文课上集中练习了“感受生活—描写生活”这一专题,其实在古文中不乏这样的范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写生活的典范散文。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写自己的旅游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所以世人称为“王荆公”。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请同学朗读课文,纠正读音和停顿

1、读音:窈然yao 好游者hao 咎jiu 相xiang 何可胜(sheng ,完全,尽)道也哉庐陵箫君圭(gui,人名)君玉 余弟安国平父(fu,对男子的美称)

2、停顿的句子: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D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E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F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G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再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4、学生小组讨论找出第一段认为重要的字词和句子,请同学解说。教师做补充。

5、文章是一篇游记,从整篇文章来看,记游部分在哪里? 明确:文章的第一二小节是记游部分,三四小节是写游洞后的心得,最后一个小节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喝作记时间,一级作者的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的常用的格式。

6、集体翻译第一段

7、找出第一段中的句式:判断句 明确:文中的一种判断句的格式:者„„也。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语气

8、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它游历的路径是怎样的? 明确:这一段介绍了褒禅山的概况,游历的路径:禅院——仆碑——华山洞

9、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按照游径尝试背诵

10、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与下文的议论有没有什么关系? 学生齐读第四小节,疏通文字,掌握重点字词:之、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胜所以等明确: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11、齐读第四小节,尝试背诵

四、布置作业 背诵一四小节 找出文章中的带“其”的句子。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和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边译边总结

1、归纳“其”的用法(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3)代词。它(代仆碑)。(4)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7)代词。他们(代“古人”)。(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2、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记叙自己游后洞的经过

3、第二层主要突出哪几点意思?为什么?(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下文的议论打下基础。

4、第三段可以分为几层? 可以分为五层:(1)借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引出下文的议论(2)以游山为喻,突出“志”的重要。(3)说明“力”的重要。(4)说明“物”的重要。(5)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

5、在志、力、物几方面,什么最重要? 明确:力与物也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

6、第三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三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第二段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结论:要有志

7、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布置作业 背诵二三小节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和重点字句的翻译理解

二、齐读第四小节

1、第四小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字,作记的时间和作者的籍贯和署名。补充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

2、总结本文写作特色明确: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3、讲解课后练习

三、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字,作记的时间、作者的籍贯、署名 难句补充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教学后记:课文比较长,但是可以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叙述和议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解析课文的时候,把记叙和相对应的议论部分结合在一起讲解,这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写作上的特色,而且当时讲析的时候容易体会文章叙议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简洁和凝练,这样文章的思路也非常清楚。背诵当中,特别使文章的第三小节,文中的连词和语气词特别多,在讲析的时候可以区分一下“矣、也、焉”等语气词,帮助学生提高背诵的准确程度。板书: 游褒禅山记

一、介绍褒禅山的概况 名字的由来――禅院――华山洞――仆碑 治学要深思慎取

二、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1、前洞 夷以近,则游者众

2、后洞 险以远,则至者少 有志

3、游后洞的经过 有力 正反对比,强调“志”的重要性 有物

第四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习总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因事说理

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补叙——

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或:有的人

2、虚词:(1)其:

①其下平旷:代词,代指华山洞。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悔其随之:代词,我。(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③有穴窈然。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第五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思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游记写法,学习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2、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基础知识。

3、领会作者所抒发的治学、处事等都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焉,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深思而慎取之”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基础知识以及掌握即事说理的写法。

三、教学设想(学情分析)

1、因为高二(11)班同学自学能力较强,关于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通过自主查阅字典以及讨论等,他们应该能基本掌握;同时,关于通译全文,他们基本也能做得到,所以,在这个目标的学习上,以自主学习、探讨为主,老师讲述为辅。

2、进一步引导学生鉴赏本文,记叙部分写了什么,同时,通过问题指引的方式梳理出本文抒发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具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尽力尝试,“深思慎取”的道理。

3、关于因事说理的写法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还是较为陌生,我先从对比以前学过的游记出发,让他们总结古代游记由什么组成,同时找出本文与以前学过的游记的最大区别在哪,前半部分的记叙是为什么?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流程

诵读全文(对诵读稍作指导,包括字音纠正、停顿等)

(一)导入以及介绍背景、作者

1、导入。《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2、介绍背景知识

(二)疏通文意、整体把握

1、以自主学习和小组探讨的方式自学全文,找出有疑问以及认为要注意学习的地方并自愿加以分享。

明确(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有错漏则点出来,但不再系统详细地讲解):(1)词类活用: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深度。穷:a--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a--v.照明.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见:v--n.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其”的用法。(3)“得”的用法: 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4)“之”的用法: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 其孰能讥之乎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 此余之所得也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三)理清文章层次和特点,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以及领悟文中阐明的道理 这部分主要通过问题探讨开展。

1、文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作者说的“理”是由什么“事”生发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3、文中说的最主要的“理”是什么?

4、文章中的叙议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1)第一、二段:记叙。第二段写游前后洞,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2)

三、四段:议论。探讨议论的层次是怎么样的? 明确: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四)小结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从中领悟出做事的道理,从一件半途而废的游玩出发,阐发了在做事的时候应该具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还要深思慎取,才能取得成功,才能让自己无悔的道理。我们不仅要吸取前人的深刻教诲,还可以学习这种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为我们的议论文增加说服力。

下载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A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A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一、概述 《游褒禅山记》是高一年级语文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编选的四篇写景状物类文言文,以景物为依托,说理抒情,线路了深厚的文化底......

    游褒禅山记简案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当涂一中 张金凤 一、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的字词句,注意朗读节奏。 2、学习本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3、联系生......

    《游褒禅山记》范文大全

    《游褒禅山记》“问题化生态课堂”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文本,初步感知。疏通全文,积累相关的文言字词; 2.学习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体会作者有事说理,循理......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 ——王安石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篇课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篇1: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合集5篇]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语文科) 一、概述 《游褒禅山记》是高一年级语文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编选的三篇写景状物类文言文,以景物......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5篇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A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

    《游褒禅山记》教案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重点字词。2、 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3、 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