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2
如“月”的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掌握重点词、句。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感受文中无处不在的“月”的描写。
3、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知识链接:
一、初读课文,走进文本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解()藻()荇()遂()寝()相与()2.划分朗读节奏:(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解释下面加横线字词:(1)月色入户:_____(2)欣然起行:_____(3)念无与为乐者:_____ _____
(4)水中藻荇交横:_____(5)盖竹柏影也:_____ 4.将本文划分为三层:(宜宾市南溪区第五中学校 教师:周富丽)
第一层,记事,在文中用“﹍﹍”标示出来。第二层,写景,在文中用“﹏﹏﹏标示出来。第三层,抒情, 在文中用“﹌﹌”标示出来。
二、小组讨论,对话苏轼
1.从原文中找出作者“夜游”的时间(),地点()、同伴()和原因()。
2.古今诗词中不乏有许多写“月”的名句,请举一例,并与本文进行比较,谈谈本文描写月光的手法妙在哪里?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全文内容分析“闲人”的含义?
三、与苏轼共赏明月
1.作者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在文中对承天寺的月景作了精妙的描写,试想象一下当时庭院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请根据其意境写一(宜宾市南溪区第五中学校 教师:周富丽)
段文字,描绘一下作者笔下承天寺的月景。
苏轼,号,是(朝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父亲,弟弟 并称为“三苏”。
(宜宾市南溪区第五中学校
教师:周富丽)
第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诵读:熟读成诵,读出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法、讲授法,合作探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设计:
我想请问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吗?当你陷入困难和挫折时,你是否感到沮丧、不知所措甚至痛苦呢?老师跟同学们一样,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也会产生这种心理。有一个人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个人所经历的痛苦比我们更深,挫折比我们更多(多媒体展示:)
这个人就是——苏轼。上节课我们朗读了他的写景文《记承天寺夜游》,并疏通了文意。可是却还不知他历尽人生沧桑,看尽世态炎凉,为何如此快乐?今天,我们再随着苏轼去承天寺同赏秋月,探寻快乐的真谛。3’请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二)课文朗诵。
、老师范读
.5’
2、同学齐读1.5’
(多媒体展示:)
过渡语设计:疏通文意的工作我们已经完成了,现在我们温习一遍。
(三)文意疏通,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3’
抢答题: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澄澈清明,水中的藻荇之类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过渡语设计: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你能快速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吗?
(多媒体展示:描写环境的句子)(学生找出后要求学生齐声朗诵)
(四)景物赏析
(1)启发:这句话的描写对象是什么?怎么表现的?
超级链接一: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暗喻:月如水(清明澄澈)
映衬:影衬光(清丽淡雅)
(2)超级连接二:
积水空明(此何时?望日之前,朗朗晴空,明明皓月)月色之明
藻,荇交横(若真是水中所见,可见水——清)月色之清
盖竹柏影也---(影子分明,则说明?光——浓)月色之浓
(3)超级连接三: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点明时间,秋夜,地点,承天寺,再加上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渲染出清凉幽静、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意境,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而添加语增添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地点,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过渡语设计:《记承天寺夜游》里的月夜小景,确实美伦美奂。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像承天寺这样的美景每夜都有到处都有,为什么只有苏轼才能领略到?
(五)探究苏轼的心境10’
(1)师:苏轼讲了原因吗?(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那么怎么理解“闲人”这一词呢?(课文有注释)
师:“清闲的人”。苏轼的“闲”是有特殊背景的。(多媒体展示:)
师:可见,苏轼在黄州的“闲”,是迫不得已的,“闲人”之说蕴含着郁郁不得志的悲凉感慨,可是作者并没有悲叹,而是自嘲、自慰。
(2)师:那么,苏轼在黄州的“闲”,是不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呢?老师查到了一点资料,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念一下------(多媒体展示:
师:这样看来,苏轼一点都不“闲”,反而很“忙”。那么“闲”字还该这样理解?
(学生讨论后明确:忙里偷闲——闲情雅致)
(3)师:在政治上受打击、生活困窘的时候还能有闲情雅致,这样的“闲人”又能有几位呢?文中说“两人者耳”。“闲”——看来很难做到,怎样才能“闲”,苏轼有没有在文中告诉我们?(难度较大,学生一般很难发现。)(多媒体展示:
师:让我们再次齐读写景的句子,由“景语”来体察“情语”
(描写环境的句子)要求学生齐声朗诵
师:“景语”流露出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学生讨论发言,教师从中点拨进而作出结论:
苏轼心如“积水空明”,空明澄澈的美景体现了内心的宁静旷达与明亮。
师:苏轼一生历贬八州,走过无数的穷山恶水,却能始终做到随缘自适,自得其乐:
你从这些诗词中看到苏轼怎样的心境?(学生自由回答)
师:是呀!有了豁达的心境,在他的作品中就没有了沮丧、抑郁。
(六)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豁达心境。
师:苏轼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人物,不仅在于他的政绩和,更在于他的豁达而洒脱的人生观。也让你我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的美,用洒脱去面对人生,用豁达去创造诗意的人生。
(多媒体展示:)
板书:一切景语皆情语
悲凉感慨
景语:空明澄澈
情语:“闲”
闲情雅致
宁静旷达
(七)作业:拓展练习10’
请读李白《游泰山》(组诗)和杜甫《望岳》根据“景语”对比两位诗人不同的
第三篇:《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 公开课教案
苏轼
研究问题:推敲关键词,从简洁的语言中品味复杂、曲折的情感。教学目标:
1、品读“月色之美”
2、悟读“闲人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啊,月亮始终受到文人的青睐,一缕月光勾起了文人对亲人的思念,一轮月光更能引起文人的伤己、念友之情,平凡的月光,牵动着文人的情长,每每提起月,老师总会忆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会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是啊,这盈亏圆缺的慨叹里,包含着多少的期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篇“颂月佳作”——《记承天寺夜游》。
出示教学目标
二、预习检测: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上节课,我们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作业,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现在先检测检测大家的预习情况。
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先一起朗读一遍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理解文章大意,现在进行抢答比赛,句中红色字的意思,看谁答得又快又准。大家掌握得不错
现在我们再次齐读文章,这一遍要在前面的基础上读懂文意。
二、走入美景
1、现在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标题,我们一起朗读一下标题。从标题中大家得到了什么信息?
这是一片游记文章,地点承天寺,时间夜晚。记的事件是夜晚在承天寺游览。
2、既然是游览的文章,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要写一篇游记文章,你肯定会写到什么?——景色。对,一定会有写景,那么苏轼夜游的景色如何呢?现在我们先一起朗读一遍文章,注意读音和节奏。来,我们现在一起把写景的这一句读出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从这一句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
庭院中有积水,难道是庭院中有池塘,或是刚下了雨吗? 再读句子 请同学翻译
积水实际上上月光照射下来的
什么样的月光才会给人这样的一种感觉?
月色空明灵、皎洁,澄澈透明。从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如。
既然水不是真的,那怎么又会有纵横交错的藻荇(水生植物,圆叶的藻草和长叶的荇草)呢?——是竹子和柏树倒映下来的影子。也就是月色太空明了,洒在地上好像是一泓清澈透明的积水,还能倒映出竹子、柏树的影子。
那既然前面都是比喻句,“庭下如积水空明”,后面半句怎么不一起用比喻句,比如说“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似水中藻荇交横”,这样更一致啊!大家看一看原句好,还是改了的这句好?
我们说怎样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不断地朗读。我们先一起对比朗读这两句。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境,你当时在庭院中散步,突然看到庭院中有一泓积水清澈透明,紧接着,还看到水中还有藻荇纵横交错
这个时候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错觉。好奇。梦幻的感觉,是不是穿越了,走到一个什么仙境中去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景象呢?结果,走着走着,忽然听到微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声,抬头一望,看到天上又一轮明月,还看到竹子和柏树,这个时候你突然明白过来,哦,原来是月色洒在地上,倒映出来的竹柏的影子。
这个时候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惊喜,恍然大悟。——那么这种感觉是通过文中哪个词表现出来的呢?——概,原来是。但是改了之后的句子有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请大家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语气词,把作者的情感波澜补出来。
(屏显。)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生:庭下如积水空明,(咦?)水中藻、荇交横,(喔!)盖竹柏影也。加上你填的语气词,你能不能朗读一下这个句子呢,把这种情感的曲折读出来。我们看这一句,无一字写月,却又无处不在写月,短短的一句不仅写出了月光的澄澈透明,更把苏轼欣赏美景的这种情感曲折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现在,再次带着感情朗读这一句,注意读出这种空灵的意境,顿悟的惊喜。
重点朗读盖,加长语气
三、走进情感
看到这样空灵的月色,如此令人陶醉的美景,作者不禁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句什么意思啊,请个同学起来翻译一下呢? 面对美景,苏轼为何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这感慨中我们感受到了苏轼怎样的情感。我们说要读出感情,要去抓什么?——关键字或词。这一句中,我们要抓住哪个字或词?——闲人。什么意思?——清闲的人。苏轼说他们两个是清闲的人?你认为是这样吗?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到依据,他们是否是清闲的人?现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次齐读文章? 现在请以四人为小组,讨论交流,他们闲在哪里?结合下面注释,清闲就是怎么样——没事可干,无所事事。去文中看看,他们没什么事做体现在哪些地方?
“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 念无与为乐者——大家都有忙的事,都觉得没有一起分享乐趣的人。
与张怀民“步于中庭”——闲;赏景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闲。月色入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们平时晚上看到月亮照进门里,你会欣然起行吗?——不会。因为我们一天忙于学习、工作,劳累了一天后都想要早点休息,虽然当时可能会有一点欣喜,但也不会又起来赏月。但是苏轼看到月亮照进来,是这样的高兴,感觉好像是老朋友来了一样欣然相迎,可见他平时是怎样的清闲、无聊、门庭冷落。
苏轼可是个大才子,怎么会这么清闲呢?这个呢,我们要结合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候?——被贬黄州。我们看一看,当时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背景资料:元丰二年,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几遭杀身之祸。后来获释后罪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文”,不得随意外出,无住所,无薪俸,生活贫困,只能租城东荒地自己耕种,在坡边自筑茅屋(故称“东坡居士”)。
张怀民也是被贬谪到黄州,挂了一个闲职。他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这样的一种清闲下,你觉得苏轼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但是苏轼愿意做这样一个清闲的人吗?——不愿意。苏轼非常有才。看一看苏轼如何有才。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散文方面,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虽不是苏轼的最强项,但他的理论水平很高,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并且,苏轼还非常有抱负。
21岁高中进士:“奋厉有当世志”;
38岁人密州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0岁任徐州太守:“抗洪救灾,力挽狂澜”。
可见,苏轼不仅有才,并且很有抱负、志向和建树,但是他现在主动清闲了吗?——是被迫清闲。所以,苏轼说他们是闲人,只是对自己和张怀民的一种——自嘲罢了。我们再一起朗读这一句,体会苏轼的自嘲,被贬谪的悲凉,郁郁不得志的心境。苏轼有抱负不得施展,面对自己的这种遭遇,苏轼落泪了吗?怅惘了吗?迷茫了吗?悲天悯人了吗?——没有。
你们怎么看出来他没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入手,苏轼的心境,心情,还有苏轼眼中所呈现到的的景色是否和他的遭遇一样。
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文章,感受苏轼在这样的遭遇下心境如何,感受苏轼眼中的景色是否和他的境遇一样。
欣然起行——虽然他的平时比较孤独,无聊,但是看到月亮像老朋友一样来邀请他,陪伴他,他是欣然相迎。
念无与为乐者——虽然大家都有自己忙的事,只有他这样闲着,但是他认为能出去赏月,还是一种乐趣。
他虽然清闲,但是看到月色入户,他是高兴地,觉得是一种乐趣。
并且,我们再想一想,如果你处于苏轼这样的境地,你在比较冷(注意十月十二日是阴历,换算成阳历就是11月份了,差不多是我们现在这个时候了)的夜晚,你看到月亮,你会觉得月亮怎么样——清冷、凄凉、落寞。看到竹柏的影子可能也觉得怎么样——幽深冷寂。
而苏轼眼中的月色是——空灵澄澈,是一种令人陶醉的美景,是一种清丽、淡雅的意境。
我们现在再回到这个闲人上来,苏轼能有这样的心境,能眼中能有这样的美景,你们认为仅仅是因为他是清闲的人吗?
闲人其实还是什么样的人?才会在这样的境遇下有这样一份心境去赏到这样的美景?——闲情逸致的人。
月色其实夜夜都有,竹柏也处处都有,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个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啊? 苏轼就是苏轼,不管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能有他的一份闲情雅致。其实苏轼的一生非常不顺利,他的一生是贬谪的一生。
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离开黄州之后,一路被贬,一直被贬到海南。历经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我们看一下他被贬谪后的生活。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长江环抱着城郭,可知江鱼的味道鲜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贬官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在这些文章中,我们都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苏轼?——乐观、豁达,开朗、洒脱、胸襟开阔。
是的,在苏轼被贬的文章、作品中,我们难以看到刘禹锡似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哀叹,没有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哀悯,他用达观、豁达的心境的心态面对。苏轼之所以垂名青史、家喻户晓,不仅在于他的才能、他的政绩,还在于他的乐观、豁达的心境给我们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所以,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苏轼,苏轼的一生虽屡遭贬谪,屡遭不幸,但其实苏轼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无论在什么样的遭遇下,都能有一份清闲,一份闲情逸致,去欣赏他身边的美景,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找到他心中的那一轮皎洁、空灵的明月,作为他精神的寄托。其实,不管是苏轼这样的大才子,还是我们寻常人,我们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挫折、困难,遇到迷惘、失意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你有事用什么样的心境面对,你心中是否也有一轮明月陪伴着你,给你力量,让你愤然前行呢?现在,请大家以“我心中的那一轮明月为题”,写一小段感悟。当然,这一轮明月可能不仅仅是天上的那一轮圆月,还可能是一棵树、一朵花、一株草、一片叶、一条河、一块石、一捧土。只要是给你精神寄托的东西,都可能是你心中的那一轮明月。
其实老师的心中,也有一轮明月。这轮明月是在严冬才傲然开放的花,是在雪中才显得更加洁白的花,是经过风袭霜冻后才暗香流露的花。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不受到风雪的影响,它在风中怒放,在雪中挺立。在我失意的时候她给我慰藉,在我孤独的时候她给我陪伴,在我彷徨的时候她给我方向,在我无助的时候她给我力量。
我想,不管是我们同学们心目中的。。。,还是老师心中的梅花,希望我们心中永安有这样一轮明月,不管前路多么曲折,我们也要鞠一捧月光,永驻心头。让我们再次齐读文章,让我们在苏轼那里找到更多的力量。
最后,让我们记住“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让我们用豁达的心境去面对生活,用闲适的心情是创造诗意的人生。
第四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材分析与处理】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将课堂最大化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掌握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此为教学重点;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创设富有活力的开放型课堂。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达成浅文深教的效果。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主旨,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感情。
3、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解读“闲人”二字,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流程】
(一)导入:(教师唱《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师: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词中的名句是哪句?月是诗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的名句?下面让我们学习苏轼的另一写月名篇《记承天寺夜游》,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走进苏轼。(板书)
(二)解读标题。
明确:文体(记),时间(夜),地点(承天寺)
补充介绍承天寺(展示图片):“承天寺”是张怀民居住之所,张怀民在元丰六年也被贬谪到黄州,他修了一座亭,苏轼给亭命名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送给张怀民,其中有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三)交流预习体会,明确学习目标。
1、学生资料展示,走进苏轼,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生交流预习收获与疑难,明确个体学习目标与全体学习重点。
(四)初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1、自由朗读,明确朗读要求。
要求:读得流畅响亮。
读得字正腔圆。
读得抑扬顿挫。
读得层次分明。
2、小组再读课文,体会文章层次美。
指导:表达方式的不同,感情不同,语气语调不同。
读叙事。读出闲适、欣慰之情。
读写景。第二段描绘庭院月色,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要读出喜悦、闲适之意。
读抒情。既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闲时赏月欣喜,漫步的悠闲。
3.、指名读,读出记叙、描写,抒情的不同感情。
4、播放视频,听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层次美。
(五)疏通文意,合作研讨。
1、学生交流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及明确重点。
•教师补充(媒体出示)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留---如人名、地名、年号等不翻译,保留。
•换---用近义词替换。
•补---补充省略成份。
•调---倒装句式进行调整。
•删---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去掉不翻译。
2、小组合作,借助课文注释,理解句意,并在便利贴上整理重点。抓住重点字和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等。
3、学生整理汇报,解决疑难。
4、全文整体感知。
(六)深入探究,感受胸怀美。
1、思考:文中那个字最能体味到作者的内心情感?苏轼是“闲人”吗?
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引导学生到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己找,自己讲,自己归纳,老师点拨。
2、明确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会人物胸怀境界美。
教师小结:苏轼看上去真的很闲,无官一身轻,有闲情雅致欣赏美景,(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但苏东坡内心深处不愿意做一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他不断被贬,却能够随遇而安,我们从苏轼的身上看到了豁达乐观,看到一生屡遭贬谪,身形万里,但始终释然安然,达观豁达。
3、探究“文人心境”。
补充欧阳修、范仲淹等材料,课外延伸。
(七)拓展迁移,培养胸怀美。
1、展示烦恼清单。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与朋友、父母交往方面的,可以是体态长相方面的。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清单。
2、讨论:遇到烦恼时,应该如何面对?
(八)学生谈体会及疑惑。
(九)教师布置作业并结束语。
苏轼一生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他的那份豁达乐观如皎洁的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那么当我们面对生活的风雨时该如何呢?请同学们齐读寄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风雨坎坷,让我们改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这样,也许我们就会找回人生的坐标,用纯净的笔去书写我们大写的人生!
第五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一、导入:看对联,猜名人: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这是一副人名对的上联,猜三位宋代名人(王安石、苏轼、陆游)——引出课文作者。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文字之美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范读或请学生推荐朗诵好的同学朗读一遍。
三、品: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以及作者复杂的情感
师:同学们知道苏轼的这篇文章在哪里写的吗?——预设:黄州。追问:为什么苏轼会到黄州去呢?——预设:被贬官。
师:原来苏轼是被贬谪到黄州的,这里老师补充一个背景知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新党(支持变法的一派)极为仇视。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摘取苏轼诗文加以曲解,安上了阻挠变法的罪名,关了4个月,差点被杀,因由御史台告发,审理也在御史台,所以史称“乌台诗案”,“乌台”即是“御史台”。后在王安石等人的求情下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问: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了这篇文章,那么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以下赏析课文过程中学生会找到很多句子,在分析句子时把重点字词句的翻译解释渗透在其中)
问:大晚上不睡觉,苏轼为什么要去承天寺游玩呢? 预设: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太美了,美到苏轼都已经解衣欲睡了还是高兴地起来去“夜游”。)
问:月色美好确实是“夜游”的绝佳理由,但是月色到处都有,为什么非要去承天寺呢? 预设:“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追问:苏轼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他想到了可以去找张怀民。有人说“他肯定想了很久,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去找张怀民”,对于这样的理解,同学们认同吗?
预设:不认同,从“遂”字可以看出,说明作者去找张怀民是不假思索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和张怀民怎么样?——志同道合。
追问:从注释中大家可以找找两人志同道合的证据吗? 预设:第九条注释: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师:是啊,仕途上共同的不顺使得两人惺惺相惜、志趣相投,才能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问:张怀民的表现当得起“志同道合”这四个字吗? 预设:“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一个“亦”字准确地传递出了两人“心有灵犀”,不谋而合,说明共同的人生遭际之下的两人确实志同道合。“相与”也可赏析。
板书:见景——月美 夜行 师:是啊,两个志同道合的人相遇,自然是“不谋而合”地要赏玩承天寺的月夜美景了。正如文中所说:“相与步于中庭”。那么他们在中庭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预设:“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先翻译)作者心心念念要去赏玩的承天寺夜景,文中却仅此一句。苏轼是大文豪,他说自己写文章是:“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万斛泉涌”,文字没有逆流成河却只流出那么十几个字的一句话,他真的那么厉害吗,一句话就把承天寺的月夜美景摹写殆尽了吗?究竟这句话好在哪里?
预设:层次一:先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比喻句:“如”,“盖”二字可以看出是比喻。1.庭下月光如积水;2.竹柏影如藻荇交横。月光如水,生动写出月光的明亮皎洁;竹柏影比作藻荇,突出月光的皎洁明亮,只有明亮的月光照射之下,才能清晰看到影子,才能可以分明看到“交横”,而非模糊一片。
(引导学生到层次二可以用改句法:改成“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可不可以?)层次二:使用比喻却不露痕迹(“暗喻”)。好处:作者漫步中庭,一下子“恍惚”了,几乎以为庭中到处都是澄澈的积水,进一步赏玩,又发现水中都是交错的藻荇,进一步说明了庭中遍布积水。再仔细分辨之下方才发现这是竹柏的影子,回过神来,原来前面的积水竟是满庭的月光啊。作者写文章时已经从恍惚中回过神来了,所以虽然省去了本体,但是前面加了一个“如”字,说明并没有积水。读者刚读到此句很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个“如”字,直读到“盖竹柏影也”,才恍然大悟,再回头注意到前面的“如”字!这种恍然大悟之下,更加能体会到承天寺月色的澄澈皎洁、清朗空明,竹柏影的清丽淡雅,这一妙句也成功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写的是“月”却一个“月”字也不出现,正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对比:这一写法我们国歌的作词者田汉先生就成功地运用过,他写的戏曲剧本《情探》中有一句主人公赞叹月色之美的唱词这么写:“喜今宵,浸楼台,月明如水”,其实这句出自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的一句:“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西厢记》原句直接说“月明如水浸楼台”,直接以水比月,前人已经用过多次,简单而又落入俗套。田汉把句式一颠倒,虽然还是用这个比喻,但是舞台上唱出这句话的时候先出来“喜今宵,浸楼台”,听众很可能一恍惚,楼台为什么会被浸?再接着唱出“月明如水”时一下让观众恍然大悟,月色之美在这样的恍然大悟中就更添一层了!而且句子也推陈出新。
这一对比我们更体会到了苏轼这句话的妙处,其实苏轼“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下面还有一句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啊,“常行于所当行”文意需要,如《赤壁赋》洋洋洒洒,也是倚马可待。“常止于不可不止”一句话成功地写尽了承天寺夜景,那么多一句也不需要了。苏子的这句话对我们写文章也是很有启发的。
板书:赏月——空明 澄澈
师:这真是一个写景妙句啊,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样一个美妙的夜晚,你读懂了苏子的心境了吗?请从文中找出一个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
预设:闲人。追问:真厉害,只凭一个“闲人”,你就读出了苏轼此时的内心世界。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闲人”的呢?
预设:悠闲、闲适之人、有闲情逸致的人。
追问:苏子认为自己是悠闲之人,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呢? 预设:作者身虽被贬,却并不悲观消沉,仍能悠闲地与好友游寺赏月,陶醉于美景之中,体现作者旷达、乐观、潇洒的人生态度。(或者采用教参: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师补充背景:苏轼面对人生挫折确实心境比较旷达、洒脱,无论遭遇多大的打击,均能积极面对、积极享受生活,实现人生价值。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把这三地的贬谪生涯当做自己的功业。确实他在黄州除了写了这篇《记承天寺夜游》,千古传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也作于此时。惠州在广东,属于岭南地区,古代被称南蛮。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被贬到同属岭南的柳州时悲凉地写下了:“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凄怆伤怀。惠州虽然偏远,但是苏轼却发现这里荔枝味美,高兴地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句子,别说一时被贬,哪怕永远住在惠州也愿意!当然命运还在捉弄这位“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林语堂语)”,他最远被贬谪到了海南儋州,那个时候这真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绝对的蛮荒之地,要找个识文断字的都非常困难,文化处于极端未开化的程度。一个大文豪来到了这样一个文化沙漠,他的态度却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在海南大力启蒙教育,开辟学府、自编讲义,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和第一个进士都是他培养出来的,此后海南逐渐开化,人才辈出,单单宋朝就出了12位进士,苏子居功至伟。而所有这些都是他在被贬谪的情况下做的,他实在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啊!
师:所以把“闲人”的闲理解为闲情逸致完全没问题,苏轼确实乐观旷达,那么同学们只读出了闲情逸致吗,还有读出其他内容的吗?
预设:“闲”也可以理解为空闲、赋闲,而且文中结尾还加了一个“耳”字,是罢了的意思。苏轼是说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空闲之人罢了,他人都是有事情可做,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只有自己是空闲之人,没事可做之人。包含了作者的自我解嘲的意味,贬官而自许“闲人”,表明作者也并未完全释怀,对仕途失意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失意和苦闷。(或采用教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师:同学们也许不知道,苏轼被贬黄州仅仅担任了“黄州团练副使”一职。补充宋朝相关背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几百年动荡不休,采取“偃武修文”的政策,重用文官,打压武官。地方的武官根本不能过问地方政事,更何况只是“副”的,当时苏轼一下子从中央高官贬到地方担任武官副职,一下子什么实职都没了,仅仅领一份微薄的俸禄保证基本生活水准而已,据记载,在黄州时苏轼只好精打细算,把每年俸禄分成360份,挂在房梁上,一天用一份。这就是房梁挂钱的故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摔了这么重的一跤,差点送命,苏轼有着一丝惆怅、失意是极为正常的。
师:那么总体上,是旷达还是失意呢? 预设:旷达 板书:“抒怀——旷达、乐观”
四、悟
师:学了这篇短文,我们认识了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感受了他的乐观豁达。这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吗?
叫两三个学生谈谈即可!
总结:苏轼一生矢志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一贬再贬,饱尝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让一轮轮圆月照亮他乐观豁达的内心,正如他在《赤壁赋》中所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空明澄澈的月色遇到了苏轼,成就了这篇千古美文。让我们一起试着背诵一遍课文!
五、作业
1.课后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2.阅读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