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第二课时)2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第二课时)
茶陵县下东中学
谭珠敬
教学目标
1、巩固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
2、感受文章的“美”。
3、体会作者在文中含蓄表达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学会怎么面对人生的挫折。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美”,作者在文中含蓄表达的特殊心境。教法:合作探讨
对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一: 课堂检测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掌握文言常见实词、虚词,因为文言文和现代文虽有相同点,但是它是另一个语义体系。今天我首先来检测一下,看大家对本课的词语、翻译掌握得怎么样。
(幻灯片一)指名说,师生点评订正。(幻灯片二)指名说,师生点评订正。活动二:赏析景物描写
上节课,我们介绍作者苏轼时知道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这里的“大家”怎么理解?散文八大家的中的“大家”是著名的专家的意思,与大師同义。散文八大家即写散文的八个大专家,是凭自己的文章可独步天下的人。
苏轼作为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写的《记承天寺夜游》肯定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大家再朗读一下课文,考虑一下本文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它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
指名讲。
小结这段文字的特点。师小结:
这18个字不仅写出了那夜月光的皎洁,写出了承天寺周围幽静的环境,还写出了作者当时赏月的愉悦的心情。18个字言少意多,传达了几层意思,虚实相生,展现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曵、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这就是大师笔下的语言文字的魅力,苏轼他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语言文字之美。
同学们再齐读这一句话,稍慢一点,要读出这句话的美丽与内在意蕴。活动三:体会情感
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本文中哪些句子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里“闲人”,今天怎么解释?苏轼在这里自称闲人,其含义是什么?
同学们,有时候为了要更好地读懂一篇文章,我们必须要知道当时作者的境况,即知人论世。要读懂本文,也是如此。
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这一年苏轼身处何地?他当时经历了什么?当时邀请张怀明赏月的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理解闲人的含义,进而把握作者在本文抒发的情感。
我收集了当年记载苏轼的一些资料。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苏轼他当时遭遇到了什么。
苏轼宋仁宗嘉祐年间进士,嘉佑六年(1062年),他开始为官。熙(xī)宁二年(1069)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后十年先后调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他每到一地做知州,都很勤勉,努力造福一方。如他在任杭州期间,体查民生疾苦,带领百姓疏浚jùn西湖、修筑苏堤;清淤治河、防治水患;挖井引水、为民解决饮用咸水之苦。他走遍了杭州的山山水水,直到现在杭州城还烙印着他的足迹。
元丰二年(1079年),李定等小人诬陷,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将苏轼逮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李定等人是怎么审他的呢?苏东坡当时受了什么罪呢? 怎么审?打!
一位官员与苏轼曾关在同一监狱里,与苏东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诗道:
‘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通宵侮辱、摧残,不让人睡觉,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残的对象竟然就是苏东坡!”
坐牢103天,几次濒临砍头之险,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不得离境。表面是官,实际上与罪犯没多大差别。他甚至带领家人在城外东坡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 之号便得于此时。写作此文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有四年。
刚才,听了苏轼当年的经历,哪位同学来简单分条概括一下苏东坡遭遇到了哪些不幸?然后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他当时的遭遇?
示例:学生可能的答案
遭诬陷贬官,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一不幸)
被人诬陷坐牢失去自由(二不幸)
被人打骂遭到人身(格)的侮辱(三不幸)
生存艰难(四不幸)
差点被杀头失去了生命(五不幸)
命运多舛(chuǎn)时运不济
屡受挫折
多灾多难
假如你就是苏轼,在这如此无情的命运面前,你将会怎么做呢?谁来说说?(往往采取回避、逃脱的方式)东坡先生是怎么应对的呢?是否屈服了呢?是否被打趴下了,是个懦夫呢?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文,看苏轼在做了什么,心里想的是什么?
把你对他的看法先写下来,然后和大家交流,50字左右。温馨提示:最好先写他外在表现,再评价其内在品质。指名讲。
示例:他面对困难,不是唉声叹气,而是表现出乐观旷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笑对坎坷,是一个豁达乐观的人。
虽然遭遇坎坷,历经磨难,但他还是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晚上冒着寒意邀友赏月,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
小结:苏轼面对自己人生的重重打击,不但没有被打趴下,而且是笑对人生,是一个心灵强大的人。(是个乐观豁达的人)
前面讲了这么多,讲到这里,本文的“闲人”,苏轼用在这里,应是怎样的含义呢?同学们说说应对其怎么理解(注意理解的角度)?从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清闲的人(从贬谪的角度)
2、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从赏月的角度)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本文的情感是复杂的,也是意味深长的,令人回味,和我们学的许多文章不同。请大家再次齐读这直接抒情的一句话,稍慢一点,要求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活动四:说一说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艰难和困苦。只不过有大小之别而已。我们在座各位是否也有自己的困苦呢?肯定有。同学们不开心的事可能也有不少,老师猜测呀,也许是你学习成绩差,感到前途渺茫,初中毕业可能上不了高中,自己不知该何去何从;也许是你父母打工去了,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也许是你最近发现白头发又多了不少;也许是你自己违纪,老师批评了你;也许是你正和朋友闹矛盾,也许是你没有朋友,没有人和自己交心等等。
同学们不管怎样,我们遭受的这些不幸与挫折,与苏东坡先生当年的遭遇比起来你觉得是大还是小呢,可否从他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营养呢?请你结合当时苏轼的遭遇和课文说说,读了《记承天寺夜游》,你懂得了什么?
示例:
1、面对逆境,要豁达开朗,乐观积极。
2、重要的,不是别人是否理解欣赏我们;而是我们能不能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3、东坡先生“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我们也可以在苦闷的时候,找知心朋友谈谈心、诉诉苦,指不定朋友的一句话便能消却你内心的烦忧。
活动五:小结
对挫折是否采取正确的态度,关心到我们每个人是否幸福。我们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不仅要向苏轼学习怎么写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同学们,就让我们来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吧,面对困难不畏惧,面对苦难不屈服,让平凡的生命闪耀出美丽的光辉。在此我送给大家两句名人名言。请大家齐读一遍。
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要为保卫自己而战。
(英国皇帝
威廉二世)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二、布置作业
1、思考题:作者在文中形容月色时为什么不简单的说是树木的影子,这样也可以表现月光的皎洁,而他点出是竹柏影,你怎么理解?
提示:从竹柏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作者当时的遭遇和思想状态去考虑。
2、练笔:给苏轼写一封信,300字左右。
第二篇:《记承天寺夜游》第二课时学案
《记承天寺夜游》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文言词语及作者背景等)。
2、品读文章凝练含蓄的语言,赏析文中写景的句子。难点
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重点
学习过程
一、巩固复习
1、填空
本文作者(),字()号(),谥号(),()朝著名的()家、()家。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的词风。我们还学过他的:《 》《 》。
请写出唐宋八大家中其他五人: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
(2)遂至承天寺()
(3)水中藻荇交横()
(4)盖竹柏影也()
(5)相与步与中庭()(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结合课文注解,翻译课文
(1)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新课学习
1、与苏轼对话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
作者夜游为何去“承天寺”?
2、与苏轼共赏月色
(1)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2)
难道承天寺的院子里只有竹子柏树,就没有其他植物吗?
(3)第二段描写月光的手法妙在哪?
3、觅苏轼知音
(1)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文中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说说句中的“闲人”的“闲”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
(3)
“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4)
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
三、拓展延伸
积累三个古诗词中与“月”有关的句子。
四、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2、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填空题。
1、“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2、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须扣住“月”字概括。)
课堂小结:
第三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材分析与处理】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将课堂最大化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掌握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此为教学重点;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创设富有活力的开放型课堂。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达成浅文深教的效果。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主旨,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感情。
3、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解读“闲人”二字,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流程】
(一)导入:(教师唱《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师: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词中的名句是哪句?月是诗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的名句?下面让我们学习苏轼的另一写月名篇《记承天寺夜游》,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走进苏轼。(板书)
(二)解读标题。
明确:文体(记),时间(夜),地点(承天寺)
补充介绍承天寺(展示图片):“承天寺”是张怀民居住之所,张怀民在元丰六年也被贬谪到黄州,他修了一座亭,苏轼给亭命名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送给张怀民,其中有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三)交流预习体会,明确学习目标。
1、学生资料展示,走进苏轼,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生交流预习收获与疑难,明确个体学习目标与全体学习重点。
(四)初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1、自由朗读,明确朗读要求。
要求:读得流畅响亮。
读得字正腔圆。
读得抑扬顿挫。
读得层次分明。
2、小组再读课文,体会文章层次美。
指导:表达方式的不同,感情不同,语气语调不同。
读叙事。读出闲适、欣慰之情。
读写景。第二段描绘庭院月色,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要读出喜悦、闲适之意。
读抒情。既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闲时赏月欣喜,漫步的悠闲。
3.、指名读,读出记叙、描写,抒情的不同感情。
4、播放视频,听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层次美。
(五)疏通文意,合作研讨。
1、学生交流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及明确重点。
•教师补充(媒体出示)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留---如人名、地名、年号等不翻译,保留。
•换---用近义词替换。
•补---补充省略成份。
•调---倒装句式进行调整。
•删---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去掉不翻译。
2、小组合作,借助课文注释,理解句意,并在便利贴上整理重点。抓住重点字和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等。
3、学生整理汇报,解决疑难。
4、全文整体感知。
(六)深入探究,感受胸怀美。
1、思考:文中那个字最能体味到作者的内心情感?苏轼是“闲人”吗?
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引导学生到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己找,自己讲,自己归纳,老师点拨。
2、明确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会人物胸怀境界美。
教师小结:苏轼看上去真的很闲,无官一身轻,有闲情雅致欣赏美景,(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但苏东坡内心深处不愿意做一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他不断被贬,却能够随遇而安,我们从苏轼的身上看到了豁达乐观,看到一生屡遭贬谪,身形万里,但始终释然安然,达观豁达。
3、探究“文人心境”。
补充欧阳修、范仲淹等材料,课外延伸。
(七)拓展迁移,培养胸怀美。
1、展示烦恼清单。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与朋友、父母交往方面的,可以是体态长相方面的。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清单。
2、讨论:遇到烦恼时,应该如何面对?
(八)学生谈体会及疑惑。
(九)教师布置作业并结束语。
苏轼一生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他的那份豁达乐观如皎洁的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那么当我们面对生活的风雨时该如何呢?请同学们齐读寄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风雨坎坷,让我们改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这样,也许我们就会找回人生的坐标,用纯净的笔去书写我们大写的人生!
第四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一、导入:看对联,猜名人: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这是一副人名对的上联,猜三位宋代名人(王安石、苏轼、陆游)——引出课文作者。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文字之美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范读或请学生推荐朗诵好的同学朗读一遍。
三、品: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以及作者复杂的情感
师:同学们知道苏轼的这篇文章在哪里写的吗?——预设:黄州。追问:为什么苏轼会到黄州去呢?——预设:被贬官。
师:原来苏轼是被贬谪到黄州的,这里老师补充一个背景知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新党(支持变法的一派)极为仇视。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摘取苏轼诗文加以曲解,安上了阻挠变法的罪名,关了4个月,差点被杀,因由御史台告发,审理也在御史台,所以史称“乌台诗案”,“乌台”即是“御史台”。后在王安石等人的求情下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问: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了这篇文章,那么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以下赏析课文过程中学生会找到很多句子,在分析句子时把重点字词句的翻译解释渗透在其中)
问:大晚上不睡觉,苏轼为什么要去承天寺游玩呢? 预设: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太美了,美到苏轼都已经解衣欲睡了还是高兴地起来去“夜游”。)
问:月色美好确实是“夜游”的绝佳理由,但是月色到处都有,为什么非要去承天寺呢? 预设:“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追问:苏轼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他想到了可以去找张怀民。有人说“他肯定想了很久,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去找张怀民”,对于这样的理解,同学们认同吗?
预设:不认同,从“遂”字可以看出,说明作者去找张怀民是不假思索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和张怀民怎么样?——志同道合。
追问:从注释中大家可以找找两人志同道合的证据吗? 预设:第九条注释: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师:是啊,仕途上共同的不顺使得两人惺惺相惜、志趣相投,才能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问:张怀民的表现当得起“志同道合”这四个字吗? 预设:“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一个“亦”字准确地传递出了两人“心有灵犀”,不谋而合,说明共同的人生遭际之下的两人确实志同道合。“相与”也可赏析。
板书:见景——月美 夜行 师:是啊,两个志同道合的人相遇,自然是“不谋而合”地要赏玩承天寺的月夜美景了。正如文中所说:“相与步于中庭”。那么他们在中庭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预设:“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先翻译)作者心心念念要去赏玩的承天寺夜景,文中却仅此一句。苏轼是大文豪,他说自己写文章是:“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万斛泉涌”,文字没有逆流成河却只流出那么十几个字的一句话,他真的那么厉害吗,一句话就把承天寺的月夜美景摹写殆尽了吗?究竟这句话好在哪里?
预设:层次一:先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比喻句:“如”,“盖”二字可以看出是比喻。1.庭下月光如积水;2.竹柏影如藻荇交横。月光如水,生动写出月光的明亮皎洁;竹柏影比作藻荇,突出月光的皎洁明亮,只有明亮的月光照射之下,才能清晰看到影子,才能可以分明看到“交横”,而非模糊一片。
(引导学生到层次二可以用改句法:改成“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可不可以?)层次二:使用比喻却不露痕迹(“暗喻”)。好处:作者漫步中庭,一下子“恍惚”了,几乎以为庭中到处都是澄澈的积水,进一步赏玩,又发现水中都是交错的藻荇,进一步说明了庭中遍布积水。再仔细分辨之下方才发现这是竹柏的影子,回过神来,原来前面的积水竟是满庭的月光啊。作者写文章时已经从恍惚中回过神来了,所以虽然省去了本体,但是前面加了一个“如”字,说明并没有积水。读者刚读到此句很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个“如”字,直读到“盖竹柏影也”,才恍然大悟,再回头注意到前面的“如”字!这种恍然大悟之下,更加能体会到承天寺月色的澄澈皎洁、清朗空明,竹柏影的清丽淡雅,这一妙句也成功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写的是“月”却一个“月”字也不出现,正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对比:这一写法我们国歌的作词者田汉先生就成功地运用过,他写的戏曲剧本《情探》中有一句主人公赞叹月色之美的唱词这么写:“喜今宵,浸楼台,月明如水”,其实这句出自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的一句:“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西厢记》原句直接说“月明如水浸楼台”,直接以水比月,前人已经用过多次,简单而又落入俗套。田汉把句式一颠倒,虽然还是用这个比喻,但是舞台上唱出这句话的时候先出来“喜今宵,浸楼台”,听众很可能一恍惚,楼台为什么会被浸?再接着唱出“月明如水”时一下让观众恍然大悟,月色之美在这样的恍然大悟中就更添一层了!而且句子也推陈出新。
这一对比我们更体会到了苏轼这句话的妙处,其实苏轼“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下面还有一句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啊,“常行于所当行”文意需要,如《赤壁赋》洋洋洒洒,也是倚马可待。“常止于不可不止”一句话成功地写尽了承天寺夜景,那么多一句也不需要了。苏子的这句话对我们写文章也是很有启发的。
板书:赏月——空明 澄澈
师:这真是一个写景妙句啊,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样一个美妙的夜晚,你读懂了苏子的心境了吗?请从文中找出一个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
预设:闲人。追问:真厉害,只凭一个“闲人”,你就读出了苏轼此时的内心世界。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闲人”的呢?
预设:悠闲、闲适之人、有闲情逸致的人。
追问:苏子认为自己是悠闲之人,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呢? 预设:作者身虽被贬,却并不悲观消沉,仍能悠闲地与好友游寺赏月,陶醉于美景之中,体现作者旷达、乐观、潇洒的人生态度。(或者采用教参: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师补充背景:苏轼面对人生挫折确实心境比较旷达、洒脱,无论遭遇多大的打击,均能积极面对、积极享受生活,实现人生价值。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把这三地的贬谪生涯当做自己的功业。确实他在黄州除了写了这篇《记承天寺夜游》,千古传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也作于此时。惠州在广东,属于岭南地区,古代被称南蛮。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被贬到同属岭南的柳州时悲凉地写下了:“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凄怆伤怀。惠州虽然偏远,但是苏轼却发现这里荔枝味美,高兴地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句子,别说一时被贬,哪怕永远住在惠州也愿意!当然命运还在捉弄这位“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林语堂语)”,他最远被贬谪到了海南儋州,那个时候这真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绝对的蛮荒之地,要找个识文断字的都非常困难,文化处于极端未开化的程度。一个大文豪来到了这样一个文化沙漠,他的态度却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在海南大力启蒙教育,开辟学府、自编讲义,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和第一个进士都是他培养出来的,此后海南逐渐开化,人才辈出,单单宋朝就出了12位进士,苏子居功至伟。而所有这些都是他在被贬谪的情况下做的,他实在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啊!
师:所以把“闲人”的闲理解为闲情逸致完全没问题,苏轼确实乐观旷达,那么同学们只读出了闲情逸致吗,还有读出其他内容的吗?
预设:“闲”也可以理解为空闲、赋闲,而且文中结尾还加了一个“耳”字,是罢了的意思。苏轼是说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空闲之人罢了,他人都是有事情可做,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只有自己是空闲之人,没事可做之人。包含了作者的自我解嘲的意味,贬官而自许“闲人”,表明作者也并未完全释怀,对仕途失意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失意和苦闷。(或采用教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师:同学们也许不知道,苏轼被贬黄州仅仅担任了“黄州团练副使”一职。补充宋朝相关背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几百年动荡不休,采取“偃武修文”的政策,重用文官,打压武官。地方的武官根本不能过问地方政事,更何况只是“副”的,当时苏轼一下子从中央高官贬到地方担任武官副职,一下子什么实职都没了,仅仅领一份微薄的俸禄保证基本生活水准而已,据记载,在黄州时苏轼只好精打细算,把每年俸禄分成360份,挂在房梁上,一天用一份。这就是房梁挂钱的故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摔了这么重的一跤,差点送命,苏轼有着一丝惆怅、失意是极为正常的。
师:那么总体上,是旷达还是失意呢? 预设:旷达 板书:“抒怀——旷达、乐观”
四、悟
师:学了这篇短文,我们认识了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感受了他的乐观豁达。这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吗?
叫两三个学生谈谈即可!
总结:苏轼一生矢志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一贬再贬,饱尝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让一轮轮圆月照亮他乐观豁达的内心,正如他在《赤壁赋》中所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空明澄澈的月色遇到了苏轼,成就了这篇千古美文。让我们一起试着背诵一遍课文!
五、作业
1.课后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2.阅读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第五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完整专题
三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积累本课文言词句。
2、有感情诵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3、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其豁达宽广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作品内容。
2、反复诵读,体会语言之美。教学关键:
诵读感悟。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的讲学稿。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 谈话导入
1、古代文人都喜欢吟月赞月,苏轼也不例外,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苏轼一起走进承天寺,去感受一下那美丽的月色。
2、古往今来月亮始终受到文人的青睐,一轮明月勾起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一缕月光唤起了人们的伤疾忆友之情,平凡的月光牵动着文人的情怀,每每提起月,老师总会忆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会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吟:人有……婵娟。是啊,这盈亏圆缺的慨叹里包含着多少的期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苏轼的诵月佳作《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家作品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这篇课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本课选自《东坡志林》。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
2、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完成讲学稿课前准备的相关题目。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2)弄清重点句子的意思。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相机点评总结。
四、探究与合作,学习课文写景方法。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讨论并归纳: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1
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讨论并归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
教师相机和学生一起赏析句子。
3、主题升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你说出它的深刻含义?(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两层意思:
①表现自我安闲自适的心境,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②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无法自拔,也无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五、拓展与延伸。
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让学生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并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课外收集描写月色的诗词并背诵。
3、课外阅读苏轼的诗文。板书设计:
记
月色→积水空明(皎洁、空灵)
承
↓
寓情于景 天
比喻
情景交融 寺
↑
夜
竹柏→藻荇交错(清丽、淡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