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基础教案

时间:2019-05-13 01:4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word基础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word基础教案》。

第一篇:word基础教案

第一章、Word软件简介及基本操作

青海省化隆县群科新区中学

冶旭

第一节、窗口简介

一、标题栏:双击标题栏可实现窗口最大化与还原之间的快速切换。(组合键Alt+F10)*、最小化所有窗口:激活开始菜单按钮+M。

*、将先前任务栏上最小化的活动窗口还原:激活开始菜单按钮+Shift+M。*、窗口的切换:Alt+Tab。

二、菜单栏:

1、Alt加上菜单后的英文字母可进入相应的菜单,配合四个箭头键可执行菜单中的命令。(进入文件菜单:Alt+F)

2、常用组合键

①新建文件:Ctrl+N。②保存文件:Ctrl+S。③打开文件:Ctrl+O。④全选:Ctrl+A。⑤复制:Ctrl+C。⑥粘贴:Ctrl+V。⑦剪切:Ctrl+X。⑧撤销:Ctrl+Z。⑨恢复:Ctrl+Y。

三、工具栏:

1、工具栏的调用:

A、视图菜单→工具栏→„„。

B、菜单栏或者工具栏上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

2、工具栏的移动:将鼠标放在工具栏的最左侧(有四个灰白色的小点),指针变成移动符号,按住左键拖动。(或者放在工具栏的空白处按下左键出现移动符号时拖动左键。)

四、标尺:用于排版。

1、标尺的调用:视图菜单→标尺。

2、页边距的调整:

A、将鼠标指针放在水平(垂直)标尺灰色部分左右(上下)两边出现“←→”()时,按住左键拖动。

B、页面设置对话框中调整:文件菜单→页面设置→页边距选项卡„„。

五、工作区:用来编辑文档。

六、视图按钮区:以各种视图方式显示文档。(可进入视图菜单设置视图的方式)

七、滚动条:

八、状态栏:

第二节、文档的操作

一、新建文档:

1、组合键:Ctrl+N。

2、文件菜单→新建„„。(根据模板文件创建新文档,“本机上的模板„„”)

3、常用工具栏上单击“新建空白文档”按钮。

二、保存文档:

1、第一次保存新建的文档: A、组合键:Ctrl+S。B、文件菜单→保存。

C、常用工具栏上单击“保存”按钮。

注意:保存文档时应首先选择保存位置、再输入文件名、选择文件类型,最后单击“保存”。a、文件默认类型为*.doc。

b、模板文件(文档模板):*.dot。c、文本文件(纯文本):*.txt。d、Word97-2003:保存为该类型后,2003中的文档就可以在97、98、2000、XP版本中打开。(文档需要转移时最好保存为该种类型)。

2、对已有的且已修改的文档进行保存 A、直接按F12。

B、文件菜单→另存为„„。

*、只要将文件保存中的三个要素(保存位置、文件名、文件类型)任改其一,即可达到“另存为”的目的。

*、如果文档已经保存过一次,再一次打开,需要保存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内容,应用“另存为„„”命令进行保存,此时不需要改变文件保存的位置,只更改文件名即可。

*、文档需要备份,也可以用“另存为„„”达到目的,此时更改文件保存的位置即可。C、自动保存文档:文件保存时,进入“另存为”对话框,进入“工具”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保存选项„”设置“自动保存时间间隔”(一般10到20分钟)→确定。D、设置密码保存文档:文件保存时,进入“另存为”对话框,进入“工具”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安全措施选项„„”,在“打开文件时的密码”文本框中输入密码,确定,单击“保存”。

*、密码的取消:打开文件,按F12,进入“工具”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安全措施选项„„”,在“打开文件时的密码”文本框中将密码删除,确定,单击“保存”。

三、打开文档:

1、打开最近时间编辑的文档:

A、开始菜单(经典开始菜单)→文档→单击文件。B、进入Word软件,文件菜单→单击对应的文件。

2、打开已保存了一段时间的文件: A、组合键:Ctrl+O。

B、常用工具栏上单击“打开”按钮。C、文件菜单→打开。

打开Word软件后为自己的文件的方法是:将文件保存为模板格式,然后关闭软件,将文件名改为“normal”,将文件位置放在工具菜单→文件位置→用户模板,将其中的模板文件删除后,将改名为“normal”的文件放在此处即可。

第三节、文本的编辑

一、输入文本:

1、输入中文:

A、输入法的逐一切换:Ctrl+Shift。B、中英输入法的切换:Ctrl+空格键。C、中英文符号的切换:Ctrl+.。

D、全角与半角的切换:Shift+空格键。

2、输入标点符号:

A、键盘输入。(顿号:退格键左侧的那一颗双字符键; 省略号:Shift+6(双字符键);破折号:Shift+-(双字符键)书名号:Shift+<、Shift+>;)

B、软键盘输入:在软键盘上右击,在菜单中选择符号类型,„„。C、符号工具栏

D、插入菜单中的符号或者特殊符号。

3、选定文本: A、任何数量的文本:将“I”字形指针移动到文本的左侧,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B、一行文本:„„。

C、一大块文本:首先选中开头的部分文字,再按下Shift键,文本末尾处单击左键。D、一块垂直文本:将“I”字形指针放在文本的起始处,按下Alt键,按住左键拖过这些文本。

E、全选:Ctrl+A。

4、文本的移动、复制和删除: A、移动:左键拖动;剪切和粘贴。

B、复制:左键拖动(配合Ctrl键);复制和粘贴。

5、查找和替换:

第二章、格式设置

第一节、页眉和页脚、页面设置

一、页眉和页脚:

1、文档正文编辑完成后,再做页眉和页脚。

2、创建页眉和页脚:进入视图菜单→页眉和页脚。A、设置页眉和页脚的空间:

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页面设置”按钮,进入对话框中作如下调整:

a、页眉空间的计算方法:“页边距”选项卡的上页边距减去“版式”选项卡的“距边界”页眉”的差值即为页眉所占的空间大小。

b、页脚空间的计算方法:“页边距”选项卡的下页边距减去“版式”选项卡的“距边界”页脚”的差值即为页脚所占的空间大小。

*、一般情况页眉页脚所占的空间在0.5厘米以上。

B、在首页和奇偶页上创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页面设置”按钮,版式选项卡中勾选“首页不同”和“奇偶页不同”。C、编辑页眉中的直线:

a、删除直线: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段落”,“设置”中选择样式为“无”→确定。

b、改变直线的线型、颜色、宽度: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段落”,根据需要设置线型、颜色、宽度,“设置”中选择样式为“无”,在“预览”框中单击下边线→确定。

二、页面设置:

1、纸张:设置文档纸张的大小。

2、页边距:设置文档上、下、左、右页边距的大小。

在页边距选项卡可以设置纸张的方向,当一篇文档中纸张既有横向又有纵向时,在页边距选项卡的“应用于”设置为“插入点之后”,同时将纸张的方向重新设置一遍即可。

3、文档网格:

在“文档网格”中快速设置行间距和字间距,在“指定行和字符网格”单选框中单击左键,根据需要设置“每行”的字数,“每页”的行数。

4、版式:设置未满一页文档的垂直对齐方式、页眉和页脚距页边界的距离。

第二节、设置字符、段落格式

一、设置字符格式:

1、格式工具栏:

A、字体:对文本书法格式的设置。(Ctrl+Shift+F)B、字号:对文字大小的设置。

将文字变大:Ctrl+]。

将文字快速变大:Ctrl+Shift+>。

将文字变小:CTRL+[。

将文字快速变小:Ctrl+Shift+<。

文字大小换算:字体的磅值=字体的实际高度(厘米)×1.073÷0.035。C、加粗:(B)Ctrl+B。D、倾斜:(I)Ctrl+I。E、下划线:(U)Ctrl+U。F、字符边框、字符底纹

G、字符缩放:宽与高的比例为100%时为标准字体,大于100%为扁型字体,小于100%为长型字体。H、字体颜色

2、字体对话框:格式菜单或者在页面上右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或者选择文字按组合键Ctrl+D)A、设置字符的效果:

B、上标、下标的设置:选中文字→右击→字体对话框中勾选上标或者下标→确定。C、改变字间距:

*、格式刷:复制文字的格式。

二、设置段落格式:

1、进入段落对话框: A、格式菜单→段落。B、页面上右击→段落。

2、段落的对齐方式:

A、两端对齐:Ctrl+J。(一般情况文档的正文都采用这种对齐方式)B、居中对齐:Ctrl+E。(一般用于文档的标题或者副标题)C、右对齐:Ctrl+R。(一般用于日期、姓名等,位于文档末尾)D、左对齐:Ctrl+L。

E、分散对齐:Ctrl+Shift+D。

3、段落的缩进:

A、首行缩进:设置当前段落第一行文字向右缩进的距离。

B、悬挂缩进:设置当前段落除第一行文字外其他各行文字向右缩进的距离。C、左缩进、右缩进:设置当前段落左、右页边距的大小。

4、设置段间距和行间距:

A、段间距:进入段落对话框→缩进和间距选项卡,段前„„、段后„„。

B、行间距:进入段落对话框→缩进和间距选项卡,行距(选择“固定值”)„„。

第三节、设置边框、底纹、项目符号、编号

一、边框

1、应用于文字:选定文字,进入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文字”→根据需要选择样式、设置线型、颜色、宽度→确定。(给文字加边框)

2、应用于段落:将光标放在段落中(针对当前段落,如果多个段落格式相同,可选定这些段落,再编辑),进入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边框选项卡,“应用于”选择段落→根据需要选择样式、设置线型、颜色、宽度→确定。(给段落加边框)

3、应用于页面: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选项卡,根据需要选择样式、设置线型、颜色、宽度或者选择一种图案(艺术型)→确定。

*、制作通行本效果。(第一步:视图→显示段落标记;第二步:回车一次;第三步:选中这两个段落标记→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应用于“段落”,“设置”选择“无”,预览框左侧单击第二个和第三个按钮,单击“确定”;第四步:复制、粘贴。)

二、底纹:

三、项目符号:段落中起始位置出现的符号即称为项目符号。

设置项目符号的方法:

第一步:格式菜单→项目符号和编号→项目符号选项卡中选择符号→确定; 第二步:设置段落缩进。(一般首行缩进2字符,左、右缩进为0)

四、编号:

设置编号的方法:

第一步:格式菜单→项目符号和编号→编号选项卡,选择一种编号样式,如果样式不符合要求,则单击自定义,进入新的对话框,在“编号格式”中输入公共部分,在“编号样式”中选择符合要求的样式→确定。

第二步:设置段落缩进。(一般首行缩进2字符,左、右缩进为0)

第四节、制表位、分栏、特殊排版方式

一、制表位:

1、作用:主要用来制作书的目录、没有表格线的表格。

2、生成制表位的方法:

A、在水平标尺上设置:首先在水平标尺与垂直标尺交叉处设置制表位的对齐方式,然后在水平标尺下边缘上单击左键。B、格式菜单设置:格式菜单→制表位→根据需要输入按Tab键后光标停留点的位置(“制表位位置”),按Tab键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符号(“前导符”),按Tab键后光标停留点后面字符在垂直方向上的对齐方式(“对齐方式”),单击确定。

二、分栏

1、整篇文档的分栏:格式菜单→分栏→在分栏对话框中设置栏数、栏宽、分隔线,应用范围(整篇文档)→确定。

2、插入点之后分栏:格式菜单→分栏→在分栏对话框中设置栏数、栏宽、分隔线,应用范围(插入点之后)→确定。

*、将光标移入下一栏的方法:插入菜单→分隔符→分栏符→确定。

3、用文本框分栏:

第一步,绘制文本框:调出绘图工具栏→在工具栏上单击“文本框”,在画布之外拖动左键,绘制文本框→输入文字。

第二步,取消框线:选中文本框→绘图工具栏上单击“线条颜色”,设置为“无线条颜色”。第三步:复制文本框:选中文本框,用组合键Ctrl+D,即可复制文本框,根据需要调整文本框的位置(Ctrl+箭头键微移文本框)。

三、特殊排版:

1、首字下沉:

2、竖直排版: A、全文均竖排:

a、文件菜单→页面设置→文档网格选项卡,“文字排列”选择“垂直”。b、页面上右击→文字方向,选择竖排。B、部分内容竖直排版:插入竖排文本框。

3、中文版式:

A、自动标注汉语拼音:选定文字(最多30个)→格式菜单→中文版式→拼音指南。B、带圈字符:选定一个中文汉字或两个英文字母→格式菜单→中文版式→带圈字符。C、合并字符:将少于6个一行的字符变为两行。选定文字→格式菜单→中文版式→合并字符。

D、双行合一:一般用于词语的解释。直接进入格式菜单下的中文版式,选择双行合一,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即可。

第三章、表格制作 第一节、整表的操作

一、表格的生成:

方法

一、常用工具栏上“插入表格”按钮。方法

二、表格菜单→插入→表格。

方法

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单击“插入表格”按钮。

二、表格的选定:

方法

一、将鼠标指针移入表格内,左上角出现移动符号时,在该符号上单击左键。方法

二、表格菜单→选择→表格。

方法

三、将光标定位在表格中任意一个单元格内,关闭数字锁定键上方的指示灯,按组合键Alt+5(数字键区)。

三、表格大小的调整:将鼠标指针移入表格内,右下角出现一个小方块,将指针放在小方块上按住左键拖动即可。

四、表格的删除:选定表格后使用剪切命令。(按Del键只能删除表格中的内容)。

五、拆分:

1、水平方向上拆分:在需要拆分的行中单击左键,进入表格菜单中选择“拆分表格”命令。

2、垂直方向上的拆分:选定需要拆分的列→右击→边框和底纹→在预览框中单击所有的行线→确定。

六、自动套用格式:选定表格,进入表格菜单,选择“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七、边框和底纹:

1、设置边框:将插入点放在表格中任意一个单元格内→右击→边框和底纹„„ A、取消框线:直接在预览框内单击需要取消的框线即可。B、改变框线:设置好线型、颜色、宽度,在预览框内单击对应的框线即可。

*、第一次设置完成后,表格所有的框线将改变为该次的线型、颜色和宽度,再进行下一次设置,应在预览内取消原有的框线,再设置新的线型、颜色以及宽度,设置好新的线型、颜色和宽度后,在预览内单击对应的部分即可。

2、设置底纹:(略)

八、对齐方式与文字环绕:

九、标题行的重复:表格跨页时,每页都需要显示标题时应执行该操作。操作方法:选定标题所在行,进入表格菜单,选择“标题行重复”命令。

十、转换:

1、(将表格线全部删除)先生成表格及内容,将插入点放入表格内,进入表格菜单,选择“表格转换成文本”,在对话框中选择“制表符”,最后单击“确定”。

2、将文字生成为表格:选定文字→表格菜单→转换→文本转换为表格。

第二节、行列、单元格的操作、表格的计算、排序:

一、行列的操作:

1、行列的选定:

方法

一、用鼠标选择:将鼠标指针放在行的左侧(列的最上边)出现向右(下)的箭头时,单击左键。

方法

二、用表格菜单选择:表格菜单→选择→行(列)。

2、行列的添加:

方法

一、选定行(列),右击鼠标,选择“插入行(列)”。方法

二、表格菜单→插入→行(列)。

3、行列的删除:

方法

一、选定行(列),右击鼠标,选择剪切(删除行或列)。

方法

二、将光标放在要删除的行(列)中,右击鼠标,选择“删除单元格„„”→删除整行(列)。

方法

三、将光标放在要删除的行(列)中,进入表格菜单,选择删除命令→行(列)。*、添加多行(列),选定相同数量的行(列),再添加行(列)。(见b)

4、行高、列宽的调整:

方法

一、用鼠标调整:将鼠标指针放在行(列)线上出现一对平行线和箭头时,按住左键拖动。

*、改变列宽时同时按住Shift键拖动左键不会影响相邻的列。

方法

二、用表格属性命令调整:(表格菜单→表格属性;右击鼠标→表格属性)在表格属性对话框中进入行(列)选项卡输入具体的值,单击“确定”。

*、表格的行高值极小(有时表格行高无法用鼠标调整时),应在表格属性对话框中的行选项卡中将“行高值是:”设为“固定值”。

5、边框和底纹:(略)选定行(列),右击,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

6、平均分布各行(列):选定行高(列宽)需要均等的所有行(列),再选择其中任意一种方法即可。

方法

一、右击鼠标,选择“平均分布各行(列)”命令。方法

二、表格菜单→自动调整→平均分布各行(列)

方法

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单击“平均分布各行(列)”按钮。

二、单元格的操作:

1、单元格的选定:表格菜单→选定→单元格。(将鼠标指针放在单元格的左侧出现向右的黑色箭头时,单击左键)。

2、单元格的合并:选定单元格,方法

一、右击鼠标,选择“合并单元格”命令。方法

二、表格菜单→合并单元格。

方法

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单击“合并单元格”按钮。

3、单元格的拆分:

方法

一、右击鼠标,选择“拆分单元格”命令。方法

二、表格菜单→拆分单元格。方法

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单击“拆分单元格”按钮。

4、对齐方式:选定单元格,方法

一、右击鼠标,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命令。

方法

二、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单击“单元格对齐方式”按钮。

5、斜线表头的绘制:表格菜单→“绘制斜线表头”命令。

三、表格的计算:

1、操作步骤:将插入点置于要计算的单元格内,进入表格菜单,选择公式命令,在对话框中,公式一栏中输入函数名和计算的区域(单元格地址:打开excel对照讲解),完成后单击“确定”。

2、函数:

四、表格的排序:依照某列对表格排序,对数值型数据可以按从小到大或从小到大的不同方式排列顺序。可选择多列排序,排列时第一重定语为第一关键字,第二重定语为第二关键字,第三重定语为第三关键字。操作步骤:

第一步:选择要排序的数据。(表格不能有合并的单元格)

第二步:表格菜单→排序,在对话框中设置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第四章、编辑图形 第一节、图片

一、插入图片:插入菜单→图片

1、剪贴画„„

2、来自文件„„

二、编辑图片:

a、选定图片:在图片上单击左键。b、大小的调整: 选定图片在图片工具栏上单击“文字环绕”按钮,将图片的版式设置为“嵌入型”之外的格式,图片四周会出现八个小圆圈,在这些小圆圈上拖动左键就可以更改图片的大小。

c、图片工具栏:

①颜色:设置图片的颜色。

在黑白打印机上打印图片,最好图片颜色设置为“灰度”。如果将图片作为文档的背景,可将图片颜色设置为“冲蚀”(并且图片的版式应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②文字环绕:常用的格式有“四周型”、“衬于文字下方”、“上下型”。

*、只抓取窗口中的一部分内容:将所需要内容显示在屏幕上,按一下屏幕打印键→进入画图软件,粘贴,单击工具箱上的选定工具,将需要的内容框起来,复制→进入Word软件,粘贴,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格式。

*、只抓取工具栏上的某一个按钮的方法:将工具栏和按钮显示→工具菜单,自定义→在按钮右击,选择“复制按钮图像”命令 →关闭对话框,粘贴。

第二节、绘制图形

一、Shift键的作用:

1、绘制水平(垂直)方向上的直线(箭头)。(改变直线或箭头的长度,也应配合Shift键完成)。

2、绘制圆和正方形。

3、对象的等比例缩放。

4、多个对象的选择与组合。

二、Ctrl键的作用:

1、复制对象:

A、选定对象,按组合键Ctrl+D。

B、选定对象,按住Ctrl键的同时拖动左键。

2、微移对象:选定对象,按下Ctrl键的同时按下对应的箭头键。

三、绘制简单图形:

1、绘制直线、箭头、矩形、椭圆等。

2、绘制任意多边形

四、绘制自选图形:

五、绘制组织结构图:

六、图形的排列与叠放:

第三节、艺术字和文本框的使用

一、艺术字

1、艺术字工具栏

2、用艺术字绘制公章、对联

二、文本框

1、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

2、链接文本框

作业:制作公章和对联。*、用艺术字制作公章

第一步:绘制圆。单击绘图工具栏上“椭圆”工具,按下Shift键的同时拖动左键;选定绘制好的圆,将圆的线条颜色设置为红色,线型设置为较粗的一种线型。第二步:用艺术字制作公章内容。单击绘图工具栏的“插入艺术字”按钮→在样式对话框中选择弧形样式→确定→输入文字,将文字字号设置为10号→确定→选定艺术字,在艺术字工具栏上设置它的“文字环绕”为“浮于文字上方”→将鼠标指针放在艺术字右下角的控制点上,按下左键沿着顺时针方向拖动,拖动出的轨迹呈半圆形时松手→将鼠标指针放在菱形符号上按下左键沿着逆时针方向拖动(如果文字大小不能达到要求,此时可选定文字,将鼠标指针放在对角点控制点上,按下Shift键的同时拖动左键将文字等比例缩放)→将艺术字填充为红色。第三步:绘制五角星。单击绘图工具栏上“自选图形”按钮→星与旗帜→五角星,按下Shift键的同时拖动左键→将五角星填充为红色。第四步:组合图形。

方法一:按下Shift键,单击各个对象→在任意一个对象上右击→快捷菜单中选择“组合”→组合。

方法二:单击绘图工具栏上“选择对象”按钮→在需要组合的对象上拖动左键,拖出的虚框将所有对象完全框住→在任意一个对象上右击→快捷菜单中选择“组合”→组合。

第五章、打印输出

一、打印预览:执行“文件”→“打印预览”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按钮,即可进入打印预览视图。在预览工具栏上,存在以下按钮:

1、打印:按当前设置开始打印文档。

2、放大镜:可以在放大页面与编辑文档间切换。进入打印预览视图后,工具栏上的放大镜按钮自动处于选中状态,把鼠标指针移至文档页面上时,呈放大镜形状,如果带“+”号,此时无论单击左键还是右键,将按100%比例显示文档内容,同时放大镜变为带“-”号,再次单击鼠标,则恢复成放大前的比例。单击“放大镜”按钮,取消其下陷选中状态,在页面编辑区指针形状变为“I”形,可以不关闭预览直接对文档进行编辑。

3、单页:在当前窗口显示一页内容。

4、多页:在当前窗口显示多页内容。

5、显示比例:设置当前显示的比例尺寸。可以选择一个比例,或直接在其中输入数字都可以按比例显示文档页面。

6、查看标尺:在预览状态下显示或隐藏标尺。在预览状态下可以直接使用标尺调整页边距。

7、缩小字体填充:通过缩小字号或段落及字符的间距把最后一页的少数文本压缩到当前页面。

8、全屏显示:隐藏窗口项目,以此尽可能多地显示文档页面。

9、关闭:退出预览模式,恢复原视图方式。

二、打印:按组合键Ctrl+P,或进入文件菜单→打印„„。

1、打印文档特定部分:

A、在“页面范围”选项中设置。

*、只打印选定的内容:选定需要打印的内容,在“页面范围”中选择“选定的内容”。B、只打印奇数页或偶数页:在“打印”框中单击“奇数页”或“偶数页”选项即可。

2、同时打印多份文档:在“份数”框中输入打印的份数。

3、缩放打印:

Word具有一个类似复印机的缩放功能,能够在不进行页面设置的情况下,按比例缩小或扩大页面上的字号和图形,使其自动适应所选的纸张尺寸。方法如下: 执行“文件”→“打印”(或按Ctrl+P),打开“打印”对话框。→在右下角“缩放”框中选择缩放成的纸型。→单击“确定”按钮。

*、如果第2步后在“每页的版数”下拉框中选择希望的每页版数,还可以把多页的内容打印在一页纸上,并且各具页码。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制作双面打印的小册子。

第二篇:《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第一章

XX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授课时数

2学时

理论课

授课地点

示教室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护理学的形成及护理学的理论范畴和发展概况

2、掌握护理学的任务、目标及实践范畴

3、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工作方式

德育目标

帮助学生确立护理工作的专业理念,树立对人、健康、护理的正确看法。

1、掌握护理学的任务、目标及实践范畴

2、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工作方式

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工作方式

课程内容及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

第一节

护理学发展史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学的贡献

三、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四、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

一、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二、护理工作的任务

三、护理目标

第三节

护理学的内容与范畴

一、护理学的理论范畴

二、护理学的实践范畴

三、护理工作的方法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第一章

护理是关爱生命,照顾人的健康的专业,是对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的照护。《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情感的主干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和进行临床实习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家庭、社区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护理学基础是对各专科和各系统疾病的病人及健康人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服务。学好护理学基础是对学生日后进行专科护理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本章将介绍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以及内容与范畴,还将重点介绍护理工作方式以及对于护士的素质要求。

第一节

护理学发展史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护理走向独立职业。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二、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学的贡献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名门富有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熟悉英、法、德、意等国语言。她从小就立志从事救死扶伤的护理工作,在随家人到世界各国旅游时,她专注于参观、考察各地孤儿院、医院和慈善组织等。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克服重重困难,前往战地救护伤员。半年后,使病死率由50%下降到2.2%。被战士们称为“提灯女神”和“克里米亚天使”。

1860年,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1907年,获英国政府颁发的最高国民荣誉勋章。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1920年,国际红十字会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章。

三、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护理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护理研究广泛开展,护理实践的复杂性增加,护理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扩展,推动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

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1860年至20世纪40年代)

受纯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一切医疗护理工作围绕疾病进行。医学的主导思想是“有病就是不健康,健康就是没病”,因此护理的特点就是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只是针对于疾病的治疗,护理工作以执行医嘱为主,且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程序。护理过程重视局部疾病护理,轻视对人的全面照顾。此时的护理教育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

2.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观,标志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医学的指导思想为“以病人为中心”,护士与医生的关系转变为合作性的伙伴关系,护理从单纯执行医嘱的被动方式转变为主动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的护理满足病人各方面的需要,如生理、心理,而不单纯的是疾病的治疗。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正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护理现状。此时,护理学已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脱离了类同医学教育课程设置。

3.以人的健康为护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护理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转变为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护理的范围、对象和内容都将有很大的扩展。护理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病人,扩展到健康、亚健康的人,扩展到生命全过程的护理,也从个体护理扩展到群体的护理,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到家庭和社区,扩展到有人的地区,护理教育趋于完善。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是我国护理发展的方向。

四、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医学与护理

早期的医、药、护一直保持着不分的状态,“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作出的高度概括。在祖国医学中有关护理理论的技术记载就颇为丰富了。如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强调了疾病与饮食调节,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关系。隋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的预防、隔离观点。

(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外国人可自由出入中国。护理工作就是随着各国的军队、宗教和医学进入中国而开始的。

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西医院。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女士在福州开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9年,在江西牯岭成立了中华护士会。会长均由外籍护士承担。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和几所大学合办高等护士学校,学制4~5年,5年制的毕业生可获学士学位。此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开端。1934年教育部成立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将护士教育改为高级护士职业教育,学制为3~4年,护士教育遂被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直至1950年停办。

1922年,国际红十字会在日内瓦开会,正式接纳中国护士会为第十一名会员国。

1924年,由中国护士伍哲英担任中华护士会理事长;1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1941~1942年,中华护士学会在延安成立分会。毛泽东为大会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和“尊重护士,爱护护士”。延安分会的成立推动了护理学术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当代护理学的发展。至1949年,全国共建立护士学校183所,有护士32800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护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国家卫生工作总方针指引下,我国护理工作有了迅速的发展。

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护理教育被列为中等专业教育之一,并纳入正规教育系统。

1976年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护理专业再一次获得新生。

1977年以来,中华护理学会和各地分会先后恢复。

1978年后,开展了护理国际交流。

1979年,为护理工作转折点,国家卫生部颁发了两个文件“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

1980年,由南京医学院及南京军区总院联合开办了“文革”后第一个高级护理进修班,学制3年,获大专学历。同年开始进行了护理技术职称评定。

1983年天津医学院率先开办了5年制护理本科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其后,相继有11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护理本科专业,学制5年。

1992年、1993年分别批准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为护理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2年卫生部正式成立了护理处,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了护理中心,以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取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护理学科发展的支持。

第二节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

一、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即:人、环境、健康、护理。

1.人

1)

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

2)

人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多层次的需要。

3)

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4)

人有权利和责任拥有适当的健康状态。

2.环境

1)

人与环境相互依存。

2)

环境影响人的健康。

3.健康

1)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提出的健康定义。健康是指不但是没有躯体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

人的健康受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4.护理

美国护士协会(ANA)1980年提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二、护理工作的任务

n

帮助患者

恢复健康

n

帮助健康的人 促进健康

三、护理目标

n

促进健康

n

预防疾病

n

恢复健康

n

减轻痛苦

第三节

护理学的内容与范畴

一、护理学的理论范畴

护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个定义明确了护理学与医学的关系,即护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护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人类健康,不仅是患者,也包括健康人;研究内容是维护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包括促进正常人的健康,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保护危重者生命及慰藉垂危患者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也包括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员天使的内涵。

二、护理学的实践范畴

1.临床护理

指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是应用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态度方法来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是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

2.护理管理

是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人员、技术、设备、信息、财务等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的系统管理,以确保护理工作场所能提供正确、及时、安全、有效、完善的护理服务。

3.护理教育

护理教育一般分为基础护理学教育、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和继续护理学教育。

4.社区保健及重点人群护理

护士的工作对象不仅是医院的病人,已扩展到社区及重点人群。

5.护理科研

包括护理理论的研讨,护理技术的提高和改进,运用可靠的科学根据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推动护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

护理工作的方法

一、个案护理

由专人负责实施整体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病人。适用于抢救病人或某些特殊病人,也有助于临床教学。

二、功能制护理

采取的是工业上大规模流水作业方法。是依据生物学医学模式将护理工作内容进行分工,如生活护理护士、治疗护士、办公室护士等,是以完成各项临床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工作内容。

三、小组护理

将病人分成20人左右一组,护士分成5~8名一组,由小组长制定护理计划措施,安排小组成员去完成任务及实现确定目标。这种方式特点是:病人数量减少,护士相对固定,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

四、责任制护理

其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每个病人有一名责任护士负责,提供从入院到出院有计划、有目标的身心整体护理。责任护士以护理程序为基本工作方法,对病人及其家庭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全面评估,与病人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24

h的负责制护理,同时还要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并给病人提供出院指导。

五、系统化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适合病人需要的最佳护理。它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影响下出现的护理观点与护理方式。这是一种病人满意度高的护理方式。但是也要有足够的护理人员,才能名符其实。

第五节

护士的基本素质

一、素质的含义

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二、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护理事业,勇于创新进取。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自尊、自爱、自制的思想品质。

(二)文化科学素质

多元化的护士角色除了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具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并不断更新,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及网络技术等。

(三)职业素质

1.对病人要有同情心、责任心、耐心、细心。

2.工作认真负责,忠诚老实,思想境界达到“慎独”。

3.工作勤奋,思维敏捷,有较强观察力、逻辑思维及判断能力。

4.工作作风是紧张明快,秩序井然,有始有终,按时完成工作。

5.技术精湛,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有强烈的进取精神。

6.严于律己,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注重病人的隐私权及知情权。

7.团结协作,具有牺牲精神,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8、对病人一视同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小结

护理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纵观护理发展的每一时期,处处凝聚着护理前辈的心血、智慧、毅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世界和中国护理事业的历程,理解护理学发展所经历的三阶段的特点。通过对护理学的内容和范畴、基本概念以及护理工作方式的介绍,使每一位护理人员对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护量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篇:3dmax基础教案

一、3D基础

学习目的:操作电脑,学习技能,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准备工作:在D:My Documents里新建一个文件夹,名称改为自己的名字,在自己的文件夹里新建一个“My 3D”文件夹,每次保存都在这个文件夹里。

操作步骤:

1、启动:双击桌面图标,或在开始菜单中找到“discreet”-“3d max”-“3d max”;

2、在窗口中作图和修改;

3、作图:选择工具、选择视图、点-拖-移-单击确定。

窗口介绍:

1、菜单:“文件”菜单中的“重设、保存、另存为、打开”命令;

2、工具栏:“选择”、“移动”、“旋转”、“快速渲染”按钮;

3、工作区:四个视图,三个平面和一个透视图;

4、命令面板:“创建”、“修改”...等面板。

创作基础:

1、立体图:长方体、球体、圆柱体、锥体等一般有厚度;

2、平面图:点、线、矩形(长方形)、圆形等一般较单薄;

3、视图、位置和方向

1)视图是指从一定的方向来看物体,从左边看就是左视图,从前面看就是前视图,从顶上看就是顶视图,依此类推,这里的前后左右是以观察者的方向来定的,也可以理解为,将物体和观察者重叠后,在观察者左边,前边、顶上,所看到物体的面呈现的图像。

2)位置是指物体的摆放情况,由于地球有地平面,物体一般也有一个底面,这个面挨着地面,像瓶底、锅底什么的是物体的下面,跟它相反的是顶上的盖,瓶盖、锅盖之类这是物体的上面,摆放物体一般是头朝上、底朝下,但是有时候也可能底朝上,我们就说放反了,或者说物体倒了,这时候物体的底面已经不在下面,而是在左面或者上面了。3)作图时要注意观察物体底面的位置,因为作图首先绘制物体的底面,然后再绘制高度,底面放在顶视图中物体是直立的,如果放在左视图中,物体将是横卧着,放在前视图中,物体将是直躺着。

练习:

1)记住窗口的各部位名称,和各个单命令; 2)画三个圆柱体在三个不同的视图中;

3)画一个红色的正着的茶壶、一个黄色的横着的,一个蓝色直躺着; 4)画一个球体上面放一个茶壶;

5)以“茶壶”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本节学习了3D Max的界面和作图的位置以及方位,注意观察常见物体的各个面和摆放位置,完成练习后请继续学习下一课。

二、创建和排列物体

(一)创建物体

1、选择工具-选择视图-拖-松-移-点击,先画底面,然后是高度;

2、物体的位置取决于底面所在的位置,在顶视图是直立的,在前视图是直躺着的,在左视图是横卧着的;

3、观察和分析物体的组成: 1)长方体:由长方形构成,有长、宽和高组成; 2)球体:由圆构成,有半径大小;

3)圆柱:由底面的圆,和高度的长方形构成。

(二)修改物体

1、改变物体的大小、颜色和形状;

2、单击“修改”标签,进入修改面板;

3、可以修改名称、颜色和参数值;

4、名称起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可以望文生义;

5、颜色单击颜色块,在颜料盒中选一个,也可以单击“增加自定义颜色”自己配色。

6、修改参数,可以直接输入,也可以单击旁边的增减按钮,一般直接输入,注意所以输入完成后按一下回车键确定。

7、分段数是一个物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如果一段就是整个一块,无法弯曲,一个圆有32段时就很圆滑了。

8、试着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改成60,分段都是4段。

(三)移动物体:

1、先在工具栏上选择移动工具-选择物体-选择移动坐标轴-顺方向拖动鼠标。

2、看工具栏图标的形状可以判断它的作用,选择工具都带有一个箭头,单独黑箭头只能选择,十字形双箭头还可以移动,圆圈箭头还可以旋转

3、当选择工具移动到物体上可以选择时,光标将变成一个白色的粗十字,变成十字双箭头时可以移动物体,选中的物体颜色变成亮黄色,如果是移动工具,移动方向的坐标轴也会变成亮黄色;

4、每个坐标轴都有方向,顺着箭头移动,值越来越大,越来越远了,跟数轴差不多,通过它可以判断两个物体之间的前后或上下的次序。

5、移动方向,在前视图中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物体,这时顺X轴是左右移,顺Y轴是上下移(平面图只有两个轴),在顶视图可以左右、前后移动物体,X轴是左右,Y轴是前后,在左视图中可以前后和上下移动物体,X轴是前后移、Y轴是上下移;

6、注意不要在透视图中移动,它一般只是用来检查的,先想好物体的当前位置以及需要移动的新位置之间的前后左右关系,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视图进行移动,边移动边在透视图中观察。

7、切换视图以后,坐标轴会发生改变,不管怎么变化,记住每一个视图可以移动其他两个方向,不能自身移动,例如左视图可以上下、前后移动,而不能左右移动,学会看懂透视图中变亮的坐标轴来确定移动后的位置;

8、在移动中单击右键可以取消移动,在另一个视图单击一次右键还可以选择视图。

练习:

1、画三个圆柱,半径为

10、高度为60,排成一横排,分别为:

名称

左 中 右 名称 前 中 后

颜色 红 黄 蓝 颜色 蓝 黄 红

位置 左边 中间 右边 位置 前面 中间 后面

2、画三个圆柱,半径为

10、高度为60,排成一列,分别为:

3、画一个圆桌子和一个圆凳子;

4、以“桌凳”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本节学习了3D Max创建物体和移动物体,注意观察常见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完成练习后请继续学习下一课。

三、创建物体和视图技巧

(一)用参数创建物体 在创建面板上选择一种物体类型后,下面的卷展栏中会出现一个“键盘输入”项,单击左边的“+”号展开卷展栏,输入数值后单击“创建”按钮,即可创建物体,同时还可以调节下方的参数项目。

我们以创建长方体为例来学习如何使用键盘创建物体:

1、在创建命令面板上选择“长方体”按钮;

2、展开“键盘输入”:单击“+”号(再单击一次又会折叠起来);

3、确定底面中心位置:中心位置(0,0,0)即十字中心;

4、输入参数:长50、宽50、高2

5、选择视图:顶视图,在“顶”上单击左键,或者右键在顶视图里单击一下。

6、单击“创建”按钮,观察视图的变化;

7、修改名称为“地板砖”,颜色为淡蓝色。

(二)复制拷贝

拷贝物体是创建物体的复制品,物体的名称后面自动添加序号,每次可以拷贝一个也可以一次拷贝多个物体。

我们以复制地板砖为例来看一下如何拷贝物体:

1、选择移动工具;

2、选中刚才制好的地板砖,再将鼠标移到一个坐标轴上变亮黄;

3、按住Shift键不松手,用鼠标拖动物体顺坐标轴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4、松开鼠标,再松开Shift键,此时弹出一个复制对话框;

5、单击“确定”即可拷贝出一个复制品来。

(三)群组

群组是将多个物体组合在一起,以便于同时选择和移动,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1、选中多个物体,可以用框选的方法,将所有物体框住选中,也可以按住Ctrl键不松手,逐个单击要选择的物体;

2、单击“组”菜单,选择“组”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一个名称,物体就组合起来了;

3、试着把两块地板砖群组成一块地板,移动一下改一下颜色。

(四)视图旋转 在视图控制区第二排有一个圆圈形的旋转工具,可以转动视图,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抓手工具可以左右或者上下移动视图,从而腾出一些空间来放其他物体,在旋转和移动中随时都可以按右键取消改变。

练习:

创建一个院子,有四面墙和地板,要求如下:

1、地板由四块地板砖拼合群组而成,颜色不同;

2、前墙做好后复制一份当后墙;

3、左墙做好后复制一份当右墙;

5、对齐后旋转一下透视图检查一下;

6、注意各面墙的名称和颜色,恰当使用单一视图工具;

7、以“四合院”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8、渲染出作品来。

本节学习了创建和复制组合物体,培养组合集体意识,以及对齐物体的练习,如果你成功地完成练习,请进入下一课学习。

四、扩展物体和视图控制

(一)创建扩展物体

扩展物体比基本物体有更多的变化和造型,设置不同的参数能够表现更多的变化,从而丰富我们的创作,方法如下:

1、在创建面板上单击“标准几何体”旁边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扩展几何体”;

2、在面板中出现多种物体按钮;

3、创建方法跟基本物体类似,也是选择物体、视图、拖、移、点、再移、再点,要多移一次;

4、多面体可以制作宝石,可以选择四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以及星星等;

5、倒角长方体和圆柱体可以用来制作糖块、桌面等边缘光滑的物体;

6、油箱、胶囊体和纺锤体可以制作出一些类似的物体;

7、环形波可以制作转动的机械齿轮动画;

(二)视图控制

1、显示和隐藏 有时候物体之间会相互干扰,这时候就需要暂时隐藏某个物体,方法是选中物体后单击右键,选择“隐藏已选择的”,物体即被隐藏,需要显示时在单击右键选择“取消全部隐藏”;

2、全屏显示 在观察物体的边缘和细节时,需要放大视图,单击视图控制区右下角的“单一/多个”视图可以切换全屏显示;

3、局部放大 当需要观察一个角或几个点时,可以用视图控制区的第二排第一个放大镜“缩放”工具画框来放大局部;

4、全部显示 当物体太多以至于有些不能显示时,使用视图控制区第一排的方块形的“全部显示”来自动调整视图适应物体,旁边的是同时也调整其他视图;

5、用视图工具调整时,随时可以按右键取消变换,如果已经改变,那就要到“视图”菜单中选择“撤销视图改变”。

练习:

制作一个喝茶的场景:

1、地板用倒角长方体来制作,要足够大,倒角为高度的十分之一;

2、桌子用倒角圆柱体来制作,桌面半径120、高

15、倒角1.5、边数32;

3、桌面放一个茶壶,罐子用圆管作、茶杯用圆锥(两个半径,上大下小)制作;

4、背景色在“渲染”菜单里的“环境”中的“背景颜色”找一个灰黄色;

5、以“来喝茶”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本节学习了扩展物体的创建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视图控制工具,如果你成功地完成练习,请进入下一课学习。

五、旋转和缩放工具

(一)、旋转工具

旋转是指物体绕着一条坐标轴或者自身中心转动,从而产生倾斜、角度变化,给人以动态和相交的感觉,工具使用方法如下:

1、选择工具 在工具栏上找到一个圆弧箭头;

2、选择物体 当指针变成白十字时,单击一下选中物体,注意不要移动;

3、选择坐标轴 将旋转指针移向一个坐标轴单击一下,使它变亮变黄;

4、旋转 按住鼠标左键,向上(或向下)拖动鼠标,物体即开始绕选定的轴转动;

5、检查 在旋转过程中注意观察透视图,到达合适角度即可松开鼠标完成旋转;

6、精确旋转 如果知道旋转的角度,在旋转中注意观察状态栏中的坐标轴,里面会有变化的数字,达到后即可松手,更简便的方法后面会学到(在工具上单击右键输入数值);

7、在旋转中可以随时按右键取消旋转,如果已经完成,那么就只能到“编辑”菜单中找“撤销...”命令,快捷键是Ctrl+Z。

8、物体旋转时是绕着底面的重心来旋转的,这个旋转中心可以调整到物体的中心,以便产生自转的效果,方法以后会学到;

9、练习一下作一个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可以复制出来,角度是60°;

(二)缩放工具

缩放工具可以改变物体的外形,使一个物体变得不标准,使用方法如下:

1、选择工具 在工具栏上找到一个嵌套方框的图标;

2、注意图标的右下角有一个黑按钮,按住图标不松手就可以出现下拉列表;

3、三个图标依次是等比例缩放、不等比例缩放、挤压,需要时拖到位置变亮松手即可选中,这是会有一个警告对话框,提示将破坏物体的形状单击“是”;

4、然后选择物体、坐标轴、向上拖动鼠标即可在透视图中观察物体的变形。

5、练习一下,作一个鸡蛋如右图所示:

6、再试着做一个坦克:

履带用倒角圆柱缩放而成,驾驶舱用倒角长方体,炮筒用倒角圆柱体,齿轮用环形波。

练习:

用倒角圆柱(半径为

3、长50左右)当作笔画,写出自己的名字。1)使用键盘创建的方法,创建笔画,注意不同笔画的视图不同; 2)用旋转工具调整笔画的角度;

3)以“姓名”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本节学习了旋转和缩放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果成功完成了各个练习,请进入下一课学习。

3D Max 动画基础

六、综合练习 我们已经学会了认识3D Max的窗口,如何在视图中创建基本物体,对物体重命名改变颜色,以及选择、移动、旋转、缩放物体,我们还学习了隐藏和显示物体,在不同视图之间切换,调整视图的大小,以及渲染出最终的作品等许多的知识;

这一节我们来进行一次综合性的练习,我们将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演练,在下面的制作中要充分应用所有学过的技能;

在这个练习中要制作出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

1)用球体作脑袋,圆锥体作帽子,嘴巴用圆环,注意男孩的嘴巴的圆环只有半个,在圆环的修改面板中有一个“切片”选项,打上勾以后可 以切片,在“切片开始”的按钮按下面的,出来的是负数,而“切片结束”按上面的按钮,是一个正数,一直按住同时观察透视图中的切口形 成一个圆嘴即可; 2)移动之前一定要想好方向,同时在其他视图中检查是否对齐、对好; 3)为了防止错误的移动,选中物体后单击状态栏上的小锁子,变亮后就可以锁定选择,避免错误地移动其他物体,但是在选择其他物体之前要先解锁,再单击一下小锁恢复原样,就可以选其他物体了;

4)做好的物体使用群组命令组合在一起,要重新修改执行“解散组”命令即可;

5)一步一步的操作,经常保存,发现错误用撤销命令(Ctrl+Z); 6)多动脑、多问、多想、多试找出其中的规律来。

本节进行了综合性练习,如果你能够顺利过关,我们将进入3D动画学习的第二阶段——利用编辑器来创建物体模型。

七、创建立体文字

我们常常可以在建筑物的顶端或者商场大门上,看到一些醒目的镂刻大字,跟平常写字不同的是,这些字并没写在纸上或牌子上,是独立的文字,这就是立体字; 在3D中是如何创建立体字呢?创建方法是先绘制出平面文字,然后给它增加厚度,从而创建一个立体字,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学习:

1、创建平面文字

1)选择文本工具,单击创建面板的第二个按钮(注意是按钮,不是标签),面板变成“图形”面板,上面有线、圆、矩形、等等,都是一些平面图形,由于平面图形过于单薄,因此在渲染时是不可见的;

2)选择“文本”工具,这是面板下方出现卷展栏,向上拖动露出“参数”文本编辑区,跟常见的文本编辑器类似,选择字体为“华文行揩”,字号为25,把文本框里的字删掉,输入“美丽的校园”;

3)选择前视图,在十字中心单击一下鼠标左键,这时文字就出现在视图中,我们发现文字是空的,对透视图渲染一下,里面什么也没有,该怎么办呢?

2、施加“拉伸”编辑器

1)检查文字选中,单击“修改”标签进入修改面板;

2)在“编辑集列表”旁边的按钮上单击一下,会弹出一个列表,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编辑工具,一下一下单击列表旁边的滚动条,找到“拉伸”工具,单击选中它,拉伸工具就出现在下面的文字的上面,左边有一个小灯泡,卷展栏中也变成拉伸的参数,在“数量”中输入5,即拉伸5个单位;

3)观察这时的文字已经不再透明,而是实心的了,对透视图渲染,这时我们就得到一个立体“美丽的校园”; 4)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练习:

创建三个立体文字,“八十六团学校”、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姓名,排列成三角“品”字形。本节学习了立体文字的创建,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将逐步学习编辑器的使用,记住我们学过的每一个编辑器以及它们的参数设置,如果你成功完成了练习,请进入下一课学习。

八、编辑器之弯曲工具

编辑器是用于对基本物体进行修改和变形的工具,通过编辑器可以创建出复杂多变的物体造型。

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拉伸”编辑器,这一节我们通过一个牛角的动画来学习一下“弯曲”编辑工具的使用方法。

1、创建基本物体 选择“锥体”在顶视图创建一个圆锥,参数为“半径1”30、“半径2”0.0、“高度”130,我们可以用键盘输入的方法创建;

2、单击“修改”标签进入修改面板,将锥体的“高度分段数”设为10,“边数”设为32;

3、施加编辑器 单击“编辑集列表”找到“弯曲”工具,单击选中,在卷展栏的参数“角度”中输入15,表示弯曲15°,数字越大就越弯曲,弯曲方向默认Z坐标轴,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4、创建动画 动画的原理是变化和移动,即物体跟原来不一样了,在3D中采用关键帧方法,即以前是一帧,后来又是另一帧,这两帧就是关键帧,两帧直接的变化帧叫过渡帧,电脑可以自动产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创建出关键帧; 1)单击状态栏上的“动画”按钮,此时按钮和视图变成红色,所有操作将记入动画当中;

2)用鼠标拖动时间轴上的指针,一直到最右端的100,这样就有了两个关键帧,是第0帧和第100帧;

3)创建第100关键帧 检查牛角处于选中状态,在修改面板中的参数“角度”中的15改为75,这样从15到75牛角的弯曲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形成一个动画;

4)再一次单击状态栏上的“动画按钮”,关闭动画制作,我们看到第0帧和第100帧是红色的,表示是关键帧,保存一下文件;

5)播放动画 选中透视图,再单击状态栏上的一个小三角形的“播放”按钮,在透视图中可以看到一个逐渐弯曲的牛角的动画。

本节学习了编辑器的弯曲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动画制作的简单操作,如果你成功地完成了练习,请进入下一课学习。

九、编辑器之锥化工具

锥化工具使物体产生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例如水桶、水杯、生长的树干等等,许多形体创建中都会用到,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学习“锥化”工具的使用方法。

创建一个麦克风的造型如图所示:

麦克风由话筒、手柄以及中间的联接部分组成,分别创建好后再组装起来;

1、创建话筒

1)选择倒角圆柱体,参数设定为:半径

38、高度90、倒角15,选择顶视图,用键盘输入的方法,创建一个倒角圆柱体,进入修改面板,将“高度段数”改为10,将“倒角段数”改为3,“边数”改为24,让它圆滑一些;

2)在“编辑集列表”中找到“锥化”工具,单击选中,将数量设为“-0.2”负数是上小下大形状;

3)将名称改为“话筒”颜色设为绿色,以“麦克风”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2、创建手柄 1)选择倒角圆柱体,参数设定为:半径20、高度200、倒角为8,选择顶视图创建一个倒角圆柱体,进入修改面板,将“高度段数”设为20,将“倒角段数”设为3,将“边数”改为24;

2)在“编辑集列表”中找到“锥化”工具,单击选中,将数量设为0.2,即上大下小形状;

3)将名称改为“手柄”颜色设为银灰色,保存一下文件;

3、创建联接

1)选择锥体工具,锥体有两个半径,半径1应该跟话筒的一样,而半径2应该跟手柄一样,这样才能把它们连接起来;

2)锥体的参数为:半径1设为24,半径2设为38,高度33;

3)进入修改面板,将“边数”改为24,修改名称为“联接”,颜色为面板左上角的黑灰色;

4、组装各个部件

1)由于我们都是采用键盘输入的方法创建,因而三个元件的中心都在一条竖线上,我们只要调整他们的上下关系即可;

2)选择前视图,由于手柄和联接的颜色接近背景色,不容易观察,因此需要调整视图,在“前”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第一个“光滑+高光”命令,前视图里的物体变成实心高亮度,复原的方法是再敲右键选择“线框”即可,单击视图控制区的右下角的“最大化”按钮,将视图切换为全屏;

3)选中“联接”组件,选择Y轴变亮黄,向上移动使其刚好装在手柄上,再选择“话筒”同样将其装在“联接”上,这样麦克风的形状已经出来了,但还需要精细调节和修饰;

4)选择“倒角圆柱体”,参数设为半径38.5、高度10,倒角为1,在顶视图创建一个倒角圆柱体,将颜色设为黑色,在前视图将它套在话筒和联接的接头处;

5)同样在创建一个半径为25的倒角圆柱体,颜色设为灰色,套在联接和手柄接头处;

6)仔细调整好各个部件,全部选中后群组一下,用旋转工具使它向左倾斜一定的角度,保存一下文件; 7)对透视图渲染,观看一下自己的作品,很不错吧?

本节学习了锥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强化了键盘输入的方法,如果你成功地完成了练习,请继续学习下一课。

十、编辑器之扭转工具

扭转工具可以让物体产生拧麻花、绳索等螺旋形状,我们通过一个制作冰淇(qi)淋例子来学习扭转工具的使用方法;

冰淇淋由雪糕和纸杯两部分组成,分别制作好后再组合到一起;

1、制作雪糕

1)选择创建面板中的“图形”按钮,进入平面造型面板;

2)选择“星形”,键盘输入设为半径1为90、半径2为70、倒角半径1为16,在顶视图创建一个六角星;

3)进入修改面板,将名称改为“雪糕”,颜色调为左边的黄色; 4)打开编辑器列表,找到“拉伸”工具,单击选中,对六角星拉伸; 5)修改拉伸工具的参数,“数量”改为120,段数设为20,创建一个柱子; 6)再打开编辑器列表,找到“扭转”工具,对柱子进行扭转;

7)设置扭转参数,将“角度”设为180,即拧180度,“偏移”设为30,即螺旋向上集中,这时就形成了一个螺纹; 8)再打开编辑器列表,找到“锥化”工具,让螺纹产生一个尖顶; 9)修改锥化参数,将数量设为-1(负数是上小下大,尖在上面),曲率设为1,让尖弯曲得较圆滑,这时我们就得到一个冰淇淋造型; 10)以“冰淇淋”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1)选择顶视图,选择圆管工具,键盘输入设为内部半径为60,外部半径为70,高度为70,边数为32,杯子好像有一点小了?

2)进入修改面板,将名称改为“杯子”,颜色改为蓝灰色;

3)打开编辑器列表,选择“锥化”工具,将数量设为0.32,曲率设为0.1,调整一下雪糕的位置,让雪糕装到杯子里;

4)保存一下文件,对透视图渲染,看一下效果,挺不错的就是杯子差点,缺一个边儿;

5)选择前视图,选择“倒角圆柱体”,键盘输入设为半径95、高度10,倒角1;

6)进入修改面板,将名称改为“圆边”,颜色改为蓝灰色,将边数改为50圆滑一些;

7)在前视图将圆边移到杯子边上对好,保存一下文件,对透视图渲染,这时候一杯甜香的冰淇淋就做好了。

本节学习了扭转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回顾了拉伸和锥化工具,如果你成功地完成了练习,请继续学习下一课。

十一、编辑器之噪波工具

噪波工具使物体产生杂乱无章的外形,就像噪声一样没有规律,可以用来生成凸凹不平的自然地形地貌,如高山和星球等等。

我们通过创建一个小行星着陆的场景来学习噪波工具的使用:

1、创建小行星

1)选择几何球体,半径设为50,在顶视图创建一个球体;

2)进入修改面板,将名称改为“小行星”颜色设为蓝灰色,分段数为32; 3)在“编辑集列表”中找到“噪波”工具,单击选中;

4)修改噪波工具的参数,将“比例”改为25,也就是波的大小比例为25,数值越小产生的波就越细越密,越大就越宽,如果是100则看不到波了; 5)看一下视图,球体并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呢?还要给波施加强度,向上推卷展栏,在“强度”中逐个将X、Y、Z三个方向的强度设为25,这时物体就在横向、纵向、和直的方向上被扭曲,强度越大,扭曲也越严重;

6)这时物体已经比较像星球了,就是还有些粗糙,再次单击“编辑集列表”选择噪波工具,将“种子”设为1,种子是噪波的随机起始点,换一个种子,产生的凹凸也不同,将“比例”和各个强度都设为5,对球体的细节进行处理,通过两次噪波,一颗小行星就出现了;

7)以“星际着陆”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2、创建地面

1)选择长方体,将长、宽都设为500,高设为-10,负数将在地平面以下,在顶视图创建一个长方体;

2)进入修改面板,把名称改为“地面”,颜色为橙黄色,把长宽分段数设为120,高度分段数设为1;

3)在“编辑集列表”中找到“噪波”工具,单击选中;

4)在卷展栏中将“比例”改为30,产生较大的凸起波,强度中将Z方向调为20,X和Y不变,地面上的地形一般是上下起伏;

5)再次施加一个“噪波”修改地形的细节,将比例、强度里的X和Y都调为5,这样地形就更富于变化;

3、调整位置

1)进入前视图,将小行星的位置向上移动,离开地面一段距离;

2)进入顶视图,将小行星向上移到地面的上方偏右一点,使小行星看起来离得比较远;

3)进入透视图,选择视图控制区的放大镜视图“缩放”工具使地面充满视图,再仔细调整一下小行星的位置;

4)保存一下文件,对透视图进行渲染,观看一下太空着陆的景象。本节学习了噪波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理解各个参数的含义和用法,如果你成功地完成了练习,我们第二阶段的学习顺利结束,下一课我们将进入第三阶段的学习。

十二、编辑器之旋转工具

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将学习利用二维平面造型来创建三维物体,在3D Max中,物体是由各个面组成的,每个面就是一个二维图形,面是由小三角形拼出来的,每个三角形由线围成的,而线是由点组成,一条线至少有两个点,一个面至少有一个三角形,面和面之间有的是相互独立的,比如一个长方体上下的面互不干扰,而相邻的面就是联系在一起的了,改变一个另一个也会受影响。

有了上面的基础,我们在创建物体时,就可以对物体进行不同层次的修改,例如去掉一个点,加一个面等等,我们通过一个制作苹果的例子来学习:

苹果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中间有一条中轴,因此可以用绕中轴旋转的方法来创建;

1、创建苹果的剖面

1)选择圆形工具,在前视图绘制一个圆,这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形; 2)进入修改面板,在“编辑集列表”下面的堆栈中选择“圆形”,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转换为:下面的“可编辑曲线”,这样就可以进入圆形的子代级别; 3)在堆栈中的“Editable Spline”旁边的“+"号上单击一下,展开折叠,可以看到圆形的三个子代级别,依次是顶点、线段、曲线,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形;

4)在“顶点”上单击一下使它变亮变黄,这时我们就进入圆形的点这一级别,可以选择圆上的点了;

5)看一下视图,圆是由几个点确定的呢?是四个,一个白色的小十字就表示一个点,外面套了个方框的是起点,试着在圆上点一下,可以发现这时选中的是圆上的点了,选中以后是红色,我们知道红色是警告颜色;

6)选中最左边的点,然后按“Delete”键删掉它,这时圆形就变成了半圆; 7)在修改面板的堆栈中选择“线段”,然后到前视图中选择左边那条线段,变红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线”命令,将曲线转为直线,这时得到半个圆;

8)苹果的上面大下面小,还要调整一下,在堆栈中选择“顶点”选择右边的点选择Y方向,向上移动一点,这样上面就宽一些;

9)在选择上面的点,将绿色的控制手柄向下拖一点,选择下面的点的绿色手柄,向上移一点,这时我们就得到一个苹果的剖面,再在堆栈里的“顶点”上单击一下关闭子物体模式,回到曲线状态,在卷展栏的“插补间距”中将“步数”改为32,使曲线平滑;

10)以“苹果”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2、创建苹果 1)在“编辑集列表”中找到“旋转”工具,单击选中,曲线立刻变成了一个苹果,在卷展栏中将“段数”改为32使表面平滑;

2)单击堆栈中的“旋转”旁边的加号,选择“轴”变黄,在前视图中沿横向移一下轴,调整苹果的大小,合适后再回到堆栈中关闭子物体让轴变灰; 3)保存一下文件;

3、创建果柄

1)选择圆柱体,在顶视图中苹果的中心创建一个小圆柱体,在前视图中把它安放在上面的窝里;

2)再给圆柱体施加“锥化”工具,“数量”设为0.5左右,曲率为“-2”,上面大下面小;

3)再给圆柱体施加“弯曲”工具,“角度”为30,圆柱变弯曲了,这时就得到一个果柄的造型;

4)调整好位置和颜色,保存一下文件,对透视图进行渲染,看一下自己的苹果,还不错吧?

本节学习了旋转工具以及子物体编辑方法,如果你成功地完成了练习,请进入下一课学习。

十三、样条曲线

自然界中常见的物体大都是不规则的,因而需要手工绘制然后再通过编辑器修改创建,在3D Max中线条被称为“样条”,可以是直线、光滑曲线和贝赛儿曲线,贝赛儿曲线带绿色的控制手柄,可以调整曲率,我们知道线是由点构成的,点有三种类型,角点、光滑、贝赛儿,不同的类型创建出不同的曲线,我们通过一个制作火炮的例子来学习样条曲线的创建。

1、创建样条

1)在图形创建面板上选择“线”,选择前视图;

2)单击鼠标创建一个顶点(只有单击才会创建点),松开移动鼠标到右上边一段距离,再次单击创建第二个点,再移动单击创建第三个点,然后单击鼠标右键,结束画线,这时就得到一条有三个点的折线,进入修改面板,在堆栈中展开折叠,选择“顶点”,再在点上单击右键观察,这三个点都是角点,再次单击“顶点”关闭子物体;

3)重新选择“线”工具,这次绘制曲线,在前视图单击鼠标后不要松开,拖动鼠标向斜上方一点距离再松开,移动鼠标,就会产生一条曲线,移动一段距离后,再次单击鼠标然后不松手,向斜下方拖动一点距离在松开,再移动一段距离后单击确定,再单击右键结束画线。这次得到的是三个点的曲线,进入修改面板,选择“顶点”,分别在点上单击右键,可以看到中间的点是贝赛儿点,有两个绿色手柄,可以调节曲线的曲率,再次单击“顶点”关闭子物体;

4)画好的线能不能修改呢?当然可以,选择第一条线,进入“顶点”级别,选择中间的点,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贝赛儿”,拖动一下手柄,这时折线就变成了曲线(注意移动手柄要先在方向轴上单击选定方向),再单击一下“顶点”关闭子物体;

5)选中所有线条,按“Delete”键删除练习的样条,下面开始作火炮;

2、制作炮筒

1)选择“线”工具,在前视图绘制一个炮筒的剖面,如图所示,最后终点和起点重合时会弹出一个“封闭”对话框,单击“是”确定,进入顶点,仔细调整一下各个点(记住要关闭子物体,否则无法进行其他操作); 2)进入修改面板,给曲线施加“旋转工具”;

3)转的好像不大对劲,可能是方向转错了,在修改面板“方向”中选择X,让它按X轴旋转;

4)炮筒太细了,这样炮弹可能出不去,在“旋转”旁边的加号上单击,选择“轴”,在前视图中上下移动一下调整好(记住要关闭子物体);

5)以“火炮”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3、制作炮台

1)先在炮筒上单击右键选择“隐藏已选择的”,(以后再选择“取消所有隐藏”);

2)在左视图中绘制炮台的剖面,如图所示;

3)修改台面的平滑,将炮台中间的一个点类型改为“平滑”,最底下两个点不变,其余三个点改为“贝赛儿角点”;

4)将前视图调为全屏,仔细调整各个手柄使剖面平滑;

5)退出顶点,对样条施加“拉伸”工具,修改数量创建一个炮台底座; 6)“取消所有隐藏”,显示火炮,在顶视图安装火炮到底座,在前视图调整炮筒;

7)选择旋转工具,将炮口升起,调整好颜色,修改一下拉伸的段数和曲线的插补间距让边缘平滑,保存一下文件;

8)对透视图渲染,观看一下自己的作品,要有一种威武雄壮的气势;

本节学习了样条曲线的创建和修改方法,如果你成功地完成了练习,请继续学习下一课。

十四、几何运算 当几个物体相互重叠或者交叉时,我们只需要保留其中的一部分,在3D Max中这种操作被称为几何运算,包括连接、相减、相交、布尔合并等,连接就是把第二个物体接在第一个物体上形成一个整体,相减是第一个物体上减去第二个物体部分,相交就是只要两个物体重叠的部分,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吹泡器的例子来学习;

1、创建多个图形

1)选择矩形工具,在前视图创建一个矩形,再在矩形中创建一个圆形,在圆形中在创建一个星形,这时有三个平面图形;

2)选择矩形,我们要把另外两个图形连到矩形上,进入修改面板,在堆栈中选择“矩形”,单击右键,选择转换为“可编辑曲线”,把矩形分解打散; 3)在卷展栏中找到“几何运算”,单击按下“连接”按钮,进行连接运算;

4)将鼠标指针移到前视图,依次单击选择圆形和星形,单击后物体就变亮,加入到矩形当中,这就是连接运算;

5)再次单击“连接”按钮,关闭运算,对图形施加“拉伸”编辑器,数量设为15,一个窗户的物体即产生了;

6)对于三维立体物体之间的运算,是通过创建“复合物体”来完成,我们以后将会学习到;

2、制作剖面图

1)重置视图,选择圆形工具,在前视图中央绘制一个圆,再在它上面绘制两个小圆,三个圆相交如图所示:

2)选中大圆,进入修改面板,在堆栈中选择“圆形”单击右键,选择“可编辑曲线”,将大圆分解;

3)在卷展栏中找到“几何运算”,按下“连接”按钮;

4)依次单击连接两个小圆,组成一个整体,再单击连接关闭它,以“吹泡器”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

5)单击堆栈中的加号,进入样条的“曲线”级别,选择大圆(注意现在是在子物体状态);

6)在卷展栏中找到“布尔运算”单击按下按钮,再依次单击两个小圆,这时就可以看到,三个圆进行了“合并”运算去掉了重复,再次单击“布尔运算”按钮关闭运算;

7)再选择上面的“偏移”运算,在旁边的数量中输入10,按回车确定,这时单线就变成了双线,再次单击偏移按钮关闭运算;

8)这时已经有了基本形状,单击“曲线”退出子物体状态,保存一下文件,接下来绘制手柄;

3、创建手柄

1)选择矩形工具,在前视图绘制一个细长的矩形,顶部与大圆的外边线相交,一会儿要与大圆合并; 2)选中吹泡器,按下“连接”按钮,再单击矩形,将矩形连接进来,关闭连接运算;

3)进入“曲线”级别,选择大圆,按下“布尔运算”按钮准备实施合并,再单击矩形,将重复部分合并去掉,这时一个吹泡器的剖面就作好了,关闭布尔运算,退出子物体级别,保存一下文件;

4)对剖面施加“拉伸”编辑器,设置数量为15,调整一下颜色,对透视图进行渲染,看一下自己制作的吹泡器,很精致吧?

本节学习了合并物体的几何运算,注意各个按钮和子物体用完后记住要关闭或退出,如果你成功地完成了练习,请进入下一课继续学习。

第四篇:-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等基本概念 2.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1)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简单扼要的计算 2)了解机械机械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 3)了解常用的机构和机械传动原理; 4)了解金属零件的联接和支承 5)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调查法、练习法、实验法、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

手段:常规或现代(多媒体投影、音像资料、各种教具、实物、案例素材文件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机器与机构、构件和零件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四、课时分配计划:2课时布置作业:0-1,0-2 实施情况及课后教学效果分析

当人们拓展视野、深入到创造物质世界活动中时会发现,单纯的数学、物理或化学,常常无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不同的应用领域,需要将数、理、化知识适度综合,高度概括,从而形成解决问题更为直接、更为有效的理论体系,这便产生了诸如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等门类众多的应用工程科学。它们是创造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物质世界的应用理论基础。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机械工程的研究对象是机械。

什么是机械?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1.机器

机器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能减轻或替代人类劳动的工具。

图1一1所示的台钻是比较常见的典型机器。观察其工作过程:电动机1转动,驱动带传动,带传动又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变速箱2内的齿轮系,变速箱中的主轴与钻头3直接联接,从而熔话动与动力传涕给了钻头。最后完成对工件的切削加工。

图O-2所示为牛头刨床,它由电动机1通过带传动3和齿轮传动装置2实现减速,又通过暇动导杆机构9改变运动形式,使滑枕5带动刨刀7作往复移动来实现刨削。

由上述两例分析表明,机器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原动装置一传动装置一执行装置。机械最常见的原动装置是电动机。传动装置和执行装置通常是由一些机构或传动组成(如台钻的传动装置为带传动和变速箱,牛头刨床的执行装置为摆动导杆机构等)。2.机构

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图0一3所示为实现滑枕运动的摆动导杆机构,它由若干构件(大齿轮6,滑块1、3,导杆2,滑枕4)组合而成。从运动的角度看,构件是机器中运动的最小单元。3.机械零件

从制造的角度看,机器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零件是不可拆的最小制造单元。

一个零件可能是一个构件(如图O-3中的导杆)。但多数构件是由若干零件固定联接而成的刚性组合。如图。一4所示的齿轮构件,就是由轴、键和齿轮联接而成。

4.运动副

构件与构件之间既保证相互接触和制约,又保持确定的运动,这样一种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只允许被联接的两构件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作相对运动的运动副称为平面运动副。按照接触特性,平面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构件问的接触形式为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常见的平面低副有回转副和移动副。图0一5b所示为回转副及其运动简图符号,回转副有时也称为铰链(图O一5c);图0一5a所示为移动副及其运动简图符号。构件间的接触形式为点、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如图O-6所示,在凸轮机构和齿轮机 构中,构件1和构件2形成的运动副均为高副。

综上所述,归纳要点如下:

1)构件与零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机械运动的基本单元,零件是机械制造的基本单元;有时一个零件就是一个构件,但通常构件由多个零件刚性固接而成。2)机器与机构的区别在于:虽然机器和机构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且机器可以是一个机构或由若干构件与零件组成,但机器具有能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功能转换的特征,而机构则不具有此特征。

3)平面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低副为面接触;高副为点或线接触。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机械产生的步骤

实际应用的机械是怎样产生的?它通常要经历这样一些步骤: 1)根据工作要求,用规定的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勾画出机器和机构的运动简图,并分析构件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等情况,通常称之为机械的运动设计。

2)按类比法,确定所要设计零件的材料;对铁碳合金材料,还要考虑其热处理方式。这一步骤可称之为机械的材料设计。

3)根据机器运动设计的简图,对各构件或零、部件进行受力分析,最终确定零件的受载情况,通常称之为机械的工程力学分析。

4)根据零件的最大受载和零件可能产生的失效破坏形式,按设计准则确定零件的主要参数,这称之为机械C零件)的强度设计。5)计算零件的全部几何尺寸,按机械制图标准规范和公差配合要求画出零件工作图,通常称之为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

6)根据零件工作图,进行加工制造的工艺设计。

7)用机床(或数控机床)对零件进行制造加工。8)装配,试车。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工程力学基础; 2)机械工程材料基础;

3)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4)联接与支承零部件; 5)液压传动。

思考题与习题

O-1 为什么机器中要用机构?机器与机构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0-2辨别自行车、机械式手表、汽车、台虎钳等何为机器?何为机构?

第一篇 工程力学基础

第一章静力学概要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力的两种效应和力的三要素

2.了解静力学的基本力学规律,本书要求掌握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3.了解受力图的基本画法 4.了解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了解力的两种效应和力的三要素 2).了解静力学的基本力学规律,本书要求掌握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2.学习难点 1).了解受力图的基本画法 2).了解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和相互讨论法为主

四、讲授课时 8课时

如图1—1所示,在对工程实际对象(如汽车、船舶、机床、卫星等)进行力学分析时,首先要把它理想化,即合理抽象为力学模型,这样才便于进行数学描述,得到数学模型。这一过程也简称为“建模”。然后进行计算,一般用计算机数值求解。随后,对得出结果加以分析,特别要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如误差符合要求,则结束分析,如误差大,往往要修改力学模型再分析。由此可见,力学模型直接决定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它是力学分析的基础,十分重要。

静力分析的常用模型为刚体。实际物体在受力作用时,其内部各质点间的相对距离总要发生一定的伸长或缩短,即变形。由于这种变形通常十分微小,在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中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引入“刚体”这一为分析方便而假设的力学模型。所以说,刚体是在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刚体静力学是研究刚体在力系的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简称为静力学。

第一节静力学基础

一、静力学基本概念 1.力

力是物体间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有两种效应:使物体产生运动状态的变化和形状变化,前者称为运动效应,后者称为变形效应。

物理学中学过,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如图1—1所示。因此可用有向线段OA表示,矢线始端O表示力的作用点,矢线方向表示力的方向,按一定比例尺所作线段OA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计算时,力的单位采用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N;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原工程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kgf。N与kgf的换算关系是lkgf=9.807N 力对刚体只有运动效应(包括平动、转动及其特例——平衡)。这样,力的三要素可改述为大小、方向、作用线。这种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沿其作用线滑移的性质称为力的可传性,如图1—2所示。如图1—3a所示刚性环与图1—3b所示柔性环均在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即F,=F。力F,沿作用线滑移前后,对刚性环的运动效应相同;但对柔性环的变形效应,则由呈椭圆形到仅有局部变形,二者差别很大。这说明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模型。

2.分布力与集中力在物理学中和工程简化计算中,物体的受力一般认为力集中作用于一点,称为集中力。实际上,任何物体间的作用力都分布在有限的面积上或体积内,应为分布力。集中力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它只是分布力的理想化模型。但由于分布力的分布规律比较复杂,因此计算时需简化为集中力。

图1—4a、b所示为静置在路面上的车轮胎和水坝。轮胎是弹性的,其所受的力作用在以宽度为b表示的小面积内,当b同其它尺寸(如汽车轮距)相比较很小时,即可忽略不计,而用集中力FR代替,但在车辆动力学中,则要考虑弹性变形后的分布力,要用弹性力学来解决。水坝受到的静水压力分布在坝与水的接触面上,为面分布力,作近似计算时,将坝体简化为变截面梁的线分载荷,如图1-4b中的虚线三角形所示,在分析坝体的平衡时,可用集中力的大小与作用位置代替分布力。3.理想约束

理想约束是对物体间接触性质和连接方式的理想化处理。

物体的受力可分为两类:约束力和主动力。约束施加于被约束物体的力称为约束力或约束反力;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力称为主动力或载荷,如物体的重力,结构承受的风力、水力,机械零件中的弹簧力、电磁力等。本课程中,主动力一般是给定的(实际工作中则往往需要自行确定),对物体进行的受力分析只是分析约束力。

接触面的物理性质分为绝对光滑(理想约束)和存在摩擦(一般为非理想约束)两种。这里主要介绍理想约束。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约束模型。

(1)理想冈lI性约束这种约束也是刚体,它与被约束间为刚性接触。常见的有: 1)光滑接触面。当物体与固定约束(图l一5a)或活动约束(图1—5b)间的接触面非常光 滑,其摩擦可忽略不计时,即可简化为这类约束,其约束反力的方向为公法线挖的方向,称为法向反力,记为FN。2)光滑圆柱铰链。这种约束简称为柱铰,包括固定柱铰(图1—6)和活动柱铰(图1—7),实际是平面回转副的两种表现形式,常简称为固定铰链和活动铰链。这种光滑面约束,其约束体与被约束体的接触点在两维空间内是未知的,因此其约束反力可用一对正交力F。、F,表示.

(2)理想柔性约束 如图1—8所示,柔性线绳受物体外力(如重力)作用,此时线绳约束力与外力方向相反,并一定沿着线绳方向。当忽略摩擦时,这种约束称为理想柔性约束。工程中常遇到的钢索、链条、传动带等物体均可近似认之为柔性约束。

二、静力学公理

静力学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和实践验证总结出来的最基本的力学规律。它概括了力的一些基本性质。下面简要介绍四个公理。1.两力平衡公理

刚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图1—9a),即 F1一F2 这个公理总结了作用于刚体上最简单的力系(两个力以上的一组力)平衡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这个条件对刚体来说,既必要又充分。但对非刚体来说,这个条件是不充分的。例如对柔性约束,受两个等值、反向的拉力作用时可以平衡,而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作用时就不能平衡。若刚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的方向必在两力作用点的连线上,此刚体称为二力体,如果刚体是杆件,也称二力杆(图1—9b)。. 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任意一个已知力系上,可随意加上或减去一平衡力系,这不会改变原力系对 物体的作用效应。

这一公理对研究力系简化问题十分重要。实际上,前述力的可传性是这一公理的推理。如图1—10所示,图a为原力系,图b在原力系上加了一个F。一Fz的平衡力系,设F=F。,显然F与Fz也构成一平衡力系,可以减去,于是变为图c情况,力在刚体上成功地实现了滑移。

3.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其作用线通过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以已知两力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这称为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或称平行四边形法则。如图1—11所示,作用在物体O点上的两已知力F,、Fz的合力为F,力的合成法则可写成矢量式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即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但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例如车刀在工件上切削,车刀作用在工件上的切削力为F。,与此同时,工件必有一反作用力F;作用在车刀上,如图1—12所示,此两个力F。F总是等值、反向、共线的。必须注意,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此不能说成是一对半衡力。

三、受力图

在求解力学问题时,必须根据已知条件和待求量,从与问题有关的许多物体中,选择确了定一物体(或几个物体的组合)作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为了清楚地表示所研究物体的.受力情况,需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分离出来(即解除约束),单独画出。这种被分离出来的物体称为分离体。画有分离体及其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的简图称为受力图。下面举例说明受力图的画法。

例1-1用力拉动碾子以压平路面,碾子受到一障碍物的阻碍,如图1—13a所示,如不计接触处的摩擦,试画出碾子的受力图。

解1)取碾子为研究对象,并画出分离体图。2)画出主动力。有重力以和杆对碾子的拉力F。3)画出约束反力。

碾子的受力图如图1—13b所示。

例1-2水平梁AB的A端为固定铰链支座,B端为可动铰链支座,梁中点C受主动力F。作用,如图1—14所示。不计梁的自重,试画出梁的受力图。解1)取梁为研究对象,并画出分离体图。2)画出主动力Fp。3)画出约束反力。

例1—3 图1-15a所示为一压榨机机构的简图,ABC为杠杆,CD为连杆,D为滑块。在杠杆的端部加一力Fp,不计各构件的自重和接触处的摩擦,试分别画出杠杆、连杆和滑块的受力图。

解 1)取连杆CD为研究对象。2)取杠杆ABC为研究对象。

3)取滑块D为研究对象。

连杆CD、杠杆ABC、滑块D的受力图如图1—15b所示。

例1-4如图1—16所示为油压夹具。液压缸中的油压力F。通过活塞杆AD、连杆AB使杠杆BOC压紧工件。其中A和B为铰接,0处为固定铰链支承,C和E处为光滑接触。不计各构件白重,试分别画出活塞杆AD、连杆AB、滚轮R(连同销钉A)、杠杆BOC以及它们组成的物系的受力图。

解 1)取活塞杆AD为研究对象。2)取连杆为研究对象。

. 3)取滚轮R(连同销钉A)为研究对象。

4)取杠杆BOC为研究对象。

5)取活塞杆、连杆、滚轮和杠杆组成的物系为研究对象。如图1—16f所示。

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

静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根据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我们先从比较简单的平面汇交力系开始研究。

平面汇交力系是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同一点的力系。如图1—17所示的起重机的吊钩,即受一平面汇交力的作用。

研究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将采用两种方法:几何法和解析法。

一、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中的各点可以分别沿它们的作用线移到汇交点上,并不影响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所以平面汇交力系与作用于同一点的平面力系(平面共点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桂同。因此这里只需研究共点力系力合成的几何法则。1.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力三角形法则

这一法则实际上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设有F。和F。两力作用于某刚体的A点,则其合力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如图1—18a所示。此法称为求两个共点力合力的三角形法则其矢量式为 F=F1+F2 2.多个共点力合成的多边形法则 如图1-19a所示,由图1—19b可以看出,虚线矢量可不必画出,只要将力系各力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开口的多边形ABCDE,最后将其封闭,由最先画出的F,的始端A指向最后画出的Fa以受力图中不必画出内力,只需画出物系以外的物体对物系的作用力即可,这种力称为外力。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此法称为多边形法则,其矢量表达式为 F=F1+F2+F3+F4 上述方法可推广到平面汇交力系有咒个力的情况,于是可得结论: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作用线通过力系汇交点,合力大小由多边形的封闭边表示,即等于力系各力的矢量和。其矢量表达式为,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我们已经知道,平面汇交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即平面汇交力系可用其合力来代替。因此若合力F等于零,则说明物体处于平衡;反之,若物体处于平衡,则其合力F一定等于零。可见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力系的合力等于零,即

在力系合成的几何法中,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是由力多边形的封闭边表示的,当力系平衡时,合力封闭边变为一点,即力系中各力首尾相接构成一个自行封闭的力多边形,如图1—20所示。因此可得平衡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的几何条件是:力系中各力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用力多边形封闭的条件求解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方法称为几何法。这种方法常用于求解三力汇交的平衡问题,这时三力构成一个自行封闭的力三角形。

例l一5如图1—21a所示,例1-6如图1-22a所示,

第五篇: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

教学进度:2009年第2周教学课时:3课时

教案序号:1

一、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了解网络的含义、作用及分类

技能目标:能驱分不同的网络类开型,估算100base-t的实际传输速度

情感目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视野激发学生学习、使用网络的热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网络的作用与分类。

难点:对于通信协议、服务器、工作站等专业术语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设计

采用理论启发式以及实践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本节课以学校的网络机房为例,结合平时的上网实践和常见的计算机设备逐步引入构成网络的三个要素:通信主体、通信设备、通信协议,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定义。在其间补充现在局域网中常用设备的简单知识,如交换机、路由器等,鼓励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推荐www.xiexiebang.com)查找有关设备的图片信息,对所查出的图片进行辨别。在介绍网络的作用和分类时,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熟悉的一些应用,如海宁市教育网系统、我校校园网结构等,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通过对“传输速率”小知识的扩展,以机房局域网为例,设计一材料解答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一)引入

通过我们前几次课的上网实践,我们已经初上领略了因特网的魅力以及网络给我们所带来的便利,那么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又有哪些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

1、计算机网络的含义(1)通信主体 ——计算机

(2)通信设备 ——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以及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网桥、网关等

(3)通信协议——TCP/IP协议

定义:分布在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遵照一定的协议,通过通信介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2、网络的作用(1)资源共享

(2)集中管理和分布处理(3)远程通信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通讯范围和距离)(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特点:范围小、速度快,如一所学校,一座工厂等(2)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特点:一个城市联网

(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特点:一个省、国家、国际联网,速度快

4、小知识材料:传输速率

又称带宽,是衡量网络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它是指网络传输信号的速度,其单位是“位/秒”(bps)。如1Kbps指的是网络每秒能传输大小为1024个二进制位的信息。根据传输速率的不同,同一类型的网络又可以分为10M、100M、1000M网络等。在通常的快速以太网(即100M以太网),由于各种原因,其有效传输效率约为20-30%。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了网络的一般作用以及常见分类方法,最后通过计算了解了有关传输速率的问题。课后大家要做好复习,注意区分几个概念的区别。

五、课后思考题

1.例如我们局域网采用的是快速以太网,请问在通常情况下,通过网络在两台机器之传输大小为100M(Byte)的文件所需要的时间与下列选项中的哪项最接近?()A、1秒 B、4秒 C、10秒 D、40秒

答: D

2.通过Internet搜集有关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图片,并对搜索结果进行辨别。3.利用Internet,搜索有关资料,整理一篇有关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的小论文。

六、教学体会:

本课以理论内容为主,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做能理论联系实际,就地取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机房局域网为例,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良好。但对于一些专业的术语,学生只通过图片和介绍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只有似懂非懂,如(网桥、网关),这些设备学校里是没有的,在讲述这一些内容时还应再注重。

下载word基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word基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工基础教案

    课题1-3电阻 教学目标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电阻定律。 教学重点电阻定律 教学难点R与U、I无关;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 组织教学准备教案,......

    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设计概述 引入: 展示已建成的网络让学生了解网络规划的重要性,并通过讲解展示的网络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并讨论学校校园网络规划方面的先进性与不足之处。 新......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相关的经济学概念; ②熟练的掌握有关经济学理论,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 第一篇机构及机械零件基础 通常一台完整的机包括三个基本部分: (1) (2) (3) 第一章 第一节 一、 低副 两构件以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1、 若组成运动副的两个构件......

    基础会计教案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特点 2.基本能运用“借” “贷”记账符号确定会计分录 教学内容:高教版的《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第......

    设计基础教案

    设 计 基 础 湘南学院美术系 毛鸿达 第一课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概述及平面构成的元素、基本形与骨骼 课程类型:设计·工艺 教 材:平面构成(安徽美术出版社) 授课方式:讲解、展示......

    摄影基础教案

    第一节课 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 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 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定义以及历史发展。了解摄影的基本制作流程。了解摄影与专业的关系。 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

    基础和声教案

    第二十章重属和弦(一)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重属和弦的构成、结构、预备、解决等知识,学会在四部和声写作中运用重属和弦,学会在和声分析中识别重属和弦。 教学重点:重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