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有一个梦想》优秀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本课是八年级语文演讲单元的其中一篇演讲词,单元目标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所以本课也将紧扣这个目标。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本文从一百年前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讲起,联系当前黑人生活的现状,要求美国政府兑现诺言,否则将动摇国家的基础,同时,也提醒黑人同胞,注意斗争的策略和方式,号召黑人为实现目标斗争到底,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强烈愿望。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这篇文章要抓住演讲词的特点,理清文章思路,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通过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学情分析】
西方的宗教生活,美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历史,是学生不熟悉、不了解的,他们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全无感受,所以要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乡镇的学生,很难理解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因此,要想真正读懂马丁·路德·金演讲的深远意义,了解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师掌握和应用。【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的具体描述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能围绕一个中心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理解演讲词的特点。【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分组朗读,自主性学习
1、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资料、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以自学为主,课前让学生利用参考书,了解相关的知识和背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所学知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采取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交流互动、讨论、朗读,深入文本,品位语言。【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提纲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2、阅读课后附文,结合所发材料(见附文),整体把握文章。
3、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练习一。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一、导语设计
格林兄弟的梦想是让人类也能飞上天空;袁隆平的梦想是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比尔·盖茨的梦想“让每个人桌面上都有一台电脑”„„听了这么多伟人的梦想,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的梦想又是什么?(学生回答的同时接着问为什么有这个梦想,打算怎么实现这个梦想,学生简要回答即可)。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着“黑人之音”的马丁•路德•金又有什么梦想?
二、学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段落并试着概括。
(一)找出相应的段落并试着概括
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结合马丁•路德•金的介绍)(第10-23段)(美国实现真正的平等)
2、马丁•路德•金梦想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背景介绍)(第1-6段)(黑人仍然没有平等、自由)
3、马丁•路德•金想怎样实现这个梦想?(第7-9段)(非暴力斗争)
(二)品味文本
问:有一个问题先问一下大家:全文的题眼是哪个词语?(梦想)问:请问正面描写梦想的段落在哪里?(17节到结束)
问“正面描述梦想部分只占全文的三分之一,1—16节的作用又何在?
(提示:1—16节没有正面描写梦想,它在这篇演讲稿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情感。演讲稿最重要的是达到和听众的共鸣,情感上的感染力。除了刚才有的同学说的内容铺垫、背景介绍,还有情感上的铺垫,情感蓄势。有了这段蓄势,才使得后面的正面描写梦想部分尤为感人,尤为产生共鸣,所以这节课我们单就演讲稿的情感,以情感为切入点,细细品味一下这篇文章。马丁路德金饱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又能激起一种什么样的共鸣?请大家在1—6节推荐一段文字,来给大家评说一下,朗读一下,给大家品味一下这段文字当中,你读出了马丁路德金的什么情感?)
(1—2节。表现出了马丁路德金内心的痛苦与愤怒。)问:你从哪几句话特别能看出他的痛苦与愤怒?(读“黑人生活在一……流亡者。”)问:这两句话反映出黑人当时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受人歧视)(精神上受到歧视)(物质上非常穷困。)
简述:一组黑人孩子的生活、白人饶有兴味地观看黑人被用私刑吊死、新奥尔良警察殴打黑人致死。
教师激情地:从18世纪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长在美国的黑人一直忍受着被轻易地剥夺生命权;忍受着来自警察的随意的恶意的暴力;自由和平等对他们而言似乎就只是奢望。但仍然有一些人在艰苦、坚持、执着地追求着,他们一方面默默地忍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各样的打击、屈辱、痛苦,另一方面始终坚守着自由、平等的爽朗的秋天终归到来。
问:上面两节中除了修辞比喻以外,还有什么?(排比)问:排比的作用是什么?(增强语势)
问:作者为什么一直强调“100年后的”这个定语而不是今天?(历史、情感)(渴望自由的急切。再朗读,诠释痛苦急切两种感情。)(生:再朗读)
评:同学的读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痛不欲生(生:还有10——14节,排比、反复,愤慨)
师:你来给大家愤慨一下。(生:朗读)评点:同学的朗读可用16个字来形容:如出堂之弹、江海决堤、波涛汹涌、大浪淘沙。再稍加分析一下,补充一下,长短句的概念:长句便于叙述,语气较为平淡;短句长于抒情,语势较为强烈;10——14节,从长句到短句:人生安全、生存权;物质条件;选举权政治权。是从小到大渐次加强,递进关系。谁来重读一下,读出这种递进。(生:重读)
师:读得是铿镪有力,掷地有声,真正把那种愤怒的情感读出来了。(生:7—8节。)问:先读一下,让大家从你的读中体会是一种什么情感?(生:读)师:读的很平淡。是否因为你是女孩子?给大家解释一下。(生:这段文字马丁路德金情感是平淡的,非暴力的。)师:反对暴力,理智。他的非暴力是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基督教徒?大家讨论一下:从文中找找,真正驱使马丁路德金要非暴力抵抗,要团结白人兄弟的这样最深层的思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而这个思想是真正打动那些黑人乃至白人以及现在在座的我们。扣住文本,讨论一下,为什么他会提出这样的思想?(使美国变成一个和平的国家。国家以和平的方式解决。)
评点:爱国情怀。理智的斗争方式。不仅是基督教徒,他爱的是黑人,美国的自由。(生:15段。受了苦难,仍要坚持——坚韧。)师:请读一下。(生:读)
评点:感性的声音,就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我们的心灵。如果当时她在场,黑人一定会觉得具有鼓舞力。抑扬顿挫,扬的是痛苦、愤怒,抑的是当他诠释着爱国情怀,和他的理智的时候,这样的情感如一条浪线在听众,我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17—27节他的梦想,由国家到家庭,同样也能反映他的爱国情怀。请大家也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来诠释一下马丁路德金的爱国情怀。每一次朗读都是对文本的再次把握,理解,希望大家都能和我一样敢读、想读、乐读、会读,对朗读能力和语言理解力的提高。(要求学生当堂背诵)
师:26——27节,尤其是26节中优美的交响曲如何理解?按说梦想到25节已结束了,25——26节强调的是什么?“优美交响曲”是什么含义?(生:各谐,协奏。白人。黑人,所有的美国人。我们国家。)
评点: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一个深受苦难的人,毅然能发出如此掷地有声的声音,我们更应该以此为榜样。请大家齐读最后两节,感受一下这种爱国情怀。马丁路德金最大的梦想就是美国的梦想,美国的自由与希望。
三、自由朗读,选取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小组交流并选代表上讲台朗读)提示:理由可从修辞等方面入手,老师适时引导出演讲词的特点。学生可能说到的段落或语句:(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运用比喻,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3)“有了这个信念„„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 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4)10—14自然段:面对黑人的现状,针对“热心人”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只要„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也不失理智。)
四、学生即兴演讲:
现在,民主、平等、自由已不是马丁•路德•金一个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作为学生的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梦想,梦想的美好让我们执著追求。刚才课前咱们还没说过瘾,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我们的梦想,请以“梦想”为话题,联系实际,即兴演讲,注意体现演讲词的特点,时间一分钟。
示范:老师也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把课上到央视,让你们在电视里看到老师!
五、结束语:
听了大家慷慨激昂的演说,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人生的目标又清晰了几分。请大家把刚才的演讲整理一下,记住我们的梦想,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我相信我们的梦想不仅能实现,甚至能够超越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个标点,每一句话都烧起我们内心的一团火,烧灼着我们,鼓励着我们。小结一下:演讲稿也好,作文也好,如何使它具有感染力,在情感上能够感人,又能用它的理来服人?本文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营造出气势——以情感人,使文章情感充沛,如大江之水。爱国情怀是我们全人类最高尚的一种情怀,最深刻的一种感情,激起所有热爱真善美的人的共鸣。所以还有思想深度的挖掘。——以理感人
【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内容:针对性、思想性、鼓动性 结构;议论文,逻辑性 语言:口语化、得体
艺术:修辞(排比、比喻、呼告、反复)
(说服力、感染力)
【教学反思】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极富文学魅力的演讲辞,马丁·路德·金在其中热情洋溢的讲述了要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梦想。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我通过三个问题先分析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而后让学生亲身体验朗读课文,并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结合本文演讲辞的特点来写梦想,并在课堂上来分享他们的梦想,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一节课上完之后,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赛课实录)
授课教师:张 淑 云
所在学校:海南省文昌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掌握演讲辞的一般特点及演讲稿的写作技巧,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 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结合演讲辞一般特点、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学写演讲稿,掌握一定演讲的技巧并力求台上激情演讲
3、德育目标
(1)感受马丁·路德·金追求理想的崇高精神
(2)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初步接触演讲,可以通过视听先让学生感受演讲的形式与魅力,制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会演讲的过程与魅力,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演讲辞特点、掌握演讲的一些技巧,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学写演讲稿,并力求台上激情演讲。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启发式教学:讲与点结合,使学生有知识性的收获。
实践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介绍演讲辞的一般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第四单元------演讲辞。(板书)
演讲是传授知识,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心灵,争取同盟的有力桥梁,在社会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高中阶段学习演讲技巧,体会演讲魅力,提高演讲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力。演讲辞作为演讲时的文稿,是演讲成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演讲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板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往往观点鲜明,立场坚定;
其次,演讲要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往往中心突出,逻辑性强(板书),说理透彻;
另外,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板书)和表达的综合性、艺术性(板书)。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点燃听众的情绪,产生情感共鸣。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2、引入课题
下面我们就以本单元第二课为范本具体体会演讲词的这些特点,感受演讲的艺术魅力,并通过学习举一反
三、学以致用,学写演讲稿,掌握演讲的技巧,最终能够在台上激情的成功的演讲。
这篇演讲就是被称为世纪之音的《我有一个梦想》,作者马丁路德金,(点击)很帅吧,不仅人帅,他还是个富有才华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人物,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点击ppt马丁路德金的头像)很帅吧,不仅人帅,他还是个富有才华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人物,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2、马丁•路德•金,神学博士、牧师,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终年39岁,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在美国民权运动者的心目中,马丁•路德•金永远是引导他们前进的旗帜。金领导美国黑人为争取民权进行了长期艰苦的不懈斗争,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广场林肯雕像前,面对25万人做了这次震撼人心的演讲,呐喊出发自心底的渴望----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6分)
三、教师激情示范演讲此文,让学生具体感悟演讲辞特点,初步解读课文
下面老师给大家示范这篇演讲词。
首先,大家迅速画好自然段,应该是32段,另外,在老师朗读的过程中,同学们结合板书体会演讲词的这些特点,感受演讲的艺术魅力,从而解读课文。
四、解读课文,体悟情感
师:老师朗读完之后,大家最能感受到的是板书上的哪些特点?
生:情感—共鸣--(板书,情感充沛,悲愤而热烈),师:老师示范演读完后,你认为作者如何淋漓尽致的表达传递这种充沛的情感的?
生:运用排比,运用大量的排比段。
师:正是这些排比段增强了感情鼓动力量,那么,我们就从排比入手,体会这篇演讲辞的艺术魅力。
师:同学们迅速找出这些排比集中段落,我们具体去体会。
生:2段-,5段---10-13段,---18-25段,---29—最后
师:我们择其一二具体去体会。先看第2段,先请一位同学试着演讲这一段。
1、教师做朗读指导并示范
朗读指导:演讲时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还要注意语调、语气、节奏、重读、适当的体态语等等。
2、点拔:连用四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有什么作用?
生:运用排比,揭示了黑人悲惨的生活现实: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
师:这正是金产生梦想的原因。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研读10—13,进一步感受次演讲的情感表达的魅力。学生齐读
师:点拨总结:在前面阐述梦想原因后,金明确要争取权利要实现梦想就必须起来斗争,但斗争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这组排比更是强调了斗争还要彻底,更要坚定信念。
师: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最振奋人心的片段---18—25段。在这组排比中,金集中阐释了梦想的内容。前面的老师对这篇演讲进行了示范和一些朗读演讲
方面的指导,同学们刚刚也做了一些尝试,相信对演讲的技巧已有所领悟,下面老师为同学们再现当年金演讲的现场,让金为我们做一个激情的示范。点击PPT:再现金当时演讲现场,截取18—25段视频(原文版)。
有了金的示范和现场气氛的渲染,看得出同学们也激情万丈,跃跃欲试,好,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做如金一样的激情演讲。
师:读得很好,有很大进步,应该说已经掌握了演讲的这些技巧,体现出演讲辞的特点,看来收获不小。
师:金运用这样六个排比句想我们激情宣告了自己的梦想,那么,A、金的梦想是什么?请你用精确的词来概括。
B、这组排比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
C、这组排比在表达上有怎样的效果?
师:点拨总结:这一组的排比,正面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抒发了一个黑人内心强烈的梦想。这一梦想的排比如大江奔涌般倾泻而出,振奋人心。这一梦想的排比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描绘,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
师:然而他的梦想还不止这些,他还有什么梦想?
点击PPT:现场视频片段截图29—结尾部分。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再次感悟这篇演讲的艺术魅力,使知识和情感得以升华。
师:点拨总结:在马丁·路德·金梦想的激亢乐曲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悲愤而热烈的情感,更是一个公民的责任,那就是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正因为作者饱含深情,正因为作者将个人的梦想与百万人的梦想、民族的大业、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他的演讲才能产生极强的号召力,才能使群情激昂,才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教师在整个讲课过程中都在有意识的激情示范演讲,并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感之火,激发学生对演讲的兴趣。)
五、教师小结:
这篇演讲词思路清晰,情感充沛,文采斐然,气势磅礴的排比,让我们感受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演讲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所有人述说了一个严肃的话题,(板书—针对性,种族平等)也使这篇演讲大为增色,颇具魅力!我看得出同学们已被金的激情所感染,有些跃跃欲试,那好我们就来小试牛刀。
六、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实际能力训练、培养、提高。
学写演讲稿,尝试演讲
师:提到梦想,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梦想是在喧闹的尘世中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诗人海子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痛苦煎熬,他的梦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对秋水长空,万物勃发的壮丽江山,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少年心事当拿云”,他的梦想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梦想小到可以是做梦都想实现的一个愿望,大到可以是一生为之奋斗理想,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如此梦想?怎样准备如何实现你的梦想?
学生纷纷议论并回答。
教师按步骤有意识训练学生,目的是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尝试演讲:
步骤:说(口头表述)-----写(写出你的梦想)-----讲(大声演讲梦想)学生在座位上说出梦想----站到前面面对同学大声说出你书写的梦想----请到讲台上拿麦克以演讲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梦想。(现场收到意想不到的最佳效果,气氛异常活跃、热烈,学生激情被点燃)
七、作业布置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知道大家没有尽言也没有尽兴,同学们就把刚才课堂你写完的没有说尽和写完的你深藏心底梦想扩充成500字左右的演讲稿,仍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准备下节课的每人3-5分钟的演讲,要求:依据本文学习的演讲辞特点和演讲技巧,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另外,把你的梦想写在你语文书的扉页上,将来来验证你梦想的实现。
第二个作业:课下研读课后习题三,这篇演讲词不仅用到了大量的排比,而且还有精彩的比喻,体会这些比喻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本文的思想性。
八、结束语:通过本节课对于演讲辞的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激情示范,以及同学们课堂上的初步体验和完美升华,相信大家定会学有收获,更能学以致用。那么,就有你手中的笔书写你们绚烂的人生讲稿,站在青春的舞台上,放开声音,激情演讲你们的青春梦想,大声为你们飞扬的青春喝彩!祝大家梦想成真!谢谢大家!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八、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演针对性------观点种族平等
逻辑性------结构自由 民主平等
讲
鼓动性------情感充沛 悲愤 热烈
辞
艺术性------语言排比
【教学后记】
学生初步接触演讲,所以通过教师示范演讲和视听形式让学生感受演讲的形式与魅力,并制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会演讲的过程与魅力,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教授演讲的形式,特点,学会分析,写作演讲稿,我把这部分作为教学重点,也是知识的传授和应用环节。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所以这一课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对演讲的兴趣。为此,考虑用以下方法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讲与点结合,使学生有知识性的收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并通过拓展延伸训练,让学生真正学有收获、学以致用。课堂上已收到这预期的效果。
另外,采用这种设计方式,主要是考虑到,文章字面意思比较简单,学生能快速并正确地找到作者梦想的内容,但还仅停留在了解作者观点的层面,不能深刻体会作者产生这一梦想的思想基础及激动情绪;而演讲辞之所以能打动人,还在于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激起听众的共鸣。引导学生在了解了梦想产生的背景后再回头看梦想,便能使学生很深刻地体会到马丁·路德·金发出梦想的呼告时那如大江奔涌般的激情,并能与之产生共鸣。
课堂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项目标完成很顺利,课堂效果很好,气氛热烈,学生
情绪和兴趣被调动起来,收效甚佳,但由于课文较长,时间安排有些紧张,特别是后面学生自我展示环节有些仓促,意犹未尽,不免小小遗憾。
第三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单元教学设计
莘县一中高一二级部 姜利青
一、经世济民
内容目标
1、研习《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积累语言知识,感受先哲们光辉的思想,与他们进行精神的对话,初步养成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2、了解不同表达方式在论证中的作用,在感受杰出人物言论及其事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悟经典文本的语言魅力。
学习要求
1、能分析孔子对“将伐颛臾”的态度,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之”的政治主张,体会他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2、能分析孟子两次比喻说明的道理,把握他阐明“王道”的过程,摘出文中表现作者心中理想社会图景的句子,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在理清论证脉络的基础上,说出孔子与孟子说理方法的不同,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论证中的表现力。
4、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整理文中“以”“于”“因”“也”几个虚词,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摘出文中所含的成语。教学建议
这两篇古代政论文比较简短,但语言点比较多。教师可在文章所体现的主要观点和语言特色方面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组织教学。可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文本研习的积极性,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疏通文意:哪一句交代了谈话的时代背景?孔子几次批评自己的弟子?语气各是怎样的?孔子的批评虽然严厉,但摆事实,讲道理,让弟子们心服口服。摆了什么事实?联系社会现实,举例分析一些古今文化中共存的人的心理现象,比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即可拿出来具体讨论,再回到文本中去,体会这句话的精妙所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祸起萧墙”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这样的点切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积极主动的阅读中,克服先秦散文学习中的语言障碍。
进入《寡人之于国也》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对弟子的说理风格是严厉的教诲与透彻的论说相结合的,很有层次和逻辑感,但是,当面对的劝说对象是一个居于特殊位置上的人,比如面对一个自我尊严意识很强的君主,应该怎么样去劝说呢?这样,就引导学生从感性角度进入下一篇文章的阅读。
二、英名与事业
内容目标
1、学习为实现政治理想、社会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精神品格。
2、研习《在马克思墓前讲话》《〈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我有一个梦想》,站在精神的原点上,回望伟人的事业,守护他们的遗产,来增强我们为民族振兴、为人类进步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了解演讲辞、悼词和序言的基本特点;体会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1的逻辑性和表现力,感悟文章的表达效果。
学习要求
1、能通过与文本对话,感受杰出人物言论及其事迹,正确理解名声与事业的关系。
2、能为《马克思目前的讲话》划分层次,分析理解结构复杂的语句(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三段),归纳文章的中心观点和论述特色。
3、能从《我有一个梦想》中找出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结合所用的手法,理解其含义,体会“梦想”包含的内容和作者的胸怀。
4、能反复诵读《〈黄花岗烈士事略〉》,抓住充满感情的记叙句和议论句,理解这篇序言的写作目的和表达特色。
5、能围绕文本研习所发现的问题拓展阅读面,展开深入思考。
6、能了解演讲辞、悼词和序言的基本特点。
7、积累掌握常用词语:
嫉恨诬蔑纷繁诅咒豁然开朗芜杂永垂不朽后嗣骇人听闻兑现猖獗磐石崎岖罕见大放厥词义愤填膺缔造息息相关肇造编纂菁华蛰伏侈谈璀璨
教学建议
在本板块学习中,应突出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利用选文大多为讲演词、适合作朗读练习的特点,借助朗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及包含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受到人文教育和审美熏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以向学生简介悼词的固定格式,思考这篇悼词与众不同之处:一是马克思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二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既公正客观,又能在客观陈述中饱含浓烈的思想情感,在简短的发言中将理性的评判和深厚的情感包容在一起。文章中有很多语言点,教师可以精讲一两个例子,然后,将品评的任务交给学生,教师适当作些点拨:如第2段用了哪些词语来说明他的逝世所带来的损失之大?第3段主要介绍了马克思怎样的发现?段尾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是对马克思哪些方面作出的评价?等等。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朴实的语言和表述所具有的表现力,对文中的一些简单句的简约和复杂的长句的逻辑性有所体会,并且将两者结合起来,感悟到文章的表达效果。
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教师在介绍相关情况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这篇演讲产生的历史背景、现场情境和后续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学生能否进入文章的学习情境,是教学行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为选学内容。研习中让学生的关注点转移到多种表达方式上来:这是一篇特殊的序文,是一篇借烈士的鲜血鼓舞人心的战斗檄文,它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夸张、比较等修辞手法,饱含着“痛逝者”的深情,无论是叙事、议论还是抒情,处处又都以“勖国人”为目的。让学生在与附录的讲演词对比阅读的基础上认识到,作者这种文风不是一贯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它承担的历史使命促使作者选择了这样的表达方式。
写作实践
本专题“写作实践”要求学生围绕人生梦想这个话题进行自由写作,教学要点是明确论点与论据,以增强议论的说服力,文体是演讲与论辩、时事评论的写作。
(1)在一次语文活动中,一些同学认为青年应当志存高远,有自己的梦想,一些同学提出要选择平凡,也有一些同学提出“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对此,你是怎样思考的?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2)写时事评论,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建议。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的献身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
张靓颖的一首歌中这样唱道:“他们说面向太阳就会是希望,他们说勇敢成长就是种锋芒。我相信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杰出的政治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去感受梦想给人带来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作者、背景简介
1、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课件伴随)
他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1986年起,美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2、背景简介(课件配合)
要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我们先来看有关黑人的历史背景。
自从16世纪中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便开始了他们漫长而苦难的奴隶生涯。南北战争后,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他们才获得法律上的自由。但一百多年后,种族歧视和压迫仍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挣扎在社会底层,挣扎在饥饿和贫困的边缘,遭受虐待殴打,无法享有白人同等的人格和活动自由。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二、初读:感读文章气势
谁能率先为我们激情朗读他最喜欢的片段?
学生选读,老师指导,(可让学生谈为什么喜欢?)学生再读。
如:3段(男女生分读、合读)
11-15段(单读,齐读)
19-26段(读后,可以请学生即兴演讲)
二、研读品味:合作探究
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精彩的演讲,感谢这几位同学为我们推选的精彩语段,其实本文字字珠玑,段段锦绣,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文中语句或长或短,或整或散,或排比,或比喻,或反复,使文章文采斐然,如杂花生树,摇曳多姿;使表达更充分,情感更强烈,如江河滔滔,滚滚而来。
但一篇成功的演讲,仅仅有优美的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深沉的思想作内核,丰富的情感作动力,否则,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可以说谁漠视民众的利益,谁拒绝时代的召唤,谁就成不了讲坛的主宰。马丁•路德•金不愧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杰出的领袖,不仅通过语言展示了他出众的才情,而且通过内容体现了高远的追求,美好的梦想。
1、梦想是什么?
那么,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筛选文章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主、平等、自由。
既然如此,何不直接表达成:“我梦想有一天,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主、平等、自由。”不是更简洁明了吗?不是更好吗?何必用9个段落来表达,与文章对比。
这几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明确:排比 增强气势表达了作者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与追求。
马丁•路德•金是用心在演讲,用生命在呼唤。同学们齐读19-26段,感受马丁路德金当年的风采。从而体会演讲词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
2、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
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马丁•路德•金炽热的梦想,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不仅是他个人的梦想,也是黑人们共同的梦想,也是美国的梦想,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学生讨论、交流 速读文章(3-5段)
明确:梦想都是植根于现实的,美好的梦想来自对丑恶现实的清醒认识,自1619年第一批黑人被运到美洲,千百万黑人从此踏上了苦难的不归路。几百年后的今
天,黑人们仍然生活在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阴影下。面对此情此景,作为黑人优秀的儿子,马丁•路德•金怎能不振臂高呼?
3、怎样实现梦想
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呢?马丁•路德•金主张怎样的斗争方式?
速读第7—14段,请同学们前后结成四人小组全作探讨并概括。
明确:斗争的原则——非暴力;斗争的策略——团结;斗争的态度——坚定 可见,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目的并不是从民族、国家中分裂出来而是更好地与白人融为一体,发展国家,可见其斗争境界之高,这也是本单元话题的体现--以天下为己任。
三、赏读鉴赏
同学们从文章中你认为重点的段落或语句,品味鉴赏(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鉴赏来体会马丁•路德•金为民请命的献身精神)
四、写作延伸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贡纳•贾恩说:“马丁•路德•金是西方世界第一个以非暴力形式展开斗争的人,他在他的斗争中第一次为我们带来了兄弟般的情谊成为现实的消息。”他因此获得了1964诺贝尔和平奖。作为“无畏的和平勇士”,他的精神已超越种族、国界,鼓舞着人们为争取民主自由而不懈努力。请你根据马丁•路德•金的事迹,设计一段颁奖词字数100字左右。
第四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我有一个梦想》公开课教学设计执教者:卓 鸿
知识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
1、结合演讲辞特点梳理课文结构。
2、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结合演讲辞的特点,品味语言。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2分钟)
1963年8月28日,美国一位黑人在华盛顿林肯雕像前,向参加集会的25万人倾诉了他心中的梦想。从此,他的梦想成了美国黑人共同的梦想。
1968年4月4日,这位黑人在旅馆的阳台上惨遭刺客枪击,不幸身亡。罪恶的子弹夺去了他的生命,但夺不走他心中的梦想。从此,他的梦想成了美国人民的梦想。
2006年11月13日,这位黑人纪念堂在美国国家广场动工,美国总统布什,前总统克林顿及五千多美国民众冒雨参加了奠基仪式。而他的梦想也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成为我们学习的篇章。这位伟大的美国黑人是谁?
二、走进马丁·路德·金(3分钟)
(幻灯片)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马丁·路德·金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
奖获得者。(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的生日也被确定为全国假日。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他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发出呼号。
今天就让我们借助这堂课,去走进马金路德金,去走进他的梦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幻灯片——出示课题、板书)
三、走进文本(25分钟)
全文的题眼是哪个词?
明确:“梦想”。
(一)、马丁·路德·金他有什么“梦想”?(幻灯片)
哪些段落是作者满怀深情的梦想 ?(17—25自然段)
1、朗诵小比赛:男、女生各推一个代表朗诵有关“梦想”段落。朗诵后,请1-2名学生点评。(幻灯片:朗诵要求)
2、教师范读,并提要求: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明确:“梦想”的内容: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让黑人拥有
正义和自由;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平
等、自由、正义、友爱。
3、推敲“今日,我有一个梦想”两句话的作用。
明确:首先,使得句式上有变化,吸引听众。其次“今日”,突出了形势的紧迫性。诵
读的时候要作重音处理。
4、全班齐读。[看有没有读出气势,有没有感染力。]
注意本部分的排比和反复手法。语言有气势,感情充沛,使听众受到鼓舞。
小结:马丁路德德金一气喊出了这8个梦想,表达了作为美国黑人的对自由和平等的迫切的期望。这样的梦想,是不是空想?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二)、这个梦想是不是空想?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提要求;请同学跳读文,把介绍黑人遭遇的相关段落标识出来,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明确:(1—6自然段)
1、国家的诺言:《宪法》《独立宣言》《解放黑奴宣言》“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100年前,美国向他的包括黑人在内的所有人民许下了诺言,许诺给他们平等和自由,但是这个诺言有没有得到实现?没有,它仅是一张空头支票(投影)。黑人们的生活现状如何呢?
2、黑人的现状:第2段
(1)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首先用了排比,强调了黑人处境的悲惨,使文章很有气势。
其次用了比喻,把“种族隔离”比作“镣铐”,把“种族歧视”比作“枷锁”,非常形象,说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给黑人带来深深的痛苦。
(2)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从哪几个方面揭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有何作用?(幻灯片展示:黑人生活现状)
明确:揭示了黑人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悲惨现实。
黑人的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
(3)全班齐读第二段,要求:朗读充满激情,同时又沉痛有力。
3、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马丁路德金是如何表现这一迫切性的?明确:第五段中连用5个“现在是„„的时候”,以排山倒海的语势表现了实现黑人与白
人平等、自由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作为黑人当然应当讨回自己的权利,实现“自由、平等、和白人友爱相处”的梦想。那么,怎样实现这个梦想呢?
斗争的原则:不使用暴力(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
斗争的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
斗争的信念:长期斗争才能成功。
明确;金博士是不是鼓动黑人去用暴力解决问题,实现梦想?用非暴力解决问题,争取权利是金博士一贯的主张。这种和平斗争的主张也正是他获取诺贝尔和平奖的重要原因。)
(四)、小结文本:
马丁·路德·金围绕着黑人在美国社会的苦难处境,慷慨陈词,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广大黑人的共同心声。现在大家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展训练 读写结合(10分钟)
本篇文章是一篇演讲词,演讲词的最大的特点是鼓动性。刚才大家体会到了吗?为什么这么一段话会有如此的效果呢?——采用排比,增加了演讲的气势,感染了听众并激起他们的共鸣。这一串串句子,把作者的梦想——实现黑人同胞在美国社会获得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实现这美好愿望的迫切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现在请大家仿照屏幕上的句式,在课文旁边写出你的梦想。
(幻灯片出示: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
我梦想有一天,„„
我梦想有一天,„„)
学生展示成品,教师示范。
五、课堂总结(幻灯片)(2分钟)
《我有一个梦想》是马金路德金发自心底的呼唤,也是二十世纪最为精心动魄的声音,是划过漫漫长夜的一道闪电。今天,美国的黑人虽然还在受歧视,虽然仍生活在贫困中,但毫无疑问,黑人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美国黑人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只要我们坚持,一定能实现全人类自由、平等、友爱的梦想。
六、结束语(幻灯片)(3分钟)
补充[美】沙拉·迪斯德尔的诗歌《像大麦那样》,学习马丁•路德•金的崇高品质。
《 像大麦一样 》
像大麦那样
在海滨的低地
在强劲的风中
不断的低吟摇曳
像大麦那样
吹倒又起来
我也要不屈不挠
把苦痛抛开
我也要柔韧地
不问昼夜多长
要把我的悲哀
师:在我心目中,像马丁路德金、巴金等,都是这样像大麦一样的人。这首小诗也是郭沫若最喜欢的。他认为这首小诗诠释的是一种能够抵抗、不信命运的精神,所以对于你、我来说,我们也应该如此,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苦难,都应该像大麦一样,像马丁路德金那样有勇气去把悲哀变为歌唱,有勇气让自己的生命更顽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七、作业布置(幻灯)(1分钟)
1、完成课后练习二和本课《创新设计》的自主学习部分。
2、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演讲稿,下周四进行演讲比赛。
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百年前的诺言未实现
黑人仍然贫穷受歧视
我不用暴力,和平忍耐的包容博爱,团结白人排比、反复、比喻等梦长期坚持,毫不退缩增强语势
想我的梦想是什么:人人平等鼓动性
拥有正义自由
消除种族歧视
第五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文本利用的设想:
《我有一个梦想》是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中的一篇,从内容上看,并不是很难,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演讲的背景之间有太遥远距离,如果没有足够的关于背景知识的了解,学生很容易浮于文本的表面,无法理解作者内心的那份深深的激情。所以在设计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方式是文本研习,而且这又是一篇演讲稿,根据这两个要求,我是这样安排自己的教学思路的。
一、马丁•路德•金在2万人面前完成了这一举世文明的演说,几十年来,不管是直接听过的,或是间接听过的人都深深地受感染,这是为什么,他靠什么赢得了众人的心。
二、作为演讲稿,一定有自己的写作特色,如何借用这篇给学生在写演讲稿(写作)方面以一定的启示。
前准备:
.前搜集有关马丁•路德•金与美国黑奴争取民主权益的斗争故事。
2.观看演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关于黑与白的命运
幻灯片出示:
美国儿童读物作家、插画家威廉斯出版了一本儿童故事书《小兔的婚礼》,描写一对在森林中生活的小兔(一只黑兔一只白兔)结婚的故事。这本书竟然在美国南方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那里所有的图书馆都烧掉了这本书。
一本叫做《三只小猪》的儿童读物,里面有白的、花的、黑的三只小猪,被一只凶恶的狼捉住了,小黑猪最聪明,赶快逃掉,而小花猪和小白猪却被狼吃了。结果也被查禁。
师:看了这两组文字之后,你有何感受?
再出示一组文字:
私刑者先将铁棒用火烧红,在黑奴身上一处一处烙印,每烙一次,就有一股夹杂着焦肉味的烟从黑人身上冒起,最后,他们将油洒在黑人的鞋子裤子上,将薪移近,当场点火。
在田纳西州波默城,有一家屋主在兴建房屋时,找不到工人砌砖,最后只好请了四名黑人泥水匠帮忙。结果,屋成之后,无人租赁。
美国“一九五九年公民权利委员会”在调查之后下了一个论断:“如果纽约市其余各街区的人口全像哈莱姆最糟糕的街区人口密度一样,那么,用纽约市的三个镇,也就可以把美国的全部人口容纳下去了。”
一个黑人牧师在芝加哥白人区购买了一所房屋,迁入的第一天,来了两千名暴徒,把里里外外砸得稀烂。
注:看了很多的或教案,在背景相关知道介绍的时候,都用了图片及历史知识方面的介绍,总觉得欠火候,于是我就找到了这些与类似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画面”,通过文字的阅读让学生去思考作者生活的环境特点,为进一步走进文本作好了情感方面的铺垫。
二、文本研习
、走进文本
体悟情感
师:同学们,看了以上文字中出的画面,你肯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请从文中(1—7段)找出作者所讲的能够用来概括或表达你的感受的词语及句子。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筛选信息、体悟情感的能力,在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时加入“追问”(如学生找到一处时,可以问:设想一下,自己就是金博士,你要怎么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黑人听众,听了这样的话,你有哪些震惊的感觉;如果你是白人,听到这样的话,会引发你怎么样的思索等等可以和学生展开对话的提示语,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文本。)这一教学手段,进而深入文本,理出情感表达的技巧,也就是所谓的演讲手段,如比喻、排比等修辞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形成板书:
现实使其悲愤,责任促其奋进
紧接着从8一17段中继续找出体现其愤怒而又保持奋进的句子来朗读(此环节的重点在朗读两字,希望学生能有感情的将这种坚决坚定的信念读出来,并理解追求的是平等、正义与自由)。
(将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联系起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认识到作者那种为平等而奋斗的崇高精神。这就是我原先一厢情愿的设想)
3、把握文体
提炼技巧
幻灯出示:
丘吉尔一生最精彩的演讲,也是他最后的一次演讲。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整个会堂有上万个学生,他们正在等候丘吉尔的出现。正在这时,丘吉尔在他的随从陪同下走进了会场并慢慢的走向讲台,他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然后又摘下了帽子,默默的注视所有的听众,过了一分钟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Never,never,never,nevergiveup!”丘吉尔说完后穿上了大衣,带上了帽子离开了会场。这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
由这一个例子导入对演讲稿这种文体特征的把握。在前面关于体悟情感这一环节总结出的“修辞运用”的基础上再提出两点,就是
切合场景
选例典型(画面+我)
“画面”,就是通过选讲真实感人的事例在听众心中所构筑的那一幕幕动人场景和形象。
(这一种方法如果学生能熟悉掌握,对平时的写作将很有帮助,它可以把那些看似不相关的材料连在一起,形成一组组的排比句,从而加强的气势,到达感染读者或听众的目的。)
4、提升文本,引发思考
谁也没有料到,正在金竭尽全力劝告人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地为实现伟大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时,1968年4月4日下午,一声罪恶的枪响顷刻间残酷地击碎了他和黑人兄弟姐妹们所有美妙的、伟大的梦想——金在这个阳台上被谋杀了。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XX年11月公布的报告,XX年全美共发生仇恨犯罪7722起,其中18%是基于种族歧视的犯罪。
据美国司法部XX年8月公布的报告,黑人占美国人口的13%,但在XX年全美发生的非致命暴力犯罪受害者中,1%是黑人,凶杀案受害者中,49%是黑人。
在新泽西州,非洲裔学生因违纪被开除的人数是白人学生的60倍。
美国非裔被捕后,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是白人的4倍,被判死刑的几率是白人的倍。
(设计时我“企图”能让学生读出金博士那种富于激情、具有博爱之心且无奈的复杂感情,为了那一点现在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权益而大声疾呼,那是一曲奋斗的悲歌呀,我心里是这么想的,我读到的后半部分时,没有激动,没有昂扬,我竟流出了眼泪。这种悲伤引发我再一次去关注了黑人杰克逊,于是后面的教学内容又增加了一点,其实我也知道根本完成不了的,可那个时候竟有点一意孤行了,死活舍不得放弃。正如老五海霞所说的那样,上就像在作散文,自己的情绪上来了,作为女性的弱点就控制不了,算了,先宣泄自己的情绪吧,至于其他的,豁出去再说。自认为平时也是个挺冷静的人,挺讨厌这样浅尝辄止的堂教学方式的,今日自己却走得更为离谱。真是搞笑,说也奇怪,也就是第一次给师父和兄弟姐妹们上,我竟然没一点儿诚惶诚恐的感觉,如同自家人一起随意吃顿便饭一样,什么青菜萝卜都端上来,也不显寒伧了。)
结束语:
因为肤色的不同,许多少数族裔就此沉沦,一代又一代。奥巴马的胜利,不代表全体非裔的胜利。惟有当整个黑人族群不再因他们的肤色被区别看待,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更多人的梦想,才有成为现实的一天。
(这堂我也明知上不完的,平是从不拖的我居然硬着头皮要讲完最后一点的内容,目的就是要讲出自己的那个悲伤的结局,乐乐也上过此文,她说一般的结尾都很阳光,而我的结尾让她震撼,我不知道这个震撼对她来说是什么,对学生业说又意味着什么。不多说了,已经上完了,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听到师父和兄弟姐妹们的评价,我觉得很庆幸,在我自己意识到堂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之后,能听到这么多让我觉醒让我进步的声音,一个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