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3 01:0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窦娥冤》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窦娥冤》教学案例》。

第一篇:《窦娥冤》教学案例

无心插柳柳成荫

——《窦娥冤》教学案例

在《窦娥冤》的教学中,我将教学目标拟定为“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悲剧,挖掘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

第一课时,介绍元杂剧的特点及其相关常识,结合注解,疏通文句。

第二课时,归纳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体味戏曲语言。在备课时,应该说我是作了比较充分的预设的,如“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是否矛盾?”“《窦娥冤》中矛盾的冲突是在第二折中展开的,但为什么说第三折是全本的高潮?”等问题。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横生的枝节”。

一、教学过程描述

片段一:当我分析完“窦娥诀别婆婆”这一部分时,有同学在下面轻轻地说:干什么要写窦娥的善良、孝顺?这样差的婆婆没有必要孝顺她,窦娥真傻。

(这时我就想到在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有同学提出:杜十娘好傻,为什么把百宝箱沉入江中?那时,我只是想这个问题与课文的主旨无多大的关联,在上课时讨论不仅浪费时间,而更重要的是我也无法系统的用理论知识来阐述这个问题,所以说:这个问题请大家课后自己去讨论。而现在这个问题再次被提出,那一定要将它讲清楚,因为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师:这样差的婆婆的确没有必要孝顺她,但窦娥为什么如此孝顺,这种“傻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三从四德。

生: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毒害。

师:是呀,她的悲剧并不是她所造成的,而是当时的社会所造成的。那大家觉得如此善良、孝顺的人,应不应该被斩?

生齐声回答:不应该。

师: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贪官污吏。

生:黑暗的社会。

师:又是当时黑暗的社会。我们继续思考一下,是不是这个人越善良、孝顺,说明当时的社会越黑暗,揭露的意义越深刻。

生:是的。

师:这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把悲剧主人公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展示给观众,然后又使观众看到它的毁灭。这体现了悲剧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我们在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也碰到了同样一个问题:杜十娘把百宝箱沉入江中,真傻。现在,这一问题应该可以解释了吧?

生:是的。

片段二:当我分析三桩誓愿时,有一同学突然提出:“窦娥为了证明自身的清白,不惜立下如此残忍的毒誓,真的不可理喻。” 此时,许多同学应和着说:她的誓言太毒了,六月飞雪、亢旱三年,老百姓怎么活?

(学生的这一问题否定了三桩誓愿,而事实上,这篇作品之所以能在戏剧史上大放异彩,正因为“发誓愿”这一精彩的一笔。这个问题涉及到美学上的问题,即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问题;另外,还涉及到文学创作的问题。我想从理论的角度来阐述,学生可能很难接受,因此,我引用了“孟姜女哭长城”的例子,设计了几个问题。)

师:“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一故事激起人们对她的同情和对秦王朝暴虐统治的愤恨,但我们不会去质疑这一情节的真实性,更不会去想孟姜女哭到长城后并不能使始作俑者受到惩罚,反而加剧了老百姓的痛苦,让更多的“万喜良”去受苦受难。人们为孟姜女掬一腔同情泪,甚至为她修建了“姜女庙”。这是为什么呢?

生:老师你不是告诉我们: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师:对呀,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我们在写作是常常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而读者在阅读时并不从理性的角度、实用的角度去考虑事件的本身,而是从感性的角度、审美的角度去欣赏作品的美,感受作品的魅力。

生:老师你的意思是文学作品与其他的作品是有区别的。

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窦娥冤》的话,我们就不会去考虑这一番誓愿究竟会造成多少人的伤亡,究竟会造成多大的财产损失?而只会为她的悲而悲,为她的恨而恨。

师:我们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多视角的。但我们应以文学的态度解读作品,否则难免会走错路,误解作品。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就是这个意思。

二、反思与讨论

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和具体分析能力。当学生读《窦娥冤》读出窦娥“真毒”,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读出杜十娘“好傻”,读《背影》读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出林冲的“凶残”,读《智取生辰纲》读出“黑吃黑”等等时,我们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解读文学作品。这就需要教师在理论上有系统的积累和清醒的把握,否则会出现慌乱,出现附和,出现片面的“逆向思维”、“翻案”、“解构”,出现消解崇高、解构经典、嘲弄历史的“反弹”。

本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悲剧,挖掘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不料中途学生一句颇有争议的提问,意外地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迭出。“这样差的婆婆没有必要孝顺她,窦娥真傻。” “窦娥为了证明自身的清白,不惜立下如此残忍的毒誓,真的不可理喻。”看似游离了教学目标问题,实质上从另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角度深入挖掘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使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是“不曾预约的精彩”。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在备课时固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的要求预设一些问题或话题,然而在教学中,又有很多问题是无法预设到的,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可见,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当学生的活动游离了教学“预设”时,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特别是当教师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有时甚至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第二篇:窦娥冤教学反思

窦娥冤教学反思

窦娥冤教学反思1

《窦娥冤》这篇课文是中国古代戏曲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对于怎样鉴赏古代戏曲无所适从,所以,我在上第一堂课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我帮助学生了解与戏曲有关的文学常识,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戏曲的要点以及如何入手进行鉴赏古代戏曲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剧情,理解字意,熟悉内容,所做这些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

在上课前,我做了一下预想,如果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通过切身感受能感受到什么,能感悟到本课的艺术特色吗,能提出一些什么问题,我把能出现的问题都尽可能地考虑之后,我是这样设计的(一)表演课本剧(二)出示学习目标(三)鉴赏曲词《滚绣球》(四)鉴赏“三桩誓愿”。在每个过程中总结归纳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和关汉卿戏剧语言的艺术特色。

教学中,我设计的教学内容基本按照我的思路进行。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很生动,比较成功,赢得同学们热烈掌声,抓住课本剧,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本课的要点,并且结合课文观看课本剧让学生自己感知、感悟。借助多媒体课件加强辅助教学,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学生思考了片刻之后开始发言。有的谈对窦娥这一形象的认识,有的谈曲词中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方法,有的学生直接提出问题——《滚绣球》表现了怎样的艺术特色?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证明学生鉴赏这支曲词的预期目标基本完成。在鉴赏“三桩誓愿”中,学生的发言各抒己见,从这一点入手了解作家创作的意图,艺术手法,作品的主题等。照常理,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就适可而止,但是,立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学生在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内容基础上,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鉴赏。所以,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一探一思索,一拨一启迪,一通一发现,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窦娥一会儿指天斥地,一会儿感天动地,这不是矛盾吗?有的问,这三桩誓愿可能实现吗?有的说,窦娥发愿——抗旱三年,百姓不受苦吗,怎么能说她是善良的呢?有的学生竟然提出,假如窦娥嫁给张驴儿不就没有这出悲剧了吗?学生提出了问题,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我在这期间采用鼓励的方式,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内心深处迸发的思想火花绽放出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展示学生最精彩的一面。

教学后,我及时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从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从学生行为和师生互动方面,整体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为学生创设情境,设置张扬学生个性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老师做到了尊重学生,赞赏学生。让学生在切身体验时,有获得成功的感觉。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声中更加坚定自信心,并且结合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引申到课下继续研讨,调动了学生可持续性学习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发展能力。如果我在课堂上,我调动学生的时候再放开一些,完全相信学生,课堂效果会更好。

窦娥冤教学反思2

本篇课文选自高二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戏剧和中外话剧,并学习其写作和表演的方法。因此,在一开始讲授文本之前,首先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从中不仅让学生熟知了关汉卿,而且通过背景了解到关汉卿戏剧创作的风格。其次,为学生播放了秦腔名家马友仙的秦腔《窦娥冤》,学生通过赏析画面和戏曲音律、语调,从而对本篇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这些均为课文的讲解打下了坚实的前提基础。

在正式授课过程中,自己以自己深入的思考为基础,并以备课组各位老师的衷心建议为根本,将课文讲解分为三个部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文总结、课后探讨。在自主学习中,将关汉卿个人简介和身世背景通过填空的形式出现,为了让学生再次回顾;紧接着在这个部分对元杂剧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让学生可以很客观的了解到戏剧的特色;最后对文章的字词进行了梳理,排出了障碍;而后在合作探究中,我主要通过“赏”——“赏音频、视频”,“演”——“排演戏剧”,“剖”——“剖析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三个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了层层深入,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且明晰了文本,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其后在课文总结这一部分,带领同学对文本进行总结,再次明晰主题;最后,在课后探讨中,为同学留下一个问题,寄希望于同学能够再次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有效提升自我合作探究能力。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良好,都很积极的进行综合性学习,总的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得到了备课组听课教师及指导老师的肯定,但我不会自傲,会继续努力。

窦娥冤教学反思3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本文选的是第三折,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本文的重点有如下几点:

①把握贯串全文的线索——冤;

②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③本文是如何塑造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

④把握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因此,学习本文,应紧扣住情节发展的顺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对“滚绣球”一段,反复吟诵,力争会背会默写,并从深层涵义上去理解、把握。

窦娥冤教学反思4

这节课由一个学生主讲。其模式仍然是分段,讲解大意,朗读之类。

按照授课老师的见解,师生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主体的位置发生着变动。从小学到中学,教师的职能:保姆→教师→导师;学生的地位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依赖→依靠→独立。他的意思是他现在的学生经过他带了近两年时间,已经可以独立了,有主体的独立地位了。

我不怀疑,就这位上课的学生而言,她确实有了主体的地位。但问题是,另外的几十名学生了。他们不是仍然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吗?他们的主体地位又如何体现呢?

授课老师说,他上课很注重过程。这不错,但是在这样的课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某个学生的过程,而不是众多的个体的学习过程。且这位学生所讲内容基本上是搬用教参,从前老师搬,现在学生搬,这就是教改?

说到底,这仍然只是一种形式。时下语文教学的改革太关注形式的层面,而对实质的问题关注显然不够。那就是:学生有否通过学习这样一个文本,完成自己的意义的建构。

这个文本包含三个重要的片段:①窦娥上场诉说冤屈;②与婆婆话别;③发下三桩誓愿。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zhí)、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在第一个片段中,包含了如下文化内涵:日月、鬼神、天地、贤愚、好歹、命长与命短、善良与邪恶、富贵与贫穷,盗跖与颜渊,这些是中国老百姓的是非与善恶的范畴。而裁定是非善恶的是“天”,天隐喻着什么呢?“错堪贤愚枉作天”,这里的关键是这个“枉”字,是谁“枉”呢?面对这种“枉”,作为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又能怎样呢?

(比较:“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如何引导学生解读这些内容?如何在这种解读中,完成自己的意义的建构?也许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这一段诉说,不用隐喻的手法,而直接说明白,当怎样表述呢?或者,你换一种喻体来隐喻,你又当怎样表达呢?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唱)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这个片断极力渲染窦娥作为弱势群体的一员的无能与无奈。

“(正旦唱)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正旦唱)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出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在这个片断中,作者为我们似乎找到了一种解救弱势群体的办法。说到底,还是要靠天。中国古代,老百姓就望清官,就望明君。但这些都靠不住的时候,便只能靠天了。

这里需要的是体验,体验窦娥的冤屈和无奈,也体验作者良知与无奈。只有深深的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意义和本质穷尽,只有通过体验,你才能真切而内在地置身于文化与生命之流中,并与窦娥与关汉卿的生命融合在一起。

你现在能够体会作者创造时的心情吗?你能够认同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吗?

还有形式的意义,作者选择戏剧的形式,来表现这种生活的现实。在当时,这样的形式是最能为人们(包括大众)所接受的。

可以与西方戏剧的兴起作一比较。

这种戏剧形式由那些部分构成?由哪些角色组成?

小舞台,是如何与大社会交融的?

窦娥冤教学反思5

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中的关汉卿《窦娥冤》(节选)时,首先必须注意到这是一篇中国古代戏曲,而不是一篇文言文。惟有如此定位,教学此篇课文才不会局限于字面的理解,也才不会认为对文本中用典理解的障碍与对字词理解的障碍一样,都只是表层的,借助资料就能解决的问题。作为文言课文,确乎存在一个在“字词句串讲”和“分析鉴赏”这两“极”间寻求“平衡”的问题,而作为戏曲作品的《窦娥冤》的学习目的,毫无疑问,应该是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而绝不可能等同于一般文言课文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目的。

戏剧这一文学样式,不少高中生原本就不大喜欢,而且这一文学样式是适宜表演与观看的,我们的阅读只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欣赏手段。尤其是中国古代戏曲,能够真正读懂的人又有几个呢,更别提喜欢并且欣赏了。就语言特征而言,元杂剧作品的典型共性(其实也是我国传统戏曲的总体特征)是“语言比较通俗,多用口语”。──不仅元杂剧中的“宾白”(人物对话)是这样,即便是剧本中的“曲词(唱词)也注意口语化”(人教社2004版高中语文第四册141页“古代戏曲鉴赏”)。虽然具有“口语化”特征,“戏曲作为表演艺术,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做到雅俗共赏。”(人教社2004版高中语文第四册141页“古代戏曲鉴赏”)可是我们今人阅读《窦娥冤》等元杂剧时,对其语言仍然感到相当陌生。面对《窦娥冤》时,同面对《促织》一样有着语言理解上的困难与障碍,但还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古代戏曲与中国古代散文(文言文)、中国古代小说在语言上有着较大区别的。中国古代散文的阅读与赏析,可以从所积累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入手,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猜测字词句的意思,而且朗读时大多是可以朗朗上口的,能够从大体上去把握其内容的。而中国古代小说即明清小说也是比较容易阅读的,因为其故事情节较强,即使是白话文言文的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相对中国古代戏曲而言,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而中国古代戏曲语言很多是当时戏剧家创作时期的特定口语,距离我们现今的口语时间太久远,并且口语有太多的变化,这是我们读者特别是高中生较难接受的。不结合下面的注释是很难确切把握其涵义的,如《窦娥冤》中的“磨旗(摇旗)”,“糊突(混淆)”等。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古代文学之形容事物,率用古语,其用俗语者绝无。又所用之字数亦不甚多。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故辄以许多俗语或以自然之声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字上所未有也。”因此,在阅读中国古代戏曲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为不好理解、不顺畅太拗口。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国古代戏曲时,该如何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第二,关于中国古代戏曲常识,高中学生知之甚少或者不甚熟悉。中国古代戏曲里面的人物名称具有明显的时代口语特点,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古代戏曲常识,是无法准确把握其人物角色变换的。同时唱词的唱曲人也是变化的,学生有时甚至弄不清楚哪些曲词是由哪个人物角色来演唱的。特别是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人物角色名称以及戏曲样式区别较大,高中生若没有把握这一方面的戏曲常识,是较难实现阅读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的心理转变。当然,戏曲所传递出来的故事也是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的。但是戏曲其情感思想可把握,而其戏曲艺术形式及唱词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却是难以驾驭与把握的。只有深入鉴赏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才能领悟其艺术魅力及深刻韵味。从总体上说,中国古代戏曲远不及中国古代小说、散文、诗歌那样容易为高中生阅读接受。

第三,高中生在接触中国古代戏曲时,除了因语言特征及戏曲样式难以接受所形成的畏难情绪外,还有着极强烈的功利目的情绪。不少高中生认为高考又不考查中国古代戏曲鉴赏,只是考查中国古代诗词及中国古代散文(文言文)的理解与鉴赏。因此对已较难阅读的中国古代戏曲就更不感兴趣了。

针对《窦娥冤》的文体特点及高中生阅读中国古代戏曲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设计《窦娥冤》的课堂教学步骤及教学目标、重难点时,我抓住文章的“单元要求”指出,“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的鉴赏”,是古代戏曲作品鉴赏的“教学重点”。另外,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中“阅读与鉴赏”的要求,“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第八页)有了这些依据,可以说,“典故运用”是《窦娥冤》这一作品解读与鉴赏的有效钥匙。典故的理解,正是学生解读《窦娥冤》的难点,而这一难点,也恰恰是这一戏剧作品鉴赏的重点所在。

典故是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绕不开的话题。所谓“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海》),典故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运用典故是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典故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情感说服力,并使得作品语言凝练简洁。所以,在课堂内围绕着典故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富有价值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典故的钥匙,感受典故的精髓。《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时所涉及到的四个典故本身就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特殊言语形式,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有必要对它们做层层深入的探究,使学生从中获得文学、文化方面的滋养。同时,也可以“通过感悟、品味、理解典故,使学生的语言感受力、理解力获得一定的提升”。

在《窦娥冤》的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围绕着学生对四个典故理解的语感图式,设置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将典故学习分解为“复述四个典故的具体内容──解析四个典故的相似之处──探求四个典故的时空跨越──领悟四个典故的文本作用──回顾古典诗词的典故运用”等五个步骤进行,并且以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为教学形式,让学生完成复述了解典故到探求领悟典故再到回顾使用典故的语感的层次递进。实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等教学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第九页)

面对教材,面对课文,成熟而清醒的教师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不可能是教材有什么我们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必须对教材(课文)的教学价值进行合理的“定位”。一篇课文尤其是经典作品必然同时具备许多教学价值。“文学作品,即便是一首短诗,也有近乎无穷的含蕴,无必要也不可能将所有观照角度的所有内涵均开发为课程内容。能成为现实内容的,只能是某些角度的观照”。(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像《窦娥冤》这样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其潜在的教学内容是无限的。可是面对这些潜在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应该切实抓住属于语文的东西,凸现和挖掘语文课的价值。

窦娥冤教学反思6

今天在七班学习《窦娥冤》,上课效果比在八班好,我调整了授课内容,先让学生讨论了《窦娥冤》,这一课的主要矛盾冲突,学生答得很好,再问根本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学生大部分答是窦娥与张驴儿的矛盾冲突,我明白他们把这个根本理解是根源。后来我就换了一种文法:最重要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学生都能认识到是窦娥与官府的冲突,并且能够认识到从这些矛盾冲突上反映出的社会现实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抗精神,刚烈。

然后我又由窦娥不平的命运讲到窦娥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命运所表现出的行为,师生共同研读了第三折,然后问学生在这一折最打动他或他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的是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我契机问他是如何看待这三桩誓愿的。这三桩誓愿反映了什么,窦娥为什么要发这三桩誓愿。第二个学生回答的是窦娥临刑前与婆婆的诀别,这一情节让他感到窦娥的善良和孝顺,窦娥冤屈那么大,而临刑前对婆婆的要求这么少,还一直劝慰婆婆。让他深为这一人物感动。我契机有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一折中再次突出窦娥的美好品质,学生能够认识到是反衬当时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败。把这么一个美好的人冤杀了。我补充说这也是悲剧的力量,像鲁迅说的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关汉卿在这里用他几位细腻的笔触,把主人公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袒露给观众看。然后又是观众看到它的毁灭。关汉卿把主人公对社会不公平世道的怨愤和对于亲人的体贴结合起来,这样人物的性格就更加丰富饱满了。

窦娥冤教学反思7

记得庖丁解牛中描写庖丁解牛的技巧:“依乎天理,批大隙,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确实,对于我们语文教学来说,尤其是长篇幅的文章,想面面俱到,又要教好,那是很难的事。

今天上《窦娥冤》,我首先的设想就是按部就班地按传统步骤进行教学,即先介绍相关元杂剧的知识,再引导学生概述情节,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总结主题,分析写作特色。可我觉得这样上会把文本割裂开来了,好像屠宰一样,把文章一块块切下来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技术性的分析,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鉴赏力还是不会得到提高。

找一个怎样的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整体的感受与分析?我在上课前突然来了灵感:《窦娥冤》不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吗?这篇文章之所以有这样恒久的魅力,不就是在于她悲剧产生的震撼力吗?所以我决定抓住一“悲”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来感受文本,鉴赏文本。果不其然,当我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进入了深层的阅读,有些学生在课本上圈圈点点,有些学生在本子上记下自己的阅读感悟。我知道,学生与文本有了充分的对话。而紧接着学生之间的对话也让我欣喜不已,当然,有部分学生的语言还很稚嫩,但都来自于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但有些同学的发言真让我击节赞赏。

例如周同学,她的发言流畅自然:

文中窦娥三岁亡母,七岁离父,十七嫁人,十九亡夫。她的一生可谓是与幸福无缘,但她丝毫也不怨天尤人,她积极乐观,她在第一折中唱到: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本来像她这样的女子应该要活得更平安,可她碰上了张驴儿父子这样的流氓无赖,她与婆婆的冲突由此产生。而张驴儿错把自己的父亲药死,又将矛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张驴儿想借此来胁迫窦娥,可刚强的窦娥却选择了“公了”这一形式。本来以为到了官府一切都能得以澄清,可黑暗的官府无疑让苦命的窦娥雪上加霜,最终落得冤死狱中。主人公窦娥的性格与黑暗的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而陈同学的发言也让大家耳目一新:

“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被杀了,而昏庸无能的官吏与无赖的凶手却逍遥法外,这是让人悲叹的原因之一。而文章最大的悲哀之处却是当一个人有了能力,却已无法挽回悲剧的结局。当窦天章能够为女儿谋求幸福,能够为女儿伸张正义时,可能见到的只是窦娥的冤魂。”

易同学的发言则达到鉴赏的层次:

古代女子以贞洁敬孝为德,善良温顺为美。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极有价值的东西,而文本中,主角窦娥便是这类女子的典型代表。她年轻守寡,恪守贞洁,敬仰婆婆,在被张驴儿逼婚后,态度坚决,不肯相从。在公堂上,为了婆婆不受罪,她含冤招供,然后血洒断头台。本文写了一个具有许多优秀品德的女子,一步步被黑暗腐朽的社会所吞没却呼告无门,无能为力。我觉得这就是本文最大最具震撼人心效果的地方。

还有熊刚成同学则把悲剧的原因归于“三卖”,他认为,就是窦天章为还债而卖掉年幼的窦娥,蔡婆婆为报救命之恩而“卖掉”想保持贞洁的窦娥,官府因为昏庸腐朽而“卖掉”想求公正的窦娥,让窦娥最终含冤而死。他的概括精辟而独特。

就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不仅把握了人物形象,还很好地抓住戏剧的矛盾冲突,很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其中还有一位同学分析“悲”时谈到了窦娥的“三桩誓愿”的不可实现性来谈,而在点评中我顺势与学生探讨了作者之所以这样构思的原因,谈到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及其作用。教学目标就在这样一个切入点的引领下一个一个得以突破。

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需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删繁就简,就能像庖丁一样,“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窦娥冤教学反思8

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实施对语文老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还要在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边教学,边研究我和沂南一中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坚定不移地认为,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否定或反叛,而是对传统理念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因而,我在设计《窦娥冤》这节课时,比较注重对传统优秀教学经验的传承,课堂中,我多次采用了诵读教学,指导学生体会戏剧语言的美和文字的张力;词语教学也是立足文本,吸收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长处;板书精练概括,富有新意在这个基础上,我认真吸收了新课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教学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轻松攻克教学重点、难点,并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与探究

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我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提供平台,吃透文本

我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认知水平,立足文本,通过问题导读和自我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想方设法地创设机会,提供平台,让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中来,吃透文本,很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二、声情并茂,创设氛围

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味正而情浓的所谓味正,即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文学味;所谓情浓,即语文课要声情并茂、情思飞扬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注重了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还利用了多媒体课件中的音乐、图片等来感染学生

三、适时引导,拓展提升

在学生对三桩誓愿的认识以及造成窦娥悲剧的原因发生分歧时,适时给予引导,并灵活处理了浪漫主义手法这个教学目标一堂课,学生并没有在活跃的氛围中冲昏头脑,而是学到了扎扎实实的语文知识

整堂课,我感到整体设计比较流畅,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但是这堂课遗憾的地方也很多,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没有及时的予以肯定,还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粉笔字不够工整,同时在多媒体教学方面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忠实执行者,我会以更大的热情和勤奋使自己不断的走向成熟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奉献,我会用的青春和热情,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把教育当成毕生的事业去求索。

第三篇:《窦娥冤》教学反思

《窦娥冤》教学反思

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中的关汉卿《窦娥冤》(节选)时,首先必须注意到这是一篇中国古代戏曲,而不是一篇文言文。惟有如此定位,教学此篇课文才不会局限于字面的理解,也才不会认为对文本中用典理解的障碍与对字词理解的障碍一样,都只是表层的,借助资料就能解决的问题。作为文言课文,确乎存在一个在“字词句串讲”和“分析鉴赏”这两“极”间寻求“平衡”的问题,而作为戏曲作品的《窦娥冤》的学习目的,毫无疑问,应该是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而绝不可能等同于一般文言课文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目的。

戏剧这一文学样式,不少高中生原本就不大喜欢,而且这一文学样式是适宜表演与观看的,我们的阅读只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欣赏手段。尤其是中国古代戏曲,能够真正读懂的人又有几个呢,更别提喜欢并且欣赏了。就语言特征而言,元杂剧作品的典型共性(其实也是我国传统戏曲的总体特征)是“语言比较通俗,多用口语”。──不仅元杂剧中的“宾白”(人物对话)是这样,即便是剧本中的“曲词(唱词)也注意口语化”(人教社2004版高中语文第四册141页“古代戏曲鉴赏”)。虽然具有“口语化”特征,“戏曲作为表演艺术,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做到雅俗共赏。”(人教社2004版高中语文第四册141页“古代戏曲鉴赏”)可是我们今人阅读《窦娥冤》等元杂剧时,对其语言仍然感到相当陌生。面对《窦娥冤》时,同面对《促织》一样有着语言理解上的困难与障碍,但还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古代戏曲与中国古代散文(文言文)、中国古代小说在语言上有着较大区别的。中国古代散文的阅读与赏析,可以从所积累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入手,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猜测字词句的意思,而且朗读时大多是可以朗朗上口的,能够从大体上去把握其内容的。而中国古代小说即明清小说也是比较容易阅读的,因为其故事情节较强,即使是白话文言文的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相对中国古代戏曲而言,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而中国古代戏曲语言很多是当时戏剧家创作时期的特定口语,距离我们现今的口语时间太久远,并且口语有太多的变化,这是我们读者特别是高中生较难接受的。不结合下面的注释是很难确切把握其涵义的,如《窦娥冤》中的“磨旗(摇旗)”,“糊突(混淆)”等。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古代文学之形容事物,率用古语,其用俗语者绝无。又所用之字数亦不甚多。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故辄以许多俗语或以自然之声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字上所未有也。”因此,在阅读中国古代戏曲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为不好理解、不顺畅太拗口。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国古代戏曲时,该如何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第二,关于中国古代戏曲常识,高中学生知之甚少或者不甚熟悉。中国古代戏

曲里面的人物名称具有明显的时代口语特点,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古代戏曲常识,是无法准确把握其人物角色变换的。同时唱词的唱曲人也是变化的,学生有时甚至弄不清楚哪些曲词是由哪个人物角色来演唱的。特别是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人物角色名称以及戏曲样式区别较大,高中生若没有把握这一方面的戏曲常识,是较难实现阅读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的心理转变。当然,戏曲所传递出来的故事也是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的。但是戏曲其情感思想可把握,而其戏曲艺术形式及唱词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却是难以驾驭与把握的。只有深入鉴赏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才能领悟其艺术魅力及深刻韵味。从总体上说,中国古代戏曲远不及中国古代小说、散文、诗歌那样容易为高中生阅读接受。

第三,高中生在接触中国古代戏曲时,除了因语言特征及戏曲样式难以接受所形成的畏难情绪外,还有着极强烈的功利目的情绪。不少高中生认为高考又不考查中国古代戏曲鉴赏,只是考查中国古代诗词及中国古代散文(文言文)的理解与鉴赏。因此对已较难阅读的中国古代戏曲就更不感兴趣了。

针对《窦娥冤》的文体特点及高中生阅读中国古代戏曲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设计《窦娥冤》的课堂教学步骤及教学目标、重难点时,我抓住文章的“单元要求”指出,“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的鉴赏”,是古代戏曲作品鉴赏的“教学重点”。另外,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中“阅读与鉴赏”的要求,“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第八页)有了这些依据,可以说,“典故运用”是《窦娥冤》这一作品解读与鉴赏的有效钥匙。典故的理解,正是学生解读《窦娥冤》的难点,而这一难点,也恰恰是这一戏剧作品鉴赏的重点所在。

典故是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绕不开的话题。所谓“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海》),典故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运用典故是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典故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情感说服力,并使得作品语言凝练简洁。所以,在课堂内围绕着典故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富有价值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典故的钥匙,感受典故的精髓。《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时所涉及到的四个典故本身就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特殊言语形式,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有必要对它们做层层深入的探究,使学生从中获得文学、文化方面的滋养。同时,也可以“通过感悟、品味、理解典故,使学生的语言感受力、理解力获得一定的提升”。

在《窦娥冤》的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围绕着学生对四个典故理解的语感图式,设置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将典故学习分解为“复述四个典故的具体内容──解析四个典故的相似之处──探求四个典故的时空跨越──领悟四个典故的文本作用──回顾古典诗词的典故运用”等五个步骤进行,并且以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为教学形式,让学生完成复述了解典故到探求领悟典故再到回顾使用典故的语感的层次递进。实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等教学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第九页)

面对教材,面对课文,成熟而清醒的教师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不可能是教材有什么我们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必须对教材(课文)的教学价值进行合理的“定位”。一篇课文尤其是经典作品必然同时具备许多教学价值。“文学作品,即便是一首短诗,也有近乎无穷的含蕴,无必要也不可能将所有观照角度的所有内涵均开发为课程内容。能成为现实内容的,只能是某些角度的观照”。(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像《窦娥冤》这样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其潜在的教学内容是无限的。可是面对这些潜在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应该切实抓住属于语文的东西,凸现和挖掘语文课的价值。

第四篇:窦娥冤教学设计

窦娥冤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特点,学会研究性阅读的方法。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介绍元杂剧的体制。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介绍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指导阅读

1.阅读“自读提示”中与本折有关的情节。

2.阅读课文。

3.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发现;第三折里仅有窦娥指天发誓,刑场受戮,故事情节简单,而构成窦娥矛盾冲突的对立面,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官府都隐藏在幕后,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更没有高潮,可见,全剧高潮出在第三折里是与戏剧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4.提问: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5.提问: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按“思考和练习”一的要求)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6.分析第1层。齐读第1层两支曲子。

7.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布置作业

1.默写[滚绣球]曲牌,整理“思考和练习”五。

2.结合“思考和练习”三,研究阅读第2、3两个层次。

3.熟悉剧本的三个组成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阅读分析第2层内容,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

2.体会第3层中作者采用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及在当时的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学生背诵[滚绣球]。

2.复述剧本的三个组成部分。研究阅读

1.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呢?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

2.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了,请看她与婆婆的一段对白,并试作分析。

(原文略)

3.提问: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明确: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在戏剧冲突的程度上,由急转缓,由怯转伤,抒情气氛加浓,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可见窦娥对婆婆的孝顺,但像这样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竟然惨遭如此的冤屈,被诬陷为杀人凶手,足见当时的统治是何等的腐败,社会是何等的黑暗。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为悲剧的产生蓄足了势,起到了深刻批判封建社会的作用。

4.阅读[快活三][鲍老儿]。

5.提问: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已阅读第3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6.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归纳主题

第三课时

探究活动

把《窦娥冤》(第三折)改写成话剧

课堂讨论:怎样把《窦娥冤》改写成话剧?

①讨论:舞台布景

参考:a.时间:三伏的某一天,即立秋后的某一天(三伏,在《窦娥冤》中指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的午时。b.地点:楚州山阳市曹(元代没有楚州,关汉卿是借用元代以前的地名,楚州在唐宋时期为今江苏淮安。市曹:市中通衙,(元史.刑法二):“……而后斩于市曹。”),十字街中树一杆八尺长的旗枪,以显示威严;街的两旁挤满看众,四周排列着刀斧手。

②讨论:剧情改写

参考:a.对《窦娥冤》的剧情进行较大的整事。第三折的剧情宜集中于刑场上,对窦娥赴刑场路上的情节只能改成在刑场上通过人物对白或独白表现出来。b.要把窦娥的唱词改成对白或独白。c.要把元代白话改成现代白话。

③引导学生将两种剧种进行比较

参考:话剧比杂剧情节要集中些,结构要坚凑些,而元杂剧由于有大量的唱词,抒情意味比话剧强烈些。

关于本文三个问题的探讨

1.讨论: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参考: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矛盾冲突的第①点,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第②点,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第③点,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2.讨论: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参考: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打成招,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聩。

3.讨论:怎样认识窦娥发的三桩誓愿呢?

参考:这是窦娥对现实彻底绝望而表现出来的更坚定的反抗她相信自己的冤枉得到昭雪,恶势力得到惩办;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以及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而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两桩誓愿即时应验,是为了突出窦娥的冤,突出窦娥品格的高洁,从而增强作品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力。

元杂剧的题材内容

1、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

2、表现英雄主义,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

3、描写恋爱婚姻,反映妇女悲惨命运,表现妇女的愿望和追求。

4、歌颂忠良,鞭挞奸佞。

5、反映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状况。

元杂剧的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2.矛盾集中,情节紧凑,主线突出。

3.人物性格刻画鲜明。

4.语言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元杂剧具有完整、严密的结构体制。

一、“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所谓的“折”相当于现在的“幕”,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楔子本义是木器榫合处为弥缝填裂而楔入的小木片,在元杂剧中它所起的是绵密针线或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本四折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赵氏孤儿》五折,《秋千记》六

纪君祥与《赵氏孤儿》

折,《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吴昌龄的《西游记》六本二十四折。此外在剧本的开头或结尾,还有“题目正名”就是用两句话或者四句话,标明剧情提要,确定剧本名称。如《窦娥冤》的题目正名为两句:“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

二、音乐曲调方面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有别称“北杂剧”,采用的是北曲联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个套曲,每一个套曲一般都连缀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组成。每折一个套曲,常见的是第一折用仙吕,第二折用南吕,第三折用中吕,第四折用双调。少数剧本的各折,也有使用其他宫调的。在每一宫调之内,各有数十支曲牌。曲词就是按曲牌填写,一折之中的每支曲牌都压同一韵脚,不可换韵。有时又有向其它宫调借用一支或几支曲牌的情况,称为借宫。

三、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等。

四、主唱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主唱。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如《汉宫秋》,汉元帝主唱。一般来说,一剧中一人主唱到底,这是通例。但也有少数剧本,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也有所变化。如《赚蒯通》,第一折正末扮张良,二、三、四折正末扮蒯通。这就出现了主唱人物的变换。

五、宾白在后世的戏曲中也叫道白或说白,前人对元杂剧的宾白大致有两种解释: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单宇《菊坡丛话》:“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后者从训诂角度说明可能更准确些。它是曲词外演员说的话、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又称韵白和散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科介也称科范、科、介,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元杂剧中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一般来说,元杂剧剧本中的科表示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物一般的动作,如《汉宫秋》第一折写王嫱迎接汉元帝,注明“趋接科”二是表示人物的表情,一折毛延寿定计,注明“做忖科”三是表示武打动作,高文秀《襄阳会》四折“四将做混战科”四是指剧中穿插的歌舞动作。《梧桐雨》二折玉环舞蹈,“正旦做舞科”有时也表示剧中的舞台效果。《汉宫秋》“雁叫科”。

元杂剧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第五篇:《窦娥冤》教学反思(通用)

《窦娥冤》教学反思(通用7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窦娥冤》教学反思(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窦娥冤》教学反思1

这节课由一个学生主讲。其模式仍然是分段,讲解大意,朗读之类。

按照授课老师的见解,师生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主体的位置发生着变动。从小学到中学,教师的职能:保姆→教师→导师;学生的地位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依赖→依靠→独立。他的意思是他现在的学生经过他带了近两年时间,已经可以独立了,有主体的独立地位了。

我不怀疑,就这位上课的学生而言,她确实有了主体的地位。但问题是,另外的几十名学生了。他们不是仍然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吗?他们的主体地位又如何体现呢?

授课老师说,他上课很注重过程。这不错,但是在这样的课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某个学生的过程,而不是众多的个体的学习过程。且这位学生所讲内容基本上是搬用教参,从前老师搬,现在学生搬,这就是教改?

说到底,这仍然只是一种形式。时下语文教学的改革太关注形式的层面,而对实质的问题关注显然不够。那就是:学生有否通过学习这样一个文本,完成自己的意义的建构。

这个文本包含三个重要的片段:

①窦娥上场诉说冤屈;

②与婆婆话别;

③发下三桩誓愿。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zhí)、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在第一个片段中,包含了如下文化内涵:日月、鬼神、天地、贤愚、好歹、命长与命短、善良与邪恶、富贵与贫穷,盗跖与颜渊,这些是中国老百姓的是非与善恶的范畴。而裁定是非善恶的是“天”,天隐喻着什么呢?“错堪贤愚枉作天”,这里的关键是这个“枉”字,是谁“枉”呢?面对这种“枉”,作为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又能怎样呢?

(比较:“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如何引导学生解读这些内容?如何在这种解读中,完成自己的意义的建构?也许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这一段诉说,不用隐喻的手法,而直接说明白,当怎样表述呢?或者,你换一种喻体来隐喻,你又当怎样表达呢?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唱)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这个片断极力渲染窦娥作为弱势群体的一员的无能与无奈。

“(正旦唱)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正旦唱)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出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在这个片断中,作者为我们似乎找到了一种解救弱势群体的办法。说到底,还是要靠天。中国古代,老百姓就望清官,就望明君。但这些都靠不住的时候,便只能靠天了。

这里需要的是体验,体验窦娥的冤屈和无奈,也体验作者良知与无奈。只有深深的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意义和本质穷尽,只有通过体验,你才能真切而内在地置身于文化与生命之流中,并与窦娥与关汉卿的生命融合在一起。

你现在能够体会作者创造时的心情吗?你能够认同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吗?

还有形式的意义,作者选择戏剧的形式,来表现这种生活的现实。在当时,这样的形式是最能为人们(包括大众)所接受的。

可以与西方戏剧的兴起作一比较。

这种戏剧形式由那些部分构成?由哪些角色组成?

小舞台,是如何与大社会交融的?

《窦娥冤》教学反思2

记得庖丁解牛中描写庖丁解牛的技巧:“依乎天理,批大隙,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确实,对于我们语文教学来说,尤其是长篇幅的文章,想面面俱到,又要教好,那是很难的事。

今天上《窦娥冤》,我首先的设想就是按部就班地按传统步骤进行教学,即先介绍相关元杂剧的知识,再引导学生概述情节,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总结主题,分析写作特色。可我觉得这样上会把文本割裂开来了,好像屠宰一样,把文章一块块切下来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技术性的分析,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鉴赏力还是不会得到提高。

找一个怎样的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整体的感受与分析?我在上课前突然来了灵感:《窦娥冤》不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吗?这篇文章之所以有这样恒久的魅力,不就是在于她悲剧产生的震撼力吗?所以我决定抓住一“悲”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来感受文本,鉴赏文本。果不其然,当我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进入了深层的阅读,有些学生在课本上圈圈点点,有些学生在本子上记下自己的阅读感悟。我知道,学生与文本有了充分的对话。而紧接着学生之间的对话也让我欣喜不已,当然,有部分学生的语言还很稚嫩,但都来自于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但有些同学的发言真让我击节赞赏。

例如周同学,她的发言流畅自然:

文中窦娥三岁亡母,七岁离父,十七嫁人,十九亡夫。她的一生可谓是与幸福无缘,但她丝毫也不怨天尤人,她积极乐观,她在第一折中唱到: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本来像她这样的女子应该要活得更平安,可她碰上了张驴儿父子这样的流氓无赖,她与婆婆的冲突由此产生。而张驴儿错把自己的父亲药死,又将矛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张驴儿想借此来胁迫窦娥,可刚强的窦娥却选择了“公了”这一形式。本来以为到了官府一切都能得以澄清,可黑暗的官府无疑让苦命的窦娥雪上加霜,最终落得冤死狱中。主人公窦娥的性格与黑暗的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而陈同学的发言也让大家耳目一新:

“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被杀了,而昏庸无能的官吏与无赖的凶手却逍遥法外,这是让人悲叹的原因之一。而文章最大的悲哀之处却是当一个人有了能力,却已无法挽回悲剧的结局。当窦天章能够为女儿谋求幸福,能够为女儿伸张正义时,可能见到的只是窦娥的冤魂。”

易同学的发言则达到鉴赏的层次:

古代女子以贞洁敬孝为德,善良温顺为美。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极有价值的东西,而文本中,主角窦娥便是这类女子的典型代表。她年轻守寡,恪守贞洁,敬仰婆婆,在被张驴儿逼婚后,态度坚决,不肯相从。在公堂上,为了婆婆不受罪,她含冤招供,然后血洒断头台。本文写了一个具有许多优秀品德的女子,一步步被黑暗腐朽的社会所吞没却呼告无门,无能为力。我觉得这就是本文最大最具震撼人心效果的地方。

还有熊刚成同学则把悲剧的原因归于“三卖”,他认为,就是窦天章为还债而卖掉年幼的窦娥,蔡婆婆为报救命之恩而“卖掉”想保持贞洁的窦娥,官府因为昏庸腐朽而“卖掉”想求公正的窦娥,让窦娥最终含冤而死。他的概括精辟而独特。

就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不仅把握了人物形象,还很好地抓住戏剧的矛盾冲突,很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其中还有一位同学分析“悲”时谈到了窦娥的“三桩誓愿”的不可实现性来谈,而在点评中我顺势与学生探讨了作者之所以这样构思的原因,谈到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及其作用。教学目标就在这样一个切入点的引领下一个一个得以突破。

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需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删繁就简,就能像庖丁一样,“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窦娥冤》教学反思3

今天在七班学习《窦娥冤》,上课效果比在八班好,我调整了授课内容,先让学生讨论了《窦娥冤》,这一课的主要矛盾冲突,学生答得很好,再问根本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学生大部分答是窦娥与张驴儿的矛盾冲突,我明白他们把这个根本理解是根源。后来我就换了一种文法:最重要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学生都能认识到是窦娥与官府的冲突,并且能够认识到从这些矛盾冲突上反映出的`社会现实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抗精神,刚烈。

然后我又由窦娥不平的命运讲到窦娥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命运所表现出的行为,师生共同研读了第三折,然后问学生在这一折最打动他或他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的是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我契机问他是如何看待这三桩誓愿的。这三桩誓愿反映了什么,窦娥为什么要发这三桩誓愿。第二个学生回答的是窦娥临刑前与婆婆的诀别,这一情节让他感到窦娥的善良和孝顺,窦娥冤屈那么大,而临刑前对婆婆的要求这么少,还一直劝慰婆婆。让他深为这一人物感动。我契机有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一折中再次突出窦娥的美好品质,学生能够认识到是反衬当时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败。把这么一个美好的人冤杀了。我补充说这也是悲剧的力量,像鲁迅说的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关汉卿在这里用他几位细腻的笔触,把主人公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袒露给观众看。然后又是观众看到它的毁灭。关汉卿把主人公对社会不公平世道的怨愤和对于亲人的体贴结合起来,这样人物的性格就更加丰富饱满了。

《窦娥冤》教学反思4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本文选的是第三折,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本文的重点有如下几点:

①把握贯串全文的线索——冤;

②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③本文是如何塑造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

④把握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因此,学习本文,应紧扣住情节发展的顺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对“滚绣球”一段,反复吟诵,力争会背会默写,并从深层涵义上去理解、把握。

《窦娥冤》教学反思5

本篇课文选自高二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戏剧和中外话剧,并学习其写作和表演的方法。因此,在一开始讲授文本之前,首先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从中不仅让学生熟知了关汉卿,而且通过背景了解到关汉卿戏剧创作的风格。其次,为学生播放了秦腔名家马友仙的秦腔《窦娥冤》,学生通过赏析画面和戏曲音律、语调,从而对本篇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这些均为课文的讲解打下了坚实的前提基础。

在正式授课过程中,自己以自己深入的思考为基础,并以备课组各位老师的衷心建议为根本,将课文讲解分为三个部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文总结、课后探讨。在自主学习中,将关汉卿个人简介和身世背景通过填空的形式出现,为了让学生再次回顾;紧接着在这个部分对元杂剧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让学生可以很客观的了解到戏剧的特色;最后对文章的字词进行了梳理,排出了障碍;而后在合作探究中,我主要通过“赏”——“赏音频、视频”,“演”——“排演戏剧”,“剖”——“剖析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三个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了层层深入,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且明晰了文本,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其后在课文总结这一部分,带领同学对文本进行总结,再次明晰主题;最后,在课后探讨中,为同学留下一个问题,寄希望于同学能够再次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有效提升自我合作探究能力。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良好,都很积极的进行综合性学习,总的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得到了备课组听课教师及指导老师的肯定,但我不会自傲,会继续努力。

《窦娥冤》教学反思6

《窦娥冤》这篇课文是中国古代戏曲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对于怎样鉴赏古代戏曲无所适从,所以,我在上第一堂课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我帮助学生了解与戏曲有关的文学常识,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戏曲的要点以及如何入手进行鉴赏古代戏曲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剧情,理解字意,熟悉内容,所做这些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

在上课前,我做了一下预想,如果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通过切身感受能感受到什么,能感悟到本课的艺术特色吗,能提出一些什么问题,我把能出现的问题都尽可能地考虑之后,我是这样设计的(一)表演课本剧(二)出示学习目标(三)鉴赏曲词《滚绣球》(四)鉴赏“三桩誓愿”。在每个过程中总结归纳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和关汉卿戏剧语言的艺术特色。

教学中,我设计的教学内容基本按照我的思路进行。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很生动,比较成功,赢得同学们热烈掌声,抓住课本剧,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本课的要点,并且结合课文观看课本剧让学生自己感知、感悟。借助多媒体课件加强辅助教学,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学生思考了片刻之后开始发言。有的谈对窦娥这一形象的认识,有的谈曲词中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方法,有的学生直接提出问题——《滚绣球》表现了怎样的艺术特色?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证明学生鉴赏这支曲词的预期目标基本完成。在鉴赏“三桩誓愿”中,学生的发言各抒己见,从这一点入手了解作家创作的意图,艺术手法,作品的主题等。照常理,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就适可而止,但是,立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学生在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内容基础上,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鉴赏。所以,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一探一思索,一拨一启迪,一通一发现,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窦娥一会儿指天斥地,一会儿感天动地,这不是矛盾吗?有的问,这三桩誓愿可能实现吗?有的说,窦娥发愿——抗旱三年,百姓不受苦吗,怎么能说她是善良的呢?有的学生竟然提出,假如窦娥嫁给张驴儿不就没有这出悲剧了吗?学生提出了问题,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我在这期间采用鼓励的方式,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内心深处迸发的思想火花绽放出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展示学生最精彩的一面。

教学后,我及时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从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从学生行为和师生互动方面,整体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为学生创设情境,设置张扬学生个性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老师做到了尊重学生,赞赏学生。让学生在切身体验时,有获得成功的感觉。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声中更加坚定自信心,并且结合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引申到课下继续研讨,调动了学生可持续性学习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发展能力。如果我在课堂上,我调动学生的时候再放开一些,完全相信学生,课堂效果会更好。

《窦娥冤》教学反思7

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中的关汉卿《窦娥冤》(节选)时,首先必须注意到这是一篇中国古代戏曲,而不是一篇文言文。惟有如此定位,教学此篇课文才不会局限于字面的理解,也才不会认为对文本中用典理解的障碍与对字词理解的障碍一样,都只是表层的,借助资料就能解决的问题。作为文言课文,确乎存在一个在字词句串讲和分析鉴赏这两极间寻求平衡的问题,而作为戏曲作品的《窦娥冤》的学习目的,毫无疑问,应该是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而绝不可能等同于一般文言课文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目的。

戏剧这一文学样式,不少高中生原本就不大喜欢,而且这一文学样式是适宜表演与观看的,我们的阅读只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欣赏手段。尤其是中国古代戏曲,能够真正读懂的人又有几个呢,更别提喜欢并且欣赏了。就语言特征而言,元杂剧作品的典型共性(其实也是我国传统戏曲的总体特征)是语言比较通俗,多用口语。──不仅元杂剧中的宾白(人物对话)是这样,即便是剧本中的曲词(唱词)也注意口语化。虽然具有口语化特征,戏曲作为表演艺术,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做到雅俗共赏。可是我们今人阅读《窦娥冤》等元杂剧时,对其语言仍然感到相当陌生。面对《窦娥冤》时,同面对《促织》一样有着语言理解上的困难与障碍,但还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古代戏曲与中国古代散文(文言文)、中国古代小说在语言上有着较大区别的。中国古代散文的阅读与赏析,可以从所积累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入手,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猜测字词句的意思,而且朗读时大多是可以朗朗上口的,能够从大体上去把握其内容的。而中国古代小说即明清小说也是比较容易阅读的,因为其故事情节较强,即使是白话文言文的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相对中国古代戏曲而言,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而中国古代戏曲语言很多是当时戏剧家创作时期的特定口语,距离我们现今的口语时间太久远,并且口语有太多的变化,这是我们读者特别是高中生较难接受的。不结合下面的注释是很难确切把握其涵义的,如《窦娥冤》中的磨旗(摇旗),糊突(混淆)等。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古代文学之形容事物,率用古语,其用俗语者绝无。又所用之字数亦不甚多。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故辄以许多俗语或以自然之声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字上所未有也。因此,在阅读中国古代戏曲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为不好理解、不顺畅太拗口。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国古代戏曲时,该如何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第二,关于中国古代戏曲常识,高中学生知之甚少或者不甚熟悉。中国古代戏曲里面的人物名称具有明显的时代口语特点,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古代戏曲常识,是无法准确把握其人物角色变换的。同时唱词的唱曲人也是变化的,学生有时甚至弄不清楚哪些曲词是由哪个人物角色来演唱的。特别是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人物角色名称以及戏曲样式区别较大,高中生若没有把握这一方面的戏曲常识,是较难实现阅读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的心理转变。当然,戏曲所传递出来的故事也是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的。但是戏曲其情感思想可把握,而其戏曲艺术形式及唱词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却是难以驾驭与把握的。只有深入鉴赏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才能领悟其艺术魅力及深刻韵味。从总体上说,中国古代戏曲远不及中国古代小说、散文、诗歌那样容易为高中生阅读接受。

第三,高中生在接触中国古代戏曲时,除了因语言特征及戏曲样式难以接受所形成的畏难情绪外,还有着极强烈的功利目的情绪。不少高中生认为高考又不考查中国古代戏曲鉴赏,只是考查中国古代诗词及中国古代散文(文言文)的理解与鉴赏。因此对已较难阅读的中国古代戏曲就更不感兴趣了。

针对《窦娥冤》的文体特点及高中生阅读中国古代戏曲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设计《窦娥冤》的课堂教学步骤及教学目标、重难点时,我抓住文章的单元要求指出,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的鉴赏,是古代戏曲作品鉴赏的教学重点。另外,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阅读与鉴赏的要求,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有了这些依据,可以说,典故运用是《窦娥冤》这一作品解读与鉴赏的有效钥匙。典故的理解,正是学生解读《窦娥冤》的难点,而这一难点,也恰恰是这一戏剧作品鉴赏的重点所在。

典故是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绕不开的话题。所谓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典故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运用典故是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典故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情感说服力,并使得作品语言凝练简洁。所以,在课堂内围绕着典故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富有价值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典故的钥匙,感受典故的精髓。《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时所涉及到的四个典故本身就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特殊言语形式,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有必要对它们做层层深入的探究,使学生从中获得文学、文化方面的滋养。同时,也可以通过感悟、品味、理解典故,使学生的语言感受力、理解力获得一定的提升。

在《窦娥冤》的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围绕着学生对四个典故理解的语感图式,设置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将典故学习分解为复述四个典故的具体内容──解析四个典故的相似之处──探求四个典故的时空跨越──领悟四个典故的文本作用──回顾古典诗词的典故运用等五个步骤进行,并且以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为教学形式,让学生完成复述了解典故到探求领悟典故再到回顾使用典故的语感的层次递进。实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等教学目的。

面对教材,面对课文,成熟而清醒的教师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不可能是教材有什么我们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必须对教材(课文)的教学价值进行合理的定位。一篇课文尤其是经典作品必然同时具备许多教学价值。文学作品,即便是一首短诗,也有近乎无穷的含蕴,无必要也不可能将所有观照角度的所有内涵均开发为课程内容。能成为现实内容的,只能是某些角度的观照。像《窦娥冤》这样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其潜在的教学内容是无限的。可是面对这些潜在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应该切实抓住属于语文的东西,凸现和挖掘语文课的价值。

下载《窦娥冤》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窦娥冤》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窦娥冤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下面给大家分享窦娥冤的教学设计,欢迎借鉴!窦娥冤教学设计1《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大师关......

    《窦娥冤》教学设计[精选5篇]

    《窦娥冤》教学设计 作者:王 燕 [设计思想]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塑造了光彩照人的窦娥形象,戏剧冲突尖锐、扣人心弦,悲剧的魅力经......

    窦娥冤教学设计5则范文

    普通高中语文必修四(中外戏剧) 1 窦娥冤 关汉卿 【教学目标】 1.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和戏剧的主题。 2.正确理解和评价窦娥对天地的否定与期望的矛盾,鉴赏浪漫......

    13《窦娥冤》教学设计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熟悉杂剧内容。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分析体会元杂剧的语言特点。......

    窦娥冤教学设计5篇

    《窦娥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了解剧情;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 3.鉴赏剧作的超现......

    《窦娥冤》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窦娥冤》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窦娥冤》历来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是关汉卿最重要的剧作之一,现代戏剧家田汉创作话剧《关汉卿》(读本第四册选有该剧片断)时,......

    窦娥冤教学设计 上课

    《窦娥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2.了解剧情;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3.鉴赏剧作的超现实......

    《窦娥冤》分析

    感天地,泣鬼神 ——《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分析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悲剧代表作。《窦娥冤》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