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时间:2019-05-13 01:1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第一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5、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客观公正评价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牛顿运动第一定律、惯性

教学难点:对牛顿运动第一定律、惯性和理想实验的正确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数据/视频投影仪、实物展台、鸡蛋(生的、熟的各一只)、装满水的瓶子、蜡块、铜块。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分别让两只鸡蛋旋转,再迅速按住,使蛋停下又立即松手,一只不动,另一只却能继续旋转。

【提问】猜猜看,两只蛋有何不同?

【设疑】猜想是否正确?为什么两只蛋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从这节课开始研究与此有关的内容。这一章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牛顿运动定律。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牛顿运动第一定律。

二、新课教学

【提问】放在讲台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怎样才能让书运动起来呢?(学生答:要用力去推它)【师讲】从这个例子很容易得到:物体要运动,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吗?这是一个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对它进行了研究,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

1、历史的回顾:

①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a、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上有哪些代表人物? b、每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如何认识的? c、伽利略是如何证明其观点的?

②历史上几位代表人物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学生回答)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伽利略的观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笛卡儿的观点: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改变原来的方向。

【设问】伽利略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呢? 【演示】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及模拟实验。

【结论】改变悬点的高度,摆球仍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演示】模拟伽利略的理想试验。

理想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过抽象思维深刻揭示自然规律。

伽利略通过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的理想实验,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的这种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没有摩擦的情况是很难实现的,现代技术给我们提供了阻力很小的条件.我们来看一下气垫实验. 【播放录像】气垫导轨实验

【提问】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到了结论,但定律为何不以伽利略的名字命名?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还有谁作出过贡献?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论点,提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伽利略和笛卡尔对物体的运动作了准确的描述,但是没有指明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是什么。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指出了加速和减速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了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含义:

a: 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b: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

c: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所以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播放录像】惯性(3)惯性:

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又叫惯性定律。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 惯性不是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c: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与否、速度大小、所受外力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深入:

【提问】现实中有不受力的物体吗?

【师讲】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状态。这种状态虽不能实现,但在现实中却可以用合力为零的状态来代替它,或者说合力为零与不受外力是等效的。这时仍可以正确地反映出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这样就使得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应用中有了实际意义。3:巩固训练:

三、小结

(一)历史的回顾: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错误)(片面)(完善)(总结)

(由以上研究历程可以看出一个科学结论有时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最终得出,说明人类认识世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二)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

3、外力的作用迫使物体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三)客观公正的评价事物

四、思考题:(选讲:由时间决定)

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装满水的瓶子中放一块蜡块和一块铜块,使瓶子由快速运动状态立即到静止状态,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第二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及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实验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教学用具: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引入 请同学们看这四副美丽的图画,它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问题: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历史上有多位科学巨匠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有三位代表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对这个物体停下来问题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今天我们来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节课学习目标:

1、阅读书本,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会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初步结论。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了解推理的科学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进行物理学习研究。

4、通过阅读课本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过渡:下面让我们沿着伟人的足迹继续探讨《为什么会停下来》

书写课题《牛顿第一定律》

活动一: 阅读书本,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

请大家阅读阅读书本P44面,找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教师出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图片,请学生回答各自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亚里士多德:动力消失物体停止

伽利略:阻力使物体停止

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得出了2个不同的推论。(请学生回答)

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师:对于两位巨人之争归结到一点就是:运动的物体是否需要力来维持(教师出示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认为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歧点在哪里?(学生回答是否考虑了摩擦力)书写《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师:你认为谁的正确?(学生回答伽利略)

师:假如你是伽利略如何通过实验辩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学生讨论回答)

生:设想一种没有摩擦阻力的情景,看物体是否运动持续。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实验的设计。

师:大家肯定有疑惑,首先没有摩擦阻力是不存在的。那怎么办?

过渡:师:生活中有许多摩擦力很小的例子,例如冰面上物体能滑行很远。如果比冰面还光滑不就可以了。伽利略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考虑到物理中一种可以通过多个事例的对比来推理趋势的方法。于是将这个实验改变成为阻力减小,观察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出示问题)

师:出示实验《阻力减小,观察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及问题

1、阻力大小如何改变?(学生回答:改变接触面)

2、我观察什么?(观察物体运动的远近)

活动二 :实验探究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下面分小组探究:请大家完成课本P45探究实验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巡查

(多媒体)注意提醒同学们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

(用白板)请一组同学展示数据

活动

三、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了解推理的科学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进行物理学习研究。

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生尝试填写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小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慢_____。

师:我们通过这个结论我们可以推理出(学生尝试填写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速度不变永远运动。

师:这就是物理中常用的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

书写《实验+推理》

师:实验完成的最后一步就是实验评价,请大家看这几个问题(出示问题讨论完成)实验过程中1)为什么要保证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下滑?(回答,保持到达水平面速度相同)追问只有这样可以实现到水平面速度相同吗?(回答,可以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

2、实验过程中还应注意什么?(小车相同,木板都要一样平整等)

过渡:我们的另一位科学巨人牛顿在看到伽利略的这个实验的时候,经过仔细的研究,结合他人的成果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活动

四、通过阅读课本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师:请大家阅读书P45面《牛顿第一定律》小节,并记忆牛顿第一定律。

师1要求学生背诵牛顿第一定律

师2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回答 1)所有物体

2)不受力

3)保持状态不变 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书写《牛顿第一定律》

活动五 小结

师:1)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牛顿第一定律

作业:当堂作业:《高效课堂》P321、2、3扩展1(1)后面两问选作

课外作业:明天上午第一节课前交《物理实验报告》P193、4

2011年10月11日胡丰

第三篇: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1.创设情景、新课引入

引导学生看两张来自生活的图片(多媒体投影):

警察叫司机系安全带,为什么?

②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他凭什么有这种胆识去飞越气势磅礴的黄河呢?

演示一个惯性现象的小实验:用棒敲打叠放的象棋子。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起学生探求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为惯性的学习打下伏笔。

2.历史回顾、新课教学

首先让同学看一个实验:用手推车,车前进,停止用力,车停止。

设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此类的现象?(由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答:可能有如静止的自行车用力踩脚踏板才开始运动,如没有对车继续用力,它最终会停下来。静止的秋千用力时,它会摆动起来。停止用力时,它会最终停下来。等等)

历史的回顾:

1.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在得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后,设问:你认为这个观点有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也许有不同的观点,由于初中已学习过这部分知识,所以学生会得到此观点是错误的,但不少同学心中的疑虑还是存在的。

在学生提出的观点后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直维持和统治人们的思想近两千年,才到三百年前伽俐略才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当时提出了很多观点,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证明一个问题更难,所以说亚里士多德毫无疑问是伟大的。

2.伽俐略的观点: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说明:爱因斯坦增把一代一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作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破案过程,有时候明显可见的线索却把人们引向错误的判断。也就是说,光凭经验来做判断常常是靠不住的,在探索运动原因的“侦探小说”里,亚里士多德正是由于凭借生活中明显的线索引出了错误判断。

设问:现在假设你是伽俐略,你会寻找怎样的“侦察”方法去推翻这维持两千年的“错案”。引起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

(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讨论思考:然后叫几组学生代表发言)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求物理规律的真伪,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深刻体会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结论:引起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的“罪魁祸首”是:摩擦力(说明自行车停下,停下不是没有受外力,而是受了摩擦力才停的,如没有摩擦力,会永远运动下去不停,看来物体运动是不需力的)。

介绍伽俐略创造的“侦察”方法:理想斜面

这个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伽俐略注意到,当一个小球沿斜面下滚时速度会增加,小球沿斜面上滚时时速度会减小,他由此猜想,当小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不增不减,实际上他发现,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伽俐略认为:这是由于摩擦阻力的缘故,他推理:若没有摩擦力,球将永远滚下去,为了说明他的思想,他设计理想斜面实验。

(1)实验演示理想斜面实验整个过程(说明:主要是为了理解伽俐略的思想)

(2)再用视频动画演示理想斜面实验

通过对理想斜面实验的演示,说明物理研究中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必要性,同时也展示了物理研究思想的美妙和逻辑的力量。

由于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绝对光滑的斜面,所以这个实验是个“理想实验”。

尽管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光滑的平面。但可以创造比较光滑的平面去证明伽俐略的想法:

实验:气垫导轨上物体近匀速的运动

视频观看:目前的一项体育项目——冰壶球运动,由于球运动过程阻力很小,能以几乎不变的速度前进。

最后总结(投影)①伽俐略理想实验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②介绍伽俐略其人其事,通过对伽俐略其人其事的了解,强调指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在它发现的最初往往是非常艰难的,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没有足够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去支持你,许多人可能会放弃,但伽俐略没有放弃。

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而是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才能形成的,并明白科学研究过程的艰难和科学家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至此,我们已经对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3.与伽俐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俐略观点,他认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他支持了伽利略力不是物体的运动的观点,并且还强调没有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他还认为,这应该要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是人类整个自然界的基础。

强调笛卡儿对伽俐略观点的提升与补充,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3.定律的学习、理解

在伽俐略和笛卡儿的正确结论隔了一代人后,由牛顿总结成整个牛顿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上状态,直到有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物理学的基石。

投影介绍牛顿——经典力学之父的成就,指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系统中的基础。

对定律的理解指出: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不受力时,运动会一直运动下来,静止的一直静止)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思考与讨论:从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得知,物体都要保持它们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或者说,它们都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但是这种“本领”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由学生分组讨论,收集各组的实例和观点,老师对此进行总结并对错误的认识进行引导和纠正。指出:把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在此基础上,再提以下设问:

设问一:是不是说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呢?变速的物体有没有惯性?(由学生思考、回答)

设问二:液体、气体有没有惯性?在学生思考后:

观看装水的气球破后,水还要维持原来的状态

得出: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投影通过下面的问题来巩固和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由学生回答分析)

问题:被踢出的冰块,在摩擦力可以忽略的冰面上匀速滑动,冰块受不受向前的作用力?

4.定律的应用

视频:铁锹扬沙(设问:为什么沙可以被扬出?由学生回答)

实验演示车运动碰到障碍物后停止,车上物体反倒。(要求解析车停后,车上物体反倒的原因)

你能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在学生举出一些惯性的实例后,看两段视频材料:

人在车上抛球,最后落回地面(可结合此理解为什么地球在自转,人起跳后还能落回原地)

汽车实验厂里的汽车启动和刹车的过程,以及为什么要系安全带的必要性(呼应课题引入时司机为什么要系安全带)

最后,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中结束这节课: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强调这节课中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九、知识结构

十、作业设计

问题与练习1.2.3.4。

问题研讨

因为本节内容在初中已有接触,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想能不能让学生通过对本课的预习和课外查阅资料,先由两三个学生上讲台对本节内容作讲解,最后老师以总结者的身份来点评和补充。

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过程是很好的物理学史的教材,如何让学生在一堂课中体验这种物理规律形成过程是我们所要思考的。

第四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

2、教育方面: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2、地位与作用:

(1)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2)作用:前面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教学难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

2、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闭发动机后列车会停下来的视频,引入新课时放给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些汽车刚启动时、荡秋千等视频及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等直观的感受。

教学方法:

依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在整节课中设计中以 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整节课中充分体现学生与老师双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实验教学、学生讨论的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尤其在“理想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导新课。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在地面上滚动的玻璃球最终会停止? 学生:不知道。

教师:我们这节课就是围绕这个问题所展开的,下面我来讲一个历史故事。

2、推进新课

(1)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不同观点

通过学生课前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古人对这样问题的认识,仔细思考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不同结论。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不同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

【学生活动】学生列举生活中运动的实际现象。

通过学生列举的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这种争议的必然性,为下面的探究实验打下基础。(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实验,分析实验中要注意观察什么?实验的相同条件是 什么?不同的条件是什么?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说明:三次让小车在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观察:

1、毛巾、棉布、玻璃表面粗糙程度。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的运动的距离。

思考:

1、毛巾、棉布、玻璃表面粗糙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2、小车沿毛巾(或棉布或玻璃)表面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静止,这是为什么?分析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

3、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4、如果表面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速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5、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力),小车将怎样运动?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并且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设计的表格中,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分析:毛巾表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摩擦力)最大,运动距离最短;玻璃表面最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摩擦力)最小,运动距离最长。即摩擦力阻碍了小车的运动。结论:如果水平面是完全光滑的,小车没有受到阻力,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3)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大家都知道牛顿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吧。他将我们在刚才实验中所得到的结论总结概括形成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教师:我请几个同学来找一下这个定律重的关键词分析一下。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可见牛顿第一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

时候:强调了“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瞬时对应的关系。物体在什么时候不受外力,这个物体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瞬时的运动状态不变

总:是指“一直”的意思。

保持:是指“不变”。

或: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惯性探究实验。

1、把笔帽竖直放在纸条上,迅速抽出纸条,观察现象。

2、把一摞象棋子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迅速打击中间的一枚棋子,观察现象。

3、把手中橡皮竖直抛向空中,看能否落在自己的手中。教师:从这几个小时严重我们可以达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得出惯性概念: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教师: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不受外力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才遵守;而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一切外在因素无关,任何时候都存在。(5)生活中的惯性

通过课本、例子列举生活中的惯性例子。

第五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4.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过程与方法

1、帮助学生改变“冲力(惯性力)”的迷思概念,建立科学概念(1)“打击提供速度,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惯性是物体维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一种特性”;(3)“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

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

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历程

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人类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十七世纪前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力是维持问题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论(正确认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基本观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根据:理想实验。

方法:实验+科学推理(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理想斜面实验

3、笛卡尔对伽利略看法的补充和完善: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

①物体不受力时将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状态。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即外力是改变______________的原因,力还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__________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这种性质叫___________。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这种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即与物体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均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因为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可通过由它推导出的结论与实验事实完全一致而得到证明。定律的实际应用场合是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在某方向上不受外力或在某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时,该方向上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三、惯性: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

②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是否受力不管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切莫将惯性误解为“物体只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才有惯性,在受力作用时,惯性依然存在,体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

③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切莫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④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⑤不要把惯性概念与惯性定律相混淆。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保持原运动状态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则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当有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必定改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历史上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和研究.2.伽利略得到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4.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下载《牛顿第一定律》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牛顿第一定律》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教 学 过 程 教学反思 第一节:课时01:牛顿第一定律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明确惯性的概念,能够列举生活中有关惯性的现......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物理学家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和思考过程; 2.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惯性; 3.会利用惯性分析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惯性、牛顿第一......

    3.1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3.1 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川实外张玉均 ·知识与技能 1.重温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5篇)

    南丰县第一中学聂应才 4.1 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材分析 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不只要明白定律本身说的是什么,还要了解人类进行探究的历史,本书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种处理......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张志刚,来自邵东七中,我说课的题目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选自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一、教材分析......

    高二物理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惯性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高中物理4.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4.1 牛顿第一定律 一、 教材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力学的第一原理,它破除了长达两千年以来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全章概述 本章是在前面对运动和力分别研究的基础上的延伸——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建立起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是力学中也是整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