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业与乐业》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浏览课文,能说出敬业和乐业的精神。
2、细读课文,把握文章中心论点和作者写作思路。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难点:理解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教学方法:课题导入法、点拨法、归纳法、学习方法:默读法、快速浏览法、自学法、圈点勾画法、归纳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运用:电子白板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生回答:
(1)你所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呢?(快乐的工作)
二、预习检测
1、作者及背景简介。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2、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旁骛(wù)
惟其(wéi)衔着(xián)佝偻(ɡōu)(lóu)骈进(pián)亵渎(xiè)(dú)强聒不舍(qiǎnɡ ɡuō)承蜩(tiáo)
3、解释词语。
亵渎:轻慢,不尊重。骈进:并进,一起前进。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安居乐业: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无旁骛: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强聒不舍: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言不及义:说不上正经事上。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言行相顾:言行一致。
三、新课讲解
学习目标1:
快速浏览课文,能说出敬业和乐业的精神。自学指导: 内容: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什么是敬业?2.什么是乐业?3.业的含义是什么?
方法: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有用信息。时间:6分钟。
浏览课文,找题干中关键词在文中出现的区间,并进行适当的圈画,以典型的句子回答,六分钟内看谁找得又对又好。自学检测:
1.什么是敬业?
主一无适便是敬。--朱熹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
2.什么是乐业?(1):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2):在奋斗中感受快乐。(3):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4):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谋生职业,它同样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要点归纳:
把握文意的方法:
1.读懂课文,找准要点。确定答题区间,抓关键词句。2.确定答题区间,抓关键词句。学习目标2:
细读课文,把握文章中心论点和作者写作思路。合作学习指导:
内容:课文。
方法: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有用信息。时间:15分钟。
要求:通过朗读课文,能独立完成下列检测题 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4.给本文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合作成果展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①有业之必要
②要敬业
③要乐业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明确: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4、给本文化分段落并归纳段意。一:(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观点:“敬业乐业”(1)二:(分析问题)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2-8)2—5:论述“有业”的重要。6、7:论述“敬业”的重要。8:论述“乐业”的重要。三:(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9)要点归纳:
1、议论文找论点的方法:
(1)看题目
(2)看开头
(3)看结尾
(4)自己综合归纳
2、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四、课堂总结
这篇演讲词针对听讲者(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引名言,举事例,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作者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其次,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忠实地把它做好。再次,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五、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释。
(1)心无旁骛()________(2)痀偻丈人承蜩()________(3)强聒不舍()_______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2.课文第八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_______________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wù 马乱跑(2)tiáo 蝉(3)guō 喧扰(4)hào 喜爱 2.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六、作业布置: 1.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附:板书设计
一:(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观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1)二:(分析问题)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2-8)2—5:论述“有业”的重要。6、7:论述“敬业”的重要。8:论述“乐业”的重要。
三:(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9)
第二篇:《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了解演讲词的文体特点,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通过速读,感知文意,明确文章的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
3.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并反思自我的生活、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进校学习已有近十年了,大家中间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抱怨学习很累,其实老师有时也会抱怨教书这工作太辛苦。怎样才能让我们把学习与工作当成一件乐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梁启超先生有关人生与事业的宣讲——敬业与乐业,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创作背景:《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二、文体知识:
1.演讲词
2.议论文常识(多媒体出示:1.演讲的概念及要求;2.议论文三要素。)
三、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检查预习:大声准确地读出这些生字词(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旁骛 解剖 亵渎 骈进 强聒不舍 佝偻 承蜩 百行业为先
2.整体感知:《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现在请大家速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有何作用?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自主学习、探究,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由此看出“有业”应是前提。“第一要敬业”,“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敬业应是人生的基础。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教师在此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明确文章思路。(多媒体出示课文结构图)
四、研读揣摩,合作探究。
学生合作交流,解读文本,探究以下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
1.跳读课文,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什么是“敬业”,什么又是“乐业”?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再次跳读文章,结合问题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
(点拨: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文中作者对于“敬业”是如何论说的?作者认为在工作与生活中怎样才能感受到快乐呢?)
①.文中“业”的含义并不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业”在此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出示图片:1.热情的乘务员2.快乐的邮递员。)
从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我们可以充分感知到“乐业”的含义包括四方面:一、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二、在奋斗中感受快乐;三、在竞争中体味快乐;四、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②.“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二是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提示:紧密联系有业、敬业、乐业三点来理解。)
五、课堂拓展,质疑辩论。
课堂讨论: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结合实际生活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读了文章,在作者的启发下,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列举文章中的观点: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3.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4.不论自己的才能、境地如何,凡做一种劳作就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出示图文,便于学生直观地去感知。)
5.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6.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7.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质疑问题较多的是第2、3条,许多学生对此有疑问,例如:人活着就要每天都劳作吗,那不就很容易身心疲劳吗?不是要注意劳逸结合吗,每个星期都要放假休息两天吗?作者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恶德。”那节假日休息放松,外出游玩,娱乐都是恶人了?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好地去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大胆的质疑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六、当堂检测
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
例如,“有业之必要”的理由:一、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二、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三、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五、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深山信使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以一匹马为伴,风雨无阻、跋山涉水,为山民们传送信件,孤独了自己,温暖了他人。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明确了文章阐述的三大问题:有业、敬业、乐业,并进而分析了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在课堂讨论中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观点: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课堂检测中掌握了议论文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即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本节课后请大家各自完成一篇短文,利用本文所学到的去劝说你身边仍在抱怨生活的人。
【《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3.敬业乐业教学设计
4.《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5.《敬业与乐业》课件
6.《敬业与乐业》教案
7.敬业与乐业原文
8.敬业与乐业的教案
9.敬业与乐业的读书心得
第三篇: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归纳出作者论述的主要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论据并说出它们的表达效果。
课前学习: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梁启超其人其文;
2、通读课文,查阅字典词典,疏通字词;
3、查阅相关资料,把文中涉及的古文名言警句摘录下来,并尝试用现代汉语写出它们的大意。
课堂学习:
一、故事导入
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听完,请你用一个词概括听故事的最大感受,并简单解释。
故事:一位老和尚让小和尚下山打油。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要小和尚别打翻了油罐洒了油。小和尚一路上小心谨慎,一直盯着油罐,可到山上时,油罐里的油还是所剩无几。第二次,老和尚告诉小和尚,去打油的路上,顺道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但不要误了回来的时间。小和尚提着油罐,一路倾听鸟语领略花香,回到山上的寺庙时,居然一滴油也没有洒落。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过渡: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总在提倡的“专心”竟没有带来好结果?是故事骗了我们还是我们理解错了故事?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二、通读课文,概括每一段落论述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读课文,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提纲。以4人小组为单位,完善一份用作全班交流的提纲。
三、精读文章内容,赏析论据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过渡:条理清晰的结构层次有助于我们认识、把握作者的观点。但是要是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还需要充足的材料加以支撑。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呢?
给出示例:文章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两件事,证明人的地位有高下,但“凡职业”“其性质都是可敬的”。
2、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各类论据,独立思考并写出其表达作用。
3、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论据归纳准确性和论据表达作用是否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评价。也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提点论据的类别,一齐帮助学生更多更准确的阅读、思考和表达。
四、课后学习:
根据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写出对“打油”故事的思考、认识。
第四篇:敬业与乐业教学计划第一课时
《敬业与乐业》教学计划(第一课时)
教材解读: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地提出“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文章的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学习课文,不仅要体悟作者论证的生动和严密,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文章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演讲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演讲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文章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演讲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运用了设问和反问,引用不少古代名言,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让文章有活力。
教学目标:
1.感受演讲词条理清晰、论证生动有力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3.联系语境、借助注释理解一些古代名言的含义,体会课文演讲语言口语化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晰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难点:理解“敬业”“乐业”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体会作者妙用口语及引用名句演讲的精妙。
教法与写法: 教法:1.情景教学法:课文中的“业”不仅仅指工作,也可以指学习、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结合紧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领悟。
2.诵读法:课文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作者演讲的精妙。
3.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学法:1.自主、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2.勾画圈点法:引导学生勾画、圈点出关键词句,以帮助理解内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搜集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3.掌握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情诊断 1.情境导入。
自古至今,从中到外,有许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着无限热爱的人。比如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职业精益求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
再比如诺贝尔,他全心研究炸药,一次,发生了爆炸,炸死了他的父亲和弟弟,他从爆炸的烟雾中跳出来,激动地喊道:“我成功了……”
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之情令人感动,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聆听一下智者的教诲吧。
2.作家作品。(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人物之一,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一生著述宏富,所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被尊为一代宗师。
3.背景资料。(多媒体出示)《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9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该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学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
4.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
禅师(chán)佝倭(gōu lóu)蜩翼(tiáo)羡慕(xiàn)妥当(tuǒ)旁骛(wù)亵渎(xiè dú)层累(lěi)骈进(pián)强聒不舍(guō)
敬业乐群:专心于学业,朋友和睦相处。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主眼:重点,主旨。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骈进:并排前进。
妄想:不能实现的打算。杜绝:彻底制止:禁止。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巩固对基础知识及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的掌握,为分析、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本文从文体上看,既是一篇演讲词,又是一篇议论性较强的文章,也就是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它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那么什么叫“论点”,什么叫“论据”,什么又叫“论证”呢?
举例引导:(举班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例子)小丘同学学习怎么样?——讨论的问题
小丘同学学习认真,成绩好!——你的看法,观点
小丘同学上次月考成绩总分660分,排名全年级第一。——依据,事实 像上例中,你对某一个问题所持有的看法或观点,在议论文中就叫作“论点”;用来证明你的观点的材料和依据,就叫作“论据”;而运用那些材料和依据来证明你的观点的过程和方法,就叫作“论证”。
2.《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请仔细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2)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根据这几个问题,可以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2)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由此,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由引用名言入手,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设计意图】交代议论文的三要素,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进一步理解文章作铺垫。
第三阶段:合作探讨
(一)学生自读课文第1〜7段,思考下列问题。(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1.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相关句子,试作分析说明。
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二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中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2.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画满呢”过渡并引导,最后回到“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比如,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则是举例论证。
(二)学生自读课文第8、9段,并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投影出示问题)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末作者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生活。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明确: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并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设计意图】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而不是要求。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 3.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罗佐夫 4.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 6.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杨振宁
7.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木村久一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设计意图】拓展积累,加深对本文观点和内容的理解。第五阶段:检测小结
1.下列引文和出处有误的一项是()A.“安其居乐其业。”——《老子》
B.“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D.“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论语》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3.解释下列经典语句和格言的意思。
(1)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本文在论证论点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小结答案: 1.D 2.A 3.(1)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儿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2)庄子说:“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3)孔子说:“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4.(示例)引用论证:引用孔子言论、朱子言论等。举例论证:讲百丈禅师的故事。
反面论证:不讲“有业”有什么好处,而讲“无业”有什么坏处:“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
道理论证:“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举例论证: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当木匠做桌子和当政治家建共和国,其实质是一样的。
第五篇: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6、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梁启超)
课题
《敬业与乐业》
备课人:
学习目标
1.体会演讲词口语化的特点;积累经典语句和格言。
2.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理解“敬业”和“乐业”的含义。
3.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在求知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演讲词口语化的特点;积累经典语句和格言。(重点)
2.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理解“敬业”和“乐业”的含义。(难点)
3.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在求知中体会学习的乐趣。(重点)
学习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人各有志,那你的志向是?将来你会选择什么职业?
学生各抒己见。
示例:“我的志愿——
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这……”
(教师让重写)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烤红薯的街头小贩,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一面做生意,一面可以顺便看看,沿街的垃圾箱里,有没有被人丢弃的好东西,这……”
选自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苹果公司的前任首席运行官兼创办人之一,同时也是前Pixar动画公司的董事长及行政总裁(Pixar已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购)。乔布斯还是迪士尼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最大个人股东。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人们也把他视作麦金塔计算机、ipad、iPod、iTunes
Store、iPhone等知名数字产品的缔造者。
1985年,乔布斯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1997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声名显赫的“计算机狂人”。
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被《财富》杂志评为了最伟大商人。2009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这十年美国最佳CEO,同年当选时代周刊风云人物之一。
乔布斯成功的秘诀: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二、【文学常识】
1、走进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10岁中秀才,16岁中举,翌年结识康有为,被康宣讲的西学知识和变法之论所震慑,遂拜为师,告别旧学,走上经世致用、维新救国之途。
1918年,梁启超感愤于军阀的黑暗统治,离开政界,转而专注于学术和教育事业,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合称为清华四导师,担任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馆长,此外,还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讲。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饮冰”,其典源于《庄子•人间世》
原文云:“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译文:我今天早上接受国君诏命到了晚上就得饮用冰水,恐怕是因为我内心焦躁担忧吧!
饮冰:形容惶恐焦灼。这句话的其实表达的是为人臣者的忧国忧民。
饮冰室主人:忧国忧民之心
梁任公先生还是文学界一位难得的才子:
他被喻为“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的人。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一千四百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
《少年中国说》的作者。
梁任公更是培养子女的高手:
梁启超九个子女皆俊才。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三子梁思忠,英年早逝的炮兵上校;次女梁思庄,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著名的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共产党员,光荣的革命军人;五子梁思礼则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
2、背景链接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1922年5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3、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要有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文体知识回顾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三要素:
(1)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一个中心论点。有的有几个分论点,用来补充证明中心论点。
(2)论
据: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事实论据: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经典著作、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3)论
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式
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④常见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1)举例论证:典型事例。
(2)道理论证:经典著作的精辟见解、名人名言、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引用论证(引证))
引用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3)比喻论证:打比方。
(4)对比论证: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比较(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
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
正面论证就是直接通过论述和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反面论证就是从论点的对立面入手,通过证明它的错误来体现论点的正确。
⑤结构:(三部分)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字词积累】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蛀虫(zhù)
赦免(shè)
禅师(chán)
精微(jīng)
旁骛(wù)
秘诀(jué)
羡慕(xiàn)
亵渎(xiè
dú)
浪荡(làng)
妄想(wàng)杜绝(jué)
调和(tiáo)
断章取义(duàn)
不二法门(èr)
言不及义(yì)
承蜩(tiáo)
佝偻(ɡōu
lóu)
骈进(pián)
层累(lěi)
解剖(pōu)
教诲(huì)
罪孽(niè)
拣择(jiǎn)
强聒不舍(ɡuō)
2、解释词语
亵渎:轻慢,不尊重。
骈进:并进,一起前进。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安居乐业: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旁:另外的。骛:追求。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不停。聒,喧扰。
四、【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中的哪句话)
明确:“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①有业之必要。(2-5)
②论述要敬业。(6、7)
③论述要乐业。(8)
3、这三个方面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4、全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1):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
分析问题(2—8):有业的必要性(2-5);敬业的重要性(6-7);乐业的重要性(8)
解决问题(9):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五、【课文研习】
(一)研习第1段1、1、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明确:“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中心句中的关键词是:
明确:敬业乐业
3、“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明确: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断章取义”是用的原意吗?(是褒义词吗?)
明确:原是贬义词,指引用文章或谈话,只孤立截取其中合乎自己意图的一段或一句,不同原意,不顾全文。
作者说的“敬业”与“乐业”,与其原意没有什么不同,并非断章取义。说自己“断章取义”,是风趣和自谦而已。
(二)研习第2-5段(有业)
1、第二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明确:引出“有业之必要”。起过渡作用。
2、“有业之必要”(2-5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引用论证(引用孔子言论)。
举例论证(即讲百丈禅师的故事)。
反面论证(不是讲“有业”有什么好处,而是讲“无业”有什么坏处)
比喻论证(没有职业的懒人比喻成“蛀米虫”和“盗贼”)
3、为什么要运用比喻,把“没有职业的懒人”称为为“蛀米虫”和“盗贼”
?不用比喻,而说“没有职业的懒人都是不劳而获者”,不也可以吗?
明确:运用比喻,一是生动形象,二是感染力强,更能突出其“不劳而获”的特点,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
不用比喻,表达效果要差好多。
4、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
(道理论据)
示例:1)经济独立,人格自尊的需要;
2)身心安顿,避免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生活起居规律,健康养生;
4)从业中的挫折磨练意志品性;
5)事业的小小成功能带来自信;
6)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三)研习第6-7段
1、第6、7自然段依次论证了哪些问题?
明确: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是敬业。
什么叫做“敬业”?作者怎样论述?
明确:1)引用朱熹的话:“主一无适便是敬”;2)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归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为什么要敬业?
明确: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消化面包的机器”是什么意思?
不劳而获的人;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废物。
那为什么不如此说而用“机器”之喻?
幽默、风趣,有讽刺意味。
怎样才算敬业?作者的意见是:
明确: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样,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2、《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是怎么一回事?说明什么道理?
故事见《庄子·达生》。大意说一个鸡胸驼背的老人虽然残废,但用竹竿粘蝉,百发百中。孔子问他有为什么,他说天地虽大,万物虽多,我只知道有蝉翼罢了。
明确:这个故事说明——用心专一,心无旁骛,就可以达到目的。
附译文:
孔子去楚国,经过一片树林,见一位驼背老人手持竹竿粘那树上的蝉,百粘百中,仿佛是在拾取。孔子赞叹:“丈人技巧真高,莫非你有什么诀窍吗?”驼背老人回答:“有诀窍。五、六月间,我将两个弹丸摞在一起练手,如果不落下,那么粘蝉失误只有几分之一;摞三个而不落下,失误只有十分之一;摞五个而不落下,就会像从树上拾取一样。我的身体练得像是树干,手臂像是枯枝,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但我的心目中只有蝉翼。我凝神不动,不用天地万物换取我的蝉翼,凭什么会做不到呢?”
孔子扭头对弟子们说:“用心专一,就能通神。大概就是指驼背老人而言吧!”
3、引用曾国藩、庄子、孔子的话,都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要敬业;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要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4、“敬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引用论证:引用曾国藩、庄子、孔子的话
道理论证: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举例论证: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当木匠做桌子和当政治家建共和国……
④正面论证、反面论证
劳作便是功德(正),不劳作便是罪恶(反)。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不敬业的害处,反)
5、古今中外敬业的典范不乏其人,请你举出几例。
示例: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心中时刻装着人民。雷锋、周总理、王进喜、孔繁森、孔子、司马迁、雍正。
资料链接: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爱岗敬业的是孔子,他认为,无论为人还是做事都应该“敬事而信”,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聚精会神,全心全意。
司马迁
虽遭受宫刑,仍带辱坚持完成《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雍正之类勤政的皇帝,也很敬业。
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他于1722年继承皇位,到1735年去世,在位仅12年8个月,但他所做出的改革,比他父亲康熙担任61年皇帝所做出的改革还要多。他勤于政事,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一年之中只有生日那天他才会休息。仅仅在数万件奏折中他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雍正皇帝的勤政精神、理财成效、治国业绩,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堪称楷模。
6、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
但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讨论:你赞同哪一个说法?为什么?
示例一:作者这样说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脚踏实地、勤恳敬业,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
从现实生活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
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示例二:职业分工即使没有“贵贱”之分,却也有“高下”之别。下层百姓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严,有时还要饱受欺凌。拉黄包车与当大总统,生活判若天壤。让下层百姓“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不平等秩序之嫌。
一支部队,元帅只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都怀揣元帅梦,不安心做士兵,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可怀疑。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而不成,人生岂不尽是失败?
——各有道理,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
(四)研习第8段
1、第8自然段的中心句是?这段的分论点是?
示例:中心句:第二要乐业;分论点:要乐业
2、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示例:“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第一:身体力行得快乐——身入其中
第二:刻苦奋斗有快乐——奋斗前去
第三:竞争取胜找快乐——比较骈进
第四:远离无聊就快乐——省却烦闷
3、“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作者为我们列举了哪四种敬业的快乐?请你举几个“乐业”的事例。
示例:居里夫人在成吨废渣中寻找“镭”,陈景润面对枯燥的数字演算。
4、“乐业”一节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反面论证(天下的第一等、第二等苦人)
道理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4条理由)
引用论证(孔子的两句话)
六、【合作探究】
1、引用孔子等人的名言说理好处是什么?
明确:引用名言属于道理论据,使文章更简洁精炼,含蓄典雅,增强说服力。
2、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认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活”?
示例: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地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乐趣,而不是一味地发牢骚。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谋生职业,它同样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3、中心思想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七、【拓展反思】
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的职业,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仿写一两段文字(第八段),将文中的道理或事例换成我们自己的道理或事例。
仿写示例一:(第八段前部分文字)
“学习好苦啊!”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是哪个学生都会常挂在口边的。但我要问他:“学习苦,难道不学习就不苦吗?”不学习的人就会想着要去玩。“玩”苦不苦?你肯定说不苦。但请问:你一味的玩耍你的父母就不会责骂你吗?你为了要逃脱责骂又要贪玩,于是你便会装模作样的边学习边玩耍,而一边还要担心老师和家长是不是知道你在玩!结果两边都没有做好,最终成绩不好还免不了挨骂,身心疲惫,难道你说这不苦吗?
仿写示例二:(第八段后面部分)
凡学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坚持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学业,总有许多奥妙、规律、方法可寻,只要能潜心搜索,看它显现,为我所用,最为得意有味。第二,因为凡学业要优异,离不开刻苦,在别人闲聊喝咖啡的时间里用功苦读,将感受无比的充实与快乐。第三,学业性质,常常是要和同学相竞争的,如像踢球一般因踢赢而得到快乐。第四,专心于学业,把许多小差、杂念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
【自我总结、反思促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