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国论+过秦论比较学习
导入:
高一时我们分别学习过《过秦论》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今天我们试着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高
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2.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归纳整理。① 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对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南取汉中(向南)西举巴蜀(向西)东割膏腴之地(向东)北收要害之郡(向北)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李牧连却之(使„败退)c.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② 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山东省)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 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 今:猛烈)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 今:智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 今:一种文学体裁)至于颠覆(古:以致于 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③ 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赢粮而景从(影)甿隶之人(氓)鉏耰棘矜(锄)外连衡而斗诸侯(横)俛首系颈(俯)暴秦之欲无厌(餍)当与秦相较(倘)④ 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 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② 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 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 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 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② 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③ 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朗读】第2段:“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此言得之。”此句将暴秦的野心和六国的处境揭露得非常清楚,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朗读】点学生再在文中找一些理性思考的句子并读一读。小结:《过秦论》的语言气魄恢宏,酣畅热烈;《六国论》的语言深沉深刻,干练老辣。它们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过秦论》《六国论》两篇文章,我们在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提高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头脑,成就我们的大业。
第二篇:《过秦论》《六国论》比较
《过秦论》《六国论》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通过指导性阅读,巩固掌握学过的文言知识,并通过对比的方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在通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古文阅读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安排
1.课时:两课时;
2.课型:宏观比较阅读方式。
三、预习要求
①通读全文,注意关键字、词、句的文言特点;②自寻资料,了解贾谊与苏询的有关背景资料,以及这两篇文章的创作目的;③初步概括两篇文章的异同点,从而对文言文的赏析有一定的粗略掌握。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①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②相同点的归纳分析;③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五、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40分钟)
1.请学生分小组进行默读、正音。
2.请各小组挑选代表朗读,全班同学一起正音。
3.请同学分别对照卞列的归类,从课文中寻找到相应的字、词,(l)名词作状语
《过秦论》席、包、囊——像卷席子、提包裹、口袋装一样
内、外——对内、对外
东、西、南、北——向东、西、南、北
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六国论》义不赂案——坚持正义
(2)使动、意动用法
《过秦论》外连根而斗诸侯——使„„斗
会盟而谋弱案——使。„··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霸
(3)词性活用
《过秦论》固——险因的地方
追亡逐北——逃亡的人
瓮牖绳枢——以破瓮作„„以草绳系„„ 过秦——指出„„的过失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过国论》以事素之心利天下的奇才——礼貌地对待
(4)古今异义
《过秦论》山东——崤山以东
《六国论》其实——那实际数目
祖父——祖辈和父辈
然则——虽然这样,那么
至于——发展到„„的结局
智力——智慧和力量放事——旧事,前例
(5}特殊句式
《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土——省略“之”
以为桂林、象郡——省略“之””
以愚黔首——省略“之
聚之咸阳——省略“于”
为天下笑——被动句
《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一一一一介词结构后置
为秦人积成之所幼——被动句
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相同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l)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采用了史论的方式。
(2)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③写作方法:两篇文章管采用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过秦论》中有三个对比,分别是六国之师与陈涉的对比、六国与秦国的对比、陈涉与泰国的对比。
《六国论》中有将六国与秦的关系与来王前与契丹、西夏的关系作以对比,说明来王朝如果因贿赂敌人而亡国,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了。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30分钟)
(l)主旨:(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来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科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组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2)结构:《过秦论》先叙述泰国由弱到强,一直到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首先是孝公重用商秧变法,疆域东扩,连根策略不断战胜六国的“会从”,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领的架势。接着是始皇上 台,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第二步是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第三步是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第四步是在前文叙述的基础 上的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秦统一全国后,力量比过去更强了,而陈涉等人只是来自草野的“乌合之众”,当然也无法与过去东方六国的训练有素的军队相比,但是泰国竟吞并了六国,而最后却亡在陈涉的手 里,其原因贸谊认为就在于秦始皇不施行“仁义”。
《六国论》是在文章的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格秦”,接着转化为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述:一为“赂案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益失强接,不能独完”,并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讽谏来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4)语言风格:《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份们来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仍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伦》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创意说明:这个教学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
第一,课型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的课型设计为“宏观比较阅读课”。所谓“宏观比较阅读”,就是着眼于文章的结构、语言特色、主题思想等整体阅读方面,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来高屋建领式地把握全局。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进人阅读学习的角色。天终达到快捷、精确、有效的学习目的。
第二,思路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相同点的归纳分析,相异点的区分理解。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表现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首先,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认识、理解、鉴别、赏析文言的能力。因此,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并加以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是重要的也是惟一的阅读有效手段。其次,整体比较阅读文章,是了解课文伍回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过秦论》《六国论》教案
《过秦论》《六国论》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通过指导性阅读,巩固掌握学过的文言知识,并通过对比的方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在通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古文阅读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安排
1.课时:两课时;
2.课型:宏观比较阅读方式。
三、预习要求
①通读全文,注意关键字、词、句的文言特点;②自寻资料,了解贾谊与苏洵的有关背景资料,以及这两篇文章的创作目的;③初步概括两篇文章的异同点,从而对文言文的赏析有一定的粗略掌握。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①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②相同点的归纳分析;③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五、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40分钟)1.请学生分小组进行默读、正音。
2.请各小组挑选代表朗读,全班同学一起正音。《过秦论》:淆(xiao)约从(zong)召(zhao)缓翟(zhai)景乐(yue)毅鞭笞(chi)藩篱(fanli)隳(hui)镝(di)墨翟(modi)猗(yi)行伍(hangwu)
景(ying)从谪(zhe)戍(shu)《六国论》:暴(pu)霜露与(yu)嬴洎(ji)胜负之数(shu)咽(yan)削(xue)
3.请同学分别对照下列的归类,从课文中寻找到相应的字、词,(1)名词作状语
《过秦论》席、包、囊——像卷席子、提包裹、扎口袋一样 内、外——对内、对外东、西、南、北——向东、西、南、北 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六国论》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2)使动、意动用法
《过秦论》外连横而斗诸侯——使„„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 (3)词性活用
《过秦论》固——险固的地方追亡逐北——逃亡的人
瓮牖绳枢——以破瓮作„„以草绳系„„过秦——指出„„的过失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的奇才——礼貌地对待 (4)古今异义
《过秦论》山东——崤山以东
《六国论》其实——那实际数目祖父——祖辈和父辈 然则——虽然这样,那么 至于——发展到„„的结局
智力——智慧和力量故事——旧事,前例 (5)特殊句式
《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士——省略“之” 以为桂林、象郡——省略“之” 以愚黔首——省略“之 聚之咸阳——省略“于” 为天下笑——被动句
《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10分钟)
1.请学生就两篇文章的体裁、创作目的、写作方法三个方面来归纳分析相同点。2.同学分组讨论,积极发言。3.教师对同学发言的总结。
相同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采用了史论的方式。
(2)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3)写作方法:两篇文章皆采用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过秦论》中有三个对比,分别是六国之师与陈涉的对比、六国与秦国的对比、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六国论》中有将六国与秦的关系与宋王朝与契丹、西夏的关系作以对比,说明宋王朝如果因贿赂敌人而亡国,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了。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30分钟)1.再次分组朗读两篇课文,体会各自的特点。
2.请同学就主旨、结构、语言方面的相异点展开讨论。3.同学代表发言,归纳讨论结果,相互争论补充。4.教师小结: (1)主旨:《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2)结构:《过秦论》先叙述秦国由弱到强,一直到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首先是孝公重用商鞅变法,疆域东扩,连横策略不断战胜六国的“合从”,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接着是始皇上台,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第二步是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第三步是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第四步是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的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秦统一全国后,力量比过去更强了,而陈涉等人只是来自草野的“乌合之众”,当然也无法与过去东方六国的训练有素的军队相比,但是秦国竟吞并了六国,而最后却亡在陈涉的手里,其原因贾谊认为就在于秦始皇不施行“仁义”。《六国论》是在文章的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接着转化为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述: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并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4)语言风格:《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创意说明]这个教学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
第一,课型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的课型设计为“宏观比较阅读课”。所谓“宏观比较阅读”,就是着眼于文章的结构、语言特色、主题思想等整体阅读方面,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来高屋建瓴式地把握全局。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进入阅读学习的角色。最终达到快捷、精确、有效的学习目的。
第二,思路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相同点的归纳分析,相异点的区分理解。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表现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首先,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认识、理解、鉴别、赏析文言的能力。因此,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并加以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是重要的也是惟一的阅读有效手段。其次,整体比较阅读文章,是了解课文精髓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重要途径
第四篇:过秦论六国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和《六国论》教案
课前导入:
高一时我们分别学习过《过秦论》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今天我们试着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1.高
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归纳整理。① 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
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
南取汉中(向南)
西举巴蜀(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向东)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
李牧连却之(使…败退)..c.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
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② 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山东省)
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
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
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
今:猛烈)
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
今:智商)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
今:一种文学体裁)
至于颠覆(古:以致于
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 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
赢粮而景从(影)
甿隶之人(氓)
鉏耰棘矜(锄)
外连衡.....而斗诸侯(横)
俛首系颈(俯)
暴秦之欲无厌(餍)
当与秦相较(倘)...④ 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1·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臵)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 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② 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③ 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 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 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 结构:
·2·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 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3·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
【朗读】第2段:“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此言得之。”此句将暴秦的野心和六国的处境揭露得非常清楚,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朗读】点学生再在文中找一些理性思考的句子并读一读。小结:《过秦论》的语言气魄恢宏,酣畅热烈;《六国论》的语言深沉深刻,干练老辣。它们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过秦论》《六国论》两篇文章,我们在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提高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头脑,成就我们的大业。
·4·
第五篇:《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比较阅读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比较阅读
王 传 学
战 国末期,秦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国力,一举称雄,先后灭掉了其他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真是声震八极,威加宇内。但它仅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这一奇特的历史现象,引起了后人的极大兴趣,以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优秀篇章。
这三篇文章尽管写作的时代不同,作者各异,但在写法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是写作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借古喻今,借古讽今。贾谊、杜牧、苏洵写作这类文章,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于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借古喻今,规劝最高统治者以史为鉴。因此文章在评述史实时都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
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但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面的繁华,看到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当时,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汉民族同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宝座有动摇的危险。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封建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他一系列的著名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过秦论》就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得失,为汉文帝提供借鉴。正如贾谊所说,他之所以要“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其目的是求得“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这就是所谓“前世不忘,后事之师也”(贾谊《过秦论》下篇)作者论述秦王朝兴亡及其原因,目的是讽劝汉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正确治理国家,巩固封建统治。
晚唐时期,唐王朝内忧外患严重,国势衰微,可是最高统治者仍大造宫殿,沉迷声色,这引起了杜牧的忧愤,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唐敬宗李湛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此赋是有感而发的,意在借古讽今。
北宋时期,统治者面对契丹、西夏的侵略,一味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用割地、纳贡等丧权、伤财辱国的方法,换得一时的苟安,使国力衰败,百姓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苏洵面对北宋王朝的社会现实,在《六国论》中借总结六国因赂秦被秦灭亡的历史教训,来讽谏最高统治者,强调人君不应赂敌以求苟安,不要被敌人的积威所劫。其借古讽今的用意十分明显。
这种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使文章把历史和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是引述史料的原则相同,都是在基本准确的前提下带有夸张。无论是《过秦论》中叙述的秦国由兴到亡的经过,《六国论》中引述的六国赂秦的事例,还是《阿房宫赋》中铺叙的阿房宫规模的宏大和秦宫生活的奢华,都是基本符合史实的。即便如想象成分较多的《阿房宫赋》,也是有史料可查的。《三辅黄图》说:“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这说明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确有其事。引述史料的基本准确,保证了文章的真实性,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当然,为了表达的需要,这三篇文章也对某些史料作了夸张的叙述。如《过秦论》叙述九国攻秦是“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叙述秦国击退六国是“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带有明显的夸张色彩。又如《阿房宫赋》描述阿房宫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楼阁的繁多,突出了阿房宫规模的宏大。再如《六国论》中叙述秦得赂地“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夸张地写出秦从贿赂中得地之多和诸侯赂秦失地之多,极有力地论证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
三篇文章这种夸张引述史料的写法,既增加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又使文章语句生动,富有文采。
三是文章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是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生发议论,做到叙议结合。《过秦论》先详述秦国兴起、强盛及灭亡的经过,在此基础上总结秦亡的原因,提出应该吸取的历史教训。《阿房宫赋》是先详细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宫中生活的极度奢华,然后议论这种奢华带来的危害,指出后人应以此为鉴。《六国论》在提出观点后也是从不同侧面引述史实,以证明观点,最后展开议论,强调要以六国破败故事为鉴。这种先叙后议、叙议结合的结构安排,使文章史料充分,论据确凿,说服力强;而精当的议论又使文章观点明确,说理透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除了上述相同之处外,三篇文章在许多方面有着各自的特色。
一是在“喻今”的具体内容上各不相同,也即文章的立意存在差异。贾谊意在总结
秦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为西汉统治者提供前车之鉴,因此文章确立的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杜牧旨在以秦王朝奢侈速亡为戒给唐敬宗李湛敲警钟,因而提出了“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结论。而苏洵意在批评北宋对契丹和西夏供奉不当,因而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
二是引述史料,各有侧重。三篇文章虽然都是引述的秦国由兴到亡这段历史时期的史料,但由于立意的不同,因此在史料的引述上各有侧重。《过秦论》重在从秦盛衰兴亡的过程中探讨秦灭亡的原因,因而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秦国灭掉六国的过程及统治全国的武力措施,以突出其武功的显赫;略写其灭亡过程,以强调其不施仁义灭亡的迅速。《阿房宫赋》重在揭露秦的奢华是其灭亡的原因,因而用铺陈的手法详细叙述秦宫的宏大和宫内生活的奢华,以突出其生活的腐败。《六国论》主要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赂秦,因而引述史料多从六国方面着笔,从六国赂秦互丧与秦国坐地收利的对比中突出了赂秦的危害。
三是叙、议安排,各有特点。《过秦论》是一篇史论,在结构安排上,是先引述史实作论据,用主要篇幅叙述了秦由弱到强、由盛到衰、由兴到亡的过程,只在结尾一段分析了秦朝速亡的原因。由于前面叙述的史实具有极大的说服力,为后面的分析论证打好了基础,使后面的结论有水到渠成之妙。《阿房宫赋》在结构安排上与《过秦论》较为相似,也是在大量叙述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不同的是在议论部分先概括了秦朝统治者穷奢极欲、骄横贪暴造成的恶果,再进一步分析了秦灭亡的原因,最后提出后人应以秦为鉴的忠告,有振聋发聩之效。《六国论》也是篇史论,但更是一篇典型的策论,侧重于从政策和策略得失方面分析其利弊,以供最高统治者采用,因此在结构安排上是先提出论点,接下来用史实作论据论证论点,最后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样安排结构,使文章观点显豁,逻辑性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四是文章语言,各具风采。《过秦论》虽是篇史论,但由于作者擅长写作辞赋,因此他的一些政论文章也有辞赋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叙述的极力铺陈上,大量运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同义词,以及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气势磅礴,姿态横生,议论恢宏而又深刻。如文章开头写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并用了排比、对偶句及连用同义词,把秦孝公想征服天下的雄心渲染得淋漓尽致。
《阿房宫赋》的语言特色主要是辞采华丽,铺陈夸张。阿房宫的雄伟瑰丽,宫中美女之盛、珍宝之多,大都通过铺陈夸张的手法写出,加上丰富的想象、美妙的比喻,将
阿房宫的形势、规模、构造及宫内生活的奢靡,全都表现得生动逼真。全篇还很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辞采华美,抑扬铿锵,摇曳多姿。如“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用一组整齐的对比句,前者写歌声浓烈,如春光浴身,有温暖之意;后者写舞袖频举,似冷风拂面,生寒冷之感。极写歌舞之盛,突出了奢华之至。
《六国论》是一篇典范的政论文,多用简洁明快的语句,表意准确精当;同时又间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使文章显得缜密准确而又形象生动。如写赂地者“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叙事简明而又形象生动,使人过目难忘。2004年6月版)(载《语文教学与诗文鉴赏》,中国文联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