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3 01:0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第一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

第一课

注意点:《烛之武退秦师》是学生进入高中所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本文的学习在整个高中文言文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文被安排在本单元的首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文章,为以后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疏通文句、文意, 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赏析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把握烛之武的性格特征和论辩艺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常见的文言句式;(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3)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二)教学难点: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春秋时期全图、郑宋卫地图、秦晋地图、秦晋围郑示意图;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朗读法、讨论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以及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讨论。

(3)指导学生课前利用图书或网络等搜集有关《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故事。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精心设计导语,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1955年钱学森想回国,遇到了重重阻挠,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从而引出疑问: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让学生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尽快进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

3.检查预习,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课前布置过预习作业,请同学介绍关于《左传》的知识。教师总结。《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做。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 多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发生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4.初读感知,体会文言语感

对于本课中的可能产生读音问题的字词进行梳理,解决诵读问题。然后教师范读,学生自读两遍,最后全班齐读,务必读准全部字音,熟悉课文。

氾 佚 缒 共 朝 阙 说 杞 逢 知

5.疏通文意,了解背景,尝试概括

全文共有四段,主要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根据课文下的注释疏通文章的大意,对重要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则由教师提点。基本上按照“诵读一遍——对照注释翻译句子——分析重点字词和句式——补充背景介绍——用四个字概括段落大意——再次诵读,加深印象”的顺序讲解,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学生在翻译、概括,而教师起一个引导和点拨的作用。每一段学完之后,都留给学生一段思考和回味的时间,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关于字词和翻译方面的问题。

(1)以其无礼于晋,正确语序为:以其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 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驻扎军队 *展示地图,了解秦晋两国的驻扎位置

(2)省略句:(烛之武)辞曰;(烛之武)许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是寡人之过也。是,这;也,表示肯定的语气词

(3)夫晋,何厌之有? 正确语序为:夫晋,有何厌?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夜缒而出。夜,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厥秦以利晋。厥,使动用法,使削减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名词做状语向东

古今异义: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展示地图,了解秦晋两国的地理位置,理解烛之武的说辞(4)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6.分析全文,落实重难点

以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

(一)的四个问题为串联点,具体分析全文。看第一段分析第一题: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从而明确秦伯可能被说服的客观条件(攻打郑国的起因与结果都和秦国无关)。

看第二段分析第二题: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从佚之狐、郑伯、烛之武三个人话语中重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明确烛之武被说服的原因表现他的爱国情怀。

出场背景:郑国大敌当前、秦晋兵临城下;闪亮登场:前有背景渲染,后有人物烘托。PS.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除了第二段,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特征?

看第三段分析第三题: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采用小组讨论探究的方法,分析烛之武劝说秦伯的一段外交辞令中体现出来的层次感,并尝试进行概括。对于“哪一点最关键”的问题,要说出理由。讨论、回答完之后,再看“研讨与练习”

(三)中的一段文字,让学生自己思考,用简单的话进行概括,并用三句话谈谈感想。

(1)第三段共计151 字,烛之武一个人的话就占了125 字。结果秦伯未发一语便同意与郑国结盟(秦伯乐,与郑人盟)。烛之武之功可谓大矣!烛之武之才可谓高矣!

问题探讨:为何区区125 字就一下子说服了秦伯?烛之武的劝说有何“魔力”? ①以退为进,措辞委婉。“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的话先稳住秦伯,使人听了又觉得可怜,同时也让秦伯来了兴趣:既然已经知道灭亡的结果了,还来说什么呢?说“郑既知亡矣”却不说“我知道已经要灭亡了”给秦伯的印象是他与秦晋围郑这件事无关,不是来当说客,而是来简单聊天的,也就打消了秦伯的疑虑,为下面的陈述创造了条件。②设身处地,点明形势。

用郑亡到底对谁有利来启发秦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席话说到秦王心里去了,亡郑只有利于晋国。③诱之以利,秦郑共赢。

既然亡郑只有利于晋国,那么保留郑国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此处,“君亦无所害”不能理解成“对郑国无所害,对秦国也无所害”,因为这样就暴露了自己来见秦伯的真实目的。而应当这样理解:就算把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为使者提供缺少的东西,你也没有什么坏处,更别说其他的重要贡献了„„且秦强郑弱,保留郑国,对秦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秦伯自然心动。④以史为证,巧施离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烛之武抓住敌人的弱点加以利用,达到分化敌人的目的。且他的一番话有理有据,让秦伯不得不深思。烛之武大胆对郑亡后的形势做出推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厥秦,将焉取之?厥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意思很明确,晋国吃掉郑国后,必然要和秦产生矛盾。秦伯不得不防。

完成使命:“秦伯乐,与郑人盟”晋文公“吾其还也,亦去之。”

(2)结合课后练习三的一段文字,体会其意义,说出感想,并探讨:为何烛之武的一席话就能成功说服秦伯而分化秦晋联盟?

明确:春秋无义战。各个诸侯国明争暗斗、互相讨伐都是为了能称霸。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所以看似强大的秦晋联军被烛之武分化也就不足为怪了。后文中“子犯请击之”就应证了这一点。秦晋联盟只是在眼前利益上的暂时和平共处而已。

看第四段分析第四题:晋文公为什么不愿意向秦军进攻?简单分析晋文公话语中表现出的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展现出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

全文分析完成后,再次回到第二个问题的引申问题,即“除了这一段,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特征”?明确第三段“夜缒而出”和说辞中体现出的烛之武的勇敢和智慧的形象。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 集中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最后再给学生一段时间进行回味和思考,看看还有没有别的问题,此时要准备好一些可能会有学生提到的问题。

如,课文第三段共计151 字,烛之武一个人的话就占了125 字。结果秦伯未发一语便同意与郑国结盟(秦伯乐,与郑人盟),那为什么课文题目不叫“烛之武说秦伯”?第四段的“武”具体是什么?查找相关资料和论文。

7.美读课文,升华感受

全文分析完之后,再次诵读文章,要求在揣摩和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加深记忆,争取背诵(或者至少能够背诵出一部分)。

8.课后作业练习

(1)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二

(2)整理文章中重点实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词组、句式、古今异义。

(3)课外推荐阅读《秦晋崤之战》、《重耳之亡》、《子鱼论鱼》、《介之推不言禄》等篇目,开拓视野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迎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不卑不亢、侃侃而谈的智士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军撤离以退为进,措辞委婉设身处地,点明形势诱之以利,秦郑共赢以史为证,巧施离间

第二篇: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如宾语前置、重要虚词等)。

2、有初步的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和集体最大的利益

【教学重点】

1、能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2、能合作、讨论、探究烛之武形象的光辉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并学习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教师点拨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能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文言文基础知识(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2、能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大家都读过或者看过《三国演义》吧?《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其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板书“舌战群儒”)一回更是精品中的精品。《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张投降的风气日盛。在此情境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了“口”下败将,而且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吴蜀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一位与诸葛亮同样出色的辩论家——烛之武,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将带领我们走进烛之武的世界。

二、相关文学常识梳理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看注释一,导学 案以及《三维设计》上的相关知识。

好了,看到这里。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左传》的哪些知识?(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明确:关于《左传》:

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叫《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为解说《春秋》而作(传——注释、解说),解说《春秋》的还有《公羊专》《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②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因此也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有价值的文献;

③善于描写战争、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栩栩如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成就很高,我们来看两则后人的评价(ppt展示其评价)。

三、新课学习

掌握了《左传》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就进入新课的学习。现在大家先齐读一遍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起——

1、纠正字音:

读得很好,但有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一下。大家看黑板。(师生共同注音)氾(fán);

朝(zhāo);

夫(fú)晋<句首发语词,无义>; 鄙(bǐ)<独音> 微夫(fú)人<微,没有,表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如果没有;夫人,古今异义,古意:那个人;今义:尊称男子的配偶>;

文言文一定要多读,现在再来齐读第一段。

2、第一段——秦晋围郑(1)概括段意

哪位同学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一段的内容?(明确:秦晋围郑)(2)翻译重点字句

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生译)

(3)文言知识讲授与梳理

很好,等一下,我有几个问题。

①重点虚词。“以其无礼于晋”的“以”是什么意思?(因为,介词);“贰”呢?(从属二主);这一句话的正常语序是?(以其于晋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②词类活用。<以:因为,介词。

二:从属二主,数词活用作动词。

③特殊句式——状语后置。“以其无礼于晋”,正常语序是“以其于晋无礼”,“于”是介词,介词+名词,前面讲过,不做状语就做补语,此处,“于晋”表明“无礼”的对象,限制谓语,是为状语。状语本来是放在谓语前,此处后置。“贰于楚”同>(4)背景知识介绍与课文理解

这两句话交代了秦晋围郑的理由,有谁知道这一段历史是怎么回事?(文章背景知识讲解,略(见《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好了,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背景就介绍到这里。从刚才的背景中我们知道,两个原因都与晋国直接相关,晋国攻打郑国有充分的理由,可是与秦国有什么关系呢?秦国为什么要联合郑国来攻打郑国?只是因为两国关系好,来帮兄弟一把吗?(对,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的驱使,秦国是想从中得利)

理清了背景之后,我们回到课本来看。

第一段共25个字,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大家结合秦晋围郑示意图来思考(ppt展示秦晋围郑形势图)。(明确:①内容:交代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形势,说明郑已危在旦夕; ②作用:围郑不与秦直接相关,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提供了可能条件,埋下了伏笔;两军分兵驻扎在两地,为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提供了便利,也为下文烛之武说服秦君活动的展开做了铺垫。)

3、第二段——临危受命(步骤同上)

还是按之前的步骤,先概括段落大意。(临危受命)

这一段有三个人物,我们来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下。

三位同学分别翻译自己的“台词”,然后提问,在此过程中落实文言知识。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使”,派遣;“若”、“辞”一词多义《三维设计》P21。> <烛之武:“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壮”,年轻时;“为”作动词,做、干;“已”通假字;>

<郑伯:“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今急而求子”中的“而”翻译为“才”,连词,表顺承;“是寡人之过也”——也表判断>

齐读第二段。

到这里呢主角烛之武就出场了,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如何呢?我们来结合史料思考。(ppt展示史料)

分析烛之武形象,自由发言(预设:长期怀才不遇;深明大义;老且益坚);

四、下节预设(作业布置)

预习并翻译剩下两段,思考: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师的说辞。

2、品味人物语言,探究烛之武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上节回顾

上课!

上节课我们学了课文的一二段,主角烛之武已经出场并临危受命,整装待发。大家还记得我上节课给大家看的史料吗?烛之武当时是什么形象?

请看幻灯片(幻灯片:《东周列国志》中关于烛之武的句子)

“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请一位学生翻译并表演此句内容)

师:这位同学表演得很传神很形象,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当时秦朝戒备森严,但是见郑国竟然派了这么一个人物来,不苟言笑的宫女、侍卫们也都忍不住笑了。

诺大的一个郑国难道就没有更好的人选吗?为什么会派一个须发尽白,伛偻其身的垂垂老者去完成如此重大的使命呢?这位老者又是凭什么赢得了这场对比悬殊的较量?就让我们通过这篇课文去探究这位传奇人物。

现在先来齐读第三段。

二、课文讲析

(一)第三段——智退秦师

1、第三段的段落大意是?——智退秦师

2、文本梳理与重点字词掌握(先让学生翻译,然后提问落实字词)

(1)词类活用

夜——在夜里,名词作状语。缒是动词,动词前的名词不做主语,就做状语。此处主语是烛之武<省略>,所以夜活用作状语。

鄙,以„„为边邑,把„„当做边邑,意动

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厚、变薄”

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所害,所字结构作名词,害处

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动词前面的名词不作主语就作状语,此句主语是晋君,所以这两个字活用作状语)

东、西,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在西边(往西)

利,使动用法,使„„得利 东封,封,把„„当做作为疆界,以„„为疆界,意动用法 阙,使动用法,使„„减损(使秦国土地减少)(2)古今异义

执事,古:对对方的敬称,原指侍从左右供使令的人,后用作对对方的敬称,意思是不敢直接说话,请左右转达。今:掌管某项工作。

越国,古:越国别的国家。今:古代的一个国家。

若舍郑以为,以为,古:以之为,把„„作为;今:以为,认为 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请客的主人

行李,古:出使的人,使者;今: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3)特殊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补充:宾语前置的情况:①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疑问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4)重点虚词:

以:介词,因为。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用,拿。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 介词,把。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表目的的连词,“来”。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而:表承接,连词,翻译成“才”。今急而求子;

表承接,连词。夜缒而出,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表转折,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并列,连词。黑质而白章; 表修饰,连词。吾恂恂而起。

焉:句末语气词,不译。自亦有不利焉;朝济而夕设版焉;

疑问代词,为什么。焉用亡郑以陪邻; 兼词,从哪里。将焉取之。

其:代词。以其无礼于晋,代郑国。君知其难也,代“那”。共其乏困,代使者。又欲肆其西封,表第三人称,它的;

语气副词,表希望或商量语气。吾其还也; 语气词,表反诘,难道。其真无马邪?

3、讨论:烛之武是如何一步步劝退秦军的?(学生讨论回答与教师引导结合)烛之武的说辞我们就梳理到这里。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是不是烛之武身怀绝技,一个暗器过去,“呼”地倒下一大片?(不是)那他是凭什么不费一兵一卒就说退秦师?(凭口才)对,凭他那高超的劝说技巧。

本段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逼进,层层深入,显示了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而他的劝说艺术同时也是很高明的攻心术。看看烛之武的攻心计分几步走?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并总结)

(明确:五步

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③以利相诱,为秦着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④以史为例,巧施离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夫晋——将焉取之)五步,缺一不可,顺序也不可乱)

这段说辞,短短125字,表现出烛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抓住素穆公不愿“亡郑以陪邻”的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对方。整段说辞层层深入,步步紧逼,面面俱到,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看来真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在烛之武有理有据的层层进逼下,秦伯的反应如何呢?(秦伯说„„

“说”通“悦”

“盟”,结盟,名词活用作动词

乃,才),不仅退了兵,化敌为友,还找了个免费保镖。这烛之武真是“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大师”啊!而且,效果还不只这些。看第四段,晋军的反应又如何呢?

(二)第四段——晋军亦退

1、翻译与字句梳理 “之”代秦军——紧扣上文

微——没有,表一种否定的假设,译为“如果没有”;

因,依靠;

弊,损害;仁,仁道;所与,名词性短语,所结交的,所亲附的;

知,通“智”,明智

乱、整,形容词作名词,散乱,整齐;

去,离开

2、到第三段,烛之武劝退秦军,可以说完成了他的使命,那么第四段是否多余?(明确:不多余。交代晋军动向,使文章有头有尾;增加波澜,使文章曲折有致)课文到这里就梳理完了,现在,请大家再把这篇文章齐读一遍,边读边想:这篇文章的主角烛之武有什么特点?你眼中的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烛之武退秦师起——

3、分析人物形象——烛之武

(1)主角烛之武:有人说烛之武是一个志士,有人说是勇士,还有人说是辩士,你认为呢?(学生自由发言,无确定答案。)

志士——爱国之志;

辩士——说退秦师,高超口才;

勇士——夜缒而出(古代的城墙一般有15米,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三层楼,请问各位年轻力壮的同学,给你一根绳子,你敢从三楼夜缒而出吗?那烛之武这样一个须眉尽白垂垂老者为什么敢?<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浓浓的爱国情怀。>)

(2)烛之武的成功给了你什么启示?(自由发言)

智退秦师——对国家大事了如指掌,早有准备,否则不会对秦晋恩怨、秦伯心理如此透彻(有准备,不抛弃、不放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烛之武这么能干,从现代人的眼光看,是不是也有些不足呢?(不足——满腹才华,却直到70岁才出山——要敢于毛遂自荐)

三、下节预设(需三~五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后两段,分析了文中任务的形象,文章的叙事特点就留到下节课来说。现在我要布置给大家一个任务。下节课我们要搞一个小型辩论赛(ppt展示),辩题是“晋文公选择退兵是否明智?”辩论赛分正反方,正方的观点是“退兵是明智的”,反方观点是“退兵是不明智的”。我们就这样分:从中间隔开,前面四组为正方,后面四组为反方。下面,听好我的要求。双方辩手各四个,这个你们自己下去决定,辩手发言要求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当然,不必只就这篇文章、晋文公而言,可以扩展,但必须能够支撑你的论点。给个提示:不退兵,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但道义上说不过去;退兵则是隐忍待发,寻求更好的时机一举得胜。(ppt展示)前面一位辩手陈述自己的观点后,后一位辩手先反驳其观点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双方四辩总结己方观点。我还需要一位主持人,郭涛,你来,不会没事,我教你;还需要四个同学当评委打分点评,哪四个来?(有人则指定,自己确定发言人;无人则指定康宁纬为评委发言人,去找其他三个评委)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去好好准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进行学生辩论赛(30~35分钟)

师:上课!按照上节课的安排,这节课我们先来搞辩论赛,再讲其他内容。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让在座的老师们一睹咱DELTA2班的风采!有请主持人郭涛!

(生辩论赛)

二、学生评委点评,教师点评,总结辩论赛得失(5~10分钟)

三、结束语

初读课文,我们领略了烛之武高超的劝说技巧;再品课文,我们探寻到了犀利言辞背后,烛之武那孤傲、清高、怀才不遇又满怀爱国之志的灵魂。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得到了释放和爆发。我们也发现,所有的语言技巧都源于一个人人品之正、之真、之诚、之浓浓的爱国情怀。再高超的语言技巧若离开了这个根本,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这才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的精神核心,才是中华民族传递千百年的中国魂!

言为心声,语见其人,让我们以这样大义、大勇、大智的烛之武为镜,互相勉励!这篇课文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一、设计思路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第二单元。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烛之武退秦师》可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叙事脉络,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就是“分析和借鉴烛之武说服秦王时采用的叙事技巧”、“概括文章的行文线索,体会文章使用的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带领学生朗读采用设置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将自己的想法烛之武的论辩进行对比来体会烛之武的论辩技巧。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关注文章每个环节中的前后联系和伏笔。最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分组找出文章中的重要实词、虚词、活用词和古今异义词语。教学将以学生诵读感悟、自主研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二、教学目标

1.说出《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掌握概括、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3.说出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古今异义等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4.分析烛之武劝说秦王时所用的语言技巧,归纳烛之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在劝说方面的规律;

5.评价烛之武、佚之狐、郑伯、晋文公的性格特点,概括其人物形象; 6.体会烛之武在国难当头,临危不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

1.说出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古今异义等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概括烛之武、佚之狐、郑伯、晋文公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难点

1.掌握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2.掌握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变的外交才能。

五、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师:春秋时期,群雄逐鹿,各国纷争。公元前630年,秦、晋两国结盟,直逼郑国都城。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如果你是当时郑国国君的话,你会派谁去挽救国家狂澜之中?

生:有勇有谋口才好的人

师:那真正为郑国力挽狂澜的是又是谁? 生:烛之武

师:烛之武何许人也?是不是青年才俊之辈,骁勇善战之士?(学生连连摇头)师:大家都连连摇摇头。请看幻灯(幻灯片:《东周列国志》中关于烛之武的句子)“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请一位学生翻译并表演此句内容)

师:这位同学表演得很传神,大家都笑了,当时秦朝戒备森严,不苟言笑的宫女、侍卫们见了郑国竟然派了这么一个人物也都忍不住笑了。

诺大的一个郑国难道就没有更好的人选吗?为什么会派一个须发尽白,伛偻其身的垂垂老者

去完成如此重大的使命呢?这位老者又是凭什么赢得了这场对比悬殊的较量?就让我们通过这篇课文去探究这位传奇人物的其言其人。(预设情境,引出悬疑)幻灯片:(言为心声,语见其人--探究烛之武其言其人)

2.初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让学生默读文章,在默读时注意圈划、标记重点字词。Q1:文章每一段交代了什么?

第一段:烛之武退秦师事件发生的背景:主角是晋国、秦国、郑国,原因是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春秋时期,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激烈斗争,晋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郑国、楚国、秦国等国家。在齐国和楚国,重耳都受到了优待,在秦国也结下了秦晋之好。但是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权郑伯不要厚待重耳,还请求将重耳杀了,故得罪于重耳。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中,晋、宋、齐、秦的四国联军和楚、陈、蔡、郑四国组成的联盟对阵。郑国帮助了楚国,加上在重耳流亡期间与其结下了仇怨,所以郑国想方设法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都没能打动晋侯。晋侯要对外扩张,于是发动了与郑国的战争。秦国与郑国一向交好,故也参加了这次围郑行动。两军驻扎的地方不同。总结:秦晋围郑

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第三段:智退秦师 第四段:晋师撤离

3.精读课文——阅读文章的二三段,体会文章的伏笔和反衬手法。Q2:佚之狐的推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引出郑伯请烛之武以及烛之武退秦师事件,侧面烘托出烛之武的政治和外交才能。Q3:为何烛之武的劝说对象是秦伯而不是晋国? 1)晋国攻打郑国的决心不会动摇; 2)秦晋围郑的主要发动者是晋国,(发起的原因与秦国无关)秦国只是参与者,想要从中渔利,所以拉拢秦国很有必要。

3)外部条件:秦国和晋国不驻扎在一起(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使得烛之武有机会接近秦伯,减少了潜入秦军的困难。

4.研读课文——分析烛之武的辩说技巧。

设定情境,请学生想象自己是烛之武,在偷偷潜入秦军营帐的情况下怎样说服秦伯。先请同学自主思考,在请同学回答自己的想法,由其他学生评定、打分,最终选出最佳方案,看看与烛之武的论辩方法是否相同。

放低姿态、以退为进 阐明利害、动摇秦军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以利为突破点,充分映证了:国家之交“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烛之武面对强秦、临危不乱、陈说利害、层层深入,凭借着对政治局面的敏锐感觉和对秦君心态的敏锐把握,说服了秦君,显示出了过人的智慧和极强的论辩能力

可见,语言是一门艺术,要善于对照《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说劝服人需要有哪些技巧: 态度要好、不让对方反感

充分了解对方情境,了解对方心理,找到突破点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多角度考虑问题

采用对比手法,陈述利弊,让对方接受更有利的观点

5.品读课文——说说文中的人物形象 品读文章第二段

Q1:烛之武会不会接受郑伯的请求,他推辞的真正理由是什么?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吗? 烛之武肯定会接受郑伯的请求,但是他之所以说自己不如别人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委屈和不满,由于长期怀才不遇,不得重用,烛之武的语气中自然含有一丝抱怨。Q2: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勇士:不顾为难、不计安危(夜缒而出)辩士:不卑不亢、机智善变、侃侃而谈 志士:热爱国家、深明大义

Q3:在烛之武推辞之后郑伯又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呢? 先是反省自己,再将国家利益与烛之武个人利益挂钩。郑伯完全可以用命令的口吻要求烛之武退秦,但是他主动检讨自己,体现了一国国君的大度、理智、敢于反省。

Q4:佚之狐是怎样的人? 善于举荐人才,伯乐

Q5:晋侯退兵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体现了他是怎样的人?

不仁:不希望失去与秦国的利益关系,理智、冷静、能敏锐地分析利弊。

6.字词意义、用法

Q6:全班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从文中找出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词类活用进行分析。讨论汇总后在班级当中汇报成果。

重点实词: 贰——从属二主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为晋军赐矣——给予 阙——侵损、削减 戍——戍守、守卫 因——依靠 敝——损害 易——替代 武——武德

虚词:

臣之壮也——取独 急而求子——承接

是寡人之过也——这、的

朝济而夕设版焉——转折

君之所知也——结构助词,无义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标志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古今异义: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出使的人 乏困——缺少的东西 夫人——那人,秦穆公 去——离开

词语活用:

封——名词作动词,使动,把„„当做封地 臣之壮也——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时候 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厚、变薄 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东——在东边 说——通悦

鄙——名词作动词,把„„当做边邑

7.迁移训练

阅读教材“研讨与练习”中的第三题,结合历史史实或文学作品,以丘吉尔“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为主题,写一段议论文字,不少于600字。

第四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一、课前准备

教案背景:本教案适于用高中一年级语文教学。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高中的教学比

初中更加深入,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文言字词,能够通畅流利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还必须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获得一定的人生启示。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左传》,属于先秦史传散文,带有很强的故事性。教学难点:第一,古代汉语不好理解;

第二,相关的历史背景学生不熟悉。

教学重点:第一,疏通字词,能够明白通畅的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同时举一反三,触

类旁通,从课内文言文向课外延伸。

第二,理解烛之武的外交谈判艺术,分析他是如何说服秦穆公退兵,从而解救郑 国危机的。

第三,通过读这篇文章,认识历史人物,发散思维,思考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应该如何处理,同时国家的立身之本应该是什么。

三维目标:第一,打好扎实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人准备一本《古代

汉语词典》,有不懂的生字词及时查字典。

第二,读懂课内文言文的同时,向课外延伸,初步了解《左传》等中国古代优秀的史传典籍。

第三,通过对烛之武等历史人物的认识,了解先秦历史,对春秋时代产生兴趣。同时注意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良好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导入:同学们喜欢中国历史吗?了解春秋时代吗?今天,我们就走进那个金戈铁马、诸侯争霸的时代。通过春秋时代的一场外交斗争,窥一斑而知全豹,感受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概和魅力。

第一步,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和辅导资料,了解《左传》一书和本文相关的历史背景。第二步,学生第一遍读文章,疏通字词,先把字音读准。

第三步,学生第二遍读文章,结合注释,初步读懂故事情节,试着划分结构层次,同时概括出段落小标题。

本文共分为四段,又具有小说的特征,正好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开端:秦晋围郑,介绍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发展:佚之狐献计,可说是绝处逢生,峰回路转。

高潮:烛之武说秦伯,唇枪舌剑。

结局:晋国撤军,郑国化险为夷。

第四步,集体齐读第一段。然后,请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翻译完后,教师及时补充和纠

正。

重点实词:“贰”,有二心,脚踩两条船。郑国是一个弱国,夹在晋楚两大国之间。只能做墙头草,随风倒。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第二课时

课前导入:通过昨天的预习和讲解,我们初步了解《左传》和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以及故事发生的详细始末。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深入讲解,仔细分析烛之武的外交艺术,看看他到底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能够打动秦穆公,解救郑国的危机。

第一步,分角色朗读第二段,三位同学分别扮演:佚之狐、郑文公和烛之武。

第二步,请同学起来翻译第二段,教师及时补充和指正。

注意文言文的省略句式,省略了主语。

重点虚词:“之”,一词多义。

“公从之”

“臣之壮也”

“是寡人之过也”

教师提问:“请一位同学分析一下,这三位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生回答:佚之狐,知人之明;郑文公,从善如流,知错就改;烛之武,独立自尊,大公无私,勇敢无畏。

第三步,集体齐读第三段。请同学起来翻译第三段,教师纠正。

重点虚词:“而”,一词多义。“夜缒而出”,在这里,做连词,表修饰。

重点实词:“执事”是随从的意思,这里是用作敬语,敬称。

重点词类活用:“鄙”,使动用法。

“封”,意动用法。

“东”,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乏困”,形容词做了名词。

古今异义词:“东道主”,“行李”

重点句式:“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做了状语。设版,修墙的意思。

“何厌之有?”,“之”字作为提宾标志,这个句子是倒装句,宾语前置,类

似的还有“何罪之有”。厌,满足的意思。

教师提问:“烛之武的说辞,共有几句,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学生回答:共有十句,可以分为五层。

第四步,教师引导,逐层分析。

第一层,第一句。服软认输,低头恭顺。

第二层,二至五句。告诉秦穆公,“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言下之意是“亡郑不利于秦”。从地图上看,秦国在陕西省,郑国在河南省,郑国不是秦国的邻国,而是晋国的邻国。很明显,晋国吞并郑国比秦国吞并起来更容易,更有优势。如果晋国吞并了郑国,此消彼长,秦国的实力也就相对于削弱了。

既然“亡郑不利于秦”,而且秦穆公应该也接受了这种说法,那么他应该会问“怎样做才有利于秦”。

烛之武适时地抛出了第三层意思,也就是第六句。“若舍郑,以东道主,行李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第三课时

课前导入:通过昨天的讲解和分析,我们领略了烛之武高超的对话技巧,那么他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使命呢?我们继续细读。

烛之武给秦穆公指明了“利害”,可是现在横亘在秦穆公面前的还有一个大难题,同时这也是妨碍烛之武完成使命的最大阻挠。那就是秦国与晋国的联盟关系。怎样挑拨离间,拆散秦晋联盟,是烛之武要做的第二件事。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第一步,就是拿晋怀公说事,历数晋怀公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行为。这也就是他的说辞的第四层。晋怀公曾经答应给秦国两座城池,焦地和瑕地,可是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反悔了,变卦了,而且还修筑对抗秦国的军事设施。

可是现在,秦晋关系还是不错的,毕竟晋文公不是晋惠公,晋怀公。那么要想彻底令秦穆公倒向郑国,又该说什么呢?

最后一层,八九十句。烛之武提醒秦穆公,晋国是秦国的竞争对手和潜在敌人。“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最终烛之武获得了成功,秦穆公接受了他的意见,与郑国结盟,并派将军协助郑国守城。

最后,请学生起来翻译最后一段。

结局部分,一波三折。秦国单独撤军,等于撕毁了与晋国的盟约,同时又与郑国结盟,对付晋国。晋国的愤怒可想而知,所以晋国大夫狐偃要求继续攻打郑国。可是晋文公反对,最终郑国得到保全,烛之武功莫大焉。

教师提问:“晋文公提出撤退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回答:第一,知恩图报;第二,从外交角度考虑,珍惜与秦国的盟约;第三,纯军事角度考虑,打不过。

教师提问:“结合课后的第三题,再思考一下,烛之武的外交艺术高明在何处,为何会成功?”

学生回答:首先,选择好了正确的说服对象;其次,说话的方式,语气,态度都很合适,特别注意循循善诱,让对方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最重要的是说话内容,始终围绕“利害”二字展开,不说空话,套话,而是大实话。

教师提问:“这场外交斗争,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生回答:烛之武的外交才能固然令人佩服,可是,我们也必须认清,弱国无外交。外交的胜利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国力的基础上,国家只有立足于自身的强大才能在外交中占据主动。烛之武的胜利从根本上说,不仅仅是他的口才和外交艺术,而是由于秦国与晋国两大国本身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郑国得到保全,是秦国和晋国两大国为了求得一种政治均势,暂时妥协的结果。烛之武可以救郑国一时,不能救郑国一世。弱国、小国不能从根本上强大,哪怕有一百个烛之武这样的外交家也无济于事。

三、课后反思

优点:内容丰富,全面;讲解深入,细致;条理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丰富。

不足:语言的组织和逻辑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提问和启发还需要用心设计。怎样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如何打好文言文阅读的基础。

文言文讲解的重点,还是在字词上,学生必须从字词句入手,字是通假字,词使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是特殊文言句式,主要是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和倒装句。尤其是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重点的段落,篇章还需要学生背诵下来。

第五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文情节说出烛之武在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何处。2.能辨析“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实词与“若、说、辞、鄙、微、之”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能通畅地朗读全文。教学设计: 1.学情:初中时,学生学过《左传》中《曹刿论战》,对左传中人物刻画的方法和事件的叙述有了初步的感受。但是要深入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教师可设计几个小问题,分解目标,然后让学生综合评析。课后有条件的自读《左传》。2.教材:文章篇幅不长,是写人的典范文章,其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的笔墨较多。因为情节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久远,可以补充相关的史实,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3.教法:诵读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解题 1.一学生读课文注释①。2.教师补充: ⑴关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⑵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投影显示:介绍古代文化常识——姓名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郑通志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投影显示:古代姓名的由来 1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尧虞舜夏商周姬姚姜 2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齐鲁韩赵魏秦楚宋卫 地名:东郭南宫西门欧阳 3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司徒帅尉 职务:巫乐陶屠卜施商 4以动植物为姓--牛马龙熊(可能是氏族图腾)杨柳 5以数字为姓--伍陆万 6少数民族的姓--金翦萨慕容 参考资料:姓氏由来(选自延陵氏第网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极大的大国,汉族占绝大多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故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姓氏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中国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

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

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

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

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

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

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

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

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

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

十、以谥号为姓。

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

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投影显示: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③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秦伯说(“说”同“悦”)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2.一学生读。3.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投影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教师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补充资料: ①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②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③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④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4.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问:①.秦晋“分别驻军”有什么重大意义? ②.郑国为什么不向楚国求救?

四、布置作业 1.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2.抄写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回答:编年体史书。2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投影显示:(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学生稍作思考,然后一一作答)回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二、学生质疑 引导学生质疑,词语解难(给学生5分钟时间,将难理解的语句画出,并提出来)学生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应如何理解?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又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于”根据语境,只能译成“对”。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佚之狐对郑伯说,可见语境不同,词义会发生变化。学生提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在句中该如何理解? 明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原为名词,由于它后面带了宾语“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为动词,当作“驻扎”讲,应译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这种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少。又例:“越国以鄙远”中的“鄙”“远”。“鄙”原为名词,当“边邑”讲,但在句中根据语境应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而“远”原为形容词,但在句中指“郑国”,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再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东”“封”均为词类活用。“东”原为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封”原为名词“疆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投影显示 例句出处类型释义 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名词作动词名词“事”用作动词:服侍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词作状语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说用的工具 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者说》动词作状语动词“嗣”用作动词“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4.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在此作用动词:擅长 5.醉醇醲而饫肥鲜《卖柑者言》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肥、鲜”均充当“饫”的宾语,用作名词:肥肉、鲜鱼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同学们要在多次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其规律。提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的“而”应如何理解?“是”当什么讲? 明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义项(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投影显示 1.若 例句出处释义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刻舟求剑》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史记陈涉世家》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殽之战》表假设 2.说 例句出处释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劝说 请说之《墨子公输》陈述 公输盘不说(同“悦”)《墨子公输》高兴 3.辞 例句出处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婉言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命令 皆好辞而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文学(词、赋)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今者出,未辞也《史记鸿门宴》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推辞 4.鄙 例句出处释义 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洪迈:《方腊起义》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浅薄 5.微 例句出处释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梦溪笔谈》微小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卖油翁》稍微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不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荆轲刺秦王》即使不是 6.之 例句出处释义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记》他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我 荆之地,方五千里《墨子公输》的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出处释义 慎之!徐珂:《冯婉贞》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站》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到、去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四、课堂练习

(一)投影词语:选择正确含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秦伯说,与郑人盟 a你a陈述 b假如b杂说,一种文体 c好像c高兴 3不辞劳苦4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a 告别 a 边远的地方 b 推辞

b 浅陋

c 推托 c 边境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 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a 如果没有

a 的 b 稍微,略微 b 助词,不译 c 暗暗地 c 他们

(二).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五、布置作业 1.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2.试背课文。第三课时

一、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2.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关于停顿。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属于语法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关于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关于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过程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重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要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关于语气、语调。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这些内容同样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读指导,故后面将不在赘述)3.范读(提醒学生要认真听)4.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5.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领读,齐读)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让一位诵读基础好的同学先读一遍)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领读,齐读)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齐读)第三自然段(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领读,齐读三段)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学生思考,讨论)明确: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再齐读一遍)第四自然段 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齐读,然后指名学生读)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齐读课文)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郑 危在旦夕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 夜缒而出 秦军乃还(义勇)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 晋亦去之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结合板书,尝试背诵)

二、人物形象分析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②讨论 如果你是郑国人,你会怎么做? 你同意晋文公的决定吗?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2.阅读《晋公子重耳之亡》,进一步了解与本文相关的历史史实。

下载《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过程:1.先由学生就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学生大概提了这些:(1)“今急而求子”不懂(2)“若舍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知其难......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5则范文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等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故事情节,学会分析烛之武等人人物形象。 3、学习古人机智善辩以及强烈的爱国主......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字等文言知识。 2、对文章情节的把握,烛之武等人人物的形象分析。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一、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0篇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了说明我的教学设想,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

    烛之武退秦师 整理教案

    高2013届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 重庆市万州新田中学罗文昌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诵读,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文章中出现......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并翻译文言文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