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信息化教学设计)
附件1
2016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
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6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具体比赛方案如下:
一、奖项设置
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0%,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30%;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若干。比赛获奖名单将经江苏教育网公示、省教育厅审定后公布。获奖的部分优秀作品将代表江苏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项目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1.组别设置
(1)专业课程一组(生化与药品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2)专业课程二组(土建大类,水利大类)(3)专业课程三组(艺术设计传媒大类)(4)专业课程四组(公安大类,法律大类)
(5)专业课程五组(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资源
开发与测绘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轻纺食品大类)
(6)专业课程六组(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旅游大类,公共事业大类,文化教育大类)
(7)公共基础课程一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8)公共基础课程二组(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9)公共基础课程三组(其他公共基础课程)2.赛项要求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展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已用于课堂教学,教学应用效果突出。
3.比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提交视频、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主讲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录制软件不限,MP4格式),讲解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实际成效。
4.参赛名额
每校参赛作品各组不超过1项。
三、参赛要求
(一)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参赛教师应是学校在职教师。各赛项均可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
(二)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中获奖的学校,可额外增加1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参赛名额,不限比赛组别。
(三)参赛内容应依据教育部已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四)参赛作品的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为:视频压缩采用H.264(MPEG-4 Part10:profile=main,level=3.0)编码方式,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5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帧率为25f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音频采样率48KHz,码流率128Kbps(恒定)。
(五)每个参赛作品须提交以下参赛材料。(1)书面材料:报名表一式2份、教案一式7份、说课稿一式7份;(2)光盘:1张,包括视频(作品)以及上述书面材料的WORD电子版。
(六)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出现问题由参赛者承担责任。
(七)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将在非商业用途场合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共享。
(八)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除报名表之外,其他参赛资
料任何地方不得出现院校和教师的信息。
(九)已参加过近两年全国、全省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作品以及教师不得参加本次比赛。
第二篇:2014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附件1
2014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
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4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拟定于2014年7月举行,具体比赛方案如下:
一、奖项设置
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若干。比赛获奖名单将经江苏教育网公示、省教育厅审定后公布。获奖的部分优秀作品将代表江苏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项目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1.组别设臵
(1)语文类(含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组
(2)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大类组(3)电子信息专业大类组(4)轻纺食品专业大类组(5)文化教育专业大类组(6)其他专业组
其中(1)-(5)组的优秀作品可推荐参加全国大赛。2.赛项要求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3.比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赛前完成教学设计,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参赛教师自备笔记本电脑参加比赛。
4.参赛名额
每校参赛作品不超过3项,且每组不超过1项。5.参赛材料
每个参赛作品须提交以下参赛材料:
⑴书面材料:报名表一式2份、教案一式5份、说课稿一式5份;
⑵光盘:1张,包括现场讲解演示内容,以及上述书面材料的WORD电子版。报送的材料应与比赛现场使用的一致。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1.比赛内容
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优秀作品可推荐参加全国大赛。
2.赛项要求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与教学效果。
(1)参赛作品应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2)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不超过45分钟。
(3)参赛教师应选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平台(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vic)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资源免费使用范围仅限于2014年全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大赛专用平台尚未覆盖的资源,参赛教师可自行选取或制作,上传到大赛专用平台后使用,上传的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此赛项为个人赛,不接受团体报名。3.比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提交视频、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实际课堂教学,录制成视频提交大赛组委会,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
4.参赛名额
每校参赛作品不超过1项。5.参赛材料
每个参赛作品须提交以下参赛材料:
⑴ 书面材料:报名表一式2份、教案一式5份; ⑵ 光盘:1张,包括不超过45分钟的课堂教学录像,以及上述书面材料的WORD电子版。
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与教学设计内容一致,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视频应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视频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不允许另行剪辑。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为:视频压缩采用H.264(MPEG-4 Part10:profile=main, level=3.0)编码方式,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500 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帧率为25f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音频采样率48KHz,码流率128Kbps(恒定)。
(三)网络课程比赛 1.比赛内容
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优秀作品可推荐参加全国大赛。
2.赛项要求
本赛项考察教师在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条件下,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能力。
(1)参赛作品应体现学习过程管理的特点,满足网络条件下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求,推动课程内涵建设,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2)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课程进行开发,已经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公共网络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成员不超过5人。
3.比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的网址和有关材料,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
4.参赛名额
每校参赛作品不超过1项。5.参赛材料
每个参赛作品须制作参赛作品网站,并将网址和评审所需的其他材料(如教师用帐号、学生用帐号等)填入报名表中。请提交报名表书面材料一式2份,同时将WORD电子版发送到jsdasai@126.com。
三、参赛要求
(一)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参赛教师应是学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
(二)参赛内容为教育部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所含专业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
(三)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四)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将在非商业用途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共享。
(五)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
(六)已参加过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不参加本次比赛。
四、材料报送
各比赛项目的参赛材料请用档案袋单独封装,并将报名表复印件粘贴在档案袋外。书面材料一律用A4纸竖装,双面印刷,软皮平装;除报名表外,材料的其他位臵不得出现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
各校请于2014年6月26-27日,将各比赛项目的参赛材料寄送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田家炳楼北楼501室,联系人:孙加翠,邮编:210097)。电子材料发送到指定邮箱,并电话确认。
联系人: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孙加翠,联系电话:025-83598787;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徐庆、徐冰,联系电话:025-83335159,025-83335559。
2014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发布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vic,工作QQ群号:148144650。
第三篇:1.2015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附件1
2015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
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5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定于2015年7月中旬举行,具体比赛方案如下:
一、奖项设置
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0%,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30%;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若干。比赛获奖名单将经江苏教育网公示、省教育厅审定后公布。获奖的部分优秀作品将代表江苏参加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下简称“全国大赛”)。
二、比赛项目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1.组别设臵
(1)公共基础课程组(英语)(2)农林牧渔大类组(3)交通运输大类组(4)财经大类组(5)旅游大类、公共事业大类组(6)其他专业大类组
其中(1)-(5)组的优秀作品可推荐参加全国大赛。2.赛项要求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3.比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提交视频、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录制软件不限),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的实际效果。
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为:视频压缩采用H.264(MPEG-4 Part10:profile=main,level=3.0)编码方式,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5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帧率为25f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音频采样率48KHz,码流率128Kbps(恒定)。
4.参赛名额
每校参赛作品不超过3项,每组参赛作品不超过1项。5.参赛材料
每个参赛作品须提交以下参赛材料:
⑴书面材料:报名表一式2份、教案一式5份、说课稿一式5份;
⑵光盘:1张,包括讲解视频,以及上述书面材料的WORD电子版。报送的材料应与讲解视频使用的一致。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1.比赛内容
参赛内容自选,不限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优秀作品可推荐参加全国大赛。
2.赛项要求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1)参赛作品应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与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2)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原则上控制在35-45分钟。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使用教学资源须保证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
3.比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提交视频、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和教案进行实际课堂教学,录制教学过程视频。
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与教学设计、教案内容一致,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视频应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不允许另行剪辑。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同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4.参赛名额
每校参赛作品不超过2项,参赛作品不能有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的重复。
5.参赛材料
每个参赛作品须提交以下参赛材料:
⑴ 书面材料:报名表一式2份、教案一式5份; ⑵ 光盘:1张,包括课堂实录视频,以及上述书面材料的WORD电子版。
(三)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1.比赛内容
分设4个不同参赛内容的组别,具体教学内容、操作要求和设备清单将另行通知(详见http://www.xiexiebang.com,并电话确认。
联系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陈松,联系电话:025-85842266;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徐庆、徐冰,联系电话:025-83335159、025-83335559。
2015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发布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工作QQ群号:451307050。
第四篇: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5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5年11月7日-9日。11月6日报到。2.比赛地点: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比赛项目 1.中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数学、物理、化学)、专业课程一组(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课程二组(轻纺食品类)、专业课程三组(教育类、休闲保健类、体育与健身类)、专业课程四组(文化艺术类、司法服务类)。(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自选,不限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服装立体裁剪” “机油泵拆装检测”两个教学内容组。2.高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英语)、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大类)、专业课程二组(交通运输大类)、专业课程三组(财经大类)、专业课程四组(旅游大类、公共事业大类)。(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自选,不限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心肺复苏” “PLC控制电动机启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两个教学内容组。3.军事职业教育组。
具体方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另行通知。
四、赛项要求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1)参赛作品应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与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2)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原则上控制在35-45分钟。
(3)参赛教师应选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资源免费使用范围仅限于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教师可将大赛专用平台及其教学资源下载安装到本地计算机使用。大赛专用平台尚未覆盖的资源,参赛教师可自行选取或制作,通过平台添加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功能导入后调出使用,自行添加的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针对给定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1)参赛教师自定义教学情境,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用好现场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数字资源,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完成规定的操作,并展示操作效果。(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五、比赛内容
1.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或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参赛内容为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应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3.参赛内容为专业技能课内容的,应依据教育部已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或《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4.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各教学内容组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六、比赛办法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录制软件不限,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的实际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案实施课堂教学(35-45分钟),录制课堂教学视频提交大赛组委会,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
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课堂实录视频应与教学设计、教案内容一致。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七、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教育部。
2.组织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江苏省教育厅。
3.承办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
4.协办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2.秘书处
秘 书 长:高
阳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副秘书长: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黄子亮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副处长 3.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徐玉彬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委
员:武马群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赵
林
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单从凯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4.评判委员会
主任委员: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委
员:姜丽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魏 民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助理
九、奖项设置
1.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
十、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参赛,各参赛队参赛教师须经各省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产生。省级比赛原则上于2015年8月10日前完成。
2.参赛教师须为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
3.已参加过往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不得参加2015年比赛。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5.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公益性共享。
6.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省市、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
7.各参赛队报送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参赛作品,每个小组不超过2件;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不得有课程(公共基础课)或专业类(大类)的重复;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参赛作品,每个教学内容限报1件。
8.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专用平台可从大赛官方网站登录,该平台(www.xiexiebang.com/itc/)为大赛教学资源支持平台,各赛项参赛教师均可申请免费下载平台软件及其教学资源。
十一、资料报送要求
1.本届大赛的报名和电子版材料提交工作以参赛队为单位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www.xiexiebang.com。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9.上述各项材料提交后,请与组委会电话确认。
10.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经网络初评后,公布入围决赛教师的名单及决赛材料报送要求,同时公布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的材料报送要求。
十二、大赛同期活动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视频制作要求
发布日期:2015-06-26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5〕21号)和《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相关工作安排,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参赛作品,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的实际效果;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参赛教师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案实施课堂教学(35-45分钟),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参赛视频具体制作要求如下:
一、录制软件
录制软件不限,参赛教师自行选取。
二、视频信号源 1.稳定性
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2.信噪比
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3.色调
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4.视频电平
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三、音频信号源 1.声道配置
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2.电平指标
-2db—-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3.信噪比 不低于48db。4.其他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四、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压缩格式
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2.码流
动态码流的码率为1024Kbps(125KBps)。3.分辨率
(1)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2)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
(3)在同一参赛作品中,各机位的视频分辨率应统一,不得标清和高清混用。4.画幅宽高比
(1)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选定4:3;(2)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的,选定16:9;
(3)在同一参赛作品中,各机位的视频应统一画幅宽高比,不得混用。5.帧率 25帧/秒。6.扫描方式 逐行扫描。
五、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压缩格式
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2.采样率 48KHz。3.码流
128Kbps(恒定)。
六、封装格式 采用MP4格式封装。
七、其他
1.视频和音频的编码格式务必遵照相关要求,否则将导致视频无法正常播出,延误网络评审,影响比赛成绩。
2.视频和音频的码流务必遵照相关要求。按要求制作的视频,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10分钟讲解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的35-45分钟教学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码流过大的视频,播放时会出现卡顿现象,延误网络评审,影响比赛成绩。
3.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省市、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参赛视频切勿泄露相关信息。4.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视频均可出现教师形象。
第五篇: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范文模版]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3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3年10月19~21日。10月18日报到。2.比赛地点:江苏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比赛项目 1.中职组。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设交通运输类专业组、财经商贸类专业组。(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德育组、英语组、农林牧渔类专业组、旅游服务类专业组。(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2.高职组。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设土建大类专业组、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专业组。(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组、数学组、制造大类专业组、医药卫生大类专业组。(3)网络课程比赛。
四、赛项要求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此项目考察参赛教师对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和应用能力,媒体的选择及其表现能力,以及教学过程中软件的使用效果。参赛软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设计,遵循现代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生源特点,满足教学需求。
(1)参赛软件应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一个职业岗位进行开发,可为学生用自主学习软件、仿真实训软件等。
(2)参赛软件应体现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特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能实现助教、助学、仿真实训、考核等功能,明显改进教学与实训效果。软件选题应具有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3)参赛软件开发平台和制作工具不限,软件风格、形式不限,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能够脱离平台运行。
(4)参赛软件应由参赛教师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成员不超过5人,单位报名不列个人姓名。参赛者应拥有参赛软件的版权。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此项目考察教师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系统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
(2)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或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教学情境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教学应用效果突出的作品。此赛项为个人赛,不接受以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此项目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实训现场资源、虚拟实训资源及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应针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讲解信息技术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操作现场提供的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演示操作效果。
(1)参赛教师应根据给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利用现场提供的实体环境和自行开发的虚拟环境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
(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信息化环境和教学设施、设备,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此赛项为个人赛,不接受以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4.网络课程比赛。
此项目主要考核参赛教师在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条件下,设计、制作和运用便于“学习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的基本技能,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深度实施,推动课程内涵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课程进行开发,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2)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成员不超过5人,单位报名不列个人姓名。参赛者应拥有参赛作品的版权。
(3)参赛作品应是已经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公共网络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
五、比赛内容
1.中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作品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和英语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8〕7号)、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参赛作品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2.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参赛教学内容限定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中的“数字显示时钟的制作与调试”有关内容,土木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建筑CAD》有关内容,加工制造类专业基础课程《CAD/CAM技术》有关内容。3.高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作品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职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可参加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组比赛。参赛作品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且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4.高职组网络课程比赛。
参赛作品教学内容不限学科和专业,可以是公共基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参赛作品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且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
六、比赛办法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此项目采取网络初评与现场决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软件制作。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展示参赛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展示、讲解多媒体教学软件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采取网络初评与现场决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预期的教学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3.信息化实训教学。
此项目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4.网络课程。
此项目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的网址和有关材料,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网络评审。
七、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教育部。
2.组织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江苏省教育厅。
3.承办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
4.协办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
八、组织机构 1.组委会
顾
问:鲁 昕 教育部副部长 曹卫星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季建业 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延申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主任委员:葛道凯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王延觉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推进办公室主任
王继平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刘素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巡视员 沈 健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许仲梓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晓茅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
副主任委员:王扬南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雷朝滋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
徐玉彬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苏雨恒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 蔡 耘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罗方述 教育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杨湘宁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潘东标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
委 员:葛维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 处长
武马群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赵 林 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林庆平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立军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单从凯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梁晓峰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处长 各代表队领队 2.秘书处
秘 书 长:葛维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 处长
副秘书长:尹伟民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梁晓峰 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处长 3.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徐玉彬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委 员:武马群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赵 林 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单从凯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4.评判委员会
主任委员: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委 员:姜丽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研中心副主任
魏 民 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九、奖项设置
1.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
十、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进行网络报名,各代表队沿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用户名和密码。
2.中、高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各代表队每个小组的参赛作品不超过2件。如: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中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交通运输类专业组的作品参赛,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数学组的作品参赛。3.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各代表队每个教学内容的参赛作品限报1件。4.高职组网络课程比赛的参赛作品不得有学科(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大类(专业课,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为准)的重复。如: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2件语文学科或2件文化教育大类的作品参赛。
5.参赛教师应是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6.已参加过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原则上不参加2013年比赛。
7.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8.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将在非商业用途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共享。9.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10.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
11.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录制讲解视频专用软件和使用教程在大赛官方网站下载。12.凤凰创壹虚拟现实三维互动教学平台作为大赛支持平台,参赛教师可从www.xiexiebang.com,qgxxhds@163.com。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9.上述各项材料提交后,请与组委会电话确认。
10.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经网络初评后,公布入围决赛教师的名单及决赛材料报送要求,同时公布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的材料报送要求。
十二、大赛同期活动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