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2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

第一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一: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评分指标(1)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评分指标

(征求意见稿)注意问题:

一、对照教学设计指标要求进行检查,最好不要有大的缺项;

二、本教学设计的特色是什么?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最好精炼成一句话标题。让专家容易把握。

三、图、文、音、视、动画等素材选取适当。不能只说用了,最好有具体展示,让专家相信你确实用了,而不是仅仅说说而已。

四、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重难点问题,如何佐证支撑。篇二:5-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发布日期:2014-06-10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4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4年11月1日-3日。10月31日报到。2.比赛地点:江苏省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比赛项目 1.中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语文组、公共艺术课程组、石油化工专业类组、医药卫生专业类组、公共管理与服务专业类组。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声光实用型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建筑桁架模型设计”两个教学内容组。2.高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语文类课程组、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大类组、电子信息专业大类组、轻纺食品专业大类组、文化教育专业大类组。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

(3)网络课程比赛。

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

四、赛项要求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与教学效果。

(1)参赛作品应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2)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不超过45分钟。

(3)参赛教师应选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资源免费使用范围仅限于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大赛专用平台尚未覆盖的资源,参赛教师可自行选取或制作,上传到大赛专用平台后使用,上传的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此赛项为个人赛,不接受团体报名。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针对给定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设备操作的能力。

(1)参赛教师应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整合现场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数字资源,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展示操作效果。

(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4.网络课程比赛。

本赛项考察教师在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条件下,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能力。

(1)参赛作品应体现学习过程管理的特点,满足网络条件下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求,推动课程内涵建设,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2)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课程进行开发,已经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公共网络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成员不超过5人。

五、比赛内容

1.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艺术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厅〔2013〕2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2.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3.“声光实用型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应参照中职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有关内容,“建筑桁架模型设计”应参照中职土木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及相关课程内容。

4.参赛内容为高等职业学校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可参加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语文类课程组比赛。

5.参赛内容为教育部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所含专业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

六、比赛办法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使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软件,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的实际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不超过45分钟的实际课堂教学,录制成视频提交大赛组委会,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

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与教学设计内容一致,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视频应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视频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不允许另行剪辑。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4.网络课程比赛。

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的网址和有关材料,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网络评审。

七、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教育部。

2.组织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江苏省教育厅。

3.承办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

4.协办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

八、组织机构 1.组委会

顾 问:鲁 昕 教育部副部长

曹卫星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缪瑞林 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延申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主任委员:葛道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葛振江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

雷朝滋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副主任

陈 伟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

杨 进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沈 健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胡万进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晓茅南京市教育局局长 副主任委员:王扬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徐玉彬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蔡 耘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罗方述教育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杨湘宁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潘东标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

委 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陈 武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培训处处长

舒 华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副处长

阳 军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综合处处长

朱 峰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人才处处长

武马群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赵 林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林庆平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单从凯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尹伟民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梁晓峰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处长

各代表队领队 2.秘书处

秘 书 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副秘书长:尹伟民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梁晓峰南京市教育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处处长 3.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徐玉彬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委 员:武马群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赵 林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

单从凯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常务副主任 4.评判委员会

主任委员:程建钢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委 员:姜丽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魏 民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九、奖项设置

1.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

十、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各代表队参赛教师须经各省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产生。省级选拔原则上不晚于2014年7月31日完成。2.各代表队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进行网络报名,沿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用户名和密码。

3.参赛教师应是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4.已参加过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原则上不参加2014年比赛。

5.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6.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将在非商业用途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共享。7.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

8.中、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各代表队每个小组的参赛作品不超过2件。如: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中职语文组的作品参赛,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3件高职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大类组的作品参赛。

9.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各代表队每个教学内容的参赛作品限报1件。10.高职组网络课程比赛的参赛作品不得有课程(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大类(专业课,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为准)的重复。如:同一代表队不可报送2件语文课程或2件文化教育大类的作品参赛。

11.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录制讲解视频专用软件和使用教程在大赛官方网站下载。

十一、资料报送要求

1.本届大赛的报名和电子版材料提交工作以代表队为单位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进行。

2.请各代表队于2014年8月22日前,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网上报名工作,于2014年9月5日前,完成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和网络课程比赛的网上报名工作。

篇三: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5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5年11月7日-9日。11月6日报到。2.比赛地点: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比赛项目 1.中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数学、物理、化学)、专业课程一组(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课程二组(轻纺食品类)、专业课程三组(教育类、休闲保健类、体育与健身类)、专业课程四组(文化艺术类、司法服务类)。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自选,不限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服装立体裁剪” “机油泵拆装检测”两个教学内容组。2.高职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设公共基础课程组(英语)、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大类)、专业课程二组(交通运输大类)、专业课程三组(财经大类)、专业课程四组(旅游大类、公共事业大类)。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参赛内容自选,不限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心肺复苏” “plc控制电动机启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两个教学内容组。3.军事职业教育组。具体方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另行通知。

四、赛项要求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1)参赛作品应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与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2)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原则上控制在35-45分钟。

(3)参赛教师应选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资源免费使用范围仅限于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教师可将大赛专用平台及其教学资源下载安装到本地计算机使用。大赛专用平台尚未覆盖的资源,参赛教师可自行选取或制作,通过平台添加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功能导入后调出使用,自行添加的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教师为第 一完成人。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针对给定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1)参赛教师自定义教学情境,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用好现场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数字资源,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完成规定的操作,并展示操作效果。

(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五、比赛内容

1.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或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参赛内容为高等职业学校公共 基础课的,应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3.参赛内容为专业技能课内容的,应依据教育部已发布的《中等职 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或《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4.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各教学内容组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六、比赛办法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录制软件不限,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的实际效果。经网络初评入围决赛的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案实施课堂教学(35-45分钟),录制课堂教学视频提交大赛组委会,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

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另行通知)。课堂实录视频应与教学设计、教案内容一致。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第二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2012 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二)

参赛课程:参赛内容:授课学时:参 赛 教 案

生理学基础

听觉器官及其保护 学时

《听觉器官及其保护》教案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授课地点 授课人数 教具准备 / 人体生理功能 多媒体网络实验室

50人

教学对象 总 学 时 授课学时 授课形式

2011级中职护理班

72学时 2学时 网络教学 讲-练结合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网络平台、耳的模型

1.内容处理:原教材是新课改教材,内容为《听觉器官功能》,删减 了大量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外耳及中耳的功能、内耳的功能、前庭器官的 功能及听觉测试实验。根据行业的需求及发展,结合课程标准及以往课程、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处理。

扩充:1.耳的结构;2.听力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关于耳的结构这 部分内容,学生在解剖学中学过,但大部分遗忘,故增加进来;而听力的 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是护士工作的职责,为培养符合社会及临床需要的护 士,在教学中补充和拓展听力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2.分解任务:教学内容严格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护 理真实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为依据,将本次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工作 岗位要求设计为三个任务。

任务一 了解耳的结构 任务二 熟悉耳的功能

任务三 掌握听力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本单元是护理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生理学基础》的核心模块,依据护 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职业岗位要求,确定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耳的结构并会能对模型进行拆装; 2.能复述声波传到的主要途径; 3.能进行声波传导途径的测定; 4.判断影响听力的因素及保护措施。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网页、书本,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

2.采用任务驱动法,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分析解决 问题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情感与价值观:

能体会听觉异常病人的心理,同情并理解病人,社会实践过程中体现 爱心、责任心。内容安排

教学目标 重点为掌握听力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由于听力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对现实生活非常重要,学生今后在生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活和临床工作应用广泛,故作为重点内容。

难点为熟悉耳的功能。

由于该内容非常抽想,学生很难理解,传统教学很难实现这一目标。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如 3D仿真技术、视频等技术等突破了这一难点。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 2011 级中职护理班学生(一年级),均为女生,十四五岁,初中毕业后进入我校,好奇心强,表现欲望强,善于模仿,喜 欢上网,喜欢参与性学习,但学习持续性不强,根据皮亚杰的青少年认知

学情分析 发展学说,她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她 们在学习生活中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是我们分组自主学习和小 组 PK奠定基础。另外他们刚刚接触医学知识,对职业岗位没有概念;有很 强的同情心、爱心,这些都为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了基础。

根据学教材分析、情分析及教学重、难点分析,为提高教学效率,实 现教学的最优化,课堂上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 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同时借助 3D仿真技术、WEB、FLEX在 线互动交流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目标。

课前:提前 1周通过班级 QQ群,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复习并查找相关资料。另外指导学生异质分组,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等,确保每人都有分工。

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通过 “爱耳日”视频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新课。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

教学策略 法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中做、做中学,做学合一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小组竞 赛等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利用网络平台及在线

测评系统,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 时调整教学进度。

课后:指导学生完成精品网课程站上的完成配套自测题,查漏补缺; 制作“爱耳”宣传海报;利用周末开展“微笑天使”志愿者活动。针对听 觉器官“结构复杂看不见、功能抽象难理解、日常保护很重要”的特点引 导学生查资料,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以小组为单位上传至网站上以利 于共享及评价。1.校内资源:

(1)实训资源:在校内实训场所中,利用解剖实验室耳的标本、模型,为生理学基础课程所用;

(2)信息资源:校园网络平台系统,将教学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

资源整合 后上传到校园网上的《人体生理学》精品课程平台上,将 3D仿真技术、WEB、FLEX在线互动交流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校内资源最大化共享。

2.行业资源:利用我校校院合作办学的资源与优势,学生教师到临床 采集相关病例,给学生进行案例教学,同时利用远程视频会议平台让学生 和临床医生在线交流,让专家给学生讲解常见耳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参与指导小组的划分: 1.组长由成绩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2.各小组均有一名技术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

角色分配 3.各小组均有成绩优秀、中等和较差的学生;

每组选出组长、助手、发言人、记录员、后勤保障员等,确保每人都 有分工。

教师角色:引导者、协助者、管理者、参与者。

教学评价主要是系统给予及时评价,另外,还有以下评价方式: 1.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和演示给予及时鼓励评价(包括其他同学)。

教学评价 设 计 2.对每一个任务的操作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点评与讲解。3.展示学生设计宣传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4.结合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点评。

5.展示各小组竞赛作品,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获胜者给予增加平

时分。

教学过程设计流程图

创设情景 明确任务:“爱耳日”视频

(5 分钟)

学生思考

动态模拟 实施任务(65 分钟)

任务一: 了解耳的结构(20 分钟)

任务二: 熟悉耳的功能(20 分钟)

任务三: 掌握影响因素(25 分钟)Flash 交互动画 Flash 拼图游戏 教师巡视

三维仿真 Flash 动画

教师巡视

Flash 动画

WEB在线互动交流

教师巡视答疑 观察分析结果

Flash拼图游戏是否正确?

分析基本正确?

课后继续在线练习巩固知识

对对碰游戏闯关成功?

否 学习的平台

学习的平台

课后继续在线练习巩固知识

教师巡视答疑 观察分析结果

互动交流 总结评价(10 分钟)

学生在线留言 填写自评表

教师点评、解答 填写评价表

在线学习拓展提高(10 分钟)

在线练习健康宣教 志愿者活动 制定护理方案

教师指导

精品课程网站

学习的平台

课后继续在线练习巩固知识

制定常见耳疾病的护理措施 完成“爱耳日”健康宣教海报的制作

开展“专业服务社会 学生走进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通过 QQ群发布学习

布置任务

1.复习旧知识

2.明确学习任务,并提前 查阅资料 3.进行异质分组

课前准备

1.课代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次上课前的早读、晚自习、及周末)复习、预习2.教师准备好本次课要用的听觉器官标本、模型

3.课前 10分钟,课代表组织学生学生着护士服、护士帽、配套的手提袋排好队提前进入护理实训楼中的解剖生理实训室(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强调护生的着装礼仪,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温故

知新的良好习惯 使用班级 QQ群,布 以及自主学习和 置学习任务,传递 信息检索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

信息。

辅助手段

播放全国“爱耳日”的科教宣

创设情境 确定任务(5分钟)

传片

创设情境 确定任务

引起学生学习的

观看全国“爱耳日”的科 思考,同时培养学 教宣传片。

用 暴 风 影 音 播 放 “爱耳日”宣传片

生学会分析问题

30秒。

及解决问题的方 法。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探究耳的结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 Flash交互动画;

1.提供信息资源:Flash 交 互动画

任务一: 了解耳的结构(20分钟)

动态模拟 1.Flash交互动 实施任务 画(65分钟)2.分组拆装耳 2.巡视课堂

3.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的模型 PK赛

3.Flash拼图游 戏

4.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3.拼图游戏:分组进行拼图游戏。2.PK赛:分组拆装耳的模型;

1.培 养 学 生 自 主学习的能力; 2.培 养 学 生 的 团 队 合 作 能 力 和竞争意识。

1.Flash 交 互 动 画;

2.Flash 拼 图 游 戏及在线评价系 统。

设计意图

辅助手段

5.调整教学进度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辅助手段

1.引导学生体验:声波是如何 传到内耳的?

1.探索并体验声波传

任务二:

熟悉耳的听觉功能(20分钟)

(65分钟)——声波传入内耳的 2.精讲点拨

途径 动态模拟 实施任务

入内耳的途径;

1.培养学生自主探 1.用三维仿真技术

展示声波传入内耳

2.写出声波传到内耳 究的能力;

引起听觉的主要过程。2.培 养 学 总 结 能 的途径

力。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供信息资源

(1)播放音频,引导学生感 受不同音量对听觉细胞的影

1.感受不同频率的声 响;

波刺激;

2.观看常见听力影响

任务三:

听力的影响因素及如

(2)播放听力影响因素的动

何保护耳

画,引导学生真实;

(25分钟)

(3)连线临床专家 ;

1.播放音频 2.引入实例 3.连线专家 4.测试游戏

(4)提供对对碰小游戏。2.查看后台 评价,了解 学生掌握情 况。

因素的视频; 3.分组讨论影响听力 的因素;

4.代表总结发言如何 保护听觉器官; 5.与临床专家交流; 6.分组进行对对碰闯 关小游戏。

设计意图 1.通过观看影响听 力因素的 Flash 动 画,让学生真实感 受不良习惯对听力 的危害;

2.分组讨论,对学 生进行头脑风暴锻 炼,代表总结发言 能增强学生的竞争 意识及及语言表达 能力;

3.与“临床专家交 流”,克服了学生课 堂学习的局限性,拓 展 了 学习的 空 间;

4.用学生喜闻乐见 的“对对碰闯关小 游戏”,活跃了课堂 气氛,增强了团队 合作能力,突出重 点。

辅助手段

动态模拟 实施任务(65分钟)

1.Flash动画; 2.在线交流系统 3.在线即时评价系 统。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辅助手段

1.在线了解评价系统对学生任 务完成情况的及时评价;

互动交流 总结评价(10分钟)总结评价

2.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

1.通过系统的及时 评价,克服了传统 教学过程中评价的

1.在线留言; 滞后性及难以保存 2.在线填写教学评价

现象;

表及学习评价表。

2.通过在线留言,利用校园网《人体

及时了解学生存在

生理学》精品课程 的问题;

网络平台进行。

3.通过填写在线教 学评价表及学习评 价表,及时了解学 生学习机教师教学 的情况,为今后更 好地开展教与学。

3.在线填写评价表。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课堂/课后完成:(1)在线测试(2)制定护理措施(3)健康宣教

1.布置课堂/课后拓展任

课堂/课后完成: 1.在线测试

在线学习拓展提高(10分钟)

2.制定护理措施 3.健康宣教 4.志愿者活动

务:

(1)在线测试(2)制定护理措施(3)健康宣教(4)志愿者活动 2.及时在网上查看拓展 任务完成情况,并给与评 价。

(4)志愿者活动 2.上传成果至人体生理 学精品课程网站上以共 享及评比所用。

1.培 养 学 生 持 续 学习能力; 2.培 养 学 生 实 际 应用能力; 3.考 虑 学 生 个 体 之间的差异,让每 一 个 学 生 都 发 挥 特长,参与到教学 活动中来; 4.培 养 学 生 竞 争 意识。

1.利用网络查找 相关资料; 2.利用我校青年 志愿者服务队在 社会上的影响,到 各社区、特殊机构 服务;

3校园网《人体生 理学》精品课程网 络平台进行。

设计意图

辅助手段 教学反思亮点之处:

1.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

整个教学过程由全国“爱耳日”视频创设情境,通过 3DMAX、Flash、WEB互动等多种技术,呈现了视频、动画、连线等多项信息资源,实现了学生递进、交互、自主、有趣地自主学习。

2.以生为本,突出岗位技能: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专 业基础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临床,让学生以临床思维思考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最终能制定常见耳疾病的护理措 施,能走进社区进行健康宣教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今后走向护理岗位奠定了基础。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行业专家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3.发挥校院合作办学优势:通过远程视频会议平台,让临床一线的专家给学生讲解耳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学生学习的时空得到拓展。

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在分组游戏时,太过于自我为中心,没能兼顾组中的其他同学,造成同学之间的不满等。2.实训室内部的设计不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

整改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及时调控与调整,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键入提要栏内容。提要栏独立于主文档,是对主文档的补充。提要栏通常放置在页面的左侧或右侧,也可以放置在页面的顶端或底端。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提要栏文本框的格式。] [键入提要栏内容。提要栏独立于主文档,是对主文档的补充。提要栏通常放置在页面的左侧或右侧,也可以放置在页面的顶端或底端。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提要栏文本框的格式。] [键入提要栏内容。提要栏独立于主文档,是对主文档的补充。提要栏通常放置在页面的左侧或右侧,也可以放置在页面的顶端或底端。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提要栏文本框的格式。] [键入提要栏内容。提要栏独立于主文档,是对主文档的补充。

第三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感悟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感悟

2016年11月26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济南职业学院,山东商业职业学院进行比赛。我作为一个观摩人员观看并听取了比赛的全过程。通过此次比赛感悟很深。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呢?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全新的教学方式。

信息化教学的方式

1.线上线下两种教学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网上自主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上公开课,微课,慕课。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网上学习,线下思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2.移动互联网融入学习。我们所存在的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移动终端,及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资源随时随地共享,相关App软件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便捷性。

3.三维模拟数字化教学,使教学更加简洁直观。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简单方便快捷的了解所学习的内容。与传统教学相比,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更加直观的展示了产品的构造。

4.游戏引入相关教学。通过各种游戏,通关游戏,纸牌游戏。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学考评的变革,改变传统的学习考评方式考期末考的方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 阶段进行综合考评。这种考评更能体现学生综合学习的效果。信息化教学更加侧重学生的过程性考核。

6.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力加强。通过手机APP。聊天软件等方式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能力。

7.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改变的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思维也会相应的提高。8.任务驱动导向改变以往教学方式。明确教学任务,以教学任务为导向。提高学习效率。

9.建立建设校园资源库。丰富教学资源。给同学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的平台。10.运用翻转课堂课前发布任务,课上提出问题,以教学任务为导向,提高教学效率。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及课后总结。

信息化教学必将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的技能。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力,也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加方便的学习。

第四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解析

摘 要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信息化教学领域唯一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教师教学比赛。自2010年开办来以,大赛吸引了30万职业教育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分析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背景、举办成效和发展趋势,并以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为例,分析参赛应做好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2-0043-04

一、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简述

(一)背景简介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始办于2010年,第一届主要参赛对象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赛名称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自2012年起,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纳入大赛参赛范围,大赛更名为“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此项赛事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职成司、教师司、信推办、工信部人教司和承办省教育厅共同组织实施,是考核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国家级赛事,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1]。

(二)赛项设置

6年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从参赛院校级别到分赛项设置都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只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两个分赛项;2011年,增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分赛项;2012年,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纳入参赛对象;2013年,中职组比赛取消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分赛项,增设信息化实训教学分赛项;2014年,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赛事都取消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分赛项,增设信息化课堂教学分赛项,同时参赛选手由个人参赛拓展到团队参赛;2015年,高职组取消网络课程分赛项,增设信息化实训教学分赛项。至此,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和高职组均设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实训教学、信息化课堂教学3个分赛。见表1。

二、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举办成效

(一)引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目前在信息化教学领域唯一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赛事,大赛的权威性以及影响力不言而喻。仅2015年,就有来自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和解放军的989件作品,2277名教师参加了全国总决赛。由于进入全国总决赛有严格的名额限制,竞争激烈,所以参加国赛的选手基本都是经过校赛、市赛、省赛层层推荐、选拔才获得国赛参赛资格的。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5万~6万教师直接参与该项赛事,大赛开办6年来,累计教师参与人数达30万人次。

从2011年起,在大赛官网上专门设获奖作品视频展示专栏,供教师观摩、学习。这些优秀获奖作品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开发、教学组织实施、教学成效、特色等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具有一定引领作用,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普及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二)提升参赛教师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

校、市、省、国家4级选拔的竞争机制有力激发了教师学习、应用信息化的意识,由“被动茫然”走向“主动认知”。此外,从2011年起,大赛组委会在国赛期间增设了专家报告。省、市、校等各级组织单位在选手备赛期间,围绕大赛开展的各类专项培训,从教学顶层设计、教学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仪态仪表等多方面提升了参赛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执教能力。据大赛发展报告统计显示,平均每位参赛教师在备赛期间参加的各类专项培训时间累计达2.35个月[2]。

大赛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远不止赛前、赛中,更体现在赛后。据调查显示,赛后90%的教师能继续推广、应用大赛作品和成果、坚持开展信息化教学,78%的参赛教师能通过经验介绍、讲授公开课、组建信息化教学团各队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3]。另外,参赛教师在参与信息化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技术应用、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主动性更强了,绝大部分参赛教师成长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方面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个别教师成长为该领域的专家。

三、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发展趋势

(一)从重技术走向重应用

第一届大赛就设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分赛项自2014年起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化课堂教学分赛项;高职组也在2015年取消了网络课程分赛项的评选,增设了与中职组相同的分赛项――信息化实训教学。从中不难看出,在大赛的开办前期,更重视技术开发,强调信息技术和手段的先进性。而这几年的大赛,整体导向是偏运用,更强调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如何推广与应用。先进的教学软件、优质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才能体现它对教学的贡献。

(二)从重设计走向重效果

2014年、2015年,大赛组委会对各分赛项的评审指标进行了调整,其中教学设计分赛项原来的一级指标“内容呈现”和“技术应用”被“教学过程”指标取代,分值调整为30分。同时增设了“教学效果”这个一级指标,增加了“创新”指标的分值。见表2。

从教学设计分赛项评审指标调整来看,单独列出“教学效果”这个一级指标,而且分值为15分,说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期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从重教学设计走向重教学实施,从重教学实施走向重教学效果,实现了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理想与愿望。

(三)从重参赛走向重普及

2014年,大赛组委会将个人参赛拓展为团队参赛。赛制调整的引导性显而易见,就是让更多的职业院校教师参与到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中来,让更多的职业院校教师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此外,在一级评审指标“总体设计”中,增加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这一表述。见表3。强调学校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整体布局要能有效支持信息化教学的普及。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大赛已不是单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开发与应用,更关注学校乃至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对信息技术的接受与推广。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分赛项参赛分析

(一)选题是成功的开始

比赛不同于常规教学,主题要有突出的特色和现实意义。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于参赛。有些教学内容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是核心课程的重点内容,但由于过于专业需要有一定基础知识才能理解,所以这样的选题虽然“重要”,但不“大众”。例如,《成本会计》中的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需要有成本项目核算、产品成本计算等相关知识做铺垫,非专业人士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听得明白,搞得清楚。还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对非专业人士讲得明白,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实用,属于热点内容,但往往会出现撞车现象。例如,《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2015年全国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分赛项中入围总决赛的参赛作品共计127件,分“公共基础课程组别(英语)”“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财经大类”“旅游与公共事业大类”5个组别进行比赛,平均每个组别25项作品。“财经大类”组别中以“资金时间价值”为选题的参赛作品为3件。此外,“公共基础课程组别(英语)中”涉及“商务会餐”“酒店服务”“英文求职、简历撰写”的选题也很容易冲突。

虽然关于选题,在评审指标中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优质的选题可以让作品在评审时增色不少,同时也有利于推广、传播和应用。在选题时,除了要关注其特色和现实意义外,还要考虑这一选题所涵盖的教学内容是否对信息技术有较强的依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是否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如果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能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难点和重点,没有引入信息化元素的必要,这样的选题也是失败的。

(二)总体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分赛项,核心是“设计”,所以对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设计是大赛考核的重点,历年大赛评审指标中关于“教学设计”的分值都是最重的。

2015年关于总体设计指标的内涵描述可以概括为:

有依据。指标描述除了要求“教学目标明确”,还要求“有据”,即要对职业院校的教学对象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教学内容要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教学重难点要得当。

有策略。教学策略一定要符合国内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近年来,国外比较流行翻转课堂,国内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所以很多作品中都提及该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无法实现,反倒弄巧成拙。

有技术。大赛要求作品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这是对“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但不过分强调技术的高精尖,而是更注重技术的应用价值。

有反思。比赛作品应该是已经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过的教学任务,所以要求有完整、规范的教案。所谓完整,隐含着包括教学反思、教学过程调整等在内的,留有教学实施痕迹的,课程组教师能根据教案上课等在内的诸多细节体现。

(三)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实施过程要淡化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和中心地位,所以纯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不会引起特别关注。反之,分组研讨、组间对抗、课堂汇报等这些能体现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等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却非常容易被接受。同时有真实实践环境的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没有真实实践条件的要通过虚拟信息技术让学生模拟操作,这样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优势与特色才能被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四)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大赛作为一项比赛,在引领教师理念、技术、教学能力等方面提升的同时,却不能直接带动课堂教学的变革”是大赛自开办以来受到的主要质疑[4]。如何让优秀的大赛作品在实际教学中推广与应用,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一直是大赛举办方的不懈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召集相关部门及专家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对评审指标进行调整,增设“教学效果”这个一级指标,同时淡化对技术本身的追求,取而代之的是对“技术应用”的关注。从大赛评审指标的调整不难看出,信息化技术已经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用得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教学效果一定要在参赛作品中有所体现,而且还要对比说明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后效果的改进与提升情况。当然,教学效果不仅表现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更体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主动性更强了等学习态度、学习意识的转变和提升。这些都可以用教学现场学生学习过程的图片、视频来体现,既真实又具有感染力。

另外,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模式等的重构与改变也能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可以结合教学总体设计来阐述并组织实施。

(五)特色创新

即便特色创新在历年大赛的评审指标中所占分值不断调整,最高时20分,最低时10分,2014年、2015年都是15分,但这项指标始终都在一级指标评审体系中,足见创新的价值。创新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等。创新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与专业相结合、与课程相结合、与职业院校学生的特色及认知规律相结合,而且这种创新不能曲高和寡,要具有较大推广价值、要具有普及性,契合大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这一主导作用。

(六)作品展示

所有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都需要提供讲解视频(不超过10分钟)、教案、说课稿等相关资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讲解视频。其基本理念是:让外行听懂作品中讲授的知识,让内行认同作品中的教学组织形式,让观者有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的享受。“听懂”就是要将深奥的问题生活化、实例化,有“原来如此”的感悟;“认同”就是要将杂乱的知识点串成线、程序化,有“提纲挈领”的逻辑;“冲击”和“享受”就是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让专家评委有继续欣赏的渴望,信服该教师团队确实有这样的能力应用信息化手段上好该节课。

第五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发展报告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发展报告 □ 谢传兵 侯小菊 张少刚 【摘 要】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力求开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局面。

调研数据表明,大赛确实较好地发挥了激励作用,在自身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全面促进教师和职业

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特别在提升参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持续发展方面效果显著。根据大赛发

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态势分析,可以认为统筹建设、分类比赛、加强研究是完善大赛制度的理性选择和基 本方向。

【关键词】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教师发展;态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9—458x(2014)12—0084—06 引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 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 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 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 为贯彻落

实这一精神,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信 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引导 和促进机制,全面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自 2010年起,教育部牵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 学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五年来,在多个部门 的共同支持下,大赛在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信息 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6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 共同颁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 化教学大赛”。鉴于大赛对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 革创新的重大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大赛五年发展历 程的梳理及参赛教师相关情况调研数据分析,揭示大 赛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提高职业院校教师 水平的实际效果,分析大赛发展态势,提出进一步完 善大赛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大赛发展历程 1.大赛缘起与轨迹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由扩大规模向全面提高质量转变,2009年11月,教 育部在辽宁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 化建设现场会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会 议首次提出了举办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倡 议。出席该次会议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讲话中强 调,加快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快信 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三是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四是 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而倡议 举办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就是要通过赛事 制度化的竞赛机构,整合建设功能、彰显建设成效,其根本宗旨是为了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 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 化教学水平。

2010年12月11日,首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

息化教学大赛在沈阳市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3个地 区的256名教师参加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 设计的语文、数学、土木水利类专业、加工制造类专 业、信息技术类专业等共10个组别的比赛。至2014 年,大赛分别在沈阳(前两届)和南京(后三届)连 续举办5届,共有约4764名职业院校教师、2642件 84 DOI:10.13541/j.cnki.chinade.2014.12.0182 0 1 4 年 12 月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作品参加比赛。五年来,大赛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理念 先进、特色鲜明、思路创新的优秀作品,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位呈现信息技术在优化职业教育教学中的 优势。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以其独特的推 广应用价值、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受到广大专家和 教师的高度评价,为全面推动实践性教学过程与信息 技术的融合提供了范例。2.赛项设置变化

为突出大赛的导向性和公平性,引导和满足职业

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顺应广大职业院校教师的合理 诉求,五年来,大赛组委会在比赛范围、比赛项目、比赛内容、评审方式和评分指标等方面,坚持采取动 态调整机制,促进大赛走上不断优化的道路。作为首 次试点,2010年确定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多媒体教学 软件赛项,设定语文、数学、加工制造、土木水利、信息技术5个重点组别;2011年起,新增信息化实 训项目,突出职业院校实训教学转向虚拟环境与实体 环境的融合,并在大赛期间增设专家报告;2012年 起,将高职院校纳入大赛范围,促进了中高职教学改 革一体化衔接的进程;2013年新增高职组网络课程 赛项,引导职业院校教师更加关注资源的搜集和应 用;2014年新增课堂教学赛项,引导教师从重视教 学设计转向重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详见表1。赛项设置的变化,体现出大赛在引导方向上的不

断发展。其总体的思路就是要引导教师基于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实践,改进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大赛的实效 性和对教学实践的引领作用。在比赛内容方面,大赛 还紧密对接社会和产业最新发展动态,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突出了当前职业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 注方向。经过五年的不断完善,大赛在引导教学变 革、突出教学应用、对接产业动态、聚焦重点领域方 面,特征与效果显著。3.改进比赛方式

为构建国家-省市-地区-学校四级赛事体系,自

2012年起,大赛组委会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参赛代 表队要先行组织省市选拔赛,遴选地区优秀选手参加 全国大赛。在这一要求的影响下,到2014年,全部 省级(含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都组织开展了区域内 的选拔赛,大赛的影响力、覆盖面得到快速提升。为降低现场决赛的环境压力、提高大赛整体水

平,自2012起,大赛评审分为网络初评和现场决赛 两个阶段进行,各地推荐报名的全部参赛作品在通过 网络初评后,按60%的比例进入现场决赛。

为了保证大赛的科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

大赛评委从专家库随机抽选产生。五年期间,大赛建 立了最具权威性的评审专家库,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学 者和专家进入专家库,覆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行 业组织和职业院校,形成了代表国内职业教育信息化 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顶级库,专家力量深度参与了 大赛的项目设置、评审标准修订、比赛评判、报告 会、培训会等环节。

表1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设置一览表 [2]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组别 中职组

中职组对同一问题,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认识基本一 致。数据显示,84.25%的校长和管理人员认为,信 息化教学大赛对促进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的“作 用很大”(43.64%)或者“作用较大”(40.61%)。而 非参赛教师中,有66.61%的人认为信息化教学大赛 对促进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的作用很大或者作用 较大,显著高于“一般”、“作用不大”、“没有作用”。4.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提升和区域联动 访谈结果表明,无论教师是否参赛、无论是教师

还是管理人员,都高度认同大赛促进职业院校信息化 教学水平提升和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作用。被访谈者 的观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赛促进了教师信息化 教学水平提升,真正推动了职业院校教学方式的变 革;二是大赛促进了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智慧化建 设,从根本上引导和提升了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三是大赛搭建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创新的交 流平台,全面推动了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和教师水平的区域均衡。

在大赛整体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也呈现出较为

显著区域梯度差异。以2013年为例,在全国36个代 表队中,参赛获奖排名靠前的代表队(获奖数)为: 江苏(24)、辽宁(24)、大连(22)、北京(21)、宁波(19)、河南(19)、湖南(18)、吉林(17)、天津(16)、广东(15),其中东北地区3个、华北 地区2个、华东地区2个、华中地区2个、华南地区 1个,西北和西南地区没有进入前10名的代表队。[4] 大赛成绩的差异性,源自各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

建设进程与效果的差异性,同时体现出区域内通过大 赛整合相关建设工作的联动效果。以连续几年排在前 列的江苏为例,不仅长期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 制度化、常态化,还非常注重重点资源的建设。例 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下,先后成立了15个重 点专业建设协作组和9个特色项目建设协作组,与企 业合作共同开发了102门基于网络平台的专业核心课 程数字资源,重点解决了专业仿真实训教学资源不足 问题,并实现所有成员学校无偿共享,在省内所有职 业学校中逐步推广使用。同时,以组织大赛为契机,系统、深入、全面地研究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 改革的方向与趋势,特别是探索基于网络教学辅助平台支持下的新型学习活动,鼓励全体教师研究、总结 和推广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5] 辽宁和大连同在一个省区内,共同进入获奖 总数超过20个的第一方阵。考察辽宁的职业教育信 息化建设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辽宁省自2006年开始 投入专项资金开发重点专业的仿真实训软件,并面向 全省职业院校推广应用。[6] 到2008年,又同步推进

网络平台、教学资源、信息化队伍三个建设,构架了 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三级网络平台体系,构建了包括 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制作规范、统一的数据结 构、统一的仿真模拟环境、统一的用户管理在内的五 大标准,规范建设成果的应用。各项工作组织化程度 高,为深化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取得 大赛优秀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其他取得优秀成绩的区域,同样可以看到区

域性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亮点,如:北京、天津的 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湖南 的世界大学城(职业教育新干线)建设与推广,宁波 的“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及系统化的职业教育信 872 0 1 4 年12 月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息化教学专题培训,吉林的教育信息化省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工程,广东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 设等。

通过分析各地区的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轨迹,可以

发现以下基本事实和规律: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水平地区差异较大,信息化教学大赛成绩能直接反应 地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总体水平,同时与地区职 业教育资源建设水平、师资培训力度、大赛组织化程 度、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深度直接相关。

三、大赛发展态势分析 1.机遇与威胁

以历史的角度来看,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大赛在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成 品牌的同时,也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一是职业院校教师发展需求将更加旺盛。从职业 院校发展来看,未来一段时期,无论是“以信息化引 领职业教育现代化”战略的实施,还是职业院校人才 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都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以竞赛机制来激发教师内在需求、推动教 师能力发展,其有效性已被理论和实践共同验证,职 业院校及教师对通过大赛这一平台来实现各项诸多目 标的诉求将更加显著。

二是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从相关政策来看,对大 赛的必要性、持续性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国务院 六部委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 第十一条就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到 2020年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达成这 一目标,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的培训,将其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标准。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举办全国职业 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 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7] 在推进职业院校信息技术

应用方面已经较为充分地发挥了特殊的功能,未来也 必然成为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和理性 选择。

大赛也同时面对显著的挑战。一是与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其他重点工作融合 不充分。虽然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推 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设 计,在客观上起到协调和引导资源开发、教师培训、教学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但在顶层设计上,这些工 作之间尚缺乏有效的统筹安排,为赛而赛的现象在职 业院校中依然存在。

二是职业院校普遍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环境支持。随着大赛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支持信息化教学设 计和实施的信息技术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 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环境存在显著的局限性,也加大 了大赛优秀成果在日常教学中推广应用的难度。三是区域发展显著不平衡。从过去的几年看,各 地区举办区域内比赛大赛的情况各不相同,区域性赛 事发展状况和参赛全国大赛的成绩都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现象,大赛优胜奖过于集中。教学信息化发展程 度较高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职业教育 办学水平较高的地区。由于区域基础条件和重视程度 的差异性,大赛在客观上可能会加大区域信息化教学 创新发展的差异程度。2.优势与劣势 大赛现有优势分析: 一是大赛以其权威性和创新性成为职业教育信息 化的一面旗帜。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目前 在教师信息化教学领域唯一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赛 事,五年来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职业院 校教师参与其中,已经成为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 代化的重要抓手,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 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大赛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大赛不 断创新比赛项目和评分标准,特别是设置具有典型引 导意义的信息化实训教学项目,如“万用表的组装与 检测”、“声光实用型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建筑桁 架模型设计”等项目,紧密围绕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改 革,体现实训课程教学变革的项目化、模块化方向,切实引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大赛同期举 办“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汇聚程建 钢、祝智庭等数十位国内知名专家的优秀报告,对教 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引领性十分突出。三是大赛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竞赛体系。由于大赛 自身层次性的不断丰富、范围的持续扩大、标准的逐 步完善,加上大赛成果共享渠道畅通,其影响力越发 深远,推动大批参赛教师正在或已经成长为职业院校 的教学改革领军人物和推进信息化教学的骨干力量,大赛这一平台,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变 革最有力的机制之一。大赛自身发展的劣势所在: 882 0 1 4 年 12 月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一是总体规模难以有新突破。按现有的大赛模 式,由于受到承办比赛院校的条件制约,全国职业院 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规模很难再有大的突破。2010年 参加国赛共有256件作品,到2014年,参加国赛也 只有726件作品,且继续上升的空间极其有限。二是参赛专业轮转周期较长,组别设置连续性不 强。目前大赛覆盖的专业和课程基本按三年周期轮转 的方式设计内容组别,同一课程及专业的组别一般要 隔两到三年才有一次参赛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 师开展相关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和持续性。三是竞赛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很多职业院校更 重视省赛、国赛的成绩,忽视院校的相关建设与推广 应用,参赛功利性较强,不利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 性。部分地区的省赛和全国大赛显示了较高的水平,引领性和创新性显著,但部分专家与教师认为,大赛 作品与日常教学有较大距离,推广较为完善的信息化 教学研究理论和优秀的参赛作品大多处于初级阶段。

四、完善大赛制度的建议

今后一段时期,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思 路,将会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 化的要求,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 量。[8] 以这一思路来指导大赛制度的完善,逐步形成 信息化教学持续助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新 常态,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1.以信息化教学大赛为驱动,统筹推进职业教 育信息化建设。大赛是考量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化的量 规,大赛成绩客观反映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化的综合应 用水平。职业院校和教师只要存在参赛获奖的需求,就能在大赛机制下激发潜在的创新动力,推进信息化 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在 未来一段时间内,只有以举办大赛为契机统筹和引领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各地区和院校才能真正协调 好教学实际应用与信息化建设项目两个方面的工作,预防和纠正“为了建设而建设”的倾向。2.适当扩大国赛规模,完善多个层次的区域竞 赛体系。如加强与行指委、教指委的沟通与协作,设 计基于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信息化教学专项比赛。可 以按专业大类分区域进行比赛的方式,充分利用最新 的信息技术环境,突破场所条件的限制,适当扩大国 赛的参与度,缩短专业的轮转周期,突出各专业大类 的特色。

3.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校级多级竞赛与 选拔体系,让更多的教师拥有参赛的机会,激发教师 更多地参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实践,“以赛促 学”、“以赛促改”,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4.成立研究和推广团队,提高大赛科研水平与 服务水平。大赛不仅仅是一项赛事活动,更应是一个 集研究、创新、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要保证大 赛引领的方向的科学性和成果应用的普及性,就必须 从顶层设计上建立较为完善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机制,深入系统地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 与模式,成立包括获奖选手在内的推广团队,广泛推 广先进理念、优秀成果和优质资源。[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2010-2014)[Z].北京:教育部,2010-2014.[3]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组委会.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 大赛参赛教师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10-2012年)[M].南京:江苏 教育出版社,2013.[4] 关于公布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名单的通 知[Z].北京:教育部办公厅.[5]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 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Z].南京: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 院,2010.[6]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Z].沈阳: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7.[7][8]《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教 育部副部长鲁昕[R].2014年11月3日.收稿日期:2014-10-30 作者简介:谢传兵,助理研究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10013)。

侯小菊,硕士,国家开放大学工程中心、教育部职 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100039)。张少刚,研究员,国家开放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00039)。责任编辑 三 川 89

下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5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5年11月7日-9日。11月6日报到。 2......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有关要求范文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相关要求,供参考 一、中职组比赛项目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语文组、公共艺术课程组、石油化工专业类组、医药卫生专业类组、公共管理与......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范文模版]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3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3年10月19~21日。10月18日报到。......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最终定稿)

    附件1: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2年“神州数码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2年11月3~5日。11月2日报......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发布日期:2014-06-10 一、大赛名称 2014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4年11月1日-3......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15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5年11月7日-9日。11月6日报到。 2......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实践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实践 [摘要]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引领了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2010年自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自举办以来,不仅加快提......

    5-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发布日期:2014-06-10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一、大赛名称2014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比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