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Java程序设计》理论教学大纲
《Java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课程编号:*** 总学时:36/36
总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适用对象:软件工程专业 执笔人:***
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Java程序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Java语言的体系结构,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Java语言作为完成应用程序设计的工具。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提高社会竞争力是相当有益的。
教学目标:Java程序设计是为软件工程专业开的一门必修课程,具体目标:
知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Java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方法,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能力:熟练掌握分析程序和运用面向对象的思路和方法编制程序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和调试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素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程序设计开发的流程及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软件素养,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Java语言的特点及体系结构,了解输入输出的概念;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掌握Java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类和对象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地编写类。掌握Applet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熟练运用。掌握异常处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Java语言基础
2学时 教学重点:Java程序执行环境、开发工具及常见的Java数据类型。教学难点:Java开发和执行环境的安装、配置,简单程序的调试过程。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Java语言的特点和Java程序编写过程;掌握Java程序的开发步骤;熟悉几种Java程序开发环境,学会搭建JDK平台。第2章基本类型、数组和枚举类型
2学时 教学重点:Java语言的基本类型;数组。教学难点:数组的创建和使用。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java定义的八种基本的数据类型:byte, short, int, long, float, double, char和boolean。复合数据类型:数组、数组的定义、创建、赋值和数组元素的访问方法。
第3章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
2学时 教学重点:表达式和控制语句。教学难点: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java的各种运算符与语句的书写形式,以及三种基本语句结构;重点掌握分支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构造。第4章类与对象
3学时 教学重点:类和对象的定义与使用。教学难点:掌握Java编程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类和对象的使用。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维方法,能运用java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第5章继承与接口
4学时 教学重点:继承的声明和使用。
教学难点:属性和方法的继承性,构造方法的继承性。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继承机制;掌握extends的用法,了解属性、方法的继承性,构造方法的继承性。能运用继承机制编写java程序。第6章内部类与异常类
3学时 教学重点: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教学难点:能够处理Java中的异常。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内部类和异常类的基本概念,以及异常的处理机制,异常类及其方法与属性;熟练掌握java的三种异常处理;了解如何创建用户自己的异常的方法。
第7章常用实用类
3学时 教学重点:String与StringBuffer类,Date类。教学难点:Pattern类与Match类。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实用类;熟练掌握String类的常用方法;掌握String类和StringBuffer类的区别及联系;学会使用StringTokenizer类分析字符串。
第8章 Java Swing图形用户界面
6学时
教学重点: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以及各种控件属性的设置,事件响应机制。教学难点:事件处理。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图像用户界面的设计,以及各种控件的属性设置和对其事件的编程;掌握交互式用户界面的实现。第9章对话框
1学时 教学重点:对话框模式设置,添加组件,实现与用户交互操作。教学难点:布局管理器的设置和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对话框的创建及组件的交互式操作;掌握常用对话框的设计和使用。
第10章输入输出流
2学时
教学重点:输入输出流的操作方法;Java中相关的操作类;文件的读写。教学难点:输入输出流的操作方法;文件的读写。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java输入输出流的特点;熟练地掌握文件的顺序输入输出及文件的随机访问;掌握file类和字符流;了解对象的串行化。第11章 JDBC数据库操作
2学时 教学重点:通过JDBC访问数据库执行SQL语句的方法。教学难点:JDBC中的主要类。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JDBC的框架结构和开发模型,以及JDBC的主要类和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访问过程。
第12章 Java多线程机制
2学时 教学重点:多线程实现技术;多线程的管理。教学难点:多线程类的使用与编程。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多线程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多线程的两种实现方法;了解多线程的互斥与同步问题。
第13章 Java网络基础
2学时 教学重点: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socket通信的方法。教学难点:socket通信的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socket通信的方法;了解数据报通信和FTP应用。
第14章 Java Applet
2学时 教学重点:掌握Applet的创建和运行方法,Applet小程序的编写。教学难点:Applet的通信机制。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能熟练地编写Applet小程序,并运用Applet实现一些多媒体程序;能熟练地掌握Applet与浏览器的通信,以及Applet的网络通信。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Java程序设计是为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课程,其教学方式应以课堂讲授和实验为主,课后答疑为辅。同时让学生理解Java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编写完整的Java程序。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
教材: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耿祥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参考书:《Java程序设计指导》,陈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时,学生应具备以下基础知识:C语言程序设计或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应使同学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领会Java语言的基本特征。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包括实验)30%,考试成绩70%。
八、其他问题说明
第二篇:java教学大纲
《Jav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Java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当前非常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思想,为学员建立初步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体系结构,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的:让学生真正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使用 awt和Swing包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和事件驱动的程序,并能从事JAVA Applet小应用程序及网络通信等程序的开发。理解Java多线程概念,并可以利用多线程技术开发相应程序。能够以面向对象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小型应用程序。初步具备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所应有的基本能力。
参考书目:1.《JAVA语言基础教程》刘其成等编石油大学出版社
2.《JAVA语言及应用》张为民 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有三部分组成:理论教学50学时+实验教学50学时+项目实战240学时。
学完本课程后,对于一般问题,学生应能够独立地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并熟练地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在Java语言的环境下进行程序的编辑、调试运行,得出正确的结果。学习完本课程应该基本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
1.利用Java支持的多种布局管理开发图形用户界面(GUI),并使用Java语言的事件委托机制开发GUI应用程序;
2.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路和知识,能在具体实际中运用面向对象思想考虑问题; 3.掌握Java的多线程机制;
4.初步掌握JDBC-API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开发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5.掌握了初步的Java网络编程技术,能利用Sockets机制进行网络通信软件的开发; 6.理解并掌握Applet的原理,能够开发简单的Applet程序; 7.掌握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能开发容错性良好的程序; 8.掌握初步的JSP知识,能够编写简单的JSP应用程序;
9.了解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能够在程序设计中引用简单的设计模式。10.小型软件设计开发能力。
三、教学内容 1.Java语言概述
1)了解Java语言的历史与现状。
2)掌握Java虚拟机的概念。
3)掌握Java语言的安全性、跨平台性特点;了解Java Applet和Java类库。
4)了解常见的Java开发工具。
5)掌握Java Application程序结构、开发过程,了解Java Applet结构。2.Java编程基础
1)掌握标识符的定义规则。
2)掌握表达式的概念、组成。
3)掌握数据类型的划分,简单数据类型的概念。
4)掌握布尔型常量、字符型常量、整型常量、浮点型常量、字符串常量。
5)掌握变量的概念、声明、有效范围、赋值、类型转换。
6)掌握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条件运算符、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7)掌握注释语句的作用,//和/* */的使用。3.Java的控制结构
1)掌握条件语句if(if-else-if)、多分支语句switch的结构和程序流程,编写相应的程序;了解分支语句的嵌套。
2)掌握while语句、for语句的结构和程序流程,编写相应的程序;了解do-while语句,循环的嵌套。
3)了解continue语句、break语句的用法。4.方法
掌握方法的定义及使用 5.数组合字符串
1)掌握一维数组的概念、定义,静态数组初始化,数组元素的引用。
2)掌握String和StringBuffer类的使用。6.面向对象编程
1)掌握类声明,类体(变量和方法)的定义,构造函数的概念和定义。
2)掌握对象的生成,变量和方法的引用,方法参数的传递,构造函数的引用。7.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
掌握继承关系的定义,成员变量的继承和隐藏,方法的继承、重载和覆盖;了解this和super。8.接口和基本类库
1)掌握接口的基本概念,接口的实现。
2)了解常用的Java类库 9.异常处理
1)了解编译错误、运行错误。
2)掌握异常处理机制概念。
3)掌握try-catch结构;了解finally。10.图形用户界面
1)掌握窗口的创建。
2)掌握绘制图形、显示文字、控制颜色、显示图像的方法。
3)掌握常用组件及其事件处理(Label、Button、Checkbox、CheckboxGroup、TextField/TextArea、Choice、List、Frame)以及FlowLayout、BorderLayout、GridLayout以及NULL布局。11.多线程机制
1)了解基本概念(程序、进程、线程)。
2)了解实现多线程的两种方法:创建Thread类的子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3)线程的同步和互斥。12.输入/输出处理
1)了解流的概念,输入/输出流层次。
2)了解文件与目录管理,文件的顺序处理和随机访问。13.Applet
1)了解HTML文件作用与结构。
2)掌握Applet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Applet程序结构与开发过程,Applet的创建,生命周期与绘图周期,与HTML文件协同工作及参数传递。
4)了解Applet和浏览器之间的通信。
5)掌握Applet 中的标准组件、图形/文本/颜色控制、图像显示、声音播放。14.JDBC技术
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Java语言编程实现对数据库的管理(建表、插入记录、条件查询等)。15.网络编程
了解并掌握初步的Java网络程序设计。
四、学时分配 章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五、项目实战 章名 Java语言概述 Java语言基础 Java控制结构
方法 数组与字符串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类的封装继承多态 接口与基本类库 异常处理 GUI设计 多线程机制 输入/输出处理 Applet基础 JDBC技术 网络编程 总计
学时分配
合计 4 4 4 4 8 8 4 8 4 12 8 4 8 12 8 100
讲授 2 2 2 2 4 4 2 4 2 6 4 2 4 6 4 50
实验 2 2 2 2 4 4 2 4 2 6 4 2 4 6 4 50
上机
实践
习题
考核
机动
八周的项目实战,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简单Java项目的开发能力。使其对小型的Java项目开发流程,开发方法和工具有一个实际的了解。通过小项目的设计开发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在作为实战教材的《Java高级开发指南与项目实战》中,我们增加了Swing技术、设计模式、UML、集合类和Java编程规范的内容,并通过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了Java项目开发的基本过程。
具体项目实战的安排如下:
Java项目实践为期八周,每人一题,每个题目只给出总体要求,相关资料和知识由学员自己搜集整理学习。每周5天,每天6学时(上午4学时,下午2学时),共计24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总计
六、实验(上机)
一)、Java实验一:JDK开发工具 1.实验目的
1)熟悉JDK开发环境。
2)熟悉Jcreator编辑器的使用。
3)掌握Java Application的程序结构和开发过程。
4)了解Java Applet的功能与程序结构。
内容
动员,开题并完成开题报告 调研,查找资料,并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概要设计,并完成概要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并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
程序实现,编码阶段
系统测试,并设计测试用例及测试报告 项目扫尾工作,并完成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验收
学时 6 24 30 30 60 30 30 30 240 2.实验要求
1)JDK开发环境
2)Jcreator编辑器
3)掌握Java Application程序开发过程
4)了解下面的Java Applet的程序结构和开发过程。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JDK环境熟练程度50分、Application与Applet程序运行50分)二)、Java实验二:Java语言基础 1.实验目的
1)掌握标识符的定义规则。
2)掌握表达式的组成。
3)掌握各种数据类型及其使用方法,熟悉自动转换与强制转换的含义。
4)理解定义变量的作用,掌握定义变量的方法。
5)掌握各种运算符的使用及其优先级控制。2.实验要求
1)掌握变量定义与数据类型。
2)掌握算术运算。
3)掌握关系运算与逻辑运算 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正确用数据类型定义变量30分、能熟练使用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70分)三)、java实验三:控制结构 1.实验目的
1)掌握if语句、if-else-if结构的使用。
2)掌握switch语句的使用。
3)掌握使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
4)了解使用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
5)掌握使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6)了解continue语句和break语句的使用。2.实验要求
1)使用简单if语句编程,从键盘键入三个整数,然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其输出。
2)分别使用if-else-if语句和switch语句编程,确定某一月在哪个季节。
3)分别使用while、do-while和for语句编程,求1~100的和。
4)使用continue语句实现:将100~300之间的不能被3整除的数输出。
5)使用break语句实现记数:从1~100,当数到78时程序终止。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正确使用控制结构,程序运行正确无错误。四)、Java实验四:方法 1.实验目的
1)掌握方法的概念和创建。
2)掌握方法的参数传递。2.实验要求
1)利用递归算法实现汉诺塔问题的求解。
2)编辑程序要求参数a、b、c由键盘输入。即先打印“本程序求方程AX^2+BX+C=0的根!”,然后依次提示“请输入参数A:”、“请输入参数B:”、“请输入参数C:”,最后计算结果。
3)编写一个方法用于计算n个数中取m个的组合数,并用该方法输出杨辉三角。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每题50分)五)、Java实验五:数组 1.实验目的
掌握一维数组的概念、定义和使用。2.实验要求
1)编写一个程序,通过屏幕提示输入二维数组的行列个数(假设是方阵),然后提示依次输入各个整数元素(一个元素一行,参考课件示例SelectSort.java),然后编写三个方法分别求数组的每行最大值、每列最小值以及将数组主对角线元素成绩;
2)编程实现Fibonacci数列;
3)编程采用冒泡法实现对数组元素由小到大排序。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正确解决所给题目)六)、Java实验六:类和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1.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声明。
2)掌握对象的创建。
3)掌握方法的定义和调用。
4)掌握构造函数的使用。2.实验要求
1)创建5个学生对象给一个学生数组赋值,每个学生属性有:学号、姓名、年龄。
(1)将学生按学号排序输出;
(2)给所有学生年龄加1;
(3)统计大于20岁的学生人数。
2)编程创建一个Point类,在其中定义两个变量表示一个点的坐标值,再定义构造函数初始化为坐标原点,然后定义一个方法实现点的移动,再定义一个方法打印当前点的坐标。并创建一个对象验证。
3)定义一个类实现银行帐户的概念,包括的变量有“帐号”和“存款余额”,包括的方法有“存款”、“取款”和“查询余额”。定义主类,创建帐户类的对象,并完成相应操作。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20分、题目2 40分、题目3 40分)七)、Java实验七:类的封装 1.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继承方法。
2)掌握变量的继承和覆盖。
3)掌握方法的继承、重载和覆盖。2.实验要求
1)制作一个类person,有三个字符串变量肤色、发色、姓名(变量名自己定义),有两个方法吃和住(方法名自己定义),自己决定如何封装;
2)借助上面的people类,再编写两个子类中国人、欧洲人,分别增加一个变量:语言,以及一个方法tostring用于输出对象信息。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40分、题目2 60分)八)、Java实验八:接口和基本类库 1.实验目的
1)掌握接口的实现方法。
2)掌握常用类库的基本使用方法。2.实验要求
1)制作一个接口animal,有三个方法吃、睡和外部特征(方法名自己定义);
2)编写两个类人、老虎,分别实现animal接口。3.项目及学时分配:4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能正确定义及使用接口和常用类)九)、Java实验九:异常处理 1.实验目的
掌握异常的概念以及如何定义、抛出和捕捉处理异常。2.实验要求
1)理解异常的抛出、捕捉与处理。
2)理解异常类的常用方法的使用。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能否捕捉异常 50分、能否正确使用异常类方法 50分)十)、Java实验十:Java绘图 1.实验目的
1)掌握简单窗口的创建。
2)掌握绘制图形、控制字体和颜色、显示图像的方法。2.实验要求
1)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空白窗体。
2)编辑一个小程序,显示一个半径为150的圆内接五角星(要求正放,不可以偏),要求圆为黄色填充,五角星为红色,背景为蓝色,在图片的正下方显示文字“圆内接五角星”,字体为楷体12号,白色,在下方画一个边框为5,长300,高180的红色矩形。
3)编程显示图像文件。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20分、题目2 60分、题目3 20分)十一)、Java实验十一:GUI标准组件及事件处理 1.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GUI控制组件及其事件处理。2.实验要求
1)在应用程序窗体中安排1个文本框,一个标签。在文本框输入一个数字(0-9),按回车键,在标签处显示对应的英文单词。0---zero,1---one,.....。
2)编辑一个小程序,界面上加入一个标签,显示内容为你的姓名和班级,并注明是X月XX日作业,在标签下面增加列表、两个单选框(控制列表是否为多选状态),一个文本框,三个按钮,分别控制将文本框的内容加入列表、删除、删除全部列表内容,当选择列表时,按照当前状态(是否多选),在文本框中显示用户选择的列表内容。再加入一个文本区,用来显示用户操作的过程,比如:您输入了文字XXX,您单击了加入按钮等。
3)实现一个简单的图像浏览器,部署“上一张”、“下一张”两个按钮,点击按钮可前后翻阅图片。
4)仿照记事本的GUI编写一个JAVA简易记事本程序。只要菜单及界面,具体功能除[退出]外均不用实现。
十二)、Java实验十二:多线程机制 1.实验目的
1)线程的概念、线程的生命周期。
2)多线程的编程:继承Thread类与使用Runnable接口。
3)使用多线程机制实现动画。2.实验要求
1)理解用创建Thread子类的方法实现多线程。
2)理解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法实现多线程。
3)利用多线程编程实现一个正在旋转的地球。3.项目及学时分配:4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能否对THREAD子类正确使用 20分、题目完成 80分)十三)、Java实验十三:输入输出流 1.实验目的
1)了解流式输入输出的基本原理。
2)掌握类File、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ream、RandomAccessFile的使用方法。2.实验要求
1)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任意文件的拷贝功能,源文件和目的文件名由命令行参数提供。
2)设计一个图形界面的文本文件查阅工具,在窗体中安排一个文本域和一个按钮,文本域用来显示文件的内容,点击打开按钮将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从而可以选择要查看的文件。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40分、题目2 60分)十四)、Java实验十四:Applet 1.实验目的
1)掌握Java Applet程序结构和开发过程
2)了解Applet运行机制
3)学会编写Applet对应的HTML文件,掌握从HTML文件向Applet传递参数的方法。
4)了解Applet与浏览器的通信。
5)掌握在Applet图形界面设计。2.实验要求
1)Java Applet程序开发过程
2)制作一个Applet,要求传入四个参数,分别表示操作数类型(如整数、浮点数等)、两个操作数以及一个操作符。Applet接收到参数后,按照参数类型和操作符计算两个操作数的值。
3)编写Applet,显示heep://www.xiexiebang.com的页面内容。
4)编写Applet,包含一个文本框和一个按钮,单击按钮时,在浏览器的状态行显示文本框中的内容。
5)编写Applet播放两段音乐,一段是连续播放的背景音乐,一段是独立的整段音乐。3.项目及学时分配:4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2 30分、题目3 20分、题目4 30分、题目520分)十五)、Java实验十五:JDBC技术 1.实验目的
1)了解JDBC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掌握使用JDBC实现简单的数据库管理。2.实验内容
1)配置ODBC数据源。
2)建立一张表book,字段有:id int(4)bname string(20)bauthor string(10)bvalue float
3)编辑一个程序,对该表进行记录插入,程序运行后,如果表中没有数据,则显示:表中没有记录!是否添加(Y/N)?,如果选择Y则分别要求输入各字段,输入完毕后,更新表,并显示所有记录,继续询问是否添加,直到用户输入N后退出系统。
4)编写程序,在“book”表中分别查询所有记录以及满足条件“ bvalue>10”的记录。
5)设计删除记录模块。3.项目及学时分配:6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10分、题目2 20分、题目3 20分、题目4 50分)十六)、Java实验十六:网络编程 1.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Socket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掌握使用Socket实现简单的网络程序的设计。2.实验内容
1)制作一个相互控制的applet程序,要求applet1也可以将文本框中的内容写到applet2中,但不要按钮,要求输入内容后回车写入applet2。
2)设计一个两个客户通讯的程序。3.项目及学时分配:4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40分、题目2 60分)
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
章 次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实验九 实验十 实验十一 实验十二 实验十三 实验十四 实验十五 实验十六 章 名
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
JDK开发工具 Java语言基础 控制结构 方法 数组与字符串
类和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类的封装 接口和基本类库 异常处理 Java绘图
GUI标准组件及事件处理 多线程机制 输入输出流 Applet JDBC技术 网络编程 总计
七、课程的重点、难点和深广度
1、重点
1)Java语言基础
2)面向对象构件
3)Applet基础
4)多线程
5)JDBC技术
2、难点 2 2 2 4 4 2 4 2 2 4 4 2 4 6 4 50
学时分配
备注
1)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2)多线程机制
3)输入/输出处理
4)JDBC技术
3、深广度
1)网络应用
2)JDBC技术
八、说明与建议
1.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学员多作练习
2.主持教师需要有比较熟练的编程经验,对JDK1.X比较熟悉
3.针对所留习题,可以组织两到三次讨论,以便学员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
第三篇:java高级编程教学大纲
《Java高级编程》教学大纲
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软件开发专业开设的程序设计类高级课程,学生在学习了《程序设计导论》,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程序以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Java语言的语法规则、编程特点和设计思想、强调容易发生错误和编程应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对Java技术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熟练地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以及调试工作设计基本理念后才可学习本课程。本课程将教给学生如何利用Java这一有力工具进行程序设计,如程序逻辑、用户界面、数据处理、多媒体编程方法、网络通讯软件开发等。由于教材采用弱化语法,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使得学生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用软件实现实际问题上,而不是放在程序设计语言这一载体上。
二、教学基本要求
(讲课学时:68;实训学时:32)
1、Java概述
了解Java 语言的发展和特点 了解Java 语言的工作机制
掌握JBuilder9.0开发工具的安装和简单使用 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念 Java应用程序及小程序举例
2、Java语言基础
熟悉Java语言的标识符、基本数据类型
熟悉Java语言的运算符、表达式、运算优先级等。 了解Java语言的包装类
熟练掌握if—else语句和 switch语句。
熟练运用Java语言的分支结构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熟练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 语句。 熟练运用循环流程控制语句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基本掌握循环嵌套的使用。 初步掌握break、continue、return语句。 能够初步掌握方法、异常处理的程序设计技术。
了解面向过程的编程方法的局限性,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的基本术语、基本特性等。
掌握类的定义与对象的生成。 掌握构造方法的特点、作用。 初步掌握类和成员的修饰符。 初步掌握类继承的实现方式。 了解抽象类和抽象方法 了解接口的定义和实现方法 了解接口的继承和多态 了解包的创建及其使用方法
3、Java Applet程序设计
了解Java Applet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了解HTML语言,熟悉如何在HTML文件中嵌入Applet。 了解Applet的类层次及框架结构。 初步掌握Applet的主要方法及生命周期。 AWT绘制基础。 掌握应用字体的方法。 掌握应用颜色的方法。 掌握绘制简单图形的方法。
4、图形界面设计
熟练掌握基本组件的使用 掌握高级组件的使用 掌握面板和布局控制
掌握窗口、菜单和对话框的使用 会进行一般的图形界面设计
5、输入输出设计
理解基本I/O流 了解文件I/O流 了解字节流 了解字符流
会进行稍微复杂的I/O设计
6、多线程 理解多线程的概念 掌握线程的生命周期
会用多线程编写较为灵活的程序
以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Java语言的语法规则、编程特点和设计思想、强调容易发生错误和编程应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对Java技术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熟练地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以及调试工作
7、多媒体程序设计
了解java多媒体框架 掌握音频开发的方法 了解视频开发
8、数据库程序开发
掌握ODBC的概念 掌握连接数据库的方法 了解操作数据库的组件 了解管理数据库的方法
9、网络通讯
理解TCP/IP网络通讯 了解Java网络类和接口 了解面向连接的套接字通讯 了解无连接的数据报通讯
以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Java语言的语法规则、编程特点和设计思想、强调容易发生错误和编程应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对Java技术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熟练地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以及调试工作
文章由北大青鸟.嘉华教育(深圳大学实训基地&北大青鸟全国三甲校区):www.xiexiebang.com 深圳权威IT培训学校,欢迎课程咨询交流QQ:100236036
第四篇:2008级程序设计语言(Java)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语言(Java)》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程序设计语言(Java)英文名称:Programming Language(Java)课程编码: 212013 学 分: 4
学 时: 64(其中理论学时: 32,实践学时: 32)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理工类本科 先修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性质:
该课程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理工类本科生,是程序设计语言类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侧重于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和面向对象编程方法的介绍。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应掌握 Java语言的基本特点和编程方法,还应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一般问题进行分析和程序设计,能解决本专业的一些实际问题。课程任务:
本课程采用引导式、启发式、实例讲解和实作演练等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在注重Java语言基本概念和基本语法知识介绍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和思维方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使用Java进行技术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流程控制语句、数组、向量和字符串、Swing界面设计、Applet小应用程序编制以及常见Java数据流的使用。
2.掌握对象和类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Java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开发的基本技能。
3.理解Java语言的特点、抽象类和内部类的概念、异常处理方法、控制组件外观的方法、Applet的安全机制和生命周期。
4.了解Java包的工作机制、对象持续化的基本概念、常见Java类的用法以及API文档的查阅方法。
三、教学条件
本课程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教学要求在计算机机房进行,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并安装有JDK 6.0,UltraEdit,JCreator等开发工具。实践教学完成后,要上交相应部分的实验报告。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三篇十章,内容涉及Java语言的基本概念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第一篇为Java编程基础篇,包括第1,2,3章,主要介绍Java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及其流程控制语句;第二篇为Java编程提高篇,包括第4,5,6章,主要介绍数组、向量和字符串、Java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以及异常处理;第三篇为Java编程进阶篇,包括第7,8,9,10章,介绍Java图形界面设计、Applet以及数据流方面的知识。第1章 概述 1.1 什么是Java语言
1.2 一个基本的Java应用程序 1.3 程序的编译和运行 1.4 常见错误
1.5 使用Java核心API文档
第2章 标识符和数据类型 2.1 Java的基本语法单位 2.2 Java编码体例
2.3 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 2.4 复合数据类型
2.5 类和对象的初步介绍
第3章 表达式和流程控制语句 3.1 表达式 3.2 流控制
第4章 数组、向量和字符串 4.1 数组
4.2 Vector类 4.3 字符串类型
第5章 进一步讨论对象和类 5.1 抽象数据类型
5.2 对象的构造和初始化 5.3 this引用 5.4 子类 5.5 方法重写 5.6 Java包 5.7 类成员
5.8 关键字final 5.9 抽象类 5.10 接口 5.11 内部类 5.12 过时信息
第6章 Java语言中的异常 6.1 异常 6.2 异常示例 6.3 异常处理 6.4 异常分类 6.5 抛出
(2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2学时)
(6.6 创建自己的异常
第7章 Java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4学时)
7.1 AWT与Swing 7.2 容器 7.3 布局 7.4 事件处理
第8章 Swing组件(4学时)
8.1 按钮 8.2 标签 8.3 组合框 8.4 列表 8.5 文本组件 8.6 菜单组件
8.7 对话框、标准对话框与文件对话框 8.8 控制组件外观
第9章 Java Applet(2学时)
9.1 编写Applet 9.2 Applet的方法和Applet的生命周期 9.3 Applet的运行
9.4 在Applet中的多媒体处理 9.5 Applet的事件处理
9.6 Applet与普通应用程序的结合
第10章 Java数据流(2学时)
10.1 数据流的基本概念 10.2 基本字节数据流类 10.3 基本字符流 10.4 文件的处理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
本课程结束后由计算中心统一安排无纸化上机考试,成绩记载为: 总评成绩(理论)=平时成绩(40%)+无纸化上机考试成绩(60%)
其中:平时成绩=平时出勤和课堂提问(50%)+作业(50%)总评成绩(实践)=平时成绩(60%)+综合课题设计成绩(40%)
其中:平时成绩=上机出勤和表现(40%)+上机练习记录(30%)+单元实验报告(30%)
六、教学参考书 [1] 辛运帏等,《Java程序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2] 辛运帏等,《Java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七、说明
执笔人: 普运伟 审定人: 王建华 教学基层组织主任: 秦卫平
第五篇:Java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内学
时
:
3学
时
/
周学分:3
课程目的与要求
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近年来兴起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并能用它编制面向对象和网络化的程序。该课程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Java语言的基本构成(如数据类型、表达式、语句、程序结构等),类及其扩展,包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原理;第二部分讲述Java语言三个基本设施:异常、线程及字符串处理等;第三部分介绍Java语言系统级类库,包括以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Java语言的语法规则、编程特点和设计思想、强调容易发生错误和编程应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对Java技术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熟练地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以及调试工作文件与流、类型编程、实用工具及系统程序设计;第四部分介绍Java语言的一些应用级类库及其编程技术,包括Applet,图形及图形用户接口,网络等。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面向对象理论简介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系统的特性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第二部分:JAVA语言程序设计 JAVA语言的对象机制 JAVA语言的表达式和语句 异常、字符串、线程 系统级类库
第三部分:JAVA高级篇 APPLET AWT 网络编程
JAVA BEANS、JDBC 以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Java语言的语法规则、编程特点和设计思想、强调容易发生错误和编程应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对Java技术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熟练地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以及调试工作 参考书:
1. 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许满武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JAVA编程思想(Thinking in Java)[美] Bruce Eckel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JAVA使用手册
[美] Patrick Naughten 电子工业出版社
4. JAVA语言APPLET编程技术
王克宏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5. JAVA应用程序设计和开发环境
徐永森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以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Java语言的语法规则、编程特点和设计思想、强调容易发生错误和编程应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对Java技术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熟练地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以及调试工作
文章由北大青鸟.嘉华教育(深圳大学实训基地&北大青鸟全国三甲校区):www.xiexiebang.com 深圳权威IT培训学校,欢迎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