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习文件夹:“学习文件夹”又称档案袋评价,是近年来英、美、日等国教育界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我们认为学习文件夹是由教师和学生收集的,主要用于存放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的各类学习成果,如文章、美术作品、文学作品、作业、试卷、评语、调查记录、照片等,可以是—学年的,也可以是一学期的。这些学习记录按照一定的顺序形成文档,用于学习者对学习的回顾、自我评价及其他形式的外部评价。根据学习文件夹内容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将其细分为产品文件夹、过程文件夹和进步文件夹三种类型。
2、认知发展:是指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面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围绕认知发展,讨论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发展的机制和阶段性问题。在儿童的认知发展研究方面,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上享有广泛的影响。
3、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这里学习策略指学习方法,而学习倾向指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以及对学习外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有些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会随学习任务、学习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而有些则表现出一贯性,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那些持续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就构成了学习看所具有的学习风格。
4、研究性学习:广义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狭义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5、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6、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可以是现实的具有物质因素的如家庭、学校、课堂等构成的学习场所,也可以是虚拟的并不存在的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平台的学习场所。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中,除了学习资源、认知工具、人类教师等物理资源,还应搭建任务情境等资源,这是其核心所在。
7、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人们从不同角度,立足于不同理论提出了各种教学策略,有些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的教学策略如:加涅的九阶段教学策略、梅瑞尔的基本呈现方式与业绩和内容相匹配的教学策略。
8、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源);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论。(必须答出具体内容)
加涅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建立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其核心思想是他提出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的条件。针对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提出了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该信息加工模型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由加工系统或称操作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等三个系统协同作用的过程。
2、简述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答:教学目标分类理沦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沦体系中,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和情感三大领域。在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分类为:(1)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
(2)领会: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3)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5)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个新的知识整体。
(6)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
3、简述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步骤。
抛锚式教学策略有以下几个步骤: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源);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
4、简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人问题情境阶段、完成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一般学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第一阶段:开设科普讲座,参观访问; 第二阶段:指导选题;
第三阶段:组织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
第四阶段:实施研究,学生按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 第五阶段:处理结果,撰写报告; 第六阶段: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5、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 参考第六章第六节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答题。
(1)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4)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误区:
(1)持技术本位观的信息技术整合,也就是教师“为了技术而技术”或者“为了整合而整合”;
(2)在评价“整合课”时,一味或过多关注技术应用的多寡和技术是否精美;(3)人为割裂课程基础目标与发展性目标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4)学科教师投入太多精力开发一次性的低水平的重复课件,忽视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的研究,忽视对网上大量开放的教学资源的搜集和利用;
6、简述梅格卢斯的细化理论。(必须答出具体内容)
要点:(1)一个目标:按照认识学习理论实现对教学内容(即当前所教学科知识内容)最合理而有效的组织。
(2)两个过程:“概要”设计和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
(3)四个环节:“选择”、“定序”、“综合”、“总结”,简称4S。
(4)七种策略:
宏策略1用于确定课程内容(涉及整门课程)的细化顺序(该课程内容可以是概念性、过程性或是原理性的)。
宏策略2用于确定每一堂课(包括各种必要的预备知识)的内容顺序。宏策略3用于确定总结的内容及总结的方式。宏策略4用于确定综合的内容及综合的方式。
宏策略5用于建立当前所学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宏策略6用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认知策略,所以也称“动机激发器”或“认知策略激发器”,其作用是使学习者始终处于积极的信息加工状态。
宏策略7用于实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控制。
7、简述克内克的学习风格研究中对学习者的情况分析,举例说明。
(1)信息加工的风格:喜欢高冗余度,喜欢使用训练材料主动学习,喜欢自定学习步调等;
(2)感知或接受刺激所用的感官:喜欢通过听觉刺激学习,喜欢通过印刷材料学习,喜欢多种刺激同时作用的学习等;(3)感情的需求:需要经常受到鼓励和安慰,能自动激发动机,能坚持不懈,具有负责精神等;
(4)社会性的需求:喜欢与同龄学生一起学习,需要得到同龄同学经常性的赞许,喜欢向同龄同学学习等;
(5)环境和情绪的需求:喜欢安静,希望有背景音乐,喜欢弱光和低反差,喜欢一定的室温等。
8、简要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特点。
现状:(每小点各一分,头、尾加简述各一分)(1)应用形式:强调在线学习
(2)资源类型:以网络课件、软件工具(如金山画王、几何画板等)、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等为主
(3)教学类型:强调探索性、研究性、基于问题学习(PBL)等(4)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
(5)教学评价:强调实时、动态或基于作品的评价
9、教学设计学科与教学论等教育理论学科的区别。答:教学设计的性质中指明教学设计是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活动联结起来的桥梁学科,即应用学科;这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接的教学论等教育理论学科有区别的:(1)定义内涵不同:教学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应用系统方法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教学论重点研究教育、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学习论则研究人类学习的内部机制。
(2)研究方法不同: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是系统科学,属规定性理论;教育论学科涉及各种研究方法、不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为描述性的理论;(3)研究对象不同: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教学产品三个层次的设计;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的本质与教学的一般规律,研究教学本质,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媒体等教学因素的基本规律。
(4)学科层次不同: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与规律的理论性学科;教学设计是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与计划的应用性学科。前者高于后者。
(5)理论基础不同:教学论以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条件与方法;教学设计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
10、简述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步骤。(基本步骤必须具体说明)
(1)规划:包括确定分析对象、选择分析方法(如内部参照法或外部参照法)、确定收集数据的技术(包括问卷、评估量表、面谈、小组会议及案卷查寻)、选择参与学习需要分析的人员。
(2)收集数据:必须考虑样本的大小和结构。样本必须是每一类对象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此外,收集数据还应包括日程的安排以及分发、收集间卷等工作。
(3)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进行分析,并根据经济价值、影响、呈现的频数、时间顺序等对分析的结果予以优化选择和排列。
(4)写出分析报告:应包括概括分析研究的目的;概括地描述分析的过程和分析的参与者;用表格或简单的描述说明分析的结果;以数据为基础,提出主要建议四个部分。
11、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三、论述题
1、试述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与设计内容。要点: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有:
(1)注重专题的提取,加强知识的有机融合;
(2)重视内容的整合与拓展,体现知识的意义建构;(3)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创 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4)实现超链接结构,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围绕某项学习专题,收集某一门学科或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按照学习者的特征合理地选择信息资源,并在系统中有机地组合,建立符合逻辑的知识体系,提供通讯工具实现网上交流,提供测评系统进行在线自我评价。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设计内容:
(1)网站的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2)学习者特征的分析;(3)专题和内容的选取;(4)知识结构体系的设计;(5)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设计;(6)自主学习的设计;(7)协作交流的设计;(8)学生评价系统的设计;(9)网站评价的设计。
2、有人认为“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多种特性使其具有超媒体功能,因而对以替代传统教学媒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再没有选择媒体的必要”,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略
3、结合你的实践经验,论述一下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的教学设计过程。
要点:(1)基本思想
资源建设以“专题”为向导,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教学方式以探索、发现学习为主要方式, 师生共同参与,资源建设与教学实验相结合。
(2)设计要求 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良好的学习交互能力; 直观友好的界面设计; 活泼生动的教学策略;
(3)设计方法 网站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专题和内容的选取 知识结构体系的设计 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设计 自主学习的设计 协作交流的设计 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 网站评价的设计
(4)设计原则 对象的特定性原则 内容的整合性原则 功能的综合性原则
4、试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参考相关章节内容进行论述。分别从电视教材的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设计、网络教学设计、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等学习活动进行论述。
第二篇: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答案仅供参考
以下为陶江伟
一、概念题
1、教学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3、编写学习目标ABCD模式:为了便于记忆,研究者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u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4、媒体内容: 是指把教学信息转化为对学习者的感官产生有效刺激的符号成分。具体包括:画面资料、画面组合序列、教师的活动、语言的运用、刺激的强度等内容。
5、随即进入教学策略: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6、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定义,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广义)
何克抗的定义,指个体关于特殊只是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侠义)
7、学习需要分析:它是指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定义为: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9、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二、填空题
1、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包括(预备能力的分析),(目标技能的分析),(学习态度分析)。
2、教学内容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3、著名教育技术学家瑞格卢斯的四种教学策略有:(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
4、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以教为主ID模式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是以学为主ID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5、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步骤是规划、(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写出分析报告)。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7、进行学习者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风格),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8、认知结构有三种成分组成:(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9、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中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10、教学系统设计的四大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
11、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学习空间。
三、多项选择
1、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主要包括(ABD)。
A、教学条件变量
B、教育方法变量
C、教学模式变量 D、教学结果变量
2、属于第一代教学系统设计的模式是(BCD)。
A、史密斯-雷根模式
B、肯普模式
C、狄克-柯瑞模式
D、加涅的系统分析模式
3、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有(ABCDEF)和角色扮演。
A、合作、B、竞争
C、辩论
D、问题选择
E、伙伴
F、设计
4、奥苏贝尔所指出的认知机构变量是(ACD)。
A、可利用性
B、加工性
C、可分辨性
D、稳固性
5、教学评价的原则应贯彻那些原则(ACD)。
A、客观性原则
B、主观性原则
C、指导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6、“史密斯——雷根模式” 在策略设计中提到三种策略,这三种策略是(ABD)。
A 组织策略
B 传递策略
C 评价策略
D 管理策略
7、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认为可以将知识分为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两个维度,其中行为维度包括(ABC)。
A记忆
B运用
C发现
D知识
8、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课堂讨论(ABCD)。
A、角色扮演 B、竞争 C、协同 D、伙伴
以下为朱瑞乐
四、判断并说明理由
1、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描述性理论。
错,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以达到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去选择和确定最好的教学策略,是一种规定性理论。
2、学习风格就是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做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
错,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3、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他比学习任务具有低层次的具体性。
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的目的就是在于用先前学习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常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与以前学过的材料。
4、瑞格卢斯提出了为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微策略,梅瑞尔提出了为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宏策略。
错,梅瑞尔提出了成分显示理论,为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微策略,瑞格卢斯提出了细化理论,为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宏策略。
5、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三大领域
错,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三大领域,而加涅是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并提出了五中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6、教学论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一样的。错,教学论是以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一般规律,属于较高理论层次的学科;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属于较低理论层次的学科
7、教学系统设计活动是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应用活动。
错,教学系统设计活动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应用活动,这就是决定了活动从根本上就是一种理论性活动,但是,理论的作用又是超长应用,因此,设计活动又是一种合理性的活动。
8、“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流程的两个分支中以教学内容来选择“传递-接受”教学或者“发现式”教学。
错,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地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
“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实现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 “接受学习” “发现式”学习方式实现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 主体作用的“发现学习”
9、自主学习策略中的支架式教学是围绕“真实问题”开展的,所以确定问题是最关键。错,抛锚式教学策略是围绕“真实问题”开展的,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确定真实事例或问题,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是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地就是被确定了,所以确定问题是最关键的。而支架式教学策略是围绕发展学习者对问题进行理解开展的。
五、简述题
1、简述教学系统设计具有哪些特征。
(1)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活动等。
(2)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学与教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
(3)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学与教系统。
2、简述ID1和ID2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他们的代表模式。
ID1的主要特点:在学习理论方面它是以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R——S(即刺激——反应)作为理论基础,它是通过行为目标检查、控制学习效果,无法理解复杂、动态的现象;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组织和讲授缺乏整体性;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交互性;比较注重学习者的行为特征的分析、学习基础和知识水平;课程组织策略不够具体;理论体系是封闭系统;教学开发的各个阶段彼此互不相关而没有很好结合;
ID2的主要特点:在学习理论方面它是以认知学习理论(加涅的“联结一认知”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作为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它是比较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注意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认知结构、认知策略和认知能力,同进加强对教学组织策略的一个开放型模式;
ID1的代表性模式——“肯普模式” ID2的代表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
3、简述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启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启示: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1)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3)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4、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
答:学习者是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之一。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具有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等特征都将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因此教学系统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相匹配,是决定教学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需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风格,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5、简述系统方法采用的步骤。
(1)系统地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设,其目标是系统要求实现的功能;
(2)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3)对这些方案做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4)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
(5)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止;(6)应用和推广。
6、学习需要的含义是什么?应从几个方面分析?
学习需要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或应该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分析方面
(1)分析教学中是否存在要解决的问题(2)分析存在问题的性质(3)分析现有资源及约束条件
六、:论述题
1、“主导--主体”模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的流程具有哪些特征。
“主导--主体”模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教与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的“教与学”理论二者的结合。流程特征:
1)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
2)同时可采用其他的“传递——接受”策略作为补充,已达到更佳的效果; 3)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也可充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 4)便于考虑情感因素的影响。
2、有人认为:“教学论与教学设计二者讨论的是同一对象,即二者研究对象相同,是性质上的低层次重复和名词概念问的混同与歧义”。你同意此观点吗?为什么? 答:不同意。因为它们有如下不同之处。
(1)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不同。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与规律的理论性学科,而教学设计则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与计划的应用性学科。教学论属于较高理论层次的学科,而教学设计在学科层次上要比教学论低一级。
(2)两门学科的理论基础不同。教学论以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条件与方法;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不仅强调教学理论而且还强调学习理论;教学设计要在理论指导下对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而教学论只是依据理论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条件与方法。前者只确定优化学习的条件和方法,而后者则要进一步确定优化学习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步骤,更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教学论是属于描述性理论,而教学设计是介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或中间环节,是规定性理论。
3、论述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
1)目标控制原则:控制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的选择 2)内容符合原则: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媒体来呈现 3)对象适应原则:不同的认知需要需要不同的媒体来呈现 4)最小代价原则:力求做到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收获
5)共同经验原则:所选择的教学媒体传输的知识经验,同学生已有的经验必须有诺干共同的地方,才能发生之时迁移
6)多重刺激原则:选择的教学媒体,硬是从不同角度、侧面,去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三篇: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一、概念题(共28小题)
1、教学系统设计:
2、系统方法:
3、认知结构:
4、学习需要:
5、认知发展:
6、学习需要分析目的:
7、认知策略:
8、教学媒体作用:
9、媒体内容:
10、生成型教学策略:
11、替代型教学策略:
12、先行组织者:
13、掌握学习教学策略:
14、学习策略: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二、填空题(共51小题)
1、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
2、教学系统设计的四大理论基础是:(、、、)。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
4、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和)。
5、ID 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三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 ID 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 ID 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三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
6、教学系统包含了(、、和)等四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系统的()结构。
7、ID1的代表性模式应推肯普模式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需着重解决(),要适当安排()。
8、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仅仅考虑学习者的()和();而在ID2中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与()。
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和()的综合。
10、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包括(),(),()。
11、进行学习者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和(),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12、认知结构有三种成分组成:()、()、()。
13、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有()需要分析法和()需要分析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的不同。
14、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了解学习者原来具有的(、、),我们称之为起点水平起点能力。
15、进行学习需要分析的四个基本步骤是(、、、)。
16、布卢姆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17、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通常涉及三个方面:(、、)。
18、选择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者任务是运用有关教学内容的(),用()等方式主动配合学科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研究,使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符合()的要求。
19、教学目标的功能:(、、、、)。
20、智力技能与言语信息不同,言语信息与()有关,而智力技能则与()有关。
21、智力技能是运用()处理问题的能力,即处理()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的能力,即处理()的能力。
22、在教学活动中,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是达到优化教学的重要前提。
23、掌握学习教学的变量有(、、、、)。
24、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是();第三阶段是()。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促进了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
46、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中,学习者特征库主要通过特征测量记录学习者的()、()和(),既可用于了解学习者的主要特征,也可用于()。
47、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
48、要对以教为主ID模式教学给以全面的理论支持,不仅必须既研究()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又要研究()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而且为了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还提出一套可以付诸实施的()。
49、“分析学习者特征”这一环节一般包含对学习者的(、和)等三方面进行分析。
50、了解学习者的()基础和()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新概念、新知识的();分析学习者的()则是为了据此判定对当前学习者是否适合采用()教学方式。所以,对学习者特征进行认真分析是实现()和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
51、实施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中由于有(、、),所以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相应地有(、、)。
三、多项选择题(共16小题)
1、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名目种类繁多,但从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看,可分为()
A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B 以媒体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C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D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2、属于第一代教学系统设计的模式是()。
A、史密斯-雷根模式
B、肯普模式
C、狄克-柯瑞模式
D、加涅的系统分析模式
3、“史密斯——雷根模式” 在策略设计中提到三种策略,这三种策略是()。A 组织策略
B 传递策略
C 评价策略
D 管理策略
4、教学结构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理论依附性
B、动态性
C、可扩充性
D、系统性
5、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主要包括()
A、教学条件变量
B、教育方法变量
C、教学模式变量 D、教学结果变量
6、教学设计是一门()学科或理论。
A 设计性
B桥梁性
C 规定性
D 描述性
7、奥苏贝尔所指出的认知结构变量是()。A、可利用性
B、加工性
C、可分辨性
D、稳固性
8、海尼希(Heinich,1990)等人认为设计者首先要考虑学习者特征的()。A、学习态度
B、起点特征
C、学习风格
D、一般特征
9、新观念与原有观念之间的三种关系是()。
A、并列组合关系
B、类属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总括关系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6、学习风格就是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做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
7、通过学习需要分析确定教学从哪里开始,通过学习者分析确定为什么要教学,通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内容。
8、认知策略是运用符号处理问题的能力,即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智力技能是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即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
9、进行学习者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态度和动机,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10、所谓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是否具有“可分辨性”。
11、在学习需要分析阶段所确定的目标是教学的总目标,它是统贯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原则性规定。
12、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三中结果。
13、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学习者特征。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21、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策略来说,由于先行组织者和当前教学内容之间存在上下位(或下上位)关系,具有同化、吸收新知识的固着点,因而能直接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
22、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时实施“逐级归纳”策略,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是实施“渐进分化”策略。
23、网络环境下了解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新概念、新知识的教学起点;分析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变量则是为了据此判定对当前学习者是否适合采用“传递一接受”教学方式。
五、匹配题(共5小题)
1、请在右栏的教学设计理论和左栏的学者配对()(1)加涅
A、双主教学设计模式(2)梅瑞尔
B、细化理论(ET)(3)何克抗
C、教学处方理论
(4)瑞格卢斯
D、成分显示理论(CDT)(5)史密斯-雷根
E、九五矩阵
(6)郑永柏
F、教学事件理论
2、下列左边的学习风格和右边的学习方式配对()(1)场依存性 A通过直接的动手经验学习,希望教学组织得井然有序。(2)场独立性 B通过阅读和听课的方式进行学习。(3)具体-序列 C对社会学材料的学习与记忆效果较好。(4)具体-随机 D通过试误法,从探索经验中迅速得出结论。(5)抽象-序列 E善于从演讲中抓住要点,理解意思。
(6)抽象-随机 F知觉比较稳定,不易随背景的变化而变化。
3、请将左栏学习者的认知表现和右栏的认知风格进行配对()(1)学习欠主动,由外在动机支配 A、场独立型(2)倾向于深思熟虑,错误较少 B、场依存型(3)独立自觉学习,由内在动机支配 C、沉思型(4)很快的检验假设,做出反应较快 D、冲动型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21、简述建构主义教学原则。
2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角度简述教师要发挥的主导作用。
23、简述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24、简述乔纳森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模式的影响和改进
25、简述应用乔纳森建构主义观点指导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26、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称为第三代的教学设计理论模型(ID3)的原因。
27、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
28、简述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特点和内容
29、简述协作式学习的优点。30、简述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31、简述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在教学和学习中主要作用。
32、简述应用乔纳森建构主义观点指导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3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过程。
34、简述乔纳森提出的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原则
35、简述认知工具的作用。
36、简述以教为主ID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37、简述以学为主ID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38、简述先行组织者的主要功能。
39、简述认知结构在意义接受学习中的作用。40、简述双主模式教学设计流程所具有的特点。
41、简述绩效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
七、论述题(共12小题)
1、试比较分析加涅与梅瑞尔的教学设计理论,指出两种理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迪克-凯瑞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和斯密斯-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进行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2、你认为学习者的哪些特征对教学设计比较重要?如何获取学习者特征的相关信息?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过程的四个概念以及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4、比较分析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法。(第三次作业)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5、论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6、论述学习策略的含义和特征
7、论述信息化学习环境对学习内容的作用
8、论述加涅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不能全面支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和以教为主ID模式的理由。
9、比较建构主义理论和奥苏贝尔理论的优缺点。
10、试述绩效技术定义与教学设计定义的对比分析。
11、论述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共同点和不同点。
12、论述绩效技术的关键特征。
第四篇: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10)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第一章习题
1、什么是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与教学论的区别
2、巴納西将教学系统分为:机构系统、管理系统、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四个基本层次,你认为我国目前教学系统设计在层次上应如何定位?为什么?
3、列表指出加涅与梅瑞尔的教学设计理论的相同与不相同点。
4、列表说明ID1与ID2的区别
5、简述瑞格卢斯等提出的细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6、谈谈你对教学设计“肯普模式”的认识
7、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结构要素及其含义
8、教学设计“肯普模式”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含义
9、教学设计“史密斯-雷根模式”与 “狄克-柯瑞”模式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习题
1、简述斯腾伯格关于认知结构的基本观点
2、简述凯斯关于认知发展机制的基本观点
3、你认为教学设计时应特别重视学习者哪些特征?
4、可采取哪些方法和途径获取学习者特征的相关信息?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现代心理学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对教学设计有何指导意义?
6、简述成人学习者特征
7、学习需要分析有何重要意义?
8、谈谈你对学习需要的含义的理解
9、在学习需要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0、简述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
11、谈谈你对学习需要内部参照分析法和外部参照分析法的理解,并列表比较学习需要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的优势和不足。
12、你认为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标有何优缺点。
13、教学目标的含义是什么?运用ABCD方法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4、试结合某一专业课程的某一教学单元,编写相应的学习目标。
15、谈谈你对三种主要的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的理解
第三章习题
1、简述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
2、在具体编排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列举一种分析教学内容类别和性质的方法,并加以简要说明。
4、讲授法是教育历史上最悠久、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也是一直受到批评的方法,对此,你怎么看?
5、什么叫教学媒体?教学媒体选择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6、简述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的三个组成阶段
7、简述掌握学习教学策略的三个步骤
8、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包括哪几项工作?
第四章习题
1、如何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和步骤?
2、谈谈你对建构性学习的理解,你认为建构性学习应具备哪些特征?
3、你认为在我国中小学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4、谈谈你对学习环境的理解
5、简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6、如何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
7、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评价的特点(如何进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评价?)
第五章习题
1、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2、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特点)
第五篇:《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第一章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1、教学系统设计和系统方法的定义
2、为什么教学系统设计是理论性与创造性的结合
3、教学系统设计课程对你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有哪些?
4、简述认知学派理论对教学设计的主要启示
5、简述系统方法对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
6、简述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
7、比较加涅和梅瑞尔的教学设计理论,指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8、解释教学系统设计过程“肯普模式”
9、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
10、简述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1、简述主导—主体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
第二章 教学目标分析
1、辨析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三个概念
2、用案例阐述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
3、简述教学目标阐明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三章 学习者特征分析
1、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图”的含义
2、用自己的话解释“认知结构变量”的含义
3、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有哪些新特征
第四章 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1、用自己的话定义教学策略这个概念
2、简述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情景-陶冶教学策略的概念及步骤
3、在选择和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比较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的共性和不同点。
5、简述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传统教室环境中的协作学习的不同点。
6、研究性学习有哪些特点?
7、实施研究性学习应注意哪些问题?
8、列举你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第五章 学习环境设计
1、阐述学习环境的含义
2、简述物理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
3、简要评述自己所在学校的物理学习环境
4、举例说明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
5、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如何正确地选择教学媒体
6、认知工具、学习资源、课堂问题行为的含义
7、分析学生在教学中交往动机不强的原因,并提出激发学生交往动机的策略
8、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控制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第六章 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
1、教学评价的涵义
2、列表比较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3、为什么要对教学系统设计结果进行评价?它包括哪些内容?
4、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其问题,你认为教学评价在其功能、取向和方法上应该怎样发展?
5、列表分析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的特点